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天津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股票

天津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股票

發布時間:2022-12-30 07:48:13

Ⅰ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大專嗎

1、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大專嗎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大專學校,該校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轉制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天津市高職示範校。
2、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簡介
學院由天津濱海新區政府主辦,服務環渤海經濟圈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坐落在天津濱海新區和天津自由貿易區的核心區,東臨渤海,西接天津中心城區、北抵首都京城,經濟活躍,交通便利。濱海新區和天津自貿區的強勁發展,為學院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為濱海學子就業成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學院堅持「辦學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社會,教學以就業為導向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和「立足高職,服務濱海,質量為本,突出特色」的辦學方針,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院設有南、北兩個院區,學院本部設在北院區。共佔地1000畝,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擁有機械加工與自動化、國際物流與現代服務、旅遊與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管理與服務、國際語言、藝術設計、國際商務、建築工程技術與管理、園林等校內實訓基地,100多個實訓室;還與企業合作建有20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專業學習實訓提供了保障,為學生實習就業創造了條件。

校園網互聯互通,有線、無線全覆蓋;體育、文化、生活設施完善,綠草成茵、湖波瀲灧,校園文化氣息濃郁。

學院現有固定資產總值3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937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60萬冊,電子圖書27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上千餘種。

學院圍繞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大方向,形成了以商工類專業為主,機、電、經、管、建、外、藝類等專業多元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和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成人學歷教育和社會繼續(培訓)教育為補充的「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

學院設有經濟管理系、國際商務系、物流管理系、建築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應用藝術系、國際語言學院和基礎教學部和體育教學部以及繼續教育學院等辦學實體。形成了「智能製造技術」、「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現代管理與服務」、「生態城市工程建設」、「藝術與創意設計」 等六大專業組群。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焊接技術與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園林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酒店管理、會計、工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建設工程管理、建設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國際金融、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貨運代理)、連鎖經營管理等29個專業和20多個成人教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在籍成人教育學生3000餘人。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雙師型」的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近300名,還聘請140多名行業、企業的技術專家和管理骨幹擔任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學院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將企業搬進校園、課堂搬進企業的「職業導向、做學一體,形式多元」的教學模式改革。形成了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辦學模式。學院的每個專業都建立了有專家、學者、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了「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政、行、企、校、研」五方協同的「天津市濱海職業教育集團」。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秉承「崇德尚能、學以致用」的校訓,弘揚「敬業、創新、務實、奉獻」的學院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了86個學生社團;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營造了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學院實行「雙證書」制度,積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與行業合作,建有多個專業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站及考點,畢業生職業資格取證率為99.6%,就業率長期在95%以上。學院已經成為天津濱海新區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和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

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學院按照天津濱海新區功能定位和支柱產業的發展要求,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圍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推進以就業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深化各項改革,提升學院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把學院建成一所教育理念先進,地域特點突出,高職特色鮮明,地區建設一流,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院校。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郵編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有哪些專業 附好的重點專業名單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學費標准,各專業學費每年多少錢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宿舍條件,宿舍幾人間環境好不好(圖片)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怎麼樣 評價排名好不好(10條)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學費標准多少,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各專業學費標准設置

Ⅱ 天津到沈陽高鐵時刻表查詢

天津到沈陽高鐵時刻表如下:

車次, 始發站, 終點站, 車輛類型, 發站, 發時, 到站, 到時, 里程, 歷時

G369天津西,沈陽北,高速動車,天津07:33,沈陽北11:48,745,04:15

G373天津西,哈爾濱西,高速動車,天津07:50,沈陽11:56,741,04:06

G383北京南,吉林,高速動車,天津08:20,沈陽北12:42,666,04:22

G381北京南,哈爾濱西,高速動車,天津08:38,沈陽北12:25,666,03:47

G1241/G1244濟南,長春,高速動車,天津09:45,沈陽北13:32,666,03:47

G1265/G1268青島北,長春,高速動車,天津10:40,沈陽北14:29,666,03:49

G1205/G1208青島北,哈爾濱西,高速動車 天津10:47,沈陽北14:36,666,03:49

G1245/G1248青島北,哈爾濱西,高速動車,天津12:42,沈陽北16:37,666,03:55

天津簡介: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Ⅲ 華海灣新河尚城屬於哪個社區

魏庄社區。華海灣新河尚城位於德州市德城區,屬於魏庄社區。德城區,為山東省德州市轄區,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德州市的中心城區,北依京津,南靠濟南,地處天津濱海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Ⅳ 欽州學院是本幾啊

