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發展股票紀念冊的市場價值
000001深發展 原始股到現在算上除權除息 分紅配股實際價格應該是-100元左右了,只是不知還有那些散戶會報著。
❷ 1988年的1000元深發展原始股應該怎麼辦
深發展當時發行的是20元一股,1991年4月份上市前進行了拆分為一塊錢一股(沒有考慮98年-1991年間利潤分成),91年上市時是60元每股,現在復權的價格是428元每股,看來能發一筆小財,1000*428=428000元,
你看你們那裡附近有發展銀行吧,有了去問問,
或者到就近的證卷交易所看看,注意要有他父親的死亡證明書,還要有他們家的戶口本,能證明他們的父子關系的東西,還要到當地派出所出份證明。
❸ 1983年第一張股票
1983年還沒有股票上市!
1990年12月19日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誕生之日,第一支股票是上海本地的延中實業(代碼 600601);1991年4月3日深圳第一支股票,深圳發展銀行(代碼 000001)首次在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掛牌,
❹ 深圳發展銀行1988年拾萬港圓優先股票什麼價
深圳發展銀行1988年拾萬港圓優先股票現在價值5085.6909萬元。
深圳發展銀行(已改為平安銀行)原始股面值為20元,後來拆分20股,也就是1元1股。經過14年送股派發紅利,(不含配股、增發)當年的10萬股股本增加到575.9994萬股,累計紅利359.1660萬元。按2014年9月12日收盤10.37元*575.9994萬股計算,股票市值5973.1138萬元,累計紅利359.1660萬元。合計5932.2798萬元人民幣元。
註解(本計算不考慮匯率問題)
送股派發紅利後股本變化和累計紅利統計:
1990-年10送4股,送後股本14萬股,獲得紅利3萬元
1991-年10送5股,送後股本21萬股,累計紅利5.8萬元
1992-年10送3.5股,轉5股,送後股本38.85萬股,累計紅利12.1萬元
1993-年10送3股轉2股,送後股本58.275萬股,累計紅利31.525萬元
1994-年10送2股,送後股本69.93萬股,累計紅利49.0075萬元
1995-年10送5股轉5股,送後股本139.86萬股,
1996-年10送5股,送後股本209.79萬股,累計紅利74.1823萬元
1997-年10派6元(含稅) 累計紅利174.8815萬元
2001-年10派1.5元(含稅) 累計紅利200.0563萬元
2002-年10派1.5元(含稅) 累計紅利225.2311萬元
2007-年10送1股,送後股本230.769萬股,累計紅利226.7416萬元
2008-年10送3股,送後股本299.9997萬股,累計紅利232. 9262萬元
2012-年10送6股,送後股本479.9995萬股,累計紅利297. 7261萬元
2013-年10轉2股,送後股本575.9994萬股,累計紅利359. 1660萬元
1990年以來分紅實施方案(不含配股、增發)
1990-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4股派3元
1991-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5股派2元
1992-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3.5股轉5股派3元
1993-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3股轉2股派5元
1994-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2股派3元
1995-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5股轉5股
1996-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5股派2元(含稅)
1997-年分紅實施方案10派6元(含稅)
2001-年分紅實施方案10派1.5元(含稅)
2002-年分紅實施方案10派1.5元(含稅)
2007-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1股派0.09元(含稅)
2008-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3股派0.335元(含稅)
2012-年分紅實施方案10送6股派2.70元(含稅)
2013-年分紅實施方案10轉2股派1.60元(含稅)
深圳發展銀行(已改為平安銀行)上市以來的月K線
❺ 深圳發展銀行股票代碼是多少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深圳發展銀行的大股東:美國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
Asia
AIV
III,L.P.)擁有16.76%的股份。
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兼CEO:法蘭克紐曼。
(以上是「」的全部內容)
❻ 我爺爺有一張1954年的農村信用社合作社的股票
可以參考
]52年前入的信用社股現在價值多少
52年前1元股金如今能值多少錢?
