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業績快報披露規則是什麼
業績有兩種預披露方式: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主要是對公司當期凈利潤情況的預計;業績快報更加全面,一般應披露公司主要的財務數據。
上交所和深交所關於業績預告、業績快報的披露規則不同,小匠人投資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有關規則進行了整理。
一、上交所A.業績預告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要求,對於年度報告,如果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可能出現虧損、扭虧為盈、凈利潤較前一年度增長或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等三類情況,應當在當期會計年度結束後的1月31日前披露業績預告。
解讀:如果不存在上述三類情況,可以不披露年度業績預告。對於半年報和季度報告,也沒有作強制要求。
B.業績快報按要求,公司如果已經匯總完成當期財務數據,但因為年報尚沒有編制完成,可以先行對外披露業績快報。
二、深交所(一)主板A.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和年度)出現以下情況的。
應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萬元。解讀: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可以不披露業績預告。如果需要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1.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4月15日前。
2.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
3.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
4.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B.業績快報。鼓勵上市公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主動披露定期報告業績快報。解讀:主板業績快報不是強制性披露的。
(二)中小板A.業績預告公司應在第一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對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業績預告。
公司預計第一季度業績將出現歸母凈利潤為負值、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扭虧為盈,應不晚於3月31日(在年報摘要或臨時公告)進行業績預告。
解讀:中小板業績預告是強制性披露的,全部上市公司均要進行業績預告,但是並沒有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
B.業績快報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4月份的公司,應在2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鼓勵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8月份的公司在7月底前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
解讀: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份之前的公司可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否則需要強制性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半年報和季報業績快報不是強制性披露的。
(三)創業板A.業績預告公司未在上一次定期報告中對本報告期進行業績預告的,應當及時以臨時報告的形式披露業績預告。
解讀:創業板業績預告是強制性披露的,全部上市公司均要進行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1.一季度業績預告:上年度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31日之前的,應當最晚在披露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本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4月份的,應當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2.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3.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4.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B.業績快報。
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4月份的上市公司,應當在2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解讀:這一點與中小板相同。
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份之前的公司可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否則需要強制性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半年報和季報業績快報不是強制性披露的。
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 3月份之前的公司可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否則需要強制性披露年度業績快報。半年報和季報業績快報不是強制性披露的。
② 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否要披露業績快報
需要的。
公司應在第一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對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業績預告。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的披露時間最遲不得晚於3月31日,在3月底前披露年度報告的公司,最遲應與年度報告同時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公司董事會應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持續關注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業績是否與此前預計的業績存在較大差異,公司財務部門應至少每月一次向董事會提交專門的報告。
(2)中小板股票業績預告擴展閱讀:
披露業績快報的相關要求規定:
1、公司在定期報告編制過程中,如果發現業績快報中的財務數據與相關定期報告的實際數據差異幅度達到10%以上,公司應立即刊登業績快報修正公告,解釋差異內容及其原因。
2、公司應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披露最新預計的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的變動幅度范圍,或最新預計的盈虧金額變動范圍,變動范圍的披露要求同業績預告。
③ 年報預告披露條件
出年報預告3個條件:
1.凈利潤為負值;
2.凈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3.實現扭虧為盈。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規則是什麼?業績預告時間要求?
一、上交所
A.業績預告
上市公司年度經營業績預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一個月內作出業績預測。如果預計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將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可以進行業績預測:
1.凈利潤為負值;
2.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3.實現扭虧為盈。
如果不存在上述三類情況,可以不披露年度股票業績預告。對於一季度報告,沒有作強制要求。
B.業績報
按要求,公司如果已經匯總完成當期財務數據,但因為年報尚沒有編制完成,可以先行對外披露業績報。
二、深交所
A.業績預告
預計報告期內(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和年度)出現以下情況的,應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萬元。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可以不披露業績預告。
如果需要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
1.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4月15日前;
2.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
3.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
4.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B.業績報
鼓勵上市公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主動披露定期報告業績報。
有什麼要注意?
