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遼寧交通投資購買華晨股票

遼寧交通投資購買華晨股票

發布時間:2022-06-01 08:37:35

⑴ 仰融和華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仰融創立的華晨汽車,乾的正好的時候把企業送給了遼寧省ZF,再後來遼寧省ZF說他挪用了公款,通緝他!
簡單說就是仰融把自己辛辛苦苦養的一隻雞送給了政府,後來發展成了一個養雞場,有一天仰融拿走了一個蛋,ZF就要抓他.
我很佩服仰融的.

⑵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有關債券違約,該集團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該公司目前已經遭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並且承銷其債券的中介機構也將面臨著調查,未來可能降低其信用評級,並且處以罰金。同時證監會還表示,政府非常重視紫愛娟投資者的權益,會落實國家金融委的相關要求,多各種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將國內債券市場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態秩序。據悉,這次華晨公司涉及的債務違約金額高達65億元人民幣,利息總計1.44億元,華晨表示,由於銀行授信沒有及時得到回復,所以存在違約風險,目前以光大銀行為主的債權人已經組成為債委會,將處理華晨汽車的違約事件。

據悉,華晨集團這幾年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這次收到了疫情的影響,成為壓死華晨的最後一根稻草,上半年汽車市場的低迷,導致華晨財務加速惡化,最終只能宣布公司即將債務違約,不得不破產重組。

⑶ 華辰裝備股票報價華辰裝備雪球網華辰裝備可不可以買

華辰裝備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所從事的專業包括全自動數控軋輥磨床的研發、生產。大數據數字自動化已經到來的社會,華辰裝備的多項核心技術領先於世界平均水平,許多專業人士都為此感到驚嘆。那我們今天就來詳細分析一下華辰裝備的發展狀。在開始分析華辰裝備前,我整理好了工業母機行業的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工業母機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華辰裝備是經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國家稅務局和江蘇省地方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先後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江蘇省科學技術獎"、"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江蘇名牌產品"等榮譽,在國內軋輥磨床行業起到了帶頭作用。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華辰裝備這家公司有什麼優點:


亮點一:在一些應用領域內,華辰裝備帶來的設備品質在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已經可以與國際一流軋輥磨床製造商進行同台競技,並實現進口替代的技術能力。當前,華辰裝備在熱軋領域(包括碳鋼、不銹鋼領域)以及冷軋不銹鋼領域,產品的品質與技術實力在行業里屬於比較超前的。不過華辰裝備在冷軋碳鋼領域以及其他應用領域(例如有色 金屬板帶箔),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和國際一流水平比較的話,還是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但依舊國內的領先水平了。


亮點二:華辰裝備看準外部市場時機,並倚仗自身在技術層面、產品層面和保障層面已經占據的競爭優勢,取得了重大進展的是進口替代"一帶一路"范疇,和一批重量級客戶在業務上進行了合作。除此之外,華辰裝備還涉及到了有色金屬,機械加工和機械設備領域,連續拓展有實力的優質客戶,進一步拓廣了產品的應用范圍。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華辰裝備及其所在行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華辰裝備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隨著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華辰裝備利用行業技術創新、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在擁有合理利潤空間的條件下,積極拓展公司業務規模,讓其在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這幾年,因競品的競標價格一年不如一年,數控軋輥磨床的價格也有所下降,若競爭還會進一步加強,在產品的價格和毛利率方面可能會有所下降,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盈利。然而分析總體的話,華辰裝備算的上是一支好股!不過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預測華辰裝備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華辰裝備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華辰裝備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12-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600609)金杯汽車和(600653)申華控股 。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⑸ 華晨寶馬股票代碼是什麼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世界級高檔汽車製造商。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是寶馬集團和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英文簡稱BBA)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從事BMW品牌汽車的製造、銷售和售後服務。

華晨寶馬本身不是上市公司,相關聯的兩只股票可在英為財情查詢:

港股華晨汽車

德國寶馬股票

至於申華控股,也有一定關聯。但較小。

1999年4月11日,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華晨實業公司通過收購深圳市君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而間接持有申華控股15.19%股權。2003年8月19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珠海華晨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深圳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遼寧正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並間接持有上海申華13.75%的股權,從而將申華控股真正納入了華晨體系。目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間接持有申華控股22.93%的股權,公司與CBA、金杯汽車一同成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產業支柱。

⑹ 仰融的身世

一、 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人,也曾是300億資產的"主人"。然而,過去一年中,他陸續經歷了資產清查、職務解除、出走美國……直至被中國遼寧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政府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資產侵權,成為新中國歷史上我國地方政府首次在國外被起訴的案例。
仰融,原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華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理事長……現在他仍然擔任所謂華晨系下香港圓通科技董事長以及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2年10月9日,美國紐約交易所,華晨汽車(NYSE.CBA)成為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發行500萬股,IPO價格16美元,籌集資金8000萬美元,51%控股沈陽金杯客車。這個當時在劉鴻儒(中國第一任證監會主席)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被一個叫仰融的人操盤成功了,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的案例。
10年來,他又憑借資本運作,成功打造出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包括至少4家紐約、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資產一度達到300億人民幣被人稱之為"華晨迷宮"的華晨系。

