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個新手,請教如何判斷股票的價值高於還是低於價格
這方面沒有統一的標准,也難以有統一的標准。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用股票的票面價值來表示,但票面價值往往與股票實際的市場價格相去甚遠。
股票的理論市場價值同樣如此。
下面分別介紹各種比率的含義及在財務分析中的作用。
所引數據均盡量採用上述A公司的表例。
(一)獲利能力比率常用的分析公司獲利能力的比率有:1.資產報酬率,也稱投資盈利率,指公司資產總額中平均每100元所能獲得的純利潤,其公式為;資產報酬率=稅後盈利平均資產總額×100%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B2。
資產報酬率是用以衡量公司運用所有投資資源所獲經營成效的指標。其比率越高,則表明公司善於運用資產,反之,則資產利用效果差。依表例,A公司的資產報酬率為64B2050=3.12%,即每投入100元資金,獲得收益3.12元。
由於資產來源除股東外,還有其他債權人,如銀行以及公司債券的投資者等,因此,除歸屬股東所有的稅後盈利外,還應包括支付債權人的利息費用。調整後的資產報酬率則為:資產報酬率=稅後盈利+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以A公司為例,調整後的資產報酬率為:(64+9.2)B2050=3.57%2.資本報酬率,即凈收益與股東權益比率、稅後盈利與資本總額比率,計算公式為:資本報酬率=稅後盈利(凈收益)資本總額(股東權益)×100%資本報酬率是用以衡量公司運用所有資本所獲得經營成效的指標。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資本的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則資本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股票交易市場,股票公開上市的條件之一,就是公司在近幾個年度內資本報酬率必須達到一定的比率。例如,台灣證券交易所規定,資本報酬率低於6%的公司,其股票不得上市;資本報酬率在6%~8%之間的公司,其股票只能被列為第二類上市股票;只有資本報酬率達到8%以上的公司,其股票才能准予列為第一類上市股票。以A公司為例,其資本報酬率為64B700=9.14%,處於較高水平。
3.股本報酬率。其計算公式為:股本報酬率=稅後盈利股本×100%從股本報酬率的高低,可以觀察到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
當年這一比率高,則公司分配股利自然高,反之,這一比率低,如果不動用留存收益,則分配的股利自然低。以A公司為例,其股本報酬率為64B600=10.67,分配的股利自然高。
4.股東權益報酬率,又稱凈值報酬率,是指普通股的投資者委託公司管理人員應用其資金所能獲得的投資報酬率。
其計算公式為: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盈利-優先股利股東權益×100%這一比率,可以衡量出普通股權益所得報酬率的大小,因而最為股票投資者關心。這一比率還可用於檢測一個公司產品利潤的大小及銷售收入的高低,其比率越高,說明產品利潤越大,反之則不然。以A公司為例,其股東權益報酬率為(64-8)B700=8%。
5.股利報酬率,即股利與股價的比率,它表示按市價計算,公司的股東實際可獲得的盈利率。其計算公式為:股利報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100%以A公司為例,其普通股股本為450萬元,假定每股20元,則共發行了22.5萬股;1990年度普通股股利為42萬元,除以22.5萬股可得每股股利為1.87元。假定其普通股每股市價為40元,則股利報酬率等於1.87元除以40元為4.67%。
6.每股帳面價值,即股東權益總額與股票發行總股數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帳面價值=股東權益總額(優先股數+普通股數)將每股帳面價值與每股票面價值相比較,可以看出經營狀況的好壞。通常經營狀況良好、財務健全的公司,其每股帳面價值必定高於每股票面價值;帳面價值逐年提高,就表明該公司的資本結構越來越健全。當然,每股帳面價值僅是表明公司股東所投入的每股股票價值,而不是表示股東每股股票從公司所能取出的價值。以A公司為例,其股東權益總額為700萬元,普通股股數為22.5萬股,假定其優先股也為20元一股,優先股本為150萬元,則共發行7.5萬股。A公司的每股帳面價值即為700B(7.5+22.5)=23.33元,顯然,其每股帳面價值高於票面價值(20元)。
7.每股盈利。計算公式如下:每股盈利=稅後盈利-優先股利普通股發行數通過對每股盈利的分析,投資者不但可以了解公司的獲利能力,而且可預測每股股利以及股利增長率,並據此決定每一普通股的價值。以A公司為例,其稅後盈利與優先股利的差額為56萬元,普通股發行數為22.5萬股,依公式計算,每股盈利為2.4元。
8.價格盈利比率,簡稱盈利比。計算公式如下:價格盈利比率=股票價格每股盈利通過分析這一比率,投資者可預測公司未來盈利的增長狀況,並由此求出股票應有的價格。
9.普通股利潤率。其計算公式如下:普通股利潤率=普通股每股帳面價值普通股每股市價×100%這一比率是投資者在比較各種投資機會時的一個重要參數。每股利潤率越高,公司股票的質量越好,獲利能力也高,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越大。
10.價格收益率,為普通股利潤率的倒數。其計算公式如下:價格收益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帳面價值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業獲利能力越大,股票質量越好。
11.股利分配率,又稱股息支付率,計算公式如下:股利分配率=現金股利-優先股股息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12.銷售利潤率,指公司銷售收入中每100元平均獲得的銷售利潤。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稅後利潤銷售收入×100%這一比率的高低,意味著公司獲利能力的強弱。依上式,可求出A公司的銷售利潤率為64B780=8.2%。
