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買銀行股票合適嗎
可以。
這個問題先擱置,先問問入場的理由是什麼。是便宜嗎?既然問的是銀行股大跌了能不能入場,那肯定是覺得便宜了!問題事實卻不一定是這樣,以工商銀行為例,轟轟烈烈的停貸事件也只讓它跌了5%,其現在的股價距離近期高點只有15%不到的距離。這么小的空間,我覺得實在沒有博弈的價值。回頭市場發生點啥,一個波動可能就磨平了這個空間。
不過按銀行股現階段的分紅率來看,股價屬實早就便宜了。還是以工商銀行為例,按最新股價來算,其2021年分紅率已經高達7%,遠超存款、理財產品收益。可以說,如果不是來投機的話,買了絕對劃算。
『貳』 夢到法院匯款到銀行卡
夢見匯款,整體運勢指數為72,預示著今天的日子,你依然沒有休息的慾望,本職工作/學業往往有許多任務需要你加班加點。或者是在家休息,心情卻沒有辦法放鬆。試著通過運動來減壓吧。此外,健康方面,腸胃較弱,有可能出現胃漲或腹瀉的狀況。多喝流質的東西比較有利消化呢。 1、夢見匯款的運勢 好運方位是北方,財運方位是北方,事業學業方位是東南,桃花人緣方位是南方。 2、夢見匯款的適宜 適宜合婚、宜納財、宜多言、宜裝修、宜辭職、宜祈福、宜賣房。 3、夢見匯款的忌諱 忌諱舍棄、避忌祭祀、避忌撿東西、避忌租房、避忌分別、避忌娛樂、避忌探病、避忌謾罵。 轉載必須保留本文地址:http://m.yuexw.com/zgjm/94757/
『叄』 農銀人壽公司的保險怎麼樣
農銀人壽作為中國農業銀行的控股子公司,其實力是比較雄厚的,這家保險公司藉助中國農業銀行的資金、經營網路、金融服務體系和社會信譽,帶給客戶高品質的保險保障和財富規劃服務。
接下來,學姐也將從公司實力和償付能力入手來介紹這家保險公司。開始之前,大家也可以不妨先看看這篇文章,補充一下保險知識: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一、實力背景
二、農銀人壽誕生於2005年,它是由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強強合作打造,並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的全國性人壽保險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在北京、浙江等多個省份設立了包括23家分公司在內的近400家分支機構。
公司在2021年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2021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上,榮膺「年度卓越人壽保險公司」獎項。
如果想深入了解農銀人壽這家保險公司的實力,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農銀人壽靠譜嗎?農銀人壽的產品保障好嗎?
二、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是衡量保險公司理賠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准。銀保監所規定的相關標准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及以上,達到以上標准即可稱得上是達標的。
在2022年第3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農銀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4.74%,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0.74%,在2022年第2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BB。由此可以看出,農銀人壽的償付能力是完全符合銀保監會規定的相關標準的。
大家也可以參考下面幾個指標,快速判斷出一家保險公司好不好:當我們在看保險公司的時候,究竟要看啥?
望採納
全網同號:學霸說保險,歡迎搜索!
『肆』 商業銀行股票價格遠遠高於可轉債轉股價,商業銀行就不會進行轉股嗎
一、什麼是可轉債
可轉債是債券的一種,它允許投資者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按轉股價格轉換成特定公司的普通股。
可轉債屬於一種混合資本工具。可轉債在轉股之前,其債底價值部分核算在負債,而剩餘的小部分(也即期權價值)核算在權益,並計入核心一級資本。假設某上市銀行發行100億可轉債,每張可轉債債底價值為85,則85億計入資負表的負債部分,15億計入權益部分。
可轉債屬於混合資本工具,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初衷在於通過促使投資者轉股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從補充的資本質量來看,轉債無疑要高於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未轉股之前,銀行需要支付的可轉債利息也明顯低於其他資本工具。但是,轉債轉股需要與投資者互動和博弈,耗時更為長久(從已有的轉股案例來看,一般耗時2-5年)。相應地,機會成本要來的更高。
市場上關注可轉債更多地是從投資獲利的角度,而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如何盡快在與投資者的博弈當中完成轉股才是關注的焦點。
二、銀行可轉債核心條款
銀行發行可轉債的最終目的在於轉股,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所以轉債的核心條款圍繞著轉股展開。
轉債轉股的核心在於轉股價,即以什麼樣的價格轉換成普通股。相應的核心條款也主要圍繞著轉股價和正股價的關系展開。
下修轉股價條款:常見的下修轉股價條款的形式為:當股價連續A個交易日中至少有B個交易日低於轉股價的C%時,發行人可以選擇下修轉股價。
這個下修的權利屬於銀行,但是銀行下修轉股價需要得到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同意。由於下修轉股價會攤薄其他普通股股東的利益,可能會遇到其他股東的抵制。
此外,除權、除息等也會使銀行相應地調整轉股價格。
贖回條款:贖回條款又可以細分為有條件贖回條款和到期贖回條款。
常見的有條件贖回條款的形式為:當股價連續A個交易日中至少有B天高於轉股價的C%時,發行人可以選擇按照規定價格D贖回可轉債。
有條件贖回這個權利同樣屬於銀行,一般贖回價會設置的很低,以促進轉債持有人轉股。從目前的案例看,轉股大都是通過觸發該條款完成。
到期贖回條款,一般設置為可轉債期滿後5個交易日內,銀行可以按照可轉債的票面面值上浮一定比率的價格向投資者贖回全部未轉股的可轉債。
回售條款:在其他非銀行發行的轉債當中,常見的回售條款形式為:當股價連續A個交易日中至少有B天低於轉股價的C%時,轉債持有人可以按照規定價格將轉債回售給銀行。
回售權屬於轉債投資者。在已發行的銀行轉債當中,除卻最初的兩支設有回售條款之外,後續發行的轉債條款都設置的較為嚴苛,具體表述如下:
若本次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運用的實施情況與公司在募集說明書中的承諾相比出現變化,該變化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可轉債持有人享有一次以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向公司回售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的權利。在上述情形下,可轉債持有人可以在公司公告後的回售申報期內進行回售,該次回售申報期內不實施回售的,自動喪失該回售權。除此之外,可轉債不可由持有人主動回售。可見,這樣的回售條款實際上是很難觸發的。
三、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原因
優勢:
1)可轉債完成轉股之後可以直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是三個層次資本當中質量最高的部分。而優先股、二級資本債僅可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
2)可轉債在未完成轉股之前,融資成本一般不足1%,遠低於二級資本債和優先股。
劣勢:
然而,轉債計入核心一級資本需要跨過6個月的轉股期,還需要滿足條件觸發相應條款方可完成轉股,故而時間更長,後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耗時在2-5年之間。而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發行之後即可計入相應層次的資本,補充效率更高。
根據上述分析,可轉債比較適合資本充足狀況無近憂,但有遠慮的上市銀行發行。而由於轉債發行時計入應付債券,如該項佔比較高,發行或存在障礙。另外,轉債發行需要兼顧原有股東的利益,對於市凈率在1左右的機構可能更為合適。
四、可轉債發行流程
可轉債作為一項帶有較強權益屬性的資本工具,發行流程較長,期間經過董事會議案、股東大會審核、銀監會(局)核准、證監會發審委、核准、各渠道發售以及上市掛牌轉讓等多個環節。從最近發行的一期轉債來看,光發行時間就已耗時兩年。發行端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上市銀行通過發行轉債補充資本的意願。
五、已發行轉債特點
1.發行情況
從2003年3月,民生銀行發行第一支可轉債迄今,境內上市銀行總計共發行9支,總計1405億。發行時間分布相對集中,具體落在2003-2004年,2010年,2013年,2017-2018年這四個時期。
發行主體以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為主,今年以來,部分城商行和2016年之後上市的農商行也開始加入發行行列。
2.期限
除卻2003、2004年發行的兩支轉債期限為5年,後繼發行的銀行轉債期限均為6年。
3.評級
已發行的9支轉債當中,其中6支評級為AAA,3支為AA+,總體評級較高。
4.利率
可轉債票面利率較低,按照3-4年的轉股期來看,每年支付的利率率均不超過1%。在補充資本並不非常急迫的情況下,轉債顯然是一種成本低廉的融資方式。
五、近期政策的影響
1)股權融資
2017年2月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進行修改,對定增的規模、募集頻率都進行了限制,具體如下:
第一,明確限制募集資金規模,發行股份數量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
第二,股權融資的頻率受到約束,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
但對於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再融資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這表明,監管對於通過發行轉債等方式是較為支持的。
2)發行方式變更,平復流動性波動
以往的轉債申購採用預繳款方式,該方式會對資金面產生壓制,具體看有如下三個渠道:
第一, 居民贖回開放式理財、貨基,廣義基金的資金融出量減少;
第二,商業銀行增加備付,銀行減少資金融出量;
第三,是居民存款變為保證金存款,然後保證金存款變為在途存款。
2017年5月之後,轉債打新也取消了預繳款,轉而改為信用模式。信用模式簡言之,先認購決定中簽與否,中簽之後再繳款。這樣,即便是後續出現百億規模的大盤銀行轉債對於資金面都不再會造成較大的沖擊。
3)302號文及大額風險暴露-補充資本壓力加大,頻率加快
2018年開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監管新規將業務規模的上限與凈資本/凈資產掛鉤,實際上提高了在一定規模下銀行機構的資本要求。
此外,資管新規即將落地,以2017年11月中旬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來看,如存量非標必須要入表,也將帶來額外的資本消耗。未來對資本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要支持業務正常的發展,一方面要補齊過去粗放發展階段遺留下來的短板。資本補充周期料將顯著縮短,通過發行轉債為未來的資本進行規劃有其必要性。
六、未來展望
可轉債屬於混合資本工具,商業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初衷在於通過促使投資者轉股以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從補充的資本質量來看,轉債無疑要高於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未轉股之前,銀行需要支付的可轉債利息也明顯低於其他資本工具。但是,轉債轉股需要與投資者互動和博弈,耗時更為長久,相應地機會成本要來的更高。
自2003年民生轉債發行以來,迄今上市銀行累計共發行9支,金額不足1500億。可見,這一相對復雜的資本工具並沒有成為上市銀行補充資本的主流選擇,其更多地作為其他資本工具的有益補充。對於資本水平無近憂,存遠慮,且有一定耐心的機構,才會選擇發行這一類工具。
在目前的嚴監管背景下,恐怕很少有機構會認為自己的資本水平可以長期無憂。未雨綢繆,應當早作打算,對於符合一定條件的機構不妨著手做好相關的方案。而對於投資者而言,轉債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品種,短期存在博弈價值、長期則有投資價值。
作者:郭益忻
來源:興業研究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除非無法確認,《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備注了來源和作者,如轉載涉及版權、標注有錯漏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眾號在線客服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或與您共商解決,非常感謝!
徵稿啟事:為了更充分發揮和利用好用益研究這個平台,促進業內外同行的交流和學習,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專業權威的信息服務,我們特長期面向社會誠徵信託及相關領域的各類原創文章和報告,歡迎業內外的機構或個人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