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要上市讓員工買自己的股票是好事還是壞事
1、如果該公司確實已經進入上市流程,認購原始股當然比較劃算。但是,關鍵是判斷上市的可靠性。一般經驗是:是不是已經有財務顧問、是不是做了正式審計、法律意見書誰來做,承銷商是誰等等。有了這其中的3項以上才能說明已經進入的上市流程;
2、公司的認購價格和未來上市的發行價格需要從審計報告中的有關數據計算出來。原則上內部認購價應該是發行價的某個折扣,比如5折。假定承銷商估算的發行價是10元,內部認購按照5折的話就是5元;
3、股票能否升值這事公司業績和市場決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4、原始股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套現是有時間期限的,也就是鎖股期(禁售期),一般為1-3年,不同國家、不同交易所、不同板塊,規定也不同;
5、如果上市不成功,一般是不退的(因為已經是股東了)。但是,也可以要求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在未達成上市時回購股份;
6、分紅要根據公司年度業績,並由董事會決定分與不分,或分多少;如果分的話,根據持有股份數量計算。
⑵ 員工股和原始股的區別
員工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發行人和購買價格不同。員工股則是公司員工購買的股票。而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1、所以一般原始股都是公司的初始員工持有的,且購買越早越便宜,等到了後面再進來的員工就是員工股了,這些個股一般價格並不便宜,且發行人也轉變了。
2、員工股實施范圍原則上包括除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等高層管理人員以外的所有正式錄用人員,每年實施比例不超過員工總數的40%,具體人員范圍由董事會確定。
3、員工股採用級別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自由認購,每個員工每次認股總數不得低於1000股,並不得低於每人所對應的薪資級別的認購比例,不得超過每次可認購總額的10%,且累計持股比例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2%。
4、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5、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6、在股市中,能接觸到的原始股就是在新三板購買的個股,這些公司一般無需太過嚴格的審核就能上市且公司經營不穩定。
7、而在滬深兩市購買的股票則可以說是員工股,這些個股一般上市都經過嚴格的審核,而且流動相對較好。
⑶ 公司內部發行股票有必要買嗎
一、公司內部發行股票有必要買嗎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是根據公司現在以及未來的經營狀況來確定,如果公司經營情況尚佳未來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那麼股票大概率是有升值空間的,但如果公司經營自身都不認可,未來發展前景也普遍不看好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員工持股計劃是讓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然後委託員工持股會或金融機構來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而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一般員工持股都會讓員工以相對低的價格來買入自己公司的股份,也就是低價入股。但低價入股並不代表公司股票就真的值得買,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你可以通過股價來進行參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話,你就必須得了解公司的業務好不好,發展前景大不大,這也是購買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在考慮是否入股的時候還需要警惕,如果公司要求你入股後要不斷發展內線的話,這很可能是傳銷的騙局,一定不要上當受騙。
二、為什麼是公司員工被告知無法購買公司股票
對於上市公司的普通財務人員是可以買自己公司股票的,而對於一些高級財務人員,或者參與上市公司股票發行的財務人員,他們或多或少知道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是不允許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同時,也不能把內幕消息泄漏給其他人,叫其他人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除此之外,以下規定的范圍的投資者被認為是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
1、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4、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6、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7、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