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韓國國民銀行股票今天價格

韓國國民銀行股票今天價格

發布時間:2022-08-05 05:44:35

Ⅰ 美國花旗銀行股票價格

花旗集團昨日收盤價為57美元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以Citi為商標)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於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團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
花旗集團的歷史由花旗銀行的成立為起點,花旗銀行是1955年由紐約花旗銀行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而成的,合並後改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為第一花旗銀行,1976年3月1日改為現名。
花旗集團是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並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信用卡發行量約6000萬張。

Ⅱ 銀行股票價格為什麼比銀行每股凈資產還要低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銀行的股票價格跟他的個人資產並沒有太大的關系,之所以有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銀行的股票,看中的其實並不是銀行所給出的利潤報表以及他的個人資產的升值,而是銀行所提供的一個穩定的生產關系。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什麼銀行股票價格比銀行的凈資產還要低一點。

第三,大家對於銀行的估值和預期。

股票的價格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相當於大家對於這個產品的未來預期,如果這個產品的未來走向非常好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它的價格將會不斷的走高,但是銀行一般情況下都是非常穩定的,他在房地產,投資,食品飲料等方面的比例也是相對固定的。所以這也就導致了銀行想要短時間內暴漲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因此它的價格都是非常穩定的。

Ⅲ 銀行股在什麼情況下會漲或跌 什麼因素影響著他的漲跌

其實股票實際上就是一種「商品」,其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而且波動在價值上下。
像普通商品一樣,股票的價格波動,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影響著它的價格波動。
就像豬肉,市場上需要很多豬肉的時候,供給過少,需求過多,價格就會上升;當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達不到所賣豬肉的量,豬肉產量過剩,價格下降是理所當然的。
在股票上就會這樣體現: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這樣一來股價就會上升,相反的話股價就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通常,會有多方面因素造成買賣雙方的情緒波動,進而影響到供求關系,其中對此產生深遠影響的因素有3個,我們來詳細講講。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是什麼導致了股票的漲跌?
1、政策
行業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指導,比如說新能源,隨著國家對新能源開發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有關的企業、產業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就招來大量的市場資金,對於相關行業板塊或者上市公司,都會不斷的尋找它們,這些都會影響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長期來看,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後我國經濟回暖,企業盈利增加,股市也就一起回升了。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比較關鍵,行業的景氣程度,非常影響股票的形勢行業的景氣度和公司股票掛鉤,行業景氣度好,公司股票就好,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很多新手剛剛接觸到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趕緊買上幾萬塊,結果一直往下跌,被套的死死的。其實股票的變化起伏可以進行短期的人為控制,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是剛剛入門的股票小白,把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作為首要目標,避免短線投資被佔了便宜。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中國股市為什麼這么慘 誰的原因

還記得日本地震的時候~日本人自己都還沒怎麼樣~TMD中國人瘋狗樣的開始搶鹽~CTMD搶鹽只是為了補碘~草!草!草!補碘TMD怎麼不直接搶葯店裡的碘片呢??????這次受國外影響其他各國股市都會有些動盪,但是由於TMD中國股市是一個畸形的投機市場,從管理層到普通投資者的心態都是非理性的!所以中國股市會被每一個個中國人一點一點搞垮~就象TMD搶鹽一樣!!!悲哀!悲哀!悲哀!郁悶還不解,話說股市慘跌吧~物價TMD還一路飈升,豬肉啥的就不說了~房價TMD還在漲!政府為廣大人民著想出了不少好政策,如保障房等等!但保障房又有幾個受保障的人家得到了呢???還不都被TMD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占買了!更有些人渣還在轉手高價向外賣!如今湖南一個邊沿的小縣城房價竟然高達3500元/平方!政策再好有何用?!稀泥糊不上牆的國民~!悲哀!悲哀!悲哀!

Ⅳ kb是什麼公司

韓國KB金融集團
發展歷程
企業榮譽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發展歷程
4企業榮譽
5參考資料
KB金融集團公司(KB Financial Group Inc)是韓國四大銀行之一。截止2017年是全球第60大銀行。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排名第278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KB金融集團公司
外文名
KB Financial Group Inc
獲得榮譽
入選「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排名第278位。
發展歷程
韓國KB金融集團(KB FinancialGroup)的前身為韓國國民銀行。

韓國國民銀行於2000年12月由舊國民銀行與住房和商業銀行組成。該銀行專門為中低收入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並於1995年私有化。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兩家銀行收購其他陷入財務困境的銀行。兩家銀行合並的部分原因是韓國政府的政策是讓銀行更大更穩定。合並後,KB收購多家公司,包括信用卡,保險和經紀公司,並在2008年轉型為金融集團。

(圖)KB金融集團CEO:Hwang Young-key
KB金融集團股票將於2008年10月10日開始交易。集團的主要活動是提供商業銀行服務,其中包括匯款,存款,外國投資,