13.營業比率。計算公式為營業比率=營業成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費用銷售收入×100%通過這一比率的分析,可測知公司的營業效能,因為營業比率與100%之間的差額就是營業時發生的損益。如果某公司的這一比率超過了100%,則顯示虧本狀況,反之,這一比率越小,則公司的純利潤越高,獲利能力越強。以A公司為例,其營業成本為670.8萬元(530.4+140.4),依上式計算,其營業比率為670.8B780=86%,由此可知A公司營業狀況較好。其他如銷售毛利率、營業純利潤率等從略。
(二)償債能力比率公司的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反映短期償債能力,即將公司資產轉變為現金用以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流動資產構成比率等。反映長期償債能力,即公司償還長期債務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負債比率、舉債經營比率、產權比率、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等。下面分別述之。
1.流動比率,也稱營運資金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最通用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這一比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並表明公司有充足的營運資金;反之,說明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不強,營運資金不充足。一般財務健全的公司,其流動資產應遠高於流動負債,起碼不得低於1:1,一般認為大於2:1較為合適。以A公司為例,其比率為1540B850=1.81:1。
但是,對於公司和股東而言,並不是這一比率越高越好。
流動比率過大,並不一定表示財務狀況良好,尤其是由於應收帳款和存貨余額過大而引起的流動比率過大,則對財務健全不利,一般認為這一比率超過5∶1,則意味著公司的資產未得到充分利用。
如果將流動比率與營運資金結合起來分析,有助於觀察公司未來的償債能力。例如,A公司的流動比率為1.81∶1,其營運資金為690萬元,假定B公司有流動資產1800萬元,流動負債為1110萬元,則其營運資金亦為690萬元,但其流動比率僅為1.62∶1。顯然,在短期償債能力方面,A公司優於B公司。從此例可以看到,比率分析法有助於彌補差額分析法的缺陷。
2.速動比率,又稱酸性測驗比率,是用以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為: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的含義在差額分析法中已有介紹。投資者通過分析速動比率,可以測知公司在極短時間內取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最低限為0.5∶1,如果保持在1∶1,則流動負債的安全性較有保障。因為,當此比率達到1∶1時,即使公司資金周轉發生困難,亦不致影響即時的償債能力。依表例,A公司1990年年終時的速動比率為1070B850=1.26∶1。即A公司的每一元流動負債中,有1.26元速動資產可以抵償。
3.流動資產構成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流動資產構成比率=每一項流動資產流動資產總額分析這一比率的作用在於:了解每一項流動資產所佔用的投資額:彌補流動比率的不足,達到檢測流動資產構成內容的目的。
上述三種比率,主要涉及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下述的各種比率則主要涉及長期償債能力。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不僅關繫到投資者的安全,而且關繫到公司擴展經營能力的強弱。
4.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其計算公式為: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股東權益負債總額×100%這一比率表示公司每100元負債中,有多少自有資本抵償,即自有資本占負債的比例。比率越大,表明公司自有資本越雄厚,負債總額小,債權人的債權越有保障;反之,公司負債越重,財務可能陷入危機,可能無力償還債務。以A公司為例,這一比率為700B1500=46.7%,即每100元負債中,有46.7元自有資本作抵償,表明該公司的債權較有保障。
5.負債比率。這一比率為上面比率的倒數,它表明公司每1元資本吸收了多少元負債,在實質上與上面比率即股東權益對負債比率是一樣的。其計算公式為: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分析這一比率,可以測知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的大小,因為負債是一種固定責任,不管公司盈虧,均應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必須償還。一般認為負債比率的最高限為3∶1。但是,必須明確,對投資者而言,負債比率過低並不一定有利,因為公司自有資本相對於負債來說,只需維持在一定水準足以保障公司信用就可以了。此比率過低表明公司舉債經營能力有待增強。以A公司為例,其負債比率為1500B700=2.14,即公司每1元自有資本共吸收了2.14元的負債。
6.舉債經營比率。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資產總額中,債權人的投資額是多少,其計算公式為:舉債經營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凈額×100%在上面公式中,負債總額即債權人權益,總資產凈額則是全部資產總額減除累計折舊後的凈額。例如,A公司的負債為1500萬元,總資產凈額為2200萬元,其舉債經營比率為68.18%,即每100元資產中,有68.18元是經舉債取得的。
運用這一比率可以測知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大小並分析股東權益的運用程度。比率越高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越大,股東權益也能得到充分運用。但是,舉債經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經營順利,這一比率高的公司雖然承擔較大風險,但也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利潤,為股東帶來更多的收益;反之,如果經營不佳,則借貸的利息將由股東權益補償,當負債太多以至於無法支付利息或本金時,可能被債權人強迫清算或改組,對股東不利。可見,公司在進行舉債經營決策時,必須在預期利潤的增加和風險的增加這兩點上權衡利弊,均應以市場狀況、經營狀況的順利與否為轉移。在日本,這一比率一般均達到80%以上。
