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公司強制員工把每個月的績效工資買股份,我們公司不是上市公司,這種做法合法嗎我們該怎麼辦
這時候需要看你的眼光了,你的公司如果有發展的話,你買上股份也未必不好,公司賺了你也就賺了,沒上市也無所謂,只要你買上股份,有手續就行!千萬別是公司裡面的人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完事,這樣的股份不要買!
Ⅱ 員工持股怎麼做呢
中小企業謀略 上期談了員工持股的好處和局限,本期談談員工持股的一些常見操作方法。既然員工持股的好處顯而易見,問題和難點也實實在在,那麼我的忠告就是:謀而後動,仔細規劃。 1.在推行員工持股前,應先進行摸底調查。 摸底調查的目的在於了解僱員對員工持股制度的真實想法,並了解員工的經濟承受能力。這類調查最好委託專家或獨立的咨詢公司進行,如果公司自己進行這類調查的話,常常不能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有些不願意出錢購買公司股票的人會表面上表態歡迎員工持股計劃,暗地裡卻開始為自己准備後路——准備辭職跳槽、把公司的商業機密拷貝回家等等。 2.要對各個崗位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認股權的多少應該和該崗位的重要性成正比。 要知道,讓下層員工普遍持股也是一種大鍋飯。即使全員持股,攤到每個下層員工那裡的股票其實是很少的。如果是中小企業,每個普通員工的持股量大概是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如果是大型企業的話,這個比例就更小了,絕大多數的普通員工心裡都明白,他一個人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不會對公司的整體業績有實質性的影響(事實也確是這樣),所以,全員持股有時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大鍋飯,起不到激勵員工的作用。 3.持股計劃必須兼顧各方面的利益,要有實施細則。 4.為以後優秀新員工的加入預留空間,不能把可以分的股票都分完了,再來新人就沒份了,也不能把老闆自己的控股權削弱得太厲害。 5.對於持股員工辭職要有妥善的善後方法,比如,要不要收回辭職員工的股票,如果收回的話,以什麼方式收回,都要能處理好。 6.員工持股不能取代規章制度,不能取代日常的有效管理。因為員工不可能因為持有了公司的股票馬上變得忠心耿耿,不需要監督就會自覺替公司賣命。 7.還要考慮以什麼方式讓員工監督公司的財務狀況,讓持股員工覺得放心,同時又不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 最後介紹一些推行員工持股的常見方式。 硬性規定員工購買本公司股票 筆者不提倡這種做法。如果公司經營狀況和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不須硬性規定,員工也會自願購買股票。如果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會讓人覺得這是毫無保障的硬性集資,只會嚇跑優秀的員工和求職者。 將一部分工資強制購買公司股票 這與第一條———硬性規定必須購買股票性質相同,不同之處在於上一種方法是赤裸裸地向員工要錢,而這種方法則比較隱晦。除非公司的盈利狀況和聲譽極佳,否則,也有變相壓低工資之嫌,在員工中造成抵觸情緒。 員工自願出資購買股票 雖說是「自願」,但員工常常還是會感到一股逼迫你買的壓力,因為員工會私底下認為這是對員工忠誠度的考驗,不買或者買得少的人以後在公司前途堪虞。當然,如果公司有較大的機會上市的話,員工會對公司的股票趨之若鶩。 乾股 員工不需要掏錢,由公司贈送股份給員工。通常獲得乾股的員工是公司的一個或幾個核心員工,要麼是技術骨幹,要麼是管理骨幹。他們獲贈乾股,可認為是他們以自己的技術或管理經驗入股。乾股不限於送給內部員工,有時也會送給一個外部機構,以便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值得注意的是,獲得乾股的員工,因為他們本身在經濟上沒有任何付出(以專利技術入股的除外),所以他們對公司的責任感通常比不上用現金入股的員工。 期權 強制員工購買股票顯得太霸道,送乾股又太慷慨,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期權———給予員工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力。你可以買,也可以不買;可以全買,也可以稍買一點;可以早點買,也可以遲些時候才買。這可能是最流行的員工持股方式。
Ⅲ 格力1.2萬員工可五折買股票,這對員工來說是福利還是套路
對於這個問題關鍵看上市公司質地。按照格力來說這應該是對員工的福利。
如果公司業績好或者目前業績一般,但符合發展方向,國家支持。買股票屬於戰投,那是一定要買,盡最大量買。如果是公司存在大的問題原因打折,那要認真判斷是否問題能解決,目前買入價會否會未來高於市場價再決定買。當然任何投資都會存在風險,你只要看清楚,正確判斷,買打折票不失為一個賺錢的捷近之路。
當然以上觀點,只是我個人意見。不作投資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所有投資者盈虧與本人無關。任何投資需自己做主。
Ⅳ 公司讓部分員工購買自己的股票 最低也要幾十萬 是好事嗎
開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買,還是公司定向增發?