一位采訪過仰融的記者這樣描述他:身材不高、濃眉飛揚、"大背頭"永遠紋絲不亂的仰融,平時極少把觀察他側面以至背面的機會留給他人。
傳媒中,仰融公開的履歷總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說起。即便是補寫上前面關於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為企業家的履歷中始終有一段空白。最經常看到關於仰融的介紹是這樣的:現年49歲的仰融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他領導的華晨在紐約、中國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擁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億元的資產名列第三。
據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北國鎮,兄弟4人。仰融初中畢業後,先是做廚師,後來承包小商店,再後來又到江陰市外貿公司,20世紀80年代初去了深圳,幾經周折,慢慢走上資本運作之路。但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仰融曾對人講過自己在華晨之前的經歷,"……在越南打過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傷,腿斷了,頭也打開了,三進手術室,奇跡般地、沒有殘廢地活了下來,這以後便開始既珍惜又藐視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時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叫華博財務的公司。當時公司只有借款400萬元,員工5、6個,主要業務是為人拆借資金,兼做債券和股票買賣。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時積累的。
仰融沒說清過自己的來歷,更沒說清過華晨的出身,他曾說過:"華晨出身不好,在當時的條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華晨經歷的一些事,不管別人怎樣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沒有權力說清楚。"
也許因為這種撲朔迷離,金杯汽車中甚至傳聞,"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傳聞畢竟是傳聞。仰融的一位兒時夥伴說:"仰融從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麼時候改的名兒也說不好。仰融從小人很聰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締造了一個資產規模達200億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華晨帝國。央視將其評為2001年經濟界的十大風雲人物。

縱觀仰融的發跡史,遭遇「金杯」是其事業的轉折點。而「金杯汽車」始終是這個「龐大帝國」的核心。甚至可以說,華晨帝國就是仰融將金杯汽車反復包裝的產物。(上述介紹來自網上材料)

二、 仰融案始末

1991年仰融與遼寧省沈陽市成立了一家生產汽車的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名為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沈陽汽車),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資擁有的在香港設立的華博財務公司(華博)和沈陽市政府擁有的金杯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資企業設立之時,金杯擁有沈陽汽車60%的股權,華博擁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海南)擁有15%的股權。華博隨後收購了海南的股權,使得沈陽汽車的股權結構變為60/40,即金杯控股60%,華博控股40%。

為通過進入美國資本市場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合作方准備將沈陽汽車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仰融作為沈陽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和經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華晨中國)作為沈陽汽車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融資工具,並將其40%的股權轉讓給了的華晨中國。金杯亦將其在沈陽汽車的11%股權轉讓給華晨中國,至此,華晨中國擁有沈陽汽車51%的權益。作為轉讓11%股權的回報,金杯取得了華晨中國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華晨中國的股份減至78.43%。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股票,籌備在美國的首次公開發行以及紐約證交所上市過程中,中國政府高層官員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應是一家中國實體,而非某香港私人企業,這樣,將是50年來中國公司首次在美國登記和上市。仰融理解如果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一家中國非政府組織擔任即可滿足中國政府的要求。1992年5月,華博、中國人民銀行及另外幾家中國政府機構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組織——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尚明擔任基金會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華博將其在華晨中國的股份轉讓給了基金會。最終,仰融與尚明同意「基金會將為華博託管股份,事實上作為華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權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會在華晨中國的股份。被轉讓的華晨中國的股份以基金會的名義持有。在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華晨中國出售了28.75%的股權,基金會擁有了華晨中國55.85%的股權,金杯擁有15.37%的股權。根據仰融的指示,華博支付了華晨中國股票登記和上市的費用,並為基金會支付了各項管理費用。他還負責華晨中國的主要股東在沈陽汽車的工作,安排為豐田和通用汽車生產汽車。沈陽汽車的所有生產設施均在遼寧省。

與此同時,2002年初,遼寧省政府成立了一個由省長助理領導的「工作小組」。2002年3月,工作小組宣布基金會名下的所有股權,包括仰融在華晨中國的權益,均為國有資產,要求他將這些股份轉讓給省政府。仰融拒絕之後,工作小組通知仰融和華晨中國董事會,基金會不再承認華博在華晨中國的受益權益。根據遼寧省政府的指示,華晨中國董事會解除了仰融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的職務,將工作小組成員安排在這些職務和其他管理職務上。2002年10月,新組建的華晨中國董事會不再支付仰融工資,並於次月解除了其經理職務,終止其勞動合同。遼寧省政府還成立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新華晨),任命省政府官員作為新公司的管理人員。大約兩個月後,新華晨以市場價格的6%即1800萬美元收購了名義上由基金會為華博託管的華晨中國的股份。新華晨與華晨中國董事會並對剩餘的華晨中國的股份,包括紐約證交所交易的股份進行了要約收購,導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華晨中國股票在紐約證交所停牌。

當工作小組進行收購時,仰融代表華博在各級法院尋求救濟。2002年9月27日,華博財務向北京高院提出訴訟告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要求確認其在基金會的投資權益,包括華晨股權。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庭正式受理該案。2002年10月18日,遼寧省檢察院以涉嫌經濟犯罪為名批准逮捕仰融。2002年12月2日,華博收到一份通知稱,北京高院駁回起訴,並本著「先刑事後民事」的原則將此案移交遼寧省公安廳調查。至此,北京的起訴結束。仰融出走美國。

2002年12月18日,華晨中國在香港發布公告稱,遼寧國有獨資公司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會就基金會所持有的39.4%股權正式簽署收購協議。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會股權不明為由,提請百慕大法院發出禁止令,禁止華晨中國出售其股權。百慕大高等法院經過調查,於2月12日宣布駁回禁止令。

