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信息發展股票順風快遞

信息發展股票順風快遞

發布時間:2023-01-01 10:14:46

『壹』 順豐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順豐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貳』 未來的順豐快遞會不會倒閉你怎麼看

我在順豐工作了九個年頭,經歷了快遞員2.5年,市場部專員0.5年,倉管1年,主管,分部經理,營業部負責人等崗位,我親身經歷過順豐速運裡面的各種崗位,從一線,二線,三線!



其實大家說的順豐快遞並不是只有快遞!

順豐集團,包含順豐金融,順豐商業,順豐冷運,順豐倉配( 已經倒閉 ),順豐重貨,順豐國際,順豐維修( 豐修,主要修理手機 ),順豐同城( 主要是送餐,麥當勞等 ),順豐 科技 等等!



說了這么多順豐旗下的公司,其實只有快遞在掙錢!其他的都在賠錢或者盈利很少!

順豐商業,最燒錢!這幾年全網開了不少門店,一個門店一個店長,門店名字叫(嘿客),開始的運作模式只有圖片,平板電腦網頁搜索產品,然後下單送貨!說白了就是消費者進店看圖看視頻下單,由快遞員送貨!客戶去門店下單?人家手機淘寶分分鍾下單,多此一舉!

其實成立這么多公司,各個公司的職能部門瞬間就成立了,辦公地址,設備等馬上順豐老闆就購買到位了,很給力!那麼職能部門的管理負責人怎麼來?一部分從順豐速運( 順豐快遞 )里抽人去,另外就是高薪外聘!那麼各個公司的管理員到位了,一線的業務員,門店店員,怎麼解決?其實都是順豐快遞的快遞員來擔任的!

順豐一個快遞員,要學會銷售國際產品,幫著順豐維修找舊手機維修業務,給順豐同城送餐,為順豐金融推廣APP 放貸款,還要給順豐商業賣食品飲品,還要收快遞送快遞等等吧,很累人的!




其實很多順豐集團旗下公司不停的再變,他們先是依託於順豐速運(快遞)成長,變型!如果成長不起來,馬上就會消失!消失的小公司很多,也有轉型獨立的,慢慢的死亡的!這樣很燒錢!

快遞小哥每天很累,順豐速運的企業文化有很重,每天開不完的例會,快遞員要站整齊,管理員宣講,然後拍照給上級領導,一層層的匯報,其實我在安排給快遞員任務的時候,我也知道他們完不成,這么多業務,怎麼能做好,會讓人瘋的!

但是沒辦法,公司就這么要求的!成立一個公司或者部門,就要全員學習培訓,晚上發完車九點了,還要給快遞員培訓業務!做什麼都有指標任務,領導們說,銷售只是自願,正確的告訴快遞員,銷售食品飲品是有提成的!有能力就銷售,沒能力就不要勉強!可是,領導們會排名,給各個網點,分部排名!每當有人銷售出去,就在群里曬單!變相的強壓指標,中秋賣月餅,端午賣粽子,聖誕賣蘋果等等!大部分快遞員都是自己購買的,為了完成每人一單業務!

公司給的業務抓手工具是:分部先破零,點部在破零,全員破零!不管幹啥事兒,都是這樣搞,不管下面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什麼業務你都得有,都要做!比如,在市區賣個水果相對好賣一些,你讓那些相對落後鄉鎮快遞員也去賣水果,賣平安果?很多農村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平安夜,人家家裡還種著好多果樹,怎麼賣?公司才不管這些,人家不定任務,但是他們給我排名!一排名就有壓力了,誰願意排名墊底?



真的順豐一線流失很大的,基本上每個月都招人,啥時候問招不招人,基本上都在招聘!

企業沒有人員流失不正常,這樣的流失率太不正常了!

順豐集團靠快遞起家,又想依託快遞增加其他領域產品,錯就錯在,太急於快速變革命的步伐!企業不變會死,變得太快死的也快!

不是快遞會不會倒閉,順豐是在玩火自焚,我來數一數消失的公司,順豐倉配,供應鏈,嘿客( 一線城市還在堅持,大部分已經閉店關門 ),順豐金融、 科技 、國際、同城、速運等等都在裁員,每天都在裁員……

順豐的理念,管理模式,晉升機制,監督等都很不錯的,但是叫這群高級管理者玩壞了,讓能幹活的滾蛋,讓溜須拍馬的人晉升,看著我身邊一個個優秀的同事的離開,我就在想會不會我也這樣?我沒有想過離開,高層領導的階梯,受賄,犯罪,徇私舞弊太嚴重了,在不幹預就真的快了……

