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高手分析下浪潮軟體這只股票
浪潮軟體是一隻上市很久的科技股,股東實力雄厚,自主知識產權較多,不過競爭還是激烈,業績一直不是很好。歷來都有游資對其炒作,時常與浪潮信息同步拉升。目前介入價格偏高,需謹慎。
❷ 浪潮信息復牌時間
截至2010年10月26日,浪潮信息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2010年10月22日、10月25日、10月26日) 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有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根據相關規定,公司正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必要的核查,公司申請股票於2010年10月27日起停牌,待公司完成相關核查工作並披露股票異動公告後復牌。
❸ 你見過的炒股高手都是什麼樣的性格
哈哈哈,我周圍有2個炒股高手 ,資金從200萬起家,虧到光,然後再起步,10多年後,只靠炒股現在都上億了!!!但是,他們的性格特徵基本都是一樣的,就是,不與外界接觸,不出外交往,不迎來送往,不喜歡電話打擾,交往的人僅僅是家中的幾個人和一兩個親戚,不與別人談股票,不分享炒股心得,幾乎完全沒有朋友,還有就是不知道錢多了怎麼用,基本上沒有業余愛好,不懂健身,不懂 美食 ,從不去 旅遊 ,不知道生活中有什麼美好,如果你和他多說了幾句話,他會認為你是個煩人,和你斷交,家中有這種人,基本上就是個賺錢機器,沒有生活樂趣,更沒有人生樂趣,這種人非常安全,不會惹事,不找小三,在外面會低聲下氣,不招惹是非,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個有錢人,踢他2腳,他都不會理論你,但是,這種人非常有責任心,他認為自己就是家裡的搖錢樹,錢非常願意給家裡人花,最讓他高興的事情就是給家裡人花錢,外面人想他的一分錢,難。你願意做這種人嗎?就是有錢了,只會掙錢,不會花。如果你不是這種人,想在股市上賺大大大錢,難難難!
我身邊真正的炒股高手有兩個:
一個是我師傅;
一個是幾年前車友會上認識的車友;
我的師傅是30年前A股開市就進入市場的高手,在我心裡他就是牛散,並且符合牛散的定義。那就是把股票投資當成了馬拉松,並且在股市裡獲得了幾千萬的收益。
這就是我真實生活里認識的高手,他也是我朋友的父親。
我的師傅什麼性格呢?
1、快70多歲的人了,依然保持著樂觀積極,上進和學習的心態;
2、非常具有耐心,知道股市裡財不入急門,要慢慢變富的道理;
3、不從眾,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和邏輯,從來不人雲亦雲;
4、不相信消息,只相信常識;
5、極度自律,不僅表現在操作上,而且體現在生活上;
那我認識的那位車友高手是什麼性格呢?
1、膽子大;
2、魄力;
3、異於常人的投資邏輯;
他的操作主要集中在博弈超跌反彈,並且還敢加入杠桿,就好比大家都不敢碰的垃圾股,漲了好幾倍的個股,他都敢買。確實厲害!
不過,我和他接觸的時間不到半年,雖然知道他賺了不少,但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但對於我師傅來說,我認識他十幾年了!
並且一直有聯系。
可以肯定的是,長線價值投資的高手還是佔比居多,更穩妥一些!
