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美三國 從2000年到09年GDP與他們股票市值之比
恩,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
2. 每股凈資產超二十元股價只有三元多一點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國內A股的上市公司沒有這樣的股票。
3. 20倍市盈率以下的中小盤績優股有哪些
截止到2015年20倍市盈率以下的中小盤績優股:
1、棟梁新材(002082);2、聯發股份(002394);4、新聯電子(002546):5、偉星股份(002003):6、嘉寶集團(600622):7、穗恆運(000531);7、萬年青(000789):8.航天晨光(600501);9、齊峰新材(002521);10、富臨運業(002357);11、祁連山(600720);12、方大特鋼(6005079):1、東方集團(600811):13、祁連山(600720);14、惠而浦(600983);15、勁嘉股份(002191);16、航天晨光(600501)、17、西水股份(600291)等。
(1)棟梁新材(002082):股價僅10.80元左右;快報2014年每股收益高達0.45元!目前流通盤僅18605萬股;總股本僅23800萬股;每股凈資產高達5.2736元;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4.03元,有高送轉預期!資產負債率僅21%,企業風險低,資金充足(今年1月擬以1億元閑置資金進行銀行投資理財),發展新項目和並購已迫在眉睫,公司已公開表示將積極開發新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是極容易隨時觸發熱點的低估值黑馬一匹——市場已經有傳聞公司將涉足3D列印等新技術。公司是經濟發達地區的浙江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鋁型材生產表面處理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有色金屬貿易(銅/鋅等)、型材板材、粉末塗料的生產加工等。受益上海市綠色建築發展三年行動、新型城鎮化、一帶一路建設、高鐵建設、保障房工程以及節能系列產品等。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建築用的各種鋁合金型材、多色化鋁合金型材、粉末噴塗、氟碳噴塗、不銹鋼色包覆、電泳塗漆、斷橋隔熱型材以及工業鋁合金型材等9大類42個系列共300多種規格。
(2)聯發股份(002394):股價僅12.10元左右;快報2014年每股收益高達0.892元;市盈率不足14倍!總股已全流通僅32370萬股;沒有解禁股壓力。每股凈資產高達7.6826元;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6.34元;每股經營現金流高達1.4738元,資產負債率僅36.7%;企業風險低;並購和發展新項目空間極大,且一觸即發。如中外媒體有報道公司董事長孔祥軍等赴衣索比亞考察,並會見了埃總統,決定在亞的斯亞貝巴投資建設紡織廠等,隨時可能觸發!公司目前除了受益環保高門檻和出口退稅等政策,至少還有兩項潛力題材包括1、公司研發的可見光光催化空氣凈化柔性織物已取得成功,將成為空氣凈化織物,隨時爆發規模化需求!具有真正前沿的環保題材;2、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京安美科技可開展基因測序業務等。聯發股份是國內外規模、技術、銷售、業績領先的高檔色織企業,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60-70%出口日本、美國、英國、義大利等36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出口退稅部分可直接增利潤!公司產品包括十大系列1500多種色織布,近萬個花色。多項技術產品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國家火炬計劃」,科研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海通證券等機構今年最新預測,公司的新纖維、工藝、助劑開發領域成果顯著,今年產能開始釋放預計將帶動規模效應進一步提升。
