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確認派發現金股利和實現利潤時,請問分錄分別怎麼做為什麼
1、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採用成本法時,無論被投資單位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做調整。只需要在宣布分派股利時,確認投資收益即可。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採用權益法時,應該根據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變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定投資收益。例如:獲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因為實現凈利潤,而導致凈資產增加,則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借:投資收益
分派股利時會導致凈資產減少,需要進行相反的會計分錄。
(1)成本法下被投資方派發股票擴展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明細科目的核算。
在權益法下,是將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作為一個整體對待,作為一個整體其所產生的損益,應當在一致的會計政策基礎上確定,被投資企業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投資企業不同的,投資企業應當基於重要性原則,按照本企業的會計政策對被投資單位的損益進行調整。另外,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期間不同的,也應進行相關調整。
投資收益的確認應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被投資單位凈利潤後,再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如果投資方無法合理取得被投資方各項可辨認凈資產等的公允價值,則按照賬面凈利潤確認投資收益。
在實務中,如果凈利潤無法調整或調整意義不大時,可以不調整。此外,由於被投資方的企業所得稅是按個別財務報表中資產的計稅基礎計算的,所以按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凈利潤時,通常不涉及企業所得稅的調整。
B.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發放股票股利需要做賬務處理嗎怎麼做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下發放股票股利不需要做賬務處理。
C. 成本法下被投資企業發放股利會計分錄
成本法下
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管有關利潤分配是投資前還是取得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
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應作以下的分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收到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時,應作以下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D. 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核算下,被投資單位分配股票股利,如何賬務處理呢
新企業會計准則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規定:「收到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的股票股利,不進行賬務處理,但應在備查簿中登記」。
E. 無論是成本法還是權益法下,被投資方宣告分派的股票股
C.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注意一下貸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明細科目: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分派現金股利,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沒有超過已確認的損益調整的,就要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超過部分(也就是當損益調整明細科目金額為0時),即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分錄是: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涉及時)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投資當年分得的現金股利也是按以上原則處理,因為沒有確認過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所以直接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F. 成本法下分派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
兩種會計處理方法
1、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中,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應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
拓展資料:
成本法下要確認投資收益,不可沖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成本法下,投資企業收到被投資企業分派的現金股利時,基本處理原則是: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份額,確認當期投資收益。
採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賬務處理: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投資,投資企業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會計處理方法,也稱會計核算方法,包括會計確認方法,會計計量方法,會計記錄方法,會計報告方法,即會計核算的四個環節:
1、確認:解決是否可記賬或用不用記賬;
2、計量:對已確定可以進行會計處理的經濟活動確定其應記錄的金額;
3、記錄:將發生的經濟活動在會計特有的載體上進行登記的工作;
4、報告:通過編制財務報告提供信息。
成本法的介紹
1.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2.成本法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G.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中,被投資單位分派股票股利的分錄是怎樣的
宣告派發和實際發股票股利無需作帳務處理,因為宣布和分發股票,既不影響公司的資產和負債,也不影響股東權益
H. 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當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投資企業應記入什麼賬戶。
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1.成本法: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2.權益法: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拓展資料:
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於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
企業按照上述規定確認自被投資單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後,應當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在判斷該類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時,應當關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否大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包括相關商譽)賬面價值的份額等類似情況。
出現類似情況時,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可收回金額低於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七條規定,對於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本解釋實質上修改了上述規定,簡化了成本法的會計處理。同時,增加了長期股權投資減值跡象,從而也部分地修改了《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
1.對於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單位除在初始投資時需要考慮實際支付的價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其他情況下投資單位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全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實際收到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利」科目。
2.採用上述方法確定投資收益後,投資單位應當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必須注意的是,成本法下確認投資收益並非必定計提減值准備,只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大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包括相關商譽)賬面價值的份額等類似情況出現時,才要求按《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
如果經減值測試,可收回金額低於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則應按規定計提減值准備。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並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時,幾乎在所有情況下投資成本都會大於享有的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只有ST股票可能出現相關的情況),因為「破凈」的股票通常被認為沒有投資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剛購入的股票就發生了減值。因此,即使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大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包括相關商譽)賬面價值的份額也未必發生減值。
還有一點必須注意,作為減值的一個跡象,是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大於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包括相關商譽)的賬面價值,而不是公允價值。
I. 成本法下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投資單位確認投資收益嗎
成本法下:
1、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2、股票股利不需要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