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渣打銀行和巴克萊銀行比較
我在渣打(中國)的分行干過,在渣打(中國)的總部也干過,我覺得渣打的好壞取決於你是不是外籍。呵呵。和我現在的工作相比,渣打的收入很光桿,除了外人看到的過萬的工資,其他什麼福利和補貼都沒有。過萬的工資下面還要扣稅扣X金X金,還要支付生活的固定開銷(租房,伙食等等,沒有工作餐也沒有補貼),其實到手並沒有多少。
我是做業務的,這是個在任何單位都屬於高付出高回報的崗位,但和我現在的銀行相比,我在渣打的透支遠遠不值那過萬的月薪。
有人說外資要做行政就舒服,沒錯,行政是舒服,准點上下班,但是在上海那個城市,渣打中籍行政人員的工資絕對是城市的中還偏下一點的水平。中籍行政人員,除非你能忍到區域head的級別,也無非2W多一個月(稅前),稅後估計1W5-1W8的樣子。而且那是鳳毛麟角,能從渣打的M級做到B級,我目前孤陋寡聞,除了渣打大中華區的幾位中國老闆之外,我身邊沒發現哪位神人做到了。
而任何一個中資銀行的對公客戶經理,所有補貼+收入+亂七八糟加起來,月入1W+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你忍到大HEAD之前(命好5年最起碼,命不好就不曉得了),我來告訴你一些職位的收入:
personal assistance(類似秘書,只有大HEAD才有),2000-3000
sales assistance(其實就是內勤+打雜) 2000-2500
Sales(CB,SB,M14-M15) 5000-6000
Sales(CB,ME,M14-M15) 6000-1W2
Sales team leader (M15-m16) 8000-1W5。
這個彈性很大,TEAM LEADER的收入主要看級別,M18的收入就將近2W了。
Credit assistance(幫credit打雜,做case的前期工作) 3000
RSH(區域營銷總監) 2W4
Operations (後台操作,類似中資銀行的營運中心)2000-5000,
上海這個城市的operations大部分集中在4000+。
teller, 5W/年
WB的Sales收入比CB略高。
這些收入都是稅前,是平均數,精確到千位。
平均扣稅和5金比例是20%,出了櫃員以外,其他崗位到手的凈值你可以*0.8.
渣打的中國員工福利是渣打英國的股票,相當於期權,還有員工買房貸款享受3%的利率。如果是head級別,外派有租房補助,還會發blackberry手機給你隨時收發工作郵件(當然,是head才有,普通的officer是沒有的)
我的同事很多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人,我沒在那邊分行工作過,但是據他們說,他們那邊和這邊情況都差不多,所以才拚命工作,以優秀的工作申請外派出國。這樣,作為外籍人士,他們享有很多補貼。
另外,渣打的operations和sales的工作時間很長,工作到天黑基本上是每天的正常情況,可能外資都一樣。
我在渣打工作下來,整體感覺是渣打的本土化程度不高,所以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競爭力並不大。operations的外匯業務處理能力和專業知識普及程度比中行、中信、招商這種本地銀行差的太遠了。很多業務operations根本沒接觸過,所以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外管局和人民銀行的一些政策也都拿捏不準。渣打唯一的優勢就是海外渠道的發達,但是現在本土銀行業開始向海外擴張,這個差異會越來越小。
IT部門是個清閑的職位,我在渣打那會,那個IT就是個非常舒服的崗位。因為渣打的很多系統有專門的IT中心維護,根本不用煩勞你隔壁辦公室的那個IT員,筆記本出現問題就直接打電話到印度IT中心。IT只要做好日常的辦公電子設備維護,員工筆記本電腦維護,基本上就沒了。當然,可能有其他事,我並沒看到我隔壁那個IT員干。我每次去他辦公室,他都是在搗鼓新員工的筆記本電腦。
至於你說的巴克萊,我沒呆過,不好評價。渣打的信息提供給你,希望你做參考。
㈡ 渣打銀行在A股投資股票資金有那些
