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美國股票連續跌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美國股票連續跌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5-04-13 02:13:34

⑴ 美國三大股指13日全線暴跌,將會造成哪些影響

美國三大股指13日全線暴跌,造成的影響:美國三大股指13日全線暴跌 將會對債券以及股市中的各大股票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對全球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消極的影響,尤其是物價會因為美國三大股指的跌停而上升,人民的生活會變得水生火熱。

美國三大股指13日全線暴跌,由於美國國內面臨一些通貨膨脹,再者是美國國內的疫情滲透並影響到多方面發展。美國三大股指13日全線暴跌會影響到全球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想要扭轉這種頹勢,美國需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只有很好的合作,才能減輕三大股指全線暴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相信美國通過多方面渠道的合作,能夠大大降低三大股指暴跌所帶來的傷害。

⑵ 股災的經濟後果

一旦發生股災,股市自身就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任何一個發生股災的股市都沒有例外。1720年法國密西西比股災後,法國人視股票投資為畏途,導致了法國股市和股份公司長期發展緩慢。同年,英國南海股災事件發生後,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面對股災的慘重教訓,英國國會在 1720年通過了著名的《取締投機行為和詐騙團體法》,禁止公司自行發售股票,由此,剛剛興起的股份公司在社會上被視為金融欺詐團體而被宣布為非法,陷入極其艱難的境地。在以後長達一個多世紀中,英國市場上的股票幾乎銷聲匿跡,英國股份經濟發展也因此停滯了 100多年。
1929年美國股災對市場的破壞力也大得驚人,人們談股色變,視股市如虎穴,人人畏而遠之,寧願把資金投向利息 2.5厘的債券,也不碰利息可達 7厘的工業股票。這次股災對美國投資者信心的打擊,用了 20多年才得以恢復,道·瓊斯指數也是在 25年才重返1929年的峰位。1992年日本股災後,投資者入市信心嚴重受挫,外資紛紛撤離東京市場,股份公司新股發行也另尋它徑。直到10多年後,日本股市還低迷不振。股災之所以會對股市造成如此大的破壞,這是由股市的本質特徵和運行機制決定的。
從本質上說,股市是一個信用市場。投資者的信心是支持股市發展的動力。股災打擊了投資者信心,導致股災的欺詐、違規、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過度投機行為使投資者有受騙上當的感覺而不敢入市。投資者不入市,市場就缺少需求,沒有需求的股市不可能發展壯大,股市的籌資功能、資源配置功能就會受阻。因此,股災是對股市積極意義的否定,是股市發展的大敵。 股市經濟損失多少,是衡量股災破壞力大小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指標。能稱得上股災的,首先表現為股市經濟損失嚴重。股市經濟損失可從兩個方面來反映:一是股價指數跌幅大小。跌幅越大,經濟損失越大。例如,1929年美國股災,道 ·瓊斯指數累計跌幅高達82.30%,這意味投資者在這次股災中平均損失了82.30%的股票市值,或者說,股災前 100元的股票市值,在股災後已跌至 17.70元。二是股票市值損失多少。股票市值損失受股價指數跌幅和市場規模大小的共同影響。跌幅大,市場規模大,股市經濟損失也大。
由於現代股市規模普遍較大,因此,現代股災遠比過去股災的市值損失大。例如,1929年美國道 ·瓊斯指數跌幅為82.30%,紐約股票市值損失只有 741億美元。而 1987年美國道 ·瓊斯指數跌幅為33.7%,但紐約股票市值損失則達到 8000億美元,為 1929年的 10.79倍。此外,股災導致的股市經濟損失多少還與股災波及的范圍大小有關。世界性股災或世界區域性股災所造成的股市經濟損失,遠超過一個國家或地區股災所造成的股市經濟損失。例如,1987年 10年世界性股災的股票市值損失就高達 17920億美元。 證券市場和金融市場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銀證合一的國家如此,銀證分離的國家也是這樣。這不僅因為證券市場的資金來自社會進而減少了銀行資金來源,而且因為證券市場的許多資金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銀行。股災導致股票市值重大損失,必然使從銀行流入股市的資金無法按原有數量流回銀行;股災導致經濟衰退使工商企業倒閉破產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不良資產增加;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或地區,股災導致股市投資機會減少,會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沖擊著銀行和匯市。總之,股災會引發金融危機。對於金融危機直接導致股災的國家和地區,股災的發生則會加劇金融危機。
1929年美國股災首先遭受沖擊的就是金融業。相當一部分銀行長期貸款資金成為呆帳。與此同時,客戶又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擠兌現象到處可見,許多銀行紛紛倒閉破產。美國倒閉、破產的銀行,從 1929年的 659家增至 1931年的 2294家,最高比例達銀行總數的10.6%。到 1933年,美國破產和行業整頓、改組的銀行高達 4004家,佔美國銀行總數的28.2%。
由於銀行業推波助瀾是日本20世紀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股市過度投機的主要原因,因此,1992年日本股災直接導致了日本深度金融危機。日本銀行呆帳、壞帳迅速增加,據日本大藏省公布的數據就高達 50萬億日元。股災後,日本銀行普遍出現虧損甚至巨額虧損,一些銀行破產或倒閉。1992年日本股災對金融業的沖擊多年後仍未完全消除,1997年就有阪和銀行、京都共榮銀行和北海道拓殖銀行倒閉。由此,日本金融業在國際上信譽和聲望大大降低。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分別引發了墨西哥股災和東南亞股災的發生,後者反過來又把前者推向深淵,從而形成了匯市與股市輪番下跌的悲慘局面。1997年7月至 1998年1月,除港元外,其它幾乎所有金融開放的國家和地區貨幣都貶值,印尼盾貶值70%以上,泰銖、馬來西亞林吉特和韓元貶值幅度也高達30%~50%,新加坡元、新台幣和日元貶值10%~20%。整個金融業陷入極度混亂狀態和劇烈動盪之中。僅為了緩和或阻止貨幣貶值一項,墨西哥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就幾乎耗盡了多年節餘下來的外匯儲備,結果仍然無濟於事,留下來的是銀行壞帳、呆帳和不良資產日益增多,銀行信用降低,貨幣貶值,通脹加劇。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與經濟共興衰,這已成了人們的一種共識。不管股災的起因如何,已有的經濟衰退跡象或投資者對經濟衰退預期的普遍認同則是股災發生的根本原因。由於股災的發生是對經濟衰退所作的一種過分誇大的反應,不僅破壞了股市自身正常的發展,而且引起或加劇金融危機,這都將對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從而加劇經濟衰退,嚴重時還會導致經濟危機。
