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信證券配股操作流程
配股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和相應的程序,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投資者在執行配股繳款前需清楚地了解上市公司發布的配股說明書。
投資者在配股的股權登記日那天收市清算後仍持有該支股票,則自動享有配股權利,無需辦理登記手續。中登公司(中國登記結算公司)會自動登記應有的所有登記在冊的股東的配股許可權。
拓展資料: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2018年12月,《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
中信集團是1979年在鄧小平先生的倡導和支持下、由榮毅仁先生創辦的。成立以來,中信集團在諸多領域進行了探索與創新,成功開辟出一條通過吸收和運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創新發展之路,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顯著的經營業績。
中信集團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與實業並舉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其中,金融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資產管理等行業和領域;實業涉及房地產、工程承包、資源能源、基礎設施、機械製造、信息產業等行業和領域,具有較強的綜合優勢和良好發展勢頭。
截至2012年底,中信集團總資產35,657億元,凈資產2,355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498億元,凈利潤301.6億元。2009年以來連續三年入選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2013年排名第172位。
中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如下:
1、金融類子公司
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合資保險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新際期貨有限公司(合資期貨經紀公司)
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信誠基金有限公司
2、實業類子公司
中信國安集團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澳大利亞公司
2. 期貨投資 專業化理財 套保 套利 各種策略 符合不同投資者利益 各品種給到最優惠
股指期貨的上市為中國股市首次引入「對沖投資」金融工具,2011年機構投資者明顯加快進場,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平穩轉型,開啟機構「對沖投資」新紀元。
一、特殊法人入市特點及「政策路線圖」
商品期貨的機構投資者主要為產業鏈客戶,屬一般法人;而股指期貨的主要為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投資公司、QFII等,屬特殊法人。其與一般法人的主要區別在於不僅依據《公司法》,還要通過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特別審批方能設立,且經營品種為特殊商品——貨幣,經營資質和方式均受到種種嚴格限制。期指上市前後,證監會就發布了關於證券公司、基金和境外機構進場的「交易指引」,一年來機構入市凸顯監管層「戰略上高瞻遠矚、戰術上逐次放行」的良苦用心。
▲公募讓進不急進
公募基金的最主要特點是公開發行、面向非特定投資人,其客戶量大,風險承受能力低。監管層對大眾理財產品涉足期指尤為謹慎。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不低於60%,參與期指僅20%空頭倉位,敞口不大也不可能藉此獲取可觀收益,加之大眾客戶心理上疏遠期指,故風格並不積極。唯保本基金期指不受頭寸限制。
南方、博時和易方達三家公募最早試水期指,南方小康和小康ETF最早具備期指投資資格。今年2月26日,南方小康與工商銀行和華泰長城期貨簽署三方協議,標志基金投資期指的運作障礙完全掃清,旗下引入期指投資的第三隻保本基金近日已獲批發行。國內排名前五大公募均從華爾街招兵買馬,聘用海歸組建投資團隊,近期積極開拓銷售渠道,擬通過專戶理財平台發行中性策略對沖基金。
專戶理財被視為「公募基金的私募業務」。2010年9月,國投瑞銀首家在「一對多」產品中加入期指投資,至今已平穩運作了3個期指套利專戶產品,其中一個一季度末獲利4%;同年12月,匯添富「一對一」專戶理財開通期指賬戶,率先成功入市;今年2月,易方達採用對沖策略的「一對多」產品獲批,成為《證券投資基金股指期貨投資會計核算業務細則(試行)》出台後按該法規設計的首隻對沖類產品。現有8家基金的17個專戶理財產品完成了期指開戶,其中5家旗下的11隻產品已入市交易。國際市場上,共同基金參與期指等衍生工具的比例並不高,但經驗證明,一旦超過30%的公募產品進場,則將激發公募基金參與度呈幾何式增長。
▲私募急進很難進
私募基金的最主要特點是非公開發行、面向特定對象、投資者人數有限、股資門檻高,同時政府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也低得多,因而投資更隱蔽,運作更靈活。陽光私募是指在信託公司發行、經監管機構備案、資金實現第三方託管、有定期業績報告、主要投資於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比一般私募更規范、更透明,資金也更安全。2010年《基金法》修訂確認了陽光私募的法律地位,目前多家陽光私募已啟用自營資金參與期指交易。
