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為什麼以股利方式分紅為什麼不直接分現金
可能是上市公司手頭無錢,或是有錢而不想分給大家。
『貳』 為什麼一個公司有時選擇股票股利而不是現金股利
因為分股不要錢,只是數字游戲,又能給普通股民以炒作的理由,所以有很多公司選擇股票股利
據說在西方國家,一個公司要這樣的股票股利,根本就不需要類似證監會的機構批准,只需要公司股東大會確認,然後報交易所到時候除權就是。其目的往往只是因為公司認為股價太高,有必要分股來降低股價而已:一個現實的例子是巴菲特的公司,他們不分紅不分股,公司股價達十萬美元以上,普通投資者想投資,門都沒有
『叄』 股票市場遇到賣不出去的股票 但公司又不是用現金分紅的怎麼辦拜託各位了 3Q
如果公司經營的好話就會有分紅(當然也有部分鐵公雞不分),分紅前通過股東大會決議通過,自己不用管就可以,紅利直接打到股票資金帳戶上。股價漲了如果你覺得所持股票已經達到或超出了應有的估值就可以賣出,賺取差價。如果股價跌了,使自己的收益為負時那就產生了浮虧,如果公司沒什麼問題,可以繼續持有,等待股價上漲。 一般選好優質公司買入長期持有的話,收益會很好的,至於你說的情況除非公司退市,不能交易了
『肆』 股票分紅的一些問題
1,除權除息後的股價怎麼計算?
答:(33.71-0,056)/2=16.827元;
2,假如我買了100股,實施分紅後我是不是變成200股,而且得到了0.4 元的紅利?
答:股票數量是200股,這沒錯,但現金紅利卻是錯的,因為現金紅利要上稅10%,而送股也是要上稅10%的,轉贈股才不用上稅,你的現金紅利在上稅10%後,每10股可得:0.504元,送5股,每股的面值是1元,相當於送5元,上稅10%後即是0.5元,每10股可得的現金是:0.04元,100股對應可得的現金是:0.4元.這個送股要上稅的問題,在網路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包括很多等級很高的朋友,包括一樓的那位朋友,其實上市公司之所以要在分配方案中加那0.56元的現金,其實就是給股東交稅用的.
3, 21號的收盤價和24號的開盤價有什麼關系?是不是有一個預設的開盤價,這個預設開盤價該怎麼計算?
答:21日的收盤價是用來計算下個交易日除權後的開盤參考價,僅此而已,至於說開盤後的價格是多少,完全取決於市場,跟我們平時的開盤價沒什麼兩樣,就好象某隻股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是10元,第二天跳空高開,開盤價為10.20元一樣,這是再平常不過了,當然了,大提前是不能超過漲跌幅(10%)的限制.
『伍』 為什麼我從來沒有得股票中分紅的現金
1\你可能在股權登記日哪天走了.
2\可以去證券所打單,假如沒有就去告證券所.
『陸』 為什麼股票分紅不直接發現金,而是降低股票價格
很多投資者其實對於上市公司分紅並無直接感覺,甚至有很多投資者很反感上市公司的分紅行為,分紅後的總資產並未發生變化,如果持股時間相對較短賣出的股票的時候還需要繳納紅利稅,關於這點我們下面也會重點講解,很多投資者最為疑惑的上市公司的為什麼的不直接拿現金直接分紅,而是要降低股票的價格,比如投資者原本的持有該上市公司100股股份,股權登記日收盤後股價是10元,持有市值是1000元。
如果上市公司實施分紅方案,准備每10派1元股息,相當於每股派0.1元,這位投資者可以獲得10元的分紅,但股價需要除息,除息後股價變成了(10-0.1)=9.9元,此時持有的市值變成了990元,然後加上分紅獲得的10元,目前總資產仍舊是1000元,所以會讓很投資者認為分紅就是以降低股價為代價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那現金分紅,那實際情況是否這樣呢,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下兩大問題,上市公司是否拿出現金分紅了,如果沒有為什麼要降低股價,如果是拿出了現金進行分紅,那為什麼又要降低股價。
總結:通過上面分析後我們知道,分紅的資金確實是上市公司凈利潤中的一部分,上市公司也拿出的真金白銀來選擇分紅,並不是犧牲股價獲得的資金選擇分紅,股價的降低是為了保證財務報表的核實和保證投資者在分紅買入和分紅後買入的公平性,並且的股價的波動就是二級市場的行為跟降低股價來選擇分紅並無直接關系,所以大家對於分紅後股價的變化和分紅的資金去哪裡一定要清楚認識,分紅只是資產轉移的一種方式,股價的波動是二級市場博弈的體現。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柒』 股票的紅利和現金紅利有什麼區別
我也分不大清楚你說的紅利和現金紅利的區別,不過除息可以給你簡單舉例如下:每10股派1元,如果股價是10元,那就是相當於每100元送你1元。前提是股權登記日你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呵呵!
