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炒股風潮再起:中國投資者追逐美國市場的
中國投資者追逐美國股票市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投資機會:
對華爾街傳奇的嚮往:
追求高流動性和市場效率:
成熟監管體系的信任:
分散投資風險:
技術進步與便捷性:
綜上所述,中國投資者追逐美國股票市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對華爾街傳奇的嚮往、追求高流動性和市場效率、對成熟監管體系的信任、分散投資風險的需求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便捷性。
2. 美國科技股股價
今年以來,能源價格上漲,能源股表現最佳。那麼,能源公司變得太貴了嗎?
與此同時,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有所消退。標准普爾應該如何?P 500板塊投資未來?
任何公司本身的遠期市盈率可能都沒有太大意義。例如,亞馬遜幾十年來一直以高市盈率交易,但這並沒有阻止該股的良好表現,因為其快速的收入增長仍在繼續。
在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中,亞馬遜的交易價格是普遍預期的未來12個月每股收益的59.8倍,而標准普爾的加權預期市盈率為10倍。P 500指數是19.4倍。
以下是標准普爾各行業當前預期市盈率的比較。P 500指數。當前估值也與指數估值和他們自己的五年平均估值進行比較:
只有通信服務和材料行業的遠期市盈率低於五年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通信服務行業在2018年經歷了重大變化,增加了幾家大型科技公司,包括臉書(現為Meta)、網飛和谷歌。Meta的股價今年下跌了36%,而網飛下跌了45%。
盡管能源板塊今年上漲了32%,但該板塊的交易價格僅為標普500指數的60%。P 500指數估值。其交易價格高於標普500指數的五年平均估值。P 500指數的40%,但大多數時候,石油價格相對較低。
信息技神凱術板塊今年下跌了10.9%,但相對於標准普爾指數,仍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P 500指數。
與標准普爾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相比。P 500指數,材料板塊是第三便宜的板塊,其交易價格低於其相對於指數的五年平均估值。盡管供應短缺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該行業今年仍下降了5.4%。
期待2023年至2024年收入和收益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CAGR)。回顧2021年,一些行業和部門仍然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這可能從2023年開始為長期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指標。
首先,以下是2022-2024年各行業加權每股銷售額預測,預計兩年復合增長率:
包括亞馬遜在內的非必需消費品行業,預計到2024年,每股銷售額的復合年增長率最高。這也是相對於大盤指數估值最貴的行業。
預計2023年後的兩年內,能源和材料行業的銷售會略有下降。
每股收益估計和復合年增長率預測:
每股收益估算因素考慮了由於股份回購而導致的股份數量的預期減少。
服務、非必需消費品、金融和工業部門的預期年復運缺合增長率為兩位數。其中,只有通信板塊和金融板塊的交易價格低於標普;P 500指數。
目前,金融板塊的遠期市盈率相對於整個指數為73%,該行業的遠期市盈率高於其五年平均水平。
通信行業的交易價格低於其五年平均水平。
能源和材料行業的每股收益預期小幅下降與這些行業的銷售預期下降一致。
尋找便宜貨的投資者似乎仍然可以選擇能源行業。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的低資本支出,加上不斷上升的需求和全球供應中斷,都預示著價格支持和現金流的良好前景。
投資大型能源生產商的一種方式是能源行業ETF,如SPDR能源指數ETF(XLE),它持有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所有成份股。P 500指數能源行業。另一隻是iShares安碩全球能源ETF(IXC),它持有XLE的所有股份,但增加了美國以外的大型參與者,如道達爾(Total)和英國石油公司(BP)。
對於尋求長期增長的投資者來說,通信板塊的折價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年復合增長率可能具有吸引力,但你應游悄喚該仔細考慮不斷發展的商業模式和長期前景。
在信息技術領域,一些技術公司,如Meta、網飛和Alphabet,實際上是在通信部門。科技行業本身仍然非常昂貴,其銷售額和每股收益的兩年估計復合年增長率在
非必需消費品行業的收入和每股收益的預期復合年增長率最高,這並不奇怪。投資者期望繼續得到他們所支付的,但是價格很高。
閱讀:六個家長中跌到沒人後,新能源的泡沫被擠出來了嗎?-長橋長橋
中國股市買賣股票以手為單位
一手=100股,所以買賣股票的數量是100股的倍數。
滬深兩市有幾千隻股票,每隻股票的價格便宜的一兩塊一股的,貴的像茅台兩千多塊一股的,那麼最低買入一手股票需要的資金就從幾百塊到二十幾萬。看你買什麼股票。
A股
