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為6G有新消息!概念股全名單來了,僅15隻,機構資金搶籌龍頭股
華為在5G領域已經全球領先,那麼華為在6G網路方面又有什麼准備,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呢?近日,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透露了相關消息。
日前,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做客新浪 科技 《5G大家談》欄目時透露, 華為已經在參與6G相關預研工作,已預研6G以用毫米波段為主,正處於場景挖掘和技術尋找階段。
華為預計, 在2030年的時候,會出現一些6G方面的使用情況 ,目前華為也在積極地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楊濤表示,最近一年來看,中國5G的發展進步很大,第一是在頻率方面,中國是基於中頻來發展5G,全球接近90%的營運商都選擇了中頻這個發展方向。所以,中國在整個5G中頻處於非常好的開端。目前,華為已經手握100個5G商業合同。
此外,中國在整個5G的建設規模上也是處於領跑地位,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建設了19萬個基站,預計到全年會達到50萬到60萬站之間。
近期華為頻遭美國打壓,晶元斷供,孟晚舟遭遇「軟禁」一年半後仍未獲釋,華為在5G方面的領先地位已成美國人眼中釘。
美、日、歐盟已著手研究6G技術
事實上,在去年3月份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就投票決定,為「6G、7G或任何下一代網路」開啟95GHz至3THz頻段;日本已將開發太赫茲技術列為「國家支柱技術十大重點戰略目標」之首;歐盟也已將發展太赫茲通信列為了6G研究計劃。
另外,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也曾介紹,全球不僅僅在研發5G,現在還在研究6G,在芬蘭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它能夠達到100G/秒,到2030年的時候,6G應當能得到部署。
當前5G還沒有全面普及,為何全球還要大力發展6G? 一方面6G多數性能指標與5G相比提升了10倍到100倍;另一方面6G最受關注的還是可以改變生活,《香港經濟日報》網站曾報道說,6G的到來或許是真正的無人駕駛,智能未來的開端。
6G概念股梳理,僅15隻
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發現,截至當前,A股市場6G概念股數量並不多,據不完全統計僅有15隻,最新市值合計2070億元 ,TCL 科技 、信維通信、亨通光電 3家公司市值超300億。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截至中午收盤,6G相關概念股整體跑贏大盤,在為數不多的15隻6G概念股中,半數以上個股呈上漲狀態,TCL 科技 、盛路通信、遠方信息、同方股份4股漲幅居前。
具體來看, TCL 科技 漲幅居首,今日早盤最高漲幅逼近7%,機構資金凈流入4.16億元。作為一隻大盤股,TCL漲幅超過5%的次數少之甚少,自2018年初至今不到30次。據最新消息顯示,TCL 科技 擬向武漢產投發行股份、可轉債及支付現金方式,作價42.17億元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39.95%股權。在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港股華星控股暴漲190%。
遠方信息 早盤股價上漲0.45%,公司是LED和照明光電檢測設備龍頭之一,其曾透露擁有6G相關的太赫茲光譜儀技術,公司一季度小幅盈利。
信維通信 早盤小幅上漲,公司曾在互動平台表示,將持續緊跟通信技術的發展,繼續參與6G及後續新技術的通信網路建設。信維通信最新陸股通持股4.21%,較上月末大幅增加1.24個百分點。
另外, 華訊方舟 太赫茲 科技 產業項目2018年落戶雄安; 大恆 科技 承擔的 科技 部重大儀器專項「基於飛秒激光的太赫茲時域光譜儀」產品已開始銷售; 意華股份 曾公告為華為等客戶提供6G網路需求的300/400G連接器; 奧士康 為配合無線通信領域客戶的需求,公司也在積極開發5G、6G無線通信基站用PCB產品。
㈡ 華為正式發布首款商用5G手機 A股上市公司紛紛被追問是否為供應商
華為首款商用5G手機千呼萬喚終出來。7月26日,華為在深圳坂田總部對外發布Mate20X5G,並將於8月16日正式開售,定價為6199元。
據悉,這不僅是國內首部獲得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5G手機,同時也是當前唯一商用支持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的5G雙模智能手機。