貴州茅台、中國股票消費龍頭+科技產業鏈
渣打銀行在A股投資股票資金有貴州茅台、中國股票消費龍頭+科技產業鏈等
㈢ 渣打銀行開股票賬戶怎麼操作
帶齊董事的身份證明文件(護照或來往港澳通行證)正本、商業登記證正本、注冊證書正本、公司章程正本一本(英文版)、公司印章、會議記錄正本、會計師簽署的開戶文件等資料資料於工作時間到香港渣打銀行的任何一個網點的櫃台辦理即可。開戶時,銀行服務人員可能會咨詢客戶開戶的目的,甚至有的還會要求提供工資單等。
成功辦理香港公司注冊後,您可以開立一個渣打銀行賬戶。奧德盛向所有新老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辦理渣打銀行開戶服務。
渣打銀行是一間總部在英國倫敦的銀行。它的業務遍及許多國家,尤其是在亞洲和非洲,在大部分利潤來自於香港地區。
㈣ 渣打銀行的發展歷程
渣打銀行由兩家英國海外銀行合並而成,分別是:英屬南非標准銀行(the 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和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1911年後譯名改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 and China)。
渣打銀行是一家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特許(即「渣打」這個字的英文原義)下於1853年建立。
1853年,渣打銀行經英女王特許批准成立。1858年,渣打就已經在上海開立分行,後遷入外灘十八號(目前已成為著名歷史建築)。1949年後除上海分行由中國政府批准為「指定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為中國改革開放前僅存的上海兩家英資銀行之一 。
*1858年,渣打銀行在加爾各答開出了第一家分行,孟買以及上海緊隨其後。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別成立。
*1900年代早期,渣打銀行成為第一家獲准在紐約開展業務的外國銀行。標准銀行於1863年在南非伊麗莎白港(Port Elizabeth)開張。
*從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間,標准銀行在非洲開設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經營困難而被關閉。
*1957年,渣打銀行收購了東方銀行(Eastern Bank),從而獲得了其在亞丁(葉門)、巴林、貝魯特、塞普勒斯、黎巴嫩、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分行網點。
*到1950年代中期,標准銀行在非洲已擁有約600分行及辦事處。
*1965年,在與原英屬西非銀行(Bank of British West Africa)合並後,它的網路得了充分的擴張。英屬西非銀行在奈及利亞、迦納、獅子山、喀麥隆和甘比亞擁有分行。
*1969年,標准銀行和渣打銀行合並,成立了標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PLC)。渣打隨後收購了英國的霍奇集團(Hodge Goup)和華萊士兄弟集團(the Wallace Brothers Group)。 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後,它的分支機構又遍及歐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馬、尼泊爾和美國。渣打收購了三家美國銀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亞聯合銀行(the Union Bank of California),使得渣打獲得了進入巴西和委內瑞拉的機會。1986年,英國萊斯銀行(Lloyds Bank)意圖對渣打進行收購,但最終由包玉剛及邱德拔聯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宣布,從邱德拔遺產信託手上,收購渣打銀行的1.52億股份,即占渣打股權的11.55%,成為渣打的大股東。