1.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板業績表現表並不強制披露,只有在業績發生重大變化或股票基本面發生變化時,才需要提前披露;
2.上海證券交易所不要求披露季度預測,深圳證券交易所則全部需要;
3.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業績預測是強制性的,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須進行業績預測。然而,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沒有要求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測,這很容易被忽視;
4.計劃在3月份之前披露年度報告的公司,不得披露年度業績快車,否則需披露年度業績快車。半年度報告和季度業績表並非強制性披露。
④ 中小板業績預告規定
根據《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及其修正》(2019年3月修訂)規定,上市公司應在4月15日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在7月15日之前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在10月15日之前披露第三季度業績預告,在次年1月31日之前披露本年度業績預告。新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等發行上市公開信息披露文件中未披露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主要財務數據的,應按上述要求披露業績預告。
【拓展資料】
我國股票 主板 創業板 中小板都是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一、主板:在我國主板市場有股票代碼以000和001開頭的深圳主板和股票代碼以600和601開頭的滬市主板。主板是一個國家股票發行、上市、交易最重要的場所,主板市場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有「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之稱。主板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期限、股權規模、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上市公司大多是資本規模大、盈利能力穩定的大型成熟企業。我國的主板市場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和深證證券交易所市場。
二、中小板:1.與其他板塊不同,中小板設立獨立指數,代碼與主板其他股票不同,交易結算也獨立運行。2.中小企業在板塊交易的股票主要是以「小盤股」為最顯著特徵,通過發審委,考試的流通規模小的公司股票。3.不會完全流通,有可能通過金融創新提高流通股比例。板塊,某中小企業仍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與主板市場其他股票相同。但由於總股本較小,更適合金融創新實驗,板塊的股票很可能是減持非流通股的實驗對象。
三、創業板:次於主板市場的成長型企業市場,又稱「二板市場」。以納斯達克為代表,具體指中國深圳創業板,創業板在上市門檻、信息披露、投資風險,監管制度等方面和主板市場不不同。其主要目的是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高增長企業。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是高科技公司,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業績不突出,但成長性高。創業板市場可以幫助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可以融資的機會,促進企業發展壯大。中國創業板股票代碼是300開頭的。
⑤ 上市公司必須業績預告嗎
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當滬深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凈利潤為負值;實現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時需要進行業績預告。而如果上市公司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且以每股收益作為比較基數較小的,經本所同意可以豁免進行業績預告。
拓展資料:
業績預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會計報告公告日之前,對報告日業績進行提前預告。業績預告實質上就是上市公司對下年度或者下一季度的盈利情況的預測報告。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會計報告正式公布時公司股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以提前釋放業績風險,保障中小投資者等信息弱勢群體的利益。早期的研究發現,管理層業績預告由於影響股價有信息含量。在證實管理層業績預告有價值相關性後,隨後的研究轉為研究業績預告信息的特徵是否影響預告的信息含量或股價。當公司建立了預告聲譽時,股價對好消息預告的反應更靈敏。股票市場反應的方式也依賴於伴隨管理層預告附加信息的類型。與和收益公告同時公布的預告相比,單獨預告更具有信息含量。
會計報告即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以賬簿記錄為依據,採用表格和文字形式,把會計所形成的財務信息傳遞給信息使用者的手段。經濟理論預不自願性披露尤其是披露承諾能減少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減少反過來會導致低的資本成本。管理層不能直接影響他們的股價或資本成本對業績預告作出的反應,然而能影響他們最終報告的消息。這種對隨後收益數字的控制恰好導致許多人關心提供業績預告的管理層為滿足他們的預告目標而稍後從事盈餘管理或潛在地操縱盈利項目。分析師根據公司的業績預告去修正他們的預測。因為公司提供更多的業績預告,覆蓋一個公司的分析師的數量變得更多。經濟模型預不公司擴大包括管理層業績預告的披露將與公司股票的增長投資有關。H業績預告的持續增長導致機構投資者持股的增加。然而,不是所有的機構投資者持股都與公司披露正相關。
⑥ 中小板年報業績預告規定
中小板年報業績預告規定:
一、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度、半年度、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進行業績預告
