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分紅以後不僅能得到分紅現金,持股成本價也下降為什麼
因為分紅之後要除息,就是把股票的一部分價格換算成分紅,變成了現金,股價降低,成本價也跟著降低。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也就是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XR),XR是EXCLUDE(除去)RIGHT(權利)的簡寫。
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股東,股價就要除息,XD是(除去)(利息)的簡寫。除權除息日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則不可以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
(1)興業銀行股票成本價擴展閱讀:
作用
實際上,除權、除息的目的就是調整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對應的價值,方便投資者對股價進行對比分析。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上市公司股價就表現為較大幅度的波動。
而進行了除權、除息,投資者在分析股價走勢變化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復權操作,而使得除權、除息前後的股票走勢具有可比性。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變化,而無法進行除權除息處理。例如上市公司在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時候,非流通股股東將所持有的一部分股份作為獲得流通權的對價支付給流通股股東。
雖然流通股股東所持的股數增多了,但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未發生變化,股票對應的價值也維持原樣,因此便不進行除權處理,但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每股的持股成本則發生了改變。在實施對價的時候,上市公司股價往往以放開漲跌幅的方式,來反映這一特殊情況。
Ⅱ 股票 籌碼位置下方的 90%成本2.64-6.45集中55%是什麼意思
就是2.64元到6.45元區域的總的股票數量占總流通股票數量的90%;
集中度55%指的是成本區間中間比較集中的股票數量占這塊分布總股票數量的55%。
Ⅲ 股票 興業銀行 多少價為買入
可以根據以下指標來判斷
一、成交量
1、量增價升,買入信號: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庄共舞。
2、量增價平,轉陽信號: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在上升趨勢中途也會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在期間適時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作繭自縛。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麼更應果斷地清倉出局。
二、技術指標
1.RSI在低位徘徊三次時買入,在RSI小於10時買。在RSI大於85時賣出,RSI在高位徘徊三次時賣出。股價創新高,RSI不能創新高時一定要賣出。KDJ可以作為參考,但莊家經常會在尾盤拉高達到騙線的目的,專整技術派人士。所以一定不能只相信KDJ。在短線操作中,WR%指標很重要,一定要認真看。長線多看看TRIX。
2.均線交叉時一般會出現技術回調,交叉向上回檔時買進,交叉向下回檔時賣出。5日均線和10日均線都向上,且5日均線在10日均線上時買進,只要不破10日均線就不賣。這一般是在修復指標技術,如果確認破了10日均線,5日均線調頭向下時賣出。因為10日均線對於做莊者來說很重要。這是他們的成本價,他們一般不會讓股價跌破此線。但也有特強的莊家在洗盤時會跌破10日均線,但20日均線一般不會破。否則大勢不好,無法收拾。
3.高位連續出現三根長陰快跑,虧了也要跑。低位三根長陽買進,這通常是回升的開始。
Ⅳ 低價股的簡介
70年前,已故美國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用借來的1萬美元買入104隻1美元以下的低價股;4年後,坦伯頓將這些股票全數出售,3倍的盈利使其獲得人生第一桶金;數年後,坦伯頓如此總結自己的投資理念:買「便宜好貨」。
