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判斷莊家的持倉量
既然是找莊家,那就是小市值股票,大市值沒有莊家
1、首先查看流通股是多少
2、計算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量
3、莊家持股=1-2,這是莊家持股上限。一般要在這個基礎上個打5折。建議看一看月換手率、上一次高位放量換手,綜合判斷。
『貳』 怎樣查看一支股票的主力持倉情況
看一支股票的主力持倉情況首先看年報股東,第二看成交量,特別底部成交量放大,如放天量成交量說明主力進入,如果在頂部放量說明主力在減包,這時應引起注意。
『叄』 股票籌碼分布圖主力籌碼怎麼看
如果股票在一波拉升回落後,主力在之前只派發了少量籌碼,需要在底部盤整階段繼續吸籌。所以從籌碼圖上可以看出上方的套牢盤較少,主力很有可能將蓄勢上攻。如果主力強力上攻,從K線圖上可以看出,股價回升到前期高點,此時之前套牢盤的拋壓比較大。可是從籌碼分布圖來看,大筆買入,後續會進一步走高。
籌碼分布是尋找中長線牛股的利器,對短線客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籌碼分析即成本分析,基於流通盤是固定的,無論流通籌碼在盤中如何分布,累計量必然等於總流通盤。當股價已經達到高位,此時主力開始派發籌碼,K線圖也是欲升又止。從籌碼分布圖上可以看出,基本是小單買入,托盤吸引人氣,然後突然大筆賣出。如果主力沒有參與股票,可以看出股價基本隨大盤波動,跌跌不休。籌碼分布也非常散亂,沒有大筆的交易和波動。成交量也持續低迷,股票基本進入熊途,這樣的股票還是少介入比較好。
籌碼分布指標(CYQ)是將市場交易的籌碼畫成一條條橫線,其數量共100條,該橫線在價格空間內所處的位置代表指數或股價的高低,其長短代表該價位籌碼數量的多少。該指標由陳浩於1997年發明,並被投資者所知。
適用范圍
1、長期牛市中。
2、用於中線行情第一主升浪最好。
3、中線、短線,高位、低位均可使用。
主要作用
1、判斷大盤及個股的底部及頂部區域。
2、監測莊家進貨及出貨。
3、判斷個股主力是強庄還是弱庄。
4、判斷主力炒作中各階段的持倉量。
5、預測個股漲升的目標位。
6、預測股價上升或下跌過程中的阻力或支撐位。
『肆』 股票中主力持倉量的指標是什麼
炒股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跟主力操作,主力的持股數直接影響了股價的漲跌,主力的增持減持也會對股票k線走勢產生嚴重的影響。那麼怎麼才能計算的出主力的持倉量呢?我說四個計算主力持倉量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股東研究。在股東研究中會顯示流通股的前十大的股東,會顯示這些大股東的持倉比例,持倉成本等。從一個公司的基本面中可以看出哪些股東持有公司的股票多,可以看出這些大的機構的持股比例,這些大家都可以看到意義沒那麼大。但是如果股東出現一些實力強大的機構時,早發現早介入,比如易方達基金,天弘基金等大型的投資機構。在主力持倉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投資機構,這也是我們計算主力持股量必須要看的。
四,跟蹤計算。跟蹤計算需要自己拿筆計算,這樣的方法最笨但是最有效,是前面三個方法都不會有的數據,是屬於你自己的數據。大家都知道的數據往往參考意義不大,只有自己知道的數據參考意義才大。跟蹤計算需要找一個自己長期看好的股票,長時間進行跟蹤計算,計算當天的大單流入流出情況。一般我計算時採取成交額大於100萬的單子進行統計,一天下來看超過100萬的單子流入的多還是流出的多,一周為節點。這樣能夠通過自己的計算算出大概一周內大單是純流入還是流出,純流出的愈多說明短期主力持倉量越大反之則少。
『伍』 股票持倉數量應該怎麼看持倉一般代表著什麼
持倉是指投資者總是持有一隻股票,因為他們在購買後對未來市場持樂觀態度。一般而言,持倉量的增加代表資金流入市場;相反,它代表著資金從市場流出。所謂持倉比例,是指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占資金總額的比例。在股票操作過程中,投資者對持倉比例的控制非常重要。例如,當股價預期向下調整時,應逐步拋售股票,以減少持倉比例,降低風險;當股價預期上漲時,持倉比例可逐步增加。
此外,投資者還應了解持倉限額。所謂持倉限額,是指會員或客戶根據交易所持有的合約持倉的最大金額。如果同一客戶在不同會員開立持倉,則應合並該客戶在每個賬戶下的持倉。具體限位標准按有關規定執行。會員和客戶達到或超過持倉限額時,不得在同一方向開倉。
『陸』 如何統計股市主力的持倉量
必須要明確的是股市的持倉量是無法具體統計的,只有主力自己知道。你只能根據每個季度公布的十大流通股東,大概估計一下主力的持倉量!
