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第一隻指數基金是哪家公司首先推出的
公認的「指數基金教父」,發行全球第一隻指數基金
四十多年前,正是這位先鋒公司創始人、指數基金發明者永久性地改變了美國人投資的方式,而且很可能也永久性地改變了市場運作的機制。
1974年,博格斷定並不存在能戰勝市場指數的基金,開始推行以指數為基準進行投資的原則。同年,創立了先鋒公司。
1976年,博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指數基金,這是一種低成本被動型基金,與標普500指數的價值掛鉤。
博格堅信基金管理者苦苦追尋的股市「鑽石「就是眾所周知的市場指數。
基金發行初期僅募集到1100萬美元,遠遠低於1.5億美元的募集目標。
當時的華爾街都等著看「博格的笑話「,主流投資界對他的發明嗤之以鼻,說那完全是「非美國」的存在。
最後,市場給出了答案,標普指數在四十多年間增長了26倍,博格為他的基金投資者賺回了豐厚的收益。
同時幾十年下來,尤其是在過去二十年當中,指數化投資漸漸占據上風,成為主流。
統計顯示,第一隻指數基金成立的40餘年間,指數基金(含ETF)資產大幅增長,從1975年的1100萬美元增長到1985年的5.11億美元,再到1995年的550億美元,然後躍升至2005年的8690億美元,到了2015年已經超過4萬億美元。指數基金占權益類基金的份額也從1995年的不足4%,發展到2015年的34%。與指數基金大行其道行成鮮明對比的是,主動基金今年來不斷遭遇凈流出。據統計,2008年以來指數基金凈申購近1萬億美元,而同期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則凈贖回6000多億美元。
② 股神堅守30年投資富國銀行,為何如今會拋售套現
因為富國銀行第二季度的財政狀況是非常慘淡的,所以股神巴菲特為了避免自身的利益受損,因此才會在市場上拋售套現。其實股神的投資也是依照市場規律進行的。資本主義的社會哪有那麼多人情可言,這支股票未來有發展空間,就增持它,沒有發展空間,就直接拋售它。
最後我想說的是,沒有專業的知識就不要去投資股票。一旦投資失敗,將會給你無法想像的災難,安穩的投資才是長治久安的良策。
③ 巴菲特現在重倉長期持有的股票都有什麼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於2015年8月14日(上周五晚)公布了二季度持倉,季度末共持股1071.8億美元,與一季度末的1071.3億美元幾乎未變,標准普爾500指數二季度累計下跌0.2%。
巴菲特重倉的藍籌股在二季度幾乎一股未減,看來巴老仍在堅持長線持股策略。
根據13F文件,巴菲特二季度末持有4.703億股富國銀行,4億股可口可樂,7960萬股IBM以及6040萬股沃爾瑪(72.38, 0.27, 0.37%)股票。
④ 巴菲特為何減持富國銀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增持了1240萬股蘋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
在5月舉行的伯克希爾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表示,蘋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費類產品,不管要不要買,蘋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對於蘋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購股票在內的1000億美元規模資本返還計劃,他感到很高興。當時巴菲特說,伯克希爾持有5%的蘋果股票,也許以後持股比例會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蘋果,我認為它的收入幾乎是美國第二大盈利公司的兩倍。」巴菲特曾說。
銀行股方面,伯克希爾·哈撒韋選擇了增持高盛、減持富國銀行。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次購買高盛的優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數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約1325萬股。截至今年6月底,這些股票價值約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對富國銀行的持股仍在繼續減少。
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使得富國銀行成為該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8月14日,富國銀行股價收漲0.8%,報58.07美元,較二季度末漲近4%。
不過,這一減持未必代表伯克希爾對富國銀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官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買賣決策並未反映我們的投資管理層對相關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過10%的原則」。
伯克希爾公司在這份聲明中稱,除了少數例外,該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資股票。
「由於許多投資者正在回購這些股票,伯克希爾有時需要進行少量出售,以避免達到10%的門檻。在第二季度,這種自我設定的限制導致伯克希爾出售了銀行和航空業的少量股權,同時伯克希爾還購買了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股票。」聲明中這樣寫道。
⑤ 最近銀行股走勢如何,想考慮投資銀行股。投資銀行股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啊