1990年代,渣打繼續擴張其網路,分別於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尚尼亞和緬甸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2015年9月7日,有消息稱渣打銀行正在考慮裁減1/4的高層職位,欲扭轉虧損這是該行首席執行官Bill Winters扭轉兩年利潤下滑趨勢的措施之一,渣打業務重點在新興市場。
㈤ 別人給了張香港渣打銀行的500港幣,是真的還是假的
從冠號AQ,顏色,金屬線等來看是真的,是渣打銀行發行的500港幣,不過太破舊了,銀行可能不收,但是去香港消費肯定能花出去,肯定是真錢,大概值400多元
香港發行鈔票一共有三家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你這張是渣打的500元,保真的,追問我,我教你怎麼鑒定,或者我幫你去香港用掉都可以
歡迎追問
㈥ 聊聊渣打銀行的「渣女」表現
如果你的朋友們都是善良和真誠的,你會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你會心存美好。直到有一天,你碰上一個相貌、學歷比你朋友們更出色的人,你會充滿更多的期待,會向她敞開心扉。萬萬沒想到,這是一個除了外表、背景很美好,但實際上其他表現都很渣的人,瞬間就會顛覆你的現有認知。
當我習慣於在中國和中國的銀行們打交道後,第一次與外資行渣打銀行的相處,令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這種無可替代的「渣」。
與渣打銀行開展業務之後,這種令人反感甚至惡心的感覺就一直伴隨著我,令我幸福的生活總是有那麼一點點不順暢。
2020年年中,因為個人需要,我打算辦一張香港的渣打卡,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步驟是先在境內開一張「優先理財」卡,滿足境內要求後,可以被推薦到香港開一張香港的「優先理財」卡,就實現了我開香港渣打卡的目的。
於是我跑到境內的渣打銀行,一位美麗的理財經理接待了我,詳細向我介紹「優先理財」卡的各項好處,說完之後,也客氣的提出,優先理財是需要年費的,而且中國境內的卡有年費,香港的卡也有年費,如果想免年費,前提條件是往裡面存50萬人民幣。
存50萬沒問題,我自己別的卡,或者證券賬戶里有這錢,問題就是,我其他銀行的錢,或者證券賬戶里的錢,可以做理財,可以投資股票,這50萬能生錢啊,我轉到渣打銀行能享受什麼服務呢?
美麗的理財經理解釋道:渣打也有很多服務,雖然沒有中國的保本理財,或者類似於貨幣基金的低風險理財,但可以投資境外產品,比如說QDII什麼的,也可以實現增值。理財經理還補充道,她也買了自己行的產品,半年收益已經30%以上了。
那行,我理解,畢竟外資行么,可能服務品種不同。我又想,那要是投資虧損了,導致余額不足50萬了怎麼辦,理財經理說,只要初始投資額是50萬就可以了。
OK,明白了,沒問題,開卡。
我就先開通了境內的渣打卡,然後又開通了香港的渣打卡,一切都很順利。
開通沒多久,理財經理發來提醒:記得要往卡里打錢哦。
好的好的,沒問題,這是我們之前說好的嘛,我還很慶幸有一位服務這么體貼的理財經理。
於是立馬轉了50萬進去。
轉進去後,理財經理熱情的把各種QDII產品推薦給我,投資港股的,投資美股的,發來一大堆產品介紹。我那時正好工作忙,沒顧得上看。沒隔幾天,理財經理熱情的發來消息問:*先生啊,你產品看得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要不要買一點啊。
被這么催了幾次,我也有點不好意思了,人家那麼熱情,服務那麼周到,我的反應還那麼遲疑,確實不禮貌。於是我就抽了一大段時間好好研究了一下。
研究下來發現,這些QDII產品和國內的類似產品高度一致,比方說投資香港市場的股票,這些QDII就和中國的投資產品,比方說中概互聯ETF、中國互聯ETF差不多,但費用差別非常大。
舉個例子,通過渣打投資QDII,買入時候申購費用是3%,管理費1.25%/年,行政費0.45%/年。
