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票視頻教學計算主力的倉位

股票視頻教學計算主力的倉位

發布時間:2025-04-08 20:31:09

A. 如何計算主力倉位

探知主力倉位的原理 ! 人們很難探知這個秘密的。希望通過累積盤面上的大額成交單去計算主力的倉位,也因主力反追蹤,細化籌碼,使這種方法失效。經分散的主力帳戶,在盤面所看到的交易量,無非是一個中戶的交易量。相反, 由於大家特別關注大筆的成交,反而多了一種騙線。主力想吸籌的時候,他故意放出一個大單子做為拋壓, 讓你離場,他卻用小單子完成吸籌。要出貨,用單筆大單買進,再用10倍的小單滲透式賣出,你拿主力一點辦法也沒有。
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我們問散戶這樣一個問題:誰習慣於獲利30%、20%、10%到20% 之間把股票賣掉?答案依次是1人、10餘人和人非常多。本人的數百張交割單,也絕大多數在8%到15%之間。這是個非常普遍的散戶操作習慣區。散戶很難將股票的浮動盈利做到20%以上。
解套離場是散戶普遍的行為准則再看解套盤,散戶的普遍持股心理是「獲利則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則異常平靜」。大熊市中,散戶們連盤都懶得看。而當股價見底反彈,投資者接近解套的狀態,股市就重新活躍起來。當股價回到前期套牢區附近,大都會引發比較大的成交量,說明這些早期被套的一旦解套,便紛紛選擇了離場觀望。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主力籌碼若較多,解套也沒有出貨的機會。一拋價就跌,再度被套。必須再拉高若干,構造足夠的出貨空間。橫盤洗不掉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散戶最煩什麼?散戶不怕股票下跌,拿著就是了,心態好得很。最煩的是股價長期不漲。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內,在20%內波動,忽掙10%,忽賠10%,誰也受不了這樣的心理折磨。因此,股價的長期震盪橫盤,散戶往往會忍耐不住,尤其在大盤上升期。
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
兵法雲: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跟庄,我們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當然是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這兩樣是莊家的最高機密,是不可能泄露的,我們怎樣才能從K線圖和成交量中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呢?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應當是准確的。
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總數乘以100%。因為我們要計算的是從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因此,以本人經驗,以周線圖的參考意義最大。
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莊家介入。只有在莊家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莊家建倉的特徵。正因為籌碼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莊家。
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少於20%除非大市極好,否則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只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律呢?因為一隻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鎖定不動的,這些是絕對的長線投資者。而剩餘的80%流通籌碼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躍的浮動籌碼,如果你把這20%的籌碼收集完畢,市場上就很少浮籌了,所以能夠大體控盤。而最後的60%就是相對穩定的籌碼,若莊家再吸納一半,即30%,那麼莊家手中的籌碼就是50%的控盤,加上長線投資者的20%,等於莊家控制了70%的籌碼。這樣,莊家就能控制股價的運動方向。這也是大多數莊家所採用的控盤程度。若莊家控盤60%以上,外面的浮籌只有20%。莊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股價。投資者要跟庄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庄。當然持倉量越大越好,因為升幅與持倉量大體呈正比的關系。
 一般而言,股價在上升時莊家占的成交量為30%左右,而在下跌時為20%,而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可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則在一段時間內,莊家持倉量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時換手率為100%,以及下跌時換手率亦為100%時,莊家的控籌程度初算結果。但這樣計算過於復雜,我們可粗略計算,在這段換手總率為200%的時間內,莊家可能持籌40%,則當換手總率為100%時可吸納的籌碼應為(40%)/(200%)×100%=20%。
 我們從周KD指標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溫和放大之時開始計算,至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來為周成交量總量,然後再除以流通盤再乘以100%,即為換手總率。若換手總率為100%時,主力的持倉量為20%,若換手總率為2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40%,若換手總率為3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60%,若換手總率為400%時,莊家的持倉量為80%。這是依據每換手100%,莊家可吸籌20%的結果推算的,依此類推。
 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基本都已吸足籌碼,接下來莊家是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變為中線,這時,我們就要參考一下短線指標KDJ了,特別是60分鍾KDJ指標,若處於較高位置,可等待指標調低後再介入。這樣既可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線被套。通過計算換手總率,我們就可大致判斷主力的建倉及鎖籌程度,這樣可使自己的利潤最大化、時間最短化。特別對分析那些剛上市不久的新股准確率較高。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必有厚報。
 接著,我們還要計算莊家的成本,我們將採用下列兩種方法來估算:1.若你用宏匯分析軟體則最簡單,用Shift+→兩個鍵就可估算出換手率及成本價,這是最精確的演算法;2.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進出兩難,有時,你也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莊家永遠的心痛。
 這就是我們所應算出來的莊家的底細,我們看清了莊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莊家的軟硬兼施,看清了股價的漲跌,不過是莊家跟我們玩的心理游戲,如此這般,豈有不勝之理?
一 橫盤法
二、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
三、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
四、估計主力倉位的其他方法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B、 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
C、 90比3