順豐運壞東西,不賠償,理賠人員就是專業耍流氓,推皮球部門,越來越差勁,在運送過程中天氣下雨導致我電子產品進水直接報廢,半個月還沒處理

未來的順豐會不會倒閉,我覺得主要看兩點。

一是順豐的經營模式會不會過時,自身被時代淘汰

也就是順豐所處的快遞業或者順豐比較擅長的商務快遞領域,會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就像被APP幹掉的報紙。

這個是從大的方向上考量,就像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邊自殺的時候大呼,「非戰不利,天要忘我」。(不是我不努力啊,是老天要滅我)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去分析商業模式還不如看看國外的「順豐」曾經經歷了什麼。

UPS公司即美國快遞公司,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位列138位。

RPS是一家在業務與定價上同UPS錯位經營的快遞服務公司,它在人口密集地區給商務客戶提供大量優惠(商務件為主,是不是很熟悉)。

在20世紀80年代,主攻商務件的 RPS搶走了UPS的高利潤業務。在錯位經營的優勢下,UPS並不能以其規模阻止RPS,一度十分被動。

擱咱們這邊市場,就是順豐占據了快遞行業的高端市場。四通一達都是在賺些辛苦錢,四通一達即便覆蓋面廣,但也拿順豐沒辦法。

然後需要說得是,PRS(曾經的美國版順豐)最後的結局不是倒閉,而是被收購。

如果PRS能夠獨立發展的話,想必能給我們更多啟發,但最後是被收購而非倒閉的結局,也能說明這種經營模式是成功的,也具有延續性。

只要不發生大的變革,那麼順豐被時代淘汰的可能性非常小。

二是順豐自己的經營會不會出問題

再有前途的行業都挨不住管理層或者老闆的瞎搞,當然,這個懸念會比較多,不確定性也很大。我們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去觀察,比如題主所說的服務變差。

這個卻是是個問題。我自己也遇到國這個問題。前幾年一直覺得順豐的服務很好,但去年明顯有幾次不佳的服務體驗。

這個在是一半會爾對順豐影響其實不大,但長遠來說,必然有損根基。因為順豐主導的商務件,關鍵就是要效率和服務,如果兩者都缺失了,順豐就有了大麻煩。

快遞是高頻次服務,高效良好服務積累起來的公司品牌優勢,並不會形成很深的護城河。比如,3次的服務體驗不佳,就可能損失掉一個忠誠客戶,並根據250定律(1個人會影響250個人),影響非常深遠。


總結一下,美國版順豐最終是被收購了,或者也說明了這種專攻效率和服務的方式有很強的弊端。

我個人也不會買順豐的股票。

未來很長遠,暫不說會不會倒閉,不過順豐快遞在短時間或者近幾年是不會倒閉的。

因為在中國物流企業中,順豐1993年成立於廣東、申通1993年成立於上海、宅急送1994年成立於北京,這是中國最早的物流公司。而目前的中國物流行業的現狀是, 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網路等三分天下,順豐的服務質量是三家中最好的,但是價格也是最高的,其次是京東物流,目前也開通了個人快遞業務,然後就是菜鳥的三通一達等物流聯盟。

在近兩年的發展中,雖然順豐占據物流的頭等地位,但是其他企業也開始縮小與其之間的差距,從今年的雙11中就可以看出來,像爆倉、發貨、收貨延遲等現象明顯減少,說明物流服務的質量明顯提高,這也不再是順豐獨有的優勢。

而京東物流本身是京東的的自建物流,現在向外開放,並在前不久開通個人業務,分明是想在個人業務上分一杯羹,而且京東物流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在競爭上明顯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所以,未來順豐的壓力會很大,雖然目前在航空件上,順豐擁有強大的全貨機隊伍,但是如果在服務上與其他企業沒有差異化,也很難在未來有太大的起色,最多是幾家企業長期共生,在市佔率上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連任正非都非常篤定的說:華為一定會倒閉!而馬雲也只是敢有一個小目標:做102年的企業。順豐能夠做到比它們更好嗎? 我們不敢篤定,但是也不敢確認順豐可以做到百年企業,或者做不到百年企業。

順豐的優勢——快遞,口碑可能最好

從一個非快遞人的角度,順豐的優勢確實非常高,我們知道順豐一直是目前國產快遞行業的佼佼者,我們可以看一個數據:

在這個數據中,雖然順豐的業務量在五大快遞中屬於業務量最少的那個,可是它的營收卻高達80.97億元,為目前營收最高的快遞企業。

而,成立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順德成立,在2016年5月23日,順豐速運借殼鼎泰新材上市,如今的市值高達1740.67億元。

從這個角度,順豐的優勢明顯,並且口碑、市值、認可度、快遞速度等等都屬於佼佼者。

員工,到底是不是屬於底層?

