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危機時 買什麼股票
你可以購買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的股票。盡管每股收益下降,但它仍在賺錢。重點是每年給我分紅。當經濟好轉時,每股收益和股息將會增加。此外,在經濟危機中仍能盈利分紅的企業,在市盈率為6至4倍時,可以多次買入,這樣持倉成本低,利潤也會大。經濟危機時整個市場處於低價區間,正是囤糧的好時候,這時候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很多優質的資產,而最適合普通人投資的就是巴菲特老爺子每年都要推薦一次的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作為一隻負有跟蹤優質標的責任的被動股票型基金,能夠從市場上成千上萬只股票中最准確地選出最佳批次,因為其選股標准嚴格,劣質公司股票不配上榜,為我們普通投資者節省了大量的研究分析時間和精力成本。
股市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比經濟的正常運行有3-6個月的超前期,即經濟危機爆發前3-6個月,股市開始下跌;反之,在經濟復甦的前6個月內,股市開始上漲。
拓展資料
在市場資金缺乏、枯竭的背景下,不管是什麼股票,估值都要往下減一減,因為股市是市場的股市,也是衡量資金充裕程度的市場。這不難理解,股票市場對應的是真實市場中的各家上市公司。而處於經濟危機階段,又有哪家公司獨善其身呢?各行各業都會有著沖擊,業績出現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甚至出現倒閉,也會出現一些連鎖反應。當消極情緒出現以後,市場的拋售盤也會成為主力軍。
當經濟危機出現轉機的時候,優質的公司股票最值錢。因為,通過市場出現的危機,優質的公司股票價格或者有著「打五折」。在這種情況下,再疊加經濟衰退階段開始步入復甦階段,自然而然市場中最為優質的那部分公司,是最值錢的,也是未來股票價格上漲最具有潛力的。
B. 關於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問題。在1929年之前,美國經濟出現了柯立芝繁榮,並且人們瘋狂買股票
個人的觀點啊,你借鑒一下就好,不一定準確。我覺得大蕭條是各種問題積累已久的一次爆發,因為經濟繁榮的時候,很多問題都會出現(比如說你問的這個都買股票的問題),但是不會被人們重視,又因為那時候政府對經濟沒有過多的干預,完全靠市場自己調節,所以當經濟發展超過經濟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後,會在一瞬間崩潰。原因是很多方面的,股市只是一個表現,或者是一個起點。至於股票的問題,股票是作為一種投資的方式,是高利潤與高風險並存的投資方式,人們瘋狂的購買股票實際上是一種投機行為。大蕭條之前的繁榮時期,人們生活富足,但就算生活富足,他們需要的生產生活資料也是一定的,在滿足這些需要以後其他的收入就可以去購買股票。所以在經濟繁榮時期,貨品不會積壓,那時的供求應該是相對平衡的。大蕭條以後之所以貨品積壓,是因為人們沒有錢去買,因為之前用作買股票作投資的錢全部都收不回來了,就算是存到銀行里的錢,因為大量的銀行也破產,所以也收不回來。而且所謂的繁榮我覺得是一種假象,是人們瘋狂賒購商品產生的假象。而且,大蕭條之所以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和美聯儲錯誤的貨幣政策也有關,大蕭條時,美聯儲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使市場利率上升,進一步降低了大眾的消費慾望,消費慾望降低,貨物就越賣不出去,貨物賣不出去,就要裁員,失業率上升。更可悲的是,當時的政府為了保證工人的生活水平出台了最低工資標准,而工廠根本就支付不了這么多的工資,會裁掉更多的工人,失業率繼續上升,陷入惡性循環。直到羅斯福根據凱恩斯主義,政府開始干預經濟,相機決策的採取適當的財政政策,才使得經濟有所好轉。
C. 美國大蕭條時期股市為什麼會突然崩盤人們為什麼紛紛從銀行里取錢呢謝謝了。
一,股市為什麼會崩盤?
1929年,大蕭條前期,經濟非常景氣。胡佛總統認為」貧困將從美國消失「。工廠農業機械化,達到巔峰。工人更容易丟工作,開始省錢。而工廠開始發現市場開始萎靡。紛紛將錢投入來錢快的股市。工人們也參與股市的游戲。最後杠桿加貸款,讓信託及銀行,股市繁榮。但是這種加錢,借錢買炸彈的游戲總會爆炸。起初股市大跌!分析師們,銀行家們,都宣傳是空頭們在擾亂市場,想穩定局勢。但實體經濟,已經無力支撐高昂的股價了,因為股票已經達到歷史巔峰。
二,人們為什麼從銀行取錢?
