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股票的資產成本計算公式

股票的資產成本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2022-11-04 16:11:33

⑴ 普通股資本成本計算公式

股利增長模型法
Ks=當年年股股利x(1+股利增長本)/當前等股市價X(1-籌資費率)+股利增長率
=預計下年每股股利/當前每股市價X(1-籌資費率)+股利增長率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
一般模式:銀行借款資本成本率=[借款額×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借款額×(1-手續費率)]
=[年利率×(1-所得稅稅率)]/(1-手續費率)
折現模式:根據「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0」求解折現率
公司債券資本成本
一般模式:公司債券資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稅率)]/[債券籌資總額×(1-手續費率)]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⑵ 普通股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普通股的資本成本可以按照股利增長模型法進行計算:
Ks=當年年股股利x(1+股利增長本)/當前等股市價X(1-籌資費率)+股利增長率
=預計下年每股股利/當前每股市價X(1-籌資費率)+股利增長率
拓展資料:
普通股是享有普通權利、承擔普通義務的股份,是公司股份的最基本形式。普通股的股東對公司的管理、收益享有平等權利,根據公司經營效益分紅,風險較大。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持有人的權利為如下四點:
(1)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2)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即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而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那麼你就有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普通股資金成本即投資必要收益率,是使普通股未來股利收益折成現值的總和等於普通股現行價格的折現率。
G--普通股股利預計每年增長率。

⑶ 股票的成本價計算公式

買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

比如說你買入的股票價格是20元/股,買入500股,(此股為深圳的股票)總成本有:20*500+20*500*1/1000+20*500*3/1000。

備註:20*500*1/1000是印花稅,20*500*3/1000是手續費,Y說明:手續費各公司證券公司是不一致的,最高是千分3,最低每筆收5元。如果是上海的股票還要收每一千股一塊的過戶費,不足一塊的按一塊收。

還有,上海的股票是6開頭的,深圳的是0開頭的,賣出股票的時候也是按這樣的原理算的,賣出時可以收的錢有:賣股票的總市值-券商的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如果賣出股票收到的錢大於買股票的總成本,則有賺錢。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

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

希望可以幫到您,還望採納!

⑷ 普通股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普通股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包括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股利增長模型、債券收益率風險調整模型。
普通股價格,在很大程度上,並不依賴於它本身在過去或現在的盈利狀況,而是取決於購買證券的大眾對將來的這種盈利能力的看法。
在一般情況下,一種普通股的價格是投資大眾對其將來6個月、一年甚至更長時期盈利狀況進行各種估計測算的綜合結果。其中,一些估計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而另一些估計值則可能十分地精確和接近現實,但是,作出不同估計和預測的許許多多的人的買賣行為就基本上決定了一個股票的當前價格。

⑸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股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


rs=rRF+β×(rm-rRF)


式中:rRF--無風險利率;


β--該股票的貝塔系數;


rm--平均風險股票報酬率;


(rm-rRF)--市場風險溢價;


β×(rm-rRF)--該股票的風險溢價


無風險利率的估計:應當選擇上市交易的政府長期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的代表。


市場風險溢價=rm-rRF:通常被定義為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市場平均收益率與無風險資產平均收益率之間的差異。

擴展:

一般對股權資本成本的認識存在兩種觀點:


一、企業為取得和使用這部分資金所花費的代價,其中包括籌資成本和使用該資金的成本。按照實際支付的本利和現值作為計量依據。


二、股權資本成本是企業投資於某一項目或企業的機會成本。按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來計量。


這兩種觀點分別從資本使用方和投資方的角度來分析股權資本成本的實質。從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後者被大多數人所認同: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理,股權資本成本只能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其大小可以用特定投資中投資者所期望的報酬率來衡量,並表現為期望的股利和資本利得等。

⑹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股權資本成本=無風險報酬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風險系數×(上市公司股票的加權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一般取特定期限的國債年利率。

定義:

股權資本成本是根據金融學理論計算出來的要求投資回報率,是投資者投資企業股權時所要求的收益率。

概述:

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者投資企業股權時所要求的收益率。估計股權資本成本的方法很多,國際上最常用的有紅利增長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模型等。

"股權資本成本"是根據金融學理論計算出來的要求投資回報率。假設某個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成本是10%,則意味著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必須達到10%才能補償其投資於該股票的風險。

一般對股權資本成本的認識存在兩種觀點:

一、企業為取得和使用這部分資金所花費的代價,包括籌資成本和使用該資金的成本。

二、股權資本成本是投資於某一項目或企業的機會成本。

由此形成兩種不同的計量方法:前者按實際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作為計量依據;後者按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來計量。

這兩種觀點分別從資本使用方和投資方的角度來分析股權資本成本的實質。從市場經濟角度出發,後者被大多數人所認同: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理,股權資本成本只能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其大小可以用特定投資中投資者所期望的報酬率來衡量,並表現為期望的股利和資本利得等。

頻道。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股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⑺ 股票成本價是怎麼計算