D、成本均線發散及籌碼低位鎖定
望樓主採納

B. 怎樣看出主力的持倉量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1.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C. 計算主力倉位的幾種方法

一.換手率測演算法
1.測算持倉量
我們怎樣才能從K線圖和成交量中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呢?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認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應當是准確的。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總數乘以100%。用周線圖,計算從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莊家介入。只有在莊家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莊家建倉的特徵。正因為籌碼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莊家。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來,少於20%除非大市極好,否則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如果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只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巨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
2.測算莊家成本
接著,我們還要計算莊家的成本,我們將採用下列兩種方法來估算:
1.若你用宏匯分析軟體則最簡單,用Shift+→兩個鍵就可估算出換手率及成本價,這是最精確的演算法;
2.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觀認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進出兩難,有時,你也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莊家永遠的心痛。
二、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
首先,獲利多少叫獲利?大家各有各的說法。我給大家一個參考標准:獲利25%依然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籌碼。因為按照散戶的操作習慣,這25%足夠促成獲利了結了。但大家顯然不願意每次都用計算器來算算25%的位置是幾元幾角,好在軟體上有一個10%等比坐標線,每兩根線的間隔是一個10%的漲跌停板,從圖上大致估計兩個半漲跌停板的位置還是比較方便的。我們用此來代替剛才所說的25%(兩個半漲跌停板的價格幅度是27%)。
方法:
先左右移動K線圖上的游標,把它指向您所關心的那一根K線,再上下移動游標,游標自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然後再從籌碼分布窗口中,讀出遊標下方的籌碼數量,這個籌碼數量就是主力持倉量。
三、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種測量股票拉升期主力倉位的技術方法,那麼,有沒有在股價的相對低位區精確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呢?有,這種方法叫"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例如有隻股票自20147年10月26日開始,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的橫盤,其間震盪幅度為10%。從K線圖上看,在這個震盪空間內有很多大陽線和大陰線,盤面上非常熱鬧。而在這個長達兩個月的橫盤中,我們把游標對齊這個橫盤箱的箱底,結果發現,有高達58%的籌碼在長達兩個月的橫盤震盪中,沒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該股主力的持倉量不會低於58%。這種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就叫橫盤法。
方法:
橫盤法要求一隻股票要在一個橫盤箱體內橫盤兩個月以上。這時候把K線圖的游標對准橫盤箱體的下沿,然後再從籌碼分布窗口中讀出遊標之下的籌碼量,這個籌碼量就是主力的持倉量。
四、估計主力倉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們探知主力倉位的主要技術手段,但復雜而多變的股市不會給我們如此的幸運,讓主力老老實實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並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神機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變金剛,千方百計的掩蓋其倉位、動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們也必須多練幾手,總結出更多的探尋主力倉位特徵的方法。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主力吸籌往往在籌碼分布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籌之後並不急於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價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一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這個穿越過程極易暴露主力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的話,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即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該股已由主力高度持倉了。
技術上我們必須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准:即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通常我們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的絕對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只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沒有換手。如每天900萬股的交易,對於中國石化(600028)來說僅占其流通盤的千分之5.8,而對於膠帶股份(600614),這900萬股已經是它流通盤的全部了。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主意。而換手率則本質得多。
依照本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地量:小於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於25%
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准,並將小於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
B、 博弈K線低位無量長陽
很多技術分析指標是因需求而設計的,博弈K線的出現是因為大家需要一個技術指標用來計算每個交易日被穿越的籌碼量。博弈K線的長度即博弈K線的開盤與收盤之差,是博弈K線的衍生指標,叫「博弈K線長」(CYQKLEN)。博弈K線長陽線的技術標準是:我們認為博弈K線長大於18即為博弈K線的長陽線。從市場含義上看,CYQKLEN大於18的那個交易日,當日有18%以上的套牢盤被解套,觀察這些解套盤的解套拋壓具有足夠的參考價值。我們定義當CYQKLEN大於18%,同時換手率低於3%,為博弈K線的無量長陽。
這種技術特徵的市場含義是:解套無拋壓,即為主力控盤標志。
C、 90比3