華為首款5G手機的熱度也早已蔓延至A股市場。連日來,多隻「華為概念股」持續走強,7月26日當日,包括金橋信息、勁勝智能、百邦 科技 、茂碩電源和捷榮技術等多隻個股收獲漲停。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投資主題,現在情況正在變化,華為產業鏈有望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8 月迎來 5G手機 上市潮
從6月初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短短兩個多月,中國消費者就有望用上第一批5G手機。7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目前約二十款5G手機可上市,5G設備與終端均已步入成熟階段。
據了解,除了華為,包括中興、vivo在內的多個品牌5G手機也將在8月上市銷售。7月23日,中興通訊搶先發布了國內首款5G手機並開啟預售,售價為4999元。7月28日,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表示,vivoiQOO5G版手機計劃於8月上市。今年商用初期5G手機的產量和銷量不會像4G手機那麼大,而4000元~5000元的售價未來也是有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各品牌5G手機的定價來看,都遠遠低於此前市場「售價過萬」的預期。對此,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解釋稱,5G時代初期不考慮盈利或者不盈利,而是聯合運營商、聯合用戶讓5G市場快速成熟起來。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亦表示,vivo的首批5G手機價格會接近成本價,或者虧本賣都是有可能的,「作為頭部企業,有義務推進5G的快速發展。」
A股華為產業鏈崛起
5G手機不僅讓消費者翹首以待,同時也在資本市場上掀起了一波熱浪,尤其是華為概念股,更是投資者追捧的香餑餑。
此外,滬市上市公司匯頂 科技 第一時間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向華為表示祝賀並透露,華為Mate20X5G版的創新指紋和觸控方案是由匯頂 科技 提供的。
另據集微網日前梳理的華為Mate20X5G版手機供應鏈,供應商中的A股上市公司還包括比亞迪、歐菲光、京東方、藍思 科技 、合力泰、同興達、立訊精密、長盈精密、深南電路、滬電股份、歌爾股份、欣旺達、德賽電池、聞泰 科技 等十數家。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業內人士看來,華為產業鏈在A股市場崛起已是大勢所趨。東莞證券的報告稱,5G商用加速,有望充分提振下游手機市場需求,新一輪換機周期即將開啟,其中終端天線、射頻前端、終端PCB、電感等細分領域受益明顯,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國金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則表示,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ICT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一個投資主題,孕育了以立訊精密、信維通信、歐菲 科技 為代表的一批百億市值明星公司。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看好華為產業鏈成為A股市場未來5-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在新一輪智能化浪潮下,華為公司將從過去的跟隨者轉型成為新 科技 周期的引領者,通過創新驅動與供應鏈公司形成上升螺旋共同演化成長。」
(編輯 上官夢露)
㈢ 「5G胞兄弟」,F5G是什麼F5G概念股大全
6月15日, 華為夥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將開啟, 華為雲將在本屆大會發布一系列創新雲服務,覆蓋經驗即服務、技術即服務和基礎設施即服務,並發布新的生態策略,還將舉辦「F5G智簡全光網,用光重塑行業」等多場主題演講。
那麼F5G是個什麼東東呢?和5G有什麼關聯呢?這個方向有哪些投資標的呢?下面,萬利哥就帶大家一一分享。
F5G是第五代固定通信網路,由歐洲電信標准協會(ETSI)定義,致力於從光纖到戶邁向光聯萬物。F5G基於光纖通信技術,具有超大帶寬、全光聯接、低時延、安全穩定等特點,支撐實現千兆家庭、萬兆樓宇和T級園區,並賦能千行百業體驗高品質網路,尤其適合企業園區、數據中心互聯、電力交通數據承載等基礎設施應用。
因此,F5G更適合需要 固定接入場景,比如家庭或者個人企業 里。如果說5G是天上一張網,那F5G就是地上一張網。2020年2月,ETSI正式成立F5G工作組,加速光纖到戶到光聯萬物進程。因此,只有F5G和5G的協同聯動,才能加速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對於F5G網路,裡面涵蓋了很多新型技術,比如10GPON、Wi-Fi 6、100G/200G/400G光模塊、OSU-OTN等技術。
