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陸正耀「玩垮」了瑞幸,倒霉的卻是小鵬、李想和李斌
2019年3月,小鵬汽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公開表示有意赴美上市,並為此准備融資5億元,隨後,又傳出大股東富士康退出小鵬是為赴美上市掃清障礙的消息,使得小鵬的上市路更加引人關注,然而,隨著中概股在納斯達克的丑聞頻出,這一IPO計劃假如尚未啟動,那麼也將至少等待一段時間「避避風頭」。
與其他市場相比,美股具有審核易,融資快,規則少等等優點,最受急需融資輸血的公司歡迎,不幸的是,瑞幸與造車新勢力們都屬於這一陣營。當瑞幸完成了「歷史使命」光榮隱退後,它所留下的隱患,又要讓李斌、李想與何小鵬們用多少年償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此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瑞幸公司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上市之後,股份開始暴漲,從最初的17美元暴漲至100美元。價格上漲後,各大股東立馬套現,幾大股東把自己的股權質押套現差不多拿了25億美元,總資本商套現股票15億美元。可惜呀,有渾水機構發布了一份做空瑞幸咖啡的報告,他們僱傭了92個全職員工,1000多名兼職員工在2019年至2020年在620個瑞幸的線下門店中,通過錄像和人工技術的方式統計訂單數量,與瑞幸所披露的數據對比。從而得出瑞幸收入造假的結論,瑞幸公司剛開始與否認,但是在鐵一樣的證據面前,最終不得不承認內部虧空,財務造假。
❸ 瑞幸咖啡董事長起訴瑞信,瑞信有什麼回應
瑞幸咖啡董事長起訴瑞信,瑞信對此不予置評。
據彭博消息,Debtwire援引5月6日的法庭文件報道稱,瑞幸咖啡(LK.US)董事長陸正耀旗下的公司Haode Investment已經起訴瑞信,要求後者就涉嫌違反一項已被加速的5.32億美元貸款安排中的職責作出賠償。針對該事,瑞幸咖啡的一位代表沒有立即回應;瑞信對此不予置評。
(3)瑞幸股票質押信息擴展閱讀
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旗下5億美元股票質押貸款違約:
4月初,高盛就公告指瑞幸股東之一的Haode Investment Inc. 股票質押貸款發生違約,貸款人組成的銀團已指示作為擔保受託人的瑞信新加坡分行對抵押品行使貸款人權利,採取強制執行程序,涉及5.15億股瑞幸咖啡B類普通股和9544.5萬股A類普通股。該筆貸款金額為5.18億美元。
外媒報道稱,在瑞幸咖啡曝出會計欺詐丑聞前,創始人陸正耀曾獲得一系列保證金貸款,而最大參與方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和海通國際。丑聞導致瑞幸股價大幅跳水,陸正耀違約。
❹ 股權質押需要信息披露嗎
達到5%或以上的必須公告,主要的參考政策是《上交所發布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
在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聽到過有人因為急需資金應急而做過汽車、房屋的質押等手續。實際上股市裡也存在「質押」這個東西,那麼「股權質押」都包含了哪些內容呢?咱們今天就對其做個了解。讓知識面能得到拓寬!
在開始前,知道許多投資者的願望是購買到牛股,那麼大家先把這一波福利領走吧--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千萬別錯過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什麼是「股權質押」?
1.股權質押的意思
股權質押是作為一種擔保方式的,即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公司)或是第三人依法將其股權扣押給債權人(銀行等),如果是出現了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再或者是發生了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時,債權人有權就該股權優先受償。文中所表示的「股權」既是包括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所給出的資金,而且包括了這些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或者是沒有上市的股票。
2.公司進行股權質押的原因
當公司進行股權質押,這種情況一般也就說明了這個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財務狀況難以保持正常經營,很著急需要資金來補充現金流。
一般這種情況需要進行股權質押:
倘若企業近期需要的資金是2000萬,融資時用股票進行質押,如果銀行借錢給他,折扣率是5折,那拿到手的資金是1000萬。避免出現無法償還銀行本金的情況,平倉線和預警線就是銀行為這個設置的,已保證自己的利益不會損失,一般兩者多為140-160%或130-150%。
還有就是公司股權質押是要遵循上限的規定的,股票質押率通常會打5~6折,通常5折,期限通常為半年至2年,當然了最後的質押率水平,還是要依照公司的資質來決定。要特別注意,若股權凍結了的話那將不能進行質押。
3.哪裡可以查看股權質押的相關內容?
到上市公司的官網,還有就是某些金融終端等查詢。要是在股市裡還是要多多注意公司股權質押信息,其他重要的信息也是需要大家重視的。建議點擊下方鏈接獲取一份投資日歷,里邊涵蓋公司除權除息、新股申購和停牌復牌等具體信息: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權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對股票有影響嗎?
股權質押就是一種融資的工具,是可以用來補充現金流,還有就是用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現狀。
但是,它會有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而喪失控制權這樣的風險。
對股票的影響是趨於有利方面還是有弊方面的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利好股票的情況
公司進行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經營主業或者是開展新項目的話,這都是利好的事情,畢竟能夠開疆擴土。另外,要是說流通的股票是你質押的股票,即市場上所存的該股的股票數量都減少了,需求量大致不變,那拉升該股所要的資金量都減少了,位於市場風口就容易開啟行情。
2、利空股票的情況
倘若上市公司的目的只是想償還短期債務以及無關公司發展大計的支出,反而就體現出了這個公司財務的窘況,會降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預期和好感度。另有,假設股權進行高質押,倘若導致股票下跌,甚至到達了預警線,若是證券公司出售質押股票,容易造成負面消息,如果證券公司出售質押,將影響市場對該股票的做多情緒,最後可能使股價的下跌。
不懂得手裡的股票是否好?直接點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就能夠得到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❺ 神州+瑞幸雙崩盤,寶沃汽車怎麼辦
4月2日,瑞幸咖啡主動公開2019年Q2-Q4季度財務造假,涉及金額達到22億元,當日盤內交易跌幅達到80%;4月3日,神州租車股價下跌54.4%,神州優車下跌20%。那麼兩個看似不同的產業,有何必然聯系?