編輯同志: 我是包河區義城鎮汪潦四隊的住戶,1955年,我父親在當時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入了1元股,並辦了一張股金證,52年過去了,我一直保存著它。前不久,一位親戚告訴我,憑股金證可以分紅,過了這么多年了,紅利加本金應該有不少錢。我也感到好奇,
編輯同志:
我是包河區義城鎮汪潦四隊的住戶,1955年,我父親在當時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入了1元股,並辦了一張股金證,52年過去了,我一直保存著它。前不久,一位親戚告訴我,憑股金證可以分紅,過了這么多年了,紅利加本金應該有不少錢。我也感到好奇,也很想知道這壓箱底的「寶貝」如今能值多少錢。
讀者 汪昌宏
記者調查:
翻箱底找到「股金證」
汪昌宏今年75歲了,他回憶說,當年信用社剛成立,沒有錢,就動員村民入股,說是支持建設,等效益好了,大家可以分紅。當時家裡雖然很窮,他父親還是拿著積蓄買了1股。1978年,父親去世時,把股金證留給了他。汪昌宏說,這么久了,自己也早忘了這回事,前不久,翻箱底找到了股金證,才又想了起來。
昨天上午,記者在汪昌宏手裡見到了這個紅皮「小本子」,有好幾頁,封面上寫著「社員股金證」幾個燙金字,由於年代久了,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封面內側蓋著「義城信用合作社」的公章,編號是3835,並註明是1985年換發的新證。內頁上印著社員姓名、住址等條目,「入股時間」一欄寫著「1955年5月9日」,「入股金額」為1元,「社員權利」中註明了「實行按股分紅」,不過「股金分紅登記表」都是空白。
計算過程很麻煩
這1元股金究竟能值多少錢,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翻走訪。據了解,當年的義城信用合作社已經改制了,隸屬於合肥市科技農村商業銀行。該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9月,在改制前,他們對如何處理社員股權問題進行了公告,允許社員在自願前提下退股或將股金折算為新成立科技農村商業銀行股份。社員若要退股的話,原則上按1∶1的比例。至於分多少紅利,還要對這幾十年的老檔案、老資料進行查對,才能計算出來,但過程很麻煩。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鄭蘭祥教授告訴記者,股金證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時代的變遷中,扮演過不同的角色。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如果當事人沒有退股,那麼就享有分紅的權利,但由於所持的股金數額太小,即使按較高的年收益率20%計付,50年的股息紅利最多也就十多元錢,而實際上,當年的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並不好,很少向社員分發紅利。目前,在收藏界不少人在收集這些老股票、股權證,相對於實際價值,「股金證」紀念或收藏的價值可能更大些。
相同情況後果不一
據了解,與汪昌宏一樣手裡存有這種股金證的,在全國出現了很多例,但各地處理結果卻大相徑庭。據新華社2003年3月20日電,深圳市民張慶輝家裡有兩本已經保存了近50年的信用社股權憑證,每本證書上標出的股數為2股,股金為2萬元(舊幣)。根據1990年深圳發展銀行對該類股票的兌付決議——每股股票可兌換人民幣60萬元,張慶輝的2股股金如得到確認,銀行將支付其120萬元人民幣。
2004年,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樁信用社股金案。市民孫成的父母於1954年12月在一家農村信用社入了4股,每股1元,50年後,孫要求信用社補發應得的股東紅利及利息5000元。但法院審理認為,根據《農村信用社管理暫行規定》、《關於農村信用社2003年度會計決算工作意見》等國家政策,信用社只需支付原告39元。
-----------------------------------------------------------------------
完美臨界線。
❼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當地21家農信社合並成立的「深圳市聯合信用銀行」,後改名為「深圳發展銀行」,簡稱深發展。深發展於1987年5月首次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深圳。
深發展作為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國最早的股份制銀行,在上世紀90年代,一直是金融界的寵兒。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深圳發展銀行綜合實力日益增強,成為了一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鄭州、等22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約300家分支機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北京、香港設立代表處,並與境外眾多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004年,深發展成功引進了國際戰略投資者——美國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 Asia AIV III,L.P.),成為國內首家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秉承「專業、創新」的客戶服務理念,深發展有效結合國際先進管理技術與本土經驗,在經營理念、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市場開拓等各個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
,深圳發展銀行業務持續健康增長,業績表現良好。截至2011年上半年,深發展總資產達8,521億元,總貸款4,485億元,總存款6,325億元。2011年上半年,深發展實現凈利潤47.32億元,加權年化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24.74%。資產質量保持在很好水平,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44%,撥備覆蓋率達380%,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8%和7.01%。
面對紛繁多變的經營環境,深發展以出色的適應力積極應對,扎實推進各項改革,穩步實施發展戰略,在包括供應鏈金融、零售業務等核心業務領域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夯實競爭優勢。
