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莊家是如何拉升股價的股價是由莊家還是市場控制的
在莊家進入起飛線之前的漫長日子裡,經銷商一直在悄悄建倉庫,但當時建倉庫的量很難擴大。進入起飛線後的漫長日子裡,經銷商得以建立大規模的建倉。當然,股價也隨之上漲,因此引發了橫向震盪和籌資趨勢。為了消除最後的隱患,徹底趕走跟隨者。到目前為止,倉庫建設任務已經完成。市場是一個股票交易的環境,當然,股票價格是由經銷商控制的。主要原因是經銷商持有大量股份,有資金來提高股價。因此,股票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莊家控制和調整的。
為了提高股價,莊家應該保持穩定。該經銷商擁有庫存,並在早期階段經歷了建倉、測試和洗盤的過程。最終目的是提高股票價格,然後在高水平退出,從而獲得經銷商的利潤。銀行家的上升階段通常被稱為主上升波。在主浪潮興起之初,許多散戶投資者看到了賬面利潤的增加,但他們的心理壓力增加了。他們擔心有一天,一條大陰線會將他們的賬面利潤全部返還給市場;結果,股票一旦售出,股價仍在一路上漲,散戶投資者追悔莫及,成為經銷商發貨的對象。
② 股票中的莊家是靠什麼 玩弄一隻股票的 靠什麼拉升股價的啊
股票中的莊家是靠對敲來玩弄一隻股票,靠對敲來拉升股價。
莊家控制股票漲跌是通過莊家對敲來完成的。莊家對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莊家經常在建倉、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
對敲方式
第一:
建倉時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均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後出現成交量放大並且股價連續下跌,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徵是:股票價格基本上處於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量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時散戶尚未大舉跟進)。
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更多地運用夾板的手法,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的股票。
第二:
拉升時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拉抬股價。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高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也會跟著搶先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會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
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地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在三位數以上,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這時每筆成交量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價,不可能像吸籌時再投入更多的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然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量會有所減少)。
第三:
震倉洗盤時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莊家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盤口看,在盤中震盪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票價格造成的。
第四:
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一些股評家也會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從盤口看,往往在盤面上出現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
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少了,這往往是莊家運用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散戶吃進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籌碼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另外,莊家還利用股民使用的行情軟體方面的弱勢,來加強他們的手段。普通股民一般使用免費行情軟體(通常稱為Level-1)、只顯示5檔買賣盤,而莊家資金雄厚、都會購買高級的Level-2軟體、可以看到10檔買賣盤,因此莊家就可以在普通散戶看不到明細的檔位,來刻意設置陷阱。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更高級別的實時行情——全景數據,基於全景數據的行情軟體可以看到多達500檔的行情數據明細。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股民應當根據自身的炒股目標和實力,盡可能選擇信息更加完整的行情軟體作為工具,以免被莊家牽著鼻子走。
第五:
莊家出貨之後,股票價格下跌,不少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套牢,成交量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此時莊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賣力了),較大的買賣盤會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地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
③ 股票中拉升吸貨,洗盤,出貨各是什麼意思
目前A股市場的主導是散戶,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明白,散戶就像一群沒有領袖的散兵游勇。那麼A股市場上是否有正規軍呢?有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力」,今天就來探討一下主力行為!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主力行為有哪些?如何識別判斷?
