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股票投資組合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股票投資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效用最大化,即使股票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滿足。因此,構建股票投資組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為降低證券投資風險;二是為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最大化。
組合管理是一種區別於個別資產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馬柯威茨於1952年系統地提出,他開創了對投資進行整體管理的先河。目前,在西方國家大約有1/3的投資管理者利用數量化方法進行組合管理。構建投資組合並分析其特性是職業投資組合經理的基本活動。在構建投資組合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證券的多樣化,使由少量證券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
Ⅱ 資產組合能否降低風險,原因是什麼。
從專業的角度就是各項資產所面臨的風險不同,存在此消彼長的情況,因此可以降低綜合風險。
資產組合是資產持有者對其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現金以及不動產進行的適當搭配。資產組合的目的是通過對持有資產的合理搭配,使之既能保證一定水平的盈利,又可以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一、在證券投資中,人們總是期望收益越高越好,但是由於每種證券都有風險,因此若只考慮追求收益,資產過分集中和單一旦出現什麼不測,遭受損失的程度就會很大。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將證券投資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就可以實現收益最大的同時風險最小。
二、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最初是由美國哈里·馬科維茨,他認為最佳投資組合應當是具有風險厭惡特徵的投資者的無差異曲線和資產的有效邊界線的交點。威廉·夏普則在其基礎上提出的單指數模型,並提出以對角線模式來簡化方差-協方差矩陣中的非對角線元素。他據此建立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三、主要貢獻
1.實現了對匯率本質及匯率決定過程認識上得革新。以前的匯率理論,僅把匯率視為一種產出的價格,而非資產的價格,認為匯率決定於流量市場的均衡而非存量市場的均衡。
2.該理論強調了資本項目交易對匯率的影響,糾正了過去的匯率理論只重視經常項目收支對匯率的影響這一片面傾向。
3.該理論的某些假定比傳統匯率理論的假定更為現實,例如,該理論假設各種資產之間具有高度可替代性,而不是完全的可替代性。
4.該理論吸收了貨幣主義匯率理論得合理內容,既強調貨幣因素對匯率的影響,又強調了實體經濟因素對匯率的影響。
Ⅲ 股票資產重組是好是壞
股票資產重組是好是壞具有不確定性,個股重組成功是一種利好消息,如果上市公司在重組期間,因某種原因導致其重組失敗,則是一種利空消息。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其重組期間的公告,或者消息,隨時調整其投資策略,減少其損失。
股票重組是指對股份分拆、合並、資本縮減以及名稱改變的行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進行股票重組會對其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個股重組成功,則是一種利好消息,特別是上市公司經過重組操作,引進一些優質機構投資,使企業的基本面有所提升,則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買入,推動股價上漲;如果上市公司在重組期間,因某種原因導致其重組失敗,則是一種利空消息,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的籌碼,增加市場上的空方力量,從而導致股價持續走低。
【拓展資料】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資產的擁有者、控制者與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進行的,對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態進行重新組合、調整、配置的過程,或對設在企業資產上的權利進行重新配置的過程。當前,從研究範式來劃分,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這三種方法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研究範式、應用范圍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而在股票市場基本分析的諸多方法中,資產重組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研究內容和領域之一。
資產是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包括人的資源、財的資源和物的資源。所以,資產重組就是對"經濟資源的改組",是對資源的重新組合,包括對人的重新組合,對財的重新組合和對物的重新組合。資產重組不僅包括人、財、物三個方面的資產重新組合,而且還應當包括進入市場的重新組合。資產重組是指企業以提高公司整體質量和獲利能力為目的,通過各種途徑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業務進行重新整合的行為。該定義從業務的整合角度進行定義,基本反映了資產重組的目的。但概括性不強,內涵和外延不明確,而且同樣沒有涉及到資產重組的產權的一面及業務重組。
Ⅳ 有6個股票進行資產組合分析,已知期望收益率,標准差,在EXCEL中計算相關系數,協方差。求具體公式
插入菜單里的函數就有,相關系數為:CORREL
協方差:COVAR
Ⅳ 股票投資組合是什麼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股票投資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效用最大化,即使股票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滿足。因此,構建股票投資組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為降低證券投資風險;二是為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最大化。
組合管理是一種區別於個別資產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馬柯威茨於1952年系統地提出,他開創了對投資進行整體管理的先河。目前,在西方國家大約有1/3的投資管理者利用數量化方法進行組合管理。構建投資組合並分析其特性是職業投資組合經理的基本活動。在構建投資組合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證券的多樣化,使由少量證券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
Ⅵ 根據馬科維茨的證券投資組合理論,投資者應如何決定其最優的資產組合