可能處於底層的快遞員,工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我貼一個順豐招聘的公告: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順豐快遞員的工資並不低,並且五險全交,月薪5000+,電話卡免費等等優勢,這些都告訴我們 雖然順豐快遞員並非是高薪,卻也是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順豐的薪資並不算差。員工待遇也算高,至少我從我朋友那,看到了他的成長軌跡,從剛進入順豐做倉管,到如今的分部經理,也能夠感覺到順豐的優勢。

順豐的未來,到底會怎麼樣?按照哲學的理論,順豐確實會倒閉,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不過順豐的未來,就要看未來技術的發展,如果快遞業務不存在,或者有新的快遞業務的崛起,新的方式的快遞都會給順豐帶來壓力,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順豐一直在投資多項項目,企業的原因所在吧!求變——求新——求未來的穩固。

順豐不會倒閉,但有可能成為小而美的快遞公司。

順豐位居中國已上市的快遞公司之首,市值1654億,2017年710億收入 ,利潤47億。三個指標均高於四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 通快遞、百世快遞、韻達快遞。

順豐以快速,安全著稱,用戶體驗度極高,擁有有57架貨運飛機, 1776條航線,21.3萬人收派員,3萬輛車。

順豐業務以商務函件的時效快遞為主體,占業務量的70%左右,其它包 括經濟快遞,新開發的重貨運輸,冷鏈物流,國際快遞和同城業務。

但順豐長期發展存在幾大劣勢:

1,順豐快遞的主體即商務函件的增速已下降,而且面臨京東等對手的 競爭。

順豐快遞件主要是商務函件,由於信息電子化,這部分業務增速已下 降,2017年僅有17%的增速,同期,其它快遞公司電商快遞量增速均在 30%以上。

商務函件單價高,均價達22元,是電商件的兩倍,高利之下,競爭對 手一直在偷窺,作為和順豐有著同樣高的用戶體驗度的京東,即開放 個人快遞,切入這塊市場。

2,快遞量中電商件佔比越來越大,順豐形不成有效流量入口。

大家的公司每天是不是有兩股人流,一是順豐上門收派商務件,二是 同事們要下樓去取京東或四通一達的電商件。

現在,電商件的佔比越來越大,2019年快遞電商件佔比將達到81%。當 京東或四通一達的時效性和安全性獲得認同時,用戶會將商務件直接 交由京東或四通一達投遞,而無須再遞順豐的人上門了。

這場流量入口的競爭中,順豐很難贏得過京東或四通一達,畢竟電商 件成為常態,而商務件需求在減少,被取代性可能性更大。

3,順豐成本過高,不能有效整合 社會 資源而且缺乏用戶供需平台。

2017年順豐利潤是6%,均低過四通一達,這說明四通一達一是有著電 商件的規模效應,從而邊際成本低,二是加盟制一定程度上相對高效 。

沒有高利潤,順豐很難加深護城河。

相對於京東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順豐沒有電商平台,無法 感知 社會 物品的供需關系,做不到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和物流的統 一,從而難以構建「點對點」這種更高效的物流網路。

4,順豐的新業務開拓並不容易。

順豐四項新業務,重貨是一個紅海市場,難賺錢,冷鏈大頭是海鮮產品,受控於線上線下齊頭並進的阿里巴巴和京東,國際業務早有物流巨頭在把控,而同城快遞,我更看好高頻次的滴滴和美團。

因此,順豐的發展會遇到挑戰,但個人看好順豐的企業文化,所以認為會成為一家小而美的快遞公司。

表面看似順豐大公司,上市公司其實並非如此,順豐上海同城更爛,層層外包!頻繁變動薪酬方案,強行取消保底工資,取消房補,取消餐補!導致一線配送員大量辭職已走了幾千人,給員工辦異地保險!內部管理混亂,投訴無門!

從現在的快遞發展勢頭看,我覺得順豐短時間內不會倒閉。

作為行業老大的順豐,從人員服務,業務水準,投遞速度方方面面都堪稱行業楷模。只要不是液體,可以走航空的貨物,基本最遲2天就到,近一點的,更是隔日就到,這樣的速度,除了京東的本地倉,其他快遞,都還遠遠達不到。

從設備的配備來看,順豐的發件員是最我見過的早用電子設備下單的,不用填寫快遞面單,也不用電腦操作,直接一個手持機器解決發件問題,很溜很牛,其他的快遞紛紛仿效,陸續使用。

人員的服務質量,順豐的派件員,發貨員都是工裝上陣,干凈整潔。工牌佩戴包括服務態度等方面都讓人覺得很整齊,很舒服。其他快遞的派送員就參差不齊了,被投訴的幾率非常大。

唯一不足,但是卻可以接受的,就是收費略高,然而,這對於現在這個要求速度和質量的 社會 ,價格高,自然有高的理由,可以被大眾接受。

像現在這個發展勢頭下去,順豐會越做越好,絕對不會被其他快遞淘汰的。現在唯一需要優化的就是價格如果能更平民化,一定會秒殺其他快遞,在正式的較量中,游擊隊是干不過正規軍的,武器配備都不可同日而語,順豐也算是有良心的企業了,不然以它的實力做個壟斷也是很輕松的事。