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最低交易量為一百股A股,就是一手。
港股
港股的交易規則不同,所以港股交易的股數是不固定的(公司決定一手股數),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規定,可以在股票明細頁面看到。一手1000股,一手2000股,一手400股,一手4000股等等。
美股
在美股,股票交易的單位不是「手」。在美國,最小的交易單位是一股。美股票每筆交易的股份數量沒有限制,只需購買一股即可操作,因此美股票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
同理買入一手股票,就是一單(只買入沒賣出也算),交易一次就生成一單。
3. 為什麼科技股跟著納斯達克
科技股與納斯達克緊密相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科技股之所以與納斯達克緊密相關,首先是因為納斯達克是一個全球知名的股票市場,專門為新經濟產業的公司提供上市融資的機會。納斯達克交易市場歷來注重科技創新,吸引了大批科技企業的上市。因此,科技股在納斯達克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納斯達克市場的透明度高、流動性好,為科技企業的股票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次,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的不斷進步,科技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驅動力。而納斯達克作為一個開放的市場,積極響應這些科技進步的趨勢,鼓勵投資者投資於這些新興行業的企業。科技企業的發展往往能帶動股市的繁榮,因此在納斯達克市場上,科技股的表現通常較為強勁。此外,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前景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進一步推動了科技股在納斯達克市場的活躍表現。
再者,科技股與納斯達克市場的緊密結合也受益於全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趨勢。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進,科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納斯達克市場作為國際資本市場的代表之一,自然成為科技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重要舞台。科技企業在納斯達克市場的成功上市,不僅能為其帶來資金支持,還能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這種互利共贏的局面使得科技股與納斯達克緊密相連的關系愈發穩固。
綜上所述,科技股與納斯達克緊密相連的原因在於納斯達克市場的特性、科技產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全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趨勢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4. 巴菲特看好的中國股票
巴菲特看好的中國股票並非直接體現在他重倉持有的前20名股票列表中,因為這些主要是美國公司。但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風格和行業偏好,我們可以間接分析巴菲特可能看好的中國股票類型。
信息技術行業:巴菲特在信息技術行業有重大投資,尤其是蘋果公司。因此,在中國市場,他可能會看好具有強大技術實力、良好盈利能力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科技公司,如互聯網巨頭、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領域的企業。
金融行業:巴菲特在金融行業的投資也相當可觀,特別是銀行股。在中國,他可能會關注那些擁有穩健資產質量、良好盈利能力和廣闊客戶基礎的金融機構,如大型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
消費行業:巴菲特一直青睞消費股,尤其是具有品牌優勢、穩定現金流和廣闊市場的企業。在中國,他可能會看好日常消費品和可選消費品領域的龍頭企業,如食品飲料、家電、汽車等行業的優質公司。
新能源行業:雖然巴菲特在美國的新能源投資相對較少,但考慮到新能源行業的全球發展趨勢和中國的政策支持,他可能會關注中國的新能源企業,如太陽能、風能等領域的領先企業。
醫療保健行業:巴菲特在醫療保健行業也有投資。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醫療保健需求的增長,他可能會看好具有創新技術、優質服務和廣闊市場潛力的醫療保健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巴菲特的投資決策是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考量,包括公司的基本面、行業前景、管理層能力、估值等。因此,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並不能直接代表巴菲特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