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說A股30年:股價最高、市值最高、股價振幅最大都有誰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已過「而立之年」。
30年間,A股股票數量從1990年的7隻,已增加到目前的4000餘只。30年征程中,A股也經歷了無數風雲變化。
具體來看,Wind統計顯示,不復權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A股30年來,股價最高的是1992年的飛樂股份,最高至3550.00元/股。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市值最高的股票,是2007年的中國石油,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分紅方面,「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連續13年成為A股年度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
股民最關心的股票價格漲跌方面,A股30年來,1992年的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最大,讓股民坐上了最刺激的「過山車」,日波動率高達583.19%。
新股發行數量方面,雖然有反復,但總體上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1993年,新股上市數量正式突破百家。2017年,A股首發上市公司數量達438家,是30年間新股發行數量最多的年份。
股價之最:28年後貴州茅台股價再破千元
Wind數據顯示,不復權的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30年來,股價最高的股票為飛樂股份(600654),1992年最高至3550.00元/股。27年後,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2019年最高至1241.61元/股。
具體來看,1990年至1993年,A股歷年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真空電子(600602)、飛樂股份(600654)和G海立(600619),分別為500.10元/股、939.50元/股、3550.00元/股、330.00元/股。其中,飛樂股份(600654)在1992年和1993年,都是股價最高的股票。
進入1994年,A股股價開始進入緩慢上升期。其中,1995年,股價最高的中華企業(600675),近為35.67元/股。及至2000年,方再次出現百元股,億安 科技 (000008)最高達126.31元/股。
不過,從2002年開始,A股連續5年未再出現百元股。2002年至2006年,A股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2002年和2003年的用友軟體(600588),2004年和2005年的蘇寧電器(002024),以及2006年的貴州茅台(600519),股價分別為62.00元/股、56.81元/股、51.98元/股、70.25元/股、93.20元/股。
然而,從2003年開始,A股歷年的最貴股,再沒有低至百元以下。2007年,中國船舶(600150)最高達300.00元/股,2017年貴州茅台(600519)股價突破500元關口,最高至726.50元/股,201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最高至1241.6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年度最貴股後,往後的12年,A股年度最貴股這一稱號,僅3次旁落。2001年,洋河股份(002304)最高至239.98元/股;2014年,朗瑪信息(300288)最高至223.88元/股;2015年,安碩信息(300380)最高至474.00元/股。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年的老股票股價能夠突破千元,有一定 歷史 原因。
彼時,國內證券交易所剛設立不久,掛牌交易的股票不多,股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各股股本較小。此外,政策方面,1992年上海股票交易市場放開了日內漲跌幅限制,大批股民湧入。加之當年市場規則總體比較寬松,曾施行T 0、無漲跌幅限制等規則。因此,上市公司的價格與價值差異較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老八股」中還誕生過萬元股。不過,因為種種因素,Wind並未收錄這一 歷史 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5月,全稱上海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豫園商城」,股價突破萬元,創下了中國證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記錄。
漲幅之最:順發恆業2009年漲幅超2000%,2015年至2017年個股漲幅連續超1000%
30年來,歷年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股票,分別有哪些呢?
Wind數據顯示,年漲幅最高的股票,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除了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2007年的ST仁和(000650)、2015年的中文在線(300364)、2016年的海天精工(601882)、2017年的寒銳鈷業(300618)、2020年的萬泰生物(603392),年漲幅均超1000%,分別達1611.92%、1715.37%、1068.52%、1214.95%、1245.24%。
可以注意到,年漲幅較高的個股,近年來較多。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內,A股均出現漲幅超過1000%的個股。而在A股剛發展的前17年,沒有任何一支股票,年漲幅在1000%以上。
其中,1990年的真空電子(600602)、2001年的PT農商社(600837)、2002年的夏新電子(600057)、2004年的石油濟柴(000617),漲幅均未超過100%,分別為30.23%、80.76%、95.65%和97.69%。
市值之最:2006年A股進入萬億市值年代,中國石油超5萬億元市值仍是天花板
隨著A股的不斷進化發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樣不斷突破。
Wind數據顯示,A股近30年來市值最高的公司,為2007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市值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
從1990年開始,A股上市公司市值不斷增加。截至1993年底,A股出現首家百億市值的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市值達204.30億元。截至2010年底,A股出現首家千億市值的公司,中國石化(600028)市值達3370.94億元。截至2006年底,A股再進一步,出現首家萬億市值的公司,工商銀行(601398)市值達19590.0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07年,A股迎來上市公司市值的巔峰。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油(601857)市值高達52877.24億元,及至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
2008年後,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總額徘徊在2萬億左右。其中,2009年底的中國石油(601857)、2017年和2019年底的工商銀行(601398)、2020年的貴州茅台(600519),市值均超過2萬億元,分別達24109.02億元、21279.48億元、20518.10億元、21530.10億元。
分紅之最:「宇宙第一行」連續13年分紅第一,2013年分紅突破900億元
A股30年來,哪些上市公司最能分紅呢?
