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上市公司董事長涉嫌被調查這對股票一定有影響嗎
一定有影響。
上市公司董事長在公司權力巨大,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正常運作,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長涉嫌被調查,說明公司存在違法操作的可能,那麼當天股價跌的概率比較大。
B. 經典的事件對股票的影響
可能是股票收益也可能是股票虧損。
以下是一些實例: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C. 上市公司重組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一,重組以後,公司的資產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比如說,重組的時候注入優質資產,股價一般就會上漲。如果投資者發現注入的資產比較差,會引起股價下跌。
二,重組以後,對公司發展前景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炒股票炒的是預期。如果重組以後,對公司的發展有良性的影響,股價也會上漲。
屬於重組的事項主要包括:①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經營業務;②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③關閉企業的部分營業場所,或將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重組包括股份分拆、合並、資本縮減以及名稱改變。
D. 中央商場公司老總被抓受審對股票有影響嗎
短期有輕微影響,不影響原有走勢。不要過於擔心
E. 公司重組失敗,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就是上市公司股份分拆、合並、資本縮減以及名稱改變等計劃落空,任務不再繼續,以致於股票重組失敗。一般而言,這對股票來說是屬於利空,股票會進行大跌但凡事都會有例外,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定。
在理論上,股價是由公司的資產和對公司發展的預期決定的。所謂的重組對股價的影響,也是在這兩方面進行影響。
一,重組以後,公司的資產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比如說,重組的時候注入優質資產,股價一般就會上漲。如果投資者發現注入的資產比較差,會引起股價下跌。
二,重組以後,對公司發展前景的影響。炒股票炒的是預期。如果重組以後,對公司的發展有良性的影響,股價也會上漲。
(5)重審顧雛君案對股票有影響嗎擴展閱讀:
在中國的市場上,對重組題材股的炒作,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一旦傳出公司重組的傳聞,市場會爆炒。當重組消息落實之後,不管這個消息真假,一般都會引起股價大跌。這就是傳說中的,利好出貨。
至於重組成不成功的原因,那就太復雜了。政府監管、地方保護等等,都會對重組的結果造成很大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F. 10年堅持終迎舊案重審了嗎
《刑事訴訟法》第243條第二款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這將是顧雛軍一生難忘的法律規定——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正是根據上述規定,決定提審顧雛軍一案。昨日(12月29日),顧雛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意味深長地說道:「前幾年我努力還更大一點,現在都已經疲了,在我快絕望的時候這個下來了,要感謝這個形勢。」
年申訴路 絕處逢生
月29日14時,顧雛軍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於海淀區的嘉實大廈如約見面。這位年近花甲的前「資本大鱷」已頭發花白,步伐略顯蹣跚,但在接受了3家媒體專訪後仍然不顯疲憊。
「10年了,終於盼到了。我從二審就一直在申訴,到現在10年,從2012年出獄也5年了。」顧雛軍說道。
他翹首以盼的是最高法的「再審決定書」。「大概(28日上午)9點多鍾有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你的案子重審了?』我就很吃驚,說『我都不知道,你怎麼發現的?』他說新聞都出來了,然後我說『你趕緊把新聞發過來。』我在看新聞的時候,最高院的人給我打了電話,說讓我下午三點鍾去拿再審決定書。」一天過去了,他回想起聽到再審消息時仍藏不住笑意。
顧雛軍也表示,賠償在當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案件的水落石出。而卷土重來,顧雛軍已不再年富力強,家電行業也已格局大變。如今,他一面等待著最後的結論,一面籌劃著一切塵埃落定後的棋局。「未必會再進家電領域,但一定還會在製造業發展。」顧雛軍表示。