企業融資,財務咨詢和中長期資金。這也是從事信託基金和信用卡的銀行法。國內的個人和商業銀行/信託基金/信用卡是其產品。 該集團擁有90家分行,在韓國、倫敦和香港。

企業榮譽
2020年5月,入選「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排名第278位。[1]

參考資料

[1] 2020福布斯 全球企業2000強榜・福布斯[引用日期:2020-05-14]
免責聲明
本詞條由網友卡路里卡路里0參與編輯。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Ⅵ 20100609今日銀行股票受何因素上漲

銀行股估值已接近歷史低位

進入4月中旬,銀行股伴隨著大盤的節節下挫出現大幅下跌,完全稀釋了09年報和10年一季報的利好因素。根據Wind統計,截至2010年5月14日,近一個月銀行指數下跌了10.18%,上證綜指下跌了14.80%,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5.51%;而從年初至今,銀行指數下跌了14.54%,上證綜指下跌了16.87%,滬深300下跌了18.87%,在大幅下跌周期中銀行板塊優於滬深300等強周期品種,稍好於大盤。經過年初以來的大幅下跌,銀行股的估值優勢已經很明顯,P/E12.23倍,P/B2.19倍,低於滬深300P/E18.70倍,P/B2.58倍。從銀行股估值歷史看,即使在2008年預期最糟糕時,銀行股P/B跌至1.99倍,P/E跌至13.15倍,目前銀行板塊估值距離08年末的估值低點也只有10%左右。無論是看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無論是與歷史縱向比較,還是與新興市場橫向比較,當前估值都已反映了較悲觀的預期,是銀行股估值底部。市場普遍預測宏觀政策預期將保持穩定,貨幣政策近期不會有大的緊縮趨勢,現在正可謂投資銀行股正當時。

「國家隊」支持,為估值回升提供有力支撐

2010年4月30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表示,2009年,工行、中行、建行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資本充足率下降較快,需要適當補充資本金,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和監管要求。匯金認為,大型商業銀行有序補充資本金,對於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促進大型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匯金支持三大行將2009年的現金分紅比例由50%降至45%,以提高三大行通過內部積累補充資本的能力。

與此同時,匯金承諾,將積極支持並參與各行的再融資計劃,並將繼續遵照有關規定,依法履行出資人代表職責,強化資本約束,促進大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

歷史上,在2008年9月上證指數跌至2000點附近時,匯金公司就高調增持,出手救市。2008年9月28日,工行發布公告稱,匯金公司已於9月23日增持200萬股公司股份,而在未來12個月內,還將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而在當年9月24日,建行和中行業公布了獲得匯金增持的信息。當時在匯金公司出手增持的影響下,金融股帶動指數連漲數日。而在一個月之後的10月28日上證指數碰觸到1664點之時,伴隨匯金公司增持行為的延續,新一輪牛市也正式宣告來臨。數據顯示,匯金自2008年9月23日通過上交所系統買入方式增持三大行股份以來,累計增持工行A股約3.11億股;累計增持中行A股約0.86億股;累計增持建行A股約1.46億股。

2010年2月23日,交行發布公告,將同時在A股和H股市場進行配股融資,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過1.5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籌集金額不超過420億元,用以補充公司資本金。作為交行的第一大股東,財政部表示將參與交行的配股計劃。交行行長牛錫明也表示,財政部對本次配股持非常積極態度,預計本次對他們的配股會獲得成功。

目前,銀行板塊的估值偏低,工、中、建、交等大行估值更是逼近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的大底。2010年5月13日,在匯金進場的傳言下,銀行股繼續帶動金融板塊上攻,中行、工行、建行三大行分別漲1.72%、0.44%、0.58%,其他銀行股深發展、北京銀行、招行漲幅在3%上下。銀行帶動金融板塊引領大盤站上2700點。

無論是匯金還是財政部對其所持有的國有大行再融資的支持,將從市場信心層面,將為銀行股估值回升提供有力支撐。

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仍保持穩定

對銀行板塊構成制約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對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的擔心。中央及地方一系列房地產新政的出台使各地樓市在5月迅速完成了從火爆到冷清的轉換,同時在央行收緊流動性的預期之下,監管部門對銀行房地產貸款的抗風險能力更為關注。一系列房地產新政的目的在於打擊製造房價泡沫的投機和投資性需求,防止房價過快過度上漲,使房價回歸至正常的運行軌道,並不是要打擊整個房地產行業。

總體而言,由於上市銀行對房地產貸款的審批和風控普遍比較嚴格,而房地產開發貸的抵押率很高、銀行個人房貸余額/房價總額比平均在60%左右,除非房價跌幅超過30%-40%,否則不會出現違約率大幅上升的情況。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此次政府自主調控將有效抑制促成房價進一步上漲的投機投資因素、避免風險進一步積累,降低未來房價失控進而崩盤的系統風險,長遠來看有利於降低銀行業的風險隱患。

