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加州銀行股票成交量

加州銀行股票成交量

發布時間:2022-08-19 16:05:55

A. 中南控股企業好不好待遇如何呢

金融風暴,干個體吧

B. 英國有一個歷史人物叫摩根,及需其簡介,請多多指教

美國最後的金融巨頭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是「華爾街的拿破崙」,他曾兩度使美國經濟起死回生。但據說他經常因為壓抑而感到「毫無價值」、「無所適從」。約翰.皮爾龐特.摩根還控制著幾十種行業,並創立了美國鋼鐵公司—該公司的原始資本是當時美國聯邦政府一年開銷的4倍。但是,對他來說,休閑與工作同樣重要,他曾經多次嚷嚷要退休。 為了深入地刻畫這么一位復雜的大人物,瓊.斯特勞斯完成了一部長達近800頁的鴻篇巨傳∶《華爾街之子摩根》。瓊.斯特勞斯曾因成功撰寫了艾麗斯.詹姆斯(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的姐妹)的傳記而榮獲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美國歷史班克羅夫獎。此次,瓊.斯特勞斯仔細地閱讀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書信、文件和日記,最終在其令人欽佩、生動逼真的作品中向世人揭示了摩根及其圈內的朋友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但是讀者也會不時被細節的海洋所淹沒,對這個金融帝國的締造者及狂熱的藝術品收藏家始終持以神秘和敬畏之感。 摩根並不是白手起家、自我成才的典型。他的父親朱尼爾斯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富商,在19世紀50年代,朱尼爾斯受雇於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美國銀行家喬治.皮博迪。他們生意興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國游資引入資金極度匱乏的美國。朱尼爾斯決心把他的發運傳給他的子孫。他嚴厲地要求他的兒子皮爾龐特接管家族產業,幫他選定在瑞士、德國留學的課程,安排他在華爾街當學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他教訓摩根的事因。 美國南北戰爭後,流入美國的投資迅速增長,尤其集中在鐵路領域。在戰後的30多年裡,摩根信託公司不僅參與組織了鐵路融資項目,還屢次嘗試約束這一利率過高的行業。19世紀70年代,朱尼爾斯出資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法國—這標志著摩根家族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了國際銀行業的頂層。 瓊.斯特勞斯對摩根的個性與私生活的著迷遠勝於對其在商業界的輝煌業績的關注。這使她的作品與羅恩.切爾諾在1990年出版的《摩根大廈》有顯著的區別。《華爾街之子摩根》一書從朱尼爾斯於1890年去世講起,描述了家財萬貫的摩根更加自由、終日沉湎於他的個人愛好∶開遊艇、追女人、做怪異而又隨心所欲的慈善家、營造龐大的藝術收藏品王國。 瓊.斯特勞斯在書中寫道∶「他操縱著20世紀初帝國的天秤,好像要佔有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從古登堡聖經、弗美爾和庚斯博羅的繪畫、中國的瓷器、中世紀的地毯到英國l9世紀初期樣式的傢具—作者發現,「摩根從不在乎為購買藝術品花費巨資」。他的藏品已充塞屋宇、難以盡覽。截至到1912年止,他已經花費了60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0億美元。 盡管他有這些嗜好,摩根在上個世紀末還形成了一個觀點∶不管是摩根金融機構,還是國際經濟局勢,離開了他都不行。在個人生涯的關鍵時刻,摩根在1895年提出「國庫管理國際化」,後來主張民粹主義的農場主在發起反對金本位的政治運動中繼承了他的觀點。摩根組織了6200萬美元的債券發行,堵住國庫的漏洞;並入市干涉,抬升美元的匯價。1907年,在另一次戲劇性的插曲中,金融市場的恐慌導致了為期兩周的瘋狂行動,摩根再施援手,注入大量資金解救了多家金融機構和紐約市。 在這兩次事件中,摩根表現得猶如美國中央銀行行長—當時這個職位並不存在。但是熱心公益並不是他的原始動力。那兩次危機過後,摩根和其他投資家的財富都大發橫財。 盡管羅列了這么多細節,瓊.斯特勞斯最終還是沒能掀起摩根有意戴上的粗暴而冷談的面紗。比如,摩根為何一再冷落親生兒子傑克,卻選拔他人擔任要職?似乎摩根在量才錄用時,有意模仿沒有子嗣的皮博迪,而不是他所崇拜的父親。瓊.斯特勞斯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她拒絕妄下定淪。 摩根的晚年多災多難。20世紀初期,他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跨大西洋航行財團,這後來被證明是一場「金融大災難」(瓊.斯特勞斯語)。1912年,該財團的旗艦泰坦尼克號沉入海底。同年,國會開始調查某些指控∶摩根財團涉嫌惡意控制美國的財政命運,75歲的摩根只好出庭接受國會委員會的審訊。在第二個月月底,他精神崩潰,並在兩個月後去世。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哪個人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國會(不知是無意之中)建立了美國聯邦儲備局—指導美國經濟的那隻著名有形之手。這是獻給摩根最好的頌詞。
編輯本段二、 摩根財團
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財團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機構。它由美國銀行家喬治?皮博迪於1838年創辦於倫敦,後由摩根家族繼承過來,遷至紐約後名聲鵲起。
直到現在,坐落在寬街和華爾街相交的「街角」 處的老一代摩根的繼承者??JP摩根公司依然主宰著美國的金融界,並且繼承著老一代摩根的「文化傳統」。
2000年12月11日,美聯儲批准大通曼哈頓銀行與J.P.摩根投資銀行合並,目的在於「催生美國最大的一家銀行企業」。合並後的公司將命名為「JP摩根大通集團」,其總資產將達到6680億美元,直逼總資產有6790億美元的美洲銀行,成為美國第二大的以銀行為核心的集團公司,與此同時,美國花旗銀行仍以總資產7910億美元名列首位。實際上,目前這三家銀行已難分伯仲。
我們還是看看,「摩根帝國」締造時期的創始人皮博迪。
1835年,美國商人喬治?皮博迪來到倫敦。那時的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在經歷「新經濟泡沫」帶來的危機,人們依靠貸款,瘋狂地修建鐵路、運河、公路,當時人們對這些新玩意也是不想「付費」使用就像現在的網路一樣。
此時的皮博迪是為美國的馬里蘭州尋求英國銀行的貸款。他很愛國。他為英國的十幾個銀行家擺上盛宴(估計類似同時期的中國銀行家胡雪岩請人吃「花酒」),他勸說他們相信美國人不是騙子,他還和藹地威脅說「你們只有繼續為美國提供新的貸款,才能保證以前的貸款能夠得到償還」。於是,高傲的英國銀行家又撥出800萬美圓貸款給馬里蘭州。
英國人說,「皮博迪是靠自己的面子借到這筆錢。」並且,為減少英國人對美國人「見錢眼開」的偏見,依然放棄馬里蘭州應付給他的6萬美元的傭金。總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皮博迪的不同尋常的才乾和做派。
皮博迪很健談,但相貌平平,不怎麼討英國人喜歡。人們怎麼也想不到他居然是高貴的摩根財團的創始人。後來的摩根,其合夥人以出身名門望族、美貌和時髦而著稱。
皮博迪出生在馬薩諸塞州,只上過幾年學,十幾歲開始就與哥哥一起幹活養活寡母和6個弟妹。早年的貧困影響了他的一生:聚集錢財,拚命地工作,孤芳自賞,對輕蔑極度敏感,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愛國;多半生小氣、吝嗇,晚年卻不停地慷慨捐助。
1837年皮博迪遷居倫敦。一年後開了一家商號,但只有一個櫃台、一隻保險箱和幾張書桌。他卻憑借自己的才具很快進入由卓越的銀行家組成的商人圈子。這些人既做織物生意,也為做此生意的人提供融資。其實他們的商號已就變成了商人銀行。並且創立了金融批發業務,而不是普通銀行儲蓄、轉帳的「平庸業務」。