1929年世界性股災導致全球經濟危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股災引起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極度悲觀,導致投資銳減。美國私人投資由1929年的160億美元減至1933年的 3.4億美元,美國經濟因此失去發展的動力。需求減少導致生產下降,美國工業生產1933年比 1929年下降了50%,農場總收入由 1929年的 120億美元降至53億美元,下降了55.84%;國民收入由 1929年的 878億美元降至 1933年的 402億美元,下降了54.22%。生產下降導致工人收入減少和失業增加。
1929年,美國人均收入為 681美元,1933年降至 495美元,減少了21.32%;失業率從 1929年的5%上升到 1931年的25%。受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又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英國、法國、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無一不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之中,整個西方世界經濟倒退了幾十年,直到 20多年後才得以恢復。1991~1992年日本股災對經濟的消極影響也是觸目驚心的。20世紀 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迅速,是整個西方國家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人均GNP先後超過了法國、英國、德國和美國。1991~1992年日本股災後,日本經濟進入長期的衰退之中,資金外流嚴重,國內投資銳減,經濟增速明顯放慢,並從高於西方其它國家演變到低於西方其它國家。
例如,1990、1991、1992和 1993年,日本GNP年增長率依次為4.8%、4.3%、1.1%和-0.2%。股災前後經濟增長反差極為明顯。與此相反,同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卻出現了明顯的回升。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後,盡管有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機構大力援助,但較長時期仍未擺脫經濟困境。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股災不僅對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打擊是空前沉重的,而且對整個世界經濟增長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股災及其所產生的嚴重經濟後果最終都會轉移到人們生活上來,這是社會動盪的根源之一。
首先,每一次股災都會加劇貧富分化。這是因為股災的市值損失並不是平均分攤到每一個投資者身上的,只有在高位跟進且在股市暴跌中無法出逃的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在高位賣出反而因禍得福而成為股災的受益者,在股市暴跌最初出逃的損失也較小。這就大大加劇了投資者收損的兩極分化,有的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更多的則血本無歸,傾家盪產。
其次,股災加劇經濟衰退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失業上升,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這也會引起社會動盪。此外,股災加劇金融危機,造成貨幣貶值,引發通貨膨脹,都將直接或間接導致人們社會生活秩序混亂,社會動盪加劇。1997年至 1998年 1月印度尼西亞金融危機後,國內一些地區出現了商品搶購、遊行甚至暴動的現象,亦能說明這一點。 1929年大股災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災難的發生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上午11點,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狂跌不止。自殺風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當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 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
大股災之後,隨即發生了的大蕭條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 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股災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開盤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再次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股災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1989年12月,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進入90年代,日本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 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
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連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
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1987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於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數從最高點12682點一路崩盤,一直跌到2485點才止住,8個月的時間跌掉一萬點。從12000點的下跌過程中,許多人屢次抄底,屢次套牢,從12000點回到8000點以下,有人開始進行買進,7000點買進,6000點買進,5000點更是買進,日後是一路跌到了2485點。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止,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⑶ 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為什麼對世界經濟有影響