7.產權比率,即自有資本率。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股東權益總資產凈額×100%這一比率表明股東權益在總資產中所佔的比例,是與舉債經營比率配合的比率。產權比率越高,公司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重越大,從而其資產結構越鍵全,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產權比率(自有資本率)必須達到25%以上,該公司的財務才算是鍵全的。以A公司為例,其舉債經營比率為68.18%,可推算出其產權比率為31.82%。
8.固定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固定比率=股東權益固定資產×100%這一比率表示公司固定資產中究竟有多少是用自有資本購置的,並用於檢測公司固定資產是否過度擴充、膨脹。比率越高,則公司的財務結構越健全。一般認為起碼應高於100%。如果該比率低於100%,則表明該公司要麼是資本不足,要麼是固定資產過分膨脹。固定資產的過分膨脹,勢必使資產的流動性減少,從而影響未來的償債能力。以A公司為例,其固定資產為660萬元,資本為700萬元,則固定比率為106.1%。
9.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固定資產長期負債×100%這一比率既可表明公司有多少固定資產可供長期借貸的抵押擔保,也可表明長期債權人權益安全保障的程度。就一般公司而言,固定資產尤其是已作為抵押擔保的,應與長期負債維持一定的比例,以作為負債安全的保證。一般認為,這一比率起碼得超過100%,越大則越能保障長期債權人的權益。否則,則表明公司財務呈現不健全狀況,同時亦表明公司財產抵押已達到最大限度,必須另闢融資渠道。以A公司為例,其固定資產為660萬元,長期負債為650萬元,該比率則為101.5%。
10.利息保障倍數。其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倍數=利息費用+稅前盈利利息費用這一比率可用於測試公司償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數越高,說明債權人每期可收到的利息越有安全保障;反之則不然。以A公司為例,其利息費用為9.2萬元,稅前盈利為100萬元,依上式計算,可知該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數為11.87倍。
(三)成長能力比率成長能力比率可用來測知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上述償債能力比率,在一定意義上也可用來測知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因為安全性乃是收益性、成長性的基礎,公司償債能力比率的指標合理,財務結構才健全,才有可能擴展經營,否則,如果償債能力弱,則很難想像公司有餘力去擴展經營。至於舉債經營比率、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則更是公司外部的成長性比率指標。公司舉債經營比率高,一方面也說明信譽高,債權人樂於向它投資,公司靠舉債獲得更多資金擴展經營。而如果固定資產對長期負債比率高,也表明其尚有餘力借入更多的長期債務用於擴展經營。
反映公司內部性的擴展經營能力的比率則主要有:1.利潤留存率。其計算公式為:利潤留存率=稅後利潤-應發股利稅後利潤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稅後利潤(盈利)有多少用於發放股利,多少用於留存收益和擴展經營。其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越重視發展的後勁,不致因分發股利過多而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比率越低,則表明公司經營不順利,不得不動用更多的利潤去彌補損失,或者分紅太多,發展潛力有限。以A公司為例,其稅後利潤為64萬元,應發股利50萬元,利潤留存率則為21.88%。
2.再投資率,又稱內部成長性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再投資率=稅後利潤股東權益×股東盈利-股息支付股東盈利=資本報酬率×股東盈利保留率這一比率表明公司用其盈餘所得再投資,以支持公司成長的能力。公式中的股東盈利保留率即股東盈利減股息支付的差額與股東盈利的比率。股東盈利則指每股盈利與普通股發行數的乘積,實際上就是普通股的凈收益。
這一比率越高,公司擴大經營的能力則越強;反之則不然。以A公司為例,其資本報酬率為9.14%,股東盈利保留率為98.66%,則其再投資率為9.01%。
(四)周轉能力比率周轉能力比率亦稱活動能力比率,是分析公司經營效應的指標,其分子通常為銷售收入或銷售成本,分母則以某一資產科目構成。
1.應收帳款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應收帳款周轉率=銷 售 收 入(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B2=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由於應收帳款是指未取得現金的銷售收入,所以用這一比率可以測知公司應收帳款金額是否合理以及收款效率高低。這一比率是應收帳款每年的周轉次數。如果用一年的天數即365天除以應收帳款周轉率,便求出應收帳款每周轉一次需多少天,即應收帳款轉為現金平均所需要的時間。其演算法為:應收帳款變現平均所需時間=一年天數應收帳款年周轉次數應收帳款周轉率越高,每周轉一次所需天數越短,表明公司收帳越快,應收帳款中包含舊帳及無價的帳項越小。反之,周轉率太小,每周轉一次所需天數太長,則表明公司應收帳款的變現過於緩慢以及應收帳款的管理缺乏效率。以A公司為例,它的90年年末的銷售收入為780萬元,應收帳款為190萬元,假定期初應收帳款為170萬元,則其應收帳款的平均余額為180萬元,按上式計算,應收帳款周轉率為4.3次,即每年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周轉次數為4.3次,每周轉一次所需天數約84天。