我見過的股票高手基本上可以用怪癖來形容,都比較宅,我自己基本上也可以說是職業操盤手了,以前是開裝修公司搞設計出身的,個性也比較隨便,但是和那些高手真心走不到一塊,不是說誰瞧不起誰的意思,是個性使然,可能也根他們炒股的經歷有關系吧。
其實包括我,我發現我現在也不是特別愛和別人交流股票,為什麼高手都不愛同別人交流股票呢?因為每個人對股票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大家不在一個層面,溝通起來就會顯得很辛苦。而且對於高手來說,根本沒有必要,與其和新手講股票,還不 如自己安安靜靜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一般跟人濤濤不絕講股票的人。
通常他應該還不屬於高手,因為他愛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的專業。而且應該還沒有怎麼賺到錢,如果在股市上能夠持續盈利的,那就叫高手,一般能夠持續復利的人,你想想,他的資金量會有多大。一般一個人的經濟實力決定了他的 社會 層次。想想別人到達那麼高得層次了,自然思想和思維得層次也不會低。很多事情也就看談了,包括無效的交流。
我的一個同事是炒股老手,他的操作手法就是全倉一隻股,死扛到底,跌了就一直買買買。我的印象中他炒股20多年就買了二隻股,一個是浪潮信息,一個是潞安環能。浪潮信息剛開始買就套住了,然後發工資留下生活必需剩下的就買浪潮信息股票,堅持了好幾年,在 科技 股大行情的時候賣了,大概是07年掙了30多萬。後來重倉潞安環能,現在市值100多萬,每年申購新股中簽10個左右,收益10多萬。雖然沒有像游資收益幾千上萬倍,但比大多數股民強多了,算不算高手呢?所以股民朋友要找准自己的路子,一直堅持做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低調,沉穩,宅,死黨二三,警惕性高,對個人信息隱藏很深,不願意提股票,確喜歡被人承認賺錢!喝一點酒,很少吸煙,甚至兩個身份,兩個人格!對於股票,沒什麼好說的,因為不懂的說了也白說,懂的在一起,既然都懂,也不用說!
性格不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迄今為止我認識兩個通過股票實現財務相對自由的(這里不要杠,我們內地城市,實現財務自由比一二線城市相對條件低一點),一個性格大大咧咧,喜歡出風頭,有時候有點咋咋呼呼,還喜歡在股票群里炫耀。但是對技術研究近乎痴迷,除了和朋友們一起喝酒,沒有其他 娛樂 愛好,所以,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究技術。最終通過燃氣改革抓住一支龍頭股,資金邁了一個大的台階。
另外一個,有些膽小怕事,比如,之前打工老闆少算了一些工資,別人都去討要,他始終一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最後在別人的慫恿下才要回了屬於自己的工資。在平時生活中也是,盡量選擇吃點虧少點麻煩的態度。但是,作息近乎機械化,晚上八九點准時睡覺,早上6.7點准時起床。從來不願和別人分享或者討論股票技術,所以,並不知道他到底水平幾何?但是,確實通過15年牛市加了杠桿賺了數千萬資金,又在本市房價要漲沒漲的時候置辦了十幾套房產,年紀輕輕衣食無憂。
所以,通過這兩個朋友的股票財務自由之路,我認為,性格其實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對一件事物近乎痴迷,大家可以通過我的介紹說一下自己認為的可取之處!
很多散戶朋友可能認為炒股高手都是一個性格,沉著、冷靜、理性、機智,有鐵的紀律,更有鋼的執行。但,就筆者見到的一些炒股高手來說,各式各樣,雖然不乏理性、冷靜的,但也有很多暴脾氣、激動的。
原來在機構的時候,見到的職業投資者比較多,當然,也各色各樣。其中,有幾位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大概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叫他「黑哥」,因為他經常一身黑衣服,膚色雖然被黑色衣服襯托出來,但還是讓人感覺他黝黑的皮膚。
在股市,黑哥稱得上高手中的高手,雖說沒有完全逃過2008年的大熊市,但在2005-2007年間、2009年的時候是賺得盆滿缽滿,2008年時逃的位置不是很好,但利潤也是豐厚。按道理來說,牛市賺到了錢,熊市還能逃出來,在股市中實打實的賺到錢的人,稱得上高手,也給人一種冷靜、理性的感覺。
但實際上,黑哥的脾氣很火爆,動不動就說臟話,特別是在賣出的時候,感覺他整個人都「瘋掉」一樣,喜歡自言自語。投資,一貫的風格就是我行我素,沒有很強的章法,走的也是偏投機的野路子。