坦伯頓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便宜依然有好貨,低價股也能賺錢。回望上一輪998點至6124點牛市,低價股的表現明顯強於高價股;再看自去年年底以來的這輪反彈,一些股價高高在上的股票表現平平,而不少低價股卻出盡風頭。這讓投資者深切感受到低價股的威力不可小覷。
優勢1:絕對價格低 首先,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從成本考慮,在買入同樣股數的情況下,買低價股所需的資金會遠低於高價股。而且,由於A股的買入數量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因此對於只有數千元的小散戶而言,高價股往往在無形中設置了參與門檻。相比之下,低價股的買賣則靈活得多。 而從收益情況看,買低價股的回報率未必比高價股差。尤其是在今年以來的行情中,低價股普遍表現上佳。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手頭有5萬元資金,在5月的最後一天以3.57元的收盤價買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601988),則總共可買14000股,閑置資金20元。截至6月24日(本周三),中國銀行的收盤價為4.72元,投資浮盈將為1.61萬元(不考慮傭金和印花稅因素)。
而如果是在5月底以27.99元買入興業銀行(601166,股吧)(601166),則總共可買1700股,閑置資金2417元。截至6月24日興業銀行收盤價為34.99元,投資浮盈將為1.19萬元。很明顯,同樣的資金,買中國銀行的盈利高於興業銀行,低價股除了漲幅更高外,閑置資金也更少。
其次,從心理層面上說,低價股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可,在經歷了上一輪熊市「殘殺百元股」的過程後,投資者普遍對高價股有了畏懼心理,而低價股則沒有這個方面的負擔。
另外,A股向來齊漲齊跌,尤其是在行情較好的前提下,低價股的重心不斷上移。比如,在去年下半年1664點附近,不少股票已經只有1元出頭,但是之後的大行情中,1元股、2元股陸續絕跡,甚至連低於4元的個股也寥寥無幾。這點絕對是A股特色,對比中國香港股市,永遠有「仙股」(價格低於1元的股票)存在。因此,只要行情向好,低價股必然將繼續抬高底部。
優勢2:市凈率低 據Wind統計,去年1664點時,兩市破凈(市凈率小於1,不含負值)的股票共有178家,而截至本周一,除了長春經開(600215,股吧)(600215)的股價還略低於其凈資產外,A股所有股票的價格均在凈資產上方。 一般而言,凈資產是股價的一道「底線」,當市場出現大面積破凈的局面,往往是即將見底的一個標志,相反,一旦市場進入牛市,市凈率也會水漲船高。6124點時,兩市平均市凈率超過7倍。
截至本周一,兩市A股平均市凈率為3.71倍,仍有不小上升空間,更值得關注的是,截至本周一收盤股價低於6元的240隻低價股的平均市凈率只有2.63倍,大大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中四川長虹(600839,股吧)(600839)、安陽鋼鐵(600569,股吧)(600569)、經緯紡機(000666,股吧)(000666)、明天科技(600091,股吧)(600091)的市凈率還不到1.1倍。
低市凈率除了能封殺股價的下跌空間外,也並不妨礙上漲。如大連金牛(000961,股吧)(000961),1664點時的市凈率是0.77,但目前該股的股價已由彼時的3元漲至本周超過16元,漲幅逾500%。長城電腦(000066,股吧)(000066)、高淳陶瓷(600562,股吧)(600562)、上海汽車(600104,股吧)(600104)等一度破凈的低市凈率股票也在近期的行情中表現驚艷。
最近漲幅甚好的鋼鐵股也昭示了這一點。以寶鋼股份(600019,股吧)(600019)為例,該股近半年多來一直徘徊在凈資產附近,但近期持續走強,截至本周四該股在6月已經上漲超過20%。
另外,市凈率不高的萊鋼股份(600102)近期也漲勢凌厲,6月23日(本周二)的漲停使其一舉突破10元大關,從龍虎榜來看,當日前五名的買入席位中前三位為機構席位,可見機構也已介入市凈率低、前期滯漲嚴重的低價股。
優勢3:超跌效應大 去年的大跌,使得不少個股股價嚴重超跌。從6124點到1664點,上證綜指下跌73%。兩市1581隻有交易記錄的A股中,530隻的跌幅大於大盤,跌幅超過80%的個股也達到374隻。如果以從個股最高點到最低點的落差來算,超跌幅度將更為恐怖。 但經過近8個月的反彈,一些超跌的個股已經有了較大的漲幅,截至6月24日,當時跌幅超過90%的雲南銅業(000878,股吧)(000878)已上漲223%,從不到7元漲至21元。又如焦作萬方(000612,股吧)(000612)、株治集團(600691),漲幅都超過200%。