就具體政策而言,首套自住房首付成數由兩成提高至三成,提高了按揭客戶違約成本,有利於提高銀行按揭貸款資產質量。對於2009年發放的按揭貸款,預計資產質量在未來幾年可保持穩定。主要是由於目前的房價對當時已經有很大漲幅,盡管當時首付比例較低,但上漲的房價提供了較大的緩沖。對於當前的房價,有必要通過要求更高的首付比例以增強風險防範能力。

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從4月中下旬開始的房貸壓力測試基本已告一段落,多家商業銀行對房價下跌容忍度在30%-40%之間。國有大行中,交通銀行率先公布房貸壓力測試結果,測試顯示,房地產價格下降30%,較之2009年末,2010年對公房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提高約1.2個百分點;房地產價格下降30%,人民幣升值6%,GDP增速4%,較之2009年末,2010年個人住房及商鋪貸款不良率提高約0.9個百分點;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文揮表示,由於交行房地產貸款佔比相對較低,完全有把握消化和吸收這部分風險。

對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理解及風險評判

對銀行板塊構成制約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對政府融資平台貸款資產質量的擔心。

地方融資平台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一般而言,地方融資平台是指由各級政府出資設立,通過劃撥土地、股權、規費、國債等資產或者以財政補貼、政府擔保作為還款承諾,形成的可達到融資標準的,政府實際控制的企業法人。但對於地方融資平台的統計口徑尚存在一些爭議,有觀點認為不能簡單的把各級政府控股的,無論是全資的,還是參股控股的公司,都籠而統之、簡單化的稱作為政府融資平台。由於監管機構對於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界定存在差異,各行對此類貸款規模到底有多大目前還存在較大不一致。按照銀監會的要求,6月底前各銀行應完成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授信業務的全面自查清理,相信隨著銀行自查的結束,圍繞其的信息不透明問題會得到解決,屆時對於平台貸款的全貌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實際上,在所有地方融資平台貸款中,引起關注的風險主要來自於那些雖然有具體對應項目、但沒有對應現金流還款來源且沒有綜合還貸能力的地方融資平台,這些融資平台往往需要地方財政的支持,個別財政實力較弱、負債規模偏高地區的平台會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從銀監會清查政府融資平台的具體要求來看,並非將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直接界定為壞帳,而是從宏觀、周期的角度進行必要的風險提示,重點關注項目經濟可持續性及財政的可持續性還款能力。

多家商業銀行均表示,其在發放貸款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對應具體項目,杜絕發放「打捆貸款」,即無對應具體項目,也沒有獨立對應的項目還款來源的貸款。同時,多家商業銀行也表示,對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發放並無不同於一般項目貸款的審核流程,都嚴格按照各自項目貸款的標准,堅持審慎從嚴、合法合規的原則,堅持貸款對應具體項目,明確還款現金流、且客觀評估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對出資不實,治理結構、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融資平台嚴格限制貸款。

以交行為例,針對政府融資平台貸款,該行一貫堅持審慎嚴格的信貸措施,採取了各項措施防範政府融資平台信貸風險。2009年,針對全國融資平台型貸款增長較快、地方政府負債總水平不斷上升的風險,交行進一步嚴控該類貸款的授信門檻,確定了「嚴格准入、強調自償、控制總量」的授信原則,確定相關准入標准,合理審慎確定貸款期限,不支持地方財政實力弱、層級低的融資平台企業。2010年,交行在繼續執行2009年融資平台授信原則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保續建、控新建」的信貸策略,即繼續保證國家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在建項目的後續投入,新增授信原則上僅限於具有自償性還款來源的高層級融資平台,並進一步強化擔保措施。據報道,交行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主要投向上海、江蘇、北京、天津等經濟較發達區域,主要用於國家和地區重點優質項目,業務結構以省市級及5年(含)內到期貸款為主,不良貸款率低於總體不良貸款率水平,根據這些特點判斷,目前其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風險是完全可控的。

市場中不少研究機構對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風險持樂觀態度。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在其一篇研究報告中表示,盡管中國銀行業未來幾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不良貸款和其它問題貸款將可能大幅上升,但銀行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合理的不良貸款比率以及適當的資本實力,從而將壞帳的影響保持在可控水平。

銀行再融資規模日益明朗,A股市場壓力大大減小

從再融資的政策導向上看,上市銀行在A股進行股權融資的壓力大大減小。

據媒體報道,2010年3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銀監會關於大型銀行2010年補充資本請示,並確定了五點再融資原則,即「A股籌集一點,信貸約束一點,H股多解決一點,創新工具解決一點,老股東增加一點」。從中可以看出兩點重要信息,一是我國的再融資大戶——國有大型銀行可能會盡量多地從香港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從而大大減輕對A股市場的壓力。二是管理層也向銀行提出了要求,即更要注重資本約束,嚴格控制信貸增速,防止各行因信貸過快增長而加大資本缺口。

