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股票不能買入
600396G金山是在上交所發行上市的股票,所以你要用上交所的股東帳戶來購買,而你只開了深交所的帳戶,那就只能買深交所上市發行的股票了.
深圳和上海的股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現在來說,上海新上市的股票都是中盤和大盤股票,而深圳主板已經沒有新股發行了,只是專門在中小板(屬於深交所)發行小盤的股票.
深圳股票代碼一般是000和002(中小板)開頭的,上海是600和601(最近新啟用)開頭.
你要更好的買賣股票的話,建議上海的股東卡也辦一個,這樣你就可以申購更多的新股,像這次的中國銀行.還有以後很多大盤的優質公司.
Ⅱ 為什麼購買不了深市的股票
你好,原因有1.您賬戶沒有足夠資金、委託價格超過有效報價2. 該深市股票為創業板股票,您未開通創業板許可權。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股票?
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二:什麼是創業板?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證券交易所第二市場,是一種區別於主板市場的證券市場。是為暫時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所市場。創業板是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與主板市場相比,創業板的上市要求往往更為寬松,主要體現在對成立時間、資金規模、中長期業績等方面的要求。創業板最大的特點是門檻低,要求嚴格經營,幫助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創業板上市公司成長性高,但往往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業績差,但成長空間很大。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高、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孵化創業和中小企業的搖籃。
Ⅲ 三年內不能買銀行股,為什麼不買
國內金融業的銀行本位主義思想,或者說成是自私自利的行為導向,在此暴露無遺。眾所周知,銀行業監管條例當中有一項不可逾越的規定:針對單一客戶的貸款比例不得超過全部貸款的10%。其目的是為了防止那種因一個客戶的貸款損失而吞嗤全部凈資產的至高無上的風險,也就是所謂貸款集中度風險,或者是將太多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風險。那麼,在銀行股上市為商業銀行募集了巨額資金並由此大大提高了資本充足率的同時,對股市構成的股本集中度風險可以避而不談嗎?這已使得中國股市看上去是一個銀行業主導的市場,其他上市公司不過是上市銀行的陪襯罷了。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幾乎人人都知道,未來銀行股上市的步伐還將加快,不僅有另一個巨無霸――農業銀行,還有數十家城市商業銀行,甚至還可能包括更多的農信社等。照此走下去,銀行股合計佔全部上市公司股本合計的比例註定要進一步提升。這太不可思議了!
Ⅳ 為什麼購買不了股票
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無法購買股票:
1.當天激活的賬戶當天不可購買,需要等到下一交易日
2.相關的賬戶許可權未開通,60開頭需要滬市許可權,00開頭需要深市許可權,30開頭需要創業板許可權
3.購買的數量不是100股或100股的整數倍
Ⅳ 為什麼不買銀行股
不買銀行股的三條理由:
一、銀行股業績確實很好,但是每隔一年到兩年銀行股就舉起圈錢的綠旗,讓投資者不堪其擾;
二、銀行管理不完善,亂收費頗受市場非議,而員工年薪則令人乍舌,讓投資者感到寒心;
三、銀行股一個一個都是龐然大物,每天的換手率極低,已經成為券商系期指空頭操縱大盤的工具,讓投資者無所適從。
Ⅵ 為什麼銀行工作人員不能炒股
銀行監管部門有明文規定不準員工經商和炒股,但現在似乎不準炒股也成了一紙空文,很多員工在工作之餘或工作之中炒股的人還是不少;但對經商現象是查得比較嚴厲的。當然,經商是絕對不行的,而炒股就要看炒股的資金了。如果是銀行工作人員自己的合法勞動所得就可以炒,如果是貸款所得就不可以炒。因為商業銀行是企業,不是政府機關公務員,對這方面的尺度放得相對寬些,我們現在黨政機關的公務員開始規定不準經商的,也不允許炒股,但現在對炒股這個規定好像也執行不是很嚴格了。因為炒股是自己的投資的私事,所以沒有特別嚴禁。而經商怕利用權利是樹權商交易,因而經商是在嚴禁之例。
炒股知識:
1、 想學炒股,除了要知道一些常識,一定要實際操作才行,可以先從模擬操盤開始。 現在大部分證券軟體都有模擬炒股的功能,投資者可以用其所學的理論知識來進行模擬操作,通過模擬炒股不僅可以先熟悉炒股規則,還可以鍛煉操盤技術。
2、 新手在炒股之前,需要對股票的基礎知識有一定了解,比如,st、*st股票是被特別處理的股票,股票前加dr表示當天是這只股票的除息、除權日,股票前加xr,表明當日是這只股票的除權日等等;其次需要了解股票的交易規則,目前A股市場實行的是t+1的交易制度,即股票今日買入,明天才可以賣出。