合理的競爭和有實力和對手才能保證順豐能夠不斷進步,保持活力,祝順豐越來越好。

我跟同事幾年前,在此問題上有爭論,

我看好順豐,同事則看好四通一達,都不看好EMS;

但到今天,大家都看到,在強大的需求增速面前,兩種路徑都獲得充分成長,無需硬懟各自的市場,至於成長質量如何,有無差異,不去評價,

未來會如何,就像我的簽名一樣,冷眼旁觀就好,


順豐為什麼會倒閉?順豐93年成立,至今不過25年,公司正值年富力強,傳統行業動輒綿延幾十上百年,順豐的壽命還很長。

並且,時代總是向前發展的,快遞行業發展了幾十年,如今尚且還有大量有待完善的地方,十八線城市還有下沉和完善的空間,快遞提速和服務升級都還有進步空間,一切仍大有可為,順豐還沒有發展到巔峰,里倒閉還遠著呢。


並且,順豐十大股東實力強大,看看順豐股東名單,這些股東能坐視順豐倒閉么?


別的不說,在快遞領域,順豐的地位十分出眾,其他同行起碼被順豐甩開一個身位。同行是沒有一個能和順豐一戰的。順豐一路飛速發展,電商巨頭們也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開始擼起袖子自己干,京東自建倉儲,阿里推出菜鳥,但兩家電商家大業大,干起物流來還是不如順豐專一、專業。

順豐都直接買飛機,建航線了,其在役全貨機達47架,未來三年內順豐自有機隊規模預計達到80架。據順豐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半年度報告期末,順豐控股全貨機加散航總計航空線路1977條,覆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海外等34個國家和地區。

老大難的生鮮冷鏈在順豐這都不是事,網購最令人動心的話,除了馬爸爸的幫你清空購物車,就是順豐包郵了。


快遞只是表象,順豐的護城河已經足夠深了,飛機、航線、冷鏈、大數據,構成了順豐的核心競爭力,阿里和京東都不敢說在物流方面比順豐強。

順豐的高鐵運營線也在穩步開發中,並且,順豐也早早布局出海業務,一帶一路開拓國際市場。順豐正在變得越來越強。


『叄』 順豐控股再度跌停,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順豐控股再度跌停,會讓順豐快遞在中國快遞業的神話破滅,並且會出現一個代替順豐龍頭地位的快遞企業。取代順豐快遞龍頭地位的快遞企業將會是京東快遞。其他的快遞企業將會在這一場猶如龍卷風一般的價格競爭當中損失過半,畢竟這是傷敵1000自損800的競爭行為。

中國的快遞市場已經趨於平穩,四通一達加上順豐快遞和京東快遞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態圈,但是競爭結束了嗎?並沒有。外來的快遞企業極兔速遞打破了這本已經平衡的快遞生態圈。

京東背靠著京東電商平台這個父親,本來也就不怎麼摻和中國快遞業競爭的事情。而且京東現在的倉儲快遞模式已經非常成熟,京東快遞成本也在不斷的下降,價格戰對於京東快遞來說消耗並不是很大。

由於京東快遞的特殊性,很多快遞業務都可以內部消化。京東的服務質量也不會因此而下降,倉儲快遞的距離優勢也可以支持京東快遞快速地將貨物送到客戶手中。所以,這場戰爭背後的受益者最後肯定是京東快遞了。

『肆』 2021年順豐股票還有希望嗎

由於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投股,有不少年輕人都特別關注股票的發展,之前有人在網上提問,2021年順豐股票還有希望嗎?據了解,到2021年,順豐股票還是有希望的,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2021年順豐股票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順豐是什麼
國內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順豐,總部位於深圳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建立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不僅在配送端提供物流服務,還延伸到價值鏈前端的生產、供應、銷售和配送環節。從消費者需求出發,以數據為牽引,運用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技術,為客戶提供倉庫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財務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順豐也是智能物流運營商,網路規模優勢明顯。其直營網路是國內同行中唯一且稀缺的網路控制性強、穩定性高的綜合物流網路系統。
二、順豐股票的發展
2010年以來,國際零部件服務不斷拓展,順豐先後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開通快遞服務,並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跨境B2C和電商快遞服務。此外,順豐是中國最早擁有「空軍」的民營快遞公司,也是中國機隊規模最大的快遞公司。自己的全貨機隊已經達到37架。2017年2月23日,鼎泰新材料正式更名,證券簡稱變更為「順豐Holdings」。鼎泰新材料23日開盤後大幅上漲。2017年2月24日,順豐控股上市,意味著成立24年的順豐快遞正式在資本市場亮相。
由以上可知,順豐股票還是非常靠譜的,同時還是要建議一下大家,投資股票有風險,一定要謹慎購買。