從國有大行已經公布的再融資方案看,明顯好於市場對銀行股擴容的預期。市值較小的交行選擇了同時在A股和H股市場進行配售。建行也選擇了A+H配股,而A股由於僅占總股本的3.85%,籌資額預計低於30億。而中行和工行目前的初步方案都是境內發債,在香港進行股權融資。

據市場最新消息,在四家銀行上報再融資數額後,國務院批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再融資總額為2,870億元。

隨著三大國有上市行的融資計劃逐漸揭秘,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融資計劃也基本明朗,A股市場上銀行股再融資陰雲逐漸散去,大大減輕對A股市場的壓力。

綜上所述,無論從銀行估值水平、自身資產質量角度,還是從資本市場的外部環境來看,投資者在現階段都應該充滿信心地增持銀行股。

Ⅶ 韓國股票史 知道的來

給你個全點的答案,包括韓國\日本\台灣:
高速發展的經濟體

都出現了股市大泡沫

我們選擇的是同處亞洲市場的日本、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和泰國四個市場,選擇的時間段分別是1982-1992年(10年)的日本市場、1983-1990年(7年)的台灣市場、1985-1992年(7年)的韓國市場和1986-1998年(12年)的泰國市場。我們之所以選擇上述市場,在於上述時期內,這四個國家或地區都展現了與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相似性。

首先,這些國家或地區都經歷了經濟的高速增長階段。日本1960年代就開始騰飛,持續高速增長了3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台灣地區、韓國與香港、新加坡緊隨日本之後,於1970、1980年代經濟快速增長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因為後面的兩個市場較小,受外部影響較大,獨立性較差,我們不對其進行重點考察),而泰國則是後來興起的「亞洲四小虎」之首。經濟的高速增長與股票市場牛市興起的背景基本吻合,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在泡沫產生之前,都經歷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在泡沫時期,四個市場的GDP通常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其中,日本為4.12%(盡管增速有所下降,但還是延續了1960、1970年代的增長勢頭)、台灣為7.69%、韓國為7.97%、泰國為8.5%。

其次,這些國家或地區基本都經歷了本幣升值的過程(泰國除外,其在泡沫期間仍然實行聯系匯率制度)。1980年代中期,為解決美國經濟面臨的財政和貿易雙赤字的困境,1985年9月,美日等五國簽訂「廣場協議」,旨在降低美元對日本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匯率,由此導致了日元的急劇升值,韓元和台幣也緊隨其後,紛紛升值。其中,日本在1984-1995年本幣對美元升值63%,台灣在1985-1992年升值幅度達到38%,韓國在1985-1989年升值幅度達到25%。

我們發現,在上述時間區間內,這些市場的股市都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大泡沫。而各市場估值差異性也較大,並可能長期出現系統性偏離,從而考量泡沫大小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不能簡單地以PE、PB的高低為唯一指標,因此,我們給出對於大泡沫的統一描述:

(1)短時間內上漲幅度驚人,至少都有數倍的漲幅;(2)泡沫破滅後的下跌幅度很大和速度很快(跌落幅度超過50%以上,時間1-2年內);(3)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通常超過3-5年)沒有有效創出新高,股市整體投資收益顯著降低,甚至長時間為負。

以下我們統計了中國台灣地區、日本、韓國和泰國等幾個市場的泡沫特徵,為便於比較,我們也提供了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相關數據。

日本日經225指數從1982年9月的7000點,漲到1989年底的39000點,其中,歷時7年時間,漲幅達4.63倍。達到高點後,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時間,跌去60%,股指從39000點跌到1992年10月的17000點。直到今天,日經指數仍不到高點時候的一半。

台灣加權指數從1983年的440點,漲到1990年的12000點,其中,歷時7年,漲幅高達26倍。達到高點後,股指一路快速下跌,用了1年時間,就跌去78%,股指從12000點跌到1990年底的2700點附近。直到今天,台灣加權指數仍然沒有達到12000點的歷史高點。

泰國曼谷綜合指數從1986年7月的130點,漲到1993年的1700點,其中,歷時7年時間,漲幅高達12倍,達到高點後,股指震盪整理了2年時間,然後從1996年初開始快速下跌,用了2年半時間,跌去80%,股指從1700點跌到1998年9月的250點。直到今天,泰國曼谷綜合指數也沒有恢復到歷史高點。

韓國綜合指數從1985年10月的140點,漲到1989年3月的1000點,其中歷時3年半,漲幅達到6倍以上。達到高點後,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時間,跌去50%,股指從1000點跌到500點,低點後2年時間有所恢復,但短暫的新高後,韓綜指繼續下跌,並一直到2005年才實現了對歷史新高的有效突破,期間歷時15年。