金融危機總是伴隨著銀行業的大危機,在歐美各發達國家都是如此。我國雖然政府對銀行支持很強,但是在經濟危機的陰霾下,我國銀行業也難免被人看衰唱空的悲劇命運。銀行股市盈率僅為個位數,銀行股一跌再跌。到底銀行股有沒有投資價值,如何選擇銀行股,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巴菲特選銀行股的4個原則。 危機,也謂危中有機。最近4年巴菲特增持富國銀行24億美元、買入美國銀行50億美元優先股。巴菲特正是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才得以低價買入最好的銀行股。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東的信中說:「美國銀行業正在起死回生。」 重溫1990年度巴菲特對他的第一大銀行重倉股富國銀行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巴菲特選擇銀行股的四個標准:業績一流、管理一流、規模較大、股價便宜。 巴菲特說:「過去的凈資產收益率為20%,總資產收益率為1.25%。」請注意,巴菲特除了凈資產收益率以外,還使用總資產收益率評估銀行業績。 巴菲特重視銀行管理,因為管理對銀行業績影響很大:「銀行業並非我們偏愛的行業。如果資產是股東權益的20倍——這是銀行業的普遍資產權益比率(資本充足率的倒數)。那麼,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資產的錯誤就能夠毀滅很大部分的股東權益。因此,在許多大型銀行中,錯誤不是例外,而是已經成為慣例。大多數錯誤源自於一種管理上的失敗,這就是去年年報中我們討論過的」機構盲從症「:管理層盲目模仿同行行為。」 由於資產與權益比率為20:1的財務杠桿,同時放大管理上的優勢和劣勢的影響,巴菲特對以「便宜的」的價格買進一家管理糟糕的銀行的股票毫無興趣。相反,他惟一的興趣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管理良好的銀行。 巴菲特1990年投資的富國銀行是一家規模很大的銀行,當時資產規模高達560億美元。2011年巴菲特投資組合中四大銀行資產規模在美國排名分別是,美國銀行第1,富國銀行第4,美國運通第19,合眾銀行第10,都是規模很大的銀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資大銀行,是因為銀行業規模優勢很重要,而且規模越大的銀行股很難被收購,股價往往更加便宜。巴菲特說:「我們買進資產規模560億美元的富國銀行的股票,占其股權比例為10%,大致相當於100%整體收購一傢具有相同的財務指標,而資產規模只有50億美元的小銀行。我們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價花費2.9億美元,但是如果整體收購這樣一家小銀行,我們就必須支付2倍的價格。」 巴菲特1990年買入富國銀行時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們能夠大規模買入富國銀行,得益於當時一片混亂的銀行股市場行情 。這種混亂的市場行情是理所應當的:一個月接著一個月,一些過去一直很受尊敬的銀行被公開曝光做出愚蠢的貸款決策。隨著巨大貸款損失被揭露出來,投資者情理之中自然會這樣推論:沒有一家銀行披露的財務數據值得信賴。在投資者紛紛拋售逃離銀行股的風潮中,我們才得以投資2.9億美元買入富國銀行10%的股份,買入的股價低於稅後利潤的5倍,低於稅前利潤的3倍。」 (文章來源: www.cfcyb.com )
⑥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
銀行股投資價值如何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從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看銀行股投資價值。
以前,銀行股是A股市場上為數不多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的股票。隨著去年以來的震盪調整,現在成為估值較國際同類股票嚴重打折的品種。這仍未能提振銀行股走勢,以周五收盤為例,銀行板塊僅有一隻個股飄紅。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將用市盈率來對比幾個主要市場的銀行股。市盈率對銀行股而言可能是有爭議的估值方法,經常有人說市凈率是較正確的方法。考慮到市凈率不能反映出銀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買入銀行的理由時會涉及這一點,就採用市盈率這個指標吧。
從最新收盤價看,A股銀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於5倍,最高是平安銀行6.8倍,最低是興業銀行3.9倍,中農工建四大國有銀行都是4倍多。
對比其他股市的同類股票,上述股票估值顯然低很多。香港市場銀行股的標桿企業匯豐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國市場的富國銀行為11.8倍,美國銀行更高達18倍。
咱們開始聊巴菲特。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報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資倉位最顯著的變化是繼續增持富國銀行,減持了康菲石油。經過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按最新收盤價46.05美元計算,持倉市值為213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萬股富國銀行。當年,伯克希爾持有富國銀行超過3億股,占總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億股,持股7.7%,早已成為該銀行第一大股東。
之前很多投資人士分析過巴菲特為什麼多次增持富國銀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國銀行,1989年開始買入富國銀行股票,持有的年頭非常長。富國銀行的業務競爭優勢明顯,一直都是美國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銀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銀行業里,業績相當穩定。富國銀行資金成本低,客戶基礎龐大。
但在買點上,我覺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論,他把幾次買股的理由說得很清楚:1990年買進富國銀行股票是因為該股數月時間股價幾乎腰斬。他說:1990年我們買入富國銀行的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5倍。”2009年富國銀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時,又解釋說富國銀行股價低於每股稅後利潤的4倍。巴菲特說他評估銀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資產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種穩健保守的方式來獲得盈利。