『伍』 超9億虧損,順豐控股董事長因業績預虧致歉,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順豐是我國快遞行業的巨頭,但是順豐快遞在近段時間以來卻受到連續打擊,順豐快遞股票出現跌停,總市值代辦日之內蒸發569億。 順豐快遞發表第一季度報表虧損在9億到11億之間。對於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順豐快遞出現這樣的虧損確實是讓人感到非常的吃驚。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順豐快遞在沒有做好准備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展業務,許多後續的環節都沒有跟上相應的服務而出現了重大問題,順豐快遞董事長王維在近期舉辦的股東大會上也對此發表了道歉,聲稱順豐快遞在此段時間以來經營出現了問題,在之後將調整策略,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

以上就是順豐快遞在第一季度虧損的具體原因,相信順豐快遞將會很快調整自己的策略,在下個季度將達到盈利的狀態。

『陸』 順豐快遞是誰創建的

王衛。

王衛(Dick),男,漢族,1970年10月生於上海,後移居香港,作為順豐的總掌舵人,和他所帶領的企業一樣,充滿了傳奇色彩。2011年4月底,王衛18年來首次接受媒體采訪。

22歲的王衛與幾個夥伴合作成立了專送快件的公司,並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省順德市注冊成立了順豐公司,創業初期公司只有6個人。

2002年,王衛收權成功,順豐順利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順豐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企業總部。隨後順豐開始訂立國內高端快遞行業的定位。

2003年,隨著順豐的隊伍不斷擴大,王衛把他的目光轉向了天空。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使順豐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速遞企業。

2010年,這家公司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20億人民幣,擁有8萬名員工,年平均增長率50%,利潤率30%。

(6)信息發展股票順風快遞擴展閱讀:

王衛獲得的榮譽

《財富》2012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王衛榜上有名,排名第46位。

2012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第80位,財富額為75.6億元人民幣。

2012入圍2012CCTV經濟年度人物。

2013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22位,財富額為237.9億元人民幣。

2016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以185億美元財富,排名第四位。

2019年2月26日下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王衛以900億元位列大中華區第20位。

『柒』 營收巨虧近10億,王衛身家縮水1340億,順豐如何度過至暗時刻

出品 | 探客Tanker

作者 | 行者

編輯 | 蛋總

5月28日,京東物流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收漲超3.3%,報41.7港元每股,成交額約71.7億港元,市值為2540.2億港元。這是繼京東 健康 上市後,京東集團體系內又一家成功上市的企業。

這不禁引發了外界對劉強東的調侃——「東哥又有公司上市了!」「東哥這幾年為人低調了,但辦企業還是高調的」。

話說回來,「東哥」這個稱呼似乎是劉強東身上最突出的標簽之一。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大多數時候都用一種諄諄教誨的師者形象示人,也許是因為互聯網思維的拓展都靠這些傳道者不遺餘力的身體力行,也許是跟很多人高學歷、高智商的創業背景有關。

但在這其中,有兩個人是例外。跟很多「同道」喜歡外界稱自己為「老師」不同,這兩位大佬更願意與員工「稱兄道弟」,而「江湖情義」就成了這兩家公司留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他倆就是京東的劉強東和順豐的王衛。

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是,劉強東每年都要選個日子,與庫管、配送人員一起吃果凍,吃完果凍後再用果凍杯和他們一起喝白酒。原因在於當年京東第一個配送站出現時,在場有人提議喝點酒慶祝一下,但沒有那麼多的酒杯,劉強東就讓人買來果凍,大家把果凍吃完,以果凍的杯子當酒杯,共飲一杯白酒。

這是京東輝煌的開始,也是劉強東在京東抹不去的「大哥形象」。很多時候,劉強東稱呼大家為「兄弟」,兄弟們也都叫他「東哥」。

王衛也是如此。

2016年4月17日,一位順豐快遞小哥不小心把一輛正在倒車的小轎車剮蹭了,司機下車後又打又罵,說話非常難聽,還連扇小哥6個耳光。

因此,別看劉強東和王衛這兩人在某些方面屬於「同行是冤家」,但不忘江湖情義的作風依然讓他們有時會隔空惺惺相惜。

如今,隨著京東物流的成功上市,同為「江湖大哥」的兩人,在同一片商業江湖中,終於狹路相逢。

事實上,劉強東跟王衛之間的關系頗為復雜。

一方面,江湖氣息濃重的二人,很多時候幾乎同氣連枝,甚至經常生出「世上有知己」的感覺。因此,雙方之間互動不斷,相互支援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2017年6月1日,王衛公開與菜鳥決裂,當晚劉強東就出面聲援:「我相信順豐的質量、王衛的為人!如今公民發送的一切公家快遞信息,不論是不是該平台的都被拿走!曾經嚴重守法!公民的隱私信息誰來維護?呼籲有關部門調查!」