如果是二級市場買,只有兩個目的,第一,公司內部有人做,需要鎖倉;第二,幫忙接盤;
但,兩種可能都不大!
定向增發,這個就需要對公司的財務進行分析,以及增發之後的投資方向,投資方向的前景進行分析,以及未來三年整個經濟環境,以及股票市場走勢的分析;這些很繁瑣,一般都是專業機構才會投資定向增發,並且是折價增發的!
如果公司要求你們所有的員工參與增發,那麼你們公司並未找到有實力的機構來接手定向增發;如果這樣,那麼投資價值有待考察了!
以上廢話了這么多,都是推測加推測,呵呵,你同樣需要在你的位置,多維度的去考慮,然後選擇一個最優結果了!
Ⅳ 如果公司持續用股票給員工當工資,那豈不是節約了很多工資
二級市場上的股票是轉讓,從一個人手上轉到另一個人手上.
公司不能夠因此增加新的股份.
看看給員工的股票原本屬於誰的,誰就會形成一筆支出.
補充:
1.增加股份是需要補充資本公積金的
2.一般公司是把這當作期權在處理,員工繳納認購費用來獲得股份.但是歸屬於老股東的收益比例會下降,相當於新股東出一筆錢來補充凈資產,老股東付出的是收益比例的下降.
3.除非公司利潤增長高過老股東收益的下降,否則,會有老股東出來反對的.看起來是沒有付出工資,但是老股東卻付出了分紅權.
Ⅵ 給員工部分的激勵股票,員工要花錢買嗎
股權激勵自己要出錢;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時候都是帶行權價格的,如果價格低於市場價則公告取消或調低。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在不同的激勵方式中,工資主要根據經理人的資歷條件和公司情況、目標業績預先確定,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與公司的目標業績的關系非常密切。獎金一般以超目標業績的考核來確定經理人該部分的收入,因此與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關系密切,但與公司的長期價值關系不明顯,經理人有可能為了短期的財務指標而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但是從股東投資角度來說,他更多關心的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增加。尤其是對於成長型的公司來說,而不僅僅是短期財務指標的實現。
Ⅶ 碧桂園用工人工資卡炒股票屬於違法嗎
那肯定是違法的,必須經過工人同意才可以的,員工可以要求賠償的。
Ⅷ 公司要員工持股怎麼回事求大神幫助
企業的任何內部管理是有規律的,千萬要在員工持股的問題上謹慎行事,不要搞中國特色,管理層次上我們應該遵循企業成長的規律,在經營上大家大膽創新沒問題,但在管理上有些東西還是有內在規律的。 員工持股問題,在國外確實發展很快,快到「靜靜悄悄的革命」已經引起了企業內部進行管理上的一場革命,這個革命的普遍性和影響范圍,實際上已經非常大了,那麼從1998年左右,國內已經對員工持股計劃起了一些興趣,企業也在探索,在這裡面,企業也作出了一些特色,特色的東西太多了,這種特色是不按員工持股計劃的一般規律來做的,是很危險的。 實際上,我們講知識經濟,使個人致富的方式和企業創造財富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人才也出現了三個特徵:第一是流動性,第二是追求回報,第三是人才市場對於企業來講,永遠短缺的就是人才。因此在這個基礎上,美國企業大規模採用員工持股計劃,實際上是有歷史背景的,特別是矽谷,矽谷的成功,有人評價有兩個成功的動力,第一個動力是員工持股計劃,第二個是風險資本,實際上都是面向人才。 股票期權也是員工持股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國外來看,員工持股形式有這幾種:第一種是員工持股計劃,狹義的員工持股計劃;第二種是員工股票購買計劃;第三種是股票認購權,我們講的股票期權;第四種是受限股;第五種是隨意股;第六種是獎勵股。