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業績對賭賠償股份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業績對賭賠償股份,肯定是要繳稅。但什麼時候交是要分不同情況。
在股份有關的稅法里 ,有一個基本的邏輯,產生實際收益的時候收稅,可以稱作行權制。所以,業績對賭時,買方是不用交稅的,但賣方是要收稅的。假如提問的是收到業績 對賭賠償股份的人,是否需要交納個稅,答案是不需要的。
但賣方是繳稅的,難點就在於,賣方何時要繳納這個稅,。假如是簽訂合同時,就意味著要為不確定的未來收益繳稅,這不符合稅法的邏輯。但要是合同終止時繳稅,那就意味著稅款被大幅延後繳納了。
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更多稅務問題上「51個稅問答」小程序咨詢專家。
❷ 業績補償是計入資本公積嗎
一、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資本溢價是收到者的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的。形成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原因有:溢價發行股票、者超額繳入資本等。
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主要包括下列幾個項目:
(一)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在被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科目。
(二)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讓時,轉銷與之相關的資本公積,計入當期損益。
(三)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性房地產時,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處置該項性房地產時,轉銷與其相關的資本公積,計入當期損益。
(四)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的,應按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在行權日,根據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記「股本」(「實收資本」)或「庫存股」,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❸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關於業績承諾採取股份補償還是現金補償
理論上兩種方法都行但股份補償的懲罰更重一些,最近最兩年的重組股份補償多一些,尤其是評估增值幅度較大的現金補償的也不少,ST北亞、ST東碳、ST丹化都是12年過會的,都用的是現金補償
❹ 相關股東擬實施業績承諾補償是什麼意思
業績補償本身是一種承諾,意思就是保證股東是不吃虧的,但是業績補償也有一定的風險,就是萬一未來行情發生變化甚至是惡化,那麼業績補償很可能就是一個巨大包袱
對於某些有實力的大股東,業績補償應該問題不大,大不了出錢就是了,但是上市公司這個資本運作平台的聲譽就保住,以後自啊資本市場混,口碑會比較好,大機構也捧場,但是有些大股東可能會比較吃力,尤其是產業布局不是很大,業務單一的大股東,你讓他怎麼補償?
如果是真金白銀的業績補償很麻煩的話,大股東肯定會跟投資人商量,不出現金,出股票的方式行不行?
一般情況下,一般投資人都會妥協,原因很簡單,假如這個公司的行業的確是惱火了,大股東的確是沒錢,那麼大股東的最大誠意就是出自己的股票,那也是很講信用的一種義舉。
但是更惡劣的情況是,如果大股東按照當初業績補償的演算法下來,發現自己出的股票危及到了自己的絕對控制地位,那麼大股東就要想辦法在這個補償上做一些操作,即不失信於資本市場,又要保住自己的絕對控股地位.
這似乎是很難決策的一種辦法,最簡單的就是,出乾股,直接在二級市場按照投資人的股份散了,這明顯是不行的,一旦股票散了,大股東的地位就不保,這肯定不行.
唯一可行的辦法是什麼呢?有一種辦法就是找一個關系非常鐵的長期股權投資人或者機構,雙方基於某種約定,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把需要補償的現金,按照某種價位交易過去,大股東獲得現金,用現金補償二級市場的投資人
由於這種接盤機構不能威脅到大股東的絕對控制地位,所以必須是一致行動人,當然這個一致行動人也不是白當的,肯定有約定,比如約定一個時間周期大股東按照某個價位的回購,或者在基於確保了資本市場的信用的前提下,大股東在二級市場定向增發的時候給予這個一致行動人一定的好處,操作上嘛,肯定是基於當初的約定辦.