這時,「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與皮博迪打交道」,因為皮博迪們只為各國的政府、大公司和有錢的人服務,他們為世界貿易提供資金,發行債券和股票。
皮博迪在倫敦設立商號,把美國的旗幟插在異國的土地。他炫耀自己國家的氣派、高舉這星條旗宣揚美國的產品。他宣稱皮博迪公司是「美國的一家商號」,他不停地向美國輸送 資金,他用美國的精美雜志裝點,製造美國氣氛和成為美國的新聞中心。在他愛國主義的背後,是不想讓英國人小看了自己,也顯示了他自己出身的自卑心態。
「在友好的外表下,皮博迪是個孤獨的小氣鬼」。他不停地工作,12年他從未連續休息過兩天。整整20年沒有回過美國大概是出於為了節約經費。
皮博迪沒有專用馬車,總是坐著公共馬車上下班。一次他病的厲害,朱尼厄斯(摩根財團的正式締造者)勸說他回家休息,他拿上雨傘走出辦公室。20分鍾後,朱尼厄斯發現他還站在路邊的雨里,對他說:「皮博迪先生,您該回家了。」他一看是朱尼厄斯,答到:「是呀,我在回家。可是只過了一輛2便士的馬車,我想等一輛1便士的。」此時他的銀行帳戶已經有100萬英鎊。
午餐時,皮博迪總是讓他的勤務去給他買一個蘋果,每次給勤務2個便士,一隻蘋果1個半便士,這樣每次勤務都可以得到半個便士的小費,但皮博迪卻總是等把這些半個半個的便士湊足到一定的數量再要回去。
皮博迪是個光棍,但他總有女人陪伴。他不抽煙、不喝酒,他用講故事的方式打動情婦。他一生只給他的布來頓情婦6000英鎊,死後也沒有留下任何遺囑給他們所生的兒子。
快60歲時,皮博迪身患嚴重的風濕病。他個人的儲蓄高的驚人,他的年收入達30萬美元,而他每年只花3000美元。他擁有巨額財富而罕見的吝嗇。突然有一天,他靈魂開竅,他說「當病痛襲擊我時,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不朽的。……我發現生活中有些人熱心幫助貧困的人們,正像我一心想掙錢一樣」。於是皮博迪決定開始獻身慈善事業。
美國內戰時期,皮博迪從鐵公雞變成了聖誕老人。「他晚年的行善就像早年的貪婪一樣無度」。
早在1857年,皮博迪就開始資助巴爾迪摩的一所「皮博迪學院」;1862年,他開始把15萬英鎊轉給一家信託基金,用於建造倫敦的貧民住宅工程,還立契轉讓了他在另一家公司的5000股大宗股票,維持這個住宅區的運轉。為此,他獲得了「倫敦榮譽市民」的稱號。
他生命的最後階段,施捨到了驚人的程度:向耶魯大學捐贈了一個歷史博物館;向哈佛大學捐贈一座考古學和人類文化學博物館;為南部被解放的黑人設立一項教育基金……。
雨果寫道:「這個世界上,有充滿恨的人和充滿愛的人,皮博迪屬於後者,正是在這種人的臉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笑容。」這是對喬治皮博迪這位摩根財團最初的創始人最高的贊譽!
華爾街之子—摩根
一個世紀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創建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地域廣泛的鐵路帝國的幕後策劃人物,在幾十年裡,他都是美國民間的核心銀行家。摩根在許多方麵塑造著他那個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後還籠罩著神秘的面紗,有人稱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詆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華爾街之子——摩根》權威、詳實地描述了摩根其人,作者歷經十年時間,生動再現了摩根的完整人生。
1. 爭奪「CB&Q鐵路」
1901年5月4日,摩根在艾克斯收到的電報向他披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一個由銀行家和鐵路運營商組成的聯盟正密謀在公開市場上購買北太平洋鐵路50%以上的股票。策劃並領導這場「金融巨頭」突襲戰的是愛德華·H·哈里曼。哈里曼與摩根之間長期失和並且沖突不斷,他名下現在控制著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就像希爾一樣,哈里曼也同樣宣稱自己是「美國的拿破崙」,在鐵路界是聞名的「小巨人」;同樣,他也決心在自己公司的基礎上創建一個連接鐵路線、海上航運線的世界性的交通運輸網路。但是,與希爾不同的是,在商戰中,哈里曼並不遵守摩根所制定的游戲規則,他更推崇的是游擊戰。
就在摩根等人全力以赴地籌集大批英國資金投資美國鐵路建設的同時,庫恩—洛布這家德國猶太人公司同樣也在致力於將德、法兩國的巨額資金源源不斷地引進到美國——從事與摩根財團同樣的事業。盡管猶太人希夫和美國佬摩根並非合夥人,但這兩位頂尖銀行家卻自覺地信守彼此間的君子協定,互不侵犯對方的領地。
在以後的短短幾年內,哈里曼居然使曾經破產的聯合太平洋鐵路起死回生,並很快發展成為一條優質高效、利潤豐厚的線路。後來,當他的鐵路線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港口時,已經對「北太平洋」和大北方公司構成了直接威脅。到了1901年,哈里曼又實現了對龐大的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控制,這條鐵路從洛杉磯一直通到美國南部的新奧爾良。
與此同時,哈里曼還在與另外一個業界「小巨人」希爾進行著激烈的爭奪。這次,兩人爭奪的是芝加哥—伯靈頓—昆西鐵路公司(以下簡稱為「CB&Q鐵路」),由於這條全長12657.6公里的線路通往芝加哥,對於打通大西洋沿岸運輸線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能否拿下該公司將直接影響到雙方今後在美國鐵路業界的地位。盡管哈里曼做了各種努力,卻在1900年以失敗告終。希爾和摩根聯手,最終於1901年3月下旬共同獲得了CB&Q鐵路。在雙方進行激烈爭奪的過程中,該鐵路的波士頓股東們明顯傾向於摩根,他們說:「在哈里曼和希爾(代表摩根和北太平洋公司)之間,我們毫無疑問將選擇代表雄厚實力和安全保障的一方。」事後,哈里曼曾要求摩根和希爾給他一個轉包的機會,卻遭到二人的斷然拒絕—他們不願讓這位好戰的掠奪者「插上一手」來分享他們的勝利果實。
至於哈里曼本人,當然不會覺得自己的要求是「插上一手」,相反,他認為恰恰是摩根他們從自己手中竊走了CB&Q鐵路——對手的新鐵路聯合體的實力將遠遠超過自己的聯合太平洋——為此,他立刻制定出一個「拿破崙式」的報復方案:為了攫取CB&Q鐵路,他必須徹底拿下北太平洋鐵路。
當然,哈里曼清楚,要想從摩根那令人生畏的大鼻子底下買走他的股票也決非易事。為此,哈里曼孤注一擲,決心碰一碰自己的運氣,為了籌集到購買股票所需的巨額現金,哈里曼找到了庫恩—洛布公司和商業性的國家城市銀行進行活動。
2.斬斷摩根的翅膀
摩根在業界的優勢地位和倨傲態度使其在華爾街同行中頗受非議,甚至是嫉恨,正如希爾日後所總結的那樣,在後來發生的針對摩根的突然襲擊中,參與暗算的人中更多的是銀行家,而非鐵路運營商!——以城市銀行為首的各大財團之所以給哈里曼撐腰,是希望藉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並非是美國惟一的銀行家」,同時也是對摩根宣稱的「美國所有的銀行家只不過是我的辦事員」的說法進行挑戰。正如希爾所言,斯蒂爾曼的目的是為了「斬斷他(摩根)的翅膀」。
就在摩根4月初剛離開美國前往歐洲之際,在哈里曼的指使下,庫恩-洛布公司總裁希夫就開始了購買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行動。此時,麥金利正在進行連任總統的競選活動,他允諾給予華爾街財團們更多的發財機會。在此情況下,大批野心勃勃的投資者將紐約股市的價格和成交額推向一個個歷史新高,1901年1月,創造了日成交量200萬股的歷史記錄。4月份,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所造就的百萬富翁們—人稱「匹茲堡財團」雲集紐約准備大賭一把,此事為哈里曼發動襲擊提供了最完美的時機。
摩根和他的合夥人雖然控制著北太平洋公司的董事會,卻只擁有該公司不到50%的股票,他們總以為——沒有人會夢想購買一條價值1.55億美元的鐵路。在1900年,「北太平洋」的普通股價格從每股45美元漲到86美元,到1901年4月1日居然達到每股96美元,且成交43.7萬股;隨後,該公司股票在整個4月份仍然保持攀升勢頭。面對這種局面,庫恩—洛布公司偶爾也拋售一些股票進行遏止以免引起摩根財團的注意。到4月22日,北太平洋股票漲到每股103美元,3天後達到105美元。在4月30日,該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成交量創造了新的記錄,共成交330萬股。