2.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銷 售 成 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B2=銷售成本平均商品存貨存貨的目的在於銷售並實現利潤,因而公司的存貨與銷貨之間,必須保持合理的比率。存貨周轉率正是衡量公司銷貨能力強弱和存貨是否過多或短缺的指標。其比率越高,說明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公司控制存貨的能力越強,則利潤率越大,營運資金投資於存貨上的金額越小。反之,則表明存貨過多,不僅使資金積壓,影響資產的流動性,還增加倉儲費用與產品損耗、過時。以A公司為例,其銷售成本為530.4萬元,期末存貨為300萬元,假定期初存貨為200萬元,則平均存貨余額為250萬元,根據公式,可知該公司存貨周轉率為2.12次。
3.固定資產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金額這一比率表示固定資產全年的周轉次數,用以測知公司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其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資產周轉速度越快,固定資產的閑置越少;反之則不然。當然,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則表明固定資產過份投資,會縮短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根據公式,我們可以求出A公司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即780B660=1.18(次)4.資本周轉率,又稱凈值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資本周轉率=銷售收入股東權益平均金額運用這一比率,可以分析相對於銷售營業額而言,股東所投入的資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比率越高,表明資本周轉速度越快,運用效率越高。但如果比率過高則表示公司過份依賴舉債經營,即自有資本少。資本周轉率越低,則表明公司的資本運用效率越差。以A公司為例,可以算出其資本周轉率為:780B700=1.11(次)5.資產周轉率。其計算公式如下: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產總額這一比率是衡量公司總資產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標。
總資產周轉速度的快慢,意味著總資產利用效率的高低。以A公司為例,其資產周轉率為780B2200=0.36(次)
差額分析法
差額分析法也稱絕對分析法,指以數字之間的差額大小予以分析。它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中有關科目的絕對數值的大小,據此判斷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財務分析中,主要是分析下列數值的大小:凈值=帳面價值=股東權益=資本=總資本-總負債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資本)-固定資產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有價證券發放股利=(本年凈收益+累積盈餘)-(留存收益+已撥用的留存收益)普通股股利=發放股利-優先股股利銷售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純利=銷售毛利-營業費用=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費用)稅前盈利=(營業純利+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稅後盈利=稅前盈利-所得稅=本年凈收益通過對上述數值的差額分析,投資者可以獲得對一個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初步認識。例如,營運資金又叫運轉資金,是公司日常循環的資金,表示公司在短期內可運用的流動性資源的凈額,即一年內可變現的流動資產減去一年內將到期的流動負債的差額。營運資金的大小,不僅關繫到公司經營活動能否正常運行,也關繫到短期償債能力。從上例A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可得出A公司的營運資金為690萬元,即: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540-850=690(萬元)或:=(長期負債+資本)-固定資產=(650+700)-660=690(萬元)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A公司擁有的可供營運的資金是比較大的。
又如,速動資產是幾乎可以立即轉換為現金,馬上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流動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和有價證券等,而商品存貨和預付費用不易轉換為現金,流動性較差,不屬速動資產。顯然,速動資產的大小,關繫到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從上表中,亦可得出A公司的速動資產為1070萬元,即: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1540-(300+170)=1070(萬元)所得數字遠遠大於流動負債,從而初步了解到A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是有保證的。
差額分析法僅僅是財務分析的第一步,它無法解釋求出的數值的大或小到什麼程度,也無法說明該數值以多大或多轉資金,是公司日常循環的資金,表示公司在短期內可運用的流動性資源的凈額,即一年內可變現的流動資產減去一年內將到期的流動負債的差額。營運資金的大小,不僅關繫到公司經營活動能否正常運行,也關繫到短期償債能力。從上例A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可得出A公司的營運資金為690萬元,即: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540-850=690(萬元)或:=(長期負債+資本)-固定資產=(650+700)-660=690(萬元)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A公司擁有的可供營運的資金是比較大的。
