Ⅰ 新希望股票為什麼天天跌
新希望股票持續下跌的原因:
1、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新冠疫情的2-3月帶來的育肥豬場工程建設延後、配種影響,1月的配種得到的是11月的出欄,當期的二元能繁母豬為17.3萬頭,2月的配種得到的是12月的出欄,當月的二元能繁母豬是20.2萬頭。
2、種豬質量參差不齊。因為在2019年開始進行三元回交,那麼目前整體的三元存欄育肥在15-20萬頭之間,這部分的生產效率是二元的70%。
3、母豬的頭胎生育能力較差。統稱為初娩母豬,產子數量較經產母豬會低,並且性情難以馴服,新希望因為是後起之秀,都是新的增量母豬,基本都是頭胎生產,這里會有較大的產生效率降低,所以會導致10個月後的出欄放量不行。
4、生產人員都是新招的,業務不熟練。生產人員應急措施不完善,需要磨練。
今年以來,在養豬業務的加持下,新希望獲得資金高度追捧,股價從年初的最低15.53元一路拉升至9月初的最高42.2元,期間大漲近1.5倍。可惜好景不長,新希望股價站上年內高位後,隨即便陷入回調,從9月2日到12月27日,新希望股價已經下跌超過50%,公司總市值蒸發近千億元。具體來看,新希望曾對外透露,四季度公司自產仔豬育肥在200萬頭左右,但截至11月份,公司自產仔豬育肥數量僅有58萬頭,與之前目標差距過大。
新希望方面承認,根據最新出欄情況看,四季度公司自產仔豬育肥大約在100-120萬頭之間,相比之前的計劃目標有些滯後。在養豬成本方面,新希望曾表示,今年年底公司自產仔豬育肥成本目標是13.6元/公斤,明年年底達到11-12元/公斤。然而,公司最新透露的11月份自產仔豬育肥成本是15.5元/公斤,環比10月份不降反增,這讓投資者心裡打起了鼓。
新希望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外購二元母豬成本較高,公司近期也主動淘汰了一批低效種豬,以及公司育肥豬農戶代養比例還比較高等原因,導致近期生豬養殖成本較高。這就不得不提到種豬問題了,就像農民種地需要優質的種子一樣,養豬也需要優質的種豬,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種豬就是養豬產業的「晶元」。遺憾的是,國內種豬仍被「卡脖子」,大多依賴進口。2020年國內種豬需求量約為5500萬頭,但國內的種豬數量僅有2400萬頭,缺口非常明顯。
今年在養豬熱潮帶動下,種豬的進口量或達到22000頭,創出歷史新高,未來數年甚至還會有所增加。對國外種豬的過分依賴,嚴重製約了國內養豬業的發展,新希望也深受其害。
目前,新希望也在自主育種,公司已投入5億生物資產,並表示爭取5年攻關。但育種工作是一項長期工程,新希望能否在5年內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豬晶元」,目前還是未知數。
Ⅱ 受疫情影響股市暴跌,這是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買入機會
我覺得現在不是一個好機會。這次疫情這么嚴重,很有可能會導致有很多企業在復工之後,也沒有辦法恢復到原來的營業額,會使整個公司的發展。所以現在雖然很多公司的股票都比正常時間要低很多,但是也不建議購買。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企業它在疫情結束之後會不會進行內部調整和市場上的調整,一旦很大的調整股票的波動也是無法預測的。
在視頻聚會中大家也會喝很多酒,就會紛紛去購買。所以這次疫情其實並沒有對這些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股票的價格在疫情結束之後也不會有很大的波動。包括現在的醫療行業,看似未來前景特別好,但是現在其實已經很高的價格了。如果現在購買的話,對未來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即使漲幅也是比較小的,但是一旦疫情過去很有可能會出現大掉,所以這個時期慎重炒股票。