根據哈里曼判斷,在其最高決策者——摩根本人不在紐約的情況下,北太平洋股票所出現的異常現象不會引起摩根集團其他人的注意。事實果然不出哈里曼所料,毫無戒心的羅伯特·培根甚至還趁著這段狂漲期,拋售了摩根本人2萬股的股票來賺取巨額利潤。5月份,約翰·W·蓋茨在接受采訪時稱:「這一切就好像——當一個大孩子外出時,那些小孩子們就趁機在家裡胡作非為一樣……如果摩根本人當時在紐約的話,這些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到5月1日,這天是星期三,北太平洋股票的價格已經狂漲至115美元。星期日,《紐約先驅報》在作「本周回顧」時稱:「這是世界歷史上金融投機活動規模最大的一周。」
在事態發展最為嚴重的那一周,希爾一直在紐約,對於北太平洋公司所承受的日益加重的壓力,盡管希爾已經明顯感受到,但他絕對沒意識到是哈里曼在背後搗鬼,直到希夫前來告知真相後,他才恍然大悟。
直到1897年哈里曼要求庫恩-洛布公司給予其獨一無二的關注之前,希夫一直是希爾的財政後台,當希夫倒向哈里曼以後,希爾開始向摩根靠攏並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據希爾稱,希夫邀請他共同致力於「將摩根拋下船」,並許諾讓他出任北太平洋公司總裁並分享「通過控制聯合太平洋公司、南太平洋公司所獲得的一切好處」。希夫還透露,他的集團已經投資了7900萬美元,並購買到北太平洋公司75萬股優先股中的42萬股,以及80萬股普通股中的37萬股——也就是說,他已基本實現對該條鐵路的控制,如果此時希爾能夠加入進來,那麼,加上希爾所擁有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份,便可以擁有更大的擊敗摩根的勝算機會。但是,希爾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拒絕「拋棄摩根」並「加入這場陰謀活動」。也許希爾的說法有點誇大其詞,但有關該事件的最駭人聽聞的部分卻是事實——希夫策劃了一場針對美國金融帝王摩根最卑鄙的突然襲擊。
3.藍色星期四
在星期五獲悉這一驚人消息時,希爾表現得相當鎮靜,他離開希夫,沿著布羅得大街前往華爾街23號與摩根的合夥人進行商議。最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對自己非常有利的條件:既然北太平洋鐵路的董事們——主要是摩根的人——能在1902年1月1日以後撤出他們的優先股,那麼當前的普通股將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哈里曼所控制的普通股恰恰還不到一半。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培根立即給摩根發去一封電報,隨後,摩根於星期六傍晚在法國艾克斯回電指示:「立即購買15萬股北太平洋公司的普通股!」
同樣就在那個星期六的早晨,紐約的哈里曼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考慮到自己擁有的北太平洋公司普通股尚未達到總股票的51%,心中不時掠過陣陣涼意和不安。他給希夫寫了一封信,要求再買4萬股普通股。盡管希夫收到了哈里曼的命令,但他最終決定不予理睬——或許他在想,他已經獲得了北太平洋多數的股票——或許他還考慮到自己已經向希爾伸出了友誼之手——他盡管很遲但最終還是意識到那些企圖用計謀擊敗摩根的人的真正意圖,於是決定不再對摩根發起這致命一擊。如果他在5月4日這天,聽從了哈里曼的指令,再買4萬股普通股,他們這伙人就將成功地控制摩根的這條鐵路。
5月6日,星期一,大批摩根—希爾集團的經紀人湧入倫敦和紐約的各個股票交易所,購買所有能買到的北太平洋的股票。當天,紐約交易所北太平洋股票以每股127.5美元報收,第二天則達到149.75美元。當希爾要求他倫敦的合夥人不要出售北太平洋股票時,他們回答說:「這里的朋友堅定地站在你們那一邊,我們很吃驚希夫會參與到這場從你們手中攫取北太平洋鐵路的活動中來。」並要求彼此之間隨時保持聯系。對於北太平洋股票在各個股市所出現的異常劇烈的波動,就連該鐵路的經營者也感到極度困惑,不知其所以然。星期二,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總裁查爾斯·梅林從聖保羅給他在紐約的副手發電詢問:「你能否告訴我那裡究竟正在發生什麼?我們的股票為什麼動盪得如此劇烈?」
在北太平洋股票剛剛出現攀升的幾天內,那些短期投機者們斷定不會再上漲了,於是約定在140美元的價位上停止購買,等價格回落時再買進。然而,星期二,當摩根的經紀人在每股146美元的價格上停止進行收購時,股票價格不但未見下跌,反而更加狂漲不已,整個股市都隨之瘋狂了!
在1901年的5月7日到8日,其他股票開始暴跌,因為那些北太平洋股票的短期投機商們拋售了所有股票以獲取資金回補,然而,到了第二天,5月9日——股票史上的「藍色星期四」,北太平洋股票價格居然跳到近似荒謬的程度——每股1000美元!紐約的股票投機商們終於冷靜下來了,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整個股市已經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牢牢地逼進了死胡同,他們已經放空了10萬多股北太平洋股票,卻再也買不回來了。
摩根—希爾集團在兩日內購買了15萬股股票,如果按平均每股129美元進行購買的話,他們所花費的資金總額幾乎高達2000萬美元。他們還在華爾街引起了空前的震動和驚慌,J.P.摩根集團和庫恩—洛布公司在「藍色星期四」這一天均意識到:如果華爾街的這種恐慌不能被迅速遏止,那麼將有不計其數的股票經紀人和持有人會因此遭到空前劫難,而整個紐約股市也將毀於一旦!出於這種擔憂,兩大財團的銀行家們決定,推遲交割他們所購買的股票,並以每股150美元的價格拋售足夠的數目以供短期投機商回補,隨後,希爾和哈里曼聯合向公眾承諾——雙方將進行和平談判;摩根也重新指定了新的北太平洋公司董事會。紐約股市一場空前的金融恐慌最終消退了。
編輯本段三、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宇航員
個人檔案:摩根,女,56歲,1951年11月28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弗雷斯諾市,已婚,有兩個孩子。她平時喜歡吹長笛、閱讀書籍、徒步旅行、游泳、滑雪。
教育狀況:1973年,取得斯坦福大學人體生物學學士學位,1974年,取得加州聖母學院教師證書。
所授榮譽: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成員(Phi Beta Kappa)、美國宇航局總部特殊工作獎、美國宇航局公共工作組成就獎、愛達荷州總統大獎章、國際教育協會勞倫斯•帕拉肯教授合作獎、美國國家空間協會太空先鋒教育獎、宇航教育最佳女性獎等。
工作閱歷:1974年,摩根開始從事教學工作,主要教授醫療知識和數學。
NASA閱歷:
1985年7月19日,摩根被美國宇航局選中成為「教師在太空」計劃的候選人,1985年9月至1986年1月,摩根和克麗斯塔•麥考利夫以及「挑戰者」號機組宇航員在休斯頓市約翰遜航天中心接受訓練,自「挑戰者」號遇難之後,摩根接替了麥考利夫的工作,主要負責「教師在太空」計劃的各項工作。1986年3月至7月,摩根在美國宇航局工作,向全國各地的教育組織宣傳太空知識。1986年底,摩根返回到愛達荷州繼續從事教師工作。
1998年,她再次被美國宇航局選中擔任任務專家,8月前往約翰遜航天中心,經過為期兩年的訓練和工作評定,她被指派到宇航員辦事處太空站操作分部,後來又到宇航員辦事處宇宙飛行艙通訊分部,在太空任務控制中心擔任第一通信員,負責與空間軌道的宇航人員進行聯絡。最近幾年,摩根工作在宇航員辦事處機器人分部。此次執行STS-118太空任務是她第一次進入太空。
————————————————————————————————————————————————————
補充資料:
MORGAN 法語意為\"為愛瘋狂\",正如這個名字,MORGAN 是一個充滿熱情的時裝品牌。\"體貼入微\"的設計是MORGAN 最大的秘密。1967年,MORGAN 由一對經營了20年內衣的姐妹(OCELYN和ODETTE)創立,而今,MORGAN 已轉型而成為世界性品牌,分布於43個國家,超過400多間店鋪,為18-35歲的女性服務。其服飾強調時代感及女性化,每季最少有400多種款式,非常便於搭配,加強了時裝的配襯能力,加添了時裝的美感。MORGAN以其貴族的品性,高尚的生活藝術品位,時髦的美之感覺及知性的氣氛使MORGAN成為現代人的時尚。
但他是美國的