意料之中的是,神州優車2019年上半年營收19.19億元,同比減少48.92%,凈虧損6.52億元,同比倒退550.28%,官方給出的原因是寶沃汽車的新零售模式。不僅如此,從收購了寶沃汽車之後,它的銷量一直是個謎,2019年銷量為45,321輛,同比增長47.3%,然而到了2020年1-2月,累計銷量不足2200輛,同比下滑67.7%。當然受到疫情影響,具體C端銷量如何無從考證。但有一則信息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神州租車停止購買新車,是否與寶沃汽車的銷量下滑有關呢?也側面猜測,寶沃汽車的銷量是否有「左右倒右手」的嫌疑?
總結:陸正耀本身擁有神州車系與瑞幸咖啡,產生的聯動性將獲得巨大發展前景。再者收購寶沃汽車之後,掌握傳統汽車製造的各個環節,提供了新的機遇。其實把握當下資源便可以布局未來,但客觀感受到,陸正耀的重心不在企業發展上,而是如何用自己的「慣用手段」套路資本市場變現,最終瑞幸的崩盤導致資本泡沫被戳破,那麼接下來陸正耀又如何力挽狂瀾呢?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瑞幸咖啡終於開除CEO,神州系表演繼續
距離瑞幸「自曝」已經一個多月,窟窿越來越大了。
北京時間5月12日晚,瑞幸發布公告顯示,瑞幸已在一天前終止兩位高管的職務——一位是瑞幸自曝作假時供出的「元兇」劉劍,一個月前其COO職務被暫停;另一位就是CEO錢治亞,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此外,兩人已應董事會要求辭去董事席位。其他六位參與或知悉虛假交易的員工,也被辭退或停職。
新上任的代理CEO是瑞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他還是瑞幸聯合創始人。瑞幸高級副總裁曹文寶和副總裁吳剛被任命為董事。
與此同時,署名「瑞幸咖啡總裁辦」的一封內部信也曝光。信中,瑞幸向各位員工及家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一個多月前,4月2日,瑞幸自曝造假22億時,其公開的態度仍然是神氣活現,鼓勵全體員工要繼續「元氣滿滿」地工作。
這40多天,發生了什麼?瑞幸咖啡會往何處去?中概股有沒有受到影響?中國咖啡市場格局又會如何演變?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已趁機進場。也是在5月12日這天,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上海宣布獲得騰訊投資。該品牌一年多前進入中國,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
5月12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顯示,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監督主導的獨立調查組發現了更多關於財務造假的證據。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瑞幸咖啡清洗管理層的靴子終於落下,被解僱的除了瑞幸公開指控的造假「元兇」COO劉劍,還輪到了瑞幸創始人、CEO錢治亞。
去年,在瑞幸咖啡戰略發布會上,錢治亞依舊活躍在台前,向資本市場講述最新的故事——「瑞幸咖啡2019年的目標是全面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的危機正在持續發酵。4月27日,多方媒體報道,中國證監會已派駐調查組進駐瑞幸咖啡,並對其財務狀況展開審計。隨後,瑞幸咖啡也公開承認,公司正配合監管部門進行相關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監會此番啟用「長臂管轄權」還是第一次。
這與瑞幸造假丑聞引發的中概股信任危機分不開。瑞幸自曝作假22億、坐實渾水做空指控之後,引起一系列中概股被做空的連鎖反應,比如愛奇藝、跟誰學、好未來等,期間股價蒸發累計超百億。
這一明確表態,直接挫傷了中概股的利益。所幸的是,疫情沖擊之下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股價仍然堅挺甚至有所上漲。金山雲5月8日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就上漲了四成之多。
正如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分析,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中概股的影響未必像大家現在想得那麼嚴重。「瑞幸代表的更多是個體,存在偶發性,美國本土公司也有不少財務造假的。」
讓瑞幸的歸瑞幸,讓中概股的歸中概股。
造假餘波震盪,多家資本正在加速離場。
此前,已有瑞幸咖啡原第三大機構股東CRGI清倉離場,做同樣選擇的還有另一大股東孤松資本。另外,愉悅資本也在減持。
原本就靠資本輸血維持的瑞幸咖啡,正在失去最重要的倚仗。
除了神州系資本。一個向外展示的版本是,瑞幸咖啡是錢治亞在神州租車任職期間發掘的項目,離職創業18個月就將瑞幸推上市,最終收獲「咖啡女王」名號。
不過,在這之外,瑞幸咖啡與神州系的關系比人們想像的更為緊密復雜。
錢治亞曾是神州優車創始成員,深得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信任。2017年錢治亞創立瑞幸也正是由陸正耀出資,上市後其盤根錯節的股權投資中更是不乏神州系的身影。
事實上,瑞幸咖啡新上任的代理CEO聯合創始人郭謹一也來自神州系,曾任陸正耀助理。據公開報道,郭謹一是北京交通大學博士,曾任職於交通運輸部。兩年前,郭謹一曾經深夜在朋友圈懟星巴克,令瑞幸咖啡知名度大增。當時,他稱自己作為主管門店拓展和供應鏈的副總裁,要求星巴克回應是否與物業方簽署有排他條款等。
瑞幸兩位新任董事中,曹文寶2018年6月加入瑞幸,此前在麥當勞工作23年之久,曾任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吳剛2019年3月加入,此前為航空業老兵,曾任中國聯航執行副總裁等職。
瑞幸的操作方式確實也與神州租車太多相似,甚至有著直接將租車市場的運作模式嫁接到咖啡市場的意味:燒錢復制,靠優惠券堆砌數據,吸引投資後繼續高舉擴張。
此前,天下網商曾在《渾水獨家回應:做空瑞幸是給市場敲警鍾》一文中采訪過多家投資人,其中,深圳某機構投資人表示,瑞幸股東通過股權質押融資套現,而不是賣股票,這與神州租車如出一轍,並稱「瑞幸是老手。」
老司機還是翻車了。
瑞幸的高光時刻是在今年1月17日,股價漲到51.38美元,市值近130億美元。而如今,其停牌時股價跌到4.39美元,市值僅剩11億美元。