針對仰融在百慕大起訴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和華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決,駁回仰融的訴訟。
百慕大訴訟是仰融以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的名義提出的。華博公司聲稱其「擁有的華晨中國中的股權,被中國遼寧省政府擁有的華晨集團錯誤徵收」。百慕大法院經對本案事實、證據全面審理,作出判決認定:「華博公司從未擁有華晨中國的任何股權」。法院還認為,華博公司的訴訟不是「可信的訴訟」;華博公司提出「其以信託方式將華晨中國的股權交給基金會」的主張構成「濫用法院程序」;華博公司是在「蓄意誤導法院」,沒有向法院說明華博公司從未擁有CBA股權的證據,是對「重大」事項未作披露的「嚴重」行為;華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隱瞞事實」。據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決書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個人名義重新起訴,就意味著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證言都是謊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費法律資源的事情。
雖然仰融對該判決可以上訴,但熟悉此案的律師都認為,上訴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百慕大法院的判決實際上徹底宣判了仰融對華晨中國資產圖謀的破滅。

在百慕大法院駁回禁止令後,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國華盛頓聯邦法院以個人名義起訴遼寧省政府,此案在當地時間8月7日一經受理便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事實上,仰融正在將這場私人產權糾紛案作為「人質」,向一個地方政府「挑戰」
2003年8月8日凌晨5點(紐約東部時間8月7日下午),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國歷史上首例美國公民狀告中國地方政府的訴訟案: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碼:1114;紐約上市代碼:CBA,下簡稱「華晨汽車」)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國起訴遼寧省政府。

「起訴書」稱,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華博財務(仰融持70%股權)因遼寧省不正當行為,財產被不當剝奪。其有關請求包括:遼寧省政府將華晨汽車和其他產權利益還給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廢止華晨汽車的交易,命令將此股份和其他產權交還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依華博股份權益金額判決賠償金,金額由審判證明,和從原告奪走的其他財產;廢止華博在華晨股份的交易(指華博將39.45%的股權交給基金會),被告將此股份交還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依原告被遼寧省轉換的華晨股份及其他產權權益金額判決賠償金,金額由審判證明;律師費及該案訴訟費;等等。

8月21日,美國聯邦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分庭,就仰融等起訴遼寧省政府非法侵佔財產一案,正式向遼寧省政府發出民事案傳票,並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國司法部,由司法部傳送遼寧省政府。該傳票稱:被告方需在送達後的60日內答辯,如被告未按時送達答辯,法庭將以缺席判決被告方敗訴,並按原告方訴狀要求的賠償請求做出判決。

中國司法部已經拒絕了仰融律師提出的司法文書送達請求。司法部有關人士指出,根據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准則,任何外國司法機構都不能對另一主權國家、國家機構行使管轄權。根據《海牙送達公約》第13條第一款「執行請求將損害被請求國家主權或利益」的不予送達的規定,中國司法部拒絕了仰融的律師的送達請求,拒絕函已經寄送請求方,並退回仰融的律師的請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書。

中國司法部10月8日拒絕仰融在美訴遼寧省政府產權糾紛案的律師司法文書的送達請求後,次日,美國律師即通過哥倫比亞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徑將文件 遞交到美國國務院,由其下屬的特殊領事服務司負責,將該案的法律文書送往中國外交部。

收到美方通過外交途徑轉遞的傳票後,遼寧省政府積極出庭應訴,請求美法院駁回仰融的訴訟請求。美國哥倫比亞地區法院審理後認為,遼寧省政府徵收華晨中國的股份是主權行為,遼寧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區法院根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在2005年作出判決,駁回仰融的起訴。仰融隨後提出上訴,對地區法院拒絕適用商業行為例外提出質疑。

美國上訴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巡迴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訴作出判決,維持地區法院因缺乏標的管轄權而駁回起訴。(一審、上訴審判決書附後)。

三、 仰融案引發的國際法問題

仰融案在中美法律界引起極大關注,該案涉及眾多法律問題,特別是涉及國際私法、國際公法等方面的問題,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達問題、涉外案件的管轄權問題、國家主權豁免問題等。近年來,中國政府在國外特別在美國面臨多次被訴。在以往的案件中,中國政府堅持絕對豁免論,並且美國國務院也會出面干預此類案件中。可在近年來的案件中,美國國務院基本不再插手此類案件,而讓中國直接出庭應訴,例如,在仰融案件中,美國國務院就沒有對美國法院提供有關意見。這些案件涉及問題較多,國際法專業的學生應予特別關注。

⑺ 從高光到破產,華晨如何從崛起走向衰落

6月15日,遼寧省紀委發布了針對華晨前老總祁玉民的調查報告。祁玉民被開除黨籍和收交違紀個人所得,並將依規移送起訴。

針對自主品牌的發展趨勢而言,華晨的事兒自身是一出不幸。尤其是自主品牌飛速發展的這十年,華晨卻完全跌向了谷底。

祁玉民一直堅持不懈自身沒有錯,並注重自身是被"趕鴨子"發布,於華晨是有功功率的。但這些年多獨立技術性發展趨勢的忽略,25%股份和華晨寶馬決策權拱手讓人,大價格接任一大堆寶馬取代的技術性,他確實可以得正坐得正嗎?