C. 加州和非加州在美國銀行開戶有什麼區別

A加州公司銀行開戶所需材料
1.公司注冊證書掃描件
2.公司股票董事簽字掃描件(或在白紙上簽字)
3.身份證掃描件
4.護照掃描件
5.住址證明(有姓名地址的三個月水電煤氣單或信用卡對賬單)
6.美國公司經營范圍
7.電話,郵箱,傳真
8.稅號掃描件
9.報道文件
B非加州公司銀行開戶所需材料
1.公司注冊證書掃描件
2.公司股票董事簽字掃描件(或在白紙上簽字)
3.身份證掃描件
4.護照掃描件
5.住址證明(有姓名地址的三個月水電煤氣單或信用卡對賬單)
6.美國公司經營范圍
7.電話,郵箱,傳真
8.稅號掃描件
9.良好證明
華美銀行開戶流程
1.客戶確定辦理,與本公司簽訂服務協議和銀行開戶信息表
2.提交銀行開戶所需材料至本公司
3.本公司將先關資料提交到美國當地華美銀行
4.客戶到國內華美銀行辦事處簽字
5.華美銀行分配匯款賬號
6.客戶匯入華美銀行激活款(5000美金 否則會被關閉)
7.銀行分配用戶名密碼
8.開通網上銀行(需申請)U盾自理

D. 匯豐銀行的歷史!

發起成立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由蘇格蘭人托瑪斯·薩瑟蘭德(或譯蘇石蘭,Thomas Sutherland)於1864年在香港發起,資本500萬港圓。最初的擔任發起委員會成員的包括寶順洋行(Messrs Dent & Co.;委員會主席)、瓊記洋行(Messrs Aug Heard & Co)、沙遜洋行(Messrs Sassoon Sons & Co)、大英輪船(The Peninsular & Oriental Steam)、禪臣(Messrs Siemssen & Co)、太平洋行(Gilman & Co)、 順章洋行(Messr P Cama Co)等十家洋行。1865年3月3日正式在香港創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開業後的一個月,在上海的分行開始營業。
早期發展
1865年7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開業,並於舊金山開設代理機構,直到1875年成為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1866年,匯豐在日本橫濱開設分行,成為日本政府的咨詢顧問。1888年,匯豐泰國分行成立,成為泰國第一間銀行,並為泰國發行首批鈔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最初是為在華的外國企業(以英資為主)提供金融服務,雖然在成立初期已經在全球建立分行以及代理行網路,但是主要業務依然是中國以及亞太其他地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原本的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稱改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匯豐」這兩個字據說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於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豐裕」之意。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早期商標
至1900年,匯豐在遠東其他地區,如印度、新加坡等地也設立了分行。1911年後,匯豐取得中國關稅、鹽稅的收存權。到了20世紀初,匯豐已經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匯豐業務曾暫時中斷,隨著戰爭結束,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匯豐業務再次受影響,並暫時將總辦事處遷往倫敦。戰爭結束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運作,並取回香港總行營運權。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匯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的分行繼續運作,匯豐成為少數在中國大陸沒有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鑒於發展空間大受限制,匯豐在1950年代開始實行集團形式運作。
集團化運作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端納(Michael Turner)的帶領下,於1953年開始實行以集團形式運作。首先於1955年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首間附屬公司-加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959年,匯豐收購有利銀行及中東英格蘭銀行,這是匯豐集團的第一宗收購。1965年,匯豐收購恆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1972年,匯豐成立獲多利有限公司(即匯豐投資銀行控股有限公司前身)。1980年,匯豐入股美國海豐銀行(Marine Midland Bank),並在1987年成為匯豐的全資附屬公司。1981年,匯豐收購赤道控股有限公司(Equator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股權;同年匯豐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但對於收購英國大型銀行的興趣未有減退。1987年,匯豐入股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透過合作協議,匯豐和米特蘭互相轉撥業務。
匯豐控股成立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進行結構重組,包括: 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並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升格為匯豐控股的注冊辦事處。匯豐銀行股份轉移到匯豐控股名下,匯豐控股再發行新股,以4股匯豐銀行股票換成1股匯豐控股股票,並將原發行股縮減至3/4,以便日後在海外上市。匯豐控股股份取代匯豐銀行股份後,分別在香港及倫敦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匯豐控股在英國注冊,但以香港為集團總管理處。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為匯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在香港的注冊維持不變,以便香港業務的發展。 1991年,匯豐銀行母公司匯豐控股成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轉移至匯豐控股股份,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則由匯豐控股全資擁有。199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馬來西亞的業務轉移至在當地注冊成立的馬來西亞匯豐銀行。