主力的含義,就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獨立或買進一隻或多隻股票籌碼,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市場運作實現利潤的具備一定資金實力的機構或個人。說得通俗點,就是擁有比流通盤較大的金錢或者股票籌碼,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內會被操控的資金力量,我們定義為主力。從它的特點來說,在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主力所具有的優勢是普通散戶投資者無法企及的。主力的行為有「吸貨」、「洗盤」、「拉升」、「出貨」等,同時主力行為又極具隱蔽性,不過,我們也是可以通過K線和籌碼分布圖來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1)吸貨
主力吸貨也就是說指在股市中主力介入某一隻個股,在一段時間之內不間斷的買入(建倉或加倉)的行為。為的是盡量減少散戶爭搶低位行為的出現,主力一般採用隱匿的方式進行吸貨行為,但是大規模的主力吸貨是容易被發現的:
①從低位多峰密集到單峰密集:主力慢牛式建倉
主力的行為是並不是顯眼的,也是形形色色的,以上只是介紹了一部分常見的手法,投資者朋友要結合具體投資實踐進行總結,祝各位投資順利!股票市場紛繁錯雜,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去分析一隻股票情況的話,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代碼,即可看這個股票適不適合買,最新行情消息,讓你輕松把握時機:【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④ 如何看出股票的主力是邊拉升邊吸籌
很簡單了,只要是持續堆量拉升不縮量就是拉高吸貨。但跟進後要注意主力出貨的手法不一樣,有一種直接做到高位出貨,一縮量就是拋出時。另一種會高位橫盤後再縮量拉高一段,等再次放量就是拋出時。
⑤ 股票拉升當天(拉升過程中)是在吸籌還是拋籌
股票拉升當天(拉升過程中)有可能是在吸籌,也有可能是在拋售。很多個股在放量拉升後馬上轉為跌勢,跌回拉升前的位置甚至更低。也有的股票在放量拉升後,開啟一波大幅上漲。
⑥ 主力拉升股票,是怎麼操作的呀
一、震盪拉升式:
對於運作項目基本面無重大題材或者市場監管部門監管力度加大以及主力資金不夠充裕或實力較差時多採用該種拉升方法。
該拉升方法主要採取低吸高拋的方法,以波段操作博取利潤差價為目的,以時間換取空間為手段進行運做。在市場上經常表現為低點和高點逐步上移,走出比較規律的寬幅上升通道。主力可在上升通道的下軌積極吸納籌碼,在上升通道上軌附近進行高拋。股價呈現出較規律的震盪上揚走勢或者說是向上傾斜的平行箱體。主力正是通過這種反反復復低吸高拋的措施從而在二級市場上博取豐厚的利潤。
這種拉升方法頗有將各類風險化整為零的味道。可謂好處多多。既迴避了來自管理層的監管壓力(因為升幅總是不大,在市場中算不上樹大招風。),又節約了資金成本,還能迴避由於項目基本面過於一般沒有重大題材而招致猜疑等不利因素,可謂一石三鳥。
二、台階式拉升:
台階式拉升與震盪式拉升的不同之處,從形態上看,台階式拉升在股價上漲了一定幅度後採取平台或強勢整理的方法,經過清洗或贏利盤換手後再度拉升,股價呈現出台階樣步步高升,而震盪式拉升則採用低吸高拋逐步上行的方法;相對於走勢來說,震盪拉升遠比台階式拉升要復雜的多。台階式拉升比震盪式拉升的走勢上顯得更為簡單明快。
台階式拉升適用於主力實力較強、運做項目基本面優良、後市存在重大題材的大盤績優個股。這種主力操作風格通常較為穩健。
三、單邊上揚式拉升:
單邊上揚式拉升往往受時間的制約性比較強。比如大行情進入中後期,或離運做項目利好公布時間比較近,等等。
在拉升過程中,主力往往一氣呵成,中間沒有比較明顯的大幅度洗盤動作。絕大多數採用依託均線邊拉邊洗式。主力拉升思路明確,股價走勢軌跡明顯。常常走出單邊上揚的獨立上升態勢。主力開始大幅度洗盤之際,也標志著拉升行情結束之時。此拉升方法有三個顯著的標志:
第一,在行情初期,股價常常走出極小幅度的陰陽交錯,慢牛爬坡的緩慢走勢,此階段是主力建倉或增倉階段;
第二,拉升階段比建倉階段有所加速,經常依託均線系統邊拉邊洗,拉升前期和中期,主力在早盤將股價推高之後,就任其自由換手,不過多去關照股價,使股價常常出現自由落體之勢,在回落至下軌線處或者必要的塑造圖形時,主力再度護盤,重新吸引多頭買盤。走出極為規律的走勢,以吸引多頭資金積極買進股票,起到助庄的作用。可謂四兩撥千斤。