在統計中我們發現,去年超跌的個股在這輪反彈中,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截至本周三,在157隻當時跌幅超過80%的個股中,有41隻個股股價漲幅在2倍以上,漲幅超過100%的只有136隻。其中萊茵生物(002166,股吧)(002166)股價由不到6元漲至6月18日(上周四)收盤時最高的35元。而這些超跌反彈的個股中有46隻個股在1664點時股價低於3元。
由此可見,股指反彈過程中,那些超跌個股的爆發力非常強。從統計中,我們發現一些去年跌幅嚴重的個股,目前距離高位仍有相當距離。截至本周一,相對2007年10月16日6124點高位跌幅仍超過70%的低價股還有*ST鋅業(000751)、ST東盛(600771)、ST金泰(600385)、漳澤電力(000767,股吧)(000767)、ST東航(600115)等。
根據最新統計,目前股價超過6124點當日收盤價的股票已有約300隻,接近所有A股的兩成。隨著行情的深入,低價超跌股後市將有望迎來巨大的上升空間。
優勢4:填權效應強 高送轉是每年必炒題材。還記得中兵光電(600435)么?這家在年報中10轉增10的公司是今年最早爆發的個股,並帶領高送轉概念股集體走強。1月15日分紅方案公布後,該股1個月內上漲了100%,完成了完整的搶權行情。所謂搶權,是指股票高送轉方案出台後再除權前炒高股價,坐享送轉股。 而蘇寧電器(002024)則是在今年4月高送轉除權後,出現了填權行情。所謂填權,是指股票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被炒至除權前的價格。
一般而言,搶權和填權行情兩者至少必有其一,並與市場氛圍密切相關。在上述240隻低價股中,維維股份(600300,股吧)(600300)、大橡塑(600346,股吧)(600346)、迪馬股份(600565,股吧)(600565)、中捷股份(002021,股吧)(600565)的送轉比例都超過10轉(送)8,並已於前期完成了除權。
其中迪馬股份曾於2006年6月13日實行過一次10送10的送股方案,近一年後,迪馬股份的股價回到了除權之前,完成了填權。也就是說,盡管當時的除權令迪馬股份成為低價股,但除權後的低價卻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迪馬股份股價上漲的空間。當然,迪馬股份的填權過程比較順利的前提是當時的A股正是調整向上、處在一輪牛市開始之際。
而現在迪馬股份的情形和它彼時情況部分相近:行情上升之勢確立,股價在除權之後成為低價股,如果說之前迪馬股份的經歷具有借鑒意義的話,那麼現在低價的迪馬股份將來填權的過程也許會給股價帶來一定的上漲空間。
相對而言,對於原本就是低價股的個股來說,如果仍然含權(即有送轉預案但尚未完成除權),由於除權後其理論上將成為更低價股,股價的上漲空間也將更大。
經理財一周報統計,申華控股(600653)是上述240隻低價股中唯一一隻有轉增股方案但尚未實施的個股。截至6月24日收盤,申華控股收報於4.69元,若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按照10轉增2的方案,除權後的股價為3.9元,而如此股價在目前的股票中算是為數不多的低價股了,值得投資者關注。
優勢5:重組題材多 低價股中不少都是業績極差的股票,但其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重組預期的炒作。一旦完成重組,「山雞也能變鳳凰」,上市公司可能迎來脫胎換骨,隨之而來的是股價的節節高升。 來看幾則最近的例子。首先是還沒有止住連續漲停步伐的*ST九發(600180)。本周三,*ST九發的重組方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雖然重組方案還欠證監會「一錘定音」,但自4月20日復牌後,*ST九發截至本周四已經連續21個漲停,而且每天都是開盤即死封漲停板,資金對該股的追捧可見一斑。經過重組後,*ST九發將由主營食用菌的A股「蘑菇大王」變身為房地產公司。
最近因重組預期而漲勢兇猛的低價股還有高淳陶瓷(600562),該股由停牌前的7.5元漲至6月24日收盤時的21.5元,這期間出現了11個漲停。
主業還未轉身,股價先行。低價股很多時候受到資金青睞,重要的一點便是炒重組預期。小投入、大回報亦是有重組預期的低價股受到投資者熱捧的重要原因。
經理財一周報統計,在上述240隻低價股中,共有42隻股票存在重組預期,也就是說每6隻低價股中就有1隻個股有可能進行資產重組,這還不包括有重組傳聞的公司。
可見,低價股中具有重組預期的個股的比例不小。而且,這些股票大多價格較低,置換成本不高,有利於吸引重組方。
優勢6:機構易認可 2009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了近1200點,有趣的是迄今為止今年新發基金也超過了1200億元。對於尚未來得及完成建倉的基金和部分踏空資金來說,其選擇介入的目標也很可能就是低價股。一來,這樣可以避免介入已被拉高的股票替人抬轎;二來,低價股中也有不少大盤藍籌股,吸納資金的容量不小。 目前低價股中,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601988)、中信銀行(601998,股吧)(601998)、上港集團(600018,股吧)(600018)、中國南車(601766,股吧)(601766)、中海集運(601866,股吧)(601866)的總股本都超過100億股,十分適合大資金的入駐,這些股票也大多是機構常駐的品種。