E. 美國30年期債券利率與道瓊斯30指數走勢圖

認識真正的藍籌-美國達瓊斯30指數股初探

相信這篇文章有收藏意義,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到底什麼是藍籌股,他們的行業背景是那些,這些公司及他們的產品你是不是耳熟能詳,作為一個外國人,你是不是也或多或少的使用或享受著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不要以為他們很遙遠,許多不接觸證券市場的人也幾乎天天和她們打交道,衣有杜邦纖維(萊卡/尼龍/的確涼),食有麥當勞,可口可樂,住(霍尼維爾的控制儀表,杜邦與3M的建材與裝飾料,GE的家用電器,美國家居的各類生活用品),行有波音飛機和通用汽車以及埃克森美孚石油,休閑娛樂有迪斯尼,柯達膠卷,莫里斯煙草的萬寶路香煙,工作有惠普的電腦英特爾的晶元和微軟的軟體等等,生活有寶潔與強生的各類家用輕工洗滌與化妝品,醫療有大制葯商默克制葯,3M的醫療器械與齒科材料,通訊由電報電話公司,而購物則有可以提供非常全面產品銷售的大買場沃爾馬等等,我想說藍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我上面所列的這些品牌,一般生活在中國的城市居民都能接觸到,其實很多農村也對此不陌生了,所以,中國要成為工業強國的路還很遠,我們所謂的那些藍籌實在小兒科的很,我們還須更加倍的努力,可能二十年後會有真正我們中國的強勢企業來取代我上面列舉的美國品牌,相對於此文的原旨,這是題外話,大家看了此文,可以知道到底什麼是藍籌股,這可比那些所謂的定義來的直觀和准確的多,中國的投資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美國道瓊斯30指數股詳錄:(排名按字母順序,所有數據以2006/12/12日收盤為基準)

代碼 AA (美國鋁業):

市值:265.42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5,97萬股 市價:30.61市盈率:12.68

行業:礦業與製造

美國鋁業, Alcoa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是全球第一大鋁製造商. 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業務, 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礬土製造商. 美國鋁公司的營業項目包括鋁礦砂開采, 礬土製成及鋁精鍊. 主要產品包括鋁及鋁化學品, 汽車零件及飲料罐. 美國鋁公司亦供應許多包裝用的鋁產品, 汽車用鋁產品, 貨物運輸用鋁產品, 建築用及航空用鋁產品. 為了取得新興市場的利益, 美國鋁公司在東歐及拉丁美洲均有投資.

代碼 AXP (美國運通公司):

市值:712.26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440萬股 市價:59.12市盈率:20.88

行業:金融業-多樣服務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Company)為全球最大的旅行社,並以其美國運通記帳卡聞名全球。其業務主要可分為旅行、財務顧問和銀行等部份,分別以Travel Related Services、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及American Express Bank為主體。Travel Related Services提供包括記帳卡、卡友貸款、旅行支票、個人及企業旅行服務;American Express Financial Advisors服務內容有財務規畫和建議、投資建議、保險及年金和共同基金;American Express Bank則有企業金融、私人銀行、個人金融服務和全球交易等服務項目。

代碼 BA (美國波音公司):

市值:714.12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3,54萬股 市價:90.31市盈率:42.04 每股收益:2.15

行業:航太/國防業

波音公司在1997買下McDonnell Douglas( 麥道公司)後,成為全世界最大商用噴射機和航太公司. 業務主要分成三個部份: 商用飛機, 軍用飛機及導彈, 太空及通訊. 商用機由波音商用機集團負責研發, 生產及行銷. 軍用機部門則包括運輸機, 攻擊機及相關系統. 太空和通訊部門涉及太空系統, 火箭引擎, 資訊及作戰管理系統等. 波音的商用客機包括767 747 以及 737 ,軍用機則包括F/A-18 Hornet攻擊戰機,F-15E Eagle C-17 Globemaster III運輸機,AH-64D Apache Longbow直升機等.

代碼 CAT (美國開拓重工或卡特彼勒重工):

市值:251.3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33萬股 市價:62.28市盈率:18.59 每股收益:3.10
3.10
行業:機械業-營建/製造

開拓重工業務為生產營建及采礦設備、伐木機械、柴油及天然氣及工業汽油渦輪機、卡車、拖車頭、船舶及發電設備引擎,成為農業設備的領導供應商以及全世界陸上機械排名第一的製造商。該公司產品主要乃是以Caterpillar、Cat、Solar、 Barber-Greene及MaK等品牌銷售。公司設計、行銷及製造多種營建、采礦、農業用機械、引擎及渦輪機。Caterpillar的機械包括履帶及輪軸牽引機、履帶及輪軸載重車、動力平地機、輪軸及履帶鏟路機、輪軸及履帶挖土機及載重砂石車。Caterpillar的引擎被使用在陸上及營建機械、高速卡車及拖車頭、海上、石化、農業、工業、發電設備及其他應用等。該公司的渦輪機也被用來生產、處理及運輸原油及天然氣或提供電力。除此之外,它也為其經銷商及客戶提供融資及保險服務。該公司在全球六大洲皆有生產工廠。為善用其龐大的銷售體系,該公司亦銷售自有品牌Cat的牛仔褲及皮靴、汽車零件及其他廠商所製造的產品

代碼 3.29 (美國花旗集團工):

市值:2363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1233萬股 市價:52.25市盈率:12.48 每股收益:3.29

行業:金融業-多樣服務

花旗集團(Citigroup)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為一金融業之控股公司. 由合並Citicorp 和 Travelers Group而成, 其服務產品項目包括國際化消費者金融服務, 國際化企業金融服務, 以及投資銀行, 資產管理, 和投資管理服務等. 子公司包括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 (證券業), Primerica (壽險和基金), 和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產物和意外保險). 花旗集團的e-Citi 事業部開發了線上金融服務產品. 此外, 花旗集團收購了Schroders PLC 的投資銀行業事業部並計劃買下Associates First Capital Corporation. Citigroup 在100 個國家提供信用卡融資保險和投資服務.

代碼 DIS (沃特迪斯尼娛樂公司):

市值:714.45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1225萬股 市價:34.54市盈率:21.13每股收益:1.635

行業:媒體集團業

沃特迪斯尼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傳媒集團. 沃特迪斯尼在電視電影(包括波納唯維士達Buena Vista電視, 蜜拉梅克斯Miramax電影公司與摸石Touchstone電影公司), 游樂場(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 迪士尼樂園, 巴黎迪士尼樂園, 艾波卡中心Epcot Center, 與北美最受歡迎的魔術王國Magic Kingdom), 出版公司(迪士尼雜志, 亥普利恩Hyperion雜志與老鼠工作室 Mouse Works), 以及職業運動球隊(加州安納漢Anaheim的冰上曲棍球隊Mighty Ducks). 迪士尼的美國電視廣播公司ABC擁有數十家電視台並有五個有線電視頻道, 包括全球最有名的ESPN運動台.