❺ 股票業績補償在哪裡公示
股票業績補償就是公司對於股東的一種書面承諾。
股票業績補償就是公司對於股東的一種書面承諾,意味著保證股東不會遭受損失,如果未來市場發生變化甚至震盪,業績補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對於一些有實力的大股東來說,業績補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營平台的聲譽也會得到維護,但是有些布局小且業務單一的大股東可能會無力補償。
❻ 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何減持自家股票
1、解除股票質押
並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著充足的流動資金,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用於公司發展經營,大股東將手中的股票進行了質押。但是到手的資金,並沒有獲得理想的投資回報。當質押期限臨近時,為了償還貸款,大股東只能將股票減持一部分,用於解除股票質押。
2、個人資金需求
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個人股東實際到手的薪資並不是很高,而且公司分紅不多時,為了改善個人生活,用於高端消費等,只能選擇減持手中持有的股份。
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而言,只要在合規的情況下,減持是上市公司相關股東的權利。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當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時,一定要仔細分析減持對象是誰,減持的理由是什麼,有些減持原因還是要做出區別對待的。
❼ 求教「補償股份回購」是真么意思
上市企業並購重組中,有時會有業績承諾,當並購後業績無法達到之前承諾業績時,就需要並購方進行業績補償,有時直接補償金錢,有時補償股份。
補償金錢用於回購股份就是「補償股份回購」。
❽ 回購並注銷業績補償股份是利好嗎1元回購並注銷業績補償股份是利好嗎
摘要 股票回購注銷從長期來看,是利好的。
❾ 股票公告說重組業績補償是利好還是利空
重組往往公司有更好的股東入駐,往往是利好,業績補償 一般屬於小利好,畢竟屬於非經常性損益部分。
❿ 賣出股票的法則有哪些
你好,股票賣出法則:
一、基本面賣出法則
1、業績不及預期賣出。如果在牛市中業績不及預期,則股價表現弱勢,在熊市中業績不及預期,則是下跌慘淡,甚至跌停為敬。
2、風險收益比失去優勢。
3、連續的盈利上漲勢頭結束。
4、內部人士大量減持。
二、技術面賣出法則
一)頂點處的賣出
1、突破合理的價格形態後,持續數月上漲,出現最大的單日股價上漲幅度。
2、最大的日成交量,股價的最高點可能出現於上漲以來成交量最大的那一天。
3、出現消耗性缺口。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後,股價高出初始第一、第二價格形態很多,出現跳空上漲缺口。
4、頂峰前的瘋狂。近期漲勢過於強勢,周線上出現兩三周的連續上漲,或日線圖上連續8~10天中有7~8天強勢上漲,此為頂峰前最後的瘋狂。
5、股票高送轉,如果股票的價格形態已經高出初始形態很多,此時進行高送轉,可以考慮賣出。
6、突破上漲趨勢線,形成拋物線走勢,呈現加速趕頂態勢,建議賣出。
7、價格接近最高點處出現大量賣出行為,股價在下一次回升中伴隨成交量萎縮,表現為反彈不夠有力,或者持續時間較短,這可能是最後賣出良機。
8、相對價格強度減弱,低於70時,可以考慮賣出。
二)跌破價格支撐區域
1、跌破長期上漲趨勢線,當周收盤價低於主要的長期上升趨勢,或者在成交量增加情況下,跌破某一關鍵的價格支撐區域。
2、最大的股價日跌幅,股價在連續上漲一段時間後,突然出現自上漲以來的最大日跌幅。
3、股價在10周移動平均線以下徘徊不前。
三)其他賣出法則
1、止盈止損賣出,如果將止損標準定為-7~8%,就應該在股價上漲20%~25%或者30%賣出獲利。熊市中,需要進一步收緊止盈點與止損點。
2、股價脫離底部上漲9~15個月後賣出股票。
3、股價經過長期上漲,出現利好不漲。
4、同類板塊中股票開始走弱,尤其是領頭羊股票。
5、7周規則:若一隻股票的趨勢是其一直保持在10日移動均線以上達到至少7周以上的時間,則當他在10日移動均線附近出現「背離」時,我們就應當將他賣出。相反,如果股票沒有出現這樣的趨勢,則我們就應該在它「背離」50日移動均線時將它賣出。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