3、 在進行反復的模擬操作後,投資者可以適當的進行實盤操作,在實盤操作總,形成自己的交易體系。在模擬操作時,雖然操作方式都一樣,但用的資金是虛擬資金,其盈利與虧損對投資者的實際資金都不會造成影響,但是實盤操作就不同了,所以實盤操作需要投資者有良好的心態,不要因為盈利或虧損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4、 由於股市風險大,所以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也比較高,因此建議大家最好使用家裡的閑錢來投資,千萬不要用家庭必要資金來投資股票,以免一旦發生虧損造成自己難以承受的後果。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Ⅶ 為什麼不能買銀行股
這是我轉載的,比較有權威的,我們是散戶,經不起莊家折騰,你看看吧,我感覺分析的很有道理。
清議:二十年不買銀行股
(這是我10月16日為今天出版的《理財周報》撰寫的一篇文章,其中也反映了我對近期大盤走勢的部分憂慮)
不經意間,A股市場在銀行股上市道路上犯下一個大錯誤。如不及時糾正,必將釀成重大長期性風險
我在8月底撰寫並發表在《理財周報》上的一篇題為「銀行股的軟肋」的文章,事後遭到一些人的抨擊。大致的意思是說我不了解銀行的運作,對國內上市銀行業績過度依賴央行及政府的判斷存在重大失誤等。
沒錯,論及商業銀行如何內部控制信貸風險,以及為什麼長期向儲蓄客戶支付微薄利息卻在他們有朝一日成為住宅按揭貸款客戶後收取高額利息,還有像是如何對待違規客戶等一系列事關內部運作的問題上,我的確知之甚少。但是,我一向關注會計標准,也熟悉銀行業所遵循的資本標准,後者實際上是區別於一般企業的會計標准。
國內商業銀行業績過度依賴政府信用毋庸置疑
批評者說,雖然來自國債、央行票據以及其他歸根結底具有政府信用的債權投資的利息收入,占國內商業銀行營業利潤的比例平均高達七成以上,但是,該等資產佔用並非沒有成本,在扣減相應的付息成本後,其凈利息收益占營業利潤的比例就會大大降低,以至於所謂的國內商業銀行業績過度依賴政府信用的說法不能成立。
面對以上批評,我倒是對批評者所具備的銀行業常識持懷疑態度。依據巴塞爾協議,銀行的資產是按照風險權數劃分的。其中,國債、央行票據以及其他歸根結底具有政府信用的資產,其風險權數為0,而一切商業貸款的風險權數為100%。在會計上,這意味著前者無需壞賬撥備,而後者必須按照五級分類法確認相應的壞賬撥備。
推而論之,鑒於國內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比例遠超過5%,而壞賬撥備比率(已建立的壞賬撥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正常情況下應達到100%;鑒於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大多將四成以上的付息債務用於上述具有政府信用的資產佔用,而對這一部分資產不予壞賬撥備或做其他減值准備;鑒於國內商業銀行從上述具有政府信用資產當中獲得的凈收益率大大高於撥備後的存貸款利差收益率,因此,一旦失去政府信用的支持,出於資產風險權數以及壞賬撥備的考慮,商業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必然受到沉重打擊,不誇張地說可能會出現虧損。
資本充足率同樣依賴政府信用
所謂銀行資本充足率,是按照不同定義下的資本對加權風險資產合計的比率。顯然,分子數值越大,分母數值越小,所得出的資本充足率就越高。
在這一情況下,拋開分子不談,如果低風險權數資產(更不必說0風險權數的資產)佔加權風險權數資產合計的比例越高,加權風險權數資產合計或資本充足率計算公式當中的分母就越小,結果必然導致資本充足率上升。
於是,當我們必須承認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業績過度依賴政府信用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到銀行業資本充足率也存在過度依賴政府信用的問題。
在很大程度上,近幾年國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之所以快速提升,除銀行股上市募集資金極大地擴張了商業銀行核心資本規模以至於分子數值迅速擴大之外,越來越多的資產被投入到具有政府信用的資產當中以至於分母相對變小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無證據表明後工業化經濟需要一個龐大的銀行體系
為什麼經濟總量只要美國九分之一的中國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三個以股票市值計算的世界銀行業巨無霸呢?這個在別人眼中的好事在我眼裡卻不是什麼好事。
說到底,後工業化經濟並不需要一個龐大的銀行體系,或者說擁有龐大銀行體系只是初級工業化經濟的特徵。眾所周知,美國目前的銀行體系是由中小商業銀行構成的,至少相對於非銀行業企業所具有的規模而言是如此。國際經驗表明,伴隨企業資金籌措逐漸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為主轉變,銀行業在全社會金融服務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將趨於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發達的資本市場。想想看,這是否意味著現有過度龐大的國內銀行體系不會與GDP同比增長,以至於需要長期看淡銀行股業績成長性呢?
