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港通 深股通什麼區別
深港通跟深股通的區別主要是品種、運行機制和路徑的不同。
1、品種不同,深港通投資標的品種更豐富
相比滬港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新增了市值在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據業內估算,大約拓展了100多隻港股進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標的,相關基金的投資選擇增加嘍。
2、運行機制不同,深港通和滬港通採用「雙通道」獨立運行機制
投資者通過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賬戶買入港股通標的股票,無法通過滬港通下的港股通賬戶賣出,只能通過原買入賬戶賣出。
3.路徑不同
深股通是資金北上(相對香港而言);
深港通是資金南下(相對內地而言)。
(1)今日南下資金買入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證監會30日發布《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互聯互通規定沿用了2014年6月發布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若干規定》的法律法規適用原則、各市場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職責等大部分內容。
相比較而言,變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將適用范圍由滬港通擴展至滬港通和深港通;
二是明確了滬港通和深港通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遵循屬地管理原則,例如,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買賣深股通股票,需遵守香港而不是內地的投資者適當性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
三是為未來貨幣兌換機制的完善預留了制度空間。
Ⅱ 什麼是北向資金
北向資金一般指北上資金,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同時內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而這個資金被稱為南下資金。和北上資金對應的是南下資金,這里的南北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南方和北方,而是參照的香港的,北上資金是進入A股市場中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本,南下資金則是進入港股操作的中國內地的資金。
(2)今日南下資金買入股票擴展閱讀:
在A股市場中,是不允許國外的資金進行直接參與,該市場的資本市場是受到管制不能夠實現自由流通的。我國香港股市市場是國際化金融中心,很多國外的資金可以在港股中進行投資,而我國在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了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中的資金互流,因為內地在香港的北面,就形成了北上資金的說法。
Ⅲ 滬港通什麼北上資金火熱,南下資金冷
就是香港買上漲的股票積極。內地買香港的股票遇冷。資金北上就是香港的資金流向上海,北上。
南下就是上海的資金南下香港 主要是內地銀行券商等金融板塊都是低市盈率股,受外資青睞,而港股交易復雜,還需要換匯,手續費高,內地對港股不是很看重
Ⅳ 什麼是北向資金和南向資金
南向資金指大陸投資者購買港股的行為。
北向資金是指香港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渠道投資內地A股的行為。
Ⅳ 股市中的北上資金是什麼意思
股市裡面的北上資金指的是進入A股的香港資本和國際資本。南北以香港為界,「南」代表港股,「北」代表A股。南下資金是指進入港股的中國內地資本。
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後,把內地投資港股的資金稱為南下資金,把香港投資A股的資金稱為北上資金。
北上資金已經成為A股最重要的一股增量資金,投資者可關注北上資金的動向,作為投資的輔助。
拓展資料
和北上資金對應的是南下資金,這里的南北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南方和北方,而是參照的香港的,北上資金是進入A股市場中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本,南下資金則是進入港股操作的中國內地的資金。這兩種資金名稱是在我國開通滬港通以及深港通開通互通互聯之後形成的。