事實上,從一季報來看,已經有一些機構「潛伏」到低價股中。如濟南鋼鐵(600022,股吧)(600022),一季度有5隻基金新進其前十大流通股東,海南高速(000886,股吧)(0000886)有5隻基金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華電國際(600027,股吧)(600027)有4隻基金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
而根據Wind統計,3月份至今共有20隻股票型基金、9隻混合型基金成立。其中,股票型基金共募集519.85億元,混合型基金募集123.19億元。
由於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分別在60%~90%、30%~80%之間,由此推算,股票型基金入市資金量在311.91億元~467.87億元;混合型基金入市資金量在36.96億元~98.55億元,即偏股型基金入市資金量為348.87億元~566.42億元。
目前A股市場確實存在局部泡沫,因此有觀點認為,新資金很可能更偏向於買入股價不高,但後市業績會轉好的低價股。
優勢7:復甦空間大 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低價股股價之所以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業績拖累。去年以來,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不少低價股的業績受到嚴重沖擊。 據Wind統計,上述240隻低價股中,去年有162隻發布過年報業績預告,其中共有127隻個股的業績下滑,如此就不難解釋其價格為何處於市場末端。從近期的中報預告來看,這些低價股中公布中報預告的有84隻,其中預增的個股有2隻,扭虧的有5隻,略增的有3隻,續盈的有1隻。
雖然,從公布的業績還不能看出低價股業績大幅好轉,但是國家統計局本周表示,中國經濟已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止跌回升之勢,下階段經濟可望企穩向好。那麼隨著宏觀經濟的轉好,低價股的基本面也將逐步改善,而其股價也能隨之上漲。
而且,相較於績優股,績差股的業績基數低,其中又有不少股票也是曾經的績優藍籌,一旦行業出現拐點,這些公司的業績上升空間會非常大。最為明顯的就是汽車股,隨著近幾個月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市場,汽車股的業績有望出現大幅增長。
當然,由於一些行業處於經濟產業鏈的中下游,因此其行業轉好仍需時日,那麼該行業所對應的股票上漲也會相應慢些,不過,其後勁卻可能十足。比如鋼鐵股,從上一輪牛市的表現看,鋼鐵股的後勁不容小覷。如酒鋼宏興(600307,股吧)(600307),2007年年初時的股價在5元左右,而到了10月,股價已瘋漲至36元。
還有一些行業由於受到外需影響較大,如航運業、紡織服裝等,這些行業所在的低價股股價回升同樣需要時間。
Ⅳ 興業銀行股票怎麼樣
這是很明顯的大盤股,基本面不錯,PE非常低,公司也沒有出現壞賬爛帳現象,但是就技術趨勢而言,現在不是一個非常理想買入點位,均線系統空頭排列,年線半年線季線從上至下依此排列,說明市場資金當前狀態還是以做空為主,沒有明天的資金托盤或者托盤不濟,所以不建議操作此類的大盤股
Ⅵ 財富證券軟體中如何計算總盈虧與浮動盈虧
股票軟體中,總盈虧是買入賣出後(計算買入費用賣出費用)總的盈虧。
浮動盈虧是買入後,只計算買入成本,不計算賣出費用的盈虧總額。
總盈虧=(現價-買入價格)X股數-買入費用-賣出費用。
浮動盈虧=(現價-買入價格)X股數-買入費用。
股票軟體實際顯示是浮動盈虧,買入費用折入買入價格後得出新的買入價格然後進行計算的。
Ⅶ 長期持有股票怎麼計算
有很多新人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我看好一支股票,學習巴菲特,打算長期持有,我到底怎麼估算股票未來的收益率。本文所說內容暫時按照未來新人追求15%復合收益率,持股十年,為假設條件。
許多公司從長期來看,盈利與股票價格上漲之間存在著一個近乎一一對應的關系。如果盈利每年增長15%,那麼股票價格也很可能按照接近15%年增長率上漲。(制定15%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戰勝通貨膨脹+無風險利率,以補償你持有股票而不是固定收益的額外風險)