員工持股計劃是個體系,針對不同的對象可以設計不同的持股形式,以達到目的,所以股票期權和員工持股計劃本身就是一回事,僅僅是員工持股計劃的組成部分。 股票購買計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普惠,什麼是普惠?既面向全體員工。有國外調查資料顯示,員工持股計劃的作用與員工持股比例成正比。員工持股的問題,不是講人人平均分配,可以持的面盡量大,但內部差距一定要拉大,國外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收入差47倍,如果加上員工持股整個差距是143倍,所以在設計計劃時一定要拉大差距,但持股面要大。 員工股票購買計劃是根據工資走的,按照工資的10%來處理,這在國內企業又有問題,我們工資不合理,我們工資部分是結構工資,和國外績效工資差距很大,國內許多企業不適應。 在國內還有一個問題,沒上市的企業怎麼解決?給員工一定的猶豫期,這個期限內可買可不買。這是回報非常高的投資,關鍵在於我們設計,員工權利形式沒有時間限制,什麼時間都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員工不會不買到股票就拋的,為什麼?未來的升值空間更大。 股票期權的第一對象是少數人,第一是核心層,第二是骨幹層,第三是中間層。第二個股份行使的價格是確定的。國外員工持股量在5%—25%左右,一般來說董事長大概佔12%,財務總監3%—7%,市場總裁工2%—5%,銷售總裁工2%—3%,主管,0.1%—0.5%。我要提醒一點,員工持股計劃一定要有預留股。預留股起以下作用:第一,告訴員工好好乾,干好了還有股份可分;第二,告訴新員工我們公司有預留的,千萬不要一次分凈。預留部分在國外佔30%左右,預留量一定要大 第二個問題,大家對新的管理理念感興趣,但是在推行過程中存在一個問題,最好把理念搞清楚再推進。因為持有的股份一旦發出去便拿不回來,我們把員工持股理解為一種激勵,這種激勵是有約束的。一定不要走老路,一旦這樣,企業效益提高不了,員工效率提高不了,機制建立不起來,我們是白花錢來調動積極性。國外有句話值得深思,「一定要把股票放在高高的山上,要員工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他應該得到的股份,千萬不要把員工持股放在他們的手裡,他們的腋下。」 第一點,我們員工持股的回報一定要通過我們的業績、效率、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取得,持股計劃絕不是我們把它瓜分了。因此,國內的員工持股計劃在理念上確實有些問題。 第二點,實際上也有欠考慮的地方,員工持股也是有內在規律的,資本家早已想透了,不要悶著頭搞所謂的創新,因為員工持股代價是很大的,一旦放出去是不可控的,因此理念比方法更重要。 關於員工持股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理念問題,第二個談一些國外企業的做法,第三談一談國內員工持股計劃的方案。
Ⅸ 部分工資入股這種形式有什麼風險
你認為的最後差不多其實差很多,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只要公司發展 好,股票的價值就好,分紅慢慢積累,加上公司的股票價格的增長,也會帶來收益。
直接發工資,可以有大量現金,用來購買更多東西。而且你還要學會投資,不然你現金遲早還是貶值,所以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的理財能力很強,那麼就可以發工資。如果你需要大量現金也可以發工資
如果你不善於理財,我建議還是部分工資發股票吧,至少保潔這樣的公司股票還是很不錯的,比自己買股票好多了。股票長期收益是很強的。
以你自己的能力來選吧!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