F5G在未來5年將帶來至少千億級的產業投資空間。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全球光通信產業白皮書》測算,2020年全球光通信產業達1.4萬億元,而到2025年將達到3.2萬億元。可以預見,F5G千兆光網將持續賦能千行百業,帶動萬億市場空間。
初靈信息(300250.SZ) :主要從事信息接入方案的設計及相應設備的研發生產,提供F 5G+5G+WIFI6+智能運維平台+安全 等。
博創 科技 (300548.SZ) :光通信領域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領先的企業,提供 10G PON OLT光模塊 、光分路器、密集波分復用(DWDM)器件等都是服務F5G產品 。
烽火通信(600498.SH) :國內光通信產品布局最全企業,主營通信系統設備、光線及線纜、數據網路產品等,公司光通信設備全球份額前五,國內前三,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亨通光電(600487.SH) :國內光通信、通信電纜、電力電纜產品最齊全的綜合性線纜龍頭, F5G將對光纖光纜產生更多連接需求,光纖光纜作為光纖網路和F5G最其礎的支撐產品其市場有望得到提振。
華工 科技 (000988.SZ) :公司主營光通信+無線通信、激光先進設備、感測器三大業務, 公司圍繞5G、F5G、數據中心、智能 汽車 、5GtoB五大應用場景,為客戶提供智能「光聯接+無線聯接」解決方案。
上港集團(600018.SH) :公司主營集裝箱、港口物流、港口服務、散雜貨等業務,公司全球首次將F5G超遠程技術應用在港口作業場景的企業,2021年,公司超遠程智慧指揮控制中心正式成立,實現了百公里外「隔空吊箱」。
光迅 科技 (002281.SZ) :公司產品主要為 5G前傳、 10GPON、100G/200G/400G 數據通信模塊、超寬頻光放大器、新型智能器件、相干器件和模塊等, 公司在 全球十大光模塊廠商排名第四,份額8%;另外, 公司募投項目中的高端光通信器件生產建設項目,擬生產的產品有 5G/F5G光器件610.00萬只 、相干器件、模塊及高級白盒13.35萬只、數通光模塊70.00萬只等,公司 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瑞斯康達(603803.SH) :國內光纖通信接入設備的領軍企業,主營 傳輸產品 (支持10GPON、接入OTN/M-OTN設備等)、寬頻產品(OLT、ONU、政企融合網關、安全網關、智能家庭網關、Wifi5/6 組網終端)、雲網融合產品(SD-WAN)、無線產品線(5G基站)。
共進股份(603118.SH) : 公司是國內龍頭寬頻通訊終端生產商,主要以ODM模式為中興通訊、SAGEM電信、上海貝爾、烽火通信等國內外通訊設備提供網路通訊類產品的製造服務。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DSL(ADSL、VDSL)終端系列、光接入(EPON、GPON)終端系列、無線(Wi-Fi)、移動終端系列。目前公司積極推進與WiFi-6結合的10GPON產品,5G+WiFi-6助推業務持續放量。
中際旭創(300308.SZ): 全球領先的光模塊供應商, 國內光模塊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已位居全球第二。公司主營高速光通信模塊、中低速光通信模塊、光組件等。全行業最早發布800G光模塊產品的公司。北美市場高端光模塊激增、收購成都儲翰後產業布局更加完善、轉讓中際智能全力聚焦光模塊業務。
銘普光磁(002902.SZ) : 主要從事通信磁性元器件、通信光電部件、通信供電系統設備及通信電源適配器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在中國加大數字化新基建背景下,擁抱F5G,也是構建5G全產業鏈的一環, 在不遠的將來,F5G將實現光纖到桌面、光纖到房間,光纖到機器、光纖到數據中心,直至融入千行百業。
寫在最後,以上就是萬利哥,針對F5G相關知識的梳理,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創作的最大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股票#
㈣ 華為5g期貨能買嗎
不能,打著華為5g的股票都是騙人的,別信什麼華為5g短股,你不要加他們的二維碼了。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由任正非於1987年創立,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㈤ 華為發布5G基站晶元 相關概念股稱霸A股
後市建議關注5G電訊設備產業鏈及雲服務企業昨日,華為發布了業界首款5G基站晶元—天罡晶元,並同時推出性能最強的5G終端晶元Balong5000,引起市場一片歡騰。受此消息刺激,昨日晶元、半導體等相關概念集體大幅飆漲,多隻個股漲停。
華為發布業界首款5G基站晶元