如果投資國內的類似產品中概互聯呢?認購費用是0.8%,管理費0.6%/年,託管費0.25%/年。
這一比較,差距可不是一點點了。如果我買了50萬的產品,通過渣打的渠道,手續費是1.5萬,每年的管理費是8500元;而我要是買國內的產品呢?手續費是4000元,每年的管理費是4250元。相差了不止一倍了。
不過當時綜合考慮了幾個因素,第一是理財經理總是這么熱情,不買總歸不太好意思;第二是自己打算長期配置,主要用來以後退休和老婆一起花的,那麼雖然費用有差異,但拉長期間,倒也可以接受;第三是因為當時判斷香港市場的增長會比較好,這點費用也就不要計較了。
綜合考慮,就在渣打銀行投資了30萬QDII產品,還留了20萬沒動。
當我買入30萬之後,那段時間港股美股表現一般,美元匯率卻在下跌,由於產品是以美元計價的,所以摺合成人民幣,是實實在在的虧了。
不過我自己平時也做投資,知道這只是賬面浮虧,總歸是可以回來的,所以也沒在意。
而那位美麗的理財經理也不再主動找我了。
話說這個渣打銀行的APP著實不好用,反應特別慢,界面設置有時候你都搞不清楚是什麼邏輯,於是在操作上有問題的時候,我就想到去請教那位美麗的理財經理。那位理財經理的反饋特別慢,基本沒有在2小時之內回復的,回復也只是簡短和機械的,和電腦自動回復差不多。
和聊產品的時候差距太大啦,但我就這么安慰自己,人家工作也很忙,畢竟這段服務也算結束了,我這么浪費別人的時間,本身就是自己不好意思啊。
由於那段時間那位理財經理也沒聯系我,我也就把這一筆投資忘了。
過了大概一個兩月吧,理財經理來電話了,態度異常熱情,和我分析了我的投資情況,還充滿欣喜的告訴我說,我的投資賺錢了,賺了大概3%左右。雖然我沒感覺賺了3%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但理財經理異常熱情的態度倒是令我覺得好像確實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聊了幾分鍾,理財經理提出了「專業」的建議:先生,既然您這一筆投資已經盈利了,我們應該見好就收,把它贖回來,等跌回去再買入。
我當時就愣了一下,這是什麼投資邏輯,高達3%的交易手續費,賺了3%就要離場,這投資的還是基金,有這么玩的嗎?
當時我仔細想了想這位理財經理一直以來思路,得出結論,她的各種行為,目的就是要讓我賬戶動起來,不斷買賣,不斷交易。不過這可真不是我的投資風格,於是我就婉拒了。
婉拒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因為賬戶中有些問題要咨詢,和那位理財經理溝通,越發覺得就像在和一個AI打交道,每次的回復都是滯後很久的,每次都客客氣氣但沒有任何情緒的說,先生,您這個問題....
由於自己在國內也是搞金融的,也和很多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打交道,這樣的服務無疑令我心生不快。並且如果服務人員天性如此還能理解,但推薦產品和提供服務判若兩人,令人覺得這顯得過於勢力了。
大概又過一個多月,那位美麗的理財經理再一次致電我,熱情的和我聊起了家常,那時我心裡有了數,知道好戲就在後頭,也客客氣氣的應酬了幾句。很快,那位理財經理開始熱情的說:*先生,我們新推出了一款產品,我覺得非常合適您,想向您仔細介紹下。
好的,那你說唄,我聽就是了。我就客客氣氣的映襯了下來。
這款產品有點復雜,這位理財經理花了好久才把產品介紹完,但是購買這款產品需要先做測試,我評估了一下產品,覺得沒啥意思,就說要麼算了吧,暫時先不弄了。理財經理忙說,沒事的,弄起來很快的,她會幫我張羅好的。
我這個人的一大缺點就是耳根子軟,行吧,反正沒啥壞處,那就配合一下吧。
哪知道這個開通異常復雜,因為需要線上審核,而渣打銀行的線上審核系統可能和國內的網路對接不好,總是連接不成功,前前後後弄了3周才完成,期間我因為工作實在太忙,就和這位理財經理說,不弄了,太復雜,也太麻煩了,我都累了。那位理財經理說,沒事的沒事的,再試試再試試,一定能成。最後第三周終於弄成了,第一時間得知結果後,微信那頭理財經理發來了高興的表情,我在微信這一頭都被感染到了。
第二天,理財經理發來微信,這次倒是不客氣,直接問:*先生,這個產品已經開通了,您打算買多少?