欽州學院是二本。2018年12月,教育部致函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欽州學院更名為北部灣大學。

北部灣大學(欽州學院)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濱海新區,是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共建。學校是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首批理事高校、廣西新建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產教融合創新實驗項目」基地院校、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項目單位。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海洋學院、海運學院、機械與船舶海洋工程學院(工程訓練中心)等18個教學單位,開設49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19個專科專業。

(4)天津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股票擴展閱讀:

1、學科建設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北部灣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領域(3個):化學工程、物流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2、教學建設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8門):數學建模、公共教育學、工程制圖、古代漢語、物流學、坭興陶藝、港口物流、教師禮儀。

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製造技術與創新創業實訓中心、石油化工實驗教學中心、電子與信息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自治區級協同育人平台(2個):坭興陶工藝與創意文化協同育人平台、石油化工應用型創新人才協同育人平台。

自治區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航海虛擬模擬實驗實訓中心、陶瓷藝術設計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濱海旅遊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廣西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基地(1個):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修基。

廣西優勢特色專業(5個):海洋科學與漁業、機械與船舶海洋工程、石油與化工、經濟與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

Ⅳ 京津冀一體化的合作協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進京津雙城聯動發展,京津兩市於2014年8月6日在京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根據協議制定的9個方面、30個重點領域內容,兩市將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協同建立規劃編制合作機制
積極參與頂層設計。共同做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相關規劃的編制工作。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財辦等部門起草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制定實施交通、生態和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
深化兩市規劃對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下,兩地相關部門加強規劃對接,共同研究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產業轉移對接、公共服務一體化等區域性重大問題,修改完善兩市相關規劃。進一步完善兩市規劃空間基礎數據平台,共同研究京津走廊地區的城鎮空間布局、生態廊道劃定和區域重要基礎設施,達成規劃共識,積極探索建立兩市交接地區城鄉規劃共同審查機制。
協同構建互聯互通現代交通網路體系
共建交通運輸體系。共同科學規劃、有序建設區域軌道網、公路網和客貨運樞紐,提升京津運輸服務水平,增強區域運輸安全保障,形成海港、空港、無水港、城市軌道、城際鐵路、公路協同運行的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區域交通運輸體系。北京支持天津建設區域貨運交通樞紐。
研究制定交通一體化實施方案。統籌兩地交通發展規劃,完善京津冀綜合交通合作會商機制,建立「同圖同步」溝通銜接機制。共同配合國家有關部門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利用客運專線和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市郊列車實施方案》和《提高進京車輛通行便利性實施方案》。
共同爭取推進京津高鐵二線建設。綜合考慮區域城鎮群空間布局、產業功能布局和區域重大生態廊道布局等因素,研究從北京到濱海新區的具體線位和站點設置,共同爭取國家有關部門規劃建設京津高鐵二線。結合北京新機場綜合交通規劃,共同深入研究與新機場銜接通道。
提升海空港服務能力。北京支持天津強化天津港集裝箱干線港功能,建設天津南部港區30萬噸級航道,深化京津無水港合作,強化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不斷提升為首都服務能力;共同爭取民航局增加天津機場航班、航線,緩解首都機場客貨運壓力。
推進京津公路順暢連接。北京加快建設京台高速公路,實現北京與天津南部港區的連通。加快建設京秦高速公路,盡早實現京津秦連通。實施天津高王路與北京德覓路連接等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改造。雙方與河北省共同研究推進首都地區環線東北部高速公路繞出北京的方案。
協同改善生態環境
建立生態保護規劃協調機制。共同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京津冀整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研究建立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研究由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共同出資建立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基金。建立京津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共同推進區域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及應急聯動。共同向國家申請相關科研項目,為京津冀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提供技術支持。
聯防聯控治理大氣污染。共同實施區域內燃煤電廠、水泥廠及大型燃煤鍋爐脫硝治理工程,推進重點石化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率先統一實施機動車燃油國五標准,加快新能源車推廣應用。發揮中關村技術和產品優勢,支持中關村企業參與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開展區域聯動執法,共同治理重點污染源。共同落實2014年APEC會議環境保障措施。