1.利潤為負值;
2.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
3.實現扭虧為盈。
二、以下比較基數較小的上市公司出現以上第二條情形的,經本所同意可以豁免進行業績預告
1.上一年年度每股收益絕對值低於或者等於 0.05 元;
2.上一年半年度每股收益絕對值低於或者等於 0.03 元;
3.上一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絕對值低於或者等於 0.04 元。
【拓展資料】
中小板年報業績預告對上市公司的股價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上市公司經營情況改善,年報業績預告中顯示出現同比增長的情況,則可能會吸引投資者的買入刺激股價上漲反之則投資者可能會進行賣出操作、進行割肉,股價出現下跌的情況。
目前,我國的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採取的都是核准制,也就是說,一個企業能不能上市,最終是由證監會、發審委來決定。證監會除了對企業進行形式的審查以外,還要對企業進行實質的審查,包括公司主體的獨立性、財務會計、運行規范,以及募集資金的用途等等。證監會底下還有一個由專家組成的上市公司發行審核委員會,也就是剛才我說的發審委,申請上市的公司需要去發審委過會,面對面地回答專家提出的各種問詢。
在核准制下,證監會、發審委最重視的就是申請上市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和可成長性。你會發現,發審委否決掉的上市申請案子里邊,十有七八的案子,都是在這方面存在疑慮。但是,在注冊制下,一個公司的盈利的可持續性和成長性,不由發審委來說了算,而是交給市場去做判斷。當然不是,在注冊制下,監管機構最重視的是公司的信息披露,它要確保上市公司真實、完整、准確、及時地向公眾披露自己的信息。而注冊制的核心邏輯,是由市場來決定一個企業是否可以上市。我前面說的所有這些實質性的審查,政府都不管了,都交由市場來決定。也就是說,它把一個企業是否上市的權利,從發審委、證監會讓渡給了證券交易所。
⑦ a股業績預告披露規則是什麼
1. 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和正式財報的區別
A股業績披露有一季報、中報、三季報和年報,形式上有業績預告、業績快報以及正式財報。簡單地來說:
業績預告是上市公司根據訂單、預收賬款等信息提前預估的一個業績數據,所以一般在每個季度結束前就披露了,及時性最好,但是信息量較少、准確度也比較低;
2)業績快報是在每個季度結束之後,上市公司根據已有的經營財務信息初步計算的業績數據,及時性好於正式報告,信息量、准確度也僅次於正式報告;
3)正式財報則是上市公司根據經營信息,全面正式梳理的一份財務報告,信息量和准確度都最高。
總之,業績前瞻看預告,業績細節看正式財報。時效性:業績預告 > 業績快報 > 正式財報;准確性:正式財報 ≈ 業績快報 > 業績預告。
另外,業績預告目前是有條件強制披露,業績快報是自願披露,正式報告是強制披露。
2. A股業績披露的時間軸
1月31日,是所有板塊上年度年報預告的披露截止日期(有條件強制披露)。
4月15日,是深市主板(含中小板)的一季報預告披露截止日(有條件強制披露)。
4月30日,是所有板塊上年度年報以及當年一季報強制披露日期。
5月-6月,業績空窗期。
7月15日,是深市主板(含中小板)的中報預告披露截止日(有條件強制披露)。
8月31日,是所有板塊中報強制披露日期。
10月15日,是深市主板(含中小板)的三季報預告披露截止日(有條件強制披露)。
10月31日,是所有板塊三季報強制披露日期。
11月-12月,業績空窗期。
3. 什麼是有條件強制披露?
僅深交所主板(含中小板)要求上市公司進行有條件的業績預告,上交所主板、科創板以及深交所創業板不作要求。
按照2020年12月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主板(含中小板)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度、半年度、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將滿足以下條件的,要進行業績預告:
1)凈利潤為負值;
2)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3)實現扭虧為盈。
4. 業績披露規則的最新變動
今年3月18日,證監會發布【第182號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指出上市公司應當披露的定期報告僅包括年報、中報,不包括季報(1季報、3季報),自5月1日起實施。
⑧ 業績預告規則
上交所和深交所關於業績預告、業績快報的披露規則不同。
一、深交所
創業板業績預告(沒有強制要求)。
主板、中小板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和年度)出現以下情況的,應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萬元。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可以不披露業績預告。如果需要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4月15日前2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B業績快報。鼓勵上市公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主動披露定期報告業績快報 。
二、上交所(包含科創板)
業績預告: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要求,對於年度報告,如果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可能出現虧損、扭虧為盈、凈利潤較前一年度增長或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等三類情況,應當在當期會計年度結束後的1月31日前披露業績預告。如果不存在上述三類情況,可以不披露年度業績預告。對於半年報和季度報告,也沒有作強制要求。
業績快報按要求,公司如果已經匯總完成當期財務數據,但因為年報尚沒有編制完成,可以先行對外披露業績快報。上交所業績快報不是強制性披露的。
【拓展資料】
上交所,全稱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一個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不以營利為目的法人。上交所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與深圳證券交易所並稱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