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人死後查銀行存款和股票

人死後查銀行存款和股票

發布時間:2022-07-07 22:23:54

1. 老人去世了,可以去銀行查詢存款嗎

老人去世以後,可以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或存摺到銀行查詢余額並且還可以取款的。提供老人的死亡證明和你與老人的關系證明,就可以查詢和取出老人的存款了。這個屬於遺產繼承,實現繼承以後,繼承人可以帶上相關的繼承證件和資料去銀行查詢。 老人去世後,如果還沒有實現繼承,那就不能查詢。待按照繼承法實現繼承以後,全部繼承人可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及老人的死亡證書以及相關的繼承證件和資料,前去銀行進行查詢。
而對於定期存款的話,如果知道存款到期的時間,只需要在存款到期的時候,帶著定期存摺或存單,當存款金的本金沒有超過5萬元的時候,去銀行櫃台輸入取款密碼,就可以把錢取出來。而當存款的本金大於5萬元的時候,就屬於大額存款了,那麼在取錢的時候不僅僅需要密碼,還需要存款人的身份證原件以及定期存摺存單,還有取款人的身份證原件,這幾樣缺一不可。
拓展資料:
1、如果只有存摺,並且知道取款密碼。那麼在櫃台上辦理的時候,有兩個需要注意區分。 當存摺的取款金額在5萬元以下的時候,取款的時候只需要提供存摺或者銀行卡輸入取款的密碼就可以將錢取出。 而當取款的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時候,想要一次性取出,那麼就必須攜帶戶主的身份證原件以及存摺或銀行卡。並且還需要提供取款人的身份證原件,在正確輸入密碼之後才能將錢取出。 面對活期存摺和銀行卡,只要能夠成功預約,無論金額多少,在取錢的時候輸入密碼,不要向銀行透露戶主已經去世的消息,那麼就可以直接把裡面的錢全部取出。
2、如果沒有身份證原件,那麼又該如何將這筆錢取出來呢?
在知道取款密碼以及有銀行卡或存摺的情況下,哪怕沒有身份證的原件也可以將這一筆錢取出來,如果存款總金額超過5萬元,只不過需要分多次取出。在銀行里有一個規定,只要取款金額超過5萬元就需要,提供取款人的身份證原件或者是提前預約才能夠取款,而提前預約也需要出示身份證原件,那麼此時我們就可以分多次將裡面的錢逐漸的取出來。並且定期存款的時候只能整存整取,不能分批次將錢取出。

2. 老人去逝後,在銀行的存款怎麼查

繼承人向銀行提供證明材料之後,可以向任一家銀行查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看存款人在某一家銀行有無存款。
根據銀保監會、司法部聯合發布《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如下: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憑存款人的死亡證明、可證明親屬關系的文件(包括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本人身份證;如果有遺囑,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憑存款人的死亡證明、公證遺囑、本人身份證。都可以單獨或共同向存款所在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交書面申請,辦理存款查詢業務,無需辦理公證機構出具的《存款查詢函》。
也就是說,繼承人准備了以上證明材料之後,可以向任一家銀行查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看存款人在某一家銀行有無存款。查詢的內容不僅包含銀行存款,還包含銀行自己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的余額,最有代表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對於銀行代銷的金融產品,銀行應該告知申請人到相關機構查詢。
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存款人的法定繼承人才有資格查詢和提取存款人在銀行賬戶中的錢,其他家人無權。法定繼承人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第一順序繼承人還健在,第二順序繼承人是無權繼承遺產的。
在查到已故存款人在哪些銀行有存款、存款余額是多少之後,接下來就是支取了。查詢已故存款人的銀行賬戶時,任一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單獨查詢,但是要支取,就需要全部繼承人都在場了。所有有權繼承人都要出具各自的身份證件、親屬關系證明文件(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等)、存款憑證等,達成一致分配意見之後,公證處就會出具《銀行存款繼承公證書》,就可以拿到銀行那裡支取並分配存款了。如果繼承人無法達成一致存款分配意見,可以通過人民法院起訴,首先調解,調解不成就要開庭審理並判決,出具判決書或裁定書。如果無法得知已故存款人的存款狀況,想要查詢和支取其存款還是比較麻煩的,所以建議任何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以防萬一,最好告知家人其在哪些銀行里有存款,如果不信賴他人,可以暫時不將金額告知,起碼能簡化查詢存款這一步驟。如果有可信的人,則最好將存摺或銀行卡的密碼也告知。知道錢存在哪家銀行,手中有存摺或銀行卡,知道密碼,這是最簡便的支取存款方式,可以直接去銀行取現。