一個廣泛認同的說法是,神州系在給瑞幸咖啡輸血的背後,其實際上也依賴於瑞幸咖啡的「造富神話」。據財新報道,一位接近陸正耀的市場人士曾表示,「神州系統里幾乎所有板塊都在虧損,專車政策又已封死。如果當時不做咖啡,神州可能會迎來大裁員。」
如今,這個資本的 游戲 正在迅速崩潰。令人觸目驚心的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在創投界引發的餘震也遠未結束。
瑞幸甚至一度成為「國貨之光」。
一個魔幻的現象是,瑞幸自曝造假後,其門店仍然正常運營,並且由於丑聞增加的知名度,它甚至迎來了更多訂單,以至接單系統一度崩潰。
當日,瑞幸咖啡官微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隨後,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也發出了同樣的內容。
這一種「淡定」,終於在一個多月後盪然無存。
5月12日,一封流出的瑞幸內部信顯示,瑞幸向全體員工及家人因公司危機帶來的困擾表示歉意。
內部信同時稱,「門店保持正常運行、供應鏈穩定運轉、產品持續創新,都離不開全體夥伴的堅忍付出與同舟共濟的擔當。」
這封信還透露了瑞幸下一步的舉措,將重組公司組織架構、重塑公司價值文化。信中,瑞幸表示,「相信經過全體瑞幸人的努力,公司一定能夠度過危機,重回正常軌道。」
瑞幸仍然不忍離場。然而,一個事實是,失去資本造血的瑞幸將不可遏制地從咖啡市場上退步。星巴克等品牌繼續高歌猛進,而新的咖啡品牌及資本也在迅速佔領這一被開墾的市場。
咖啡可能只是瑞幸一個資本 游戲 的標的,卻在陰差陽錯中給中國咖啡市場帶來震盪,並在很大程度上參與培植了這個市場的發育。更多中國人也已經愛上了低價咖啡,愛上了咖啡。
幾乎在瑞幸清理高層的同時,一個叫做Tim Hortons(簡稱Tims)的加拿大咖啡品牌宣布其獲得來自騰訊的投資。
據悉,Tims隸屬於國際餐飲品牌RBI,RBI旗下還擁有漢堡王、派派斯等連鎖快餐品牌。RBI與笛卡爾資本集團合資成立Tims中國。
Tims中國一年多來已在中國開設近 50 家門店,主要位於上海,並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Tims 中國未透露騰訊投資的具體金額,但稱計劃利用騰訊投資加速數字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新敵入場,咖啡混戰,誰還會記得瑞幸?
❼ 同一班人馬,同一個套路,資本騙局的那些事兒
這是一個師傅、兩個高人、三個徒弟聯合主演的詐騙版「華爾街之狼」,自曝家醜又給這部劇添加了「無間道」情節;這是神州三巨頭與瑞幸三劍客在追逐資本過程中與時間賽跑的江湖往事。
認真看完本文,你腦海中關於瑞幸的所有謎團和中國的資本套路全部解開。
2004年的北京,有三個雄心勃勃而又倍感苦悶的人:現瑞幸的三位董事陸正耀、劉二海和錢治亞。
陸正耀創業已經有11年,卻沒有闖出什麼名堂。他做通訊代理賺了點小錢,但也僅此而已,公司沒有前景,他也沒有自己的品牌。當年自己辭掉公務員「金飯碗」、「挪用」辦婚禮的錢來創業,立志做一番事業,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離自己的初心太遙遠。
劉二海剛在山東參加完一個創投論壇,一位大佬說:風險投資這行沒什麼積累,我們公司新來幾個年輕人已經投了好幾個項目了。劉二海虎軀一震;我從實業轉向金融、加入聯想投資(君聯資本的前身)已經一年了,一個項目都沒投。
錢治亞放棄武漢的副總職位,北上京城。但是順風順水的她,在北京整整一年找不到工作。她只是個二本學歷,又沒有家庭背景,空有一身抱負的她陷入迷茫:難道要打道回府?
此時三人互不相識
2005年,陸正耀賣掉通訊公司,用自己的500萬美元,模仿美國AAA創立了UAA(華夏聯合 汽車 俱樂部),做車輛保險代理。自此,三個人的命運開始交織在一起。
2005年,在神秘人物引薦下,錢治亞入職華夏聯合 汽車 俱樂部,擔任總裁助理,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的雜活。但由於一直近距離接觸一把手, 錢治亞 的見識不斷增長,開始掌管公司運營,逐漸成為陸正耀最得力的干將。
「 關鍵是與時間賽跑,盡快把規模做出來 。如果將市場份額做的很大,其他市場競爭者要想進入,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陸正耀的想法。UAA便選擇了選擇了低價策略, UAA的車險報價比一般4S店便宜100—200元 。很快積累了150萬會員。
陸正耀沒有想到的是,有人盯上了UAA。劉二海專門對UAA做了一次暗訪,在北京南二環一家破賓館找到了UAA的一個業務部門,調研完之後他對UAA的商業模式很有信心,堅持認為:UAA可以成為 汽車 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
劉二海就去望京總部主動拜訪了陸正耀,貴客造訪也讓陸正耀懵了一下,他不太敢相信創辦沒多久就有人上門投資,一度認為是騙子。
兩人的大學專業都是通信自動化,都從事過通信行業,一來二去熟了後,兩人越談越投機,商業理念也一致 : 盡快做出規模是創業關鍵 。劉二海,就成為陸正耀認識的第一位資本界朋友。
擅長資本運作的劉二海,遇到了擅長企業運作的陸正耀,可謂一遇風雲便化龍,二人開始了雙劍合璧。2006年,劉二海給UAA投了 800萬美元 ,在當時,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這個時候起, 低價、擴張、融資 ,三位一體的策略組合,在他們三人的心裡砸下了根,以後不斷復制,包括瑞幸。
但是,造化弄人,規模剛開始擴張,保監會的一紙規定,讓UAA的保代業務直接完蛋。
錢治亞在哭,陸正耀在痛哭,劉二海在嚎啕大哭!
三位主角經歷了悲喜起落,似乎要以悲劇收場。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UAA積累的200萬會員是他們的最大財富,轉型還得圍繞車來展開。為了挽回損失,陸劉二人天天見面,商量繼續干什麼好,修車、洗車、雨刷器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討論中。最終二人決定進軍租車領域。
2007年9月,神州租車成立。 劉二海注資2200萬美元,陸正耀任CEO,錢治亞任COO。 劉二海負責打錢,陸正耀負責管理,錢治亞負責經營,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三人意氣風發,從一開始,就立志做一個全國性的企業。當年10月,就宣布要在全國11家城市同步開業,到08年7月就覆蓋了30個城市。
但是,又是造化弄人, 金融危機爆發了 ,融資困難,才鋪了幾百輛車,錢就見底了,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陸正耀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難不成又要付諸東流、從頭再來?