(3)新聯電子(002546):股價14.80元左右;預告去年每股收益將高達0.58元-0.76元,折中0.67元(凈利潤1.48億元-1.93億元);目前流通盤僅23088萬股;總股本僅25200萬股;銷售毛利率保持高達40%左右;負債率超低僅13%;並購和發展新項目等黑馬相十足,一觸即發!公司是A股中是擁有獨樹一幟、國內領先的智能電網互聯網專網題材!也是真正工業4.0智能化非常突出的上市公司!其主要產品230M專網終端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30%並與其他兩家企業形成寡頭壟斷,是智能電網專業從事用電信息採集系統的軟、硬體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通過對配電變壓器和終端用戶的用電數據進行採集和分析,實現用電監測、負荷管理、線損分析、自動抄表等功能的領先公司。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用電信息採集系統從主站軟體、230M無線組網、終端採集設備到電能計量設備的全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廠家之一。同時公司還將繼續努力擴大產品線,向配電網自動化、智能一次設備方向延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以智能開關、智能變壓器、智能JP櫃三類智能產品為突破口等。目前兩市各行各業的網路信息股大幅上漲股價高高在上,如鋼鐵物流網路股上海鋼聯、教育網路股全通教育都超過百元,娛樂網路股樂視網在90元;電子支付網路股生意寶90元;還有物聯網、信息網等股票的股價,也被炒的高高在上!而作為各行各業家家戶戶必需的電力及其電力智能網路服務股新聯電子,卻沒有被挖掘。補漲空間巨大。
(4)偉星股份(002003):股價11.30元左右;快報每股收益將高達0.70元;市盈率不足17倍;目前流通盤僅29320萬股;總股本33981萬股;每股凈資產高達5.1272元;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3.69元;有高送轉預期!銷售毛利率高達39.90%;資產負債率超低僅16.3%!企業風險極低、並購和發展新項目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且公司有充足的資金,今年已有2億閑置資金在銀行理財,並表示不排除發展新產業和項目。而公司目前的行業與產品在兩市獨樹一幟!屬於稀缺特色題材!加上業績優異,容易形成機構的獨立炒作風格——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鈕扣生產企業之一和國內服飾輔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五彩繽紛、千變萬化、快速消耗的產品、材料,構成了其獨特的題材,涉及化工、工藝美術、模具設計、染整、機械及電子等幾十個專業,擁有眾多的儲存項目和研發技術人員800多名。報告期公司新增專利18項,全年完成各層級創新項目102項,共開發新產品9000餘款。公司目前已經進入人造水晶鑽石、光學等產品的研發(擁有偉星光學等公司)。公司在國內擁有四大生產基地,形成年產鈕扣100億粒、拉鏈4億米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服裝輔料企業;並且龐大的營銷網路,覆蓋全國各大中城市的50多家銷售分公司和營銷網點,輻射世界五大洲的營銷網路,產品銷往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拉鏈、鈕扣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主編、參編多項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東方證券等多家機構預測,公司未來業績仍將穩定增長,2014年-2016年每股收益將高達0.70元、0.81元、0.91元,目前嚴重低估!
(5)嘉寶集團(600622)上海本地股。股價僅9.10元;三季報每股收益高達0.561元;總股本已全流通僅51431萬股;每股凈資產達5.6038元;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4.26元;有高送轉預期!公司擁有上海國資改革概念、房地產概念、新上海概念、稀有金屬及核電概念(參股世界著名核能公司、世界最大的核級鋯合金管材供應商法國阿海琺核能集團子公司的中方合作公司上海高泰稀貴金屬股份公司,持有其2178萬股,佔23.37%)、長江三角概念、、參股金融概念、小金屬概念、滬自貿區概念、外灘金融概念等。公司已形成以物業租賃經營和房地開發、以對外投資和工業製造業(主要包括電子元件、特殊光源和新能源)為輔的產業架構。公司土地儲備充足、項目進展順利。如上海嘉定永翔新苑、嘉定菊園、崑山花橋鎮地塊,已經動遷安置房項目等。
