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系統重要性銀行如何提升資本補充能力
1,提前評估各項指標,確保順利達標,建立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提高資本內生積累能力,及時補充資本;
2,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強化事前預警、事中跟蹤、事後處置的全鏈條風險管控;
3,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輕型化、輕資本轉型,夯實服務實體經濟基礎。
4,未入選銀行也要做好充分准備,按照高標准、嚴要求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找出與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差距,充分權衡加入利弊,通過調整業務結構、資產結構和產品結構等方式提高或壓降得分,增強選擇主動性。
拓展資料:
1.系統重要性銀行面臨的監管要求更加嚴格,業務發展的約束條件更多,尤其對資本管理和風險處置能力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的經營管理壓力。
2.可借力資本市場補充資本,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應重點做好以下四點。一是在平衡好股東利益和銀行發展需要的前提下,鼓勵銀行通過內源性方式補充資本金;二是發揮好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支持商業銀行上市融資、增資擴股、發行優先股等補充資本金;三是通過債券市場產品和工具創新來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如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四是支持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來降低風險加權資產,即縮小資本充足率的分母,相當於提高了資本充足率,該做法在國際上已較為普遍。
3.採取切實措施,推動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優先股來補充資本;探索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進一步增強資本補充工具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此外,金融管理部門還應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資本補充工具發行效率,並賦予商業銀行一定的發行自主性。 拓展資料 這19家首批入選銀行,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其中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這或給未來銀行級別上調留有空間。招商證券分析師廖志明認為,隨著銀行規模的擴張,銀行或會被調高組別,接受更加嚴格的監管,而第五組銀行空缺是給銀行留有發展和監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