他天天跟劉二海哭窮:沒錢沒法幹活,錢不夠用,兄弟趕緊來湊。這個時候的神州租車,是死是活,全看劉二海了。
危難之際,劉二海再次出手,聯想投資對神州租車進行了一次追加投資。神州租車起死回生,還投放了1000輛車,規模沖到全國第二。
2010年8月, 聯想投資再投12億元 。利用這筆巨資,神州租車宣布三個月內將車隊擴充到1萬輛,五年內達到10萬輛,並發起瘋狂的價格戰和廣告營銷,以30-50%的降價幅度搶占市場,震驚同行,陸正耀的「租車狂人」「價格屠夫」稱號不脛而走。
有錢就降價,賠錢我也干;廣告鋪天蓋地,花錢如流水。富貴險中求,陸正耀的「七傷拳」打法,使得神州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但現金流捉襟見肘,隨時都有牆倒眾人推的風險。
當時, 神州租車的負債率達到90% ,岌岌可危。陸正耀甚至賣了自己的幾套房來填補窟窿,但杯水車薪。
陸正耀慌了,趕緊去找劉二海。二人一合計,感覺要完了,但還是決定賭一把——上市。2012年1月,被稱為「神州第一股」的神州租車, 決定赴美上市 。
但是,陸正耀挑錯了時機。
2010年中資企業為了赴美上市不惜財務造假的行為,深深打擊了中資企業的信用。直到2012年,美國證監會還在指控普大煤業、開元 汽車 等中概股企業造假,並狙擊了迅雷的上市。
2012年4月,神州租車宣布暫停赴美IPO。
時過境遷,當年神州租車為中資企業的造假行為買單,現在則是中資企業為瑞幸的造假買單。當年深受惡龍之害的少年,一旦闖入龍潭,屠戮惡龍之後,自己卻成為新的一條惡龍了。
美國人沒上當,神州租車走入絕境 。
事在人為,陸正耀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貴人—— 黎輝 ,擔任華平投資的亞太區總裁。黎輝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鳳凰衛視主持人 曾子墨 。
陸正耀、劉二海,天天約黎輝吃飯、喝酒、唱歌。一來二去混熟後,2012年7月, 神州租車拿到了華平投資2億美元的 「救命錢」 。
神州「鐵三角」正式形成!
錢一到賬,神州租車再次祭出 價格戰大旗 ,發起「50元新車大風暴」,展開新一輪的市場攻勢。
神州租車前面還是虧損,幾輪錢砸下來,不少競爭對手都被打死或打殘,只有神州的市場份額芝麻開花節節高。2014年,神州租車便實現盈利(至少財報是這樣寫的)。
在聯想控股、華平投資的加持下,2014年9月神州租車赴港IPO,最高市值達到466億港元。
一年後,黎輝所在的華平投資減持了7.09%的股票,套現3.96億美元,減去2億的本金, 凈賺1.96億 。目前仍持有10.11%的股權。
劉二海所在的聯想投資 套現2億美元 ,目前還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
陸正耀有了神州租車這個品牌,大肆收購,展開資本運作,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每個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經歷過血與火淬煉的男人情誼,再用金錢來見證,正所謂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贓,這樣的友誼再牢固不過了。
陸正耀從零起步,到神州租車上市的這8年,錢治亞親身經歷這一切,她見識到資本幫陸正耀攻城拔寨、殺出重圍從而一舉奠定江湖地位的全過程。這為她做瑞幸積累了豐富經驗。事實證明, 錢治亞創辦瑞幸,基本是模仿神州租車。
回頭看陸正耀做神州租車,基本可以說這就是 一場賭局 。如果不是劉二海的屢次挺身而出和黎輝的江湖救急,負債率90%的神州租車一定是無力回天的,早就破產清算了。
如果這幾筆投資沒有撐到上市,神州租車就會和戴威的ofo一樣,被維權者堵在公司門口,用戶連押金都退不出來。
從神州租車的案例中,我們也能看到陸正耀的打法: 價格戰+規模擴張+融資燒錢,迅速做大,上市圈錢 。整個過程,上市是他的唯一目的和唯一救命稻草,不上市便成仁。
做大企業,為什麼不拼品質要拼價格呢?因為提升服務品質太慢,投入成本高,而且難以量化,遠不如價格戰來得短平快。而價格戰又需要資本的配合,資本是逐利的, 被資本綁架的企業已經沒有了自主選擇權,喪失了慢下來的權利 ,它只能像一頭猛獸一樣沖到終點,除非中途累死,否則不會停止奔跑。
諷刺的是,上市套現之後,神州租車完成 歷史 使命,沒有了更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的動力。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2019年營收77億,但凈利潤只有3000萬,同比下滑90%,只剩下渣了。而神州租車退押金難、慢、條件苛刻,用戶怨聲載道。
鐵三角無意提升神州租車的品味,無意做出有品牌價值的百年老店, 他們沒有情懷,想的就是賺錢、賺錢、再賺錢 ,將目光投向下一個商業模式。
神州租車上市後,陸正耀沒有閑下來。2015年1月,看好網約車行業,創辦神州專車,後改名神州優車。
然後將神州租車的歷程重演了一遍。只是這一次,他們沒有耐心等待七年再上市。神州專車從誕生開始,就被不斷投喂巨額資金,直接催熟。
短短11個月就完成了三輪融資, 總金額逾110億元 ,其中華平資本、聯想投資是最早的投資者。A、B兩輪共完成8億美元融資, 創造了國內互聯網公司前兩輪融資額的最高紀錄。
2016年7月,神州優車登陸新三板,估值369億,在整個新三板排名老二,距離企業成立也就一年半而已。
鐵三角已經在股價的最高點套現成功, 然後業績就開始變臉了 。2018年營收腰斬,2019年上半年營收繼續腰斬,公司市值已經縮水至不足150億。
到現在,神州優車的市場份額只排在第四位,而且還在不斷縮小。它的專車業務比例正在逐步減小,網貸金融業務正在逐步加大。
業績下滑,不務正業,神州優車的下跌之路才剛開始 。
神州優車上市時,錢治亞跟隨陸正耀已有12年,從打雜到公司二把手,職業發展堪稱平步青雲,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杜拉拉升職記》。 她將陸正耀的一招一式都記在心裡 ,就連陸正耀雷厲風行的業務風格也學到手了。
錢治亞聲音柔和,長發披肩,本來知性沉穩,與「女強人」並不沾邊。但經過一番磨練,作風凌厲,治下極嚴,同事們送她「 鐵娘子 」稱號。神州優車的高管用兩個詞形容她:菩薩面龐,雷霆手段。
在做神州優車的過程中,陸正耀挖掘了兩名新面孔。