(6)穗恆運(000531):股價12.90元;預告2014年每股收益將高達0.86元-0.96元(折中0.91元),凈利潤大增70%-90%。公司還持有廣州證券67839萬股,按照保守20元/股,估值超過市值超過135億元!而且整體業績也超越市場的券商股,而且廣州證券是沖刺上市的券商!穗恆運第三季度每股收益高達0.7474元!每股凈資產高達7.2808元;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3.03元;有高分紅預期!公司擁有廣東自貿區概念、國資和電力改革概念、金融證券概念等。作為廣州第二大電源熱源能源型企業,直接受益降息和汽、油、煤降價、電力改革!更受益市場證券成交量和創新等:公司重要熱點還有:1、投資8800萬元持有江西宜春市農村商業銀行5500萬股股權。2、出資3000萬元成立了恆隆環保鈣業有限公司;建成全國首台單塔雙循環機組,擁有環產業保題材:3、並調研東區集中供熱燃煤爐清潔能源改造、光伏發電、蒸汽空調等項目。4、 擁有房地產公司和項目:控股廣州錦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8%的股權,實現錦澤公司的錦澤園銷售;拍得廣州科學城KXC-I4-3-1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等。
(7)萬年青(000789):股價僅13.40元;快報全年每股收益將高達1.38元;市盈率不足10倍!總股本已全流通僅40891萬股;每股:凈資產達6.20元;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高達4.53元;經營現金流高達1.7434元;有高送轉預期。公司水泥在江西佔用率第一,在福建也有極高的佔有率,而且在福建自貿區的福清擁有分公司,壟斷了福州、廈門、泉州、平潭試驗區經濟帶,萬年青水泥供不應求。公司擁有國企改革概念、建材水泥概念、福建自貿區概念、一帶一路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概念、鄱陽湖概念、產業鏈延伸概念、參股金融概念(持有景德鎮農商行4882萬股),也不排除像巢東股份那樣介入金融等新興產業,出現持續暴漲。公司目前生產滿負荷,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4. 本周每股凈資產最高的股票是哪一支
貴州茅台(600519)價格245.80元,每股凈資產26.81元,每股凈資產是A最高的。其次就是中國平安(601318)價格41.94元,每股凈資產18.54元。
5. 2010凈資產大於市值的股票
凈資產大於市值有2種理解,一是每股凈資產高於每股在二級市場的價格;二是剔除無形資產等虛擬資產後的固定資產、應收帳及對外投資等之和減去各種負債後大於市值。
目前跌破凈資產的股票有000932(華菱鋼鐵)、600569(安陽鋼鐵)、000709(河北鋼鐵)三個股票;如果你是想要第二種情況,不妨看一下這三家的財務報表,自己做一下加減法。
6. 連續十年凈資產收益率15%-20%以上的股票
可以編寫凈資產收益率連續n年在m%以上的選股公式。
例如下圖的選股公式參數n是年份才是m是百分比。
下面圖中是2020年3月29日的選股結果
是連續5年凈資產收益率在20%以上的結果
7. 大白馬股票有哪些
白馬股有:格力電器,貴州茅台,工商銀行,京東方A,海康威視,中國聯通,科大訊飛,天奇鋰業,新華保險,保利地產,美的集團,建設銀行,南方航空,復星醫葯,招商銀行等。
白馬股,是指長期績優、回報率高並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因其有關的信息已經公開,業績較為明朗,同時又兼有業績優良、高成長、低風險的特點,因而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往往為投資者所看好。市場表現大多為持久的慢牛攀升行情,有時也表現出較強的升勢。白馬股具有「長期績優,回報率高,炒的人多」的特點。
市場上較為通行的衡量白馬股的指標主要採用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值、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市盈率。
每股收益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或每股盈利,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公司總股本的值,該指標突出了分攤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數額,是股票市場上按市盈率定價的基礎。
如果一家公司的稅後利潤總額很大,但每股盈利卻很少,表明它的經營業績並不好,每股股價通常不高;反之每股盈利越高,則表明公司業績越好,往往可以支持較高的股價。一般而言,白馬股的每股收益應在0.50元以上,因此白馬股的條件之一是中期每股收益應在0.25元以上。