又如,速動資產是幾乎可以立即轉換為現金,馬上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流動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和有價證券等,而商品存貨和預付費用不易轉換為現金,流動性較差,不屬速動資產。顯然,速動資產的大小,關繫到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從上表中,亦可得出A公司的速動資產為1070萬元,即: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1540-(300+170)=1070(萬元)所得數字遠遠大於流動負債,從而初步了解到A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是有保證的。
差額分析法僅僅是財務分析的第一步,它無法解釋求出的數值的大或小到什麼程度,也無法說明該數值以多大或多小為好。而許多數值如營運資金和速動資產,並不是越大越好。所以,還應結合其他分析方法,否則,就達不到財務分析的目的。
財 務 狀 況 分 析
經營狀況分析是側重對股票發行公司進行質的分析;財務狀況分析則要側重於對股票發行公司進行量的分析。財務狀況分析,就是通過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效果,進而了解財務報表中各項數字的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並作出投資判斷。
按股票發行和交易的管理法規,發行公司均應上報並公開其財務報表。我國證券交易管理法規定:上櫃或上市交易的股票發行公司,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中間,向證券主管機關報送中期財務報表;在每個會計年度末,向證券主管機關報送經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簽證的期末財務報表,並向公眾公布。對於投資者來說,對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即對財務報表的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其實例如下:從資產負債表可以了解到股票發行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從損益表可以了解到股票發行公司在某一期間的經營效果。此外,為反映稅後盈利的分配情況以及公積金與未分配利潤的增減變動原因,公司通常還列示利潤分配表以利於財務分析。有的公司亦將利潤分配表專項列出。
資產負債表的格式有帳戶式和垂直式兩種。帳戶式是將資產項目列在左邊,負債和股東權益項目列在右邊,使資產負債表左右平衡。下表即為此類。
損益表的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
多步式是通過以下步驟計算出公司的凈收益的:A公司1990年度資產負債表 (單位:萬元)資 產負 債流動資產:現 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存 貨預付費用其 他流動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土 地房 屋機 器設 備其 他減:折舊固定資產合計資產總計流動負債:應付帳款應付票據應付費用應付稅款應付股利其 他流動資產合計長期負債負債總計股東權益:股本:優先股普通股股本合計法定準備留存收益:本年凈收益累積盈餘減:已提撥的留存收益 已宣布的現金股利其中:優先股股利 普通股股利留存收益合計股東權益合計負債+股東權益
從銷售收入中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毛利;從銷售毛利中減去營業費用,得出營業純利潤;營業純利潤加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得出稅前盈利;從稅前盈利中減去應付所得稅,得出稅後盈利,即公司凈收益。上表即為此類。
A公司1990年度損益表 (單位:萬元)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毛利營業費用: 工資 折舊費用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合計營業純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息費用 其 他 營業外支出合計稅前盈利應付所得稅稅後盈利分析財務報表,主要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長性、周轉性。其主要方法有差額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經營狀況內部因素分析
QQ:223596793
Ⅱ 如何長線投資股票技巧
1、以合理價格購買股票。價格是投資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投資者只有以低於股票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才能獲利。因此投資者需要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而以較高價格賣出。
2、選擇一隻績優股。這是長線投資的前提,需要投資者結合多方因素判斷該股是不是績優股,否則即使長線也可能無法盈利。
3、選擇合適的入市時間。長線投資也要選擇合適的入市時間,在眾人貪婪的高點入市是不明智的。長線投資最好的建倉時間,是在大家都已經對市場沒有信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很多破凈股,別人恐懼時,才是建倉的好時機。但盡管如此,也不要一次打光自己所有的子彈,所以建倉應該分批執行。當回調遇到均線的支撐時,也是長線加倉的好時機,要果斷出手。長線投資,也不意味著長期不動,應該適當的結合一些波段操作高拋低吸。
拓展資料:長線投資八大注意事項
1、戒過於投機。對長線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理性的投資理念,不要為股價的小漲小跌所動,不要變投資為投機、變長線為短線操作。
2、戒心浮氣躁。也就是說,長線投資者要有一種等待的耐心和信心,股價有一定漲幅後要敢於持股待漲;也要敢於低位補倉,堅定自己的長線投資理念。
3、戒急於翻本。長線投資者在被套牢或是割肉出局的情況下,都不要急於翻本。應坦然面對,耐心等待新的投資機會。