首先是2015年3月擔任神州優車的CMO(市場總監)楊飛。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楊飛是剛從局子里出來。2015年,楊飛因「有償刪帖」被朝陽法院判處一年半的有期徒刑。
但事實證明,陸正耀眼光獨到: 楊飛是個營銷天才 。他到處演講,做直播,將營銷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在天貓、淘寶策劃的營銷案例,多次獲得冠軍,楊飛所著的《流量池》成為了互聯網運營的必讀商業書。他後來成為了瑞幸的CMO。
然後是收益管理負責人劉劍。 劉劍也是神州元老 ,2008年就加入創辦僅1年的神州租車,擔任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一干就是7年。2015,調到神州優車擔任收益管理負責人,一干又是3年。默默無聞的劉劍後來成為瑞幸COO。
自此,瑞幸「三劍客」在神州優車正式集齊!陸正耀是他們每個人遇到的共同伯樂。
不得不說,陸正耀的看人眼光真毒。
在這個過程中,劉二海和黎輝也沒閑著。2015年,劉二海創辦了自己的 愉悅資本 ;2017年。黎輝創辦了 大鉦資本 。這兩個投資機構,就是瑞幸的金主。
其中,大鉦資本沒有任何投資案例,專門為瑞幸准備的。
2017年11月,錢治亞從神州「辭職」,創辦瑞幸,擔任CEO。「瘋子」楊飛同時辭職,擔任CMO。2018年5月,「老實人」劉劍擔任COO。三星歸位,一個草根「女強人」、一個重新做人、一個無名小卒,他們要在資本寒冬逆境突襲,帶領瑞幸實現18個月上市的創業神話,打造世界上從公司成立到IPO最快的公司。
三劍客幕前操作,陸正耀、劉二海、黎輝組成的神州三巨頭,在幕後給予年輕人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據瑞幸員工透露,連面試地點都是在神州租車辦公樓進行的。
說干就干,套路不變: 低價+擴張+燒錢 。
瑞幸咖啡的單杯銷售均價為11元,只有星巴克的1/3,實際上就是賣一杯虧一杯。再加上大量的優惠券、折扣和補貼,瑞幸已經達到了 賣一杯虧兩杯 的恐怖節奏。
依靠這種低價策略,瑞幸將對咖啡品質要求不高而對價格敏感的大量中產階級吸引過來。這種屌絲經濟和長尾效應,是瑞幸規模擴張的基礎。
成立僅5個月,瑞幸的店面就達到525家。2018年新開1500家。2019年宣布再新開2500家,在2019年5月上市之前,門店總數已經達到2500家。這個擴張有多誇張呢?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到現在也才3600家,平均每天0.5家, 瑞幸是它的10倍 ;Costa2006年進入中國,到現在也才450家,成立五個月的瑞幸咖啡就趕超了對手10多年的擴張之路。這種速度,令無數同行艷羨和咋舌!
瑞幸敢這么激進,是因為鐵三角在後面提供金錢彈葯。
2018年7月,A輪融資2億美元,投資人就是黎輝的大鉦資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老相識」君聯資本(聯想投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大鉦資本的LP,出錢給大鉦資本)
2018年12月,B輪融資2億美元,投資人只不過是把A輪的GIC置換成中金資本,其他投資人不變。
中金資本和「神州鐵三角」又有什麼關系呢?
中金資本總裁丁瑋是神州租車獨立董事,中金資本的CFO陳良芸是神州租車董秘。
毋庸置疑, 資金方全都是自己人 。
整個過程,就是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組成的神州系自己布的一個局。
到了2019年4月,瑞幸已經18個月了,用金錢攢的泡沫局也夠大了,該啟動IPO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陸正耀玩了一個伎倆。
4月18日,也就是申請IPO的前五天, 星巴克的最大股東貝萊德突擊入股 ,投資1.5億美元。這筆融資相當關鍵,就是在告訴美國投資者,星巴克的大股東都投我了,你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當然,貝萊德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瑞幸上市後,貝萊德全部清倉,賺得盆滿缽滿。
萬事俱備,東風也不缺,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美國納斯達克順利上市。
在瑞幸之前,中資企業上市的最快時間,是空中網的2年2個月,瑞幸則刷新到了一年半!
在上市儀式上, 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全部出席,陸正耀站C位。
在股權比例上,陸正耀和姐姐合計持股42.93%,錢治亞持股19.68%,黎輝的大鉦資本持股11.9%、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持股6.75%。
瑞幸上市,實現了華麗變身,但並不是就大功告成了。
首先, 股票都有禁售期 ,瑞幸是6個月,也就是要到2019年11月才能賣出股票。
其次, 股價不夠高 ,上市首日的股價17美元,瑞幸市值42億,比上市前的29億估值沒有高出太多,套現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所以,2019年下半年,瑞幸只有一個任務: 拉升股價 。這才有了22億財務造假的驚天陰謀。
因為上市之後就不能只畫餅了,必須把收入做起來,讓投資者看到盈利的前景,這樣才能提高股價。比如京東,年年大額虧損,2014年上市,僅僅三年就實現全面盈利,盈利的當年股價就達到 歷史 最高點。
我們先來捋一捋瑞幸的盈利情況。
上市之前,2018年營收8.41億元,虧損高達16.19億元,幾乎是營收的兩倍;2019年一季度,營收為4.8億元,虧損為5.5億元。
上市之後,2019年第二季度,營收9.1億,虧損為6.1億元,相比一季度,收入增加近1倍,虧損小幅增加, 盈利情況改善明顯 ;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5.4億元,相比二季度增長70%,虧損5.32億元,還下降了, 盈利進一步改善 。
那麼,瑞幸的股價是什麼時候開始攀升的呢?就是11月份!