99年中報統計的數據顯示,深、滬914家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達0.1031元,比98年同期略微下降了0.001%。雖然深、滬兩地的上市公司整體業績難盡人意,但仍有一批以業績穩定和高成長性的上市公司逐漸成為市場的中流砥柱,如以0.99元雄居深、滬兩市每股收益之首的五糧液,便是一家令人稱道的績優公司,同時也有如環保股份、歐亞農業等公司不甘落後,奮力開拓,分別以0.618和0.55元成為中報每股收益的新貴。據統計,深、滬兩市每股收益超過0.25元的A股上市公司有111家,約占深、滬兩地上市公司的12%。大致分布如下:0.60元以上,2家;0.50—0.59元,8家;0.40—0.49元,23家;0.30—0.39元,38家;0.25———0.29元,40家;排在前50名以內上市公司的中期業績均達到了0.30元(見表1)。績優上市公司99年中期業績分化現象較為嚴重。如99年中報每股收益前20名排序中,排在前20位的僅有五糧液、康佳、春蘭、廈新電子、格力電器、東方電子和魯北化工,而排名前6和第11位的長春蘭寶和惠天熱電則在中報中排在280和120位左右,ST粵海發則淪為微利公司,以0.0102排到780位之後,再一次表明市場競爭的殘酷性。
8. 市凈率怎麼理解
市凈率在股市中非常容易看到的,一大半的投資者都喜歡用市凈率來選股,然而還有一部分人不清楚市凈率的用法,今天學姐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什麼是市凈率
所謂的市凈率其實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其中,所謂的每股凈資產也為上市公司中的賬面價值,而股價則是上市公司證券交易產生的結果。因此市凈率顯露出來的就是上市公司凈資產與股價之間的關系,公司的估值水平通過它從公司凈資產方面是能夠辨別出來的。市凈率相對估值法的邏輯就是在於以下幾點:在公司的凈資產越高的情況下,則創造價值的能力越強,所以公司的股價自然而然的也就越高。計算的方法如下:
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PB)=市值/凈資產
就通常情況來說,市凈率越低越好,因為這意味著投資該公司股票的虧損率也會很低,因為上市公司就算是最後經營出問題破產倒閉了,清償時股東也能收回很多的成本。
二、市凈率怎麼調出
假定是同花順炒股軟體,在盤口位置點擊右鍵,設置盤口數據項,加入市凈率點保存就能看到了。
三、市凈率是不是越低越好
通常情況下,市凈率是越低越好,但不能低得太離譜了,就通常情況來說,股票的價格基本上都是高於凈資產的,即市凈率不會低於1。股票價格高於凈資產說明企業的發展潛力好,投資者在購買這家股票時所產生的花費就越高,值得投資的股票其價格往往會比每股凈資產要高上不少,但是市凈率過高的話,也意味著投資這個股票的風險更高。面對一大堆股票指標不想看?機構AI智能分析,輸入代碼,即可一鍵獲取各指標分析結果:【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倘若市凈率比1小,就說明公司資產質量差,未來發展前景不好,實際上就和比成本價低出售的商品一致,但這並不是說該公司沒有任何發展前景,這要看公司能不能處理好危機,提高自身的獲利能力。市凈率為負也是其中情況之一,大家都知道股價不可能低於零,要想得到的市凈率小於0,實現條件便是每股凈資產都是負數,由凈資產為負可以看出個股虧損過多,有退市的風險,這種股票是不能買的。
四、市凈率怎麼看
市凈率是影響股票價格走向的重要因素,市凈率越是不高的股票,其投資風險就越不高,相反,股票的市凈率越高,其投資風險就越高。可是不同行業的市凈率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兩個不同行業的市凈率不能簡單地比較,需要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進行對比。傳統行業的業績一般都是「穩扎穩打」,例舉電子、鋼鐵等產業,據有設備、廠房、生產線等真真確確的固定資產,所以用市凈率來評價這些行業通常較為穩妥。但是一些高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用市凈率評判是不太穩妥的,還需要用其他方法進行判斷。此外,在市凈率的計算當中,股價是不斷變化的,針對於每一股的收益,它都屬於靜態的,參照了公司去年凈資產的情況,假如要進行市凈率的計算,最好是結合公司今年預估盈利來綜合看待。你還在猶豫買哪只股票?股票這么多真的好懵逼,到底哪個好,一句話,選股首選龍頭股,趕快領取吧,隨時會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9. 每股收益2o元以上的股票
每股收益20元以上的股票 A股還沒有 甚至每股凈資產20元的股票都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