4、戒恐慌殺跌。有些中長期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股民,容易受到某些利空消息的影響,對股市或手中股票失去信心,感到恐慌,於是拚命拋售手中的股票;也有的會誤信一些利好消息,這樣往往會上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主力莊家的當。因此,我們建議長線投資者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客觀地分析各類消息的真實性,切忌盲目恐慌殺跌。
5、戒過度貪婪。過度貪婪是所有股票投資者的大忌,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也是如此。投資者想獲取收益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能太貪心,許多時候,投資者的失敗就是由過分貪心造成的。一個有理性的長線投資者在獲利時,絕不會貪婪,而是果斷了結,落袋為安。中線投資的獲利應把握在25%左右,長線投資的獲利可定位在50%以上。
Ⅲ 個股跌破凈資產後,可以放心大膽購買嗎還有多大風險!
您好,聽別人說可以,實際還得看情況的!一個公司連續的在虧損!凈資產就是 公司的廠房 機器 這些叫固定資產+現金啊 存貨這些 存款啊 叫流動資產 等等無形資產啊!然後除以股票數量等於 凈資產。。。 以上是個打個比方,也許這些財務說的不準 見諒! 如果破了凈資產 好想被低估了。萬一這個公司的機器設備 賣了就是破爛 根本沒有人要怎麼辦? 就好像你用買個電腦5000 用2年 損耗後等於3500 可是你賣了 根本沒有人要?人家早就更新換代了。。。你就不值得3500 但是財務報表上寫會寫3500! 所以一個公司破了凈資產有破了凈資產的理由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你一個人看到了!嚴重低估也輪不到你先買 需要 綜合分析的! 純手打 望採納 不是復制
Ⅳ 股票長線投資技巧是怎樣的
我們常說做短線的十個人中一盈二平七虧,而且做短線你還得有充足的時間看著他,所以我感覺長線好
Ⅳ 價值投資的建立投資組合
分散投資第一誡
我的基本原則是,投資者應該總是把最低25%的投資放在債券或債券的等價物上,再把最低25%的投資放在流通股票。餘下的50%投資者可以根據股票和債券的市價變動,調整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比例 。
格雷厄姆解釋說債券、債券等價物和現金有下面幾個好處:
l 作為保護
l 作為價值的倉庫
l 有時可以作為更高投資回報的來源——雖然這樣的時刻通常是一閃而過。
分散投資第二誡
任何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都應該有合理數量種類的股票——或者,就如同格雷厄姆所解釋的,「適當但不過分的分散投資」。
我們最主要的操作手法之一就是無差別地買入價格低於凈流動資產的普通股,之後賣出時,通常可獲得20%或以上的年收益率率。在任何一個給定的時間,我們的投資組合中通常都有100多支類似的超值股票;在過去的三十五年中,這個投資組合中所涉及的全部股票有90%收到了令人滿意的利潤 。
股息再投資
股息再投資計劃是指把公司的股息自動再投資,買入更多的公司股票。投資者買入最低股數的公司股票之後就可以通過公司加入這項計劃。有些公司會自行吸收證券交易費用,或者收取相對較少的交易手續費。所購買的股票價格基於該公司為這個計劃所購買的股票的平均成本。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發放股息,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為投資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耐心
一般來說,投資者常常會在買進股票最開始的兩到三個月內每天在報紙上的查看股價。當股票下滑,甚至在買進時的價格水平原地踏步,投資者都會覺得泄氣。格雷厄姆認為,這是不必要的:
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在財務上與心理上為短期內糟糕的表現做好准備。舉例未說,1973年到1974年之間股市下滑,投資者在賬面上多有損失,但如果他堅持下去,1975年到1976年市場就開始反彈,在這5年期間里,他的平均回報率就是15% 。
修枝剪葉
一支股票從價值被低估到價值被高估可能要花費3到5年的時間。偶爾的,環境也可能會表明這支股票沒有辦法達到投資目標(當基礎條件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賣掉。
然而,有的例外的股票應該比一般股票持有時間更長,因為這些公司的增長潛力會持續多年。它們的內在價值,或者是對股東的未來價值,總是領先其市場價格一步。這類的股票也是實際中不變的投資組合中的基礎組成部分。
要點:
l 建立合理的目標。平均年回報率是12%到15%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l 無論什麼時候,請將投資資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資在債券或是債券等價物上。
l 無論什麼時候,請將投資資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資在股票上。
l 如果沒有堅定的理由,就不要賣掉股票。
l 要有耐心。
Ⅵ 如果股票跌到0
股票是不會跌到0的,但是會在下跌到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時候面臨退市。因此,當股價基本下降到幾分時,股票一般就是退市了,在退市之後,你的股票將變得一文不值,如果公司破產清算的話,也很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情形。退市以後倒是有可能被清零,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轉讓,也就是新三板進行交;
2、退市後經過重組有可能重新再回A股;
3、退市後直接破產清算。
中國股票市場存在跌停機制,所以股票市場上股票是不會跌到0元的。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規定一個A股市場的股票一天的漲跌幅度為±10%,規定S或者ST打頭的股票一天漲跌幅限度為±5%,如果這個股票今天漲了,並且漲到最高的限度也就是10%,這個就是漲停板,如果跌了,跌到最大的限度就是-10%,這就是跌停板。S或者ST打頭的股票如果漲到+5%的時候就不漲了,這也是漲停板,跌5%的時候就是跌停板;新上市的第一天沒有限制,該規定為中國股市特色。
如果股票指數跌到0點,將發生下面的情況:
