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末宣告現金股利下一個會計年度發放對財務報表有什麼影響
宣告現金股利,如果是被投資方,那麼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同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分配現金股利
投資方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下一年度發放時,只對現金流量表有影響,對被投資方影響的是籌資活動現金流量金額。對於其他財務報表是沒有影響的。
㈡ 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對公司及股東產生什麼影響
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公司的凈資產就會減少相應數額。用來發放的現金股利可能來自公司的自有現金儲備,也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對外借款或合同負債(客戶預付款)等。
這種分配方式好的一面是公司股本不變,每股凈資產攤薄一般不太明顯;缺點是對於現金流比較緊張的公司,可能加大未來融資成本,侵蝕下一個會計周期的公司整體業績。
對於處於成熟期的公司,尤其是利潤體現為現金流入的公司,較適合現金分紅。
以股票的形式發放股利,除去少部分稅款之外,大部分紅利依然留存在公司內部,只是財務結構上調整財務報表,公司股本增加是實質性的。
這種分配方式,攤薄每股凈資產比較明顯,預期的未來每股收益較之前縮水,採用送股形式的,比較適合具備一定成長性的公司。
成長型公司一般業績增速較高,股本擴張慾望強,但往往現金流需要補充,採用現金分配影響公司布局新項目或者擴充生產、銷售規模。
所以,送股更利於公司輕裝前進,股本擴張還有利於公司的未來融資規模。
當然,公司不能持續業績增長的話,股本擴張過快,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都會下降,股票價格不能填權的,股東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
㈢ 股息分紅在財務報表上怎麼體現出來
股息分紅為股東大會批準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後作賬務處理,借記利潤分配,貸記股本。 因此,在財務報表上的體現為:增加股本,減少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總和不變。
一:報表中應付股利一般是當年分配當年發放,余額為0,是看不出的,應先看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如果當年盈餘公積比期初增加(一般分配股利前企業要留存一定比例的盈餘公積的,到額度可以不用再計提),期初未分配利潤加上本年凈利潤導致報表不平的,可以懷疑是存在分配股利的,在可以問企業是否分配過股利,是否繳納過稅金。
二: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企業的資金運轉環節,資金一旦離開企業,財務報表在其離開企業時所屬期間反映,該期間過後就不再反映.
三:分配利潤涉及到權益和資金的變化,能直接體現分配的利潤,是通過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來體現的,該報表能明細列出期初權益、當期變化(投入資本金、經營成果及分配出去的利潤)和期末權益.
拓展資料
一、 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一:橫向分析
橫向分析的前提,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
二、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二:財務報表縱向分析
橫向分析實際上是對不同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的相同項目進行比較分析;而縱向分析則是相同年度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縱向分析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採用「可比性」形式編制財務報表,即將會計報表中的某一重要項目(如資產總額或銷售收入)的數據作為100%,然後將會計報表中其他項目的余額都以這個重要項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縱向排列,從而揭示出會計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相對意義。採用這種形式編制的財務報表使得在幾家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比較成為可能。由於各個報表項目的余額都轉化為百分率,即使是在企業規模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各報表項目之間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要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幾家企業都必須屬於同一行業,並且所採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和財務報表編製程序必須大致相同。
㈣ 請問股票股利如何影響資產負債表
股票股利會導致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減少,股本增加,屬於所有者權益內部變動,對所以者權益總額無影響。
㈤ 股利分配方案中送股和轉股對公司財報表的影響體現
摘要 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與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金,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金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轉增後股數多了,但總資產還是沒變,所以股價會下跌. 2. 送股和轉增股在財務報表上有什麼樣的改變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 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轉增股與送紅股相似。 其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金,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金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轉增股本嚴格地說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3. 增股,配股,送股對股價的影響 配股派息有什麼作用?下載都喜歡買高轉送股,比如卧龍地產等等,那麼在股市裡面,配股派息之後股價不是跌了很多嗎?你的賬戶資金總數不是還是沒變?那配股派息有什麼作用?我還是沒賺到錢啊,16元的股轉送股票之後可能變成10元,對於股民來說賬戶資金不是沒變嘛? 不過可以不收稅,這個我知道的,但是稅能值多少錢啊,買股票是為了股價能漲才掙錢的,對吧/? 是的。
㈥ 上市公司的分紅,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凈利潤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凈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會計處理為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此時的「本年利潤」即是「凈利潤」。也就是說,凈利潤是與會計年度相關的,當年盈餘是「凈利潤」,而結轉到其他會計科目的就不叫「凈利潤」(會計要求年底「本年利潤」無余額,結轉到「未分配利潤」)。分紅是對「未分配利潤」的後續處理,不影響企業的凈利潤,僅是企業的貨幣資金減少。
利潤分配=企業留存+分紅
企業存留不用解釋,很好理解,肯定不會減少凈利潤。關鍵是分紅是否減少凈利潤。看看利潤和分紅的會計處理,就明白了(為了說明問題,明細科目略)
1、利潤結轉
借:本年利潤 (凈利潤轉出)
貸:利潤分配 (凈利潤轉入)
2、分紅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股利或 庫存現金
也就是說,「1、利潤結轉」時「凈利潤」已經形成並轉走了,與後續分紅與否沒有關系。
結論:
上市公司的分紅,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凈利潤?
不會。
"實際凈利潤" 也就是F10,財務報表上看到凈利潤??
財務報表上的凈利潤(F10裡面)是分紅前的數據。
(凈利潤-分紅)=(實際凈利潤-分紅) —— 這個公式不成立。「實際凈利潤」與「凈利潤」是一個數。
㈦ 上市公司的分紅,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凈利潤
上市公司分紅不影響公司的凈利潤;
一般在利潤表中,凈利潤是計算當年利潤的,其最後的凈利潤額與本年利潤科目余額一致。
年度終了,需將本年利潤科目余額轉入利潤分配,在利潤分配里進行分紅,這個過程不需要在利潤表裡反映。
分配過後,最後利潤分配的余額積存在未分配利潤科目里,這個未分配利潤科目金額最終於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項目一致,表示公司還有留存在公司賬上沒有分配的利潤。
因此,財務報表的凈利潤是指未分配前的當年的經營成果
而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留在企業沒有分配的利潤。
㈧ 股權激勵對財務報表有何影響
股權激勵對財務報表會有影響嗎?
企業股權激勵工具,如期權或限制性股票,都可能對公司的財務報表產生影響,股權激勵的兌現,會攤薄公司利潤。
如果公司計劃未來在A股上市,因A股有較為嚴格的盈利性要求(創業板、科創板除外),則公司必須要考慮到股權激勵方案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相對來說,選擇去香港上市,則能很大程度避免這類煩惱。因此,香港市場上常能見到,即將IPO的公司,仍然在向給員工授予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管理業務需求相對低頻、小眾,同時,業務落地過程通常伴隨諸多難點需要解決,例如EHR系統對接、多國籍員工管理、外匯咨詢、SBC報表等。
㈨ 送股和轉增股在財務報表上有什麼樣的改變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
因而客觀結果轉增股與送紅股相似。其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金,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金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轉增股本嚴格地說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㈩ 分紅現金報表體現
在財務報表上的體現為:增加股本,減少未分配利潤,所有者權益總和不變。
按准則規定,股息分紅為股東大會批準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後作賬務處理,借記利潤分配,貸記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