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8年績優股有哪些
績優股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但對於績優股的定義國內外卻有所不同。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標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那麼,2018年績優股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
2018績優股有哪些股票?
東方航空(600115):前期民航工作會確認了供給緊縮政策的持續性,近期票價放開力度超預期,今年航空板塊將受益供給收緊和票價放開雙輪驅動。長遠看,政策解綁使得航空的消費屬性逐步展現,有望改變估值方法,上調至「買入」評級。
青島海爾(600690):美國時間2018年1月9日-12日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展覽會之-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展。智慧家庭是本次展會的熱點之一,作為我國智慧家庭領軍者,家電龍頭企業海爾在本次展會獲得了不少矚目。
三鋼閩光(002110):閩南龍頭鋼企,區域市場集中度高、供小於求,定價能力強。公司為福建最大鋼企、年產鋼能力620萬噸,產品以建築長材為主。2016年產鋼材618萬噸、佔全省40.8%,其中建材產銷份額省內佔有率均達到70%。
南京銀行(601009):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基本符合預期,隨著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快速調整,公司營收降幅有所收窄;息差和資產質量基本保持穩定,撥備覆蓋率保持行業最高水平。2017年1-9月,公司資產總額11447億元,較年初增加7.6%;存款總額7014億元,較年初增加7%。
兗州煤業(600188):煤炭龍頭、主業突出,受益行業回暖、業績大幅改善。公司是華東區域最大的煤炭生產商,產能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內蒙、澳洲四地,煤炭資源稟賦優良。截至2017年末下屬在產煤礦21座(含澳聯合煤炭旗下三處礦井),合計產能1.46億噸。
❷ 生產辣椒的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1、晨光生物(300138):干辣椒期貨將為公司提供價格發現工具
晨光生物介紹,公司為主要經營以辣椒、菊花等植物為原料進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出口創匯型企業,屬於細分行業的龍頭。目前公司辣椒紅色素產品市佔率已經做到全球首位,並在不斷提升。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公司一方面是向上游延伸。
2、佳隆股份(002495)2017年業績網上說明會周五下午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公司總裁林長浩在活動上表示,公司在2017年主要是推動營銷改革,加大新品推廣和市場投入力度,擴展銷售渠道,2018年第一季度已得到了超預期回報。
3、安記食品(603696)業績突現反轉
安記食品自2015年末上市後,未能實現業績持續增長,在2015至2017年連續三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與此同時,安記食品在資本市場的熱度持續降溫,股東戶數由上市初的2.7萬戶降至不足6000戶,因成交量低,而被市場成為「僵屍股」。
4、新研股份(300159)
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新研股份),是以農牧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機電一體化技術產品開發為主並具有自營進出口業務權的綜合性省級研究單位,2005年轉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5、北大荒(600598)
16年,公司加快下屬工業公司的混改,下屬的北大荒紙業公司、北大荒龍墾麥芽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先後引入4家戰略投資者,成立了3家合資企業,實現了體制機制變革。
❸ 京東四季度營收超預期 凈營收1348億元人民幣
東方財富網28日訊,京東周四美股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京東2018財年第四季度調整後每ADS收益0.51元人民幣,市場預估虧損0.20元人民幣。第四季度凈營收1348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1324.7億元人民幣。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京東活躍賬戶從2.925億增加至3.053億。第四季度歸屬於股東的凈虧損4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9.09億元。第四季度線上直銷收入1202億元,去年同期1001億元。2018財年度線上直銷收入4161億元,去年同期3318億元。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活躍賬戶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和20%。
報告顯示,2018年,京東集團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到了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達82.6%。2018年,京東的專利申請量超過3407件。
京東預計第一季度營收1180億元人民幣至1220億元人民幣。
「2018年第四季度,京東在核心品類的銷售收入增速持續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劉強東先生表示,「京東在技術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戶體驗,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隨著京東推進『無界零售』戰略,我們將致力於優化公司各項業務的資源,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這個季度我們完成了我們上限的業績,增長達到預期。盡管現在消費者在電子產品品類當中消費相對降低。2018年我們第四季度的活躍用戶數增長達到了22.4%。應該說在2018年第四季度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更加強健。