1、股票市場倒閉:如果股票指數,已經跌到0點,就是歸零,那麼,股票市場也就倒閉了,因為股票指數就是代表股票市場的晴雨表。正如房價跌到0元,那麼房地產市場也就不存在了。
2、股民巨虧:當股票指數跌到0點之後,所有股票的價格都會變為0元,那麼,參與股市的所有股民,投資本金都會變為0,導致股民出現巨虧的結果。
3、上市公司出現危機:當股市倒閉,股民巨虧之後,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也將出現危機,沒有股市的融資支持,上市公司也會遇到資金瓶頸。沒有了股市,上市公司也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
4、證券公司倒閉:證券公司的所有收入和利潤,都是來自於股市,如果股票指數變為0點,證券公司就沒有收入,紛紛倒閉,證券公司從業人員也將下崗和失業。
5、公司全部去香港和美國上市:當國內股票指數跌到0點,也就是說國內股市已經沒有任何的價值,國內公司都將選擇去香港股市和美國股市上市。
Ⅶ 長線投資股票有哪些小竅門
長線投資股票技巧:
長線投資技巧一:長線投資不能隨便投
長線投資決不是不分青紅皂白,隨便抓只股票就長線投資。有些投資者認為長線投資就是在股價低時逢低買進,然後長線持有就一定能獲利。其實,股票的質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對個股的基本面沒有充分的分析研究,不管個股是否具有上升潛力,隨便抓只股票就長線投資,極有可能沒有收獲,甚至是負收益。
長線投資技巧二:長線投資不能不聞不問。
有些投資者認為長線投資就像銀行存款那樣,買了股票之後不聞不問,指望閉著眼發大財。這簡直無異於掩耳盜鈴。
長線投資技巧三:長線投資要有具體的操作計劃方案。
這些方案的制定,有利於投資者貫徹投資思維,堅定持股信心,並最終取得長線投資的成功。但是,市場中的環境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要根據股價漲升趨勢,及時地調整方案和目標,讓方案和目標為自己服務,不能被方案和目標束縛住手腳。
長線投資技巧四:長線投資終究還是需要賣出的。
投資者不要忘記長線投資的根本目的是獲利,當股價的上升勢頭受到阻礙,或市場整體趨勢轉弱,或者當上市公司的發展速度減緩,逐漸失去原有的投資價值時,投資者應當果斷地調整投資組合,減倉賣出。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Ⅷ 股價為什麼會低過每股凈資產
因為很多企業的資產價格存在大量的泡沫,並且在預期未來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大部分資產因為變現難度會出現折價。 企業資產分很多種,主要包括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性資產,在未來經濟變壞的情況下,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大部分會出現問題,而非流動性資產基本上全部都會出現問題。例如:流動資產中企業的存貨、原材料可能會出現大量積壓,不但會面臨因市場產品和原材料價格下跌而產生的大量跌價減計,而且存儲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大量的自然損耗和費用損失;應收賬款等可能會因為對方企業經營的困難能產生大面積的應收賬款減值;交易性金融資產也會因為金融市場的動盪而直接造成當期利潤的巨大變動。而非流動性資產面臨的問題會更嚴重,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經營資料不用說,絕對會減值雖然在賬面上不一定反映出來。光企業土地價值這一塊的市值縮水就夠嗆,更別說生產線什麼的,折價變現恐怕都不容易,而在建工程,還沒建好就面臨巨大的虧損,而且建好因為產能過剩,不一定馬上投入生產,同時折舊照提,未來預期的實際和賬面的虧損額度之大可想而知。長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什麼的用腳趾頭想都會知道這些本來有水分的東西未來貶值空間之大。而無形資產什麼的,想都不用想,水分更大。所以說在預期到未來經濟蕭條的時候,那些盈利能力不強的企業,實際資產狀況將會惡劣到你想像不到的狀況,所以及時跌破每股凈資產,也不會有人投資。
Ⅸ 如何看一隻股票的價格是否高於或者低於它的價值
股票的價值
股票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從本質上講,股票僅是一個擁有某一種所有權的憑證。股票所以能夠有價,是因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東,不但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還享有參與分紅與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同理,憑借某一單位數量的股票,其持有人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越大,股票的價格相應的也就越高。
股票的價值可分為:面值、凈值、清算價格、發行價及市價等五種。
1.面值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為壹元,即每股一元。
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定股東權利的依據。如某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為1,000,000元,則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該公司佔有的股份為1/1,000,000。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格都會高於其面值。當股票進入流通市場後,股票的面值就與股票的價格沒有什麼關系了。股民愛將股價炒到多高,它就有多高。
2.凈值
股票的凈值又稱為帳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帳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由於帳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資者評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實力的的重要依據之一。股民應注意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