第三,單邊上揚式拉升,後期往往以快速拉升、瘋狂刺激多頭買盤人氣而達到高潮,一般會採用各種轉換角色的「示形」方式,誘導、促使場外的小散戶投資者失去正常的投資心理、控制能力,產生一種過量、過度的放大和虛化的投資激情,這也是行情見頂的信號。這種拉升方法在大多情況下都是受客觀條件制約的,主力常以中線操作為主。絕大多數主力控盤要佔到流通盤的30%-40%,漲幅多以50%-100%不等,很少有超過100%以上的漲幅。
四、火箭式拉升;
顧名思義,此類拉升方式猶如火箭發射,升勢一旦啟動,行情銳不可擋。此類飈升行情可謂驚天動地。但縱觀此類個股,在行情飈升之前,往往要經過一年甚至更漫長的吸貨過程。在這整個過程中,股價猶如一潭死水,波瀾不驚,臭不可聞,然而,主力已經悄悄掌握了流通盤50%-60%的流通籌碼。行情一旦啟動,往往升勢如虹,氣沖霄漢。這種玩家,做起活絡來,駕輕就熟,清清爽爽,就好比一個直爽的漢子的生活習性,吃飯就是吃飯(吸籌),幹活就是幹活(拉升),絕不會一邊吃飯(吸籌)一邊幹活(拉升),可謂思路清晰,恩怨分明。
這種主力實力絕非一般,運做項目一般後市有強大的題材配合,准備工作異常充分。選擇的運作項目多為中等偏下的流通盤子較多。除此之外,該類主力都具備他們認為強大的政治背景,或者說是手持尚方寶劍,所以才會有恃無恐,正所謂藝高人膽大。殊不知槍打出頭鳥,這類主力在成為市場的大明星後,政策面稍有變化,監管措施一緊,管理層就會迫於輿論、媒體等壓力,先拿他開刀,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該類玩家玩起來常常得意忘形,直到把股價玩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真真正正的空中樓閣,最終導致玩火自焚。做為此類主力,須要把握一個「度」字,在股票的玩法上已經不成問題。
⑦ 主力與莊家區別但目的都一樣吧就是為了控盤.欺騙散戶
其一,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相中新股的莊家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松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
其二,K線走勢我行我素,不理會大盤而走出獨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不跌。這種情況通常表明大部分籌碼已落入莊家囊中:當大勢向下,有浮籌砸盤,莊家便把籌碼托住,封死下跌空間,以防廉價籌碼被人搶了去;大勢向上或企穩,有游資搶盤,但莊家由於種種原因此時仍不想發動行情,於是便有兇狠的砸盤出現,封住股價的上漲空間,不讓短線熱錢打亂炒作計劃。股票的K線形態就橫向盤整,或沿均線小幅震盪盤升。
其三,K線走勢起伏不定,而分時走勢圖劇烈震盪,成交量極度萎縮。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一會兒到了浪尖,一會兒到了谷底,但股價總是沖不破箱頂也跌不破箱底。而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委買、委賣之間價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時相差幾分,有時相差幾毛,給人一種莫名其妙、飄忽不定的感覺。成交量也極不規則,有時幾分鍾才成交一筆,有時十幾分鍾才成交一筆,分時走勢圖畫出橫線或豎線,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極度萎縮。上檔拋壓極輕,下檔支撐有力,浮動籌碼極少。
其四,遇利空打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價位。突發性利空襲來,莊家措手不及,散戶籌碼可以拋了就跑,而莊家卻只能兜著。於是盤面可以看到利空襲來當日,開盤後拋盤很多而接盤更多,不久拋盤減少,股價企穩。由於害怕散戶撿到便宜籌碼,第二日股價又被莊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看看主力是如何控盤的
在股市裡,散戶們對主力常有又愛又恨的體會和感覺:一隻股票因沒有主力的參與變成了冷門股,而參與這樣的股票是不會有賺錢效應的。對於有主力參與的股票雖然有賺錢效應,但由於主力過於狡猾,常用各種欺騙手段把可憐的散戶深套在其中。所以熟悉和掌握主力控盤的原理,對識破主力各種欺騙招法還是有好處的!