昨日早間,華為在5G發布會暨2019世界移動大會預溝通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晶元——華為天罡。據悉,天罡晶元擁有超高集成度和超強算力,性能比以往晶元增強約2.5倍,尺寸和功耗雙雙下降,且供應的頻譜可達200M;並且可以讓市面上存在的90%的基站在不更改供電的情況下直接升級5G,並將基站重量減少一半。華為稱,目前已經獲得30個5G商用合同,25000多個5G基站已發往世界各地。
此外,華為還推出了性能最強的5G終端晶元Balong5000,同時支持NSA和SA雙架構,並在此基礎上發布了第一款搭載Balong5000的終端產品——華為5G CPE Pro(接收Wi-Fi信號的無線終端接入設備)。據華為介紹,Balong5000不僅是首款單晶元多模的5G晶元,可支持3G、4G和5G,同時具備能耗更低、延遲更短等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華為,近日來自北京市的利好消息也給5G添了把火。1月22日,北京市頒布了《北京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宣布未來3年投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發展5G網路,實現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重要功能區、重要場所的5G網路覆蓋,目標是為北京市帶來2000億元人民幣的5G產業收入,以及拉動規模達1萬億元的信息服務業。其中,北京新機場、2019年北京世園會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成為5G網路的重點服務場所。
相關概念股集體飄紅
在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A股相關概念股率先異動,紛紛飄紅。昨日,集成電路概念、晶元概念、半導體及元件三大板塊當之無愧地稱霸A股,排名前三。集成電路概念全天大漲3.07%,晶元概念、半導體及元件兩大板塊則緊跟其後,全天漲幅超2.4%(含)。此外,華為概念、5G概念板塊全天漲幅也不俗,均超過了1.4%。
個股方面,富瀚微、蘇州固鍀、士蘭微、兆日科技、同有科技、盈方微、卓翼科技、中石科技、貝通信、聞泰科技等10隻個股均在早盤很快直線拉上漲停並全天再未打開;北方華創、揚傑科技、聖邦股份等全天漲逾6%;上海貝嶺等近20隻個股漲超4%。總的來看,相關概念板塊里,收綠的不超過十分之一。
對於後市的發展機會,海通證券認為,國內城市將會相繼落實5G投資計劃以及在部分重點城市發放商用牌照,估計今年第二季會出現「主題行情的階段性高點」,到明年年底前仍然是內地投資5G通訊設備的黃金時期。考慮到電訊營運商有機會擴大資本開支,海通證券建議重點關注5G電訊設備產業鏈及雲服務企業。
東北證券則建議關注半導體產業鏈企業,如北方華創等。此外還建議關注以下多個領域的低估值細分龍頭公司:高頻通訊和高端線路板:合力泰,生益科技,智能家居和家居AI:魯億通,和而泰,東軟載波,新能源和智能汽車:萬安科技,億緯鋰能,半導體:北方華創,富瀚微,士蘭微。白馬股:大族激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三安光電,歌爾股份等,電子漿料和催化劑:國瓷材料,FPC:弘信電子、依頓電子,汽車電子:保隆科技。
(文章來源:每日商報)
㈥ 華為5G手機發售!預約量破100萬 概念股已隨之大漲
在中興5G手機發售之後,華為的5G手機也要來了。
華為5G手機發售
8月16日,華為Mate 20 X 5G版在10:08正式發售,售價6199元(8GB+256GB) 。作為華為首款開賣的5G旗艦,華為Mate 20X 5G搭載麒麟980+巴龍5000雙7nm晶元模組,全面支持三大運營商的5G頻段,具體包括中國移動N41和N79 5G頻段、中國聯通N78 5G頻段和中國電信N78 5G頻段。
此前一日,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號發布文章表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點,華為Mate 20 X (5G) 預約量已突破100萬。有分析認為,市場之前預估5G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大致為500萬部,由此看華為5G手機預約數量似乎超過市場預期。
相關概念股大漲
受華為5G手機發售的消息帶動,華為概念、OLED、消費電子、5G等多個相關概念股紛紛拉升。
其中5G概念股持續拉升,截至收盤沃特股份、武漢凡谷、天和防務、和而泰等漲停,科創新源漲近9%。
與此同時,OLED板塊午後沖高,截至收盤,弘信電子、領益智造強勢漲停,長信科技、歐菲光、麥捷科技、香山股份等個股紛紛跟漲。據官網介紹,華為Mate 20 X (5G)正面搭載7.2英寸OLED全景巨幕屏。
5G手機陸續發售
中國信通院在近日發布報告稱,7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419.9萬部,同比下降7.5%。2019前7個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20億部,同比下降5.5%。值得注意的是,5G手機在7月開始出貨,當月出貨量為7.2萬部。
5G手機將降至2000元?