推進水環境改善。共同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劃定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協同治理流域污染,強化各類污染源的治理與監管,盡早實現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到相應功能區標准。建立跨界河流水質監測制度和區域流域水環境管理會商及水污染事故應急聯動機制,加強水污染防治技術合作交流。共同爭取國家對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持北京納入南水北調東線供水范疇,雙方會同河北省共同爭取將永定河(含永定新河)生態宜居廊道建設納入國家重大戰略,增加永定河生態補水量。
推進清潔能源利用。共同實施壓減燃煤措施,進一步加大潔凈煤技術、太陽能、風能利用力度,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北京支持天津在內蒙古能源化工綜合基地項目以及通道建設,加強雙方天然氣保障供應合作。共同爭取國家加大對兩市的天然氣、外送電等清潔能源保障。
深化再生資源回收處理合作。共同加強固廢物流監管,強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實現京津再生資源在天津子牙循環經濟園區集中規范處置。
共建京津生態走廊。利用好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的契機,共同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加快北京通州到天津境內京杭大運河恢復通航的工作進程。共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植樹造林重點突破工程,做好環首都國家公園的選址和規劃工作,加強京津兩地工程建設布局、技術支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協同打造合作示範區
高水平建設合作示範區。結合天津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在位於天津寧河縣的北京清河農場西區,京津兩市共同建設合作示範區,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聯動發展新亮點。重點發展環境技術、健康醫療、文化教育、旅遊休閑度假、高技術研發及高端商務商貿等產業。
建立合作示範區統籌協調機制。兩市共同支持示範區項目建設發展,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推動京津兩市優質醫療、教育、科研等資源入區發展。
協同推動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
聯合打造創新發展戰略高地。發揮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天津現代製造中心的優勢,整合創新資源,推動產業升級,完善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以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等園區為重點,沿京津協同發展主軸,共同推動雙方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分工合理的創新發展格局。
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天津濱海新區規劃、選取適當區域,推進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整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等政策優勢,將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成為符合京津資源稟賦、高端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示範園區。
促進科技資源交流共享。充分發揮首都科技條件平台的作用,鼓勵雙方開放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中試基地、科技孵化機構等,共建統一的成果轉移轉化、科學儀器開放和技術交易平台,打造協同創新載體,實現創新成果、科技人才、信息資源等共享,開展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交流合作,為兩地科技型企業提供多方面服務。
共建創新社區。做好建設規劃,加快創新創業孵化平台建設,完善配套政策,共同探索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良好的京津創新生態系統,建設一批創新社區。
協同深化口岸合作
深化口岸物流合作。天津優化提升口岸服務水平,打造便捷的通關環境,服務北京開放型經濟發展,天津支持平谷國際陸港拓展業務范圍,加快推動東疆保稅港區政策向平谷國際陸港延伸;北京進一步優化空港交通物流體系,打造服務京津冀地區的國際平台,支持區域性物流中心向天津轉移。共同支持天津港集團多種形式參與北京朝陽口岸平移至通州馬駒橋的物流基地建設與合作,加快建設創新型口岸經濟示範區。推動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共建共享。開展電子口岸合作,逐步實現口岸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
完善通關一體化政策。共同積極爭取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中央部門的政策支持,研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加快落實便捷通關通檢政策。共同推動海運進出口集裝箱轉關實現「商封直轉」。
推進檢驗檢疫業務一體化。按照「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原則,實施「三通」、「四放」、「五統一」和貨物清單管理的檢驗檢疫一體化監管新模式,為兩地企業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協同促進區域投資貿易便利化
推進政策共享。北京支持天津積極爭取批准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市建立政策創新組織協調推進工作小組,探索推進區域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創新試驗,與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和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政策疊加,並向兩市有條件的區域延伸。
深化對接合作。利用天津飛機租賃試點的優惠政策和北京豐富的飛機購買租賃需求,深化航空產業合作。北京鼓勵外貿貨物代理、物流和跨境電商企業,在天津海關特殊監管區設立物流倉庫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搭建政策和信息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協同推進資源要素對接對流