還有一位比較理性,是2013年時認識的,之前的戰績倒是不清楚,但之後的戰績卻十分的不錯,2014-2015年賺了不少的錢,在2015年時雖說沒能逃頂,但在2016年之後轉變投資風格,又是賺得盆滿缽滿。要說性格的話,給人一種十分理性、冷靜的感覺,甚至投資的時候,所有的細節都會計量在內,只有面面俱到了,自己才會下手投資。
炒股高手,沒有固定的性格,個人認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你對股市的看法與認知,還有執行與否。
以前我也不信,脾氣暴躁的人,竟然也能成為股票高手。
見過一個股票高手,股票市值小兩千萬,本金50萬,股齡比我略長一些,也炒了十幾年了,資金翻了40多倍。
他的年紀不小了,快50了,江蘇南通人,到上海二十多年,已經安家,自己是做建材生意的。
我認識他的時候,是2015年初,他來參加公司舉辦的交流會,那時候他的股票市值就突破千萬了。
認識這大哥也比較巧,他來交流會,沒聽到什麼干貨,就在那邊嚷嚷。
他的意思是,券商搞什麼活動,都是噱頭,不就是把他們圈起來開會,推廣券商的兩融業務,還有賣一些所謂的資管計劃。
後來,擔心他的情緒影響比較多高,不太好,領導就讓我把他單獨請到小房間聊聊,就這樣和這位大哥認識了。
和大哥聊了好久,才讓這個大哥平復。
後來,就聊到了他的發家史。
他是02年入市炒股的,也是跟了一個所謂的高手,當時手上有錢,就投了50萬,此後從來沒有追加過資金。
剛開始,基本上就是跟著高手買什麼消息票,別人說什麼,就買什麼,要麼滿倉買,要麼半倉,買兩只。
因為02-05年確實總體行情不太好,所以入市後,幾乎一直在虧錢。
中途有押中過一個重組的股票,關了小半年放出來,賺了一倍多,算是回了回血。
05年底的時候,還是虧的就剩下20萬不到了。
這之前的幾年,他幾乎很少操作,也不是很關心股市,屬於純投機者。
06-07年是他最輝煌的兩年,20萬炒成了500萬,靠有色金屬發的家。
他自己是做建材的,對於鋼鐵方面價格比較敏感,還有銅啊鋁啊什麼的,後來延伸一下,什麼鋅啊鎳啊。
可以說06-07的有色行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的策略和他的脾氣性格有點像,買入兩天不漲就換,漲了兩天橫盤再換,而且幾乎都是滿倉。
我都很難想像一個高頻交易,也不是打板的投資者,靠有色金屬的輪動,在06-07年賺了20多倍。
資金的效率得有多高,操作得多彪悍。
不過這些都是從他嘴巴里說出來,是不是真實情況也無從考證了。
他真的是個急性子,交易策略就是買入後如果不漲,第三天就賣出,理由是自己看走眼了,判斷錯誤,及時止損。
當然,很經常會出現一賣就漲,踏空的情況,他就會破口大罵,以解心頭之恨。
他買股票都是找剛開始啟動的,或者開始放量突破的,還有在上升加速段的。
只買馬上要漲的,買錯了,下跌了,出現3%的跌幅就止損,如果是橫盤超過兩天也止損。
理由就是自己判斷錯誤了,就止損,從來不幻想什麼後續行情啟動。
他自己認為,後面才漲起來的行情,那都是運氣,和他的主觀判斷要漲,已經完全沒有關系了,所以都是運氣的錢。
他就是做隔日交易的,就是今天買,明天就得漲,最多給一天機會觀察,放到第三天,還不漲就不耗時間了。
至於賣出,只要是滯漲了就賣出,同樣的原則,滯漲的第二天收盤或者第三天就賣了。
他的這個理論,我簡單的做過驗證,有一定的道理,在牛市裡還是比較好用,熊市裡有時候好用,有時候不太好用。
他買股票,基本不考慮什麼基本面,因為幾乎都是短線,絕大部分個股的主升浪,周期長一點也就是幾周而已。
一個脾氣比較急躁,追漲不追板的中年男子,在最近的十年,用相對高頻的交易,竟然讓自己的賬戶市值不斷上漲。
他和別人賺錢的時間點不太一樣,基本上是大盤跌,他小虧,大盤漲,他小賺,大盤出現震盪行情,他賺的相對最多。
他也有佛系的一面,就是忙的時候不炒股。
這兩年生意已經慢慢開始不做了,算半個全職股民,之前生意比較忙,一旦沒時間他就不做,就休息。
在他眼裡,行情天天有,不差那麼幾天,生意上賺錢也很重要。
而且資金量大了,風格也沒有之前那麼的激進了,也開始隨大流,炒白馬了,安全第一了。
當然,今年白馬股被殺了一輪,也是讓他年初賺的都給吐出來了,遭到他的罵罵咧咧,隨後又回歸他的題材股去了。
他這個人吧,其實也不是什麼性子特別急躁的,或者說表面上是這樣,內心還是比較沉穩的。
畢竟,生意人如果不沉穩,做生意都難。
他可能只是比較爽快,比較直言不諱,比較愛說真話,愛吐槽而已。
其實,我發現所有在股市裡賺錢的人,並不是非得具備怎樣特別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特別的交易原則。
就好像短線、波段、長線,都有高手,冷血的、暴躁的、神神叨叨的也都能賺錢。
讓他們能賺錢的,並不是性格,而是執行力和交易原則。
原則幫他們過濾掉了情緒,而情緒才是股票投資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雖說,我不太認可三天止損離場的方式,畢竟頻繁止損的損失率也不小,對於選股的要求就很高。