絕對值來看,2019年,工商銀行(601398)年度累計分紅總額高達936.64億元
億元,是近30年來年度分紅最多的股票,距千億分紅僅一步之遙。
具體來看,1993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過億,申能股份(600642)全年分紅3.60億元。2001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10億元,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69.36億元。2004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百億,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104.0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7年開始,A股分紅正式進入「宇宙第一行」的時代。
從2007年至2019年,13年來,A股年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均為工商銀行(601398)。其中,2007年突破400億元,達444.25億元;2008年突破500億元,達551.13億元;2010年突破600億元,分紅642.20億元;2011年突破700億元,分紅709.12億元;2012年突破800億元,分紅835.65億元;2013年突破900億元,分紅919.60億元。
股價振幅之最:1992年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 歷史 最高,年內日波動率超500%
股民最關心的,莫過於股票的價格,一漲一跌均繫心間。那麼,A股30年來,哪些股票最能讓股民坐「過山車」呢?
Wind數據顯示,年度股價振幅最大的股票,為1992年的瓊珠江A(000505),年內日波動率高達583.19%,是A股30年來波動率最高的股票。
同時,1996年的武漢塑料(000665),年內日波動率同樣超過500%,達550.10%。
此外,1993年的四川金頂(600678)、1995年的中國嘉陵(600877)、1998年的四川湖山(600801),年內日波動率均超過200%,分別達308.63%、279.16%、275.36%。
2018年,A股年度股價振幅最高的利通電子(603629),日波動率僅為15.97%,在30年振幅榜上排名最後。此外,200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ST吉紙(000718)、2017年股價振幅最大的中石 科技 (300684),年波動率均在20%以下,分別為19.59%、19.63%。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股的不斷發展,A股歷年股價振幅最高的個股,日波動率不斷下降。
從2010年開始,10年間,僅有2012年股價振幅最大的華數傳媒(000156)、201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協鑫集成(002506)、2020年股價振幅最大的瑞豐新村(300910),年內日波動率超過100%,分別為140.31%、101.37%、168.61%
新股之最:2017年438隻新股發行量是30年最高峰,1993年突破百家
總體上,A股歷年的新股發行數量,呈現出逐減增加的趨勢。
1990年與1991年,新股發行數量均在在個位數,分別只有7隻與4隻。1992年,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增至36家。
1993年,A股新股發行數量正式突破百隻,達105隻。並在此後的幾年間,出現一波上市的小高峰。1996年、1997、2000年,新股發行數量均突破百隻,分別達181隻、190隻、130隻。
不過,從2001年開始的往後9年間,A股新股發行數量有8年均未突破百隻。僅在2007年,實現了125隻的新股發行。
進入2010年後,A股新股發行數量開始大幅增加。其中,在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這7年間,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數量,均保持在200家以上。2010年、2017年和2020年,新股發行數量更是超過300隻,分別達341隻、438隻、342隻。
其中,2017年,A股438隻的新股上市數量,也是A股30年內新股發行最多的一年。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A股發行數量最少的年份,也在2010年後。2013年,由於市場低迷,全年僅有美的集團(000333)和浙能電力(600023)兩家企業首發上市。
㈡ 說A股銀行股估值低的原因是什麼
A股銀行股低估是一個相對性概念、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去思考,一個是顯性、一個為隱性
顯性的如PB、也就是市凈率
PB=股價/每股凈資產、就拿A股上市的最低的華夏銀行(PB=0.59)和最高的青島農商(PB=2.15)
在一定假設前提下、如果一銀行破產倒閉了!那麼按照現在華夏銀行PB算買入0.59元的華夏銀行、破產清算的時候可以拿回1元的資產,這期間有著一定的溢價在裡面,換句話說假設買入青島農商2.15元股票、對應可以拿回1元資產。但是銀行負債太高、就拿華夏銀行來說、總負債高達2.58萬億,如果不良資產達到7.5%那麼那麼他的凈資產為零,股價價值也是為零。7.5%不良貸款高、但是並不是沒有可能,金融體系都是借新錢還舊債、企業如此銀行也是如此,不斷擴張新領域不斷借錢。所以顯性PB也只是一個相對概念
隱性PE:市盈率、華夏銀行PE等於6.24,也就是說按照一季度的收益算一年度平均收益、按照一年度收益計算未來收益、那麼你投資1元理論上是6.24年以後就能賺回1元,就算不分紅、那麼當初買入的1元現在所有者權益已經高達2元