Ⅲ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增長,一些人在目前的崗位上賺取的薪水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為了讓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還是另闢新路,炒股就是許多人選擇的致富之法。許多人通過炒股確實賺到了錢,但是也有很多人賠了很多錢,股市的行情風雲變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的政策、自然災害、企業的變化等,其中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深刻。
雖然疫情會給股市帶來動盪,但是我們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疫情期間,購買一些特需類的股票,這樣不僅不會賠錢,還會大賺一筆。
Ⅳ 天益醫療股票為啥一直跌
1前兩年,醫療股漲太多了。2另外,今年國外美國加息影響國內市場。3,受疫情影響,國內各行各業都受影響。這就是天益醫療的原因。
Ⅳ 股價連續暴跌背後的原因,大佬通俗講講
上周大盤下跌,主要是因為北方兩個漢子打架。周末,他們已經釋放出了很多溫和的信號,我以為,行情總算是要稍微好一點了。可沒想到,股市還是走得一塌糊塗。
銀行板塊的走勢已經不再有自己的特色了,而是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護盤。雖然無法護A股於周全,但聊勝於無。目前已經不是單純分析銀行板塊就能得出它的走勢了,而是得分析整個A股市場,甚至整個資本市場了。
我一整天都在琢磨股市為什麼連續下跌,而且都是幅度不小的下跌,總結起來,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疫情反復
吉林、深圳、上海、香港、天津、山東、甘肅紛紛爆發疫情。國內疫情呈現多點爆發的態勢,就像打地鼠一樣,打下這個,又起來那個,不知何時是個頭。
不得不說,疫情的反復對於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經濟不好,就是企業發展不好,企業發展不好就是股市不好。這一套連鎖反應走下來,投資者的投資情緒勢必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哀莫大於心死。做投資,最怕的就是喪失信心。如果大家對經濟對股市沒了信心,恐慌情緒蔓延,股市自然是頂不住的。
二、加息
美聯儲不斷放出風聲說有可能在3月加息。事實上,漂亮國的通貨膨脹一直很高。北方兩國鬧情緒,漂亮國各種限制進口的制裁令一出,物價上漲情況更是雪上加霜。美聯儲加息幾乎已經是一件確定的事情,只不過時間還沒有最終定下來。
美聯儲加息,造成最直接的後果是漂亮國居民減少消費,減少投資,市場上的熱錢減少,股市下跌。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外資肯定會有迴流,人民幣匯率會貶值,股市投資熱情減弱,股價也會降低。
回看美聯儲的多次加息,全球股市都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是A股每次都能挺過來。相信,這一次,也只是常規性配合而已,等熱度一過,A股還是會再次上漲起來。
三、後遺症
我之前說過,北方兩個漢子打架,即使雙方握手言和了,後續還是會有很多問題要處理。已經失和的關系,該如何修復?已經毀壞的建築,該如何再建?已經喪失的信心,如何拾起?這些都是打架的後遺症。
即使他們兩個已經不再像最開始一樣劍拔弩張,但仍有頻發的摩擦,更有周邊看熱鬧的人添油加醋,不斷制裁。在全球化的經濟大環境中,沒有哪一個可以獨善其身,A股受到波及在所難免。
雖然股市一片悲鳴,不斷下跌,但跌出來的既有風險,更有機會。平時遇到機會,我們都說一定要抓住,抓住之後就怎樣怎樣,但是股市下跌這樣的機會卻不是個個都要抓住。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在大多數情況下,股市在經歷大跌之後,大概率不會緊挨著大漲。大跌之後往往會是小跌或是小漲。經歷一段震盪,不再有大跌出現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逐步上漲。
大跌,小跌,小漲,小幅震盪,小幅上漲,中幅上漲,大幅上漲,這也許才是一個比較常規的熊牛轉換路徑。在這樣的路徑里,我們不能遇到大跌就加倉。因為以現在的股市調性,有可能經常大跌,子彈遲早會打光。加倉時機也許會出現在大跌之後的某個震盪的時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