深化金融合作。支持開展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重點的金融體制機制創新和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加強科技金融合作,共同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鼓勵雙方金融機構互設分支機構,為兩地重點合作項目和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廣泛金融支持。共同推動在區域要素市場、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統一徵信體系建設、金融信息共享、區域金融風險防範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開展旅遊合作。建立旅遊合作協調機制,做好兩地規劃銜接和合作項目對接。推進旅遊市場互動,相互支持旅遊展會活動,深化提升京東旅遊合作示範區建設。推動旅遊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強旅遊標准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兩市旅遊質監執法協作機制和應急處置機制。建立京津兩地的旅遊資源交易平台,推進旅遊產業發展。
加強會展合作。雙方充分發揮自身會展資源優勢,積極組團參加對方的品牌展會,形成各具特色、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格局。雙方深入推進會展規劃、會展政策研究、會展品牌建設及會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合作,支持北京知名會展企業到天津發展,共同提升會展業發展水平。
推進人才合作。共同舉辦高水平招才引智活動,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促進人才合理配置。共享「兩院院士」等高層次人才資源,搭建博士後信息交流平台,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人員,促進高端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市場合作,支持雙方人力資源資格互認和自由流動。
促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推進京津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試點。探索社會保障跨區域轉移對接。研究建立醫療資源共享機制,探索建立醫療聯合體,開展執業醫師一體化注冊管理。強化區域間衛生應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高效的區域衛生應急合作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合作辦學、聯合科研和人才培養,建立優質資源互通共享、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育發展規劃互通協商的機制,深化教育戰略合作。推動建立兩市移動、固話通信的聯網、同網改造機制,力爭盡早實現「固話無長途、移動無漫遊」。
協同完善合作工作機制
建立兩市協商機制。成立領導小組,研究合作中的重大戰略問題。
交通市場一體互聯
梳理京津、京冀、津冀雙邊協議可以發現,無一例外都有推進市場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和推進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市場一體化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交通的一體化則是整個協同發展的基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胡序威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就是要通過交通、市場等重要方面的一體化打破地區行政邊界,實現共贏。
根據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京津冀將共同推進京唐客專、京津高鐵二線項目規劃建設,聯合成立軌道交通一體化投融資平台,推進京秦高速、唐廊高速、津石高速建設,加快一批干線公路「斷頭路」「瓶頸路」建設,促進機場合作發展。
同時,京津還將逐步實現兩地港站信息、車貨信息等互聯互通及貨物運輸的無縫銜接,推進京津毗鄰地區道路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津冀將建立集裝箱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進航運公司在兩地港口直靠直裝,推進輕軌、城際鐵路和市郊鐵路等多種形式解決天津與河北周邊地區的快速連通問題。
市場要素對接對流也是三地雙邊合作的重點。津冀提出,推進區域金融一體化、科技創新一體化、人力資源市場一體化、旅遊市場一體化、口岸一體化、市場環境一體化建設等,實現金融信息共享、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專業技術職稱互通互認、高端人才資源共享、旅遊市場互動、一體化通關通檢,清理和廢除不適應市場資源配置要求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產業發展錯位互補
長期以來,京津冀三地產業結構自成體系、自我封閉和產業同構現象突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與承接備受關注。
在三地的雙邊協議中,有若干協議專門針對某些合作項目或者合作示範園區,如京津之間的《共同推進天津未來科技城合作示範區建設框架協議》《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框架協議》;京冀之間的《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津冀之間的《共同打造(涉縣·天鐵)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區框架協議》。
透過這些協議可以發現,京津作為兩大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直轄市,其合作更多地集中在科技創新轉化領域,津冀的產業合作著眼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而京冀的產業合作較為廣泛。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剛表示,三地產業合作體現根據自身發展階段的不同分工:北京研發、天津轉化、河北配套,錯位發展十分重要。
同時,津冀之間長期存在的港口競爭大於合作的問題也被提上解決日程。根據津冀簽訂的協議,天津港發展定位於強化綜合性樞紐和集裝箱干線港地位,而河北港口建設著眼於成為國際能源大港,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為重點。
生態環境聯防互惠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發生在三地霧霾嚴重的初春,能夠借一體化打造優質的生態環境是三地百姓的共同期待。在三地雙邊協議中,生態環境聯防聯控也成為合作重點。
翻看三地合作協議,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水污染綜合防治都將在以往的基礎上加強,而在線監測、脫硫脫硝、循環經濟等科技合作將進一步強化。三地雙邊將在清潔能源項目上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例如,京津將統一機動車油品標准、加快淘汰黃標車,推廣新能源汽車;津冀將協同研究部署冀北清潔電力,與天津電網深化合作,統籌安排天津與周邊地區的煤改氣供應等。
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表示,京津冀的生態環境問題已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而環境的共享和流動性將倒逼三地政府加強合作。
三地還將在生態保護上建立長效機制,京津、津冀將成立環保合作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市長、副省長擔任,建立與河北的對口幫扶機制,共同完成生態保護的重任。