另一方面,劉強東和王衛在公司運營層面的思考還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員工待遇上有明顯差別。就在劉強東聲援王衛前三個月,順豐剛剛上市時,IPO申請書披露順豐並沒有給所有的物流小哥上五險一金,這和劉強東堅持給一線員工上五險一金的作風不同。

據了解,在員工支出方面,2020年京東物流共計為一線員工支出261億,按招股書披露的2020年底一線員工數量進行保守估算,平均每位員工年支出近11萬,月支出近9000元。這算是業內極少有的堅持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

關鍵是京東物流和順豐都在物流領域均投入重金。

順豐自不必說,物流是其主業;而京東物流則是劉強東力排眾議、頂住萬難,甚至「砸鍋賣鐵」建立起來的京東第一競爭力,自2007年以來,一步步自建物流、搭建配送隊伍與自建倉庫,直至如今走到上市,京東物流的每一步都走得頗不容易。

但說到底,兩人之所以能惺惺相惜,原因就在於很長一段時間里,京東物流跟順豐之間幾乎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

雖然順豐也做電商的生意,但京東物流不可能接京東平台之外其他電商平台的單子。更何況,在京東平台上京東自營全部採用京東物流,只有品牌商開的店鋪,才可能使用順豐物流。

因此,雙方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勢。

然而,從2019年業內傳出劉強東有意將京東物流拆分上市的消息後,雙方的處境變得日益「尷尬」起來。

因為為了解決投資人認為「大客戶收入佔比過高」的問題,京東物流逐漸開始「去京東平台化」。而依據京東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和庫存體系,京東物流這兩年在工業和電商供應鏈管理上面,簽下了不少大型企業的客戶。

根據京東物流此前遞交的IPO申請書來看,2018-2020年9月,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佔比從29.9%已增長至43.8%,而營收總增長率為59.38%。這已經說明京東物流在享受了集團業務增長的同時,外部客戶收入佔比還能快速提高。

原因特別簡單。

京東物流是一個跟所有物流公司完全不同的形態,與其把它稱作為一家物流公司,不如把它看作是一個給電商平台配套的倉儲物流和管理體系。

實際上,京東更多的時候是用「以存儲代替運輸」的方式來維持高周轉的貨物運輸,正是這種方式保證了京東平台的地方自營商品8小時內的送貨時效。

而這套管理體系以及在建立基礎之上的信息化系統,如果對接到一些工業生產企業,正好能解決這些企業急需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而這點恰恰跟順豐的業務產生了交集。因為這種涉及到供應鏈管理的高端物流,以往是順豐業務的基本盤,但現在京東物流的介入引發了雙方之間的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初京東集團的定位正式升級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招股書顯示,2020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5.8%,這就是對其進軍高端物流的一個有力證明。

正因為建立在這樣業務拓展方向明晰的基礎上,東哥在2020年年初重啟了京東物流赴港上市的進程,並於5月28日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收漲超3.3%,報41.7港元每股,市值為2540.2億港元。

京東物流成功上市,對順豐而言,無疑是友商變得更強大了,競爭壓力也隨之加大。

從招股說明書公布的數據看,京東物流2019年無論在倉庫面積還是總收入方面,都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

這意味著在順豐原本占據優勢的高端企業物流領域,京東物流逐漸成為了領跑者。

據「探客Tanker」觀察,為了應對京東物流帶來的挑戰,就在2月份京東物流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的幾天後,順豐發布公告表示擬收購港交所上市的最大的國際物流公司嘉里物流。最新消息顯示,這場收購幾乎塵埃落定。在28日京東物流上市當天,順豐公告擬以巨資收購嘉里物流超過51.8%的股份。

在2月份發布這一個驚天收購後的交易日,順豐股價大漲,迎來了124.7億元的 歷史 最高股價。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頗為「魔幻」了。

4月22日,順豐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巨虧9.89億元,上年同期盈利9.07億元,同比下降209.01%。此消息一出,震驚市場,王衛為此公開致歉,履職四年的財務負責人伍瑋婷女士請辭。

隨後,順豐的股價一路狂瀉,截至5月28日收盤,股價已腰斬至69.85元,相比較春節前期的高價高點,順豐的市值蒸發了2730億元,王衛本人身價縮水1340億元。

已經有媒體表達態度,認為2021年順豐「流年不利」。

實際上,在極兔入局之後,電商快遞領域的價格戰愈發激烈,順豐雖然不看重低端市場,但也不得不真金白銀地投入與新玩家競爭。

據新浪 財經 報道,受現在不正常的市場價格影響,順豐單票收入已持續22個月下降,而且降幅持續達兩位數。最新數據顯示,順豐單票收入為15.74元,同比下滑12.12%。

