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招商證券公司偷偷向莊家出賣散戶的持股信息如何拿到證據
證券公司一般不會出賣客戶信息,從商業角度上說客戶信息都怕別人知道,更不會告訴別人了。出賣信息的一般是發簡訊的SP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
② 券商是否掌握客戶的持倉情況若是,散戶還有賺錢的可能嗎
券商如果想掌握客戶的持倉情況是很容易的事,這一點是肯定的!
散戶掙不掙錢那是得靠自己的操盤能力去定的,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散戶都是虧錢的時候多.
③ 證券公司營業部可以買賣股票嗎
關鍵是你需要證券公司給你開滬深股市的賬戶,有了賬戶之後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買賣股票,可以在網上,當然也可以在營業部,營業部有專門給客戶用的電腦,也可以通過證券公司的電話來買賣。關鍵是要有賬戶。
④ 散戶買賣股票是通過券商席位買賣的嗎
是的,因為散戶都是在券商處開戶的
⑤ 證券公司營業部是怎麼買賣股票的
這個只是說買賣股票的賬戶是在這個證券公司的這個地址的營業部開戶的,並不是營業部買賣了某隻股票。
證券法規定,從業人員不允許買賣股票
⑥ 散戶買賣股票都是委託證券公司進行操作的,那我在網上自己操作買入或賣出不可以嗎還需要委託
股票買賣的真實場所是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做為交易所會員代理個人在交易所的買賣。所以個人進行股票交易都是需要委託證券公司的。你在網上操作也是通過網上委託證券公司交易,個人無法直接在交易所交易。
⑦ 證券公司會不會把股民買的股票提供給主力
一般不會,尤其是近些年,監管是越來越嚴,券商不敢胡來。
以前聽說,券商在熊市偷賣散戶的股票,反正被套,也沒人看。
提供給主力就是暗中融券,收益歸券商,這個有理論可能,一般不會,現在股票在每個散戶自己交易所的賬戶里,不像以前深圳在券商大賬戶里。
⑧ 證券公司內部能否看到股民投資者交易明細呢
當然能看到,你帶著身份證臨櫃人家還能給你列印出來呢,因為證券公司不僅負責為客戶提供經紀服務,還有義務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比如頻繁掛單撤單之類的。但你放心,證券公司絕不會替客戶進行交易,因為他們不知道你的賬戶密碼,不信你打券商客服說你忘記密碼,對方肯定讓你持有效證件臨櫃修改(法人戶的話,個人戶應該沒這么麻煩),而不是直接把密碼告訴你,因為他們也沒地兒查去。
⑨ 券商為什麼一直盯著散戶手裡的票
券商會監控所有賬戶的資金情況和股票交易情況,不僅僅監控散戶,還包括:基金、私募等大資金。
一、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券商有以下權益和義務
證券市場內在的投機性和高風險特徵,使得證券市場自身不能自發實現高效、平穩、有序運行,因而特別需要加強監管。證券監管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松緊適度原則,以及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原則。與銀行監管明顯不同的一點是,證券監管中市場參與者的自律作用較為顯著。證券監管的內容主要包括證券發行與上市監管、證券交易監管、證券經營機構監管等。
二、證券發行與上市監管。證券發行與上市監管是指證券監管部門對證券發行上市的審查、核准和監控。世界各國對證券發行上市審核的方式有兩種:注冊制和核准制。
1.注冊制。注冊制又稱申報制,其特點是證券監管部門不對發行人能否發行股票進行價值判斷,其權力僅限於要求發行人提供的申請資料中不包含任何不真實的陳述,投資者自行對發行人及其所發證券作出判斷。注冊制是一種理想化的證券監管制度,其依據是「太陽是最好的消毒劑,電燈光是最有效的警察」。注冊制對公開的市場信息及投資者的素質要求較高,實行注冊制的代表性國家有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
2.核准制。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是指證券發行者不僅必須滿足信息公開的條件,而且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實質條件,通過證券監管部門的實質審查並得到核准後方能發行證券。證券監管部門有權否決不合格的發行申請。核准制使證券監管部門擁有較大的權力,同時也使其承擔著較重的社會責任。核准制常見於證券市場發展時間不長投資者素質不高的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國在證券發行上採用的就是核准制,由中國證監會代表國家出面保護投資者利益。2004年2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保薦制度的實施,旨在通過明確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的責任,建立市場力量對證券發行上市進行約束的機制。
三、證券交易監管。證券交易環節容易出現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虛假陳述等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這些行為是證券監管的重點。
1.禁止內幕交易。內幕交易又稱知情者交易或內線交易,是對投資者平等知情權的侵害,各國都將其列入禁止規定。根據內幕交易行為的違法程度不同,相關人員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法律責任。
2.禁止操縱市場。操縱市場行為指某一或若干利益主體,背離自由供求關系而有意識地抬高、壓低或平抑證券價格,影響或誘惑其他交易者,從而加大其他交易者的風險。操縱市場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對沖、連續交易、聯合操作、散布謠言等。禁止操縱市場行為與一般反壟斷法的立法原理相吻合。操縱市場的行為人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3.禁止虛假陳述。虛假陳述是對信息披露這一基本證券法律制度和公開理念的背離。虛假陳述的行為人須承擔相應責任。證券監管的一個核心內容是對信息的監管,即實施持續性的信息披露管理,關鍵目標是解決證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主要形式有:股票發行和上市公告書、上市後的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