銀行股整體市盈率和市凈率是相對A股其他板塊來說是很低的、很低代表著安全系數是相對高的,但是由於銀行不良壞賬的會計賬本你根本不知道和業務的難以突破,船太大導致業務不好創新,所以對他也沒有什麼預期,炒股都是炒預期,沒有太多預期自然也就沒有更多關注
炒股是多個維度展開來的、單憑一個低估不是買入理由,買入理由需要你去說服自己。
以上就是低估的原因
㈢ 目前銀行股大面積破凈,六大行淪陷。是估值錯了還是市場錯了
最近銀行股整體的走勢都比較低迷,估值水平也非常低,特別是六大行全部破凈淪陷,作為投資銀行股的股民,心情真的很是郁悶,個人認為應該是市場問題。
投資銀行股還是要看投資者預期
目前我國銀行的業務也比較單一,大部分銀行都是做儲備的,但目前利率存在下行預期,導致銀行的經營壓力比較大,反觀國外的銀行大部分都是綜合性的投資銀行,所以他們可以通過多渠道盈利,具有一定的成長預期。個人認為銀行股的估值這么低,就是以上這三個原因,而且這三個因素在短期內非常難以發生改變,所以銀行股的低估值情況延續的時間可能還需要比較長。
對於投資者來說銀行股沒有了增長的可能性,便意味著股價的表現也不會有多優秀。不過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即便股價不漲,每年的分紅股息也比銀行要強,當然對於那些追求高回報的投資者來說,那肯定是看不上的,到底要不要投資銀行股,還是得取決於投資者的預期。
㈣ 銀行市盈率為什麼都不高
銀行股的市盈率並不總是如此之低的,曾經也是「闊過」的,我們先來說下當前四大銀行的市盈率,在看看以前的市盈率,最後再看看為什麼不高的原因:
1、當前四個銀行的市盈率工商銀行:動態市盈率6倍建設銀行:動態市盈率5.6倍中國銀行:動態市盈率5.33倍農業銀行:動態市盈率5.13倍銀行板塊的市盈率確實是很低的,因為A股目前市盈率低於6的股票也就是56隻了,而A股市盈率 的中位數是32倍。銀行板塊的市盈率確實低。
總結:以上三個因素是銀行股估值低的原因。
㈤ 為啥銀行股一直處於低估值
一、銀行估值低並非A股獨有
事實上,銀行板塊估值低卻不漲的現在並非A股獨有,放眼全球,海外同樣如此。從國信證券(13.450, -0.20, -1.47%)研報的統計數據來看,海外銀行低的市凈率(PB)並不比A股上市銀行高,只是市盈率略高於A股中的上市銀行。
還有一個現象同樣值得關注,當我們為2018年底至今A股銀行股顯著跑輸大盤而唏噓之際,卻發現原來美股銀行股的超額收益走勢在方向上也存在一定趨同性。同樣參考國信證券的報告數據,從 2018 年開始,美國標普 500 銀行指數相對於標普500指數便開始走弱,銀行板塊顯著跑輸標普 500 指數整體市場表現。
二、近期機構減倉銀行股
與此同時,極低的估值卻並沒有換來機構的青睞。參考天風證券(6.470, -0.14, -2.12%)報告的統計結果,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對銀行板塊的重倉比例還在下降。至少2019年四季度的7.07%降至2020年的4.67%,而近期的高點則需要追溯到2018年一季度(7.78%)。
三、原因
都說股價表現取決於對未來的預期。確實,資產增速放慢、杠桿率降低、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銀行業將承受凈息差長期收窄的壓力,而息差又是銀行最主要的收益來源……這些負面因素讓銀行業的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備受市場質疑。
還有一方面,受全球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特別是短期下行幅度較大,銀行貸款回款壓力增加,勢必加大銀行資產質量的波動,而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便一味復工復產,使得投資者進一步對疫情的走勢判斷產生較大不確定性,加重了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悲觀預期。雖然多地監管部門放寬了疫情期間部分企業不良認定標准,並且允許展期和續期(支付寶中的花唄最近也開始允許展期一個月,不收取額外費用),對銀行不良生成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仍然未能消除投資者對未來較高不確定性的擔憂。
另一方面,受銀行讓利(央行通過定向降准、降低OMO、MLF、LPR利率以及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的方式,降低企業融資利率,據央行數據,截止3月底,一般貸款利率已下降0.26%,銀行讓利於實體企業明顯)、央行目前貨幣政策以及銀行負債端結構固化(銀行負債端主要包括存款、同業存放、應付債券、央行借款等,又尤以存款佔比最大,造成銀行經營模式的難以轉變)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整體凈息差的下行幅度預計較大,從而使得投資者對以量補價帶來利潤增長的持續性存疑。究其原因:雖然一季度整體信貸增長7.1萬億元,同比增速12.7%,較2019年一季度同比多增1.3萬億元,銀行利潤得以支撐;但是,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不僅會給銀行資本充足率帶來挑戰,更重要的是短期內可能引發宏觀杠桿率的上升,進一步加重投資者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
㈥ 銀行股具有怎樣的優勢
銀行股就是目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比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等。
銀行股具有的優勢:銀行股票的估值相對較低、銀行股票盈利能力強、銀行股票回報率高。
拓展資料:
首先,銀行股票的估值相對較低。目前,在滬深股市上市的銀行股票有25隻,除了去年和今年上市的次新銀行外,其他銀行股票的動態市盈率都是個位數。比如興業銀行是4.7倍,光大銀行是5.18倍,工行, 建行, 中行,交通銀行和農行的市盈率也是這樣,相比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銀行股票有一定優勢,屬於市場上真正的「價值窪地」。
其次,銀行股票盈利能力強。與其他上市公司相比,銀行股票是一個真正的「吸金機器」,其盈利能力是普通上市公司無法比擬的。一季報顯示,上海銀行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645元,杭州銀行為0.501元,招商銀行為0.792元,最差的江陰銀行也達到了0.099元。超級盈利能力是銀行股票吸引機構投資者的另一個法寶。
第三,銀行股票回報率高。由於銀行股票估值低、盈利能力強以及每年實施分紅計劃,高股息收益率已不再是新聞。以工行為例。目前,工行股價在4.8元左右。2016年計劃10股支付2.343元。不考慮股息稅,股息收益率高達4.88%,遠高於銀行的一年期利率和貴州茅台的股息收益率,但由於貴州茅台的股價已經很高,投資風險大大增加。購買像貴州茅台這樣的藍籌股顯然不如購買銀行股票,這使得這些機構在心理上更加實際。
除了以上三個優勢,銀行股份還處於進與攻、退與守的趨勢。就像現在的股市沒有市場的時候,你可以享受分紅;的回報,如果股市進入牛市階段,未來也可以賺取差價收益。因此,銀行股票可以被稱為大資金和大機構的避風港,具有投機和投資的雙重價值。
㈦ A股里的銀行股估值低的原因,是對未來的盈利能力不確定嗎
銀行股低估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業績過於穩定,不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二是權重太大,成為管理層調控股指的工具。
令人頭疼的不僅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只是能掙到分紅外,就能賺到股票的差價,但買到高估的則只能無奈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用高價買股票。說的有點多,那麼該如何估計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分享。開始正文前,先給你們准備了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大概弄清楚公司股票所能達到的價值,猶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成本,才可以算出來到底要賣什麼價錢,要賣多久才可以回本。這相當於大家買股票,我們用市場規定的價格來購買這個股票,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票是多種多樣的,類似於超市裡的貨物,很難分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算依據它們的目前價格來判斷值不值得買、具不具備收益也是有門道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需要結合很多數據才能判斷估值,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在PEG小於1或更小時,也就意味著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若是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適合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通常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會更加高。可若是市凈率跌破1了,該該公司股價必然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當注意。
我們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福耀玻璃
正如每個人所了解到的,目前福耀玻璃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大型龍頭企業,各大汽車品牌都會用到它家的玻璃。目前來說對它收益造成最大影響的就是汽車行業了,相對來說還是很具有穩定性的。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估值這家公司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很容易看出,當下的股票價格略微高了些,但是還要用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會好一些。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只套公式計算,顯然是不太明智的選擇!炒股其實就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雖然公司當前被高估,爆發式的增長可能在以後會有,這也是基金經理們對白馬股更感興趣的理由。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值得重視。如果按上方當方法估算,許多銀行絕對被嚴重低估,不過為什麼股價沒辦法上漲?最重要原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幾乎快飽和了。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掉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想進一步了解的可以瞧一瞧:1、最起碼要分析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掌握未來的戰略計劃,公司可以發展到哪一個地步。這就是我總結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㈧ 工商銀行合理估值,有人說下嗎工商銀行上市價格多少工商銀行股票是價值股