1、主力的控盤原理
中短期一次性的控盤路線就是低吸高拋,只在行情上升階段控盤。即在低位吸到貨後然後拉高出貨。控盤過程就是:建倉、拉抬和出貨三個階段。主力發現有上漲潛力的股票後,就開始在低位吸籌,待得到足夠的籌碼後開始拉抬,拉到一定位置把籌碼賣掉,中間的一段股價空間就是主力的利潤。低吸高拋的路線就是挖潛、尋找有上漲潛力股票並對其控盤的過程。適用於定價過低的績優股,也叫價值發現吧!這種控盤要求主力資金雄厚,因為這樣的股票別的主力也在打主意,實力不夠是不行的。
大的資金長期控盤思路是不僅要做多、還要做空,主動創造市場機會。一輪完整的控盤過程實際上是從打壓開始的。第一階段,主力利用大盤下跌和個股的利空來反復打壓股價,為未來的上漲製造空間。第二階段是吸貨,反復打壓是為了更好的在低位吸貨,當然吸的都是別人割肉盤。第三階段,就是拉抬和出貨。出貨後有尋找機會開始打壓,又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控盤。長期控盤的特點是不怕漲也不怕跌,就怕看不明白,因為漲時主力可以做多賺錢,跌時主力可借機打壓,為以後做多創造條件。總之,只要主力看明白了不管是利多還是利空都可以巧妙利用。其成功的關鍵是要看準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走勢,由於主力所持籌碼不多,所以股價受大盤影響較大。主力必須順勢而為,然後因勢利導吸引投資者的追隨,利用市場人氣震盪股價獲利。
2、主力是怎麼建倉的
主力在底部建倉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1)炸盤建倉
即指股指下滑到一定程度,主力覺得階段性底部或底部即將來臨時,會突然發力往下砸盤,在K線圖上拉出放量大陰線,以此給人們的錯覺,股指還要大跌,為此紛紛拋出籌碼,主力趁機照單全收,完成他們的建倉動作。
2)分批建倉
當股指或股價下滑到一定區域後、跌勢趨緩,但成交量始終不減,甚至有逐步放大的跡象,這時投資者就要注意,如將這段時期成交量加起來,大大超過前期下跌的量(就是說股指或股價雖然還未止跌,但大盤或股價開始逐漸放量),就可以初步判斷出主力在用分批建倉的方法進行吸籌,這時的主力很有耐心,在一個特定區域採用高拋低吸,吃進多、拋出少的方式完成建倉動作。
3)震盪建倉
這是主力最兇狠,也最有效的建倉方式。用這種手法建倉相當圓滑,忽而往下狠命砸盤,以幾十萬、上百萬股嚇出幾百萬股低價割肉盤,然後反手加倍低價吃進,往上狂推,造成放量上攻態勢,引來大批資金跟進,緊接著又巨量拋售,造成快速下跌,弄得股價上躥下跳,讓局外人摸不清方向。主力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震出大批籌碼,以便短期內完成建倉動作;二是在震盪中狂拉猛砸、高拋低吸,以便大肆賺取差價,降低建倉成本。
3、垃圾股、績優股的炒作
股票的性質決定了股票的炒作特點。垃圾股進貨容易出貨難,而績優股是出貨容易進貨難。績優股在高位能較好站穩,而垃圾股在高位不易站穩,只能憑一時的沖力帶領跟風者沖上高位。這些性質決定了垃圾股的炒作必須是快進、快炒、急拉猛抬和快速派發。
垃圾股平時沒有主力長期駐守,因為也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所以比較適合主力短炒。只要行情一旦展開,主力覺得有機可乘,隨時隨地快速收集籌碼。垃圾股的炒作必須藉助大勢,大勢一旦變壞,必須馬上撤出來。垃圾股的出貨就是看主力和散戶誰反應的速度快,主力要搶在散戶看出自己出貨動作前把大部分的貨出掉。如果主力籌碼少,就可以快速拉起一下、跑掉了事,如果主力籌碼多,只好在上升途中便開始出貨,拉到頂部之前能出多少就出多少,出不完的就
向下砸盤來殺跌出貨,把跟風者和抄底者全部殺掉!雖然短炒垃圾股獲利較少,但由於所用炒作時間短,也彌補了短炒的不足。
績優股炒作是做價值發現,當一隻好股票被市場埋沒了,給出了一個不合理的低價位以後,被厲害的主力很好的抓住這個錯誤,把它兌現成自己的利潤就行了。對一隻有巨大上升潛力的股票來說,如有可能主力不妨把股票全都收集過來,然後拉抬到合理價位再慢慢出貨,實際這是不可能的。在收集過程中為了充分利用空間,要盡可能在低位收集籌碼,為了避免別人搶籌,一般的做法是隱蔽、長時間吸籌。積極一點的利用市場下跌時逆勢吸籌,或主動打壓製造恐慌性拋盤之時吸籌。反正主力利用一切可能的辦法在低位完成吸籌,完成了這一步,績優股的炒作就完成一半任務。
吸完了足夠的籌碼,績優股的炒作是很簡單的。由於主力鎖定了大部分的籌碼所以賣壓減少了,盤子必然變輕了,為此很容易拉抬,加上主力在拉抬初期又賣進了一些籌碼,所以越漲越輕。在倉位大的個股上,主力不必刻意拉抬,只要鎖定倉位不動,股價就會自己向上走。只要績優股出貨動作不太快,是不會引起暴跌的,主力沒有特殊情況沒必要犧牲空間砸盤出貨,因此出貨手法是緩慢平穩出貨。