G. 人為操縱對股票會造成哪些影響具體都有什麼影響
股市中股票的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或下跌,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就可能是人為的在背後操作價格了。當然,這個人為的操作並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集團或金融巨頭,比如一些金融巨頭利用手上的財富在股市中攪動風雲興風作浪,讓一些股價偏離了原本的價值,而這些巨頭就會從中獲得暴利,很多小股民卻要承受血本無歸的後果。
這些人為操作主要是通過哄抬股票價格和壓低價格實現他們的目的,但是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要提前放出誘餌,散戶看到這些誘餌之後以為可以從中大賺一筆,卻不知道這都是認為製造的一個個的陷阱,等著散戶們跟風的往下跳。所以獲利的始終都是操盤手,而虧本上當的都是這些散戶和小股東。
H. 上市公司重組合並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在股市最常見的事情就包括了公司重組,很多人就是喜歡買重組的股票,那麼今天我就讓大家知道重組的含義和對股價的影響。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重組是什麼
重組說的是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可以使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發生顯著改變。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其他債務、資產、管理結構所展開的企業的改組、整頓與整合的過程,以這樣的方式從整體上和戰略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
二、重組的分類
企業重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企業重組有下列幾種:
1、合並:也就是把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從而將一個新的公司建立起來。
2、兼並:也就是把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相,但是仍然保留住其中一個企業的名稱。
3、收購:指一個企業將另一企業的所有權以購買股票或資產的方式獲取了。
4、接管:其實就是公司原控股股東股權持有量被超過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情況。
5、破產:是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沒有扭轉虧損在為盈利,最終沒有償還債務的實力,故而企業失敗。不管是怎樣的重組形式,都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波動,所以重組消息要及時掌握,推薦給你這個股市播報系統,及時獲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情況下,公司重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重組通常來說是一個公司發展得不好甚至賠本,經過實力更強的公司的優質資產置入,而置換出不良資產,或通過注入資本來改進公司的資產結構,使公司的競爭力加強。重組成功一般意味著公司將脫胎換骨,能夠拯救出虧損或經營不善的公司,成為有發展潛力的公司 。
在中國股市,對於重組題材股的炒作其實也就是炒預期,賭它能不能夠成功,一旦有重組公司的消息傳出來,通常市場上都會炒的特別厲害。如果新的生命活力在原股票資產重組後再注入進來,炒作的新股票板塊題材又增加了,重組之後,股票漲停的情況會不斷發生。反之,若是重組但沒有新的大量資金來注入,又或許沒有讓公司經營改善,那麼就是利空,股票的價格就會持續下跌。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I. 我對別人提起訴訟會對他的股票有影響嗎
我對別人提起訴訟一般不會對他的股票有影響,除非你起訴的人是某個公司的重要股東或者董事,才可能對股票有影響的。
J. 顧雛軍的人物事件
中新網1月30日電 (記者 孫建駒) 廣東佛山市中院今天對格林柯爾系掌門人顧雛軍案一審作為判決,顧雛軍因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騰訊科技註:應為被判12年執行10年),並處罰款680萬元。
同案被告曾俊洪被判無罪,包括顧雛軍在內的另外8名被告均領刑。
2005年7月底,包括顧雛軍在內的9名科龍及格林柯爾高管被警方控制,隨後因涉嫌虛假出資、虛假財務報表、挪用資產和職務侵佔等罪名被警方正式拘捕。該案於2006年11月和12月兩度在佛山中院開庭審理.