但在實際購買股票上你到底是取得15%以上,或者是取得15%以下收益取決於兩個因素:
(1)公司持續增長的能力
(2)你願意為這個增長而支付的價格
毫無疑問,如果你以正確的價格來購買正確的股票,獲得15%收益是很正常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買了業績很好的股票卻獲得較差的收益。因為選擇了錯誤的價位。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價格和收益率是相關的,價格越高,潛在的收益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下面我們舉三個實際股票的例子,分別是順豐控股(高PE)
貴州茅台(中PE)
興業銀行(低PE)
他們分屬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來估算一下在未來十年之後,都是15%復合收益率情況下,公司所需要的利潤增長率等一些重要數據。
在進行計算之前,需要先清楚兩個關鍵而且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條件
(1)十年間的分紅將被加到你總收益之中,所以需要根據過去的分紅比例水平,推導出未來十年的分紅率。
(2)必須要考慮在景氣階段和衰退階段較高或者較低的市盈率。因為無法預測十年之後公司未來的市場條件,最好選擇一個長期以來平均市盈率,或者是參考一些大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下面進入主題,開始第一支股票,就是目前70倍的順豐控股的計算。
計算達到15%復合增長率的結果: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目前順豐控股53元一股的價格,70多倍的PE。15%增長率,十年之後你應該獲得的價值是187元一股。
再看下圖:
先說一下,十年之後的市盈率,利潤增長率,分紅率,這三個條件是未來的變數,現在誰也無法准確的給出。圖中並沒有考慮順豐配股,轉增和定增等實際情況。只是用公式簡單計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和想法,我只是從我個人角度主觀的推斷。十年後公司會變得很大,按大市值公司平均20倍PE考慮。分紅率根據這幾年的狀態推理。給的一個平均40%分紅率數據,並不準確,有可能會和實際偏差很大,只是為了闡述觀點,不喜勿噴。
繼續說,之前第一張圖上的實際價格=第二張圖上的十年之後價格+分紅。
176.41+10.66=187.08在20倍PE情況下,得到十年之後的數據。要想達到15%復合收益率,每年的凈利潤增速要達到32%,分紅率40%左右(如果利潤增速高,實際分紅率不高的情況下,分紅率並沒有特別重要)簡單的看一下,這種情況下,十年之後,順豐控股每股收益8.82元,每股股價174.41元,總市值7379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順豐可以保持每年32%的利潤增長,資本市場絕對不會給一個20倍的估值,如果增長率達到這個標准,肯定復合收益率會**超過15%的。你的收益也會很多,但我想說的是,長期保持高增長,難度也是很大的。
第二個來估算一下30倍PE的貴州茅台。
計算達到15%復合增長率的結果:
之前第一張圖上的實際價格=第二張圖上的十年之後價格+分紅。
48.21+10.87=59.08因為銀行長期市盈率都不高,已經低了十年了,未來大概率會提高,但我也不會樂觀到和發達國家市盈率普遍PE15+的情況,暫時按10倍考慮。可以看到在10倍PE情況下,得到十年之後的以上數據。要想達到15%復合收益率,每年的凈利潤增速只要達到3.5%,分紅率因為銀行有監管要求,根據前幾年推斷給25-30%左右的分紅率,簡單的看一下,這種情況下,興業銀行每股收益4.82元,每股股價48.21元,總市值10015億。興業銀行只需要保持每年3.5%的利潤增長,復合收益會達到15%的。吐槽一下,興業銀行有發優先股和低位增發的歷史,所以會攤薄實際收益率。
根據以上的推斷
結論如下:
在未來十年,按照目標達到15%復合收益率的情況下:
順豐控股需要20倍市盈率,32.5%左右的利潤增長率和40%的分紅率。
貴州茅台需要20倍市盈率,18.5%左右的利潤增長率和50%的分紅率。
興業銀行需要10倍的市盈率,3.5%左右的利潤增長率和25-30%的分紅率。
以上的三支股票主要是從利潤增長率的難易程度進行分析,列舉了高PE,中PE,低PE三個公司分別分析一下未來的情況。
可以看出順豐未來如果市盈率降下來,需要很高的利潤增速彌補現在的市盈率的損失。而興業銀行之所以只要很低的利潤增速,主要也是因為市盈率偏低上升所帶來的餘外收益。
從長期來看,分紅收益水平對你整體收益影響也很大,分紅越多越好
Ⅷ 為什麼興業銀行市盈率比四大行都低
因為利潤增速快,股價增速慢。
談到市盈率,這不僅是讓人愛也讓人恨,有人說它很管用,同時也有反駁的說不管用。那麼市盈率到底有沒有用,該怎麼用?
