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股票凈資產與收益

股票凈資產與收益

發布時間:2022-11-26 14:35:31

㈠ 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有什麼區別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當年凈利潤和年初凈資產的比率,考核凈資產的收益情況;每股收益指每股的凈利潤,我覺得,每股收益主要是用來算市盈率的,兩者屬於同一個考核類別。

㈡ 凈資產收益率與股票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100%
股票收益率是每股收益率嗎?
每股收益是指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即每股普通股所獲得的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較高,那麼其凈資產收益率也較高。但是,當對不同公司進行比較時,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舉例說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為5
000萬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為5000萬股,且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均為2
600萬元,但兩個公司的股東權益不同,公司A的股東權益為17
000萬元,公司B的股東權益為19000萬元。這樣,盡管兩個公司的每股收益均為0.52元/股(2
600÷5000),凈資產收益率卻是不同的,公司B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凈資產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這從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來的。換句話說,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權益資本才能獲得相同的凈利潤2600萬元,因此,公司B的資本獲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價發行500萬元的普通股,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當年實現凈利潤為2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4元/股(2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500萬股,則全部資本為2
500萬元(500×5),從而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2500-500)。假設無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無負債資本,當年實現凈利潤為4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8元/股(4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16%(400÷2500)。可見,盡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凈利潤200萬元)低於公司F(凈利潤400萬元),從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於公司F,但公司E的凈資產收益率卻大大高於公司F.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資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資本公積2000萬元,這部分資金同樣為實現400萬元的凈利潤做出了貢獻,而在計算每股收益時卻掩蓋了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並且把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創造的收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由於每年的股東權益是變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幾年保持不變,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確地反映了股東權益資本所創造的收益。因此,建議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對每股收益進行修正:
第一種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東權益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計算當量普六合彩通股總股本,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設普通股面值為1元/股,則公司A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7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9
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8元/股(2
600÷19
000)。兩公司的當量每股收益與其凈資產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種方法是將全部資本創造的凈利潤按資本進行分攤,計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764.705
9萬元(5
000÷17
000×2
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684.210
5萬元(5
000÷19
000×2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㈢ 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的區別

一、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的區別是什麼
1、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的區別在於:
(1)參考用法不同。每股收益可以表示普通股股東持有每股能享受或者承擔,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可以看出公司的經營情況,可以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和投資的風險。對公司未來的成長、盈利能力做出預判。而每股凈利潤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投資者用於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一項重要財務指標;
(2)計算方式不同。每股凈利潤等於凈利潤除以總發行股數,每股凈利潤反映了普通股的獲利水平。每股凈利潤越高,上市公司獲利水平越高。反之,每股凈利潤越少,上市公司獲利水平越少。通常每股凈利潤越高越好。而每股收益等於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如果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同比增加而總股本沒有改變,表示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有所增加,通常公司利潤增加會使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投資者的關注,股票基本面較好,股價上升概率較大。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九十五條
【公司性質的變更】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摺合的實收股本總額不得高於公司凈資產額。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加資本公開發行股份時,應當依法辦理。
第九十六條
【重要資料的置備】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將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監事會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置備於本公司。
二、通過股票的股價凈資產倍率如何判斷其可投資性
通過股票的股價凈資產倍率判斷其可投資性的方式如下:
1、當某股票的股價凈資產倍率約等於2時,該種股票具有可投資性;
2、若倍率小於2,表示行情下跌,當公司凈資產未有減少的跡象,經營狀況良好時,可視作較好的投資購股機會;
3、但若倍率小於1或大於4時,就要謹慎抉擇,不能盲目投資,因此,股價是凈資產2倍合理。

㈣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各是什麼意思呢。

每股收益
上市公司稅後利潤/總股本(即股票的總數)=每股收益(每股利潤)
每股收益能透露出企業經營的狀況。
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股本總額。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
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評價:一般認為,企業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果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務人的保證程度越高。

㈤ 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區別

每股凈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區別:
一、計算方法不同
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每股凈資產的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股本總額。
二、概念不同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總股數的比率,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
三、關系不同
每股凈資產則是股東權益和總股數的比率。每股收益是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
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都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指標,也是投資者擇股的參考指標,當然投資者還可以根據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判斷公司的業績如何。
股市行情是復雜的,投資者需要小心謹慎地投資,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㈥ 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意思

一、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每股凈資產
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每股凈資產是衡量一隻股票業績的重要財務指標。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意思?
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指本年凈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
使用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分析盈利性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風險。例如,假設某公司原來經營日用品的產銷,轉向房地產投資,公司的經營風險增大了許多,但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可能不變或提高,並沒有反映風險增加的不利變化。
(2)股票是一個"份額"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經濟上不等量,它們所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不同即換取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公司間比較。
(3) 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多,不一定意味著多分紅,還要看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股本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總股本)。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二、上市公司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
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每股凈資產通常用於計算上市公司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其計算公式是: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R)=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或公司凈利潤(E)/每股凈資產或公司股東權益(A)×100%。
在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每股凈資產數值在前一年的基礎上或者增加的情況下,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能很好的反映股東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比例越大,企業所有者的獲利能力越強。但是如果其中,E值不變,A值減少,或者E,A兩值同時減少,A值減少更多這兩種方法都能提高R值,但是明顯,E或A的減少是公司盈利能力衰退的表現,所以,不能單純從R本身值較高就完全認為公司獲利能力較高。對公司做財務分析,不能單看誰的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高。