『捌』 關於股票現金紅利
填權不就又回來了么
『玖』 什麼是紅股
紅股,即為 BONUS ISSUE
在上市公司分紅時,我國股民普遍都偏好送紅股。其實對上市公司來說,在給股東分紅時採取送紅股的方式,與完全不分紅、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度等方式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幾種方式,都是把應分給股東的利潤留在企業作為下一年度發展生產所用的資金。它一方面增強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它不像現金分紅那樣需要拿出較大額度的現金來應付派息工作,因為企業一般留存的現金都是不太多的。所以這幾種形式對上市公司來說都是較為有利的。
當上市公司不給股東分紅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這部分利潤就以資本公積金的形式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中。而給股東送紅股時,這一部分利潤就要作為追加的股本記錄在股本金中,成為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但在送紅股時,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本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上市公司需到當地的工商管理機構進行重新注冊登記,另外還需對外發布股本變動的公告。但不管在上述幾種方式中採取哪一種來處理上一年度的利潤,上市公司的凈資產總額並不發生任何變化,未來年度的經營實力也不會有任何形式的變化。
而對於股東來說,採取送紅股的形式分配利潤將優於不分配利潤。這幾種方式雖都不會改變股東的持股比例,也不增減股票的含金量,因為送紅股在將股票拆細的同時也將股票每股的凈資產額同比例降低了,但送紅股卻能直接提高股民的經濟效益。其根據如下:
1。當上市公司在本年度不分配利潤或將利潤滾存至下一年時,下一年度的紅利數額就勢必增大,股民就減少了一次享受稅收減免的優惠。
2。在股票供不應求階段,送紅股增加了股東的股票數量,在市場炒作下有利於股價的上漲,從而有助於提高股民的價差收入。
3。送紅股以後,股票的數量增加了,同時由於除權降低了股票的價格,就降低了購買這種股票的門檻,在局部可改變股票的供求關系,提高股票的價格。
將送紅股與派現金相比,兩者都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只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只要上市公司在某年度內經營盈利,它就是對股民的回報。但送紅股與派發現金紅利有所不同,如果將這兩者與銀行存款相比較,現金紅利有點類似於存本取息,即儲戶將資金存入銀行後,每年取息一次。而送紅股卻類似於計復利的存款,銀行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將儲戶應得利息轉為本金,使利息再生利息,期滿後一次付清。但送股這種回報方式又有其不確定性,因為將盈利轉為股本而投入再生產是一種再投資行為,它同樣面臨著風險。若企業在未來年份中經營比較穩定、業務開拓較為順利,且其凈資產收益率能高於平均水平,則股東能得到預期的回報;若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低於平均水平或送股後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不善,股東不但在未來年份里得不到預期回報,且還將上一年度應得得紅利化為了固定資產沉澱。這樣送紅股就不如現金紅利,因為股民取得現金後可選擇投資其他利潤率較高的股票或投資工具。
上市公司的分紅是採取派現金還是送紅股方式,它取決於持多數股票的股東對公司未來經營情況的判斷和預測,因為分紅方案是要經過股東大會討論通過的。
** 以上節錄於網路 **
那如何計算紅股過後的股數以及價格呢?
假使現在的股數是10,000,如果是5送3紅股,那麼就是10,000*(5+3)/5=16,000。
如果原先股價是RM8。00,那麼發紅股過後,股價就變成RM8。00*5/(5+3)=RM5。00
『拾』 股票分紅是怎麼回事,分紅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
指上市公司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無關盈虧,這是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
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
股息與分紅,雖然都是股票投資所取得的收益,但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1)在數量上,股息的比率一般是相對固定的,而分紅卻隨公司的盈利狀況可多可少;
(2)在時間上,股息發放時間可以是年底或第二年年初,也可分期多次發放,而分紅一般在第二年年初發放;
(3)在對象上,普通股的股東在公司經營狀況欠佳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甚至不分派股息。而優先股的股東一般有股息收入的保障,但一般不參與公司的分紅,普通股的分紅隨公司盈利的增減而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