但別人那一套確實賺到錢了,就是厲害,而且肯定在選股上有特殊的一套。
否則,一套所謂的短線交易原則,怎麼可能賺那麼多錢。
股市中,不僅要敬畏市場,還要敬畏強者,那些在股市中真正賺到錢的人,都是高手。
我簡單總結了那些股市中長期賺到錢的人,都有的一些共同特質。
1、我行我素,堅持做自己。
股市中的失敗,各式各樣,但往往有很多的共通點,比如貪婪、恐懼、懷疑、猶豫,更重要的是不總結,不進步。
股市中的成功,雖說都克服了情緒,但方式方法卻各不相同。
可以說,股票市場像是一個大染缸,所有人在股市中都會變色,而賺錢的那部分人,顏色越來越鮮明,虧錢的卻不停的變換色彩。
股票中的堅持,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傻傻的執著,而是堅持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將它不停的完善,形成自己獨特的操盤方式。
堅持自己的一套,不隨波逐流,不會想一出是一出。
2、不斷精進,生存力極強。
所有的交易原則,在最開始制定的時候,一定會存在漏洞的,這是必然。
如果有一種百分百賺錢的方式,可能就不是賺幾十倍幾百倍了,掌握這種交易方式的人,可能已經身價百億千億了。
所有的交易模式,都是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精進的。
資金的體量不同,交易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小資金可以做短線,但資金量大了,就會被迫轉做波段,或者說被迫從小市值個股轉向中等偏大市值的股票。
還有一點,市場的風格其實是在不斷變換的,除了業績成長這條不變的本質以外,不同時代,對於不同類型股票的偏好也不同。
從主板到中小板,再到創業板科創板,從銀行券商地產,鋼鐵有色,到互聯網新能源高 科技 ,市場的變化太快了。
只有不斷精進,才能更好的生存。
3、大隱於市,不張揚,很少分享。
實話實說,我認識的高手,大多都比較謙虛,不張揚,也很少分享。
他們偶爾會講講自己的操盤邏輯,但不會講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很少分享真正的干貨。
當然了,可能他們已經分享很多精華,只是旁人悟不通,悟不透。
大隱於市,和脾氣性格沒什麼必然聯系,而是一種處世態度,可能在股市和人生中經歷太多風浪,讓他們都心存敬畏,不太張揚。
我自己很喜歡股票市場,原因是股市這個小世界,真的讓人感覺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其實,股票市場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另一個縮影,是真實世界的另一個折射。
所謂的情緒,也只是因為漲漲跌跌被放大了而已,畢竟賺了虧了都是真金白銀。
我把股市當做一場不一樣的修行,從不指望在這修羅場里變成高手,只是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套長期生存的法則。
聊一聊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在我看來是個炒股高手,並非科班出身,但操作手法很高明,選股理念很正確。主要總結的性格特徵: 狠,有耐心,膽子大。
割肉,很果斷
以2020年為例,我這位朋友學生物方向的。2015年入股市,也曾經被割韭菜。2020年入股市主要也是操作生物醫葯方面的個股,比如說華蘭、沃森等,但不知道怎麼地,2020年也購入中國平安,這只 歷史 上所謂的保險龍頭,2020年因為匯豐等事件原因,股價被深度抑制。當明確了這一點以後,他割肉也比較果斷,不會因為虧多少心疼,該舍則舍,我總結為「狠」。
抓龍頭,有耐心
以美的集團這只股票為例:
從當時的50元的成本一直拿到現在,至今也沒有拋掉。我總結為「有耐心」。
超跌搏反彈,膽子大
這是當時的沃森生物這只股,該股自2020年8月初見頂以來一路下行。2020年10月初的時候,沃森生物高點回落超40%的時候,進入賺了8個點的反彈走人。這種例子還有很多。但也有失敗的,在下行的趨勢中殺入,我覺得還是「膽子大」。
❹ 000977配股股票什麼時
000977浪潮信息,配股股票登記日是2017、7、18日,詳見該公司公告附後,僅供參考:【配股】 2016年度10配3,配股價格10.34元/股(實施) 股權登記日:2017-07-18, 除權日:2017-07-27 配股繳款起止日:2017-07-19至2017-07-25 配股對象:配售對象為配股股權登記日當日收市後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記在冊的公司全體股東。
❺ 浪潮信息這個股票咋樣.幫忙分析一下.