代碼 DD (杜邦公司):

市值:418.8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362萬股 市價:47.20市盈率:39.19 每股收益:2.06

行業:化學業-多種

杜邦公司E.I. DuPont de Nemours是全球最大化學工業高科技公司. 杜邦公司專注於化學及材料科學及生物科技等產業, 在全球經營20個策略事業單位. 製造及銷售約70種產品涵蓋市場包括交通, 紡織, 建築, 汽車, 農業, 營養, 健康, 醫葯, 包裝, 電子等. 其由化學品(冷凍劑, 色素與聚合體催化劑), 布料(萊卡, Tyvek, 紡織物與尼龍), 聚合物(松緊帶, 尼龍脂, 底片, 塗料與包裝材料), 石油業(康納科Conoco加油站), 生命科技(農產品, 生化科技與葯劑)和多樣化的商業(底片, 照相用聚合物, 電子, 印刷, 出版與煤業)等商業部門組成. 杜邦在約70個國家有營業據點. 其石油與天然氣子公司康納科Conoco加油站提供幾乎其一半的營業額

代碼 EK (伊斯曼柯達公司):

市值:72.40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81萬股 市價:25.83市盈率:27.11 每股收益:1.37

行業:攝影器材&用具業

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發展、製造並銷售大眾、專業及健康醫療所需的影像產品及影像加工服務。柯達不只提供一般大眾所使用的軟片、相紙、攝影機、即可拍相機、投影機、顯像劑、影像處理設備及加工服務,更有專業用的上述相關產品、印表機、掃描器及數位攝影機等的產品。柯達亦提供醫療業者所需的醫學用軟片及顯像劑。其他影像產品還包括電影用膠卷、影音設備、縮微膠片等,以服務電影、電視界、辦公室自動化、和政府市場

代碼 GE (通用電氣公司或奇異電器公司):

市值:3,673.81億美元 日均交易量:2846萬股 市價:35.64市盈率:21.67每股收益:1.65

行業:多元化經營巨摯

由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創建的工業巨子通用電器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的營業范圍甚廣, 包括電視網國家傳播公司NBC, 至電力發電廠用零件製造. GE生產飛機零件, 家電產品(廚房與洗衣家電), 工業產品與系統(照明, 電子配備與控制系統), 以及材料(塑膠, 硅膠, 美耐板與黏著劑). 其金融服務部門通用電氣資本公司GE Capital Corp. 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通用電器在美國及波多黎各擁有約150個工廠並在其他25個國家擁有超過100個工廠.

F. 中國第一張信用卡是什麼卡

中國第一張信用卡是中國銀行珠海市分行成立的信用卡經營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從1985年3月開始發行的地區信用卡——【中銀卡】。
當時的【中銀卡】只是一種凸印字元卡,背面有類似磁條的褐色條,但不是磁條。後來,隨著磁條技術的引進,1987年前後,【中銀卡】背面的磁條才開始寫上磁記錄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磁條卡。

G. 大概意思如何

大概應試就是這樣:請接受這封信,因為你們打出線材證實月至1903年4月28日從北京到貴公司**有限送往美國加州銀行及信託資金分別達20,000.00收到任何中國銀行將因中介費由銀行花旗銀行娜我們遺憾的不便,這使得,但不知道如果提前完成,將收取中介費銀行多少,是否會招致.請讓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能在這件事的任何進一步的協助.

H. 在股票發行中公募與私募的區別

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在發行證券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者作為發行對象由此,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 公募又稱公開發行,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廣泛地發售證券,通過公開營銷等方式向沒有特定限制的對象募集資金的業務模式。為適應更廣大投資者的需求,公募沒有合同份數和起點金額的限制。因為涉及眾多中小投資人的利益,監管當局對公募資金的使用方向、信息披露內容、風險防範要求都非常高。而私募是面向少量的、特定的投資者募集資金的方式。參加人一般應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風險識別和風險承擔能力。 在公募發行情況下,所有合法的社會投資者都可以參加認購。為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各國對公募發行都有嚴格的要求,如發行人要有較高的信用,並符合證券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發行條件,經批准後方可發行。
編輯本段載體
公募的載體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多種形式。
編輯本段優缺點
優點
①公募以眾多的投資者為發行對象,籌集資金潛力大,適合於證券發行數量較多、籌資額較大的發行人; ②公募發行投資者范圍大,可避免囤積證券或被少數人操縱; ③只有公開發行的證券方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因此這種發行方式可增強證券的流動性,有利於提高發行人的社會信譽。
缺點
如發行過程比較復雜,登記核准所需時間較長,發行費用也較高。
編輯本段公募和私募的區別
公募基金業績基準是最重要的,有一個業績比較基準。它不是追求絕對回報,它追求相對回報,如果一個基金經理長期戰勝他的業績基準就是一個成功的基金經理。私募是追求絕對回報,就是牛市的時候要賺錢,熊市的時候不能虧錢。不管輸贏,投資者都是要賺錢的。私募整個定位和它的出發點就是這樣,這和公募是不一樣的。這一條主要的區別決定了所有私募的費率設計,操作方式、風格和公募完全不一樣。去年是一個振盪下跌的市場, 而且私募是一個非常窄的群體,它是一個富人的投資產品,而且不是一般的富人,基本上幾十萬都沒有必要買的,至少你的金融資產在兩三百萬以上才可能有必要配這個東西。規模、凈利不一樣,目前最大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基本規模就是10億左右。私募就是這么一個品種。如果從一個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看自己投股票或者公募、私募它有什麼區別呢?這只股票完全是自己管理整個資產的投降,公募資金有點兒像半托。私募基金不一樣,私募基金是一個全托的概念,你把這個錢交給他,至於這個市場好的話,好的私募基金給你提到95%的倉位,如果不好主動給你降到零倉位,這是全權委託的概念,大家要看清楚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私募這些最省事,我們以前有客戶買公募的,三天兩頭打電話跟我們溝通具體的成果,後來他看到了私募基金一兩個月給我們打一次電話,因為有人幫他全面打理。產品是不一樣的,我覺得這就是特點。[1]