3.股票的清算價格
股票的清算價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產或倒閉後進行清算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從理論上講,股票的每股清算價格應與股票的帳面價值相一致,但企業在破產清算時,其財產價值是以實際的銷售價格來計算的,而在進行財產處置時,其售價一般都會低於實際價值。所以股票的清算價格就會與股票的凈值不相一致。股票的清算價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產或其他原因喪失法人資格而進行清算時才被作為確定股票價格的依據,在股票的發行和流通過程中沒有意義。
4.股票的發行價
當股票上市發行時,上市公司從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確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發,對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發行,而制訂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來發行,這個價格就稱為股票的發行價。
5.股票的市價
股票的市價,是指股票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通常所指的股票價格就是指市價。股票的市價直接反映著股票市場的行情,是股民購買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價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因此這一價格又稱為股票行市。
Ⅹ 凈流動資產是什麼怎麼算
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即為公司的凈流動資本。
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s)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越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是企業資產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流動資產的內容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流動負債的概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金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10)股票價格低於凈流動資產擴展閱讀: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而且,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流動資產構成。
(一)按照流動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起的作用
1、工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可分為:
(1)儲備資產:從購買到投人生產為止,處於生產准備階段的流動資產,包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件、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外購半成品等;
(2)生產資產:從投入到產成品製成入庫為止,處於生產過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在產品、自製半成品、待攤費等;
(3)成品資產:從產品入庫到產品銷售為止,處於產品待銷過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產成品和准備銷售的半成品和零部件等;
(4)結算資產:指各種發出商品、應收帳款、應收票據等;
(5)貨幣資產:指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2、商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可分為:
(1)商品資產:包括庫存商品和在途商品等;
(2)非商品資產:包括包裝物、物料用品、低值易耗品、待灘費用;
(3)結算資產:包括各種應收、預付款、應收票據等;
(4)貨幣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中同種流動資產的構成比例有很大不同,商業企業的比重大大高於工業企業。
(二)按流動資產的表現形態
可分為貨幣性流動資產和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貨幣性流動資產以貨幣形態存在,包括上述結算資產和貨幣資產;實物形態流動資產包括上述儲備資產、生產資產、成品資產等,是流動資產價格鑒證的重點。
(三)按對流動資產進行計劃管理的需要
可分為定額流動資產和非定額流動資產。定額流動資產是流動資產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在產品、自製半成品、產成品等;非定額流動資產包括結算資產和貨幣資金。
計價方法
納稅人的商品、材料、產成品、半成品等存貨的計算,應當以實際成本為准。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生和領用,其實際成本價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選一種。
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改變,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 4號)規定,納稅人的成本計算方法、間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貨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如確需改變的,應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批准。2004年7月1日起取消該項目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