⑻ 關於仰融事件的始末

1991年仰融與遼寧省沈陽市成立了一家生產汽車的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名為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沈陽汽車),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資擁有的在香港設立的華博財務公司(華博)和沈陽市政府擁有的金杯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資企業設立之時,金杯擁有沈陽汽車60%的股權,華博擁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海南)擁有15%的股權。華博隨後收購了海南的股權,使得沈陽汽車的股權結構變為60/40,即金杯控股60%,華博控股40%。
為通過進入美國資本市場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合作方准備將沈陽汽車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仰融作為沈陽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和經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華晨中國)作為沈陽汽車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融資工具,並將其40%的股權轉讓給了的華晨中國。金杯亦將其在沈陽汽車的11%股權轉讓給華晨中國,至此,華晨中國擁有沈陽汽車51%的權益。作為轉讓11%股權的回報,金杯取得了華晨中國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華晨中國的股份減至78.43%。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股票,籌備在美國的首次公開發行以及紐約證交所上市過程中,中國政府高層官員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應是一家中國實體,而非某香港私人企業,這樣,將是50年來中國公司首次在美國登記和上市。仰融理解如果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一家中國非政府組織擔任即可滿足中國政府的要求。1992年5月,華博、中國人民銀行及另外幾家中國政府機構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組織——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尚明擔任基金會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華博將其在華晨中國的股份轉讓給了基金會。最終,仰融與尚明同意「基金會將為華博託管股份,事實上作為華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權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會在華晨中國的股份。被轉讓的華晨中國的股份以基金會的名義持有。在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華晨中國出售了28.75%的股權,基金會擁有了華晨中國55.85%的股權,金杯擁有15.37%的股權。根據仰融的指示,華博支付了華晨中國股票登記和上市的費用,並為基金會支付了各項管理費用。他還負責華晨中國的主要股東在沈陽汽車的工作,安排為豐田和通用汽車生產汽車。沈陽汽車的所有生產設施均在遼寧省。
與此同時,2002年初,遼寧省政府成立了一個由省長助理領導的「工作小組」。2002年3月,工作小組宣布基金會名下的所有股權,包括仰融在華晨中國的權益,均為國有資產,要求他將這些股份轉讓給省政府。仰融拒絕之後,工作小組通知仰融和華晨中國董事會,基金會不再承認華博在華晨中國的受益權益。根據遼寧省政府的指示,華晨中國董事會解除了仰融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的職務,將工作小組成員安排在這些職務和其他管理
職務上。2002年10月,新組建的華晨中國董事會不再支付仰融工資,並於次月解除了其經理職務,終止其勞動合同。遼寧省政府還成立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新華晨),任命省政府官員作為新公司的管理人員。大約兩個月後,新華晨以市場價格的6%即1800萬美元收購了名義上由基金會為華博託管的華晨中國的股份。
新華晨與華晨中國董事會並對剩餘的華晨中國的股份,包括紐約證交所交易的股份進行了要約收購,導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華晨中國股票在紐約證交所停牌。
當工作小組進行收購時,仰融代表華博在各級法院尋求救濟。2002年9月27日,華博財務向北京高院提出訴訟告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要求確認其在基金會的投資權益,包括華晨股權。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庭正式受理該案。2002年10月18日,遼寧省檢察院以涉嫌經濟犯罪為名批准逮捕仰融。2002年12月2日,華博收到一份通知稱,北京高院駁回起訴,並本著「先刑事後民事」的原則將此案移交遼寧省公安廳調查。至此,北京的起訴結束。仰融出走美國。
2002年12月18日,華晨中國在香港發布公告稱,遼寧國有獨資公司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會就基金會所持有的39.4%股權正式簽署收購協議。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會股權不明為由,提請百慕大法院發出禁止令,禁止華晨中國出售其股權。百慕大高等法院經過調查,於2月12日宣布駁回禁止令。
針對仰融在百慕大起訴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和華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決,駁回仰融的訴訟。
百慕大訴訟是仰融以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的名義提出的。華博公司聲稱其「擁有的華晨中國中的股權,被中國遼寧省政府擁有的華晨集團錯誤徵收」。百慕大法院經對本案事實、證據全面審理,作出判決認定:「華博公司從未擁有華晨中國的任何股權」。法院還認為,華博公司的訴訟不是「可信的訴訟」;華博公司提出「其以信託方式將華晨中國的股權交給基金會」的主張構成「濫用法院程序」;華博公司是在「蓄意誤導法院」,沒有向法院說明華博公司從未擁有CBA股權的證據,是對「重大」事項未作披露的「嚴重」行為;華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隱瞞事實」。據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決書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個人名義重新起訴,就意味著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證言都是謊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費法律資源的事情。
雖然仰融對該判決可以上訴,但熟悉此案的律師都認為,上訴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百慕大法院的判決實際上徹底宣判了仰融對華晨中國資產圖謀的破滅。
在百慕大法院駁回禁止令後,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國華盛頓聯邦法院以個人名義起訴遼寧省政府,此案在當地時間8月7日一經受理便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事實上,仰融正在將這場私人產權糾紛案作為「人質」,向一個地方政府「挑戰」2003年8月8日凌晨5點(紐約東部時間8月7日下午),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國歷史上首例美國公民狀告中國地方政府的訴訟案: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碼:1114;紐約上市代碼:CBA,下簡稱「華晨汽車」)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國起訴遼寧省政府。
「起訴書」稱,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華博財務(仰融持70%股權)因遼寧省不正當行為,財產被不當剝奪。其有關請求包括:遼寧省政府將華晨汽車和其他產權利益還給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廢止華晨汽車的交易,命令將此股份和其他產權交還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依華博股份權益金額判決賠償金,金額由審判證明,和從原告奪走的其他財產;廢止華博在華晨股份的交易(指華博將39.45%的股權交給基金會),被告將此股份交還華博,或以此股份現值補償原告;依原告被遼寧省轉換的華晨股份及其他產權權益金額判決賠償金,金額由審判證明;律師費及該案訴訟費;等等。
8 月 21日,美國聯邦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分庭,就仰融等起訴遼寧省政府非法侵佔財產一案,正式向遼寧省政府發出民事案傳票,並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國司法部,由司法部傳送遼寧省政府。該傳票稱:被告方需在送達後的60日內答辯,如被告未按時送達答辯,法庭將以缺席判決被告方敗訴,並按原告方訴狀要求的賠償請求做出判決。
中國司法部已經拒絕了仰融律師提出的司法文書送達請求。司法部有關人士指出,根據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准則,任何外國司法機構都不能對另一主權國家、國家機構行使管轄權。根據《海牙送達公約》第13條第一款「執行請求將損害被請求國家主權或利益」的不予送達的規定,中國司法部拒絕了仰融的律師的送達請求,拒絕函已經寄送請求方,並退回仰融的律師的請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書。
中國司法部10 月 8日拒絕仰融在美訴遼寧省政府產權糾紛案的律師司法文書的送達請求後,次日,美國律師即通過哥倫比亞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徑將文件 遞交到美國國務院,由其下屬的特殊領事服務司負責,將該案的法律文書送往中國外交部。
收到美方通過外交途徑轉遞的傳票後,遼寧省政府積極出庭應訴,請求美法院駁回仰融的訴訟請求。美國哥倫比亞地區法院審理後認為,遼寧省政府徵收華晨中國的股份是主權行為,遼寧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區法院根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在2005年作出判決,駁回仰融的起訴。仰融隨後提出上訴,對地區法院拒絕適用商業行為例外提出質疑。
美國上訴法院哥倫比亞特區巡迴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訴作出判決,維持地區法院因缺乏標的管轄權而駁回起訴。(一審、上訴審判決書附後)。