4、小盤股和大盤股的炒作
衡量股票盤子大小有2個標准:第一是股票流通盤的大小,第二是股票流通市值的大小。比較合理的衡量股票盤子大小的指標是該股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股價乘於流通盤。如一隻流通盤2億股的股票,股價3元,那麼流通市值為6億元。如果這只股票漲到每股6元,這只股票盤子變大了,變成了12億。所以,主力在拉抬過程中控盤能力是下降的,這也就限制了主力炒作目標位的一個因素。如果有錢,那個主力不想把股票炒得越高越好呢!由此看來股票拉多高是受主力實力限制的,如果主力實力不足,控盤資金少,隨著股價的上漲,當控盤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敢往上炒了,所以炒高的上線決定主力的控盤資金。
隨著拉抬主力控盤能力的下降,這時主力可以臨時貸款或賣掉一部分建倉股票來補充控盤資金,這也就為邊上漲邊出貨提供了可能。為此,邊出貨邊上漲不僅是一種出貨手法,有時也是炒作所必需的!
小盤股的定價會比大盤股高,超級大盤股定價會明顯偏低。小盤股容易震盪,而大盤股不容易震盪。盤子大「手」多,在加上價位低,相當於流通時顆粒細、流動性好;而價格高盤子小的則顯顆粒大而少、流動性下降。一般來說,流動性大、參與的人多,會增加控盤難度,由於減少了走勢中的人為因素,走勢也自然、穩定;流動性小則人為影響大,容易走出忽漲忽跌的跳躍性的走勢。所以大盤股容易走出弧形反轉,而小盤股容易走出V形反轉。
控盤難度大小取決於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的籌碼多,則參與的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思想不好統一,控盤必然困難,這和人多不好組織活動的道理是一樣的。大盤股由於不好控盤,所以只能炒;小盤股由於容易控盤,所以適合做。炒就是短炒,不鎖定太多籌碼,也炒不到太高。隨著人氣情況拉起來就放手,一波一波有節奏的炒。
5、控盤資金的分配
主力控盤資金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建倉資金,用來在底部吃進籌碼,拉高後派發出去,中間一段空間為其凈利潤,主力賺錢主要靠這部分資金;另一部分資金是用來拉抬和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稱為控盤資金。
這兩部分資金的作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建倉資金一般提前進場,建倉後還要等待時機。從建倉完成到拉抬時所用的時間長短不一,都視市場狀況而定,所以建倉資金往往以自有資金為主,建倉後不管捂多長時間都沒關系。但主力拉抬時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才行,機會出現、果斷動手。一旦啟動,一般在十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拉抬,以後就開始出貨了。一個月內拉抬資金就可以出來,拉抬資金只是短期使用,可以在拉抬時臨時拆借,拉抬完了就可以還了。另外控盤資金的另一部分是用來應付突發性危機的,這部分錢錢平時是不能輕易動的,只在有事時才能用,所以這部分資金一定是主力自有資金,也稱為預備資金。
拉抬資金和預備資金合稱為控盤資金,控盤資金以持幣為主;建倉資金以持股為主。控盤資金以短線操作為主;建倉資金以中長線操作為主。兩筆資金如人的兩個拳頭,相互配合、控制股價。
一般說來,越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主力建倉越多;投資價值越小,主力建倉也越少。主力建倉多,鎖定籌碼多,則盤子好控制,分配在控盤上的資金可少一些;主力建倉少則盤子不好控制,相應的控盤資金必須多一些。這兩種情況是典型的績優股通吃炒作和垃圾股不打底倉的快進快出。前者主力主要把資金全部用來建倉,只留很少的資金控盤就夠了;後者資金幾乎全部用作控盤,不打底倉,靠一拉一砸中間拼一個縫獲利。
當然拉抬資金多,拉抬可以猛一些,但持續時間短;拉抬資金不寬裕,這種股票上漲時就顯得力不從心,所以要利用一些技巧、藉助大勢,一點一點往上拉。或藉助標準的技術圖形,號召大家跟著抬轎。但由於是自有資金可以長期持續拉抬,所以容易形成慢牛走勢。
6、主力控盤過程
1)為什麼股票在下跌之前經常出現拔高?
