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殼資源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 所謂買殼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一些業績較差。籌資能力弱化的上中公司,剝離被購公司資產,注入自己的資產,從而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國內證券市場上已發生過多起買殼上中的事件。 借殼上市是指上中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強生集團由上海出租汽車公司改制而成,擁有較大的優質資產和投資項目。近年來,強生集團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於公司——浦東強生的「殼」資源,通過三次配股集資,先後將集團下屬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東強生之中,從而完成廠集團借殼上市的目的。 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一種對上市公司「殼」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活動,都是為了實現間接上市,它們的不同點在於,買殼上市的企業首先需要獲得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擁有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從具體操作的角度看,當非上市公司准備進行買殼或借殼上市時,首先碰到的問題便是如何挑選理想的「殼」公司,一般來說,「殼」公司具有這樣一些特徵,即所處行業大多為夕陽行業,具上營業務增長緩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虧損;此外,公司的股權結構較為單一,以利於對其進行收購控股。 在實施手段上,借殼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團公司先剝離一塊優質資產上市;第二步,通過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籌集資金,將集團公司的重點項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過配股將集團公司的非重點項目汀入進上市公司名現借殼)=市。與借殼上市略有不同,買殼上市可分為「買殼——借殼」兩步走,即先收購控股一家卜市公司,然後利用這家上市公司,將買殼者的其他資產通過配股、收購等機會注入進去。 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參考資料: http://y2.cn/viewthread.php?tid=119489
② 是不是一隻股票的價格很低就會被稱為是垃圾股
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與績優股相對應。這類上中公司或者由於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於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其股票在市場上的表現萎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躍,年終分紅也差。 56、A股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垃圾股一般是指評級為非投資級的股票(BB以下),垃圾股不僅是指經營出現問題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一些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或是一些財務杠桿太大的公司股票都有可能被評級為BB級以下,中國的很多商業銀行股票被S&P評為垃圾股。由於投資垃圾股的風險大,所以風險回報率(收益率)也高,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興起了垃圾股投資熱潮。垃圾股不是垃圾!
垃圾股顧名思義就是那些業績較差,問題多多的個股。一般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下的個股均可稱作垃圾股。上市公司擁有在市場直接融資的便利,又有各種優惠政策的關照,按理經營業績應相當理想,但由於上市公司的經營領導層、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機制等原因,導致上市公司的業績如「小二黑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有些上市公司之所以上市就是為了在證券市場「圈錢」而非給股東提供回報,上市後既沒實現企業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沒有利用從市場配置回來的資金進行有效的發展及壯大實力。企業還是沿著「老路」走下去,經受不住市場經濟考驗,業績滑落下去。隨著上市公司的增多,邁入垃圾股的數量也成增大的趨勢。
垃圾股的存在,並不能說這些股票沒有一點價值,按照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廢物利用原則,垃圾股同樣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在目前企業上市受到一定約束的情況下,上市公司起碼還具有「殼資源」的價值。在實際股市裡,有一些垃圾股的股價遠遠超過績優股的股價,特別是在1998年市場熱炒資產重組個股之時,一度流行「越窮越光榮」的說法。另一方面部分股市「大黑馬」股票均是從垃圾股中產生的,如「科利華」、「ST通機」、「國嘉實業」,中國股市首隻百元股票「億安科技」也是從以前的垃圾股「深錦興」蛻變而來的。因此垃圾股炒作還是值得考慮的。