90比3是另一種判斷主力高度控盤的方法。意思是說如果一隻股票在籌碼分布上獲利盤大於90%,同時換手率低於3%,則可以認定主力高度控盤。
D、成本均線發散及籌碼低位鎖定

在前面《籌碼分布的基礎知識》中,談到了一種稱為籌碼低位鎖定的形態,該種形態也是非常典型的主力高度控盤特徵,用肉眼極易觀察。當發現籌碼的低位鎖定時,我們不妨再用下移法精確測量主力的倉位,再結合主力的建倉成本,最後決定是否跟進。而主力的建倉成本,可以通過低位密集區的峰價位來估計。
用成本均線也能獲知主力的高度持倉。成本均線很像大家常用的移動均線,這種均線是一種量價的均線,它計算的不是一段時間內的股價,而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持倉成本。由於成本均線中含有成交量的因素,因而它們是一種更合理的均線系統。
成本均線的形態也分為密集和發散兩種。在股價的拉升期間,成本均線的密集或發散反映了不同的市場狀態,成本均線的密集被認為是主力中度持倉的標志,即主力持倉量約占流通盤的60%左右;而成本均線的發散,可以認為主力的持倉量在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我們比較兩只股票,以體會成本均線的密集與發散狀態的不同的市場含義。
莊家進場的信號

1 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間斷性的出現寬幅震盪。
2 當股價處於底位時,如果多次出現大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
3 分時圖忽上忽下,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
4 委賣大於成交,大於委買,價格上漲。
5 近期每股成交股數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
6 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的買盤,中盤股,300手。大盤股,500手
7 3--5個月內,換手累計達到200%
8 換手呈增加趨勢
9 原先成交極度萎靡,某天起,成交量逐步放大
10 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11 股價尾盤跳水,次日低開高走
12 在5分鍾走勢圖上經常出現以連串的小陽線
13 股價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
14 遇利空打擊,股價反漲
15 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橫盤它微升
16 大盤反彈時,它強勁反彈,且成交量放大
17 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8 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堅挺
19 日K線成縮量上升走勢

閱讀全文

與股票視頻教學計算主力的倉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股公積金和凈資產的差別 瀏覽:718
股票能量指標怎麼調出來 瀏覽:419
股票用現金買嗎 瀏覽:595
好股票網生命線指標 瀏覽:111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業績 瀏覽:187
中國最大樹脂廠股票號 瀏覽:148
推薦微信的股票軟體 瀏覽:643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40
小窗口的股票軟體 瀏覽:893
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 瀏覽:120
國家隊持倉股票信息 瀏覽:106
股票回購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的是 瀏覽:626
恆康醫葯股票走勢 瀏覽:1000
中國國債股票 瀏覽:440
股票很久沒漲停 瀏覽:104
股票看盤軟體教學視頻直播 瀏覽:111
中國銀聯股票有嗎 瀏覽:45
etf和普通股票一樣買賣嗎 瀏覽:21
搜於特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889
煤炭價格上漲對煤股票的影響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