Ⅵ 天津濱海新區都包括哪些區

行政轄區包括原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三個完整的行政區全區范圍,此外還包括東麗區東麗湖地區和津南區葛沽鎮地區。

從功能區管理上算,現在大約有15個功能區塘沽、漢沽、大港、中心漁港、中新生態城、濱海旅遊區、北塘、天津港、保稅區(海港區、空港區)、開發區(東區、西區)、中心商務區、臨港經濟區、濱海高新區、輕紡城、南港工業區。

拓展資料: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地帶,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7萬,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

1994年3月,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建成濱海新區。2005年,濱海新區被寫入「十一五」規劃並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重點支持開發開放的國家級新區。2014年12月12日,濱海新區獲批自貿區,成為北方第一個自貿區。

Ⅶ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理工那個好

學校簡介
[英]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天津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天津市屬重點多科性大學。
校訓
「重德重能、求實求新」。
校訓
辦學類型定位
現階段為教學型大學,逐步向教學研究型大學過渡。
學科構成定位
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文、管等學科協調發展。
教育層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為主,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
服務面向定位
以為天津市及周邊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主,以為基層單位服務為主。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面向基層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編輯本段學校歷史
天津理工大學原名天津理工學院,1978年開始籌建,1979開始招收本科生。 1996年,原天津理工學院與天津理工學院一分院(原天大機電分校)、二分院(原天大分校)和天津大學冶金分校合並,組建新的天津理工學院。 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天津理工學院更名為天津理工大學。 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評價。編輯本段學校現狀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現有(2010年)55個本科專業、39個碩士點、11個工程碩士領域、2個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項目,覆蓋工、理、管、文、法等學科門類。擁有5個天津市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化學、物理電子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2個天津市重點發展學科:技術經濟及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顯示材料與光電器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通信器件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4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功能材料及器件物理、天津市薄膜電子與通信器件、天津市智能計算及軟體新技術、天津市復雜系統控制理論及應用,1個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天津市投資與工程造價研究中心,2個天津市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工程機械傳動工程中心、天津市高檔有機顏料技術工程中心,1個天津市科技成果推廣中心:天津市工業智能控制技術科技成果推廣中心,1個天津市行業技術中心:天津市模具設計加工行業技術中心。 學校現已成為立項建設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包括三個一級申報學科及兩個支撐學科。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科研學術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52人,其中有教授、研究員13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48人,有16名教授被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等院校聘為博士生導師,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80餘人、碩士學位530餘人,博、碩士學位的比例超過67%。現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天津市授銜專家3人,天津市高等學校特聘(講座)教授6人,天津市"131"創新性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人。學校聘任歐陽自遠院士為名譽校長,聘任歐陽自遠、徐玉如、解思深、簡水生、王啟明5名院士及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客座或兼職教授。 學校主辦有《光電子·激光》、《Opto-Electronics Letters》、《天津理工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其中《光電子·激光》與國家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共同主辦,2003年成為EI收錄核心學術期刊。近年來,學校各學科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多次主(承)辦各類國際及全國性學術會議,同一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學校長期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人才培養為中心,隊伍建設為根本,突出學科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建設思路,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學科建設理念,主動融入天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與經濟建設,積極推動學校學科鏈與地方經濟產業鏈的銜接和融合,學科建設水平及學科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提高。編輯本段學校發展
自21世紀以來,天津理工大學圍繞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天津理工大學