上述四個市場的泡沫盡管都不小,但是比較而言,韓國市場的泡沫相對較小,無論從跌幅、下跌的時間以及恢復的時間來看都是程度最小的(後面我們還將從估值角度分析,韓國市場估值也是最低的)。順便提一下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在泡沫破滅後也出現了快速下跌,2000年受美國科技泡沫影響短暫創出新高,但實際上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才實現對泡沫高點有效突破。另外,作為比較,我們也列示了H股指數、上海A股與深圳成分指數近年來的漲幅,上海A股4.5倍漲幅,深圳成指6倍漲幅,H股漲幅更大,有8倍。

因此,我們傾向於認為新興的市場總是會出現一輪因為經濟高速增長(經濟高速增長也是本幣升值的內在根源)導致的牛市,牛市發展到後期,大型泡沫的出現似乎不可避免,這可以被一種行為金融學上的心理自我強化機制來解釋,而泡沫破滅後,都迎來了相當長一段低投資收益的時期。

泡沫時期的市場特徵分析

既然泡沫看起來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讓我們來好好地解剖它、研究它。以下我們來觀察在泡沫生成、吹大的過程中的某些市場特徵。

1、估值水平比較

首先來看泡沫時期各個市場的估值情況(下面提到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如果不特別指出則皆為靜態指標,由於業績預測的不確定性,國際上一般都用靜態或者滾動指標作為衡量指標)。

日本一直被我們認為是一個高市盈率的國家,但是實際上,我們通過研究其歷史市盈率的變化發現,在1980年代的初期,日本東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只有20倍左右,隨後,日本市場市盈率逐漸提高,從1980年初的20倍,逐漸推升到1987年的70倍,1987至1989年三年時間內,盡管股指繼續上漲,但是PE相對維持60-70之間,因此,日本市場不過5倍的漲幅中,有3倍漲幅來自於估值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泡沫加速膨脹的後面幾年中,市盈率水平並沒有持續提高,而是維持相對高位震盪,這反映了泡沫後期的企業盈利情況增長較高。為說明問題,我們以日本的企業利潤數據為證,日本製造業稅後利潤於1988財年增速達到52.34%,1989財年也有18.80%,而股指在同期只漲了50%,當然,我們相信這期間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利潤還應該來源於證券市場資產價格上漲(交叉持股、投資收益等)帶來的正反饋收益。1990年泡沫破滅後,盈利水平伴隨經濟增速一起下滑,這加速了日本泡沫破滅的過程。隨後的1990年代中期,由於日本企業效益的下降,大量微利或者虧損企業出現,導致市場整體市盈率水平一度突破過100倍,不考慮這段時期的市盈率變化,日本整體市盈率水平在泡沫破滅後,到目前已經恢復到1980年代泡沫初期的20-30倍左右水平。PB水平的下降幅度也是比較大的,日本股市在達到1989年底的最高點5.4倍PB以後,整體PB水平就伴隨股指一路下降,在股指達到最低點後,PB水平為1.7,隨後的多年直到現在,PB一直維持1.2至2之間的水平。

在股市泡沫上面,中國台灣是與日本最為接近的市場,而且,漲跌幅度都超過了日本。在1990年初的泡沫高峰期,中國台灣整體市盈率達到70倍以上的最高點,之後迅速下降,9個月時間內下降到只有20倍左右的水平,隨後有所恢復到30倍左右,至今的多年時間內一直在20倍左右水平。而PB水平也是從泡沫高峰期的8.9倍,下降到1991年底的3倍左右,1992年初有所恢復回到4倍,隨後跌至1993年初的2.26倍。相比日本而言,中國台灣的泡沫破滅速度更快,而且在破滅後的最初幾年內,經濟增長與公司盈利增長速度並沒有顯著地下降,因此,可以認為中國台灣泡沫的破滅更多地體現為估值的下降。

與中國台灣、日本相比,韓國的泡沫程度要小很多,在泡沫產生和破滅中,韓國的PE水平一直維持15-25倍之間,PB也相對較低,在1-2倍水平左右。

泰國的泡沫盡管一點不遜於台灣和日本,但是在估值上,PE與PB在泡沫期都不是很高,在牛市初期的時候,只有10倍,在泡沫最高峰的1993年底,也只有26倍,不過泰國市場的PB值相對韓國而言較高,泡沫高峰期達到過4倍。在1989年的時候有過短暫的估值高估階段,PB最高7倍,PE30倍,1993年股市新高的時候PE、PB都有所下降,並沒有超過1989年的最高估值水平。

我們認為PB才是較穩定的估值指標,從PB看,國內估值也已經接近或者超過多個市場高峰期估值,就靜態估值PB、PE,僅僅相比台灣,我們還顯得比較溫和。

2、整體證券化率比較

估值水平是微觀層面的比較,我們還比較了資產證券化率這一宏觀指標。我們發現,在中國台灣、日本的泡沫高峰期,其證券化率分別為180%、150%左右,泰國和韓國相對較低,尤其是韓國只有61.7%。比較而言,中國目前單考慮A股證券化率就為108%,但根據證券化率的本意,我們還應算上在香港和美國等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市值,這樣,我們的證券化率為158%,這一水平已經可以與日本、台灣泡沫期的證券化率水平相提並論了。