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表示,總體上看,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潤表現穩健,體現出京東很好地平衡了當下財務收入與未來發展投資的需求,「尤為重要的是,核心業務京東商城利潤率不斷攀升」。
【財報詳解】
京東集團2018全年GMV近1.7萬億元人民幣
北京時間2月28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2018年全年GMV近1.7萬億元人民幣;2018年第四季度凈收入為1348億元人民幣(約196億美元),連續5個季度單季收入破千億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凈收入為4620億元人民幣(約672億美元);隨著零售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開放,2018年全年凈服務收入為459億元人民幣(約67億美元),同比增長50.5%,占整體凈收入比例約10%;2018年第四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7.499億元人民幣(約1.091億美元),實現連續12個季度的盈利,2018年全年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35億元人民幣(約5億美元)。
京東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術、物流地產、保險以及海外等九大業務板塊的綜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在全國運營超過550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共有超過21萬個簽約商家,超過17.8萬名正式員工,帶動間接就業超過千萬。京東集團以高質量的增長,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積極促進就業,助力消費平穩增長,不斷踐行自己的 社會 責任。
盡管面臨中國市場消費增速放緩的不利因素,但是京東憑借著出色的基礎設施、服務和體驗,在核心品類上保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強勁增長態勢。作為京東集團核心業務的京東商城,2018年全年的經營利潤率為1.6%,達到 歷史 最好盈利水平。
「2018年第四季度,京東在核心品類的銷售收入增速持續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京東在技術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戶體驗,大大提高了運營效率。隨著京東推進『無界零售』戰略,我們將致力於優化公司各項業務的資源,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全年GMV近1.7萬億元人民幣 持續拉動中國消費市場成長
2018年,國內零售市場繼續呈現增速放緩的態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 社會 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0%,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4%。作為高質量消費的代表,京東的整體零售業務以及各品類業務始終保持強勁增長態勢。京東集團2018年全年的GMV接近1.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繼續領跑國內零售市場。
京東集團在《財富》2018年世界500強中排名181位,位居全球六大互聯網公司中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8年,京東集團全年凈收入達到4620億元人民幣,也將再次提升在全球大型企業榜單中的排名。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第三方平台簽約商家數量超過21萬個,共有超過17.8萬名正式員工,較去年同期新增了超過2萬名正式員工,此外,京東還間接拉動就業人數超過千萬。
2018年10月,京東集團在《福布斯》公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上的排名提升到第131名,較2017年的第251名大幅上升,同時,京東在這一榜單上的排名也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內主要互聯網公司。
京東的成長根植於中國市場,京東的發展也將始終服務於中國經濟。京東將以高質量的增長,持續為中國消費市場催生創造新的需求,促進形成更有活力的國內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在「無界零售」的目標下,2018年11.11全球好物節期間,京東不僅拉動超過60萬家線下店參與大促,更通過智能供應鏈等方式促進製造和流通產業升級,降低 社會 物流成本,增強國內市場的供給能力,幫助眾多品牌提振消費質量。
2018年,京東以大量的實踐將電商扶貧模式升級到3.0版本,通過「六大助力」積極參與國家扶貧及鄉村振興戰略。截至2018年底,京東上線貧困地區商品超300萬種,實現銷售額超500億元,直接帶動7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京東在2018年10月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舉辦了第二屆「蔚藍地球可持續周」,在中國近50個城市開展舊衣服、舊電器回收等活動。截至2018年底,京東共計回收閑置物資近190萬件。
規模越大、責任越大。京東致力於成為一家為 社會 創造最大價值的公司,不忘初心,積極履行企業 社會 責任,除了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具信賴感的消費體驗,更在促進就業、提升行業運行效率、反哺實體經濟等方面不斷為 社會 做出貢獻。