在11月之前,股價一直在20美元附近徘徊。11月7日公布三季度報表後,股價一路高漲,1月7日報價44美元,市值突破100億,1月13日達到最高點50美元。
11月份剛好是股票禁售期到期的時間!
說不是籌劃已久的陰謀,簡直是對不起「陰謀」這兩個字。
到2019年底, 貝萊德全部清倉 。
1月,股價達到高點,黎輝的大鉦資本減持了3840萬股, 套現2.3億美元 ,收回本金。然後繼續減持4416萬股, 套現10多億美元 ,賺得盆滿缽滿。
陸正耀和錢治亞沒有減持,因為大股東和創始人減持股票是比較明顯的利空,但已經分別將他們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 質押的總價值25億美元 ,以股權質押的形式成功套現。
楊飛沒有股權,但他成為新三板公司「氫互動」的聯合創始人,這家公司是陸正耀的關聯公司,根據瑞幸的招股書,瑞幸付給氫互動的廣告費用為 4290萬元 。
劉劍也沒有股權,但擁有4.7萬股期權,按照25美元股價計算, 價值741萬美元。
鐵三角與三劍客,唯一的「被坑者」是劉二海的愉悅資本,他一股也沒賣,至少虧損8000萬美元。作為陸正耀的恩人和貴人,我們無法理解劉二海操作失常的邏輯所在, 假設他沒被陸正耀坑,那就只能是投資失算 ,常在河邊走,這次鞋濕了。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玩得好好的,怎麼突然要自爆財務造假呢?這不是自殺嗎?
其實, 虛增收入是行業潛規則,根本就不是新鮮事 ,把握好度就行,但瑞幸玩得太過火了。瑞幸1-9月營收29.3億元,造假個四五億也能搪塞過去,但瑞幸一下子造假22億!這就太恐怖了。
安永作為審計機構,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簽字的,因為簽字就會砸招牌、甚至關門大吉。2001年,安然公司財務造假,世界第一的安達信作為審計機構,直接倒閉。
美國證監會規定,如果不能提交年報,是要退市的,瑞幸幾十億美元的市值就會打水漂。如果承認財務造假,公司最高賠償2500萬美元,外加10-25年刑罰的可能。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關鍵是刑罰誰來承擔,COO劉劍就成了背鍋俠。
10-25年的刑罰是有可能避免的,毋庸置疑,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正在熬夜加班加點,研究怎麼避免刑罰。與此同時,陸正耀肯定已經跟劉劍談好了入獄價格,一旦判刑,用金錢了卻劉劍的後顧之憂。
當我們用憤慨的文字對瑞幸口誅筆伐時,其實,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是這個套路:
1、創始人投1億,企業估值1億,持股100%;
2、投資人A進,投1億,企業估值10億,持股10%;
3、投資人B進,投2億,企業估值20億,持股10%;
4、投資人C進,投5億,企業估值50億,持股10%;
5、創始人與投資人總共投入9億後,企業IPO,估值200億;
6、創始人與投資人累計套現100億,實現數十倍的收益;
7、企業一旦出事,股票暴跌,現有的股票持有者成為接盤俠。
區別僅僅在於, 有沒有上市成功,上市後有沒有出事 。
王思聰找不到投資者,灰頭土臉;滴滴打車沒能實現上市,心急如焚;李澤楷有奶爸罩著,一直順風順水。結局不同,但他們的手段和目的有什麼不同嗎?
UAA-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瑞幸,同一班人馬,同一個套路,屢試不爽的背後是資本對人性的完勝,越來越激進的背後是人性對資本的貪婪。你很難說, 是人控制了資本,還是資本控制了人?
無論財務造假的處罰結果如何,無論瑞幸會不會退市、會不會倒閉,都不會對大佬們造成什麼本質影響,更不會使他們走向自我毀滅,不管他們有沒有上岸。受害者只有一種:瑞幸周圍的弱小者。道德上的批判無法改變這個殘酷的事實。
一年之後的今天來看,始作俑者陸正耀被中國證監會處罰了30萬元的巨款,中國投資者在廈門中級人民法院的訴訟無果而終,網路網頁上搜索瑞幸相關信息, 新聞大都停留著2020年4-5月 ,甚至「背鍋俠」劉劍,也不知道去了哪裡,消失了一樣,但肯定沒有去服刑。
而公眾,早就淡忘了這件事,繼續追逐其他熱點。
一切如故。
—END—
❽ 瑞幸咖啡董事長起訴瑞信提出了什麼要求
瑞幸咖啡董事長起訴瑞信提出了要求瑞信就涉嫌違反一項已被加速的5.32億美元貸款安排中的職責作出賠償。
報道稱,瑞幸股東之一的Haode Investment申請禁制令,以禁止該行在香港以外的任何司法管轄區啟動法律程序。
文件顯示,瑞信於4月3日代表其香港分行、高盛、巴克萊、CICC Hong Kong Finance、海通國際投資和摩根士丹利發出強制性提前還款事件通知。
法庭文件顯示,Haode正在尋求法院宣布瑞信在4月3日-4月17日發出的該項貸款安排下的要求無效、因此沒有發生該安排下的違約事件。
(8)瑞幸股票質押信息擴展閱讀
據新浪港股4月8日報道,陸正耀曾獲得一系列保證金貸款,而最大參與方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和海通國際。
上述銀行是在三輪融資活動中,向陸正耀提供保證金貸款的銀團成員。據悉,海通國際出借了1.4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和瑞信分別出借了約1億美元。巴克萊、高盛和中金公司也出借了少部分資金。消息人士稱,陸正耀在違約前已償還了部分貸款。
此外,高盛4月6日發布聲明稱,因HaodeInvestment5.18億美元的股票質押貸款已經發生違約,貸款人委託瑞士信貸新加坡分行採取強制執行程序,涉及到7635萬股瑞幸咖啡美國存托股(ADS),其中包含由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的家族信託控制的實體額外質押的股份。
高盛在聲明中表示,若所有質押股份全數售出,陸正耀於瑞幸的投票權不會減少,但是錢治亞的權益及投票權益將大大減少。
而此前的5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公司董事會已經終止了CEO錢治亞職務,其將從董事會辭職。
❾ 陸正耀大敗局:神州優車摘牌、瑞幸爆雷,神州系告別資本市場
文 AI 財經 社 冒詩陽
編輯 楊潔
3月22日,由於未能按期披露年報,神州優車(OC838006)從新三板終止掛牌,自3月12日收到通知到最終摘牌,僅有十天時間。
神州優車被視作「神州系」及陸正耀在資本市場上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陸正耀最風光時,其「神州系」下有三家上市或掛牌公司,包括神州優車、神州租車,以及成立18個月即上市的瑞幸咖啡,吸金範圍遍布新三板、港股及美股納斯達克。