學校確立了「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面向基層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從滿足天津市信息產業、新材料能源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出發,增設了信息安全、集成電路設計集成系統、材料物理、材料化學、能源動力系統與自動化、動畫、工程造價等緊缺專業;在本科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通過增設「專業設計」教學環節,較好地解決了「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之間的銜接問題,構建了由「課程設計——專業設計——畢業設計」組成的工程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強調工程類本科生必須具備設計創新能力、英語應用能力、通用管理能力。近年來,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了優秀評價。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材料物理專業被批准為教育部高等學校質量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點,工程造價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工程計價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學校獲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市級精品課程18門,國家級、市級教學名師8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2部,其中一部還被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學校按照「穩固基礎學科,支持重點學科、鼓勵新興交叉學科」的學科建設思路,遴選出與天津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聯系緊密並已具備一定優勢與特色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5個學科、形成了3+2的重點建設格局,以爭取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進入天津市重中之重學科行列為目標,以點帶面,進一步完善了學校的學科建設規劃。為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學校黨委把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建設創新團隊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完善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優秀博士畢業生工作的實施辦法》,制定了《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選拔(或引進)培養工程實施辦法》、《學術創新團隊建設實施辦法》,設立了引進高層次人才專項資金。學校領導還親自帶隊到外地重點大學招攬高層次人才。近年來,學校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員歐陽自遠教授為名譽校長,聘請著名材料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連城教授為雙聘院士,聘任徐玉如、解思深、簡水生、王啟明、王國棟、金涌等院士及李美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新引進了一批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的優秀青年人才。學校主動結合天津產業的重大需求,打破人員行政隸屬界線,以學科聯系為紐帶,在重點學科領域組建了無機納米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有機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智能計算與軟體、復雜工業系統綠色節能控制理論與技術、高頻通信器件、葯物精細化學品研究6支創新團隊。目前,學校在研的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分別達到57項和327項,形成了歷史上的高峰期。
天津理工大學
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基礎,始終得到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學校一方面通過實施天津市「十一五」綜合投資計劃,進一步加強計算機視覺與系統、顯示材料與光電器件、智能計算及軟體新技術、光電顯示材料與器件、復雜系統控制理論及應用、薄膜電子與通信器件等6個教育部和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及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投資與工程造價)建設,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優化整合校內外資源,與企業及有關政府機構合作建設新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目前,學校與中國移動天津公司、中興通訊公司結成了產學研創新聯盟,共同搭建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平台;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建設了控制與傳動實驗室;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了嵌入式軟體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加入了科技部組織的中國維生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市發改委共同建立了天津市循環經濟促進中心。 學校面向天津及濱海新區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依託天津濱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向濱海新區的企業派出了41名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開展咨詢服務和技術攻關;分別與天津開發區、南開區、中環電子信息集團、天鐵集團、天津百利機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和條件,建立研發基地、開展項目研究,並以項目研究和成果轉化助推產業發展。如與天津儀表集團合作承擔的「現場匯流排型智能化儀表及其成套系統的產業化」項目,2008年產值達到2.4億元,實現利稅7200萬元;與天津市天發重型水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合作承擔的「低水頭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及其數字化勵磁控制系統」項目,近三年創造產值12.7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市場佔有率達到同類產品45%以上,曾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Ⅷ 請問「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不是屬於濱海新區的一部分就是原來的華苑產業園區。

是的,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於濱海新區的一部分。

濱海新區轄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東疆保稅港區、生態城等五個經濟功能區。而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濱海高新區),屬於濱海新區五個功能區之一,主要包括華苑科技園、濱海科技園、南開科技園、武清科技園、北辰科技園、塘沽科技園六部分。

天津濱海高新區總體戰略定位:通過全球性創新要素的高度聚集和國際性創新環境、創新網路的建立和完善,促進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和輻射擴散,成為創造和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潮流的自主創新基地,領航濱海新區,支撐濱海新區的發展。

(8)天津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股票擴展閱讀

濱海新區主要功能區包括:

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主要發展金融、貿易、商務、航運服務產業;

二、臨空產業區,主要發展臨空產業、航空製造產業;

三、濱海高新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主要發展航天產業、生物、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四、先進製造業產業區,主要發展海洋產業、汽車、電子信息產業;

五、中新生態城,主要發展生態環保產業;

六、海濱旅遊區,主要發展主題公園、遊艇等休閑旅遊產業;

七、海港物流區,主要發展港口物流、航運服務產業;