在A股市場中,是不允許國外的資金進行直接參與,該市場的資本市場是受到管制不能夠實現自由流通的。我國香港股市市場是國際化金融中心,很多國外的資金可以在港股中進行投資,而我國在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了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中的資金互流,因為內地在香港的北面,就形成了北上資金的說法。
在實際走勢中,遇到北上資金出現瘋狂掃貨的時候,A股通常會出現震盪行情,並且當日的振幅也比較大,並且出現低開高走的走勢,這通常是北上資金進行的抄底博反彈的機會。進入A股中的北上資金每天將近20億元的流入,並且整體的體量還在不斷的擴大。不過我國股市市場中整體的投資者是散戶為主導,能夠真正影響到股市運行走勢的還是散戶的投資行為,這些北上資金並不能夠真正的影響到A股市場,只會造成市場中交易的不穩定性
北上資金和外資的區別。
北上資金和外資的區別。
從投資主體看,外資可定義為外國投資者的資本,北上資金可以算作A股市場上外資的一部分。
北上資金可以通過入股通渠道進入A股市場,客戶可以通過本土券商實現跨境買賣交易,成本相對較低,交易便捷性較強。
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也是北上資金的一部分。QFII渠道只針對境外機構投資者。且要換成人民幣才能進行交易。
Ⅵ 股票資金流向怎麼看
我司易淘金APP的個股頁面提供資金流向圖及說明。
Ⅶ 股市北上資金是什麼意思
股市北上資金指的是這個資金的歸屬企業在香港,而這個企業用這個資金投資的股票是滬市股票,所以就叫做北上資金。
北上資金這個名詞是由滬港通而衍生出來的概念。「南」代表中國香港,「北」代表中國大陸。香港買滬市叫北上,也就是南方資金向北方進軍的意思。滬市買香港叫南下,也就是北方資金向南方進軍的意思。
【拓展資料】
北向資金在股市中又被稱為是聰明資金,因為它們近幾年的操作能精準地預測到大盤的底部和大盤的頂部,所以場內不少投資者也比較信奉這一資金的流向,並且根據這一資金的動向來進行操作。不過我們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北上資金一天內的動向對整個市場影響有限。也就是某日它流入很多,那麼這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也有限,所以只有它持續性的流入,並且保持一周以上,這才能對整個市場造成正面的影響。A股和港股屬於兩個獨立的股票市場,2016年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形成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即滬港通、深港通。香港地區的資金可通過這兩個渠道購買內地上市交易的股票,這些資金被稱為北向資金。
北向資金被稱作聰明資金,因為北向資金通常具備國際視野,擁有更廣泛的信息渠道和更成熟的投資理念,與追漲殺跌特性明顯的A股市場相比,北向資金更偏好有中長期價值的股票,投資相對較為理性。所以北向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往往代表其對大陸股市走勢的判斷,北向資金流入通常被視為利好消息。
例如,2月28日,受海外疫情蔓延的影響,全球股市在當天暴跌。不過3月2日,A股出現明顯反彈,三大股指齊齊高開,收盤均漲逾3%。北向資金也在當日恢復凈流入,截至3月2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累計凈流入41.52億元。3月9日,受疫情和原油價格暴跌的沖擊全球股市暴跌,A股也不例外,上證指數下跌3.01%,深證指數下跌4.09%,創業板指數下跌4.55%。當日北向資金凈流出143.19億元,創下單日凈流出最高值。此次北向資金流出或與避險情緒導致資金迴流有關。
Ⅷ 中外資金湧入香江,50萬億的港股市場究竟誰說了算
自從2020年12月開始,港股的南下資金就越來越多,這兩個星期還有加速流入的一個趨勢,不僅僅是南下資金,更有外資也加入到了港股的購買之中,現在50萬億的港股誰說了算,還得看定價權在誰的手裡,個人認為南下資金的加速流入很明顯是想拿下對港股的定價權,不過縱觀歷史來說,我們爭奪定價權的戰斗基本上都失敗了,這一次能夠成功嗎?
所以定價權的爭奪宜早不宜遲,從這一次的南下資金進入的港股板塊來看的話,基本上是以軟體,通訊,能源,還有半導體等行業,不過南下資金進入港股的兇猛姿態,北上資金卻又一次和南下資金對立了起來,從12月份開始,外資的配置型以及交易型資金紛紛開始拋售。特別是配置型的資金,它們是占港股指數以及市值的比例比較高的,規模比現有的南下資金市值要高出好幾倍,如果後續南下資金不持續跟上,不僅定價權沒有拿下來,而且外國人又給人送了一波錢。所以定價權還真不是那麼好搶的。
不過個人認為的話,定價權肯定是要爭奪的,不僅是要爭奪,而且還得找到對手的弱勢板塊進行進攻,在弱勢板塊里找出有高價值,以及成長性好的板塊進行布局,而不是一股腦的去搶奪定價權。目前的港股市場還是外資說了算,南下資金們要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