⑼ 誰是真正的國企高管貪婪家

警惕榮正幫助國企高級管理層實現貪婪野心
——讀榮正編寫的《資本的價值》有感
繁一

榮正是上海的一家投資咨詢公司,出了本《知本的價值》一書。書的副題說是「尋找企業家的價值」。

翻開書後發覺書里大捧仰融,他的融資辦法,他的華晨汽車,他的智慧。現在想想有點可笑,事實證明,仰融不過是個盜竊犯。就像《南風窗》總編秦朔那本《大結局》一樣,裡面也盡是這個對仰融的高調,可惜,作者的筆墨,看上去沒有獨立的見解。財政部企業司的一位官員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表示:「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華晨系是國有資產。」遼寧省方面也明確表示,仰融是國有資產的經營者。一位知情人士說:「在整個華晨起步和發展的過程中,國家資本主體的承載者——基金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僅給了華晨很多政策,還幫助華晨得到了所需的貸款,解決了很多問題,平息了許多風波,可以說,沒有基金會,就沒有華晨的今天。否則,仰融是何等精明的人,為什麼會在國內時反復強調:華晨是國家的呢?」

《知本的價值》一書里有個鏈接,有意思。仰融當初把華晨汽車弄到海外上市後,有人問,誰是大投東?他說:我仰融和一班兄弟行不行?有人又問:「那麼有沒有稅單?」沒有稅單就是資金來源不明。仰融知趣,於是就不做大股東了。心虛過後又後悔,說又購進多少股票,使自己成為華晨汽車最大的個人持股者。說普通股民希望老總持股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呵呵,他懂得要得利,輿論先行的道理。
書里還提到「恆源祥」老總劉瑞旗實現了MBO(管理層持股),說他用9200萬元購買了企業股份。說資金來源是下家銷售商提供的。他自己沒有多少錢,因為他自己說過去是拿工資的。收購完成後,劉瑞旗持有恆源祥51%股份,3位合作夥伴佔39%,黃浦區國資局佔10%。此後,劉瑞旗繼續收購黃浦區國資局持有的恆源祥股份,比例增至61%。「恆源祥」自己沒有工廠和實業,只是一個以運營品牌的專業公司。
那麼就得問,當初收購時,他有沒有稅單?為什麼下家們提供收購資金?他們之間有什麼交易?沒有媒體追究這個問題,只是對劉瑞旗成為最大企業股東,實現管理層持股,一片叫好。那麼,這裡面有沒有圈套?我這個門外漢感覺有。近日傳,「恆源祥」擬借殼上海三毛。不扎實經營,我很為「恆源祥」擔心,不過因為是消費品牌,能夠做多大,是個問題?假以時日能夠證實,那麼都是資本運作惹的禍。

