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主力是怎麼抬高市場的平均成本的為什麼要抬高
主力不斷抬高散戶的成本是為了穩定股票的價格,比如主力成本4元,目前個股的價格在6元,大部分散戶的成本也在6元,主力不就安全了么。主力通過不斷的洗盤拉升震倉,每隔一段時間把持有個股的散戶換一遍,不斷提高進入這只個股的散戶成本,而自己的成本不變或是變化很小,等到半年一年後,散戶的進進出出,散戶的成本到8-10元的時候,主力的成本才5元,出貨空間不就出來了么!你想知道的這些東西非常復雜,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總之,主力通過不斷的洗盤,拉升,震倉,把散戶的成本太高,就是為了穩定籌碼,讓自己未來出貨方便。
2. 股價在主力成本價之上好還是之下好
當然是在主力成本價之下好,因為主力已經被套,你就有機會買進,然後在主力自救的行情中賺點小錢。
什麼是主力成本:
主力成本線,就是依據成交價和成交量的變化,顯示出重要的成交密集區,從而來發現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為一個有效的判斷阻力、支撐位的主圖指標,具體研判方法則如下:
(1)線條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區;
(2)如果股價由下往上運行,臨近或靠近密集區處有阻力;
(3)如果股價由上往下運行,臨近或到達密集區處有支撐;
(4)支撐位和阻力位一旦越過,支撐和壓力功能互換。
(5)該指標對判斷大盤及頭部無效。
在一隻股票中 持有股數比重最大的往往是該股的主力 通常也成為莊家 莊家在台拉股價之前 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建倉來吸收足夠的籌碼 其吸籌的價格範圍區域的平均值一般視為主力成本區 在進行了足夠的吸籌之後 主力會台拉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期間可能會伴隨多次的打壓 震盪 洗盤) 台拉股價脫離成本區的目的一般可視為莊家不願讓散戶買進廉價的籌碼 以便於台拉股價的壓力不至於過大。
實戰分析主力成本的方法:
了解主力成本,必須要了解主力的洗盤動作。實盤中主力操縱股價時洗盤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所謂洗盤就是主力准備拉抬股價之前或者是拉抬股價中途的一種震倉欺騙行為。洗盤最重要的行為目是通過各種欺騙手段讓部分流通籌碼在位置充分換手。充分換手最大的好處是能達到提高整個市場非主力之外的持股成本。在主力做莊過程中,非主力持有的籌碼平均成本越高越有利於減少主力拉升時的壓力和有利於主力拉高後的出貨操作。
3. 股票的主力成本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股票的主力成本的意思是指主力建倉時的成本。
主力,是指主要的力量,一般也指股票中的莊家。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在股票市場上,建倉、平倉和持倉的含義與上面一樣。簡單地說,這三者意思是:買、賣與繼續持有股票。期貨交易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建倉、持倉、平倉或實物交割。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一份期貨合約相當於簽署了一份遠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將這份期貨合約保留到最後交易日結束他就必須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然而,進行實物交割的是少數,大部分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一般都在最後交易日。
4. 主力成本線是幾日均線
主力的成本線就是它的均線,一般來說5日線代表主力的5日成本,10日線是市場的10日平均成本。
什麼是主力成本線:
主力成本線,即機構集中買入股票時的成本價位。它是從(OBV)能量潮變來。在同花順或天同證券軟體中,如果打入ZLJC,就會出現這個指標窗口,一般有三條線(短期(JCS,綠色)、中期(JCM,黃色)、長期(JCL,白色))分別反映短期、中期、長期資金的變化。
概述:
通過成交價和成交量的變化,及重要的成交密集區,我們可大致判斷其主力成本。主力成本作為一個有效的判斷阻力、支撐位的主圖指標,具體研判方法則如下:
1、線條最長最密集的區間是成交堆積最多的價位區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區;
2、如果股價由下往上運行,臨近或靠近密集區處有阻力;
3、如果股價由上往下運行,臨近或到達密集區處有支撐;
4、支撐位和阻力位一旦越過,支撐和壓力功能互換。
5、該指標對判斷大盤及頭部無效。
怎樣理解:
1、短期線(JCS)彎最多,是主力機構的短期行為。下邊的兩條分別是中和長期資金行為。
2、在主力建倉時,三線合為一或很近,且同行向上,有時也形成多頭排列(是主力邊拉邊吸形成),可跟進。如2007年3月前多支股票是這樣在底部運行。
3、當三線相近,且同時向下時,表示主力沒有進場或部分主力出貨,不可跟進。
4、當中、長線由上行趨轉向下行趨勢,而短線分別向下行,形成一個斷層向下的形態時,可認為主力機構拉高出貨已完成,此股一般不會再度炒作,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恢復才有可能啟動。
5、當短線向上拉的太急,與中長線的乖離率(BIAS)相差太大,短線應出貨,可等到短線再次向中長線靠攏時可低吸,待主力再次拉升。
6、當短線向下行,但中長線向上趨勢,此時被套不用害怕,因為主力仍末出貨完畢。定會有自救行為。你可用這條分析你自己被套的股票,同時看k線的周線圖向上(F8),心中就有底了。
7、它可對大盤進行研判。
8、注意它是對大勢研判,要結合其它指標使用(如成交量,均線,均量線,布林線等,金叉,死叉同理)。{5日均線從下向上穿中長線開成金叉,向下穿開成死叉,但要注意叉形成的位置(建倉,洗盤,拉升,出貨期)決定你隨同主力進和出。} 還有它長線不敏感同OBV,用時要倍加註意。 如2007年6月29日,上證指數收3820.7點,短線主力於前日下穿中線成死叉。說明短線主力出逃。30日短線繼續下行,長線走平,但拉升角漸小,說明升速也在減少。中線有向下微動,說明中線也有小部資金出逃。
5. 股票價格低於平均成本好嗎
一般在股票價格低於平均成本時是好的。首先還是需要知道股票的平均成本計算的方法,是根據某一具體指標還是財務數據,一般情況下來說,股票的買入成本越低越好,您可以持續關注,如果是長期牛市就更好了。一般來說,股票里的平均成本是指,該股累次買入的股票的價格,以及每股交易所產生交易傭金,納稅以及過戶費的總和。也就是說,所買的股票的所有費用除以股票股數就是股票的平均成本。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成本是可以通過均線來作為參考的,但是主力的平均成本價是看不到的。還有就是平均持股成本是用來計算股票經過100%的換手率交易後持有者股票的平均價格,它的計算方法是每日平均股價的累計和除以完成100%換手率的天數。不同的券商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國家規定不得超過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三(每次不低於5塊)。
一般來說,股價的上漲和下跌會帶動平均成本的上漲和下跌.這很符合常理.但往往股價的下跌反而會讓平均成本上漲[之所以這樣,就是低成本的止盈賣出,而另一部分選擇高位"抄底"]一去一來,往往在一段時間內,雖然股價在下跌,成本反而上漲了.
當成本價比現股價低的時候,交易必然會導致總成本的提高,繼而平均成本提高.反之,則是平均成本下降.股價和平均成本也像是一對指標,平均成本往往有滯後.因為股價是按某一時刻的價格,而平均成本的變化是對所有流通股本而言.當平均成本開始向上的時候,正是浮盈開始轉為盈利的時候,也就是資金獲利離場的時候.當平均成本開始向下的時候,正是浮虧開始轉為虧損的時候,也就是資金割肉離場的時候.因為買入的肯定是現在的股價,賣出的是以前的股價,也就是歷時成本價.
6. 股票的平均成本是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股票里的平均成本是指,該股累次買入的股票的價格,以及每股交易所產生交易傭金,納稅以及過戶費的總和。也就是說,所買的股票的所有費用除以股票股數就是股票的平均成本。 平均持股成本是用來計算股票經過一00%的換手率交易後持有者股票的平均價格,它的計算方法是每日平均股價的累計和除以完成一00%換手率的天數
7. 股票主力成本如何理解
股票主力成本 ,就是估算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 ,方便跟蹤大資金動作
8. 主力成本低於平均成本好嗎
成本肯定是越低越好的,現在都是需要降低各種成本來提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