關鍵是在順豐一直佔有優勢的供應鏈市場中,現在也遇到了不小的問題。

2017年,王衛曾雄心勃勃地表示,順豐要對標的「不僅是4千億的傳統快件配送市場,而是12萬億的大物流市場」。

香港知名投行分析師李歆認為,為了實現王衛的這一個願景,順豐不惜投入巨資,在全球大舉收購供應鏈物流公司。「這兩年很多國際知名的供應鏈企業都掛上了順豐的標簽,今年更是准備以175.55億元的大手筆拿下了嘉里物流51.8%的股份。」李歆對「探客Tanker」表示。

不過,他認為順豐現在依然沒有從這些收購中獲取足夠多的利益。「從財報數據來看,這些在供應鏈領域的高額投入尚未實現預期收益,已經成為王衛心中最重要的一塊心病。」他補充道。

4月9日晚,王衛業績說明會上回應業績虧損時表示,順豐控股今年二季度肯定不會再出現虧損,但全年利潤回到去年同期水平的可行性不高。

這其實說明王衛也知道,順豐新增的利潤無法覆蓋成本,而其虧損的原因關鍵在於盈利能力的問題,尤其是毛利率下降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王衛之所以被人看作「商場梟雄」,就在於每當面對突發事件,他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次也不例外。

就在很多人都在琢磨,順豐和王衛究竟會用什麼方式來解決自身面臨的危機時,2月10日,順豐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簡稱順豐房托,SFREIT)向港交所遞表,這被人看作是王衛對順豐新增收入變現渠道的一個重要嘗試。

最新消息顯示,5月5日順豐房托已經開始公開招股,發售價介於每基金單位4.68港元至5.16港元,集資最多約26.83億港元;5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股份代號2191。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房托上市性質是REITs基金,王衛打的算盤是走一條「物流資產證券化」的道路。

所謂REITs基金,其實是將自己持有的固定資產物業轉換成若干份每份標明價格,然後變成一個公募的基金,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而所購買的人跟股票一樣,按所持有的份額,在這樣物業年度的收入中獲取分成。

「探客Tanker」認為,王衛選擇REITs這條路解決自己收入下降的問題,確實是有自己深度的考量。

事實上,對於物流地產來說,REITs基金模式的意義重大。物流地產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一般物流地產項目只能通過物業經營來獲取租金等經營性收入,而不能一次性出售回籠資金,投入資金的回收一般需要十年以上。

因此,發行REITs就能盤活資產,並使得順豐由重轉輕,既能獲得充裕的現金流,有效解決資金難題,又能持有稀缺的土地資源,實現規模化擴張,優化收益,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在物流地產領域,將這套輕資產手法玩得風生水起的正是老大哥普洛斯。

這幾年,普洛斯不動聲色地通過出售REITs基金份額,從而撬動了3到5倍的杠桿,獲得巨額流動資金,成為在中國乃至亞洲快速擴張的根本。

據悉,截至2020年底,普洛斯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物流地產經營服務商。

而且,這家公司旗下募集並運行了7支專門投資於中國的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300多億元,衍生的基金管理規模也突破百億美元級別,年獲取的基金管理費達到過億美元級別。

香港另一家投資基金研究部的負責人王雪瑩對「探客Tanker」表示:「順豐想發行REITs基金,固然有想辦法拓展收入來源的想法,更是跟京東物流上市有關。」

在她看來,京東物流與順豐很多高級業務是重合的,現在京東物流已經追上了,順豐想要與其競爭就必須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順豐選擇發行REITs基金,也跟籌集資本與京東物流在其他高端領域競爭有關。」她說。

而此前在談及順豐房托上市事宜時,順豐的高層也不可避免地表露,通過這個基金融資的想法。當時,順豐房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翟迪強就曾表示,「順豐控股在香港成立順豐房托是策略性部署融資計劃的一部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順豐房托的成立將會為集團提供很好的融資渠道。」

而選擇在香港上市房托基金,王衛或許認為自己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首先,從2020年開始,國家已經在公募REITs基金方面展開了諸多的調研,並認可這將是下一個資產證券化的方向。其次,順豐已經操作過類似的基金,有了自己的經驗。

早在2018年12月,順豐就試水過資產證券化,成立了國內首單類永續物流地產儲架類REITs「華泰佳越-順豐產業園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當年首期發行募資規模達18.46億元,公司實現資產增值投資收益約8.08億元。

2019年,第二期募集資金總規模13.6億元,實現資產增值投資收益6.14億元。截至2020年底,該專項計劃募資已超過45億元。

最後,港交所也推出了REITs的利好政策。

2020年12月4日,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修訂,放寬REITs投資限制,包括容許房托投資物業發展項目時超過現有的資產總值10%的上限,將房托基金的借款限額由資產總值的45%提高至50%等。