私募基金起源於美國。1976年,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的三名投資銀行家合夥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KKR,專門從事並購業務,這是最早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迄今,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KKR公司、凱雷投資集團和黑石集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編輯本段現狀
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30年的發展,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泛,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化。目前西方國家私募股權投資占其GDP份額已達到4%至5%。迄今,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KKR、凱雷、貝恩、阿波羅、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機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6年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從資本市場上募集到了2150億美元,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總投資額達到了738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一倍。其中,單筆超過100億美元的私募股權交易達到9個。
編輯本段詳解
基金的分類知識 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眾募集資金分為公募與私募,按主投資標的又可分為證券投資基金(標的為股票),期貨投資基金(標的為期貨合約)、貨幣投資基金(標的為外匯)、黃金投資基金(標的為黃金)、FOF fund of fund(基金投資基金,標的為PE與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產投資基金,標的為房地產),TOT trust of trust (信託投資基金,標的為信託產品),對沖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標的為套利空間),以上這么多基金形態,很多都是西方國家有,在中國只有此類概念而並無實體(私募由於不受政策限制,投資標的靈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國所謂的基金准確應該叫證券投資基金,例如大成、華夏、嘉實、交銀施羅德等,這些公募基金受證監會嚴格監管,投資方向與投資比例有嚴格限制,它們大多管理數百億以上資金。 私募在中國是受嚴格限制的,因為私募很容易成為「非法集資」,兩者的區別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眾集資,資金所有權是否發生轉移,如果募集人數超過50人,並轉移至個人賬戶,則定為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極嚴重經濟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吳英、德隆唐萬新、美國麥道夫。 目前中國的私募按投資標的分主要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陽光化後又叫做陽光私募(投資於股票,如赤子之心、武當資產、星石等資產管理公司),私募房地產投資基金(目前較少,如星浩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即PE,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以IPO為目的,如鼎輝,弘毅、KKR、高盛、凱雷、漢紅)、私募風險投資基金(即VC,風險大,如聯想投資、軟銀、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實、華夏等基金公司是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股票或債券,不能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不能投資房地產,不能投資有風險企業,而私募基金可以。
編輯本段中國私募基金發展三大路徑
股權分置改革
股權分置改革為私募股權基金的興起提供了條件 股權分置改革是政府的既定目標。改革結束後,我國股票市場可流通的股票數量將是改革之前的3~4倍。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也將比全流通之前簡單得多。敵意收購(hostile acquisition)的壓力也將迫使現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加密切地與股東合作,以避免被收購的被動局面出現。此外,股票全流通後,為達到產業擴張的目的,上市公司之間的相互收購也將變得容易且更有經濟效率改善的意義。 通常上市公司不論何種形式的收購,都會給其財務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並導致股票價格有所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對私募基金的投資模式帶來變化。其中有些私募基金可能專注於這樣的業務,由目前的普遍投機性私募基金轉變為專業化從事上市公司並購甚至產業並購的合作夥伴性基金(M&A Fund)。這種收購基金正是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為數龐大的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中的一種。以近年來在我國多有斬獲的美國凱雷集團為例,該公司自有資金約為80億美元,而投資帶動的資金可達800億美元,比我國A股市場全部私募基金的總數還要多。強大的資金優勢、政治優勢和全球資本上諳熟的人脈關系,對一些並購項目基本上可以進行一些外科手術式的操作,即整體收購,不用十分費力地拿到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獲取超過30%的年收益率。此外,近年來在內地非常活躍的房地產投資商凱德置地(capitaland),其母公司則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型房地產商嘉德置地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國際投資機構,以全球化的金融眼光來看待機會,巧妙地組合資產,進行跨國金融市場套利。 在國際私募股權基金迅速發展的狀況下,我國的私募基金行業的政策限制,將逐漸變得寬松。以當前我國證券市場規模,有3億元左右人民幣自有資產的私募基金可以向這個方向摸索,通過3倍的杠桿比例,帶動10億元左右的投資。此外還要深入研究國際並購基金的商業模式,爭取尋找跨國金融市場套利的機會。
純投機型的私募基金
純投機型的私募基金將向對沖基金的方向轉變 隨著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的實現,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將增加數倍,極大地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加上證券監管嚴格程度的增加,單個的機構投資者很難像以前一樣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獲取超額的利潤。此外,由於價值投資理念的逐步被人們認識,通過合謀鎖定股票數量,從而推高股價的操作方式變得越來越多風險。由於股票數量的增加,以及單一機構持有股票引起的要約收購披露義務,使得單一股票中的投資者呈現一種類似於壟斷競爭或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單一的機構很難具有絕對優勢。最後,將來股票市場有了做空機制以後,股票價格更具有易變性,方向更難確定。因此,單純的鎖定價格並且推動價格上漲的盈利模式需要改寫。 由於上述三個原因,對於單純從事股票買賣的投資機構,只能遵循有效市場理論的指導,對價格的瞬時偏離進行適當的投機。然而,在一個逐漸成熟的二級市場上,價格非理性波動所出現的套利機會時間十分短暫,並且股票數量的增加和持倉品種的增加,私募基金經理通過個人盯盤的方式也將變得不適用。因為基金經理受個人體能和智力的影響,在瞬時的價格波動中,難以很快判斷投資機會。因此,通過編制計算機模型和程序,並且將交易指令嵌入到這種程序中,成為私募基金管理資產的最佳方式。所不同的是,在交易指令嵌入程序時,基金經理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預期收益率和與其風險承擔系數。當基金管理人對自己所管理的資金的風險偏好有完全的認識,並以此為基礎制定投資策略時,市場機制的最佳配置資源的功能才得以體現。這種方法是西方大型金融市場投資中最常見的手段之一,而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其用途逐漸成熟。比如最近上市的寶鋼權證,就完全可以用計算機設定的模型進行交易,其控制交易風險的能力遠遠高於交易員(操盤手)的瞬時決策。 這種私募基金實際上最後將演變成為比較典型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目前國內已經有聲稱為對沖基金的投資機構,但是其網站顯示,其設計的產品還顯得偏於狹窄,難以與當前的市場狀況相匹配。從事對沖投資的機構,對資產的規模不受限制,最主要的是開發有效的風險控制和轉移技術。
具有創投背景的私募基金
具有創投背景的私募基金可轉型為風險投資基金 上個世紀末,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引下,全國各地成立了不少風險投資機構。由於當時純粹意義的風險投資環境並不十分成熟,而股票市場火爆,不少風險投資公司將一部分投資轉向二級市場的股票,有的後來變成了主要在二級市場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但是隨著我國證券主板市場逐步完善,以及外資風險投資公司在風險投資領域的成功的示範效應,這些機構有可能重新被激起參與風險投資的興趣。同時,由於其有參與二級市場的經驗,其投資的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的主業很有可能是其風險投資項目的重要依據。而股權分置改革和證券主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要求的增加,上市公司必須實實在在考慮其並購的項目能夠為其經營業績加分,而不同於過去市場中單純的為製造題材的收購。這種條件下,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公司、被投資項目的創業者、以及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可能得到多贏局面。雖然這種模式對於風險投資公司來說有內幕交易的嫌疑,但是以現行國內的法律體系和執法空間,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上述這種投資模式,可以成為一部分有創業投資經驗和背景的私募基金探討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我國快速成長的中小型企業一直是風險投資機構掘金的領域。據安永公司的統計,2004年,我國完成的風險投資金額已經達到12.7億美元,而在2002年,這個數據只有4.18億美元。其中外資已經成為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比較而言,外資在項目選擇和退出機制上更具有優勢。比如高盛對蒙牛的投資,以及凱雷集團對攜程網的投資。這樣的盈利模式是我國具有風險投資經驗和背景的私募基金所必須關注的。一般從事該類業務的投資者,應當具有5000萬元以上人民幣資產。通過制定合理的資產組合,從事跨市場套利。
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
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為私募基金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近年來,國際資本市場出現了一個顯著現象,首先是私募基金的發展速度很快,業績令人矚目,其模式越來越受到一些大的機構投資者的認可,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焦點。根據歐洲私募股權與創業資本協會統計,2003年歐洲私募股權的總投資額達到291億歐元,總的融資量達到270億歐元。普華永道世界投資報告認為,2004年私募股權投資額佔GDP的份額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分別為0.97%、0.28%、0.23%。近5年來,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總量增長了一倍,達到目前的約7000億美元的規模。此外,全球對沖基金增長迅速,1990年全球大約有390億美元對沖基金資產,到2003年,已達到6500-7000億美元的資產規模,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超過25%。過去5年,美國退休基金總數約5萬億美元資產,在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基金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中投資的比例從2%增長到5%。著名的加州退休基金、賓西法尼亞州退休基金,以及通用電氣等,都放寬了對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比例,而歐洲的許多退休基金也提高了投資於私募基金的比例。在創業投資方面,2003年,僅歐洲管理的資產就有約18000億美元,這些分布在36個歐洲國家,平均每個國家的風險投資資產為約500億美元,是我國的近40倍。可見我國的創業投資發展有極大的潛力。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我國養老基金從2001年到2075年的收支缺口將達到9.15萬億元人民幣。以現行的投資體制,應付如此大的開支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是充實賬戶的同時,提高投資收益率。提高投資收益率的辦法之一就是將部分資產委託給表現優秀、誠實信用的私募基金管理。根據美國市場1995-2000年間對沖基金與共同基金的業績對比,表現最好的前10名的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到53.6%,而表現最好的共同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6%,同時表現最差的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7.7%,而表現最差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9.8%。對沖基金這種私募基金形式收益水平顯著高於共同基金這種公募基金。我國私募基金應當認識到上述這些國際私募基金界出現的新動向,應當積極調整,主動適應,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摸索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I. 信用卡歷史