觀察一下大盤或個股的走勢,常常發現在見頂之前出現快速拔高的動作,然後便一路下跌。人們常把它稱為「瘋牛」行情。「瘋牛」行情往往意味著一輪行情的結束。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股價在高位停留的時間往往都很短暫,散戶資金少、如看準了很容易出貨,但對大資金來說,是不能指望在頂部出太多的貨的。所以主力指望在這個位置出完貨是不現實的,把倉位都留在這個時侯是危險的。因為漲的過程中拉抬股價是需要花錢的,如果在頂部沒出完貨,只好在下跌時出貨,而一下跌買盤就會變少,還有可能其它主力也會搶著出貨,出貨一定會變得很困難。
其實很多主力的股票在拔高之前會出現一段橫盤或上漲趨緩的走勢,在這過程中已經有出貨跡象,所以主力在最後拔高之前已經賣出了相當多的倉位,到位時已所剩不多,拔高不拔高主力都已收回大部分利潤。
所謂「千拉萬抬只為出」,出貨是控盤的中心問題。只會進不會出是賺不到錢的,出好貨才是控盤最見本事的地方。理想的出貨情況是在出貨以後股價還跌不下去,這樣主力走的比較從容。
因此,主力拔高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利用這個空間把沒出完的貨賣個好價錢。二是為以後打壓做准備。由於是快速拔高,從而激發沖動的跟風盤,股價拉起來比較省力。只有瘋漲到頭,人們才會普遍認為這個股價長的太高了,以此才能更好的製造較大的下跌動能,讓新的大幅下跌產生新的參與機會。
2)為什麼雞犬升天行情到頭呢?
每輪行情的啟動都是從績優股開始的,因為這時候市場人氣低迷,大眾尚在猶豫觀望之中,需要有一批真正有號召力的股票來帶動行情,擔當此任的只有績優股或有題材的股票了。行情展開後,各路主力都開始活躍起來,紛紛拉抬自己手中的股票,市場一片繁榮,此時垃圾股也借大勢開始活躍起來。共同形成了大盤的上漲。
一般說來,績優股炒起來可在高位站住,即使主力完成了出貨,但持股人一般總是抱有希望,只要行情沒有暴跌,績優股一般是不會殺跌現象的。也就是說具備了下跌的勢能,但不具備下跌的動能。如果沒有打壓力量,它會長時間維持在高位。要把下跌勢能轉化為動能需要有人來啟動下跌,擔當此任的就是垃圾,因為垃圾股炒上去站不穩,就像把一塊大石頭舉起來,高高舉起的垃圾股就是「牛市殺手」,這一刀下來就把牛給宰了,股票紛紛下跌,一輪新的下跌就此開始了。
熊市往往由垃圾股啟動,牛市往往由績優股啟動!