上市公司有這樣幾種結構性質。
1、像黃山旅遊那樣完全的國有企業。黃山旅遊是一套人馬二套班子,股份公司老總又是黃山管委會主任,縣長級別。他們不存在高管個人持股問題(沒有人提?)。
2、像新希望那樣完全的民營企業,高管不存在個人持股問題(不必要)。但部分民營企業老總「瞞天過海」之術運用之完美,也像國企高管持股那樣,走的是「高空鋼絲」。實德系的徐明就是個例子:徐明1992年21歲時下海,注冊大連實德機械工程公司,便拿下了大連站前勝利廣場、星海灣移山填海、金石灘國際高爾夫球場為代表的30多個大型土石方工程,到1995年大連實德塑膠工業公司成立、實德集團成立,完成了實德的原始積累來看,其發家無一不是靠與政府的密切關系而實現的。公共建設項目的土石方工程歷來是建築行業的超級肥肉,不需要什麼投資,更不需要什麼「理念、高科技」,交給誰做誰就能掙大錢。這些項目通常的做法是,想辦法從政府手中獲得這些項目,然後把它轉包給有施工能力的施工單位,自己坐地收錢,或乾脆通過租用施工機械的方式自己來做。徐明與政府是什麼關系?
3、似乎再下來就是私企與國企不分的企業。華晨汽車可能就是例子。而「恆源祥」老總劉瑞旗以為是他個人完全使企業走向巨大,老總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是種別有用心。縱觀出問題的企業老總,都是這個邏輯。健力寶的老總就是這樣倒下去的。眼看著他起來眼看著他倒下。最近有人在說海爾企業。
仰融說他首富第三,可是企業做的如何?
金杯汽車市場很少看到。而中華汽車,有人說,遠看四十萬,近看三十萬、開車門二十萬,發動汽車十萬。他是完全的股票玩家,拜金主義者,說得嚴重點就是盜竊犯,而不是真正的企業家。那個楊斌也是。德隆是否也是,要調查?不是實幹家的企業家不是真正的企業管理者。
「應該說,仰融是個財經方面具有雄才大略的戰略家,他的許多思路,今天華晨仍在執行。但仰融『以汽車為手段、以金融為目的』的運作模式已經走進了死胡同,這種把資本擴張作為目的,為融資尋找動聽題材的做法,使團隊無心踏踏實實地去做好實業,到頭來只會葬送掉一個企業。這一弊端已經反映在中西葯業上,本來還年年贏利的中西葯業,被中科創業和華晨兩大資本高手『親密接觸』後,已經『ST』了,站在了退市的邊緣」。一位接近仰融的人士如此評價仰融的功過。
想做MBO的高管,有許多人基本是這個思路。他們有權但沒有大錢,個人慾望過度膨脹!於是,如何使手中的權變成巨大的財富?是國企別有用心高管們思量的事。而他們就這樣完全有可能不斷出事的。
榮正極力推薦國企高管做MBO,有從中分一羹的目的。

河南有個富裕的南街村,村裡沒有失業者。村長是全村的帶頭人,拿普通基本工資,待遇與別人無二。他的妻子在村裡的賓館洗衣房工作。雖然像他這種人極少,但像仰融這樣的人又太多了。張端敏可能是第二?盡管他沒有直接擁有巨大的海爾股權,但他正在思量這個問題。危險正在開始。

我只是有點奇怪?為什麼所有的新聞單位的報道,對於上市公司高管的成績總是看成某人的個人超能量的發揮,相信他們的任何高調,而看不到他們給自己的盜竊採取的辦法?明顯一點就是:企業被吹噓成巨大,可市場就是見不到暢銷產品。那個藍田、華晨好像就是這樣。一位華晨員工的說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我們對仰總的看法很復雜,一方面感謝他對華晨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又高興看到他的離開。公司今天做汽車,明天弄生物制葯,後天又搞航天技術,讓我們根本看不清未來。」 其實仰融一直用概念項目套資金。目的:仰融在想通過資本擴張,稀釋國資股權。

如果仔細排查,股市裡有許多這樣的案子。德隆系的真面目總有一天會被揭開的。我想:這正是股市的價值明顯與市場的價值背離的原因之一。怎麼不使人對股市信心下挫。

有報道說:仰融之後的華晨開始真正的生產。同時對於仰融有可能還回國的說法,相關人士給了一致否定的說法。
「仰融走了,但華晨卻開始前進。在過去幾個月中,華晨實現了『以汽車為手段,金融為目的』轉變為『以金融為手段,汽車為目的』的戰略性調整。三個汽車製造平台上不斷傳出佳音:2002年8月推出的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中華』牌,在短短幾個月內銷售已超過8000台;在輕客方面,除繼續保持金杯海獅在國內領導地位外,還適時推出和『豐田』技術合作生產的商務車『閣瑞斯』。同時在高端領域,該公司與寶馬公司合作在國內生產的寶馬3系也將於今年下線。華晨新董事會宣布,華晨將一心一意地做汽車,用10年的時間『使華晨汽車集團成為國內汽車產業中具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汽車製造商』。」

現在的商業大老沒有經商成功的背景,完全靠自我奮斗(黑的白的都利用)。社會轉型期,我們普通老百姓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利用。媒體更有這個責任(不能跟著唱高調)。西方人認為人是不完美的,需要某種機制制約大老,他們的誠信令人懷疑。私下裡,能經過我的批判的,才是可信的。我好像是個左派,狷介的人。呵呵。不知道國外的MBO是什麼樣子?榮正的發展很快,老總鄭培敏才三十齣頭,很年輕,他的伎倆就是傍大款,這本書里有股歡天喜地的味道,我不相信他,MBO只能實現部份國企高管野心家的貪婪。

【注釋】
一、「仰融事件」中涉及「股權爭議」的「華晨」是指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BA)——以下簡稱「華晨中國」。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BA),是一家在香港、美國上市的公司,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持有「華晨中國」39.4%的控股權,公眾持有56.9%的股份,仰融、吳小安、蘇強等董事持有其餘的3.7%股份(仰融已於2002年6月將其所持股份出售並套現)。
華晨中國於1992年10月在美國紐約成功上市,融資8000萬美元,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
所謂「股權之爭」,其實是指作為「華晨中國」大股東的「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在「華晨中國」的39.4%股權歸屬問題。仰融說公司70%是自己的。