股價相對每股稅後利潤的倍數,其實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這個標准,A股市場上所有的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都在估值極低、投資價值極高的區間,因為它們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國銀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強的企業,2013年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16%。A股銀行業的2013年報尚未出爐,從2012年報、2013年三季報看,大部分銀行沒達到這個數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論如何,股價與每股收益的關系,直觀體現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國銀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銀行股已經低於巴菲特的買點。
當然,估值高低、股價趨勢,綜合反映市場的新生態,投資者對行業、股票未來的預期,這遠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可以具化的。只是,作為尋求投資安全邊際的代表人物,在藍籌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參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銀行股投資價值知識請關注股票知識網
⑦ 巴菲特投資過的股票有哪些
很多人誤解巴菲特買入股票都是長期持有,其實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巴菲特個人財富在做到5000萬美元以前(1950-1968年),很少長期持有股票,一般都是持有1到3年,價值修復後拋售,比如美國運通,60年代一度因為丑聞大跌,巴菲特買入後1,2年股價漲150%左右後賣出。
巴菲特個人財富在從20萬美元做到3000-5000萬美元的過程,是美國股市1929-1945年大熊市後的大牛市過程(1950-1968年),巴菲特發現了很多大幅度低於重置成本的公司,買入,公司股價合理回歸後賣出,如此反復。低於重置成本的意思是關門清算還能賺錢。當然並不是所有低於重置成本買入的都能賺錢,比如美國曾經的紡織公司和鋼鐵公司,地毯公司等。
最近2,3年A股受到美股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科技行業,比如醫療器械,蘋果只能手機概念,互聯網概念,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xx概念等。2013年10月初,媒體報道巴菲特旗下增持腎透析公司達維塔醫療(DVA)後,A股的寶萊特在7元附近2個漲停,此後回調後漲到27元以上。當然醫療器械板塊15個月累計平均漲幅就有200%。其實達維塔醫療(DVA)不是巴菲特中意的股票,是泰德-韋斯勒(TedWeschler)的愛股,也是一個5倍十倍股。
達維塔醫療(DVA)估值不算高,市凈率,市銷率都不高,但是這個公司的運營確實比較激進的,財務杠桿常年在3倍以上(負債率超過66%,1億美元凈資產借入2億多美元經營,放大收益,也放大了風險),這也有違巴菲特保守安全低負債的一貫理念。
美國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區別很大,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都是具有強烈保守價值觀(基本上體現了新教傳統道德上的保守,對股東,對員工,對客戶負責的精神),這兩個銀行都躲過了1990-1992年,2007-2008年的房地產熊市危機,因為他們保守不激進。亞洲有能躲過本國房地產熊市的大銀行嗎?沒有。所以,巴菲特在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上面的成功,不可復制。巴菲特選了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而不是其他更貪婪的銀行(比如每一次經濟危機都受到打擊的花旗銀行,花旗銀行100多年來幾乎參與了每一次泡沫,而且沒有一次是逃過的,可能泡沫具有賺錢上癮的葯效吧),這充分說明巴菲特的選股能力。
巴菲特不喜歡零售連鎖公司,因為巴菲特發現幾乎所有零售連鎖公司歷史上都會遇到困難時期,30年以上常青的零售連鎖公司太少了,不過經過那麼30多年的觀察,沃爾瑪漲了幾千倍以後,巴菲特還是買了。巴菲特居然也買市凈率極高的科技股IBM,可見這一輪科技的魅力。埃克森美孚。歷史統計分析顯示,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後,買入原油公司幾乎是發財的賴人秘籍,1960年代末電子股科技泡沫破裂後,原油股票70年代漲幅巨大,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後,原油股2001-2007又一次漲幅巨大。現在說這個馬後炮沒什麼價值,但是2002年以前說有形資產牛市和原油股等牛市來臨的書籍和文章不少,因為他們預期歷史將重復,而歷史確實重復了。巴菲特具有經濟學本科學位,和金融碩士學位,並且在小時候熟讀他爸爸和當地圖書館擁有的全部股票書籍,自然不會不知道科技股泡沫和有形資產泡沫交替發生了規律,所以1999-2003他買了10億美元級別的白銀,買了中石油,買了美國的原油股。
巴菲特當前持有的10隻股票
沃倫-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成功、最受廣泛關注的投資者之一。他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CEO和最大的股東,他花費數十年試圖駕馭金融風暴並留下了永恆的智慧箴言。他也通過致股東的信,向股東和投資者展示了他是如何投資的。
以下是他認為最具價值的10支股票。
10.達維塔醫療合作夥伴公司年初至今表現:4.7%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爾將其在達維塔的股票從500萬股增加到3650萬股,價值約23億美元。而巴菲特是伯克希爾最具代表性的億萬富翁,他這次可能不會購進。泰德-韋斯勒(TedWeschler)是巴菲特親手選中的投資組合經理人之一,他是達維塔背後的主要大買家。韋斯勒在2012年初加入伯克郡,但記錄顯示他已經給達維塔投資超過十年的時間了。
9.美國直播電視集團年初至今表現:4.1%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也擁有美國直播電視集團的3650萬支股票,價值25億美元。持有量與上個季度相比持平。
8.美國合眾銀行年初至今表現:1.0%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的美國合眾銀行繼續成為巴菲特的推薦股票之一,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將擁有其的股票數量輕微增加至7930萬股,價值約29億美元。作為比較,伯克希爾在前一季度擁有合眾銀行股票7910萬股。