在公司業務方面,深發展確立了「面向中小企業,面向貿易融資」的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推出圍繞核心企業、開發上下游企業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應鏈金融」,並保持在國內同業間的領先優勢,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同時,國際業務、離岸業務穩健發展,作為國內首家獲得離岸網銀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深發展已為公司客戶搭建起跨時空、全方位的銀行服務體系。
自2005年將零售業務作為戰略轉型的方向以來,深發展堅持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構建起了零售銀行的產品和服務體系。針對中高端客戶的專業理財品牌「天璣財富」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能力,獲得更多客戶認可。信用卡業務繼續推行環保、時尚的核心價值定位;面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台,市場波動加大的局面,個貸業務繼續調整結構,增加高收益業務的比重,積極拓展個人經營性貸款、汽車貸款和無抵押貸款等。
資金同業業務在多領域展開與中小金融機構合作,新獲多項業務資格,金融產品鏈進一步延伸。同時把握國內市場階段性盈利機會,取得快速發展,同業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深發展在國內率先建立了財會、信貸、稽核垂直管理體系,積極引進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在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下,深發展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科學決策能力,全面加強風險控制,資產質量明顯提高,資本實力顯著增強。
深發展通過業務和管理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年來深發展積極履行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標准和行為准則,堅持誠信合規經營,維護客戶利益,為社會提供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保障員工合法權益,注重環保、熱衷公益、回饋社會。
2010年,深發展榮獲「最受尊敬銀行」、「最佳企業社會責任獎」、 「最強勢盈利銀行」、「最佳零售銀行」、「中國最佳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商」等殊榮。總行營業部、深圳江蘇大廈支行等15家網點榮獲年度「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範單位」稱號。
未來的深圳發展銀行,將繼續發揚團隊專業和創新的精神,秉承為股東創造回報、為客戶增添價值、為員工帶來發展的宗旨,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銳意進取,不斷創新,進一步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全面建設國際標準的現代商業銀行而不懈努力。
深圳發展銀行憑借持續的創新能力,其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06年凈利潤13.0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19%;2007年實現凈利潤26.5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3%;2008年度凈利潤降至6.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7%;深發展表示,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新增撥備約為56億元,核銷約94億元。核銷了全部損失類和可疑類的不良貸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級類貸款。此次核銷貸款的絕大部分為2005年以前發放的歷史不良貸款,深發展預計2008年12月31日的不良貸款余額約為19億元,占總貸款額的比例不到1%,與2008年9月30日4.3%和2007年12月31日5.6%的不良貸款率相比大幅下降,「但這次大額撥備使得深發展資產組合達到歷年來最健康水平」2009年,公司實現凈利潤50.31億元,比上年增長719%,每股收益為1.62元。
深發展在2010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揭曉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排名中列第231名,較2009年上升49名,在國內上榜銀行中排第16名。2010年深發展在國內20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303家分支網點,並在北京、香港設立代表處,與境外6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合並平安
2010年5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向深發展大股東:新橋集團定向發行2.99億股H股作為對價,受讓了新橋持有的深發展5.20億股股份,交易成本約合人民幣167.95億,交易完成後,平安保險集團持有深發展16.76%股份。
2010年6月,平安壽險斥資69.39億,以18.26元/股的價格,認購了深發展非公開發行的3.7958億股股份,每股價格18.26元,認購完成後,平安保險持有深發展29.99%股份。
2010年9月,平安保險宣布以持有的深圳平安銀行90.75%股份及26.92億現金,按17.75元/股的價格,認購深發展非公開發行的16.39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後,平安保險合計共持有深發展52.38%股份(26.84億股),按照2012年8月1日15.1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對應市值406.89億,深發展持有平安銀行90.75%股份。
2011年8月,深發展擬向中國平安定增募資不超過200億,交易完成後,平安集團對深發展的持股比例將達到61.36%。