不過,目前已經公布的5G手機均售價不菲,大部分突破了萬元大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5G手機高價格是由於出貨量少和產業鏈不成熟帶來的高成本,未來有較大降價空間。
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5G手機價格昂貴,主要原因是因為出貨量較少。而到了明年年中,3000元到5000元價位的5G手機將會出現,價格還會持續走低,甚至會出現2000元左右的5G手機。
中泰證券的研報也表示,預計明年一季度將迎來5G手機的全面推出,價格也會持續優化。今年底和明年初將迎來手機出貨量的預期拐點,明年將出現2千元價位的5G手機,並見證其滲透率的顯著提升。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也表示,隨著5G手機晶元成本降低和其他工藝逐漸完善,明年下半年5G手機將迎來銷售高峰,2020年年底5G手機售價將集中在2000元到3000元。
華為產業鏈打開新空間
作為傳統消費旺季,三季度5G新機將密集發布和上市,消費電子產業鏈或將進入備貨高峰。
華創證券認為,華為手機出貨逐步恢復,並且大力布局智慧物聯,華為產業配套迎來機遇。華為此前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告華為手機出貨逐步恢復,全年預計2.4億部。華為近期系列動作充分利好本土供應鏈,亦將加速半導體等核心元器件本土化進程。
中金公司認為,品牌5G手機將陸續上市,滲透率持續提升。華為首款5G手機的低定價可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積極性,在第一批消費者的助力下,5G 網路參數與終端功能將進一步得以優化成熟。
開源證券指出,華為5G手機正式發布為手機產業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華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業績釋放期。除了華為,包括中興、vivo在內的多個品牌5G手機也將在今年上市銷售。同時近期蘋果預計將在秋季發布iPhone,市場或將掀起一波「換機熱」,消費電子端上市公司業績預期有望改善。產業鏈中,終端天線、射頻前端、終端PCB、電感等細分領域受益明顯,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財富證券表示,2019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1億部,同比下滑2.6%,環比增長6.5%,為近四個季度內最好的季度表現。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回暖,換機需求有望逐步釋放。目前,國內手機產業鏈廠商二季度業績表現回暖以及台積電和蘋果公司對下半年消費電子旺季的展望反映智能手機廠商備貨相對積極。從現在的時點看,5G商用進程的推進將帶動電子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行業中保持較高業績增速的標的有望受到市場長期關注。此外,從估值角度看,行業配置安全邊際較高。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研究中心)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㈦ 港股華為5G、股買600秒的買跌賠了百分之九十九了怎麼回事
華為並未上市,「華為5G」股,純粹是騙局。
㈧ 華為產業鏈崛起背後:近九成相關概念股預計上半年盈利
數據統計顯示,在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114家華為概念股中,有101家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佔比89%。
業內認為,華為上半年業績逆勢增長,給了上下游產業鏈公司很多信心。隨著華為在5G以及多個領域的崛起,華為產業鏈上的公司業績也值得期待。
101家華為概念股預計上半年盈利
7月30日,華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同時,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達到1.18億部,同比增加24%。
具體來看,凈利潤最高的公司為TCL集團,接下來依次為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滬電股份。
根據公告,TCL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0億元-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6%-39%。基本每股收益0.1499元-0.1649元。
立訊精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14.04億元-15.69億元,上年同期為8.26億元,同比增長70%-90%。
對此,公司表示,預告期內,雖然所處行業整體經濟環境挑戰,但公司基於前期在消費電子產品和客戶的完整規劃,通信、工業及 汽車 電子產品和客戶的多年提前布局,以及自身強大的項目落地能力,預告期內,公司業績將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同花順數據還顯示,有20家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翻倍,凈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依次為東方通、智動力、華勝天成,增幅分別為2646%、1785%、1418%。