3. 人死了如何查詢名下的存款

可以到故人生前所在的派出所先開據一份和故人親屬關系的證明,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未設公證處的地方向縣、市人民法院)申辦繼承權證明書,然後可到銀行辦理查詢和提取手續。但如果繼承權發生爭執時,還要通過人民法院裁決。儲蓄機構憑繼承權證明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辦理查詢、過戶或支付手續。
人去世後存款怎麼取?
存款應該先由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父母、子女、配偶),前往當地公證處辦理繼承證明書,確定死者生前的財產分配方案。然後,由獲得存款繼承權的當事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公證書,到銀行取出存款即可。如果知道密碼,繼承者可直接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或轉存,這樣會被視為正常支取或轉存,但如果事後發生繼承爭執與糾紛,銀行沒有責任。
《商業銀行法》和中國人民銀行、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發布的《關於查詢、停止支付和沒收個人在銀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過戶或支付手續的聯合通知》第二條規定:「關於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過戶或支付手續,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提取、過戶手續問題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應慎重處理。(一)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向當地公證處(尚未設立公證處的地方向縣、市人民法院,下同)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銀行憑以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如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執時,應由人民法院判處。銀行憑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

4. 人死後如何查詢銀行資產和網上APP 資產

人死之後,親人如需查詢其存在銀行的錢的,主要有以下二種方式:
第一種:由親人持相關的親屬證明(如戶籍證明等),直接到相關銀行請求查詢。但是,按照規定,銀行可以拒絕當事人個的查詢要求,所以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是要由所在銀行來決定的。
第二種:由親人提起遺產繼承訴訟,在訴訟中向法院申請調查,由法院依法到相關銀行查詢存款情況。
拓展資料:
商業銀行資產是商業銀行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商業銀行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商業銀行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主要內容包括放款、投資(證券投資、現金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租賃、買賣外匯、票據貼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貸款和投資。
貸款包括短期、中期、長期信貸和消費貸款等。商業銀行資產有兩種劃分,一種是按資產負債表構成劃分,另一種是按銀行經營管理的要求劃分。
定義:
商業銀行資產是商業銀行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商業銀行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商業銀行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主要內容包括放款、投資(證券投資、現金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租賃、買賣外匯、票據貼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貸款和投資。貸款包括短期、中期、長期信貸和消費貸款等。
分類:
商業銀行資產有兩種劃分,一種是按資產負債表構成劃分,另一種是按銀行經營管理的要求劃分。
資產負債表構成:
從資產負債表分析,商業銀行的資產由三部分構成,即流動資產、長期資產、其他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具有較強流動性的資產。
包括庫存現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在同業的存款、拆出資金、短期貸款、短期投資、一年內到期的投資、其他流動資產等;長期資產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資產。
包括中長期貸款、逾期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其他長期資產。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要求分類:
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要求劃分,商業銀行資產,可分為現金資產、貸款資產、證券資產、固定資產、匯差資金五類。
現金資產是銀行經營保持流動性所必需的;貸款資產和證券資產是銀行資產的主要部分,也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固定資產是銀行經營所必需的物質條件;
匯差資金是銀行經營中無法避免的資金佔用。商業銀行的資產經營管理,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5. 人去世後怎樣查詢銀行存款

帶上身份證去各個銀行查看是否有存款,若有存款,可以憑密碼支取(超過5萬需要憑身份證),若不知道密碼,要去公證處辦理公證書,拿到公證書後可以支取,若身份證注銷的,也要去公證處辦理公證書,拿到公證書後才能查詢或者支取存款。
活期和定期可以直接支取,理財只能等到理財到期後才能支取。
拓展資料:
銀行卡不小心丟失,需憑本人身份正去開卡當地辦理掛失補卡手續 掛失10元補卡10元,一般要等7天才可以補卡,但是有的銀行網點可以當天補卡,手續費是一樣的。
如果不方便可以憑身份證號碼大開卡的銀行的客服口頭掛失,0元,有效期7天,7天內再帶好證件去銀行補辦正式卡片。
以招商銀行為例:如果您的一卡通丟失,需要您盡快致電95555選4進入人工服務辦理口頭掛失(忘記卡號可以提供有效開戶證件號碼),口頭掛失有效期5天,5天後會自動解凍,沒有手續費。
口頭掛失辦理成功後,需您在口頭掛失有效期內盡快持您本人的開戶有效身份證原件到銀行網點辦理書面掛失(書面掛失手續費:10元/筆)。
一卡通掛失資金凍結後,賬戶可以進賬不能支取,代繳代扣業務將不能進行。可以接收工資或他人轉賬匯款入賬,另外我行個人資產系統的貸款還款扣款不受影響。口頭掛失凍結期間,不影響在招行櫃台做書面掛失補卡。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二十九條: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般個人的是不可以補辦原來的卡號的,但是市內部分商業銀行可以為持卡人保留原號補辦銀行卡,在銀行申請補辦銀行卡時,不妨問問「可不可以像補辦手機號碼那樣保留原號補卡」。
持卡人的儲蓄卡丟失並辦理銀行卡掛失後,只有少數銀行能提供保號服務。多數銀行表示,只要儲蓄卡掛失了,就沒辦法幫助持卡人保號,必須更換新號。還有的銀行,在儲蓄卡損壞的時候,可以提供換卡不換號服務,但若是丟失,必須換號。
對於不保留原來的卡號的原因:如果持卡人要保留原卡號,銀行重新在空白卡上按既定卡號製作,必須把客戶資料、信息轉交到制卡部門,這種定製顯然比批量預制更麻煩。客戶不僅要等待較長時間,保留原號碼還有一定的制卡成本,因此,銀行並不支持持卡人這么做。