在分享我是如何去使用市盈率買股票前,首先給大家推薦機構近期值得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隨時會被刪,還是盡快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我們經常提到的市盈率,它的具體意思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這個比例就可以非常明白的反映出一筆投資回本所需要的具體時間。
它是這樣算的: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好比說,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價20元,那麼算買入成本,就按照20元來算,過去1年這家公司每股收益5元,此時此刻20/5=4倍就是現在的市盈率。公司需要花費一定時間(4年)去賺回你投入的錢。
市盈率就是越低越好,投資時的價值就越大?不可以這么說,不能夠把市盈率這么直接拿來套用,到底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行業不同 ,市盈率就不一樣了,傳統行業發展的空間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況下市盈率就會很低,但高新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非常的好,投資者就會給予更高的估算從而市盈率就變高。
大家可能又會問了,我們很難知道發展潛力股有哪些股票?一份各行業龍頭股的股票名單我熬夜總結出來了,選股選頭部沒什麼問題,排名的更新是自動的,先領了各位再研究:【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市盈率合理應該是多少?上文也提到行業不一樣公司不一樣特性也不一樣,對於市盈率多少才合適很難把握。話又說回來,我們還是能用市盈率,給股票投資者有用的參考。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通常情況下,市盈率的運用方法有三種:第一點是來探討這家公司的往年市盈率;第二個就是,公司和同業公司市盈率以及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對照研究;第三個方法,深入研究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倘使你覺得自己來研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這里有個診股平台是公益性質的,以上的三種方法會被當做依據,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會給你分析出來,這個診股平台非常的便捷,通常您只需要輸入股票代碼,即可立刻獲得一份完整的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對於我本人而言,第一種方法相比較其他的方法,我覺得最為經濟實用,由於篇幅過長,這里就只分享分享第一種方法。
股票價格總是漲漲跌跌,任何一支股票,價格都是處於上下浮動的,不可能一直處於上漲的狀態,另外,對於同一支股票而言,想要它的價格一直下跌也是不可能的。在估值太高時,就會把股價往下降,當估值過低的時候,股價也會相應上漲。也就是股票價格總是圍繞它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
經過剛剛的研究,我們可以舉個XX股票的例子,XX股票的市盈率有多少呢?近十年,已經超過了8.15%,也就是說xx股票市盈率目前低於近十年來91.85%的時間,處於相對低估區間,買入投資的考慮可以有了。
買入不是把所有的錢一股腦的投入。分批買入是一種買股票的方法,接下來我們教大家怎樣做。
現在XX股票的股價是79塊多,你的本金是8萬,你可以買1000股,分四次買。
分析最近這十年的市盈率,最終得出在這十年裡市盈率的最低值為8.17,在這個時候有個市盈率是10.1的股票。那你就可以把8.17-10.1這段市盈率分成五個區間,每達到一個區間就買一次。
做個假設,市盈率10.1買入1手,等到市盈率降到了9.5就是我們第二次購入的時機,可以買入兩手,市盈率低到8.9的時候第三次就可以進行買入了,買入3手,第4次的買入是在市盈率到8.3的時候,可以買入4手。
買入後就穩穩的持股,其他的不用擔心,市盈率每下降一個區間,便按計劃買入。
一樣的道理,假若股票的價格升高了,也可以將高估值區間劃分一個區間,手裡面所有的股票依次拋售。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