其中,東方通預計2019年上半年盈利4380萬元至442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621.51%-2646.37%。報告期內,公司基礎軟體、信息安全等主營業務持續保持增長,營業收入及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均有較大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拓應急安全等新興市場,布局5G、工業互聯網、軍工信息化等新興領域,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
近日,東方通在官方微信稱,公司作為鯤鵬雲生態夥伴,受邀參會並參加「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的發布。公司表示,東方通已經完成了應用伺服器中間件TongWeb等產品與鯤鵬雲兼容適配認證,成為「華為雲鯤鵬凌雲計劃」生態夥伴。
智動力在7月26日晚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2億元,同比增197.99%;凈利潤7714.87萬元,同比增1785.17%。基本每股收益0.37元。上半年,得益於貿 易戰情緒邊際緩和及5G推動行業內生需求復甦兩大因素提振,消費電子行業迎來良好發展時機。
華為產業鏈崛起背後
華為上半年業績數據還顯示,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華為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下,產業鏈公司望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投資主題,現在情況正在變化,華為產業鏈有望成為A股市場未來5年-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7 月26日,華為首款商用5G手機Mate20X(5G)在深圳正式發布並同步開啟預約。據悉,這是擁有「國內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5G手機,標志著5G手機時代正式開啟,產業鏈也隨之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有分析師認為,華為5G手機正式發布為手機產業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華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業績釋放期。華為
5G領先全球2-3年,作為龍頭將打開5G創新空間,引領通信、手機、車聯網等相關 科技 產業鏈向國內轉移。
來源: 證券日報
㈨ 華為5g概念股票代碼
華為是全球5G標準的主要貢獻者,華為5g概念股有興森科技(002436)、通宇通訊(002792)等。
1、興森科技(002436)2018年6月份,興森科技擬通過基金增資深圳市華榮科技有限公司人民幣10,000萬元,占股20%。華榮科技從2001年成立初期的傳輸,網路拼裝總裝業務發展到現在的天饋,企業網,能基,傳輸,網路,無線總裝業務。業務模塊幾乎覆蓋了整個華為技術通信設備的總裝產品,是目前華為技術的所有EMS廠商中業務類型最全的一家核心供應商,2017年營業規模超17億。
2、通宇通訊(002792),在通信設備集成商方面,公司客戶包含華為公司,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中興通訊全球前5大設備集成商。目前,公司已擁有中國移動,中興通訊,華為公司,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諾基亞,印尼信業,日立八木天線,俄羅斯瑞科等核心客戶,在國際市場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
3、華星創業(300025),2017年,運營商客戶方面,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幾個大省業務保持穩定,主設備廠商客戶方面,公司從華為,中興,諾西,愛立信獲得工程優化業務量在2016年基礎上有所增長,合作區域保持穩定。
4、信維通信(300136),公司於2018年10月17日在互動平台披露,公司是Mate20系列產品中包含NFC,MIMO等天線及無線充電模組的主力供應商。公司是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後續公司會進一步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持續加大對客戶的產品覆蓋及市場份額。
㈩ 震撼!華為首款5G手機,網上預售已超過100萬台!(相關股分析)
8月16日,華為首款5G手機Mate20 X(5G) 在國內正式開售。據媒體報道,網上預約量已經超過100萬,遠高於之前的市場主流預期。
根據國泰君安電子研究團隊測算,明年起5G手機將迎來大規模換機潮,出貨量或超過2億。
由於智能手機本身滲透率已經很高,所以此輪換機熱潮中業績彈性最大的,未必是手機廠商本身,而會是產業鏈上的核心元器件提供商。
從基帶晶元到天線、從攝像頭到觸摸屏...大潮之下,5G手機產業鏈究竟和4G時代有何差異?就此話題,我們邀請到國泰君安研究所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聰和他的同事張陽做客《首席相對論》,和我們分享5G換機大潮帶來的終端革命。
01
和4G手機相比
5G手機在構造上有何不同?