目前國內垃圾股可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ST股票,即連續兩年虧損或凈資產值低於1元的股票。一部分是PT股票是指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還有一部分是指除去前面兩類且業績在0.10元以下的股票。
http://ke..com/view/10713.htm
③ 殼資源的股票能持有嗎有風險嗎
可以持有。
所謂殼資源股票,就是有重組題材的股票。。風險就是無法順利重組的風險。
④ 股票財經中經常提到的殼資源和空殼有什麼用怎麼樣才算殼資源
在中國上市需要很繁瑣的手續,不像美國,只要你的公司做大做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須上市,如果不上市就會懷疑你的公司涉及一些不幹凈的東西,警察會查你。
所以眾多想上市圈錢的企業就只有一邊做著股份制改造,整理財務報表,做大做強企業,一邊削尖了腦袋想方設法的走偏門,而偏門就是收購一個已經上市但現在做的不好可能要退市的企業,然後把自己公司放進去,只保留一個股票號碼,也就是拿錢在股市裡買個位子,這樣公司就名正言順的上市了,財務報表只要好好造造假就行了,以後再來兩個題材,什麼公司要整體上市了,要收購礦山了什麼的把股價炒上去,股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股市當作提款機了,缺錢了就融資,只要價格比市場價低30%不怕大家不搶著買,這就是殼資源的作用。
⑤ ST股要摘帽,每股凈資產必須大於1元么
新規定不再要求每股凈資產必須超過1元。
ST類股票想要摘掉*ST帽子必須全部符合如下條件:
1、並非連續兩年年報虧損(包括對以前年報進行的追溯調整),從現有ST的情況看,當年年報必須盈利;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即每股凈資產為正值,新規定不再要求每股凈資產必須超過1元;
3、最新年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運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值,因此不能只看每股收益數據,還要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沒有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5、沒有重大會計差錯和虛假陳述,未在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內;
6、沒有重大事件導致公司生產經營受嚴重影響的情況、主要銀行賬號未被凍結、沒有被解散或破產等交易所認定的情形。
(5)沒有凈資產股票是殼資源擴展閱讀:
ST板塊的投資價值:
1、「殼資源」價值形成的重組預期
在目前的核准制下,由於上市資源有限,因而造就了所謂的「殼資源」價值。這些上市公司或者主營嚴重虧損,或者主要經營活動基本停止,理論上已經不具有任何資產價值。但由於上市資源有限,這些上市公司發生重組的概率和預期要遠強於其他板塊。
2、注入資產的價值
有一部分ST股已經經過了重組,或正在重組進行中。這些公司的基本情況已經發了巨大的變化,其原有或新的實際控制人注入的資產需得到市場重新定價,這也會導致ST股的市值得到重新定位,其股價在短期內往往得到大幅上漲,這也是ST股的魅力所在。
3、公司經營好轉產生預期差
某些上市公司由於經營上出現的一些失誤或錯誤,導致經營利潤為負。一旦上市公司連續一年實現贏利,結束虧損,就可以向交易所提出解除風險警示申請,經營狀況邊際好轉帶來超額收益。
⑥ 殼資源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殼資源」是指一家公司想上市,但是自身又不符合上市標准,於是就去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然後借該公司為「殼」,把想上市的公司資源融入這個已上市的公司,這樣原來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就可以變相上市了。 一般來說,殼資源用的多是退市或ST等業績不好的公司為多,因為成本比較低。
拓展資料:
1、「殼資源概念股」即為以「殼資源」為選股和炒作題材的相關股票。 需要注意的是,殼資源概念股的價值來自縮短上市周期的時間優勢和審核獲批的確定性優勢,未來隨著注冊制的逐步推行,公司想要通過借殼上市的時間優勢和確定性優勢將弱化,殼公司價值會出現大幅下降。殼資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
2、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 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殼資源概念股就是這些能被借殼上市的股票。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資格,該公司也同時享有上市公司的相應權利和義務。但一般經營較好的公司是不會隨意放棄這一資格的,只有經營虧損,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場。其他想上市而無法獲批的公司,此時可通過股權收購等手段成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就是所謂的「借殼上市」。
3、A公司想上市募集資金,但根據證監會的規定,達不到上市的條件(比如說要求資產達到一定數量,連繼三年盈利等條件)。 於是A就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B公司的控股權,這樣A公司就可以由B增發股票(因為B有這個資格)的方式,進行融資.就是說B公司是A公司在股票市場融資的"殼" 。B這樣的公司就叫作"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