過去幾個交易日全球股市經歷「集體跳水」,市場恐慌情緒集中爆發。雖然美國兩黨在經歷艱難談判後解除債務違約警報,但顯然只為政府贏了時間,卻失去了市場信任。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又遭調降,加上歐洲債務危機卷土重來,市場擔心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前景再添不確定因素。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歷史上第一次被調降,這是債務危局日前暫見緩解後,美國再次遭遇的一枚「債務炸彈」。AA+評級意味著美國長期國債信用水平低於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國。 有分析認為,美歐股市日前的暴跌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失去信心的表現。《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在一個健康的股市,投資者不需要關心政府行為,關心的應該是自己所購買股票的公司實力是否雄厚。可笑的是,現在美股和美國經濟都依賴於政府支持。這次美股暴跌的根源,就是人們擔心政府不能控制局勢。 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美國遭遇降級是劃時代事件 據報道,在得知標准普爾宣布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後,有人評論說,8月8日又將迎來股市的黑色星期一了,這種情況是不是註定了呢?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發表了她的看法。 主持人:您怎麼看標准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3A下調至AA+,這將會給未來一周美國股市,與美國經濟前景帶來什麼影子。 葉檀: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因為美國的主權信用,到現在為止,它的債務一直享受最優等級,正因為它享受最優等級,所以在全球資產配置時,大部分人把美債作為最安全的配置。而且我們知道像一些不能虧損的,比如說養老基金、社會基金這樣的一些基金,只有在它是最高評級的時候才允許購買,一旦失去最高評級,那麼這將近2萬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就不得不撤出美債市場,對於美債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 我們相信美國的債券收益率會提高,它的發行成本會提高,如果照此下去,整個全球金融市場和資本貨幣市場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動,所以這件事情對於全球的金融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主持人:您說到的變動可能會是什麼呢? 葉檀:從現在來看,首先它的債券市場會發生變動,很多資金可能撤出美國債券市場,美國的債務風險會更嚴重,因為美國未來的發債成本會提高。由於資金撤出債券市場之後,很多以債券為基準的一些金融衍生品,它的市場價格也會發生變化。此外由於對經濟未來前景不看好,股市也會走向一個低迷的過程,所以從現在來看,全球的資本貨幣市場走進了第二波的低迷期,第一波的低迷期是在2008年。 主持人:對中國股市和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葉檀:對於中國經濟會有影響,因為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對於中國的實體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對於中國進出口會造成下行的壓力。我們知道此前全球央行進入一輪加息熱潮,但是現在加息恐怕會停止,全球央行會適度採用一些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包括日本央行。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雖然是量化寬松,但是資本市場未必會上行,現在對於實體經濟的恐懼已經超過了對於貨幣寬松的熱情。

⑷ 世界股災歷史記錄

一、美國股災
1)1929年大股災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
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2)1987年股災
1987 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開盤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 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 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再次下瀉。
二、日本股災
1989 年12月,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進入90年代,日本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 1985年的水平。
三、1973年香港股災
1969年由李福兆牽頭的一群華資經紀暗中籌備一間華人的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並於12月17日開業,由此開始了普羅市民參與證券及股票買賣,當時恆生指數於12月29日創下160.05當年新高,其後股市節節上升,1971年9月20日創下406.32新高位,不足兩年上升1.5倍。1973年發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後第一次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數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
四、1990年台灣股災
1987 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 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於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五、中國歷史上3次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1)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2)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 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3)最近一次發生在2015年6月,2個月時間滬指跌幅高達45%,國家採取一些了措施才穩住跌勢。

⑸ 美股期貨又「熔斷」,全球經濟大危機是不是又要來了

3月12日晚,美股再次遭遇恐慌性拋售。道指、納指、標普三大股指開盤均跌超6%,隨後跌幅擴大,跌破7%,觸發了四天內的第二次熔斷,導致交易暫停15分鍾。據悉,美國股市至今共發生三次熔斷,其中兩次發生在本周。在多日連續大跌之下,美股三大股指也悉數跌入熊市區間。

在美股熔斷後不久,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也暫停交易,股指跌9.17%,觸發一級市場熔斷。此外,本周開始,全球多個市場均出現股市大跌觸發熔斷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除了美國,包括韓國、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尼和巴西等至少8個國家股市出現了熔斷。歐洲、亞太市場等主要經濟體的股市則出現了大跌情況。不難看到,從本周開始,全球股市已進入了暴跌模式,市場恐慌情緒程度可見一斑。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認為,美股迎來技術性熊市,反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已進入衰退的預期。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收縮風險已大幅上升,但要判定是否陷入衰退,還要取決於第三季度的疫情情況和政策效果,這需要等待後續的企業盈利預期。

閱讀全文

與美國股票連續跌停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樣子的股票軟體有收盤價 瀏覽:10
買股票網上開戶有什麼條件 瀏覽:810
315晚會影響的股票 瀏覽:106
股票類app使用排行 瀏覽:755
怎麼往股票賬戶存錢 瀏覽:719
002460贛鋒鋰業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97
收藏股票債券 瀏覽:917
銀行存款股票 瀏覽:601
股票魔法k線視頻教程 瀏覽:85
福建房地產股票有哪些條件 瀏覽:451
st銀鴿股票東方財富網股吧 瀏覽:137
全球國際債券etf的股票 瀏覽:918
手機股票模擬交易的軟體 瀏覽:853
海通股票資金可取負一萬多 瀏覽:539
中國平安股票神話 瀏覽:725
做股票能賺錢的人有幾多 瀏覽:370
銀河證券買ST股票怎麼簽約 瀏覽:513
華誼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瀏覽:902
網辦股票資金賬號 瀏覽:921
股票錦天數據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