1.大蕭條,取錢是最錯誤的想法,只因為人們知道銀行會倒閉。而不知道就算取出來,貨幣也會貶值!懂經濟的都知道搶購黃金。
2.美國的銀行會倒閉,存的錢可能會取不出來。股價崩潰,貨幣瘋狂貶值。導致羅斯福實行3R計劃,再將貨幣貶值40%,然後用貶值的貨幣,雇傭工人修建基礎設施。重新發行銀行執照,讓銀行開門營業。
3.房價和古玩字畫一樣,大幅貶值(日本巔峰時期,貨幣升值。在1991年,東京的土地和房地產價格拔高到了可以將整個美國買下,但這是經濟泡沫催生的結果。日本樓市的泡沫很快被捅破,股票和樓市價格急劇下降,經濟快速衰退,直到現在,日本的經濟還沒有完全走出陰影。)。當時日本在全球,買!買!買!八佰伴這類公司瘋狂擴張!古玩字畫價格,瘋狂上漲。但泡沫破裂,瘋狂貶值。因為大蕭條!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4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人民上交全部的金幣、金條,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美國放棄金本位制。美聯儲以20.67美元比一盎司來收取老百姓手中的黃金,從而使美聯儲迅速積蓄了大量黃金儲備。1934年通過的黃金儲蓄法進一步規定私人擁有黃金貨幣非法,該法案到1974年才被廢止。
4.國家很可能像1933年美國(政府強制回收黃金)。1948年8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用金圓券,強制回收黃金)。所以黃金也不是最靠譜的。但是持有黃金,已經是上上之策了。除非國家不出類似的政令。黃金將成為唯一保值,且在大蕭條恐慌中可能升值的唯一。
5.1997年韓國(韓國是國企銀行,政府財稅擔保。1997韓國為了國家不破產,申請IMF提供援助。IMF提出大量肢解國企等要求。銀行只存韓國銀行(央行)為國企。30家大財閥中的韓寶、起亞等8家破產倒閉,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大幅增加,市場開始恐慌。1997年11月24日,韓元兌美元價格到達1139:1,股市暴跌70%以上,創出488點的十年新低,資本瘋狂外逃,外匯儲備迅速下降到200億美元以下(實際可用外儲僅有79億)。穆迪等評級機構大幅下調韓國國債的信用等級。12月12日,韓元兌美元暴跌到1891:1,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韓元貶值了66%。泡沫全面破滅:韓國33家銀行中,5家破產,10家被賣,剩下19家。1984家券商、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中,關停並轉了400多家。)。所以,就算是國企銀行。在大蕭條中,也存在破產風險。
今天2019-3-12,個人認為上證指數,將超6000點,因為現在兩會,放鬆股市波動。破裂後中國將影響世界經濟。
近年亞洲第三世界中,中國比印度等GDP增速更慢。因為投資與工業,正分散轉移,到非洲,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中國的判斷與挑戰,將影響世界。中國對外投資巨大,今年敘利亞極端組織拒絕美日9000億援助建國,希望中國投資發展。
中國進一步放緩對外投資,減少美國國債。降低企業人民稅收(個稅改革)。想必是為了面對國內經濟形勢,戒掉房地產毒葯。但這無異於刮骨療傷,將會有嚴峻挑戰。作者:周米炳。
D. 經濟繁榮時,該如何選股票,為什麼 經濟蕭條時,該如何選股票,為什麼
經濟繁榮時可以選一些新興行業的龍頭,經濟蕭條時應該以行業內的優質龍頭股票作為參考范圍。
符合經濟周期和產業方向「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快速成長的股票多半正處行業輝煌期。曾經輝煌的公司多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他們站在浪尖上,時代的浪潮可以順順當當地推動他們向前。「成長」是投資的主旋律,只是每一階段「成長」的含義不同,A股市場可以穿越經濟周期、不斷成長壯大的「真成長」並不多,有些只穿越了一輪熊市,醫葯和食品飲料行業的優質標的可以穿越三輪熊市。
龍頭公司穿越股市周期的概率更大正處行業輝煌期的股票很多,但能穿越熊市的少之又少,聰明的市場選擇了「帶頭大哥」,這些公司要麼是已經穩居市場龍頭的大市值公司(行業競爭格局比較穩定),要麼是當年擁有競爭優勢的小市值龍頭(行業競爭格局仍不穩定),而行業內的其他股票跟隨大盤一瀉千里。也就是說,成長分兩類,一類是龍頭公司的穩健成長,一類是小公司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為行業龍頭的大市值公司容易確定,但抓住未來能夠成長為細分行業龍頭的小市值公司更有吸引力。
關注基金抱團取暖的品種:最優質的核心資產熊市中漲幅喜人的股票基本都是優質的核心資產,同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相似之處,前十大流通股東充斥著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機構股票投資者抱團明顯,占流通股比重超過30%的情況屢屢皆是。
在新股中掘金,事半功倍剔除36隻獲得正收益的重組股後,158隻穿越熊市的股票中,當時的新股或次新股有64隻,佔了超過1/3的篇幅,也就是說,做足新股功課、挖掘未來細分行業龍頭的成功概率更高些。重組股也在熊市中出盡風頭,重組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新股,重組出牛股的概率其實非常高,而不單只是對殼資源的炒作,因為借殼者往往是某領域後來居上的佼佼者,或者新興行業的龍頭,除非把握不對稱信息,否則重組概念很難把握介入時機。此外,在注冊制改革推動的進程中,博弈重組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在熊市,績優股也沒有被低估從熊市的走勢特徵來看,熊市有三段,第一段是所有股票普跌的階段,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在第一波下跌中也會跟隨大盤的下跌而下跌,而在熊市中後段,它們可以先於大盤見底、啟穩和突破,指數有可能再創新低,但這類股票的底部卻在逐漸抬升。從這個角度,如果小股票的跌幅顯著小於指數,這類股票值得我們關注,有可能是市場選美「選」選出的未來細分行業龍頭。熊市的績優成長板塊演繹出局部結構性牛市,漲多了依然會出風險。
