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股票無論啥時候都可以長期持有嗎
長期持有銀行股,估計沒有幾個人做得到,但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確實是贏家。
其實銀行股整體來看一直是上漲的,不過這需要限定的下周期,比如說單看一年、兩年,可能是虧的,但是看五年、十年,一般都是上漲的,所以這個長期持有,確實需要足夠長的時間。
而大多數人進入股市,都是看到別人一個月賺了多少,哪天又吃了漲停板,受不了誘惑才入市的,當然是抱著短期暴富的心,很少會有人做到持有一隻股票五至十年。
銀行股整體的表現有三個特徵:
第一,漲幅小,其他有些板塊會出現大起大落,比如周期類板塊,可能會狂漲一波,然後又跌回原點,坐「過山車」,再比如有些題材股、熱門股,會在短短半年時間漲五倍甚至十倍。
但是銀行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銀行這個行業的增長率是較為有限的,以大型銀行為例,最近五年的年利潤增長率低於5%,沒有高增長預期支撐,就不會出現大漲走勢。
第二,波動小,銀行股的波動比較小,大部分時間銀行板塊走勢不溫不火,很少出現大漲,就算出現,一般大漲後很快就會調整,也很少出現大跌,就算出現,很快就會企穩。這是因為很多銀行股的市值都比較大。
比如幾大銀行,市值都是過萬億的,要想出現大幅波動就需要有巨大的買盤和賣盤出現,只有在市場極為亢奮和極度恐慌時才會出現大波動。
第三,漲得慢,銀行股長期是上漲的,但是漲得很慢,因為銀行這個行業的增長率預期和市值規模決定了它很難像題材股一樣出現大漲,但長期來看,確實是增長的,主要在於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銀行的經營穩定,其他行業可能會有很強的周期性,競爭很大。
但這些公司都要從銀行貸款,最終賺錢的還是銀行;另一個因素是估值低,銀行板塊是全市值估值最低的板塊。這兩個因素使得銀行具有明顯的安全墊,同時在經營確定性的推動下,與業績一同保持長期緩慢上漲的趨勢。
所以從銀行股的這幾大特徵,我們就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銀行股,也能知道哪些人才會持有銀行股,只有那些本身對投資回報預期不高,而且能忍受自己的股票總是比別人漲得慢,且並不喜歡交易(因為波動小,很難賺錢交易的差價)的人,才會長期持有股。
但長期下來,分紅加上緩慢上漲,其實長期持有銀行股的是贏家。
Ⅱ 銀行股為什麼一直漲這么好呢,意味著什麼,科學嗎
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銀行每年5月到7月都會分紅。雖然主要銀行的股票表現不理想,但從多年來主要銀行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股息非常積極,特別是自上市以來,四家國有銀行每年都堅持股息,股息不小,近年來許多銀行每10股股息可以達到2元到3元。今年各大銀行公布分紅的時間比往年早了一點。比如3月30日,中國建設銀行發布了分紅方案 ,3月31日,中國工商銀行也發布了分紅方案。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已經適當放鬆,購房貸款的發放也進一步放鬆,這對於各商業銀行增加利潤絕對重要。房地產仍然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銀行貸款最重要的類型之一。放鬆地方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措施,是銀行業擴大貸款規模、增加貸款利潤的重要好消息。那麼在伴隨著四大行逐步公布年報業績,大比例分紅的好消息,銀行股在之前確實迎來一波浪潮。在上半年銀行股的表現應該都還不錯,但是到了下半年還是要看宏觀經濟的方向以及實體經濟的總的表現。所以說大的行情應該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小行情還是不斷的。
Ⅲ 為什麼銀行股的每到年底都要漲一波
這個不一定吧。股票市場從來沒有確定的事情,只能結合歷史數據,按照概率來說。如果分析原因的話,這里只能從也許層面簡單說一下,也不一定正確。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吧。
到了年底,一般企業的年底結賬,會產生大量交易,不光數量多,金額也巨大。銀行作為支付機構,年底的業務量也會增加很多。