我就客客氣氣的回了句:暫時不買,同時加上一個笑臉。
經理問:為啥不買?
我回:作為一個投資人,我評估下來這個產品比較一般。
經理問:那你自己做收益能有多少?
我回:投資的評價體系不能簡單以收益進行評估,又加上一個笑臉。
對方就再也沒有回復了。
大概過了又是一個多月吧,這位理財經理發來消息說:先生,您的賬戶即將產生服務費了,建議盡快補充資金過來?
什麼情況?
我的前期轉賬50萬一直沒有動,而且理財收益已經到了54萬,沒任何理由產生費用啊?
她解釋道,你第一次投了30萬買了QDII產品,後來自己又買了幾萬,這些投資按照當時的美元匯率換成美金,然後再用現在的匯率換成人民幣,就不足50萬人民幣了。當然加上投資收益確實超過54萬,但是抱歉,投資收益不算在內。
我擦,我當時就懵了,倒不是被這個演算法弄懵了,而是被資本主義的服務態度弄懵了。
第一、每次理財經理熱情的來找我,不是讓我轉賬,就是讓我買買買,總之就是讓我花錢。花了錢之後就玩冷漠和消失。我要不說理財經理這四個字,一般人都認為這個主語應該說的是渣女;
第二、當時開卡的時候,明明反復確認是初始投資50萬,而且我也確認了一遍,確認無疑是轉入50萬人民幣即滿足要求;
第三、按照理財經理的這個解釋邏輯,非常牽強,要麼就算總賬,總賬滿足50萬即可,要麼就算時點數,轉入滿足50萬,或者買理財之後摺合人民幣滿足50萬,哪有這么先兌換美元再兌換人民幣,超額又不計的演算法;
第四、退一萬步講,就按照這個演算法吧,去年下半年人民幣一直升值,而且我買入理財的時候,已經虧掉3%的手續費了,我的賬戶就這幾個月才有浮盈,換句話說,既然現在告訴我現在不足50萬,那麼之前的賬戶更加不足50萬了。怎麼現在才找我補充資金呢?早就應該通知我轉錢了。
綜合之前的表現,我得出一個結論,這次主動找我,只是再找一個理由讓我轉錢。
當然,我們是社會主義好青年,又是金融從業人員,還是理工男,輕易下結論並不客觀,我要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於是我致電了渣打客服。
致電渣打客服的故事又可以說1000字,簡單的說,客服小姐翻來覆去和我解釋理財可能存在的風險,就是不正面回答我理財經理的這個轉賬理由是對是錯。後來經不住我的明確要求,才說,這個費用可以在官網上查到。
於是我仔細查了一下官網的解釋:
果然和理財經理兩次說的不一樣,既不是只投50萬就可以,也不是收益不算,兌成美元再兌回來。事實上就是總額是否達到50萬人民幣或者等值外幣。
理財經理一直在忽悠。
了解這個事實之後,我又和客服小姐聊了聊,問,我這優先理財的卡,比普通卡每年多付5800元的費用,差異在哪兒呢?
客服小姐告訴我,差異就在於有這位美麗的理財經理一對一的服務。
我。。。。。
電話這頭,我沉默了好久。
電話那頭,客服小姐說,先生,您的問題給您解決了嗎?