二、2002年12月18日,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沈陽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1.44億港幣收購原「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持有的14.4億股CBA(華晨中國)股份,佔全部股份的39.45%。同時給吳小安、蘇強、洪星、何濤9.45%的認購權。仰融出局。

⑽ 歷來是埋葬梟雄的地方 只是這一次死的會不會是潮汕

從汕頭市領導帶潮汕商幫集體為姚振華造勢的時候,萬科股權大戰就從撕破臉走向了不可控。

潮汕人以前從不會做這種事。送錢用不著這樣。這是明目張膽、敲鑼打鼓地站台亮肌肉。

恆大、融創這兩天也來了。但焦點其實沒變,還是寶萬華三雄爭霸。

許家印除非腦子燒糊塗了,才會這時候想來當大股東。大概率是其中某方的利益相關方。還有轉移視線的作用。

不摻立場客觀地說:這時候希望大資本進場的,只有姚振華。先把二級市場的險情解了,場外對價,好說。

但是啊但是,戲飆到這個程度,哪還有完美收場的可能。捅出去的刀子,收回來也是流血的。

所以下個斷語,既然都已破了底線,唯一的方向就是繼續突破底線。各方都在磨刀,准備捅向更致命的部位。

反正這個監管空窗期不出刀,秋後也會被算賬。

中國股市,從來是埋葬梟雄的地方。

埋骨何須桑梓地,A股處處是青山。

在土地、交通、基建市場上,很多東西可以私底下解決。股市不太可能。即使一級市場留下案底,都會彪炳史冊,抹之不去,G點永存,隨時會被別人捅。洗不白,擦不去。

但是股市是流動性最強的地方,資本變現能力也強。其它出口不暢的時候,資本總會被誘引到二級市場。

一旦來到這個市場,不理性的不止是股民,也包括各個資本族系。再強大,總有機會被捅刀。沒上萬科的時候,誰關心姚振華的錢怎麼來的。

其實中國資本市場25年歷史里的折戟梟雄,大多的路數都是如此。成也資本運作,敗也物壯則老。大多都離不開亂花迷眼的高杠桿和關聯交易。

最具參考價值的,還是唐萬新。

「德隆系」的創始人,中國第一代產融結合的拓荒者,唐萬新曾導演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大神話:一個資產一度超過1200億元,橫跨數十個行業、下屬二百多家企業。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財技」,曾與時髦的「產業整合」、「混業經營」理念一起為人所津津樂道。但這種「杠桿」式資本運作模式,成為放大產業、金融風險的禍首。

德隆正式控股的上市公司一度達到6家,與其密切合作的上市公司有40餘家。這些上市公司被德隆佔用的資金總額共計超過40億元。與此同時,德隆還將相當多的流通股進行質押以獲得資金。

德隆獲得銀行貸款的方式是:先由上市公司貸出用於下一步並購所需資金,並購完成後,再由下一級被並購企業向銀行貸款,反過來由上市公司擔保。德隆通過層層控股,對這些資金擁有絕對的支配權。這種「以小搏大」的資金運作手法,固然發揮了資本的最大效應,但給整個集團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整個系統就會迅速崩潰。

另一方面,相對於德隆這種資本利用率極高的運作手法,其自身的管理資源和管理能力有限,融資成本高昂,不可能管好無限放大的資源。因此,不僅集團外部經濟泡沫壓縮對系統造成威脅,即使內部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如高管人員挪用資金),也很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危機。

2004年5月,唐萬新出走海外,1個多月後回國自首。

2006年,唐萬新等人在武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被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唐萬新及其屬下高管利用下屬金融機構,採取承諾保底和固定收益率,與不特定社會公眾簽訂委託投資協議的方式,實施變相吸收公眾存款450億元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等手段長期操縱股票交易價格非法獲利98.61億元的行為,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交易秩序,涉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

最終唐萬新因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兩罪並罰被判8年。此前,德隆參股或控股的金融機構德恆證券、金新信託、中富證券和恆信證券等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

當時業界即分析金控公司模式導致內部盤根錯節並且隱秘的關系,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很大挑戰。希望盡快對混業經營和民間集資等模糊地帶明確法律邊界,底線列明,釋放長久的創造力。

還有一長串被A股消滅的名單,都曾是名震一時的梟雄。

●管金生

1995年,管金生因「3.27」國債期貨事件從萬國證券辭職,1997年因行賄、濫用公共資金獲刑17年。2003年,管金生保外就醫。

2015年,在一次論壇上,管金生說「二十年前的327事件,我並不口服心服,但是在行動上絕對尊重和遵守了法律的判決。」

「我個人也有自我檢查和自我反省,由於當時市場管理者在我提出合理化的停牌建議之後,採取了不作為的做法,照當時那天情況繼續交易的結果,一定是空方券商全部破產,沒有任何一家的空方可以倖免於難,幾十家的券商破產,一定會發生大規模的股民投資者上街擠兌,到證券公司擠兌,在上海這個地方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這絕對是一場金融風暴。

如果當時我有足夠的智慧,完全應當綜合採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管理者不作為就向管理者的上級再反映……比起那些始終堅持改革不動搖又能安全交易的那些企業家,我跟他們差的很遠,差在智慧上。」