也許多了,利潤也多了。而且,到了年底,中央銀行為了保證支付順暢,會通過金融工具,投放大量貨幣到市場,增加流動性,銀行自然也會受益。
企業最後的貨款結賬,往往最後還是會存入銀行。
對於普通人,年底獎金的發放,也會最後存入銀行。業務量增加,存款也增加,自然銀行利好,股價也會漲。
Ⅳ 什麼情況下銀行股暴漲
銀行股一般在利率上行周期,市場開始挖掘低估值板塊、價值股的時候、在政策面對銀行友好的時候、在市場對於銀行股的資產質量不再擔憂的時候會漲。經濟好轉的時候,銀行經營效益提升,不良貸款率下降,資產質量大幅提升的時候,銀行股自然會漲,不過銀行股大部分盤子太大,要大漲難度也大,因為很難控盤,適合長線投資,不適合做短線。找一家分紅比例高的銀行股,在價格低位(比如市盈率在15以下時)分批買入。
拓展資料:
1.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2.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賬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 調查顯示,老股民家庭的表現好於新股民家庭:在2013年上半年或之前開始炒股的家庭,78.4%表示賺了錢,相比之下,新股民家庭表示賺錢的比例為72.5%。調查還發現,持股越多的家庭,盈利的可能性就越高。在持有4隻以上股票的家庭中,聲稱賺錢的比例接近85%,遠高於持有3隻以下股票家庭的74.4%。另外,與其他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越高或炒股歷史越長的股民,往往對股市的未來預期更樂觀。
Ⅳ 2021年,銀行股會不會大幅度上漲
2021年,銀行股會不會大幅度上漲?
對於銀行股這種股票來說 ,2021年銀行股是不可能也是不會大幅度上漲的 ,由於銀行這種特殊的企業,所以說銀行的股票是不可能大幅度上漲的,但是上漲幅度是還是有的 ,但是上漲的幅度是不大的 。因為銀行股票的 價格上漲是由多方面的 影響的 。
讓銀行更好的管理,更好的開放銀行的股票。銀行的發行股票有兩種,一是在銀行建國初期的時候,發行股票的抽搐資金,二是發展和擴大銀行的發行股票,以增加資本權力誒。保持資金的流動性。但有一些銀行就不一樣,可以發行大量的股票。很多投資者都願意購買銀行的股票,因為它有相對的穩定。還有市場的提升值非常的大。
一般來說,商業的銀行很少發行股票。因為這將減少股東的權益。讓很多股東對你很不滿意。所以說這就是股票大漲的原因。股票大漲,在市場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Ⅵ 銀行股現在估值高嗎未來有上漲空間嗎
銀行股的估值我認為是並不高的,銀行股的估值目前處於一個合理的區間。我認為銀行股它未來並沒有太多的上漲空間,它基本上已經在這一些價位橫盤的非常久了。應該只有在未來牛市的時候,才有機會表現一下。我們要去做投資的話,最好不要去買銀行股,因為它的波動性實在是太小了,最好去做那些市場主流的熱點。
銀行股現在的估值,是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估值。銀行股你看它的市盈率是比較低的,但是它確實未來沒有太多的預期,所以說也沒有把價格炒上去,它的市盈率就是這樣子。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Ⅶ 正常情況下,股價會一直漲嗎
不會。只要股票能正常交易,總會有漲跌。
期待股票一直上漲,不現實也不可能。幾乎很多漲跌短期都是因為市場情緒。出現比較極端漲跌的時候,大部分情況我們隔一段時間再來看,會發現自己當時的亢奮或者恐懼都是多餘。
股票漲跌主要有幾個原因:
個股跟著大盤漲。
利好兌現。公司發布利好消息,在早盤股價一般會高開。後面又分兩種情況,後市繼續上漲,或者因為前期漲幅透支過度,導致消息見光死,高開收跌。
部分人提前得到內幕消息,後面公司將有利好發布,也會引起股價異動上漲。
觸底反彈,價值修復。前期跌多了,不管是跟著大盤跌的(反應超過大盤),還是遭遇了破壞性事件,跌過頭之後反彈上漲。公司成長,其價值逐漸被市場發現。
而最近的股市大盤的6連漲帶動了很多個股的上漲,那到底又是什麼引起大盤上漲呢?小編認為國家政策的影響是一方面的原因。最近中國央行發布進一步改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通知,這有利於我跟對外經濟的發展。而上一年的房地產政策也以逐步實施,直接投資房地產限制多了,導致更多的資金融入了股市當中。