八、臨港工業區,主要發展重型裝備製造產業及研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九、南港工業區,主要發展石化、冶金、裝備製造產業。

Ⅸ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一、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該校是由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主辦,是一所以培養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為主的綜合性全日制高等職業學院。

二、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簡介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始建於1958年, 2000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轉制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是天津市高職示範校。

學院由天津濱海新區政府主辦,服務環渤海經濟圈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坐落在天津濱海新區和天津自由貿易區的核心區,東臨渤海,西接天津中心城區、北抵首都京城,經濟活躍,交通便利。濱海新區和天津自貿區的強勁發展,為學院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為濱海學子就業成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學院堅持「辦學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社會,教學以就業為導向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和「立足高職,服務濱海,質量為本,突出特色」的辦學方針,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院設有南、北兩個院區,學院本部設在北院區。共佔地1000畝,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擁有機械加工與自動化、國際物流與現代服務、旅遊與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管理與服務、國際語言、藝術設計、國際商務、建築工程技術與管理、園林等校內實訓基地,100多個實訓室;還與企業合作建有20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專業學習實訓提供了保障,為學生實習就業創造了條件。

Ⅹ 2019天津濱海新區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公告

關於濱海新區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的公告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自4月23日起)、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中新天津生態城(自5月15日起),分別公開面向國內外選聘管委會副主任。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副主任公告

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由華苑科技園、渤龍湖科技園、未來科技城(拓展區)及塘沽海洋科技園組成。建區三十年來,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始終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為目標,充分依託天津製造業集聚優勢,完善輻射帶動機制,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搭建協同創新平台,為企業跨界發展提供機遇,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製造為骨乾的特色產業,聚集了以飛騰、麒麟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集群,成為天津市創新資源最為豐富、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最多、經濟增長最具潛力的重要區域之一。

經研究,決定在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行法定機構改革,實行企業化管理,依照法定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與服務職責;管委會副主任無行政級別,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現公告如下:

一、選聘崗位

副主任5名,其中分管經濟運行1名、分管科技創新1名、分管區域開發1名、分管財政金融1名、分管營商環境建設1名。

二、選聘范圍及資格條件

(一)選聘范圍: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

(二)資格條件

選聘人員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熟悉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工作,具備與職位相匹配的任職經歷和專業素養,市場感覺敏銳,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處理復雜問題能力,職業操守和個人品行良好。同時還要具備以下任職資格條件:

1.具有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具有累計10年以上經濟、科技、規劃建設、財政金融、投資服務等相關工作經歷,且累計擔任過下列職務3年以上:國內外大中型企業中層正職(含相當職務)以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處級正職(含相當職務)以上。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任職年限。

3.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特別優秀的年齡可適當放寬,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4.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資格要求。

5.具體崗位任職條件詳見。

以上時間計算截至2019年4月。

三、選聘人員任期及薪酬待遇

(一)任期。選聘人員任期三年,任期期滿考核合格可以續聘。

(二)薪酬待遇。年收入不低於50萬元,並依據業績兌現年度和任期激勵。對於產業招商類人員,可按市場價值確定薪酬標准。

四、選聘程序

報名—資格審查—綜合考核評價—考察和背景調查—確定擬聘人選—體檢—正式聘任。

五、報名程序及相關說明

(一)報名程序

1.報名時間:2019年4月23日—5月15日17:30。

2.報名方式:網路報名(每人限報1個職位)。報名網址:。

應聘者請登錄報名網頁,點擊申請應聘職位,使用個人郵箱進行注冊,同時上傳個人證件和相關資料的掃描件,包括:證件照、近三年工作總結或述職報告、學歷學位證明(學歷學位證書,如涉及國外學歷學位的還需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掃描件)、相關資格證書(職稱、專業成果及重要獎勵等)、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或護照復印件等。

報名咨詢電話:,(工作日時間:8:30-17:30),聯系人:宗先生、朱女士。

(二)相關說明

1.應聘者應對所提交應聘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發現與事實不符,本管委會有權取消應聘資格。

2.資格初步審查結果、面試時間及地點將通過郵件等方式告知,請應聘者提供准確的郵箱地址並及時查收。

3.我們對應聘信息及提交的應聘材料嚴格保密,不作他用,恕不退還。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2019年4月23日

閱讀全文

與天津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7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