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期股權投資中的商譽是什麼意思
因為商譽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成本(或購買成本)高於該子公司凈資產的差額(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公允價值的差額即為凈資產),它不包括凈資產與其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
但是在長期股權投資中權益法下,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大於對方賬面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確實理解為商譽,在個別報表上不確認,調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超額收益論
超額收益論認為,商譽是預期未來收益的現值超過正常報酬的那個部分。這里的超額收益應該是指在較長時期內能獲取較同業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潤。商譽是與企業整體結合在一起的,無法單獨辨認,但企業一旦擁有它,就具有超過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務潛力.因此,它的價值只有通過作為整體所創造的超額收益才能集中表現出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商譽
② 股市裡面的商譽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如何產生的呢
前幾年市場談論商譽較少,但在18年底大部分公司開始大規模的計提商譽,在19年市場上很多上市公司也發布商譽減值公告,為什麼早幾年中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商譽減值情況,在這幾年的突然出現爆發式增長。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下商譽到底是什麼,上市公司是如何產生的商譽,為什麼目前上市商譽減值佔比較多。
那我們上述講到大部分公司在牛市14-15年完成收購,那三年之後,那就是18-19年,所以我們發現在最近一兩年大量公司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公司的凈利潤,一旦凈利潤大幅度的減少後,造成了公司股價的下行。
總結:商譽是由於溢價收購所造成,溢價收購必須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那商譽就自然形成,所以大家在面對上市公司之前出現過高溢價收購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中商譽一欄中資金規模較大的,要注意後期的商譽減值的風險。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③ 股票里的商譽是指的什麼
商譽指的是一些無形的資產,比如說一些品牌。呃,有這個商譽。
④ 會計學中的商譽是什麼意思
商譽是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高於正常投資報酬率所形成的價值。這是由於企業所處地理位置的優勢、或是由於經營效率高、歷史悠久、人員素質高等多種原因,與同行企業比較,可以獲得超額利潤。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的經濟含義是企業收益水平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差額的資本化價格。它是由顧客形成的良好聲譽、企業管理卓著、經營效率較好、生產技術的壟斷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所產生的。商譽能為企業創造間接的經濟效益。它之所以作為一項資產具有價值,正是因為它的這種效益性特徵。
它是企業收益水平與按社會平均收益率計算的差額的資本化價格。人們通常是採用資本化率把企業超額收益還原求得商譽價格的,而資本化率實際上又是投資(投入資本)報酬率,企業超額收益經過還原所得的就是創造這種超額收益的資本額。
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項目,它不具可辨認性故不屬於無形資產。它不能獨立存在,它具有附著性特徵,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企業的環境緊密相聯。它既不能單獨轉讓、出售,也不能以獨立的一項資產作為投資,不存在單獨的轉讓價值。
⑤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中的商譽
在資產負債表中,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並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商譽的經濟含義是企業收益水平與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差額的資本化價格。它是由顧客形成的良好聲譽、企業管理卓著、經營效率較好、生產技術的壟斷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所產生的。
⑥ 商譽凈值是怎麼看
商譽是上市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額外付出的價格被會計計入公司的商譽裡面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值就需要重新被審核調整一次並且是只能向下調所以這個商譽凈值一般都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裡所以這個你就需要打開一款股票軟體的這只股票的F10裡面的財務中的資產負債表裡面查看了
⑦ 股票F10商譽怎麼看
1、首先,打開股票軟體,按鍵盤上的[F10],進入單個股票信息界面,單擊[財務概況],如下圖所示,然後進入下一步。
⑧ 股票商譽怎麼看
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買股票、持股的時候都是需要認真看商譽的,比如說買入的股票在年底計提大額的商譽,那麼企業公布的業績可能都是假象,企業有可能是負資產的狀態。大家可以在企業年報、半年報、季報的合並資產負債表裡面找非流動資產,上市公司的商譽就在其中。
同時分析商譽的風險,還要從上市公司的運營情況來看。也就是說公司業績表現確實優異,那麼商譽的問題就不需要太過擔心。而運營情況不佳,商譽又高的股票那就要注意了。
拓展資料: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