另外,現在大盤分化越來越嚴重,指標股沒有人賣,垃圾股沒有人買,結果導致大盤連續縮量陽線。而且現在並沒有明顯的增量資金入場,說明這是大盤板塊輪動的結果。
簡單通俗的講,就是好多人買股票,而且買的比賣的多,大家都爭著搶著去買,自然的價格就會水漲船高往上走了。
當然這段時間一直不停地往上漲,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比如:
看看現在大漲的股票多數都是證券,銀行,保險,為什麼呢?國家隊把許多錢都放進去拉抬這些個板塊的股票了。
中美貿易談判成功,美國暫不加征中國產品關稅,這對於兩國的經濟市場是重大的利好。
熊市那麼長時間了,去年年底又創了歷史新低,許多股票都存在價值被低估的情況,可以說是遍地黃金,許多有眼光的人多多少少總要往自己的口袋裡面多裝一些的,撿到就是賺到,不撿白不撿。
大家都把金子往自己兜里放,往外面扔的人就越來越少,金子越來越少了,後面還有很多想要的人,他們花高價來買,這樣哄抬中價格就不斷的漲。
Ⅷ 銀行類股票只漲不跌,這樣說法可信嗎
這種說法根本就沒有可信度,雖然是銀行類型的股票,但本質上屬於股票,股票的行情本來就是沒辦法控制的,而且風險也比較大,沒辦法保證只漲不跌。這都屬於騙局。
Ⅸ 銀行類股票收入穩定嗎,能長期購買嗎有什麼依據
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蘋果2元漲到5元是有可能的,但是漲到10元20元是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的。銀行股的定價就是這個定價,或者它的價值就是這個價值。5元的銀行股有可能漲到15元,但很難漲到30元或50元。因為銀行股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它將面臨一個長期的衰退期,而不是增長期,這可以使資產快速增長。例如,銀行的主要利潤來自存款和貸款利差,但由於市場利率的實施和市場的充分競爭,利差正在縮小,銀行必須轉向私人銀行業務和工商業務,否則利潤將不可持續,並將下降。
總之,沒有必要購買任何類型的股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投資策略,不能過度評估某種類型的股票。如果每個人都認為他們可以買,必須買,那麼銀行股就不是現在的估值。然而,很明顯,追求風險回報的投資者不持有銀行股或中短期回報的投資者不持有銀行股。如果你是一個保守的投資者,有長期投資銀行股的計劃,不建議持有特定的銀行股,而是持有銀行業指數基金或銀行ETF和銀行LOF(這兩類基金通過交易所進行匹配競價交易,就像買賣股票一樣)。
Ⅹ 銀行股一直不漲,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花錢買入銀行股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銀行股的表現非常差,甚至可以使用「千年不漲」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的股票一直穩定在3元到5元之間,與其他股票相比簡直可怕。但即使銀行股表現很差,仍有很多人喜歡銀行股,我很好奇,所以我特別研究,發現銀行股是「真香」
銀行股估值很低,現在銀行股的整體估值相對較低。現在許多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幾倍,許多銀行股的股價也低於凈資產,市盈率只有0.6大約兩倍。估值相對較低,我們都明白,雖然未來上漲可能不會太多,但未來下跌可能會更小。因此,銀行股的整體估值相對較低,這是許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第二個原因。許多銀行的股息率相對較高,現在很多銀行股的股息率都比較高。現在很多銀行股的股息率可以達到6%以上,比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很多。這也是很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原因。
總有人說,分紅後除權,相當於無利可圖。但事實上,從長遠來看,只要銀行股業績持續上漲,凈資產持續上漲,肯定可以填補。比如銀行股3元的股價,每年分紅0.2人民幣,所以大約15年可以聽到股息收回成本。但股價肯定不會跌到零。而外,如果你持有銀行股,市值相對較高,你也可以購買新股,你可以每年獲得幾個簽名。如果你贏得了新股,基本上會有一些收入。因此,許多銀行股的股息率相對較高,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