短線仍有上升空間,是雲計算概率的龍頭,更適合做中長期投資。
❻ 浪潮信息要了1500股.這個股票咋樣.明天會大漲嗎
這是一隻垃圾股而已,漲跌完全在莊家的控制之中,討論它沒有意義!
❼ 浪潮雲申報科創板,將接替浪潮信息為母集團「輸血」
作為重要「輸血通道」的浪潮信息,如今似乎已難掩頹勢。於是,浪潮集團一面竭力轉型,靠攏「新基建」,一面調整股權結構,希望再造一個更具想像力的上市平台,將浪潮雲送上科創板。
12月9日消息,中信證券已完成對浪潮雲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當日盤中浪潮系紛紛走強,浪潮軟體漲停,浪潮信息一度漲超4%。然而短暫的「迴光返照」後,兩只股票連續兩天大跌,相較9日盤中高點,浪潮信息已跌去7.6%,浪潮軟體已跌去6.47%。
今年上半年,浪潮集團也曾風光過,彼時作為國內老牌IT巨頭,被稱為「新基建必買標的」受到市場熱捧,其旗下兩個上市平台——浪潮信息與浪潮軟體今年股價已經實現翻倍,然而公司資產質量似乎並沒有得到市場認可,短期炒高後股價持續低迷。
從浪潮信息近期披露的三季報也可看出,其存在主業盈利能力弱靠補貼,研發投入低或技術掉隊,存貨高企跌價風險大等諸多問題,未來前景堪憂。浪潮信息是母公司浪潮集團重要的融資平台,若此次浪潮雲此次能成功登陸科創板,將再添一個重要的融資平台,緩解浪潮集團近年來艱難轉型下的財務壓力。不過,比起宣傳新基建概念,擴大業務覆蓋規模,更重要的或許還是提升研發投入水平與盈利水平,這樣才能真正擺脫不斷尋求外界「輸血」的惡性循環。
被寄予厚望的「小兒子」——浪潮雲
12月9日,據中信證券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6日,中信證券已完成對浪潮雲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並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的總結報告》。
官網介紹稱,浪潮雲成立是一家工業互聯網平台開發商,以混合雲管理模式為基礎,為政府機構和企業組織提供安全防護機制和服務能力,提供覆蓋IaaS、PaaS、DaaS、政府應用、企業應用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2015年,「浪潮雲」品牌正式獨立,彼時母集團承諾3年投入100億元,2017年又追加目標金額到2018年60個億、2019年120個億、2020年240億,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繼承了母集團信息服務經驗與政府關系資源的浪潮雲,在業務拓展上尤為順風順水,已連續多年政府市場佔有率第一、公有雲市場前三。
官網顯示,公司遍布全國的7大核心雲數據中心以及62個地市雲數據中心,為全國25個省150+地市政府以及100萬+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承載了10000+政府部門、超過4萬個應用,為全國245萬公務員提供便捷服務,造福4.7億老百姓,獲得260+個地市企業上雲服務商身份,100+個地市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身份,推動百萬家企業數字化轉型。單從業務數據來看,深度與廣度都令同行望塵莫及。
上市前,浪潮雲在一級市場共完成不少於三次融資。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B輪發生在2019年7月,融資金額達6億元;C輪發生在2020年3月,C+輪融資據稱發生在8月,融資金額1.5億元, 目前估值已突破100億元。
從資方名單來看,前一輪主要引入了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資基金,包括國務院、財政部,上海市國資委,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背景的投資機構等,第二輪則以內部高管持股公司為主, 不過外部戰略投資者,尤其是知名機構投資者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即將報考科創板的新基建新秀,浪潮雲也不忘與政策同步「劃重點」,時刻強調自己根正苗紅的新基建身份。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時指出,算力基礎設施將以數據中心和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而4月9日,在2020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夥伴大會上,浪潮雲提出推進人工智慧、雲計算和大數據的融合發展,全力發展面向智慧時代的」智算中心,時間上甚至略略領先於政策發布,「押題」穩准狠。