核心業務穩固 服務收入激增 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京東以技術創新推動供應鏈效率提升的核心競爭優勢在2018年不斷得到鞏固。在「零售即服務」的戰略方向下,京東集團也正在全力推進從「 科技 零售」向「零售+零售 科技 」的轉型升級,從傳統電商的粗放型增長轉向更有質量的增長。
此前,京東商城升級為京東零售子集團,將在商業模式、生意鏈條和目標用戶三方面有重大變化:商業模式上將從開放式貨架向全零售形態轉變;生意鏈條方面從「商品」向「商品+服務」轉變;同時,作為綜合性零售平台,將實現企業用戶、家庭用戶、男性用戶,女性用戶、高線城市人群和低線城市人等目標用戶的全覆蓋。
2018年,作為核心業務的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達到1.6%,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0.1%、0.9%和1.4%,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
在京東零售業務的各品類中,3C及家電類產品收入在2018年依然高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同類產品增速,京東在3C及家電品類的市場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在非電品類,京東在2018年的收入增速達到了42%,同樣遠高於行業同品類增速。
京東集團2018年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代表著消費者復購率和貢獻率的顯著提升,也體現出吸引他們在京東平台消費的主要動因正在從對正品行貨的高度信賴,拓展到對精準便捷服務和體驗的高度依賴。京東不僅覆蓋了中國最大的中等收入消費群體,而且正在通過社交電商、渠道下沉等手段不斷拓展用戶群,為更多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服務。
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京東商城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持續增長,利潤率不斷攀升。我們專注於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進一步提高效率、實現規模效益。」
2018年,京東在持續鞏固在中國電商領域的物流網路優勢的同時,也向 社會 全面開放物流網路。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在全國運營超過550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為1200萬平方米。在2018年的11.11全球好物節期間,全國規模最大的京東機器人倉群投入使用,加之智慧系統、數字供應鏈的協同優化,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超過90%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這其中不僅包含了爆發式增長的京東自營訂單,還有大量使用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的商家訂單。
在建設和開放零售基礎設施的戰略下,京東集團2018年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長了142%,由此帶動了2018年全年凈服務收入達到459億元人民幣(約67億美元),同比增長50.5%,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接近10%,收入結構更加趨於均衡;2018年第四季度,京東集團的履約費用占凈收入的比例為6.6%,較去年同期的7.2%,顯示出運營效率的明顯提升和持續穩固成長的動力。
2018年,金融市場變動劇烈,受到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波動的影響,京東集團2018年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凈虧損為25億元人民幣(約4億美元);此外,受國內消費環境特別是耐用品消費增長乏力的影響,京東集團全年凈收入增速較此前有所放緩,但以其中國互聯網企業中最大收入規模的龐大體量,仍然保持了27.5%的增速。國際知名投行高盛公司在2018年四季度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京東目前面臨的收入增速放緩主要是源於宏觀環境的周期性疲軟所導致的居民消費支出縮減,長期來看,這一現象將隨著消費需求的恢復而消失。
全年技術投入達到121億元人民幣 持續創新打造未來成長動力
技術驅動已經成為京東贏得未來的核心舉措,2018年,京東集團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到了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82.6%。大量技術創新不僅全面優化了京東自身的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更開始對外開放服務,推動行業合作夥伴的共同成長。
通過引入全球頂尖的科學家,京東不斷夯實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能力,在雲計算、智能供應鏈、智能物流、IoT等領域實現研發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從而形成獨特的軟硬體一體的互聯網技術體系。2018年,京東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3407件,進入到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第一陣營。隨著NeuHub、智臻鏈、京魚座等京東技術開放平台迅速成長,在滿足自身應用的同時也有效幫助合作夥伴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2018年11月,由京東自主研發的首款原生支線無人貨運飛機正式完成首飛,目前,京東已經搭建起全流程的無人機研發、生產以及供應鏈管控體系。技術創新也正在推動京東智能物流終端設備走出國門,2019年1月,京東無人機在印尼西爪哇省完成了在中國以外地區的首次飛行;在隨後的2月份,京東集團與日本樂天株式會社就提供末端配送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等智能物流設備以及配套解決方案達成合作協議。