從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跟4G手機相比,5G手機最確定的變化在於兩者射頻端的不同。
*關於5G手機和4G手機核心區別的解讀
請點擊《5G手機的核心秘密是什麼?》查看我們的往期報告內容
射頻端的變化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基帶晶元, 用來做編解碼。目前市面上來看,高通、華為、三星在這塊都推進的非常快。
尤其是華為,在5G基帶晶元這一塊相對比較領先。比如最近發布的華為MATE20X,用的就是自己的NSASA雙模5G晶元,而像高通現在的5G晶元,還是X50的單模晶元。
第二個是射頻前端晶元。 射頻前端晶元的市場規模,目前在150億美金左右,可以預計,在未來3年左右的時間裡面,整個射頻前端的晶元會有一個快速的增長,到2035年,整個行業規模應該能達到350億美金。
除了前端晶元,射頻前端其實還包括了像濾波器、功放、開關、LNA這些組件,在這些細分領域,我們也看到國內的廠商正在逐漸突破,出現一些國產替代化的趨勢。
第三部分是天線。 天線設計主要分為sub6G和毫米波兩個頻段。我們目前看到LCP、MPI這兩種性能更好的材料,會被逐漸引入並成為sub6G這一頻段天線的主流材料。
在毫米波方面,高通、三星選擇通過半導體的AiP工藝,將天線寄存在晶元里,這樣就可以把射頻前端的晶元、電源管理的晶元封裝在一起,成為一個集成模組,進一步減少空間。
02
射頻端供應鏈中
哪些廠商正在實現進口替代?
基帶晶元主要是華為、三星、高通、MTK、展訊這幾家,目前 華為 在這一塊已經做的非常好。
射頻前端晶元,還是Skyworks、Avago、Qorvo這三家比較領先,加上日本的村田,目前這四家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但是現在因為像貿易戰這樣的事情,特別是華為被美國列入黑名單以後,國內的射頻前端廠商也有機會切入到一些低端手機的晶元供應產業鏈中,我們可以看到 卓勝微、漢天下 這樣一些國內的廠商開始起量,而且在一些低端或者技術門檻相對比較低的領域,逐漸實現了一些進口替代。
天線這塊我們國內廠商參與的相對較多。在sub6G赫茲這個頻段,LCP或者MPI的天線可能會成為一個主流方案,我們判斷LCP未來會迎來一個不錯的增速。
LCP供應鏈是個什麼情況呢?我們可以從蘋果的供應鏈去看。蘋果已經開始用LCP天線了,雖然它不是5G手機,但是已經開始用了。
LCP主要分四個環節材料、覆銅板、軟板和下游的組裝。蘋果的材料、覆銅板和軟板用的都是村田,下游組裝是 立訊精密 和安費諾兩家,這一條LCP供應鏈應該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一條供應鏈。
材料端,目前還是以日本廠商為主,除了村田、還有松下、東麗都在提供。
軟板端,我們國內的軟板廠商,包括 東山精密、鵬鼎控股 ,在這方面進展非常好。
組裝這塊,國內傳統的天線廠商, 信維通信和電連技術 現在也在投入去做。
LCP之外,毫米波頻段的天線設計這塊國內廠商相對參與的比較少。
因為相對來說AiP是一個晶元級的天線,更多的還是高通、三星一些晶元廠商在參與。國內的廠商較多的出現在封裝環節,像 環旭電子、長電 科技 在這一部分都有很多的積累,包括 立訊精密 ,現在也開始切入這一塊。
03
模組化晶元趨勢
會給低端供應商帶來哪些沖擊?
模塊化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趨勢。
如果我們打開華為上半年發布的 MATE 20X(非5G版),我們會發現,其實裡面只用了兩塊晶元,一塊中低頻的是Skyworks的,一塊中高頻的是Qorvo的。
對一些高端的手機而言,他們更喜歡用一些集中化的模塊,去減少晶元的佔用空間,另一方面,也因為高端手機的價格相對較高,用得起這樣的方案。
但是一些中低端的手機,目前使用分離器件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華為和三星的中低端手機,用的就是單獨的濾波器、單獨的射頻開關,對於中低端手機而言,這是更具性價比的一種方案,我們判斷未來還會長期存在。
也有一些廠商會從一個單獨的器件去升級做一些模塊組件。比如我是做視頻開關的,但是也去整合濾波器、PA這些,把一些低程度的模塊升級到高程度的模塊。
整體上而言,中低端手機對分離器件的需求,是會長期存在的。
04
sub6G頻段和毫米波頻段
有什麼區別?
