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公司上市,一般員工為什麼買不了公司原始股,哪怕是一股
這是從1994年的文件開始規范內部職工股問題,此後就買不到啦,可以看看下文,會比較了解: 1992年5月15日,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計劃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生產辦公室聯合發布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同時國家體改委發布《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這兩份部門規章都對內部職工股進行了相關的規定,這也是關於內部職工股最早的國家規定。從上述規定開始,政府發布一系列文件,採取措施著重對內部職工股持股進行了規范和管理,從內部職工持股的發行情況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95年5月15日國家體改委發布《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至1993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改委等部門關於立即制止發行內部職工股不規范做法意見的緊急通知》下發期間,該階段允許發行內部職工股但須經批准且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0%。 第二階段從1993年4月3日至1993年7月1日國家體改委《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內部職工持股管理規定》下發期間,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內部股社會化,法人股個人化」的問題進行清理以及對新要求成立內部職工持股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暫緩審批階段。 第三階段從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6月19日國家體改委發文禁止批准設立定向募集公司,該階段內部職工股發行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能高於2.5%。 1994年6月19日禁止批准設立定向募集公司以後,具有中國特色的定向募集公司內部職工股的發行不再出現,但圍繞已發行的內部職工股的規范、清理等大量歷史遺留問題至今存在。
㈡ 業內人士解讀為公司員工為何從來不買公司股票求解
招商證券上市之前大有復制招商銀行之勢
藉助招商銀行的客戶資源和大牛市招商證券上市之前是勢頭難擋
但是招商證券只是學到了招商銀行的皮毛
第一,經紀業務遭受重創,基本已經癱瘓。上市的時候公司把客戶經理從正式合同制,改成零時4小時制零時工,又改成經紀人,並於三年內剝奪經紀人的以前的成果。公司有能力的客戶經理難受欺辱,基本上主力流失殆盡。客戶經理名下的客戶無人服務,只能靠降低傭金,傭金已到大券商中最低,為挽留沒有人服務的客戶很多傭金已經降到萬分之三。從財務報表你就可以看到經紀業務下降的是多麼快
第二,資產管理業務,藉助招商銀行的客戶資源,發了很多理財產品,但是收益真是懶得去談了,最終把名聲做壞了,可以從招商證券交易軟體看理財產品收益
第三,投行業務表現平淡,創業板上市有一半是深圳的,它卻沒把握住,應該是有資金去投的,只能說是部門領導能力太差。
第四,博時基金那筆買賣是虧大了,未來是私募的天下
為何沒有一個員工會買公司股票?
㈢ 公司內部發行股票有必要買嗎
一、公司內部發行股票有必要買嗎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是根據公司現在以及未來的經營狀況來確定,如果公司經營情況尚佳未來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那麼股票大概率是有升值空間的,但如果公司經營自身都不認可,未來發展前景也普遍不看好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員工持股計劃是讓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然後委託員工持股會或金融機構來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而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一般員工持股都會讓員工以相對低的價格來買入自己公司的股份,也就是低價入股。但低價入股並不代表公司股票就真的值得買,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你可以通過股價來進行參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話,你就必須得了解公司的業務好不好,發展前景大不大,這也是購買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在考慮是否入股的時候還需要警惕,如果公司要求你入股後要不斷發展內線的話,這很可能是傳銷的騙局,一定不要上當受騙。
二、為什麼是公司員工被告知無法購買公司股票
對於上市公司的普通財務人員是可以買自己公司股票的,而對於一些高級財務人員,或者參與上市公司股票發行的財務人員,他們或多或少知道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是不允許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同時,也不能把內幕消息泄漏給其他人,叫其他人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除此之外,以下規定的范圍的投資者被認為是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
1、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4、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6、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7、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
㈣ 作為一名上市公司的員工,為什麼不可以買公司的原始股
在上市公司工作,公司的流程都是比較規范的,這一點員工可以放心。作為員工,不可以購買公司的股票,關於作為一名上市公司的員工,為什麼不可以買公司的原始股?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購買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會比較劃算,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都是有內部認購價的,購買成功之後是不會退還的。其次,原始股需要一定的年限才可以進行拋售,有些員工因為自身原因有可能會離職,所以認購原始股對員工本人來說不是非常劃算。最後,每家公司的規定不同,如果公司明令禁止員工購買原始股,那麼員工需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作為員工,要懂得避嫌。炒股,可以去購買其他公司的股票,不一定非要購買公司的原始股。
一:如果公司不能成功上市,原始股不能退換。
購買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會比較劃算,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都是有內部認購價的,購買成功之後是不會退還的。
關於作為一名上市公司的員工,為什麼不可以買公司的原始股?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㈤ 員工可以購買本公司股票嗎
普通員工一般是可以隨意買賣公司的股票的,但如果是公司的高管或限制性大股東,則買入本公司的股票要符合公司股票限制性規定。高管通常買賣股票要符合公司章程和遵守「股票買賣窗口期」禁止交易規定,如:
1、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因特殊原因推遲公告日期的,自原預約公告日前三十日起至最終公告日,不能買賣股票。
2、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不能買賣股票。
3、可能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或進入決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不能買賣股票等。
購買股票注意事項
投資者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熱門股票。所謂熱門股票,是指交易量大、流動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這是為了便於出售和轉讓,而且能夠使投資者獲取更多的收益。
選擇前景光明,股息豐厚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將會隨時間推移不斷增值,投資者也能夠因此贏取較多的盈利。
㈥ 員工持股是怎麼一回事,是強制要求員工購買公司的股票嗎
不是。
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包括兩種類型:
(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
(2)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6)員工為什麼不願意買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實施步驟
1、 設立員工持股會,統一管理員工股東的出資
2、 界定員工持股會的職權,規范員工持股會的組織和行為
3、 員工持股計劃的設計
內容包括:
(1) 收益人的范圍與數量,主要是確定持股員工的資格。
(2) 員工持股總量控制和員工股票的分配。
(3) 員工股票的託管。
(4) 員工股票的出售。
㈦ 公司員工為什麼不可以買本公司的股票
對於普通員工,他們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的股票。 如果員工知道內幕信息,就不能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 個人從事內幕交易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一定的罰款。
根據證券法。
一.第七十三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禁止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二.第七十四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因在公司任職而能夠獲取公司相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證券監管機構工作人員和其他因法定職責管理證券發行和交易的人員; (六)保薦機構、承銷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員。三.第七十五條
在證券交易活動中,未公開的涉及公司經營、財務或者對公司證券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屬於內幕信息。
下列信息為內幕信息: (一)本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 (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資的計劃; (三)公司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四)公司債務擔保的重大變化; (五)抵押、出售或者報廢公司主營業務資產一次超過資產的30%; (六)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可能依法承擔重大損害賠償責任; (七)收購上市公司的相關計劃; (八)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定的其他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重要信息。第七十六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公司證券、披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㈧ 為什麼公司上市,一般員工為什麼買不了公司原始股,哪怕是一股
並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員工都不能買原始股,很多上市公司的員工都可以買原始股,只不過數量不多而已,如果你這個公司不讓你們買原始股,就說明老闆比較小氣。
㈨ 不想大量持有己公司的股票的員工也有,為什麼
首先可能公司股票不怎麼樣,或者公司給員工股票而取代某些利益,其次持有公司股票在某些權利可能存在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