為何難以估計股市主力的持倉量?
一般主力控股一隻股票,肯定不只一個賬戶,而是由一大堆賬戶共同控盤!也有的股票還不只一個主力,兩三個主力在一隻股票里打混戰,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個時候你怎麼去統計?
做股票去統計主力的持倉量,是毫無意義的!你只需要知道的是,在一隻股票不斷築底的時候,主力的持倉量是不斷增加的,在高位放量的時候,主力的持倉量是不斷減少的就夠了。甚至有的主力操盤的時候,是邊拉邊出,在股票上升的過程中,股票持倉量不斷減少!
因此,炒股的時候沒法也沒必要統計主力的持倉量。如果主力的持倉量都讓你知道了,那跟案板上的鯰魚有何區別,不是任人宰割嗎?只需要知道一些主力的操盤手法就足夠了!
『柒』 怎樣知道一直股票的主力持倉量
1、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2、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捌』 股票持倉量在哪裡看
持倉量是判斷趨勢的輔助指標。持倉量與價格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在上升趨勢中,持倉量的增加是一個平穩的上升趨勢信號。而持倉量的減少意味著價格可能轉向震盪甚至後期下跌。在下跌趨勢中,只要沒有明顯的下跌,就是看跌信號。
拓展資料:
股票持倉量指投資者持有的幣品市值(金額)占投資總額的比例。在期貨市場,持倉量指的是未平倉前買入(或賣出)的頭寸之和。一般指的是買賣方向未平倉合約之和,也稱為訂單數量,一般為偶數,通過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以分析市場多頭和空頭力量的大小、變化和更新狀況,從而成為區別於股票投資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理解成交量的變化與持倉量的關系,有助於我們更准確地把握圖形k線分析的組合。有助於對市場語言有深刻的理解。
股票持倉量的意義:
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持倉量自然是清楚的;而整個市場的總持倉量是多少,其實也是可以知道的。在交易所公布的市場信息中,有一欄是「總持倉」。其意思是市場上所有投資者對期貨合約的總「未平倉合約」的數量,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保持開倉和平倉,因此總持倉也在不斷的變化。
隨著總持倉變大或變小,這反映了市場對合約的興趣。它已經成為投資者非常關注的指標。如果持倉量一路增長,意味著多頭和空頭都在開倉。則說明市場交易者對這個合約的興趣在增長,越來越多的資金人湧入這個合約交易。
相反,當總持倉值一路下降時。這表明多頭和空頭頭寸都在平倉,交易者對合約的興趣正在消退。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交易量增加時,但總持倉變化不大。這種情況說明交易以換手為主。
持倉量是期貨市場特有的概念,是指某一合約在某一時間點的未平倉合約數量。類似於股票市場的流通股,只是流通股只有多頭。但是一手合同對應的是雙方,持倉統計可以分為單邊和雙邊。
持倉量的上漲表明資金正在流入市場,價格走勢上多頭和空頭的分歧在加大。持倉量的減少表明資金正在虧損,多頭和空頭之間的交易正在減少。
『玖』 如何統計股票主力的持倉量
在股市中計算莊家、主力的持倉量,可以很好的判斷莊家目前處於何種階段,如果是建倉階段就應該伺機跟進;如果是出貨階段就應該趕快平倉出局。這其實也是股市制勝的一個要點。但要非常精確的知道莊家、主力的持倉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只能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間,用某種方法去大致的估算它。
吸貨形態。莊家吸籌一般分為兩個階段,低位吸貨和拉高吸貨。初級吸貨階段的持倉量比較容易計算,可以認為吸籌量大約佔全部成交量的15%到30%之間的水平。
拉升階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急升走勢,這是莊家的主動收集籌碼方法,一般考慮全部成交量的50%為莊家吸籌量;一種是緩升走勢,這個時候,莊家往往是進貨和出貨在同時進行,不斷地賺取差價降低成本。可以認為莊家的吸籌量大約在25%到35%之間。
吸貨時間。對於一些吸貨期非常明顯的個股,大致測算莊家持倉量較為簡單,其公式為:持倉量=(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的吸貨也就越多。
換手率狀態。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股價處於低價位區域時,成交相當活躍、換手率很高、但股價的漲幅卻很小,一般都是屬於莊家的吸籌行為,換手率=吸貨期成交量總和÷流通盤×100%。就這方面因素來說,股價在低位區域換手率越大,表明莊家吸籌就越充分,這點也提醒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那些股價在低位落後於成交量變化的個股,它們將是下一階段機會較多的一批個股。
上升途中。在一般情況下,股價上漲都伴隨著成交量的同步有效放大,技術上稱之為「價漲量升」,這往往是獲利盤、兌現盤急於出局所造成的。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個股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漲,成交量反而逐漸縮小,這表明莊家的持倉量較大,沒有多少浮碼在外面,這種個股只要大盤不轉勢、走勢不破位,都可以繼續持倉與庄共舞。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