另外,再考慮到國內GDP構成中有相當部分是三資企業和外資的貢獻,而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沒有在國內上市,因此,我們的證券化率應該比發達國家更低才合理。

3、金融地產行業的演變規律

在行業結構上,得益於資本市場繁榮,各個市場的金融類股票漲幅居前。日本市場盡管普漲明顯,但金融類漲幅相對居前;台灣泡沫高峰期金融類100多倍PE,因此,盡管泡沫高峰期的三年內金融行業漲幅巨大,但很大的貢獻來自於估值提升;韓國盡管整體PE不高,但2000年以金融服務為首的行業PE達到最高,相應證券類為首的金融行業漲幅居前,達到40多倍;泰國證券類漲幅達到20倍,而銀行股表現一般,稍好於指數漲幅。

各個市場的房地產行業與股市的發展也密切相關,這與房地產具有極強的金融屬性有關。我們比較了上述四個市場發現,日本的房地產市場與股市走勢基本吻合,在1983年到1990年的牛市行情中,日本六大城市地價指數漲幅為3.6倍,於1990年9月達到峰值,隨後就伴隨股指基本沒有反彈的下跌,一直到今天,仍維持在1983年左右的水平。由於土地稀缺,日本東京地價在房價中的比例高達65-80%,一般城市在60-75%,因此,地價指數與房地產指數相關性非常強。而台灣地區在1980年代末房地產與股價齊漲時,房地產價格也上漲2倍以上,房產價格由於調控政策也開始下跌,但是下跌幅度遠沒有股市大,尤其是台北市這一大城市房價的抗跌性更強,在1992年達到高峰後,盡管緩慢下跌但跌幅不大,到1996年也只有20%的跌幅。相對股市而言,韓國的房價指數走勢更為穩健,房價整體漲幅相比而言不是很大,全國房價指數從1986年到1991年達到局部高點,上漲80%,隨後出現盤整格局,至2002年以來繼續上漲。泰國的房價指數抗跌性也較強,上世紀90年代早期,泰國房地產價格急劇上漲,漲幅在2-3倍,受到金融危機沖擊,1998年,房屋價格平均下跌15%至20%。

我們研究發現,各市場的房地產走勢與股市走勢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但不同步;房價走勢相對股市而言波動相對要小。

是什麼導致了泡沫的破滅

1、泡沫的破滅時間與實體經濟衰退、升值結束與否沒有必然聯系

既然泡沫的產生有著很強的規律性,那麼泡沫的破滅也似乎成為必然。現在很多人認為既然牛市泡沫的產生一般都是伴隨著GDP和公司盈利的高速增長,以及本幣的持續升值過程,那麼,泡沫的破滅通常的先兆就應該是經濟增速出現下滑,或者本幣升值預期結束的時候,但是,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泡沫破滅的時間與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幣升值是否結束沒有必然聯系:首先,從GDP增長的角度,台灣和韓國的經濟增長在泡沫破滅後依然較為強勁,盡管比泡沫破滅前有所降低,但到1997年金融危機以前仍分別保持了5.79%和6.08%的較高增長水平,泰國泡沫在1996年破滅,那年的經濟仍然高達5.9% ,而日本經濟開始衰退也是在泡沫破滅後的一年以後;其次,從本幣升值與否的角度,日元在1995年前一直保持著持續的升值、台幣的升值也持續到1992年,而這個時候,泡沫早就完全破滅了。因此,不能認為只要GDP仍然保持較高速度增長、本幣升值仍然持續,就認為泡沫不會破滅,換言之,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幣結束升值不是泡沫破滅的最根本原因。此外,我們還發現,除了日本之外,泡沫的破滅對實體經濟影響並不是非常大的,盡管股票市場陷入低迷,但是,GDP增速仍會保持較為快速的增長,這其中,台灣、韓國、泰國市場泡沫的破滅對實體經濟發展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而之所以日本股市泡沫破滅後,進入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期,其中的原因在於日本銀行介入資本市場太深,積累了大量壞賬,泡沫期投資生產的設備出現嚴重過剩、房產和股票下跌導致企業和個人負債提高,隨後的10年經濟低速乃至負增長,稱為「失去的十年」,泡沫破滅對日本實體經濟的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2、各市場泡沫時期的調控措施比較

各國面對資產泡沫的出現,無一例外,都採取緊縮性的政策調控,而利率提高等緊縮性調控政策產生的累積效應的確能成為擠破泡沫的最後稻草;而當泡沫破滅後,降息等提高流動性的寬松貨幣政策往往也於事無補。