3)盤中出貨的手法
主力以什麼方式出貨,要結合當時市場的人氣狀況,並根據人氣強弱不同和自己出貨的決心,而採取不同的出貨手法。
①上漲出貨法。在人氣最旺的時候,主力預先在上檔賣盤埋好單,然後藉助大勢向好、人氣旺盛時期,一路帶著散戶向上吃。追漲熱情不足時,主力便親自出馬,大筆吃掉幾個賣單,向上打通一段,等散戶的熱情又被激發起來後,主力便停手、讓散戶去吃,這樣始終維持股價上漲,但這時候的主力已經是買的少、賣的多,悄悄出貨,這就是主力在上漲中出貨。這種出貨法往往會形成陽線。
②誘多出貨法。在開盤後快速把股價拉起來(主力為了欺騙散戶,在股市裡常採用欲擒故縱和聲東擊西的障眼法來騙人),這時由於盤中埋單少、阻力小、花的成本低,接著一個上午都維持在高位,中間可以製造幾次向上突破的假象,做出蓄勢待漲的姿態,這樣的拉高和高位橫盤整理,都會有追漲盤。到下午的後半盤,主力開始往下打散戶的買單,一路吃下去,把一天埋下的埋單都給打掉,來不及撤單的散戶都被派發拿下了。熊市裡主力也常利用管理層出的利好出貨,方式跟本手法相同,即上午以拉升假象、為下午砸盤派發做好准備。這種出貨法往往會形成帶上影線的陽線或陰線。
③下壓出貨法。在人氣較弱的情況下,靠上漲激發追漲盤成本又高、效果又不好,主力不再做上沖高盤、誘人追漲,而是開盤後小幅上拉、乃至不拉,僅通過控制開盤造成一個上漲,流出出貨空間,然後就一路出貨。盤中下檔出現了一些買單,主力就給貨,下方買單打沒了就停停手,做出要反彈的樣子,等下方積累了一些買單後再打下去。由於主力一個一個價位下壓、來慢慢賣,很好的控制了下跌速度、穩定好散戶,以至不誘發恐慌性殺跌。由於主力盤中基本不做反彈,讓猶豫不決或填的較高賣單的都無法成交。這種出貨法往往會形成陰線
④打壓出貨法。當人氣更稀薄時,主力不再被動地等待下方的出現的買單,而要在盤中製造快速下跌,再製造反彈,誘使抄底盤介入。然後股價掉頭向下,把抄底盤吃掉。只有打得足夠深、足夠快才能引發抄底資金,但這樣一來犧牲的價格比較多,而且會誘發恐慌性拋盤,使人氣受到極大的打擊,以後的承接力更弱,很難再出貨了。所以這是一種殺雞取卵,主力一般是不願採用的。這種出貨法往往會形成較大陰線。
⑤利好出貨法。利用利好消息來誘多出貨,方法同上述的「誘多出貨法」一樣。主要利用上司公司業績、高比例分紅、送股或其它利好政策出貨。
⑧ 股票主力連續拉升是什麼意思
主力連續拉升股票需要看股價的位置才能看出它們的意圖。主力之間操盤手法也不一樣,也要區別看待它們連續拉升股價的意思。
比如一支股票經過一波大幅下跌,量能逐慚縮小,股民幾乎全部被套其中了,原由主力己出完貨了,新的主力就會潛入進來,壓制股價慢慢吸籌,等到吸足了籌碼一般會快速拉升股價脫離建倉區。有的主力是在股價低位連續拉升股價,把追進者套在相對高位再把股價打下來,來一個高拋低吸,這樣低位的持有者就更容易被主力控制了,以便主力耐心的完成低位吸籌。這種手法也能測出這支票還有沒有原主力還在其中。私募做盤是排它的。
其它階段的連續拉升就是進入主升浪和沖頂階段了。
⑨ 如何判斷股票主力拉升還是出貨
主導目前A股市場的是散戶,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一點,散戶就像一群散兵游勇,群龍無首。那麼有沒有正規軍存在於A股市場呢?必須有!那就是經常會被提到的「主力」,今天就來探討一下主力行為!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主力行為有哪些?如何識別判斷?
主力,指在證券市場上單獨或聯合買進一隻或多隻股票籌碼,在不超過法律規定范圍的前提下,利用市場手段並從中實現收益的且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的機構或個人,簡單點說,可以解釋為擁有相對於流通盤較大的資金或股票籌碼,擁有較大的資金並且可以在短期對股票價格進行左右的,都可以視為主力。那從特點來看,在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主力所具有的優勢是普通散戶投資者無法企及的。主力的行為有「吸貨」、「洗盤」、「拉升」、「出貨」等,同時主力行為又極具隱蔽性,不過,我們也是可以通過K線和籌碼分布圖來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1)吸貨
主力吸貨也就是說指在股市中主力介入某一隻個股,在一段時間之內不間斷的買入(建倉或加倉)的行為。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避免低位籌碼被散戶哄搶了,主力會採用秘密吸貨的方式,可是想要實現不動聲色的完成大規模地吸貨動作,很難不被察覺:
①從低位多峰密集到單峰密集:主力慢牛式建倉
③泰山壓頂式出貨
主力的行為是並不是顯眼的,而且種類繁多,上面只是說了幾個常見的手法,投資者朋友要結合具體投資實踐進行總結,希望大家投資一切順利!股票市場紛繁錯雜,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去分析一隻股票情況的話,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代碼,即可看這個股票適不適合買,最新行情消息,讓你輕松把握時機:【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