然而,從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後,「神州系」資產就接連爆雷。自那時起,港股神州租車(00699.HK)便開始尋找買家。今年2月,神州租車終達成協議,預計將在今年7月完成私有化。3月15日,神州租車發布了完成私有化前的最後一份財報,財報顯示,神州租車在2020年凈虧損達到了41.6億元。
去年6月,瑞幸咖啡已經宣布從納斯達克退市。今年2月,瑞幸咖啡在美申請破產。自此,「神州系」下三大上市或掛牌公司均告別資本市場,並逐漸與陸正耀脫離股權關系。
股權層面變動的背後,是糟糕的經營。從瑞幸的財務造假,到神州租車業績驟降,再到神州優車不惜摘牌來「雪藏」寶沃財務,陸正耀激進的擴張方式,影響了整個「神州系」。而現在,「神州系」努力打造的「 汽車 生態版圖」已然潰敗。
神州租車「賣身」時,上汽、北汽等諸多 汽車 廠商曾參與競標,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對於瑞幸咖啡,已不擔任任何職務、不擁有股權的陸正耀,之前仍與昔日的左膀右臂開展了一場「宮斗」。陸正耀顯然不是一位容易放棄的「大佬」,但「神州系」帝國,也正面臨黃昏。
3月16日,神州優車發布公告稱,收到全國股轉公司「終止掛牌決定」,自3月22日起終止在新三板的掛牌。據公開信息顯示,神州優車自2016年7月掛牌,至今已超過4年。
摘牌的直接原因,是神州優車未能按期披露2019年的年報。AI 財經 社注意到,神州優車在披露年報問題上曾做了好一番拖延。
2020年7月底,神州優車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組織機構較多且分散在全國多地,受北京疫情防疫措施升級的影響,2019年度審計工作的開展再次受到實質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神州優車二度拖延年報發布。
但在外界看來,年報拖延的背後是神州優車難看的業績。在2020年,神州優車一面剝離神州租車,一面「雪藏」寶沃的財務。2020年7月底,中國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督促神州優車應從當日起將北京寶沃納入公司財報合並財務報表范圍。
但神州優車不僅認為這一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還宣稱此舉會增加公司2019年度財報的審計難度及編制工作量,將此作為再度拖延年報的發布原因。
2018年底,神州優車通過殼公司長盛興業,以39.7億元從福田 汽車 收購寶沃67%的股權,屬於寶沃的控股股東,按照慣例,神州優車自應當合並寶沃的財務報表。然而,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2020年寶沃累計銷售新車8740輛,同比大幅下降84%。
此前,神州優車旗下已包括出行、電商和金融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出行由神州租車和神州專車組成,電商則主要是神州買買車,金融業務主體為神州車閃貸。但在過去兩年間,神州優車的三項業務相繼出現問題。
神州優車最後一份財報為2019年半年報。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9.20億元,同比下降48.98%,凈虧損6.52億元。對於業績的大跌,公司解釋稱,專車及車閃貸業務收入有所減少,以及對寶沃 汽車 「新零售」模式的投入,是導致業績下跌的原因。
如今來看,收購寶沃,的確是神州優車財務由盛轉衰的開始。從其正常披露的2016-2018年財報來看,神州優車分別實現營收58.45億元、98.56億元、59.49億元,同時,掛牌三年也由虧轉盈,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5.80億元、-2.62億元、2.70億元,利潤逐步轉正。
直至摘牌,神州優車也不願公開自身業績,並「雪藏」寶沃財務狀況。這背後,陸正耀曾引以為豪的 汽車 版圖,在過去兩年中崩潰。
事實上,業務上的依賴關系,已將寶沃與神州優車的命運深深綁定。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2020年寶沃累計銷售新車8740輛,同比大幅下降84%。而在2019年全年,寶沃 汽車 還有5.45萬輛的銷量。
如果僅用銷量大跌來形容寶沃2020年的業績,實際並不準確。如今來看,寶沃2019年的銷量無疑有「虛胖」的嫌疑。
歷史 上,寶沃品牌創立於1919年的德國,1961年經營不善破產。2014年,主營商用車製造的福田 汽車 為切入乘用車賽道,買下寶沃品牌所有權,最終2015年將這一品牌國產「復活」。創業之初的2016年、2017兩年,寶沃分別實現3萬輛、4.4萬輛的銷量。
彼時寶沃銷量之所以能快速增長,無疑趕上了乘用車SUV品類高速增長的東風。兩年間,寶沃發布的新車BX7、BX5、BX3全部為SUV,占據了品類下的所有細分賽道。
但這套崛起路徑並不特殊,那兩年,幾乎所有車企都可以通過生產高性價比的SUV而崛起,包括如今經營不善的眾泰、海馬、江淮等。然而,2018年後,SUV賽道迅速變為紅海,缺乏品牌積淀、產品核心競爭力的車企迅速敗下陣來。也是在同年,寶沃銷量下跌至3.3萬輛,跌去了四分之一,最終被福田放手。
2019年,行業趨勢並未發生變化,靠SUV崛起的車企迅速潰敗。而寶沃的銷量之所以能逆勢增長至5.45萬輛,來自神州租車采購的支撐起了關鍵作用。
AI 財經 社從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的財報中看到,2019年神州租車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量占其總采購量的比重高達60.53%,在外界看來,這一最大供應商便是寶沃。
除了「左手倒右手」般的采購外,神州優車激進的營銷、金融策略,也在為寶沃拔苗助長。在陸正耀的安排下,剛將寶沃收入囊中僅一個月後,2019年1月,陸正耀宣稱要通過「產業鏈改造和平台賦能,全面實現產銷分離、渠道重塑,重構 汽車 消費」,由此推出神州寶沃 汽車 新零售平台。
實際上,這是一套激進的金融策略。陸正耀通過神州租車全國的網路,為寶沃推出了深度試駕、零首付購車、90天內無理由退車等服務。
而在渠道端,這引發了整個經銷商網路的普遍不滿。按照 汽車 的傳統銷售模式,4S店投資模式重、回本周期慢,其盈利能力往往與主機廠的商務政策直接掛鉤,而主機廠的營銷及服務,最終也需要通過4S店來實現,因而經銷商與廠商往往深度綁定,主機廠會承諾在一定區域內只設固定數量的網點,以保證收入。神州租車店面的切入,顯然打破了平衡。
不僅如此,神州寶沃還組織建設「旗艦店、專營店、授權店」三級店面,稱要通過新零售店面下沉打造「千城萬店」,無限貼近客戶的網路。從2019年開始,很多自「福田時代」開始跟隨的經銷商要求退網。