目前我們看到國內的5G建設還是以sub6G為主,未來各家手機廠商去推5G手機的節奏,大概率也會遵循從sub6G到毫米波的這個路徑。
後推毫米波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目前大部分的網路不支持,另一個原因是毫米波手機,不管是從射頻端還是整體手機的設計,難度要比sub6G大很多。
目前在毫米波領域研發實力最強的,無疑還是蘋果。我們覺得明年,蘋果手機是有可能直接推毫米波手機的,特別是美國、日本這種可以直接使用毫米波的地區。其他品牌,可能還是需要從sub6G慢慢過渡到毫米波。
05
除射頻端之外
5G手機終端還包括哪些變革?
除了在射頻端的一些變化,5G手機另外一個比較確定的應用創新是光學組件。
因為實事求是地講,射頻端的變化,只是承載了一個網路上的對接需求,它是這個手機正常使用的基礎,並不真正是應用端的變化。
5G投資機會的三個點,先基站建設、再手機射頻端,最後手機應用。以視頻為基礎的手機應用,未來持續發展的趨勢還是非常確定的。
第一個是拍照。大家看到的攝像頭,從一個變兩個,從兩個變三個,這個過程肯定還會繼續進行。
另一個是AI應用。我個人判斷,後年開始,後置的TOF應該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目前從產業鏈反饋的情況來看,蘋果、華為,明年都會上後置TOF的產品。
06
5G手機換機潮
會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重要拐點
我們最近也走訪了一些主要的基帶晶元公司,會發現其實5G手機的推進速度比現在一些主流的咨詢機構預測的要樂觀的多。
一些咨詢機構預測5G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大概在1000萬出頭,明年估計有一個億以上,但是從我們來看,是遠遠不止的。根據我們的統計,現在6家主要基帶晶元公司的流片量,今年應該在4000萬以上,明年應該能超過3億片,從手機出貨量來看,今年應該能超過2000萬,明年保守估計也有2億以上。
2億以上的出貨量是什麼概念呢? 基本上意味著,明年你能在市場上買到的旗艦機都會是5G手機。
並且我們預計可能不僅僅是旗艦機,會有個別激進的廠商會把中高端機型也換成5G,手機應該會從今年的四季度開始,進入到一個全面爆發的時期,我們預測,這一波換機潮應該會持續2-3年的時間。
另外一些咨詢機構認為,在智能手機高滲透的情況下,5G手機很難再迎來一次井噴式的發展。我們對此持保留態度,主要有三個原因:
1、自2017年四季度蘋果發布iPhone X以後,其實整個手機行業已經走了一段時間的下坡路,目前即將進入一個重新提振的拐點。
2、從量上來看,手機使用人群基數已經很大。哪怕只有個位數的增長,也是非常龐大的群體。
3、從價上來看,5G手機的單機價值量比4G手機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價格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增幅。而從消費升級上來說,購買高端手機的人,會越來越多。
所以,量價齊升,疊加幾家頭部公司的集中度提高,這個增速將會非常可觀,5G的換機潮對行業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的。
所以 5G走進現實,必然帶動整個通訊乃至整個網路世界的盛宴。我們做股票投資的朋友,一定要對以華為為首的,整個華為產業鏈上的股票有足夠的重視! 如果想做華為概念的股,刀哥給一張圖給大家,記得收藏起來:
把這張圖保存起來,下半年的大行情,全在這里了!
對面華為產業鏈這裡面的個股,刀哥精選的4支細分子領域龍頭股,做了一個文檔,大家需要的話可以找我拿, 私信我「178「,私信「178 」就可以拿到了。
上一次給大家的是 科技 6支龍頭股文檔,現在去看看那6支股走勢怎麼樣非常好吧,為什麼,就是下半年的主基調。有些朋友為什麼賺不到錢,究其原因,在主線行情,來的時候發現不了,等漲上去了,才發現,再買就是會被套。結果到那時候就是高位了!所以咱們一定要在行情啟動階段發現它,把握它! 私信我「178「把華為的這四個精選股拿回去研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