信用卡歷史
信用卡早在18世紀中葉,就有類似的概念。但到了20世紀初期才出現實體卡片的形式。

20世紀初期,美國人摩理斯(Auther Morris)發明了信用卡,卡片則是以金屬製成。雖然發行對象有限、受限使用場所,但由於標榜可以『先享受,後付款』,果然吸引大型企業開始推出信用卡,美國通用石油公司在1924年,即發行了『油品信用卡』,最初當成送給公司職員及特定客戶的貴賓卡,由於反應不錯,後來更擴及一般民眾,做為促銷油品的手段。其他石油公司則在激烈的競爭下,亦陸續推出各式信用卡因應。從此信用卡市場開始蓬勃發展,其他業種如電話、航空、鐵路公司等,亦紛紛推出信用卡招攬客戶。

但後來由於美國經濟大恐慌,許多發卡公司因呆帳問題及信用卡詐欺矇受損失,使信用卡業務受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曾下令戰爭期間禁止使用信用卡。

現代信用卡的雛型,可說直到1951年大來卡(Diners Card)問世才形成。大來卡公司先替持卡人墊款,並向商家索取手續費。這種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而商店范圍亦逐漸從餐飲業,延伸至一般零售業及旅遊相關行業。 1959年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開始發卡,憑借豐富的旅遊經驗,順利將業務范圍擴及美國以外的地區。

1950年代的信用卡的發展,除了建立了持卡人(Cardholder)消費,不需付現,發卡銀行(Issuer Bank)向特約商店(Merchant)收取手續費(Merchant Discount)的模式,更提供循環信用付款方式,持卡人付費頗具彈性,銀行增加利息收入。爾後,持卡人逐漸習慣利用循環信用,銀行信用卡的發展開始蓬勃。
1976年花旗銀行首開信用卡收年費之先河,打破長久未向持卡人收取年費的慣例,當時確實引起了軒然大波,但也挽救了銀行入不敷出的窘境。而後來當信用卡收年費幾成行業慣例後,AT&T公司又以免年費,作為最大賣點,期能打入信用卡市場。因此,現在很多銀行信用卡並存著收年費和免收年費的制度。

VISA Card發展史

1959年開始洛杉磯的美國商業銀行(Bank of America)將信用卡推廣到全加州。到了1965年美國商業銀行開始拓展全國性的業務,隔年發行一種有藍、白、金三色帶圖案的BankAmericard,並授權其商標給其它銀行使用。為了擴充業務,美國商業銀行成立National BankAmericard Incorporated(NBI),並將使用授權商標的銀行,轉成NBI的非持股會員。但濃厚美國色彩的BankAmericard,並不受國外銀行的青睞,終至1977年將BankAmericard正式改名為Visa。

Master Card發展史

1967年「西部各州銀行卡協會(Western States Bankcard
Association, WSBA)」成立,這個由四家加州銀行組成的協會,計劃推出Master Charge的信用卡。後因該協會加入銀行間卡片協會,即將Master Charge授與該協會使用,到了1970年,銀行間卡片協會正式取得Master Charge的專利權。為了拓展國際市場,1978年,Master Charge改名為Master Card。
MasterCard在成立之初即以Visa為主要競爭對象,經過多年的競賽,這二家信用卡組織發展成全球有超過1400萬家的特約商店的國際組織,MasterCard及Visa卡二大信用卡的國際市場佔有率超過80%以上。其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已成為現今消費者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J. 在東方財富中,分時成文綠色和紅色,紫色和藍色數字各代表什麼

在東方財富中,分時成文綠色代表:成交交易屬於內盤, 內盤反映賣家意願;紅色代表:成交交易屬於外盤,外盤反映買家意願。紫色代表:達到設置成交限值量;藍色代表:以委賣價成交。
常用的均線主要有5均線、10均線、20均線、30均線、60均線、120均線等等。對於均線的運用,均線分類不是一個嚴格的定義,不同人有不同的均線,只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均線就行了。
1、5日均線——攻擊線
所謂攻擊線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5日均線。這里需要給大家強調一點,這些特定稱謂一般指常用的日線系統,但攻擊線也可用於分時、周線、月線甚至是年線,如果你是中線持股者五周線是你的攻擊線,其他依次類推。攻擊線作用有三個,攻擊線拐頭向上表示其有助漲作用,攻擊線走平意味著股票正在做平台整理。拐頭向下代表其有助跌作用。
2、10日均線
10日均線是反映單邊連續趨勢的指標,在大盤兩極的情況下,會在一段時間,通常是連續兩周沿10日均線連續運動,一直等到股價跌破10日均線為止。許多個股,特別是已經被控盤的庄股,或者是主力頗有信心的題材股,在主升段的走勢往往也會沿著10日均線漲升,其結束的經典方式是大陽線的爆出。
3、20日均線
20日均線是某支股票在市場上往前20天的平均收盤價格,其意義在於它反映了這支股票20天的平均成本。20日均線是短期均線系統中參數最大的一種移動平均線,與10日均線相比,20日均線比10日均線的時間周期間隔又要多10個交易日,故20日均線運行中的變動頻率比10日均線來說,其注重趨勢性變化的程度要大得多。
4、30日均線
股價的大漲和上升的產生都是在股價向上突破30日均線開始的,黑馬股的產生往往也是由於30日均線呵護而養肥的,30日均線之下的股票就像麻雀,不可能遠走高飛,30日均線之上的股票就象雄鷹才可能展翅高飛。
股價向上突破30日均線時必須要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有時股價向上突破30日均線後又回抽確認,但不應再收盤在30日線之下,且成交量必須較突破時顯著萎縮,此時是最佳買入時機。

閱讀全文

與加州銀行股票成交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股公積金和凈資產的差別 瀏覽:722
股票能量指標怎麼調出來 瀏覽:425
股票用現金買嗎 瀏覽:597
好股票網生命線指標 瀏覽:116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業績 瀏覽:192
中國最大樹脂廠股票號 瀏覽:152
推薦微信的股票軟體 瀏覽:644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45
小窗口的股票軟體 瀏覽:896
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 瀏覽:123
國家隊持倉股票信息 瀏覽:108
股票回購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的是 瀏覽:630
恆康醫葯股票走勢 瀏覽:1005
中國國債股票 瀏覽:443
股票很久沒漲停 瀏覽:109
股票看盤軟體教學視頻直播 瀏覽:115
中國銀聯股票有嗎 瀏覽:50
etf和普通股票一樣買賣嗎 瀏覽:24
搜於特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895
煤炭價格上漲對煤股票的影響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