我們首先來看日本的情況:1980年代初,日本市場的漲幅和估值水平處於穩步提升階段,因此,日本政府並沒有刻意採取強硬的調控政策限制股市發展,這時的最大問題在於貿易日益增長引發的日美貿易摩擦。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導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經濟的短暫衰退,為此,日本政府還採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於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兩次調低了官方貼現率,由原先的5%降低到2.5%。而1980年代後期,日本開始意識到資產價格膨脹的嚴重性,於1989年將官方貼現率提高到3.25%,又於1989年底進一步提高到4.25%。1990年8月,為防止海灣戰爭可能導致的石油價格上漲導致通貨膨脹,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預防性緊縮政策,將官方貼現率提高到6.0%,於是積重難返的股市開始暴跌,泡沫破裂。相反,在泡沫破滅期內,由於擔心經濟持續衰退,日本貨幣當局重新轉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連續降低利率(在隨後失去的十年中,利率降低到零),增加貨幣供應,但是收效甚微。

其次,與日本非常相似的中國台灣地區市場上,似乎是完全的一個翻版。由於新台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對當時的中國台灣地區經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1985-1987年,台國際收支賬戶中短期資本凈流入猛增,為延緩外資進入,中國台灣地區還引導利率不斷下調,從1983-84年的7.25%,調低到1988年的4.5%,但仍無法阻止熱錢湧入,新台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劇。1980年代末,資產泡沫快速膨脹,迫使台灣採取一系列強硬的緊縮政策:比如開放外匯管制,大幅提高居民匯出資金的額度限制,引導企業對外投資;實現利率的完全自由化,並隨後大幅升高存款准備率和再貼現率,採取緊縮政策降低貨幣供應量,其中,1989年4月再貼現率從維持了一年的4.5%提高到5.5%,同年,8月提高到6.153%,9月再提高到7.75%;同時,嚴格取締地下金融活動,打擊股市非法資金等等。其中,最嚴厲的調控措施是1988年9月份台當局宣布恢復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股市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沖擊,股指大跌55%。但其後,為避免崩盤,台灣當局對其政策予以澄清,並鼓勵機構進場護盤,導致投資熱情重新點燃。還是與日本相似,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普遍預期油價將上漲,外資撤離,中國台灣地區股市開始崩盤。

再次,我們來看韓國,在1980年代初,韓國的利率水平相對保持較低水平,從1987年開始,韓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過度投機使物價水平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於1988年12月宣布了一攬子利率自由化措施,包括放開大多數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貨幣市場工具利率等,結果利率急劇攀升,1989年基準利率——拆借利率達到18%,自由化計劃被迫中止。泡沫破滅後,利率也隨之下降,在1990年代基本維持在6-8%左右水平;同時,還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從1985年的4.5%逐步提高到1991年歷史最高點11.50%,並一直維持到1995年。

最後,泰國的牛市泡沫啟動和破滅時間比上述三個市場要晚,泰國實施的匯率盯住制度使中央銀行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靈活性,一直維持著較高的利率水平,1980年代以來,一直到1990年代,泰國最小貸款利率多年一直維持在12-16%水平浮動。1995-1996年,由於出口增長下降、泰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短期資本開始外流,為了維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吸引外資流入,防止外資流出、更為了抑制資產價格泡沫,泰國中央銀行被迫繼續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銀根,持續提高利率。1996年,由於經常項目逆差迅速擴大、泰國經濟形勢惡化、使泰銖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這為國際投機資本提供了可乘之機,1997年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

3、外資在泡沫產生與破滅中所起作用

四個市場的證券自由化程度各有異同:日本是四個市場中自由化開展時間最早、程度最深的,其在1980年代初就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國內市場,而中國台灣、韓國的證券市場自由化進程則較慢,台灣在1990年股市大跌的時候才引入QFII制度,寄希望於境外資金入場救市,而韓國在1992年引入QFII制度,也是在其泡沫破滅後實施的制度。

因此,我們認為,外資在泡沫產生過程中所起的積極作用是毋庸質疑,尤其是日本、中國台灣和韓國市場正處於本幣升值階段,外資通過多種渠道進入境內的房市和股市,而盡管泰銖並沒有升值,但是由於升值預期明確,同樣,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泰國,因此,外資在助推境內房市、股市泡沫中的確起到相當作用,外資的進入直接助推了泡沫的吹大。但泡沫的產生最主要是由於本土資金的推動,我們注意到在泡沫時期往往本土投資者都展現了極大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泡沫破滅時與外資的關系也不大。以日本為例,實際上外資從1980年後期就開始陸續撤離日本,最後的泡沫瘋狂階段,基本由國內資金推動。而中國台灣地區和韓國的外資比例都很小,外資在泡沫後期的撤離對泡沫的破滅更多的只是心理意義。其中,只有泰國市場受外資影響算是最大的,這與其在1995年以後繼續保持高利率吸引外資的政策有關,1995年泰國證券市場外國投資比重僅4.8%,1996年快速上升到34.25%,在金融危機前更是達到44%以上的水平,金融危機後外資撤離,的確對國內市場造成較大負面沖擊。