而且,在港股上市的類REITs也有不俗表現,比如越秀REITs在上市後實現驚人增長,資產規模從45億元提升至2020上半年的363億元。

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王衛下定決心在香港推動順豐REITs基金的上市。

然而在王雪瑩看來,REITs並非是解決順豐發展困境的萬能葯,「一隻REITs能否有優異表現,不止取決於上市市場的基本情況,更取決於旗下投資性物業的運營情況。」

目前,順豐房托基金涉及的物業資產為三處,也就是佛山桂城豐泰產業園、蕪湖豐泰產業園以及位於香港的亞洲物流中心-順豐大廈,按照招股書顯示資產總估值達60億港元。

「這其中香港物流園區面積最大、租金最高,估值也最高,達52億港元,在整個資產組合中分量最重。不過2020年受諸多因素影響,香港物業租金下跌17%,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王雪瑩認為,這使得順豐這個REITs基金的收益肯定顯著降低,未來分紅縮水,整體收益率會出現較大的負增長。

「從招股書中能看出,這也導致投資物產的公允價值出現波動,錄得虧損為64.6百萬港元,使得順豐房托2020前9月的期內盈利僅32萬港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跌去99.8%。」王雪瑩對「探客Tanker」補充道。

而在李歆眼中,他並不看好順豐這只基金的發展,最起碼在當下階段的發展,「從上市申請書可以看出,僅香港一地的波動,就直接拉低了利潤表現,而佛山、蕪湖二地並非一線城市,租金水平的上漲空間恐怕也難以撐起較高收益。」

另外,他還認為順豐這三個所謂的物流地產發展潛力有限,「順豐關聯租戶的租金佔到了同期總租金收入的八成,租金收入總額前5名中有3名來自順豐控股。」

實際上,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間順豐關聯租戶占順豐房托基金總收益的百分比分別為62.4%、72.1%及78.3%;租賃予順豐關聯租戶及由順豐關聯租戶運營的可出租面積,所佔百分比分別約為45.2%、62.3%及76.3%。

正因此,李歆對「探客Tanker」表示:「這樣的單一客戶和關聯交易過高的現實,都會對基金收益預期有一定影響,從而降低投資人出手的興趣。」

而從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來看,市場的反饋恰如上述兩位分析師所料。這個在公開發售階段獲超額認購的新股,卻未能持續獲得投資者的認可,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5月17日開盤順豐房托報4.49港元/股,較發行價4.84港元/股跌9.8%;截至首日收盤,其股價跌至4.16港元/股,跌幅近15%。

有意思的是,就在順豐發行的基金上市破發的同一天,京東物流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招股事宜。

據「探客Tanker」當時獲得的多家香港券商數據,截至當日下午6時,京東物流孖展暫錄1127.6億港元,以公開集資額7.92億港元計,相當於超額認購約141.3倍。

今日,京東物流成功上市及其股價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了資本市場的態度——京東物流在開盤時大漲超過16%,最終報41.7港元每股,市值達2540億港元。

資本市場對順豐房托和京東物流的「一冷一熱」,可能會讓劉強東和王衛兩位大佬思量許久。而如今的一個現實是,昔日互相聲援的同行,終於要在同一個戰場上相對,誰也不能「手下留情」。

畢竟,股市與商場正如同江湖一般,向來就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地方。

*文中題圖來自:圖蟲創意,已獲授權。

『捌』 順豐控股擬披露重大事項,臨時停牌,其中到底有何隱情

可能是有重大事件需要披露,媒體傳言可能是有收購事件。媒體報道,深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各路上市公司規則指引,順豐公司將披露重大事項,所以決定臨時停牌。而巧合的是,同一天,嘉里物流公司也宣布臨時停牌。隨後就有公司曝出,順豐控股目前正在打算將嘉里物流部分股權進行收購,此外嘉里物流的部分資產也將轉售給母公司,據悉,目前嘉里物流的母公司嘉里建設持有該公司40%左右的股權,如果順豐加入,未來嘉里物流的股權可能迎來變動。

『玖』 穩健增長!順豐數據亮眼,不斷獲資本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順豐發展得如此迅速、順利是必然事件。在那麼多種快遞當中,順豐如此出名、如此受人信賴也是因為它非常不錯的口碑以及出色的服務態度。而且順豐快遞的產業鏈是非常完善的,順豐因自己極為快速的貨運速度,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支持以及喜愛。

順豐未來的發展前景會是怎樣的呢?

我相信順豐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順豐的口碑在眾多快遞品牌當中是非常突出的。雖然順豐的運費要比其他品牌貴一些,但是順豐的速度真的是非常快的,從順豐驚人的業績就可以看出來,它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信任以及支持。

與信息發展股票順風快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7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