6. 老人去世後怎樣查銀行詳細存款

去世老人的繼承人可以攜帶身份證、戶口簿、《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等材料,到當地的公證處申請出具《存款查詢函》。
按照新規定,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憑已故存款人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系的文件(如居民戶口薄、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可單獨或共同向存款所在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交書面申請,辦理存款查詢業務。查詢范圍包括存款余額、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的余額。銀行業金融機構經審查符合要求後,會書面告知申請人所查詢余額。對代銷且無法確定金額的第三方產品,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告知申請人到相關機構查詢。
銀保監會和司法部聯合出台《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司法部辦公廳關於簡化查詢已故存款人存款相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已故存款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憑已故存款人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系的文件(如居民戶口簿、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憑已故存款人死亡證明、公證遺囑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可單獨或共同向存款所在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交書面申請,辦理存款查詢業務。查詢范圍包括存款余額、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發行或管理的非存款類金融資產的余額。銀行業金融機構經形式審查符合要求後,應書面告知申請人所查詢余額。對代銷且無法確定金額的第三方產品,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告知申請人到相關機構查詢。」
拓展資料: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詢能否委託他人辦理
答:對於符合委託民事法律關系的,可以委託他人辦理存款查詢,且可以多次查詢。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風險控制要求和業務辦理需要,製作申請書和承諾書。《通知》附件提供了存款查詢情況告知書的參考樣本,各行可以在不加重查詢人義務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便利群眾的同時控制風險。

7. 人死後銀行記錄能查嗎

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提取該項存款,應向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辦繼承權證明書,之後可以拿著證明去銀行查賬。
1、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執時,由人民法院判處。儲蓄機構憑繼承權證明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輸過戶或支付手續。
2、個人存貸款屬於個人隱私,去世人的繼承人必須先出具與死者關系證明和遺產繼承公證書。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去世人的戶口、身份證等。銀行才能查詢。
拓展資料
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查詢、停止支付和沒收個人在銀行的存款及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過戶或支付手續的聯合通知》,對儲蓄存款過戶或支付作了明確的規定:
1、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當向當地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銀行憑此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
2、如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執時,應由人民法院判處,銀行憑法院的法律文書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銀行不受理糾紛的解決。
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查詢、停止支付和沒收個人在銀行的存款及存款人死亡後的存款過戶或支付手續的聯合通知》,對儲蓄存款過戶或支付作了明確的規定:
1、存款人死亡後,合法繼承人為證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權提取該項存款,應當向當地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權證明書,銀行憑此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
2、如該項存款的繼承權發生爭執時,應由人民法院判處,銀行憑法院的法律文書辦理過戶或支付手續,銀行不受理糾紛的解決。

閱讀全文

與人死後查銀行存款和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商品城股票歷最低價 瀏覽:847
主力輕度控盤的股票怎麼樣 瀏覽:338
股票交易軟體視頻教程 瀏覽:760
股票證券資金帳戶會自動解封嗎 瀏覽:906
東方證券股票後市走勢 瀏覽:819
股票賬戶1002股票賬戶 瀏覽:349
中國國葯是哪只股票 瀏覽:188
建行股票漲停 瀏覽:153
股票ma指標使用技巧 瀏覽:791
同花順股票無法登陸資金賬戶 瀏覽:870
做股票投資買賣點的電銷 瀏覽:6
怎樣開證券賬戶買股票 瀏覽:334
平安銀行股票96年 瀏覽:833
st昌九股票診斷 瀏覽:365
每日股票資產 瀏覽:649
中國買了股票 瀏覽:636
怎麼有的股票只有5個點漲停 瀏覽:680
公司賬戶投資股票 瀏覽:961
華夏科技成長股票型006868 瀏覽:821
中國最早的股票市場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