1.根據馬科維茨模型定義,我們得到最小風險組合中各組成資產的精確權重,如下圖所示。在這個投資組合中,10 只股票樣本中的資產仍然存在比重分配差異。值得注意的是,收益率最高的貴州茅台和恆瑞醫葯的分配比例並不高,分別占總投資組合的 0.64% 和 8.91%。獲得最大權重分配的是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分別占 28.67% 和 23.84%,其收益率分別是 -0.27% 和 -6.69%。最小風險組合的平均收益為 2.95%,風險水平為 13% 。該投資組合的夏普比率為 0.211。
2.資產配置「太祖」:馬科維茨平均方差模型(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早的模型只考慮了三個維度的變數:資產的預期收益,預期波動率,以及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我們知道,一個理性的投資者總是希望資產的回報越高越好,風險越小越好。也就是說,我們總是希望在風險確定的情況下使預期收益率最大化,或者在預期收益率確定的情況下使風險最小化。基於這一思想,馬科維茨和威廉·夏普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事實上,這種邏輯很容易在數學上實現。我們用資產回報率除以風險的比率來衡量資產的表現。Sharp ratio, treno ratio和sotino ratio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對於一籃子股票或一籃子大型資產,我們只需要給這些資產賦予不同的權重,建立一個資產組合,計算資產組合的收益、風險和收益風險比指數,然後重復前面的步驟(例如10000次),給資產賦予不同的權重,計算資產組合的回報風險比,最後,我們比較這10000次的回報風險比的大小,其中回報風險比最大的資產組合就是我們尋找的最優組合。
3.例如,經典的股票債券模型就是由此衍生出來的60%股票+ 40%債券的經典組合。雖然這種組合分散了一些風險,但由於資產只有兩種類型,降低風險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隨著炫目的金融投資產品的發展,傳統的股票債券模式已經不夠好。
Ⅶ 對股票資產實施組合管理可分哪幾個步驟進行
1)制定投資政策
2) 證券 分析與股票資產的組合構造
3)組合的修正。
Ⅷ 兩種資產組合標准差計算
一,兩種證券形成的資產組合的標准差σP=W1σ1-W2σ2。
二,通過協方差可以確定兩類資產的相關性,而利用這個相關性和標准差可以預估兩類資產波動性的聯動。如果是做組合的話,配置核心是資產的分散程度,協方差的評判就顯得十分重要,同時還要計算組合的最佳權重佔比,通過標准差和協方差可以計算出來。
三,兩項資產投資組合的標准差=(A1^2σ1^2+2r1σ1A2σ2+A2^2σ2^2)^1/21)
當相關系數為1時,兩項資產投資組合的標准差=(A1^2σ1^2+2A1σ1A2σ2+A2^2σ2^2)^1/2=A1σ1+A2σ2,也就是兩項資產標准差的加權平均數。
2)當相關系數為-1時,兩項資產投資組合的標准差=(A1^2σ1^2-2A1σ1A2σ2+A2^2σ2^2)^1/2=A1σ1-A2σ2的絕對值,
3)當相關系數小於1的時候,2r小於2,兩項資產投資組合的標准差=(A1^2σ1^2+2r1σ1A2σ2+A2^2σ2^2)^1/2,所以相關系數小於1,可以推出投資組合的標准差就一定小於單項資產標准差的加權平均數。
四、證券資產組合的β系數是組合內各項資產β系數的加權平均值,權數為各項資產的投資比重βp=∑Wiβi該公式表明的含義主要有以下兩點:
1、組合的系統風險是組合內各資產系統風險的加權平均值——系統風險無法被分散
2、替換組合中的資產或改變各資產的價值比例,可以改變組合的系統風險。
五:資產組合是資產持有者對其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現金以及不動產進行的適當搭配。資產組合的目的是通過對持有資產的合理搭配,使之既能保證一定水平的盈利,又可以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六在證券投資中,人們總是期望收益越高越好,但是由於每種證券都有風險,因此若只考慮追求收益,資產過分集中和單一,一旦出現什麼不測,遭受損失的程度就會很大。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將證券投資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就可以實現收益最大的同時風險最小
Ⅸ 為什麼資產組合到了一定程度又加劇了風險
因為過分誇大資產多樣性和資產個數會導致風險加劇。
一般來講,隨著資產組合中資產數目的增加,資產組合的風險會逐漸降低,當資產的數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組合風險的降低將非常緩慢直到不再降低。
資產組合是資產持有者對其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現金以及不動產進行的適當搭配。資產組合的目的是通過對持有資產的合理搭配,使之既能保證一定水平的盈利,又可以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在證券投資中,人們總是期望收益越高越好,但是由於每種證券都有風險,因此若只考慮追求收益,資產過分集中和單一,一旦出現什麼不測,遭受損失的程度就會很大。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將證券投資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就可以實現在收益最大的同時風險最小。
Ⅹ 資產組合的風險與收益分析
資產組合是資產持有者對其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現金以及不動產進行的適當搭配。資產組合的目的是通過對持有資產的合理搭配,使之既能保證一定水平的盈利,又可以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在證券投資中,人們總是期望收益越高越好,但是由於每種證券都有風險,因此若只考慮追求收益,資產過分集中和單一,一旦出現什麼不測,遭受損失的程度就會很大。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評估,將證券投資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就可以實現在收益最大的同時風險最小。
任何一種證券投資的收益都是不確定的,收益的不確定性存在於一切證券物之中。當金融投資組合中資產數目較大時,資產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資組合的主要風險來源。在前面,隨著資產數目的增加。各資產本身風險狀況對組合風險的影響逐漸減少,以至最終消失,這就是所謂的非系統性風險。但是那些共同運動產生的風險並不能隨著資產數目的增加而消失,它是始終存在的,這就是系統性風險。所以,資產組合可以有效地減小風險和分散風險,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風險。
大多數投資業內人士都會告訴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一個籃子里」,要通過廣泛投資,將資產分配在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上來分散風險。過度分散投資會讓你難以透徹了解和專注於你的投資。如果有人認為你應當將45%的資金放在股票上,30%的資金放在債券上,10%的資金放在外國股票上,10%的資金放在貨幣市場基金上,5%的資金放在黃金上,這對我來說就不算正確地分配資金。也許這樣更安全,但這樣降低了整體的收益率。你也許根本無需投資於任何債券、外國股票或黃金,在蕭條的時候,投資於債券的資金往往遭到損失,任何債券在通貨膨脹保值方面都表現很差。
要記住的是:在投資於金融資產時,不要一味地追求風險分散效應, 一定要 合理構造合適於你的金融資產組合,以便能在收益-定時可以將風險控制在 最小,而在風險一定時則力爭將收益做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