在零售基礎設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中,京東也通過智能供應鏈等方式,給製造業帶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驅動力。
打造無界零售生態 聯手合作夥伴拓展中國市場
京東面對無界零售打造的生態已經愈發完整。領先的全球奢侈品 時尚 行業技術平台Farfetch Limited剛剛宣布和京東深化雙方的戰略合作,為奢侈品品牌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渠道。根據協議,京東的奢侈品電商平台Toplife將合並到Farfetch中國。此外,Farfetch將獲得京東APP的一級入口,通過Farfetch覆蓋超過1000個奢侈品品牌商和精品店夥伴的網路,讓京東超過3億活躍用戶可以便捷選購超過3000個奢侈品品牌的商品。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教授表示:這一雙贏的合作讓我們在奢侈品領域匯集了全球和本地市場的最佳專業資源,這也是京東拓展全球 時尚 和奢侈品生態體系的核心步驟。
最近,京東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合作共同成立了京東物流地產核心基金,京東承諾認繳該基金20%的份額並擔任基金的普通合夥人和資產管理人。預計該基金未來管理的資產規模約109億元人民幣,基金將從京東收購部分現代化物流倉儲基礎設施且京東將繼續租用這些基礎設施,此次交易將幫助京東釋放這些資產的價值,並將收回的資金用於京東未來的發展。
2018年第四季度,京東與中國最大的國際鍾表零售商新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雷達、漢米爾頓、雪鐵納等全球知名鍾表品牌也入駐京東平台;近期,美國紐約 時尚 輕奢品牌DKNY和韓國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知名高端護膚品牌雪花秀均開設了京東官方旗艦店。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京東生鮮超市7FRESH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設多家門店。與此同時,將原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整合並入7FRESH,將旗下兩大生鮮業務板塊融為一體,實現了聯動線上線下、支持多場景消費的「大生鮮」發展模式。
兼具京東品質購物基因及社交基因的京東拼購,已成為品質社交電商引領者,截至2018年底,京東拼購商家總數已達到13.5萬家,覆蓋了所有零售品類。
截至第四季度末,京東旗下合資企業達達-京東到家已經與超過10萬家知名品牌旗下的門店達成合作,物流服務網路已經覆蓋全國超過450個城市。
目前,京東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術、物流地產、保險以及海外等九大業務板塊的綜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
為了更加明確集團總部與業務單元的定位,京東集團正在全力推進組織架構向「小集團,大業務」的升級,把總部從管理型總部升級為戰略型總部,將運營職能下沉,給予業務板塊更多的授權,充分發揮組織活力,讓各個業務板塊能夠更有意願、更有條件地去自主經營,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面對2019,京東對自身和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將通過持續優化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對外開放輸出服務、技術等基礎設施資源,在中國經濟成長中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環球網)
❹ 2018年報,9成a股公司盈利,對股市影響多大(年報對上市公司股價的影響)
2018年的年報,說實在的,比預期和預告的要好很多。因為2018經濟還是比較低迷的,能取得如此的年報成果,還是很不錯的。
而我們知道,九成公司盈利背後,主板市場相對良好,而中小創,尤其是創業板業績不太理想。這主要和大規模的商譽減值有直接關系。所以,整體上市公司年報業績表現的略超預期。
那麼上笑缺改市公司年報表現良好,對市場當然是利好,起碼會有比較好的支撐,至少在基本面上是很好的助攻,但是我們也不要把它想得太好,畢竟市場炒預期為主,真正業績出來以後,往往會有利好利空全部兌現。
當然,年報業績向好下對於接下來的季度業績是很的刺激,也是支撐的基礎,也會有很好的預期,有利於市場穩中向好發展,也有利於市場信心恢復。
年報整體向好,9成a股公司盈利,這對於股市而言自然是利好,客觀來說,將為上市公司股價提供更強的基本面支撐,縮小未來調整的空間。但是整體也不宜對此抱有過大的刺激股市效應的期待。
畢竟,A股市場始終還不是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難言和業績密切相關,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業績無論好壞,均只能代表過去的成績,而股票市場注重的是「未來預期」;另一方面,A股市場相對於業績,更注重概念炒作,這是一種不良風氣和資金炒作傳統,尤其是當行情大勢向好的時候,這種風氣會尤為加劇。典型如今年至今的行情,年報預虧預減的像東方金鈺、雛鷹農牧在2-3月份動則暴漲,漲幅遠超業績穩步增長的質優股。
更何況,截至4月29日晚間,約3500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共實現總收入接近45萬億元,同比增逾11%,實現盈利逾3.4萬億元,同比微增約0.05%,看似華麗,實際A股的上市公司資產結構太不均衡,採用平均指數來看其實不能反映市場全貌。