2012年1月19日,深圳發展銀行發布公告稱,深發展和平安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兩行合並方案,深發展吸收合並平安銀行,並更名「平安銀行」。 深發展公告稱,本次吸收合並完成後,原「平安銀行」將被並入「深發展」,原「平安銀行」注銷,不再作為法人主體獨立存在,「深發展」應為合並後存續的公司,公司的中文名稱由「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5日晚間,深發展公告稱,收到《中國銀監會關於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的批復》(銀監復〔2012〕397 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Ping An Bank Co., Ltd.」。 平安銀行已於2012年6月注銷,深發展將成為新的「平安銀行」。更名事宜尚待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名稱變更登記手續。據悉,000001的股票號碼將保持不變。「平安銀行」將從深圳的城商行一躍升級為擁有1.26萬億資產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盡管更名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但兩行最終整合還需要一段時間。現深發展行長理查德·傑克遜表示,兩行的IT核心系統最終整合要到2012年10月才能完成;而整合所有工作100%地完成時間,將在2013年一季度。
2012年8月1日晚間,深發展發布公告稱,該行證券簡稱今日起正式變更為「平安銀行」……
2012年8月2日,深圳市深南中路深發展銀行大廈32樓會議室,原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肖遂寧與深圳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傑克遜共同為深發展更名平安銀行揭牌,深圳發展銀行正式結束了25年的使命,23歲的「000001」將帶著「平安銀行」的馬甲繼續行其A股K線傳奇。
作為中國平安集團三大業務支柱之一,平安銀行依託中國平安集團強大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計劃發展成為一家在零售業務、信用卡以及中小企業等主要目標市場業績驕人、整體管理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國性一流銀行。
2012年8月15日晚間,平安銀行發布合並以來的首份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96.26億元,同比增長61.7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61億元,同比增長42.91%。良好的業績為平安銀行的分紅方案奠定了基礎。 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總資產14906.23億元,較年初增長18.47%;存款和貸款總額達到9495.78億元、6829.06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1.60%、10.03%……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稱2012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從一年前的18億人民幣上升至21億人民幣(336340000美元),2012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為1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其中銀行業務在2012年前九個月的盈利中佔了約三分之一,在最後一個季度的貢獻甚至超過80%。
❽ 深發展股票是哪發行的什麼時候發行的
1987年5月首次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1991年4月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深發展於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認購形式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2012年6月14日,深圳發展銀行正式公告,深圳發展銀行已完成吸收合並平安銀行的所有法律手續,深發展和平安銀行已經正式合並為一家銀行。
包銷發行
是由代理股票發行的證券商一次性將上市公司所新發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購下來,並墊支相當股票發行價格的全部資本。
由於金融機構一般都有較雄厚的資金,可以預先墊支,以滿足上市公司急需大量資金的需要,所以上市公司一般都願意將其新發行的股票一次性轉讓給證券商包銷。如果上市公司股票發行的數量太大,一家證券公司包銷有困難,還可以由幾家證券公司聯合起來包銷。
股票發行代銷發行
是由上市公司自己發行,中間只委託證券公司代為推銷,證券公司代銷證券只向上市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續費。
股票上市的包銷發行方式,雖然上市公司能夠在短期內籌集到大量資金,以應付資金方面的急需。但一般包銷出去的證券,證券承銷商都只按股票的一級發行價或更低的價格收購,從而不免使上市公司喪失了部分應有的收獲。代銷發行方式對上市公司來說,雖然相對於包銷發行方式能或獲得更多的資金,但整個酬款時間可能很長,從而不能使上市公司及時的得到自己所需的資金。
❾ 深發展A股00001是怎麼成立發行的,它歷史是怎麼個情況。
深圳發展銀行前身為深圳特區6家城市信用社,經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通過股份化改造組建而成。1987年5月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同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1988年4月11日,「深發展」股票在特區證券公司掛牌,1991年4月3日「深發展A」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❿ 深圳發展銀行股票怎麼樣
深圳發展銀行股票還是非常不錯的,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深圳發展銀行的大股東:美國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 Asia AIV III,L.P.)擁有16.76%的股份。
深證發展銀行股票特點和優勢:
1、股價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市盈率處於低位
2、隨銀行板塊上漲,應該有一波小行情
3、但是機構主力目前對銀行板塊並不十分認可,一直未有大的行動
4、受外圍市場影響、地產泡沫,盈利模式簡單缺乏創新模式,大規模融資等的影響,未來預期不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