Ⅷ 韓國國民銀行開戶可以購買港股嗎

不可以,一般都是要通過這三種方式進行港股開戶購買港股

  1. 通過「深港通」或「滬港通」進行港股開戶,要求賬戶資金達到50萬以上

  2. 通過香港券商進行港股開戶,需要來港一趟

  3. 通過個人開戶(自帶港股開戶)進行購買港股,也是需要來港一趟,辦理方便快捷,當場拿卡,為大多數朋友首先,具體再根據個人情況選擇

答案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Ⅸ 愛美客今天股票價格

美是世間最為美好的。特別是容貌,所以現今社會才有了"顏值經濟",從而帶動了醫美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加上醫美行業的收入利潤不錯,投資者比較青睞,醫美行業逐漸在市場上火了起來,關於醫美行業的龍頭企業--愛美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開始分析愛美客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的醫美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便可領取:寶藏資料:醫美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愛美客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以客戶及市場需求為導向,憑借多年的技術積淀和豐富的轉化經驗,依託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北京市工程實驗室等生物醫用材料研發平台,技術要不斷的堅持創新研發投入也要持續加大,還要在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方面不斷提升,讓公司的產品和技術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家公司到底有哪些優勢~


優勢一:產品表現強勁,獲市場高度認可


嗨體產品高速式增長表現不俗,不斷兌現產品力和品牌力。前期進行的渠道鋪開和市場教育發揮了作用,嗨體市場知名度不俗獲得下游機構與終端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把品牌和頸部項目深度聯合在一起,幾乎在消費市場端構成了"頸紋注射=嗨體"的獨占局面,並且愛美客的產品力及品牌力在中報中不停兌現。


優勢二:新產品助力細分領域,深化公司先發優勢與醫美龍頭地位


新產品:濡白天使,取得Ⅲ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該產品也是世界首款獲批的含左旋乳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皮膚填充劑。到現在為止,公司憑借7款Ⅲ類醫療器械注冊了產品證,成為國內被國家葯監局認證用於非手術醫療美容Ⅲ類醫療器械數量最多的企業。


優勢三:研發機制優化,資本化進程穩步推進


為不斷整合與優化公司的研發機制:1)對控股子公司北京諾博特、北京融知生物少數股東所持49%權益進行購買,實現了把控股子公司轉化為全資子公司,2)對韓國Huons股權進行增資並收購,要對肉毒素項目和資源整合有足夠的重視,同時助力愛美客實現國際化戰略布局能力的提升。此外,為了能夠推進公司資本戰略,以此公司選擇H股股票發行事項,並結束內部有關的決策程序。


因篇幅有限,與愛美客有關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詳細內容,學姐已經全部整理在下面這篇研報裡面了,只需要點擊一下就可以查看:【深度研報】愛美客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由於人民的水平和質量的上升,醫療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和逐步開放的現代觀念,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醫美手段來實現變美的心願。用戶的增長也穩定了市場需求的增長,把我國醫美行業帶入了高速發展期。


如今龍頭的市佔率相對低,而且行業現在的增速非常快。順著市場規范的程度或者制度的一直完備,行業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好了。此過程對於正規化、陽光化的企業去做大做強是非常有利的。我們正需要在規范的過程當中獲取這些龍頭公司快速成長的投資機會,並且還可以幫助我們避開行業風險。


三、總結


總的來說,我認為愛美客公司作為醫美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行業變革的時候,是有希望快速發展的。但是文章信息畢竟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愛美客未來行情,那就直接點擊鏈接吧,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愛美客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愛美客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Ⅹ 韓國KB國民銀行卡在中國的什麼取款機上可以取錢

四大銀行應該都可以,你看看取款機上面的銀行卡標志,有銀聯,百事卡,維薩卡等標志的都支持,如果沒有這三種標志,在國內就都不能取。
中國四大銀行:是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

閱讀全文

與韓國國民銀行股票今天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股公積金和凈資產的差別 瀏覽:724
股票能量指標怎麼調出來 瀏覽:425
股票用現金買嗎 瀏覽:597
好股票網生命線指標 瀏覽:117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業績 瀏覽:193
中國最大樹脂廠股票號 瀏覽:154
推薦微信的股票軟體 瀏覽:644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45
小窗口的股票軟體 瀏覽:896
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 瀏覽:125
國家隊持倉股票信息 瀏覽:109
股票回購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的是 瀏覽:633
恆康醫葯股票走勢 瀏覽:1006
中國國債股票 瀏覽:445
股票很久沒漲停 瀏覽:110
股票看盤軟體教學視頻直播 瀏覽:117
中國銀聯股票有嗎 瀏覽:51
etf和普通股票一樣買賣嗎 瀏覽:26
搜於特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896
煤炭價格上漲對煤股票的影響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