或許有人以為,放寬商業銀行對外投資限制,允許商業銀行將過剩的流動性投入股市,可以避免其業績增速鈍化,當然也足以實現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近日的確有報道說,工商銀行已開始進入IPO市場。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這更壞的消息了。
耐人尋味的是,金融監管機構一向強調負債投資股票是最最危險的金融活動,可偏偏在銀行資金直接進入股市的時候忘記了這一警告。無論如何,銀行是負債率最高的經營體,高到即使一個客戶的貸款出現壞賬,就可能吞嗤全部凈資產。無論如何,股市的風險遠遠大於信貸市場,允許商業銀行投資股票,等同於放大其資本風險。無論如何,日本股市泡沫的基本教訓就是銀行業大量持有股票。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晚些時候開始,為增強銀行業盈利水平,不允許銀行業持有國債的禁令被打破,結果是國內銀行業大量持有國債,由此形成嚴重的銀行對財政透支。從長計議,這是國內金融體系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要害是加大了長期財政預算平衡壓力。如今,已到了防止出現為顧及銀行業盈利水平而忽視金融業交叉風險的時候了。打算透過允許商業銀行投資股票的途徑而消化其過剩流動性嗎?這未免太短視了吧。
最大的風險在於銀行股集中度已嚴重透支
實際上,即使目前尚未明確允許商業銀行投資股票,但銀行業與股票市場之間的交叉風險已經形成,而且非常之高。
近日身體不適,隨拜託我的老朋友《創富志》雜志主編張信東幫我收集一項有關目前銀行股合計佔A股上市公司股本合計比例的數據。結果不出預料,截至9月底,14家A股上市銀行股本合計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股本合計的比例已接近50%。
國內金融業的銀行本位主義思想,或者說成是自私自利的行為導向,在此暴露無遺。眾所周知,銀行業監管條例當中有一項不可逾越的規定:針對單一客戶的貸款比例不得超過全部貸款的10%。其目的是為了防止那種因一個客戶的貸款損失而吞嗤全部凈資產的至高無上的風險,也就是所謂貸款集中度風險,或者是將太多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風險。那麼,在銀行股上市為商業銀行募集了巨額資金並由此大大提高了資本充足率的同時,對股市構成的股本集中度風險可以避而不談嗎?這已使得中國股市看上去是一個銀行業主導的市場,其他上市公司不過是上市銀行的陪襯罷了。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幾乎人人都知道,未來銀行股上市的步伐還將加快,不僅有另一個巨無霸――農業銀行,還有數十家城市商業銀行,甚至還可能包括更多的農信社等。照此走下去,銀行股合計佔全部上市公司股本合計的比例註定要進一步提升。這太不可思議了!
綜合以上因素,我不得不認真地建議:應當盡快暫停銀行股上市進程,拿出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審視銀行股上市風險。千萬不要忘記陳雲講過的那句話:我們要用90%以上的時間去弄清情況,用不到10%的時間去決策。
鑒於銀行股的問題十分復雜,我相信不可避免地要對A股市場構成一連串影響,包括股指期貨在內。
------------------------
清議
現任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經濟學研究員,曾任《新財富》學術顧問、《中國證券期貨》雜志執行社長、CCTV「中國證券」欄目上市公司年報財務顧問等。
Ⅷ 中國的銀行股票已經嚴重低估為什麼卻還不漲,沒人買呢
銀行股的確是業績比較好,估值比較低,但是權重比較大,影響整個大盤的走向,所以往往波動不是很大。對於我們散戶來說,我們資金運作比較快,完全沒有必要去做銀行股。基金還有一些其他機構和長線投資者比較偏好這類估值低的股票。
Ⅸ 中國銀行股票現在買入行不行
銀行板塊眾說紛紜 個人觀點則建議可少量輕倉長期持有 :
先在中國銀行股價很低但是對應的PE也很合理 超級具有價值 每股收益也很頗豐 基本上風險在前期下跌中得到相當多的釋放 但是 有異議的則是未來銀行業的發展前景 伴隨歐債危機美國部分銀行的相繼倒閉唯有中國銀行格外堅挺 但是眾人則也在某種程度上擔心中國銀行業在房地產處於搖擺之時 房貸的大規模房貸下降 壞賬率增加 信貸投放過大 銀行業再融資等一起列問題看空未來的中國銀行業 再加上有部分人擔心經濟的二次探底造成實體經濟的衰退導致企業無法正常償還銀行信貸等問題 故而對於未來銀行業並不看好 加之現在貨幣政策相關寬松但是比起去年的絕對寬松來講 已經無法有更多的資金進入股市 推波助瀾形成09年的大牛市 所以 現在銀行業很具有價值 但是無論是近期的農行上市還是未來的銀行業的發展都抱有謹慎觀望的態度
如果對銀行股有所喜好 建議關注每家銀行的投放行業的不同 中信前期算是被錯殺 主要原因則是對於房地產調控導致房貸投放下滑以至於影響到銀行業相關收入 但是中信銀行卻在房貸領域只佔好少一部分 所以受此牽連也屬冤枉 農行明日上市 期待
Ⅹ 我開完戶好幾天,為什麼中國銀行的股票不可以買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滬市A股在開戶後第二個交易日指定交易完成後即可交易,您看一下不可委託的報錯信息,如果是未作指定交易,請聯系所在券商查詢未指定的原因,如果是諸如委託價格超過限制等問題也會有說明的。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