㈦ 凈資產收益率與股票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100%

股票收益率是每股收益率嗎?
每股收益是指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即每股普通股所獲得的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較高,那麼其凈資產收益率也較高。但是,當對不同公司進行比較時,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舉例說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為5 000萬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為5000萬股,且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均為2 600萬元,但兩個公司的股東權益不同,公司A的股東權益為17 000萬元,公司B的股東權益為19000萬元。這樣,盡管兩個公司的每股收益均為0.52元/股(2 600÷5000),凈資產收益率卻是不同的,公司B的凈資產收益率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凈資產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這從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來的。換句話說,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權益資本才能獲得相同的凈利潤2600萬元,因此,公司B的資本獲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價發行500萬元的普通股,無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當年實現凈利潤為2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4元/股(2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500萬股,則全部資本為2 500萬元(500×5),從而資本公積為2 000萬元(2500-500)。假設無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無負債資本,當年實現凈利潤為400萬元,則每股收益為0.8元/股(400÷500),凈資產收益率為16%(400÷2500)。可見,盡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凈利潤200萬元)低於公司F(凈利潤400萬元),從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於公司F,但公司E的凈資產收益率卻大大高於公司F.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資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資本公積2000萬元,這部分資金同樣為實現400萬元的凈利潤做出了貢獻,而在計算每股收益時卻掩蓋了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並且把這部分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創造的收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由於每年的股東權益是變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幾年保持不變,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確地反映了股東權益資本所創造的收益。因此,建議採用以下兩種方法對每股收益進行修正:

第一種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東權益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計算當量普六合彩通股總股本,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設普通股面值為1元/股,則公司A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7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當量普通股股本為19 000萬股,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8元/股(2 600÷19 000)。兩公司的當量每股收益與其凈資產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種方法是將全部資本創造的凈利潤按資本進行分攤,計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然後再計算當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764.705 9萬元(5 000÷17 000×2 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創造的當量凈利潤為684.210 5萬元(5 000÷19 000×2600),當量每股收益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㈧ 股票里的收益和凈資是什麼意思

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

㈨ 股票財務分析—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標,可能很多投資者更加關心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然而從根本上,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更能反映股東投入的資產在管理者的手中發揮到了什麼樣的程度,簡單地說,也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對比這個指標大致判斷出一個上市公司賺錢的效率。
例如,在公司對原有股東送紅股後,每股盈利將會下降,從而在投資者中造成錯覺,以為公司的獲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實上,公司的獲利能力並沒有發生變化。如果來計算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話,分子(每股贏利)和分母(凈資產)會同時變化,算出來的比率就比較客觀,因此,用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來分析公司獲利能力就比較適宜。
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計算公式為:稅後利潤總額/股東權益× 100%
或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每股凈資產值× 100%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改制包裝中資產評估、實物資產折股比例、新股高溢價發行等因素,新改制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後的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指標具有不可比性。
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指標反映公司對股東資產的經營效率,在公司分析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股票財務分析---縱向比較公司經營業績變化
前面我們講到,由於股東變動,一家公司歷年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變化缺乏可比性,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指標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對公司每1年1元錢的凈資產可創造多少利潤進行對比,直接反映了公司經營效率的變化。
2.股票財務分析---橫向比較不同公司經營的優劣
假設A公司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元,每股凈資產4元,B公司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元,每股凈資產2元,投資者就不能簡單地以每股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的絕對值高而認為A 公司好,其實,A公司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為每1元凈資產能創利元,B公司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15%,很明顯,B公司對 資產的經營效率要高於A公司。
3.股票財務分析---配股資格線
根據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欲申請配股,其3年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平均值不得低於10%,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公司不低於6%。上市公司為爭取保住配股資格而調節利潤的情況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這無疑為投資者的推斷增加了一條線索。
此外,投資者在看財務報告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以下兩個概念: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基礎計算的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計算的時候需要在凈利潤中減去非經常性損益。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基礎計算的加權平均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加權平均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ROE)的計算公式如下: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為報告期利潤;NP為報告期凈利潤;E0為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Mj為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閱讀全文

與股票凈資產與收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組人胰島素股股票 瀏覽:567
excel中如何調取股票數據 瀏覽:219
中國平安股票最近暴跌 瀏覽:193
股票主力建倉後會干什麼 瀏覽:598
中瓷電子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470
中新科技股票公司 瀏覽:711
華潤雙鶴股票走勢 瀏覽:409
亞太科技的股票 瀏覽:851
中國國家股票有哪些 瀏覽:860
重組股票開盤漲還是跌 瀏覽:991
我想科技股票 瀏覽:311
上下震盪的股票主力是要干嗎 瀏覽:66
買股票需要開通什麼軟體 瀏覽:112
股票走勢還到金多多策略 瀏覽:589
比較分析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 瀏覽:972
和股票的銀行卡丟了怎麼辦 瀏覽:817
退市三板股票在哪裡找 瀏覽:812
銀行儲蓄股票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國債 瀏覽:762
工銀銀行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683
回購注銷後股票漲停案例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