熊市中的概念:熊市中概念炒作可能一樣精彩紛呈,但概念很難兌現業績,或不能很快兌現業績,這些概念股被捧得越高,最後一棒的接力者往往摔得越慘,熊市炒概念的操作難度較大,不可戀戰。但有一類概念,是熊市中可操作性較高的:漲價概念。在熊市中,漲價概念往往會走出一波行情。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E. 經濟蕭條為什麼要買進證券
美股研究社中提到,巴魯克在1893年金融恐慌之後,察覺到,以經濟蕭條時期極低的價格買入證券,受益於必將到來的經濟復甦,便能賺到很多錢。
但那個時候巴魯克還無錢投資,無法利用自己看到的機會。所以當1903年金融恐慌襲來的時候,巴魯克早在1902年便將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證券賣出兌現了,以便市場下跌時,會有現金買入證券,然後再等待將來國家經濟出現增長。
巴魯克這么做也是因為一定程度上,證券有保值的作用。
F. 經濟蕭條時買什麼股票比較穩
旅遊業和商業零售行業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比較其他行業要小不少。
G. 為什麼經濟蕭條了還有很多人買股票
一方面是有羊群效應,很多人會盲目跟風買股票。另一方面也會跟通貨膨脹有關,因為在經濟蕭條的時候,物價的水平會進一步增高,貨幣的購買力會進一步降低,很多人會通過買股票的方式來避免資產縮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需要掌握資產的概念,而不是要掌握儲蓄的概念。貨幣的數量只不過是一個符號,用來代表資產的價值。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貨幣可以縮水,資產會不斷增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買股票的原因。
一、羊群效應。
在經濟蕭條之前,一般股市和樓市會被推到最高峰。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我們大家購買資產的方式其實非常少,普通人能接觸的無非就是樓市和股市。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因為樓市的門檻相對比較高,很多人難以進場,所以便會把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也正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股票,所以才會產生跟風效應,也就是羊群效應。
H. 簡要說明當經濟周期處於蕭條階段時應該買何類股票為什麼
經濟周期,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研究的問題。
由於社會主義國家強大的國家機器,政府擁有很大的控制力,所以不存在這個說法。
此外,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是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情況的兩個不同的維度。
兩者有以下幾點區別:第一,看待經濟問題的時間長度不同,經濟增長是一個長期視角,經濟周期要偏短期一些;第二,觸發機制不同,經濟增長主要考慮技術進步、人口增長和資本積累這些因素,經濟周期主要考慮一些導致經濟出現周期性變化的因素,比如存貨;第三,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把握經濟周期變化意義更大,經濟周期性的變化才意味資本市場的交易機會。
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出清階段,中國經濟更多地把焦點放在了解決「經濟出清」這個經濟周期問題上。
「三去一降一補」將加速中國經濟出清,會促使中國經濟加速走向底部。
「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有利於將中國經濟周期推向底部。
中國經濟周期所處階段正在逐漸接近底部。
I. 當經濟大蕭條發生時,有哪些賺錢的行當
大家都知道,賺錢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畢竟每個人都想過好的生活,而好的生活就需要有錢。但賺錢這個東西,如果說是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可以說是比較容易;但如果說遇到了經濟大蕭條,或者說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那人們賺錢的難度就會變大了。畢竟普通人賺的是市場的錢,當市場有錢的時候後,大家賺錢很容易,但市場上沒有錢的時候,賺錢就非常難了。那可能有人會問,難道經濟大蕭條發生的時候,就沒有賺錢的行當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都會有賺錢的行當。那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就是當經濟大蕭條發生的時候,有哪些行當是賺錢的行當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聊一聊在經濟大蕭條發生的時候,哪些行當是賺錢的行當,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琢磨出一些賺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