像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國平安、貴州茅台這些超級權重藍籌股,對於股指走勢有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對於整體業績數據也是有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它們業績持續增長,對A股整體業績的增長影響也是巨大的,好比工商銀行去年營業收入7737.89億元同比增長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76.76億元同比增長4.06%,一家企業就能填平也許一百家中小創題材股業績下降乃至虧損的坑。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看這個數據、同比基本持平,談不上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對於上市公司的年報、季報,頗具影響力。其中,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價值中樞,降低上市公司的平碰判均市盈率水平。因此,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將會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至於未來的減稅降費,將會逐漸釋放出改革紅利的預期,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尤其是製造業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帶來直接影響。不過,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本身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反應,而股票價格更是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晴雨表,在減稅降費預期下,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會得到提前反應,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業績水平也有望得到逐漸提升,進而降低上市公司估值壓力了,利多於股票市場的表現。
應該是有深遠影響,大多數企業死於二點:融資不暢,治理不規范。A股公司生來就規避了兩點,能活下來的企業天然帶有盈利屬性,再加上資本運作加成,盈利是必然的。殼資源現在也不稀缺了,不盈利的就退市唄。
我見過的幾家汽車,高速,種業,地產,資源類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的改變很大的,烏雞變鳳凰的感覺。主要是避免了很多人,財,事的荒唐和笑話發生。這跟大環境整風和更多80後走上領導崗位有關系,前者是怕,後者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懂經濟,沒有暴發戶前任的那種自卑背後的淺薄。
其實,依我看,除了為炒作找更好的借口外,沒有其它影響。該漲的都漲了,不該漲的也爆炒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證券公司還不完善,尤其是不採取強制分紅政策,讓那些個黑心公司有機可乘。所以就出現了扮孝許多盈利也一毛不拔的黑心公司。例如某大型石油公司,曾在美國上市,其在美國上市取得的融資額是29億美元,上市4年來公司累計拿出119億美元給投資者分紅,因此獲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美譽。但在A股上市後,融資金額達95億美元,向A股股東分紅卻不到6億人幣。
9成公司盈利不代表這些盈利公司會拿出來規規矩矩分紅,監管層根本沒意願出台這個有利於股市根本好政策。所以,中國股市還是炒作為主,藍籌股只是護盤或偶爾拉升時才提起。你見過多少靠股市分紅發財的?
上市公司業績是A股中長期漲跌基礎,從股市主要成分指數權重佔比看,先創財經認為,這九成A股盈利,必須是權重藍籌股,對A股才有真正的推動意願。
因為目前,中國石油佔A股權重比例最高,其次為四大行以及券商、基建,如果這些上市公司中有九成年報為盈利,A股中長期依舊有一個慢牛走勢在等待股民。當然,我們回頭看,進入五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就受到貿易影響,導致當天大盤大跌180點。
當許多股民談論,A股本輪原本就沒有任何牛市時,我們可以聽到大多數股民的聲音。上市公司業績預增,對於A股當然是正面影響。但是,如果短時間大部分主力資金奪路而逃,A股短期也不會因為業績上升而大幅度的上漲。所以,年報出現九成盈利,主要是影響A股中長期趨勢。
先創財經認為,上市公司業績走勢和股市走勢,原本就存在不同步的關系。即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提倡的,股票價格與股票內在價值不匹配。當然,短期是這樣,中長期股票價格依然會朝著股票的內在價值方向去走的。
雖然有很多問題存在,但上市公司依然集中了中國最優質的企業,我國的上市公司共分為三類:海外上市,以互聯網企業為最多;香港上市,這里的企業比較復雜,國企民企都有;境內A股上市,集中了大部分的國企,石油石化,銀行保險,證券,鋼鐵,煤炭等,也集中了除互聯網巨頭外的最優質的民企。
可以說A股的公司很大程度代表了中國經濟。那麼2018年A股九成公司盈利,也代表了,國民經濟依然在增長。
以幾個行業為例,鋼鐵煤炭等周期性行業,在2015年開啟供給側改革以來,盈利逐漸好轉。製造業方面由於中美貿易戰,遭受的打擊很大,也是業績爆雷的重災區。新能源汽車,作為這兩年國家重點扶持行業,隨著行業退補,產能過剩,也大量虧損。電子行業,特別是手機產業鏈,景氣度還在,也可維持增長。
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並不恰當,股市有周期,會大幅波動,這個波動的中軸就是企業的盈利,經濟的發展。企業持續盈利,經濟繼續增長,波動的中軸就會上移。
要具體到行業還是有很多細節的,比如即便是增長,也有跑贏大勢和跑輸大勢之分。目前的經濟形勢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階段,大部分行業也告別了野蠻生長,百花齊放。行業龍頭企業在這種形勢下,優勢明顯。選股的時候還是要特別注意的。
綜合起來,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當然是利好股市。持續增長持續利好。目前階段,股市還是很有投資價值的,選股方向:國家扶持補貼行業,產品漲價題材,大金融泛金融行業。
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怎麼講,就是它的滯後性已經使它不重要了,現在來看18年業績整體都不錯,可是再看看今年一季報,很多公司都出現了下滑,而一季報對未來的預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最其碼半年報要一起算了
虧損的漲的讓你目瞪口呆,業績好的跌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