●張海

健力寶原總裁,2005年3月被佛山警方拘捕,後因職務侵佔罪與挪用資金罪獲刑10年,後相繼兩次減刑,最終於2011年年初提前出獄。被查實減刑系弄虛作假之後和女友出逃境外。

受此案牽連者24人被查辦。其中司法行政、監獄系統11人,看守所系統3人,法院系統1人,律師2人,社會人員7人。

●周正毅

前上海地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農凱集團公司董事長,曾被封為「上海首富」。

2007年,因操縱證券交易、行賄、挪用資金等獲刑16年

●劉漢

原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國內1家,海外4家),擁有全資及控股企業30多家。

在上世紀80、90年代市場經濟初起、價格雙軌時,從木材運輸和建材等貿易中賺得第一桶金,1994年在期貨市場中一戰成功,躋身億元富豪之列。

2014年,因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

●呂梁

證券記者出身,采訪了近百位股民,在數十家財經媒體發表了影響深遠的《百萬股民「炒」深圳》的長篇紀實報道。

後先後操盤康達爾(000048)、中科創業,通過上市公司互保、上市公司通過銀行質押貸款、券商融資和個人鎖倉等復雜的資金關系,編織成一條耗盡54億元之巨的資金鏈。造就了「牛股神話」,吸引大量炒家入場,最終崩盤。

2001年,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後「人間蒸發」,至今不知所蹤。

●羅成

1982年因「投機倒把罪」被判入獄。出獄之後,將東大集團銷售收入做到比TCL、格力還高。然而羅成沒有在東大拿到一點股份,憤而二次創業,並最終造就當年的天下第一股——億安科技。

億安科技從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股價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漲到突破百元大關,成為自滬深股票實施拆細後首隻市價超過百元的股票。2001年1月10日,證監會宣布查處億安科技股價操縱案,此後億安科技連續6個跌停板,莊家在融資人手中的股票被強行斬倉,億安科技徹底崩盤。

羅成抽資出逃,他曾經發回一份傳真,裡面只有簡短的兩句:「關於這次股市操縱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負責,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另外,我拿走了8000萬元,以後由我負責。」

2001年,操縱股價,出逃

●仰融

一手締造了一個資產規模達200億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華晨帝國。央視將其評為2001年經濟界的十大風雲人物。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人,也曾是300億資產的「主人」。

2002年3月11日,財政部下發了(2002)第五號函,認定華晨所有資產歸國家所有,並直接撥給遼寧省政府。基本依據是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屬國有(由於海外上市條件制約,華晨汽車上市文件所披露的最終控股股東名單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該基金會當時由仰融掌握。此後,該基金會被認定為完全國有),這也成為仰融與華晨的產權糾紛之重要因素。

此後,他陸續經歷了資產清查、職務解除、出走美國……直至被中國遼寧省政府刑事批捕。

2002年,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批捕後,仰融出走美國。

●朱耀民

網路葯業莊家,從券商、銀行以1:4甚至更高杠桿融資操盤獲利。最終爆倉。

2003年,因金融詐騙判刑14年。出逃兩個月後被抓。

●張少鴻

2004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刑10年

●魏東

2008年,自殺

●顧雛軍

2008年,因虛報注冊資本、挪用資金等罪名獲刑12年

●張榮坤

2008年,因操縱證券市場罪獲刑19年

●劉軍

2009,因行賄官員判刑14年

●嚴曉群

2010年,因銀根收緊債務黑洞被刑拘

●黃光裕

2010年,因內幕交易、單位行賄獲刑14年

●宋如華

2013年,因挪用資金獲刑9年

●成清波

2014年,因涉非法集資被批捕

●徐翔

2015年,因涉內幕交易、操縱股價被判刑事強制措施。

近期曝出徐翔在東方金鈺(600086)的暗倉(找人代持),市場猜測之前徐翔通過「暗倉」操盤了多隻股票。

寶萬華三方都已難全身而退,只看誰傷得輕,誰傷得重,誰倒在台上。

今天一起回顧下那些曾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梟雄,對比一下今天的戰場。體會一下什麼叫退一步海闊天空。

以及,不管一個商幫多麼強大,它也要意識到自己姓商,但另兩家姓罩。

人的悲劇在於:慾望無止境,能力終歸有邊界。

二級市場是檢驗慾望和能力的最好地方。

(作者:悅濤 來源:深圳經濟觀察)

閱讀全文

與遼寧交通投資購買華晨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勝利股票東方財富網 瀏覽:6
股票模擬投資實驗注意事項 瀏覽:836
投資交易股票價值的確認 瀏覽:618
特斯拉股票最低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359
股票走勢跟大盤有莊家 瀏覽:983
股票軟體choice 瀏覽:974
資產置換股票跌停 瀏覽:515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股票會漲嗎 瀏覽:213
中糧科技股份股票 瀏覽:887
獲得當日所有股票數據 瀏覽:243
金嗓子股票走勢 瀏覽:865
基金投資是否可以買st股票 瀏覽:676
股票波動對金融保險的影響 瀏覽:510
關於股票掛單的時間 瀏覽:43
分析熱點股票的app 瀏覽:342
受中美貿易影響股票 瀏覽:449
證券投資中的股票分析論文 瀏覽:451
股票k線綠t收盤 瀏覽:251
勝利股票何時被st 瀏覽:845
華東制葯股票歷史走勢圖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