而國資背景的浪潮也確實參與了新基建「出題」。11月17日,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浪潮發布了《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再次明確了智能計算中心定義:智算中心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高效支撐數據開放共享、智能生態建設、產業創新聚集,有力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該描述也與浪潮雲的官方介紹高度吻合。
難掩頹勢的「大兒子」——浪潮信息
作為「浪潮系」的老大哥,浪潮信息也曾風光過。今年上半年,由於浪潮信息所提供的x86伺服器是新基建領域的「必備原料」,浪潮系也一度被視作「新基建必買標的」,股價實現翻倍。
但沒有堅實的業績支撐,股價上漲只能是「曇花一現」。從最新財報來看,浪潮信息難掩業績頹勢,且蘊含諸多風險。
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受益於疫情期間遠程會議、遠程教育等行業對雲中心的迫切需求,今年前9個月,公司實現營收455億元,同比增長19%。然而與營收規模增長相比,利潤則少得可憐,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僅為6.28億元,凈利潤率與上年同期持平,僅為1.3%。
由於公司主營業務是伺服器,本質上是個組裝公司, 近年來市場競爭激烈,伺服器市場毛利率逐年走低,於是公司營收規模逐年增長,錢卻越賺越少。 財報顯示,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已經從十年前的20%左右降到現在的11%左右。
盈利能力疲軟,自然也沒有動力投入研發。財報顯示,公司當前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僅為4%,大幅低於其餘頭部 科技 公司,對於技術迭代迅速的 科技 行業來說,研發收入不足必將限制未來的發展動力,浪潮信息似乎正走入惡性循環,慢慢掉隊。
另一方面,公司存貨余額高企,或存在較高跌價風險。 或許是因為管理層對下半年市場的樂觀判斷,上半年公司更狂囤貨。中報顯示,公司存貨余額高達150億元,為史上最高。然而出貨量似乎不達預期,三季度營收甚至下降了8.8%,此時公司存貨余額卻仍高達136.85億元。
由於電子類產品更新較快,跌價風險也更大,這些沒能及時銷出去的貨,反而成了累贅。在半年報中,公司存貨跌價准備累計余額高達9.13億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億元,接近上年同期的五倍,甚至超過了同期的凈利潤。
此前,浪潮信息因三年兩次配售,頻繁募資「補血」也飽受爭議。
2017年7月,公司向全體股東共計配售2.9億股,金額29.98億元,募得資金中有16.7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9.71億元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也就是向全體股東募資近30億,近九成都用來「還債補血」。
2019年7月17日,公司再次發布配股預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配售數量不超過3.22億股,募集資金將不超過20億元。 第二次次公司更加「理直氣壯」,公告表示,此次募得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浪潮不願「斷糧」
浪潮是國內最早的IT品牌之一,旗下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四大產業群組,為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
2010年起,浪潮集團便開始籌劃戰略轉型,由傳統IT產品、方案提供商向雲計算服務商、智算中心服務商轉變,目標是成為領先的「雲+數+人工智慧」的新型互聯網企業。不過,這位昔日IT巨頭想要「由硬體轉軟體」的努力,似乎顯得尤為艱難。