在當前銀行業發展現狀的情況下,增強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需降低實體行業的融資,重視金融風險防控,是金融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下面就跟各位好好聊聊關於銀行業的龍頭羊企業--工商銀行!
在開始分析工商銀行前,我整理好的銀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銀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月1日。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直銷銀行業務等。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連續八年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和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榜首、位列美國《財富》500強榜單全球商業銀行首位。
簡單介紹了工商銀行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工商銀行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打造綜合金融標桿行
公司基本面長期穩定,客戶基礎比較理想,連續推動第一金融銀行戰略部署,協同促進城鄉聯合發展獲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二季末個人金融資產規模總額16.6萬億元,總量再度創新高,依然處於領先地位。公司研究展開金融科技發展規劃,不間斷的開展數字化轉型,加強金融科技賦能,全力樹立其為綜合金融的榜樣。
亮點二:境外業務覆蓋面廣泛
工商銀行在4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了412家機構,通過參股標准銀行集團在非洲20個國家都進行了間接覆蓋,與遍布14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7家外資銀行擁有代理行關系,服務網路覆蓋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和地區一共設立了127家分支機構。能夠向公司和個人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做到。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工商銀行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工商銀行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銀行基本面得到了政策等呵護,繼續欣賞財富管理業務,當前我國的一個政策趨勢還是以穩字當頭。在未來空間里,隨著徵信業范規發展,平台經濟反壟斷以及支付互聯網持續的改善,傳統銀行(尤其是具備零售業務優勢的銀行)很有可能會獲得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還有考慮到目前的一個貸款供需情況,以及未來信用利差有可能會上升,整個生息資產端綜合收益率會略有回升,所以資產端或將成為推進息差企穩的重要驅動力。從以後來看的話,國內宏觀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等出現大幅度波動的概率比較低,銀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趨勢還是很穩定。
總的來說,我認為工商銀行有著強勁的實力,有望在行業平穩向好的時候,迎來高速的發展。但是文章會存在一些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工商銀行未來行情,可以直接點擊下面的鏈接閱讀,有專業的投顧在診股方面給你提供意見,看下工商銀行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工商銀行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㈨ 通過A股上市的中國的銀行為何市盈率如此低
隨著2017年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上市公司的各類總量數據都可以統計出來了。有媒體報道稱:「按可比口徑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部A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7.9%,較今年一季度的21.5%有所回落。A股(非金融)中報盈利同比增速為36.9%,同樣較一季度的53%高位回落。整體而言,A股中報業績增速從一季報高位回落,但仍維持在30%以上的較高水平。」
因此,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當前A股盈利增速提升的現象,業績增速加快固然可喜,但如果只是在過去基數較低的情況下提升業績,也只能認為業績有好轉而效益無扭轉。不少人總是抱怨A股熊長牛短,其實,僅從中美股市ROE比較的角度看,也可以從中找出美國股市能夠持續走強的原因,因為它的ROE水平遠高於A股(恕不能找到美股中位數ROE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