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沒上市讓員工入股合法嗎
法律分析:看公司性質以及入股方式。所謂員工入股,系指企業提供各種有利條件,使員工取得所屬企業的股票而成為企業的股東。由於股權代表著損益的負擔,員工願意承擔企業經營成敗的風險,惟員工入股僅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二條 第二款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第十八條 合夥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二)合夥目的和合夥經營范圍;
(三)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四)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五)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方式;
(六)合夥事務的執行;
(七)入伙與退夥;
(八)爭議解決辦法;
(九)合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十)違約責任。
⑵ 如果一個公司還沒上市,能購買它的股票嗎
確實可以購買尚未上市公司的股票,這類股票被稱為原始股。購買原始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如果該公司已經進入了上市流程,那麼認購原始股可能會比較劃算。但關鍵在於判斷上市的可靠性。通常來說,如果該公司已經聘請了財務顧問,進行了正式審計,並且明確了法律意見書的提供者及承銷商,那麼就可以認為該公司進入了上市流程。一般來說,至少需要滿足上述三項條件。
其次,需要了解公司的認購價格和未來上市的發行價格。通常情況下,內部認購價格會是發行價的某個折扣,比如5折。例如,如果承銷商估算的發行價為10元,那麼內部認購價可能為5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的升值主要取決於公司的業績和市場情況,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原始股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套現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限制,也就是所謂的鎖股期(禁售期),一般為1到3年,具體時間因國家、交易所和板塊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如果公司未能成功上市,通常不會退還原始股,因為此時投資者已經成為了公司的股東。不過,投資者可以要求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在未能達成上市目標時回購股份。
最後,分紅的決定權在於公司董事會,根據公司的年度業績來決定是否分紅以及分紅的具體數額。分紅的計算則基於持有股份數量。
⑶ 如果公司一直未能上市,員工所持有的股份離職時如何處理
如果公司沒有上市,員工持有的股份在離職的時候,一般都會還給公司。
很多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時候,除了給員工優厚的薪資待遇,會給一些核心員工股份獎勵,一旦公司經營良好在上市之後,員工手中的股份,就能在二級市場賣出不錯的價錢,自己獲得超額的受益。
但是有不少員工等不到公司上市就選擇了離職,那麼員工手中的股票如果沒有出錢購買,並且在工商部門注冊,離職之後會自動收回到公司,和員工本人沒有任何關系。
一、員工持有虛擬股,在離職後股份回收原公司。公司為了激勵員工,會給一些有核心競爭力和工作能力不錯的員工畫大餅,承諾給這些員工股份,但是有的承諾沒有落到實處,只是口頭承諾,或者做出了相應的限制,並沒有把員工登記為股東。
員工離開原來的公司,那麼他持有的虛擬股,自然自動回收到原來公司,和員工沒有太多關系,自己也不會獲得什麼利益。
員工離職的時候,持有虛擬股和實股,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