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何謂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
1、 宏觀經濟學的投資是指物質資本存量的增加或更換,其實就是資源要素轉化為資本的形成過程。具體來講,包括了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中又具體包括了「三房一設備」,也就是新廠房、新住宅、新商業用房,以及新機器設備。需要注意的是,類似於買股票、買債券之類的行為,經濟學上叫做「投機」,只有金融學上才叫做「投資」。
2、 投資是創造新資本,包括為未來使用而購買的物品,分為企業固定投資(企業購買新工廠新設備)、居民固定投資(居民購買和建造的新住房)和存貨投資(企業存貨的增加)。容易產生混淆是因為對個人看來像投資的東西(比如炒股、買賣其他金融產品等)對對整個經濟來說並不是投資。一般規則是經濟的投資不包括僅僅在不同個人之間重新配置資產的購買。
拓展資料
1、 在假設沒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西方經濟學里的儲蓄是Y-C-G這種儲蓄並不是指存在銀行里的錢這種狹義的儲蓄,而是由國民儲蓄和國家儲蓄兩部分組成.我們認為Y=C+G+I所以儲蓄自然就等於投資。至於你說的為什麼儲蓄和投資相等,這完全上是一種公式上的推導。
2、 你可以這樣理解,即使沒存到銀行里的貨幣,也是一種投資,比如外匯匯率可能升值,你的現金可能更值錢,還可能出現通貨緊縮,你的錢也是更值錢了。銀行里的錢就更不用說了,你存進去的錢,銀行會貸出去分給你一部分利息,這肯定也是投資。所以只要是你賺的沒有被消費掉的錢或國家財政中出現的盈餘,這部分錢無論用於什麼都是一種投資。
3、 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宏觀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宏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系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宏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宏觀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② 購買股票在經濟學中算不算投資
投資股票在宏觀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屬於儲蓄
投資是需要新的產出,而股票只是分紅憑證,並沒有真的投入生產中。
股票的定義: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購買股票注意事項如下:一、投資者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熱門股票
所謂熱門股票,是指交易量大、流動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這是為了便於出售和轉讓,而且能夠使投資者獲取更多的收益。
二、選擇前景光明,股息豐厚公司的股票
這些股票將會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值,投資者也能夠因此贏取較多的盈利。
三、切勿過分貪圖收益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切不可認為股票會—漲再漲,否則一旦股價下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無法挽回。財庫股票網提醒投資者切勿過貪,期望在最高點將所持股票賣出,股市瞬息萬變,現在還在迅猛上漲,下一秒可能立刻就跌入谷底,所以投資者應該看清楚走勢,適時賣出。
四、要注意季節因素的影響
有些股票有時冷有時熱,從時間上看呈季節性有規律的變動,抓住這個特點,必然會從中獲利。
股票分紅的介紹:
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便是股票分紅,上市公司在經營、投資所得的盈利中,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籠統的說,上市公司會採用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進行分一次紅。但是這個時間是不能肯定的,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起著一定的作用,具體看公司發布的公告。
③ 為什麼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從個人來說是投資,而經濟學上不算投資
從經濟學對投資的定義是: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器設備)等的支出。而購買債券和股票只能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或者說是一種產權轉移活動,而非生產經營活動,所以並不能被稱為投資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的定義是:為了資本存量的提高而進行的支出。
投資的主體是企業,因為只有企業才是生產的單位,個人進行家庭生產時,個人也是企業,即「個體戶」。炒股、炒期貨這種我們日常口語中的「投資」其實在宏觀經濟學看來是「儲蓄」。
投資行為需要信貸市場的支持,需要借錢來購置機器和廠房,原因是:從公司金融的角度,現金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為了投資把現金流弄得很緊張屬於腦殘;
投資伴隨著不確定性,因為投資的收益是未來發生的,信貸市場可以幫助投資行為分散風險;
即使企業使用自有現金投資,利率仍然是這樣投資的機會成本,因為企業本可以把這些錢借出去由其他企業投資。
所以,進行投資需要在信貸市場上借錢,也就是說,投資者是信貸市場的需求者。
廣義的儲戶是信貸市場的供給者,銀行和金融機構是中介,把供給方閑置不用、消費不完的資源拿來,匹配給需要借錢投資的企業,包括以貸款、債券、股票、甚至是一些基金等等多種融資方式,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僅僅是為了一點收益而已,和投資相比收益相差甚多。並且投資所面臨的風險比債權和股票更大。投資所需要的資本是很多的,動則幾百上千萬,然後買股票卻幾千塊錢就是可去買。
與投資相比,購買債券和股票更像是一種理財手段,用較小的風險,較低的成本來換去較小的回報。
④ 宏觀經濟學里的投資和個人購買股票或債券有什麼區別
美股研究社指出: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資本支出,購買資產用於生產,例如土地、廠房、設備等這些都是屬於資產,還有商標、專利這些無形資產。而普通人說的投資,可能只是購買股票、債券等以取得財產性收入。
一般認為,宏觀經濟學上的投資能形成實際支出,創造需求和財富;而我們普通人的投資,在經濟學家眼中只是各種資產之間的轉換(例如現金、存款換成股票),不創造財富,即不計入GDP,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中介或經紀收取的服務費才計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