我有氣無力的說:解決了,我明白了,謝謝。
正准備掛電話,那位客服熱情洋溢的說:先生,感謝您的來電,您是我們尊貴的客人,所以我們願意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有一款信用卡產品,額度60萬。。。
我又一次被擊倒在地,禮貌的說:不用了,我有信用卡了。
電話那頭熱情和期待的聲音瞬間變成了不耐煩:先生,再見。
--end--
㈦ QFII持股是什麼意思,這種股票有什麼特點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特點:
1、雖然QFII持股以非周期性股票為主,但並不表示其完全排斥周期性行業股票,尤其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公司。
2、大量持有消費、資源、物流業股票,還大量持有紡織業和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㈧ (高分求)QFII在A股市場上持股情況怎麼查
stockstar://news/info/darticle?id=GA.stockstar,而應當 復制再粘貼到地址欄,20080901.aspx?id=GA" target="_blank">http,00122183&columnid=2387
不要直接點擊/info/darticle.aspx2008年半年報QFII持股情況一覽
另外,但這7家QFII的資金量卻不亞於淮海中路營業部!
並且QFII不同於國內的基金,瑞銀集團旗下的多隻QFII就在該營業部
【中金建國門營業部】具體有幾家QFII不清楚,我們通過【贏富數據|TopView】依然能查到QFII開戶證卷公司的交易情況!目前沒有辦法查詢QFII的具體持倉情況。只是知道其資金量也不少。
以下是QFII較為集中的4家營業部
【中金淮海中路營業部】 有12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操作手法明顯不同於前幾家營業部。
不過!
至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具體持倉情況。高盛,摩根大通旗下的主要幾只QFII就駐扎在該營業部,就更沒辦法查詢了,目前國內最大的QFII駐扎地
【申銀萬國新昌路營業部】有7家QFII駐扎在這里,在贏富數據|TopView上也沒有購買專用通道!多關注關注財經新聞。並且是這幾家營業部中最活躍的QFII很遺憾的告訴你,從而判斷QFII的買賣情況,從一些公開信息中也能看到一些關於QFII的資金流動情況,對QFII的持倉會有一定的了解的,雖然數量不如淮海中路的QFII多。
【瑞銀證券營業部】有4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帳戶類型和普通散戶的帳戶類型相同
呵呵,能把我們中國的基金是什麼個情況搞清楚你就可以做個小股王了。
QFII什麼時候進場,進場多少,只有他們的上帝知道。
進入通達軟體 點擊個股 F10 主力追蹤,就能看到這檔股票有無QFII 很多股票都有QFII的例如:新希望 益佰制葯 雲南城頭 億陽信通 中青旅都有!
如果要找一個網頁是沒有!
花錢買證交所發布的權威軟體,能看到哪些股票被QFII持有,但具體是哪個QFII公司持有,只能看到代號,不知道是哪個公司。比例是多少只有當莊家(QFII)出貨時才讓你知道。如果早早讓你看到他持股多少你還不跟庄。在說看資金多少會給散戶卡,在加上人家自己開戶。最算QF在一個股票達到控股了那怕是到80%時的流通盤人家不讓你看到你也只是看到散戶在交易。這就是莊家的能力,有錢好辦事。可是想一下自己要是莊家也會這么辦的。
如果想知道目前時間點的qfii真實持股,恐怕要認識他們的操盤手了,不管是大智慧還是操盤手軟體里的提示都是根據中報來的,已經過時,切不可以之作為操作依據,其實目前有很多網站每天都公布topview數據,可以看出資金流動情況,比那些所謂持股數據要可信些
㈨ 聽說過渣打銀行金融股票嗎
國際銀行。
渣打是一家領先的國際銀行,業務網路遍及全球60個最有活力的市場,為來自145個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渣打網路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重合度達到近75%。渣打的使命是利用其獨特的多樣性促進商業繁榮和增進人類福祉。渣打的文化傳承和企業價值都在其品牌承諾 「一心做好,始終如一(Here for good)」中得到充分體現。渣打集團有限公司除在倫敦及香港的交易所上市外,還在印度的孟買以及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作為紮根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外資銀行之一,渣打銀行從1858年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開始,在華業務從未間斷。2007年4月,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本地法人銀行之一。渣打中國的營業網點已覆蓋近30個沿海和內陸城市,充分顯示了渣打對中國市場的長遠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