7.沃爾瑪年初至今表現:-3.7%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將對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持股量增加至4950萬股。總價值在12月末達到39億美元。
6.埃克森美孚年初至今表現:-7.0%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煉油公司,相比之下它是進入伯克希爾持倉較晚的股票,但已經是伯克希爾持有最多的幾支股票之一。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擁有埃克森美孚4110萬股股票,而前一個季度則擁有4010萬股。總價值在去年12月底達到了42億美元。
5.寶潔年初至今表現:-2.5%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爾保持其在寶潔的股票數量為5280萬股不變,價值43億美元。而2013年末股價達到了52周以來的峰值,今年卻因為新興市場的波動變為虧損。
4.IBM年初至今表現:-2.1%IBM公司是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績優股之一,也是巴菲特持有其股份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擁有該公司6810萬股股票,價值138億美元。
3.美國運通年初至今表現:-1.9%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擁有信用卡巨擘美國運通的1.516億股股票,與前一季度相比保持不變,價值約138億美元。
2.可口可樂年初至今表現:-5.8%可口可樂是著名的巴菲特最看好的股票之一。事實上,巴菲特公開表明他將永遠不會出售他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擁有可口可樂4億股股票,價值165億美元。
1.富國銀行年初至今表現:1.6%美國最具盈利性的銀行也是巴菲特擁有股票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股票,與前一季度相比有輕微增加。12月末,總資產達到210億美元。
⑧ 美國的5大商業銀行和5大投資銀行都是誰
雷曼兄弟這家超過150年的金融「巨鱷」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季節,終於支撐不住,落得個「破產申請」慘淡下場,讓國人對大洋彼岸的「次貸危機」重新評估。受該事件影響,昨日中國銀行股大面積跌停,招商銀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發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債券的公告,所持債券即使全部損失,也僅僅影響每股收益0.0324元/股,實質性影響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資者是否會理性對待,還得拭目以待。
「雷曼兄弟面臨破產!」——這一消息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然而其帶來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
繼昨日華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響之後,今日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6.07元)也發布了受累於雷曼兄弟的消息,公告稱,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共計7000萬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面對昨日銀行股的齊齊跌停,這一不利消息的發布,又可能被市場所放大。
實質性影響有限
今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公告同時稱,公司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准備。
7000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相當於4.77億元,這一數字對招商銀行的影響會有多大呢?
如果招商銀行對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債券計提10%的減值,那麼損失將會為4770萬元。按照招商銀行總股本147.07億股計算,那麼影響每股收益將僅僅為0.0032元/股;
如果招商銀行對7000萬美元計提50%的壞賬准備,那麼對每股收益造成的影響也只有0.0162元/股;
即使作最壞打算,對這7000萬美元進行全額壞賬計提,那受到的影響也不過僅為0.0324元/股,這一數字與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顯然所佔比重是相當之小的。
因此,民族證券分析師認為,招商銀行雖然對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債券沒有計提相應減值准備,但這一事件即使作最壞打算,給招行帶來的實質性影響也相當有限。
市場可能反應過度
「實質性影響有限!」這是業內人士對招商銀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評價,但市場會理性對待嗎?
昨日,受下調貸款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的影響,銀行股幾乎全線跌停,但與其他銀行股全天不小的波動相比,招商銀行算得上是表現最弱的一隻股票。
昨日,招商銀行大幅低開5.32%,之後很快就被大額賣單打到了跌停板上。雖然上午還幾度打開跌停,但午後就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盤仍有超過千萬的賣單封在跌停板上,顯然空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招商銀行作為機構的重倉股,昨日被牢牢打到了跌停板上,這充分顯現了機構的態度。
今日,招商銀行再度發布受累雷曼兄弟的公告,這會對昨日跌停的股價「雪上加霜」嗎?業內人士認為,招商銀行作為銀行股的龍頭,昨日的走勢相當「疲軟」,而近一個月時間內,機構減持的跡象相當明顯。因此,如果沒有機構的介入,而這一不利消息完全有可能被市場放大,而導致的結果自然就是股價繼續下跌。因此短期內,對銀行股仍然需要謹慎,不宜盲目介入搶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