從渠道到金融方案,「神州系」都大張旗鼓地做了起來,但唯一支撐不起的,卻是最重要的環節——產品端。除了在上述三款SUV的基礎上發布年度改款車型外,神州時代的寶沃在產品上幾乎沒有任何建樹。不僅如此,寶沃產品還屢屢被曝出質量問題。
無疑,寶沃所涉及的 汽車 製造的確是撬動神州優車金融、二手車、租售業務的關鍵,但通過這張 汽車 版圖的大網,整個「神州系」也陷入「牽一發動全身」的境地。神州租車在2020年業績暴跌,不得不縮減采購後,寶沃的銷量也隨之驟降。
神州優車摘牌,意味著陸正耀及「神州系」在資本市場的最後一顆棋子即將離場。因為在此之前的3月4日,神州租車宣布私有化要約於當日截止,MBK Partners(安博凱)收到不少於90%的要約股份,剩餘股份也將被強制收購。按照目前進度,神州租車預計將於今年7月向港交所申請退市。這也意味著,陸正耀的這塊重要資產換了主人。
2020年11月,安博凱以17.71億港元收購神州租車20.86%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緊接著以4港元/股的價格對神州租車提出全面收購。彼時,這一收購價格的溢價高達103%,按此計算,安博凱私有化神州租車的總對價為85.62億港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價格僅為神州租車巔峰時期市值的約六分之一。
如果說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事件,是刺破神州租車股價的第一發子彈,那麼其糟糕的業績,是引起市值萎縮更重要的因素。3月15日下午,神州租車發布2020年度財務報告,在退市前的最後一份財報中,2020年公司總營收61.24億元,同比下跌20.4%;凈虧損41.63億元,由盈轉虧。其中,核心業務 汽車 租賃全年 汽車 租賃營收37.5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23.6%。
從瑞幸咖啡、寶沃到神州租車,隨著「神州系」資產接連爆雷,創始人陸正耀資金鏈吃緊,2020年4月上旬,外界便傳來陸正耀擬出售神州租車股份來償還債務的消息。
AI 財經 社了解到,2020年4月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之前,神州優車在神州租車中持股29.76%,為神州租車的第一大股東,但已質押了所持全部股份;而瑞幸咖啡事發引起神州租車股價大幅下跌的連鎖反應後,神州優車即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在後續的接觸中,神州租車相繼接觸了多個買家,其中華平投資、北汽、上汽均傳出有較強的接盤意願,最終無果而終。
事實上,對於從神州租車「出局」後,陸正耀是否會真正放手,外界還有所猜測。截至目前,神州租車董事會中宋一凡為「神州系」出身,擔任執行董事職務,其餘五名則來自安博凱。
已於去年6月宣布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瑞幸咖啡,最近也有了新動向。3月16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表示,已與重要債權人達成重組支持協議。同時公告表示,瑞幸正在積極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融資,擬通過私募募集至少2.5億美元。
今年2月5日,瑞幸咖啡在美申請破產保護,一度令當天盤前粉單股價下跌近40%。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次日神州租車盤中暴跌70%,導致神州租車採取緊急停牌措施。神州優車也同樣大跌21%,一天之內市值縮水近75億元。
瑞幸咖啡帶來的信任危機,延燒到了「神州系」其他公司身上。加上疫情影響、業績虧損,讓整個「神州系」搖搖欲墜。此後,陸正耀為了剝離資產,神州租車開始屢屢傳出出售的消息。但瑞幸造假的前科,也曾讓很多買家猶豫不定。
但在2021年初,瑞幸咖啡還上演了一場陸正耀、錢治亞要求罷免CEO郭謹一的斗爭。瑞幸7位副總裁、部分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共計24名高管簽署聯名信,要求罷免郭謹一。郭謹一則稱,「舉報信是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簽字」。
即便已不在瑞幸擔任任何職務且不擁有瑞幸股票,但陸正耀顯然並未與瑞幸完全切割。
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特別小組對郭謹一進行調查。2月17日,瑞幸咖啡發布了調查小組的調查報告,稱「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證明郭謹一存在請願信中所指控的不當行為」。隨後,郭謹一發布內部信,稱將加快優化公司的整體組織架構。
這或許也意味著,陸正耀對瑞幸咖啡的影響,也已經削減。
當初進行39.7億元收購寶沃股權的豪賭時,按照陸正耀的構想,通過收購,「神州系」將完成出行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打造從 汽車 製造、租售、二手車再到金融的完整產業閉環。
然而,這一構想過於樂觀。在陸正耀打造的「神州系」版圖中,概念始終大於核心能力。羸弱的寶沃、疫情下業績大跌的神州租車,共同導致陸正耀的「 汽車 版圖」中製造、租售、金融二手車體系沒能成為彼此的避風港,反而放大了壓力。「神州系」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頻繁,也讓它們互相緊密聯系,最終導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神州系」的版圖基本都和 汽車 行業有關,瑞幸咖啡是個例外。但也是瑞幸的爆雷,牽連了整個「神州系」。無論是瑞幸咖啡,還是「神州系」的其他公司,陸正耀一貫偏好是快速融資、燒錢和閃電擴張的資本 游戲 。瑞幸咖啡的橫空出世和成立18個月即上市,將這一打法體現到了極致。而也恰恰是如此,瑞幸的爆雷為「神州系」的「神話」崩塌打響了第一槍。
「神州系」的衰敗始於瑞幸咖啡的爆雷。但真正的起點,在外界看來,是陸正耀激進的擴張模式。「資本 游戲 」總會有終結的一日。
❿ 如何查詢股票質押情況
查詢股票質押可以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官網查詢,步驟如下:
工具:手機或電腦
1、網路搜索【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或者【中登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