1、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2、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拓展資料
一、補倉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某種證券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種證券。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補倉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運用的手段,或為降低成本,或為增加收益,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保障安全。
二、對手中一路下跌的縮量弱勢股不能輕易補倉。所謂弱勢股就是成交量較小、換手率偏低的股票。它在行情中的表現是,大盤反彈時其反彈不力,而大盤下跌時卻很容易下跌。
三、1、一般來說,要看成交價格而定,兩次買入同一市價的股票,可能最終的成交價格不一樣。還有就是,可能交易費用不同,導致成本價不同,如果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而第二筆交易費用在5元以上,所以就按實際的比例計算,所以導致了成本價不同。另外,買入的數量可能不同,所以成本總價也會不同。
2、股票交易傭金是指在股票交易時需要支付的款項,股票交易手續費分三部分:印花稅、過戶費、證券監管費。
四、股票分批賣為什麼成本會變高 1、股票強弱的本質就是供求關系。 2、股票可以被說成就是指一種多種不同的商品。 3、價格就可以攀升。 4、還有買來還有買來,若想成交量。 5、具體情況坦言,如果買方都特別寄予厚望這只股票,不看好這家公司,這時候股價就能夠下挫。 6、如果大家都其實這家公司再說,沒什麼人想要想買它們的股票,可以還有無數次這樣的典當,買賣雙方相互拉鋸戰,值得注意的就是,股票價格的強弱,普通在股票的真實價值上下波動,股票的真實價值則需要考慮公司的盈利狀況,所以有些股票價值只有幾塊錢,有些則有著上百元。 7、股票的價格受公司業績的影響。 8、則主要就是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
五、1、所謂參閱保本價是加之了你進行買賣成本的,許投資順利完成,賬戶長的白。 2、依據保本價格=賣出價格+印花稅+傭金+過戶費你的軟體上如果需要有這個功能,存檔參照保本價,就是指的你按照這個價格購入,不虧本。 3、依據保本價:就是雙向(加倉和售出)的成本價。 4、一般來說就是增持股票的成本價你好。 5、你買進股票的成本除了股價乘積股數外,還要繳交交易手續費,把手續費到較股價減去股數的值上,再除以股數,就是你的依據保本價。
六、為什麼股票補倉後的成本價卻越來越高 。
因為成本價=(第一次買入成本價*第一次買入的股數+第二次買入的成本價*第二次買入的股數)/兩次的總股數。 盈利和虧損都是計入到所持有的股票裡面,取不出來的。

⑻ 普通股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是

普通股資金成本的計算公式為:kc=dc/pc(1-f)+g。其中:kc--普通股資金成本率。dc--第一年發放的普通股總額的股利。pc--普通股股金總額。f--籌資費率。
普通股資金成本即投資必要收益率,是使普通股未來股利收益折成現值的總和等於普通股現行價格的折現率。
普通股是享有普通權利、承擔普通義務的股份,是公司股份的最基本形式。普通股的股東對公司的管理、收益享有平等權利,根據公司經營效益分紅,風險較大。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拓展資料:普通股持有人的權利
(1)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2)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即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而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那麼你就有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⑼ 股票成本價怎麼計算舉例介紹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的成本價直接影響投資者的預期收益,成本價越高,投資者的預期收益越低,成本價越低,投資者預期收益越高,那麼,怎麼計算出投資者的成本價呢?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買成本和交易費用這兩部分,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買入成本+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某隻股票市價為5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傭金費用按照成交額的萬分之三收取,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價=(50×1000+50×1000×0.03%)/1000=50.015元。
如果投資者買入該股之後,進行頻繁的買入賣出操作,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有所不同。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平倉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剩餘的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賣出5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元,則投資者賣出後的成本=(1000×50+30-52×500)/500=48.06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下降了1.94元,在盈利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賣出操作,可以降低投資者的成本價。
不斷買入成本價計算公式=(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之和+交易費用)/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以50元的價格購買某股票1000股,當股價上漲到52元時,再買入1000股,其中手續費為30.6元,則股票成本價=(1000×50+52×1000+30.6)/2000=51.02元,與原來50元相比,其成本上升了1.02元,在股價上漲過程中,不斷的買入,其成本價會相應的提高。

⑽ 普通股資本成本計算公式

Kc=dc/Pc(1-f)+G;其中:Kc--普通股資金成本率;Dc--第一年發放的普通股總額的股利;Pc--普通股股金總額;f--籌資費率。

閱讀全文

與股票的資產成本計算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短線股票主要指標 瀏覽:86
輝瑞制葯股票跟中國股票 瀏覽:567
特發信息股票同花順股吧 瀏覽:12
轉賬給別人買投資股票 瀏覽:582
中國中鐵股票新 瀏覽:813
人工智慧高科技股票 瀏覽:943
股票投資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瀏覽:976
股票資金賬號找回 瀏覽:426
深發展銀行股票分紅 瀏覽:726
壹網壹創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110
卡培億最新股票信息 瀏覽:894
利爾化學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52
fit香港股票代碼 瀏覽:828
股票7個漲停就翻倍了嗎 瀏覽:161
有些股票走勢看不懂 瀏覽:955
國盛證券股票質押 瀏覽:188
股票主力試盤是什麼意思 瀏覽:703
股票軟體價格線 瀏覽:182
散戶股票盈利故事 瀏覽:733
中國銀行股票開市時間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