從其羅列的榮譽獎項中,也可側面看出公司近年來的發展狀況。2008年,浪潮集團高居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第3位,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10位;而到了2019年,其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卻已然掉到了第189位。
公開資料顯示,浪潮集團由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山東國投)持股38.88%,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山東國投發債說明書顯示,浪潮集團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25.54億元,凈利潤5.69億元,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9.37億元,凈利潤1.59億元。
分業務來看,浪潮集團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三塊:以伺服器為主的硬體產品,以管理軟體為主的軟體產品,以及以雲服務為主的創新業務。 傳統的硬體軟體業務主要通過上市公司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國際開展,富有想像力的創新業務雲服務則全部放在了即將沖擊科創板的的浪潮雲中。
為了成功送子上科創板,浪潮集團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股權結構調整。去年3月6日,浪潮軟體曾發布公告稱,經核實,公司不持有浪潮雲股權,且與其從事的業務、細分行業均不相同。
今年3月,上市公司浪潮軟體發布權益變動公告,宣布「一拆二」,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浪潮軟體集團將以存續分立的方式分立為浪潮軟體集團和浪潮軟體 科技 (新設)。變動後,控股股東將由浪潮軟體集團變更為浪潮軟體 科技 ,實控人不變。而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浪潮軟體集團的大股東正是浪潮雲。
浪潮雲這邊,在經歷幾輪融資後,股權集中度也被大幅削弱,似乎也是要盡量避嫌。數據顯示,18年完成首輪融資,浪潮軟體持股比例從100%降至42.45%;19年7月開始的幾輪IPO前增資進一步稀釋了浪潮軟體的股份,目前其持股佔比下降至38.1776%,仍為第一大股東。寧波宏惠、寧波康辰、天津同創分別持股12.72%、11.76%、6.83%,其餘機構與個人持股均不超過5%。
此前,浪潮信息作為集團主要的「輸血」來源,頻頻以定增、配股、債券等方式在二級市場募資。 包括上述近三年兩次配股募得的50億元在內,浪潮信息上市以來,融資總額高達115.9億元。
而浪潮集團則通過分紅、減持等方式薅下羊毛。 2014年以來,浪潮信息分紅高達1.26億元,此後每年分紅均不不低於1億元,在18、19年,分紅甚至超過了3億元。然而,大比例分紅主要都進了持股比例41%的控股股東的口袋。近年來,浪潮集團減持超過5%,目前集團持有浪潮信息的股權降到了36%。
若小弟浪潮雲此次能成功登陸科創板,將能接棒大哥浪潮信息,緩解浪潮集團近年來艱難轉型下的財務壓力。不過,比起宣傳新基建概念,擴大業務覆蓋規模,更重要的或許還是提升研發投入水平與盈利水平,這樣才能真正擺脫不斷尋求外界「輸血」的惡性循環。
❽ 浪潮信息股票好不好啊求問
大數據概念股,信息技術板塊,是這一輪牛市的炒作重點,可以關注。不過漲幅過大,要謹防調整風險
❾ 股票浪潮信息今天放大量下跌是什麼原因
股票浪潮信息今天放大量下跌是什麼原因?
第一個封漲停的最好,漲停時間最好限制在十點十分之前。因為短線跟風盤十分注意當天出現的機會,前幾個漲停最容易吸引跟風盤的目光,並且在開盤不久就能漲停,本身也說明主力是有計劃進行拉高,不會受大盤當天漲跌的太大影響(但不是一點沒有影響)。
二、換手率:第一次即將封漲停時,換手率小的當然比大的好
在大盤處於弱市和盤整市時這一點尤其重要,理想情況是普通換手低於2%,ST股低於1%,在大盤處於強市時這個換手率可以適當放寬,對龍頭股也可以適當放寬,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超過5%,包括漲停被打開後又被封住時換手率的情況。
這些對換手率的限定實際上是限定當天獲利的買盤數量和說明當天拋壓的大小,這時獲利盤越小、拋壓越小,第二天的上攻餘地也就越大。
所有的漲幅和盈利全部都是靠自己的運氣。總的來說,看能力,看眼力,看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