顧雛軍及格林柯爾起訴海信科龍等八家公司索要489億元「天價賠償」的案件獲佛山中院立案後,引來了社會關注。2015年9月7日,佛山中院向媒體通報稱,該院於9月6日對此案作出一審裁定,認定顧雛軍等提出的六項起訴中,包括索賠489億元的四項起訴不屬於人民法院民事一審案件的受理范圍,應予駁回,另外兩項關於執行分配方案異議的起訴則會繼續審理。
2015年9月6日,佛山中院作出裁定認為,原告在《民事訴狀》中明確註明其提起的是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但其起訴的多個請求涉及不同的法律事實、法律關系和法律程序,且經該院釋明仍拒絕作任何變更。根據相關規定,該院對原告的起訴先行立案受理,其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經審查,原告的第二、三、四、五項起訴不屬於人民法院民事一審案件的受理范圍,依法應予駁回。此外,法院還指出,青島海信空調、青島海信電子、海信集團並非該院852-3號分配方案的當事人,也沒有對原告針對分配方案的異議提出反對意見,不應作為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的被告。佛山中院還表示,餘下的第一、六項訴訟請求,將會繼續審理。據了解,裁定書已於昨天送達。
9月7日,佛山中院向記者詳述了駁回的四項起訴的理由。其中第二項起訴,實際上屬於執行回轉的主張,執行回轉須以「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為前提,但該案現在不具備此前提;第三項起訴,原告實際上是請求撤銷生效判決,應當尋求申請再審等救濟途徑;第四項起訴,實際上是原告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其可以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異議;至於請求489億余元的第五項起訴,按照法律規定,當事人不得把已經生效判決的爭議再次向法院起訴,原告主張賠償的前提應是執行依據的16個判決確有錯誤並被人民法院撤銷,但目前該前提條件並不具備。 生於江蘇揚州的顧雛軍,在天津大學熱能工程系讀完碩士,選擇的是製冷劑這個偏門專業。1988年,顧雛軍在英美合辦的權威雜志《能源》上發表了論文《一個新型熱力循環的研究》,宣稱突破了傳統的卡諾循環理論,據說是被國際工程熱物理學界命名為「顧氏循環理論」。顧雛軍開始為其興趣點尋找實用突破口,發明了格林柯爾無氟製冷劑。
這個所謂的理論一出來就受到學術界的抵制,認定:顧氏循環不成立,顧雛軍是在「嘩眾取寵、糊弄外行」。他的研究生導師呂燦仁直接指出:「顧氏循環是騙人的!」但顧雛軍本人不僅堅持,而且還對批駁者提出了「侵害名譽權」的指控。
創業,按上市公司要求做
從1995年開始,顧雛軍開始考慮是否把格林柯爾從小做大。自從1989年受英國合作夥伴的邀請到赴英創立格林柯爾後,顧雛軍一直認定自己是個技術提供者的角色,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當一個老闆。在英國的時候,顧雛軍開始考慮收購一個同業的美國公司,利用它可以使格林柯爾製冷劑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提高到20%。顧雛軍共花了17個月的時間做這件事。在完成人才架構和全球分區域建立了9家格林柯爾公司後,1995年顧雛軍決定回國建立根據地。
顧雛軍在國內建立的任何公司,完全按照美國、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運作。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使顧很快嘗到了甜頭,他整合四家公司組建的格林柯爾科技控股公司去年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一舉融資5.5億港幣。上市後他賣了舊股,套現3個多億,又分紅1億,這些資金儲備成為進一步收購的基礎。 顧雛軍案有望峰迴路轉 時隔六年最高法院督促重審
2014年1月17日,確切消息稱廣東省高院已經正式受理了顧雛軍對於佛山中院和廣東省高院判決的申訴。 2005.8.01顧雛軍閃電被拘
2005.8.04顧雛軍被拘押看守所
2005.8.13科龍罷免顧雛軍
2005.8.17佛山市政府介入科龍
2005.12.30科龍確認將向顧雛軍追償
2006.3.15科龍否認拍賣顧雛軍股權
2006.5.11顧雛軍被免去執行董事職務
2006.7.17顧雛軍被證監會永久性市場禁入
2006.8.164項罪名 顧雛軍被提起公訴
2006.8.24顧雛軍案突然推遲至9月
2006.9.07顧雛軍取保被拒 或判20年
2006.9.15顧雛軍入主前科龍七項違法
2006.9.18證監會開罰 顧雛軍罰30萬
2006.10.10顧雛軍案再添一項指控
2006.10.11顧雛軍案開庭再延期
2006.10.16科龍原監事會主席追為被告
2006.11.07顧雛軍案今日開庭審理
2006.12.12科龍顧雛軍案12日再次開庭
2012.9.06顧雛軍出獄
2012.9.14顧雛軍計劃召開記者招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