現行法律不允許信託資金投資期指,目前陽光私募除以法人或個人身份開戶,從事期指自營與代客理財外,還借道「信託+合夥制」,即設立一家全資投資公司,該公司與信託機構再設立一家有限合夥單位作為投資主體。合夥制既可用相對簡單的一般法人賬戶繞開對特殊法人的嚴格審批,又可規避越來越高的信託賬戶發行成本。
銀監會對《信託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簡稱《指引》)徵求意見已近尾聲,其對信託公司准入資質、團隊資格、交易細則等多方詳細規定,限定賣出期指合約價值不超過固有業務投資權益類證券總市值100%,權益類賬戶和股指期貨賬戶合約價值總和不超過公司規定固有業務權益類證券投資資金總額,該類業務市場風險資本不超過信託公司凈資本的3%;限定信託公司評級二級以上可從事套保、套利和投機,三級以上只能從事套保、套利。對於陽光私募,《指引》規定集合信託在原有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則不得投資期指,變更合同則賣出的期指合約不超過集合信託計劃持有的權益類證券總市值100%,持有的買入合約價值總額不超過集合信託計劃資產凈值10%。對於單一信託,則要求持有期指風險敞口不超過客戶委託資產凈值或計劃凈值80%,同時保持不低於交易保證金1倍的現金或高流動性低風險債券。
▲QFII優勢不優先
在基本完成對境內機構開放以後,中國證監會1月25日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徵求意見稿)》,規定QFII根據外匯局核準的資金賬戶分別向中金所申請編碼,各編碼應獨立運作並與批準的人民幣特殊賬戶一一對應,只能從事套保且不得利用期指在境外發行衍生產品,同時其託管機構也應定期向證監會報告QFII交易情況。此外還規定,QFII交易日終持有的期指合約不超過外匯局批準的投資額度,交易日內成交金額不超過投資額度,其持有的期指合約價值為多空頭之和,成交金額為買賣合約之和,不包括平倉。QFII實際參與套保額度還需要向中金所申請待批。
QFII制度於2002年啟動,但直到2006年才獲準直接開立證券賬戶。QFII投資期指非常積極,截至2010年年底,外匯局共批准QFII投資額度197.2億美元,即1300億元人民幣,佔比特殊法人可參與套保額度13%。
今年1月17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再次明確表示將推出在香港募集人民幣投資境內證券業務試點;3月初,外匯局確定「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3月25日,央行《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首提「深入推進小QFII試點」。「小QFII」是指境外人民幣通過在港中資機構投資A股,它不分流現有QFII額度。「小QFII」有望提供人民幣迴流內地投資新渠道,目前已有境外人民幣清算銀行等三類機構獲准試點,客觀上將為期現兩市注入可觀的增量資金。
▲券商試水最先進
2010年4月21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參與股指期貨指引》,券商即獲批自營參與股指期貨。截至去年年底,共有廣發、中信、華泰、招商等29家券商先後入場,資產規模約606億元,套保佔比自營資產總規模一半以上,利用期指對沖風險,減少現貨資產損失近17億元。至今年4月8日,已有34家證券公司開立了自營業務套期保值交易編碼,其中31家積極參與交易,利用股指「期代現」,減少現貨頻繁操作,有利於股市下跌時穩定持股。
與此同時,各大券商積極嘗試資產管理業務參與股指期貨。截至今年1月底,國泰君安已有42個定向理財產品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受託資產約17億元。4月7日,中信證券推出首款參與股指期貨投資的「小集合」理財產品——中信證券貴賓3號策略回報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此外,券商發行對沖基金也走在前列,如國泰君安和第一創業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將分別發行集合理財計劃「君享量化」和「金益求精」,均為採用股指期貨工具的對沖產品。迄今國內共有8家券商的64個資產管理產品完成股指期貨開戶,其中7家43個產品已參與交易。
▲保險進程尚未定
與基金相比,保險資金主要特點為投資期限較長、贖回壓力較小。隨著保費收入增多,保險資產規模擴張非常迅速,使其面臨較大的資金匹配和負利率貨幣貶值壓力。目前已有不少保險公司未雨綢繆開展期指模擬交易培訓,但保險資金何時能入市尚無具體時間表。
二、機構加快進場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1.推動市場風險管理文化多元創新發展
機構與散戶投資者的主要區別,就是把股指期貨作為配套的避險工具而非用來賺錢。所謂風險管理文化,本質就是規避風險、實現保值增值的金融機構文化。
期指避險功能表現在可以靈活迅速調整和優化資產結構,形成規避系統性風險特徵金融產品的基礎,通過賣出合約有效改變組合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徵,促進基金等投資產品多樣化,緩解產品同質化帶來的市場共振和系統性風險,為不同投資者提供個性化風險產品,並為現有基金的投資組合提供更有效的方式。
隨著機構的加快進場,市場生態不斷改變。運用期指合成的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結構化保本型產品、絕對收益型產品、可轉移Alpha產品、多空策略產品、掛鉤收益產品、創新性ETF等不斷涌現,尤其ETF產品如雨後春筍,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基金迅速增至20個,規模近1.7萬億元。作為滬深300指數的模擬標的物,股指期貨推出1個月的時候,A股市場ETF成交總額就增長了80%。上證50ETF、深證100ETF等成交明顯放大,上證180ETF日均成交額漲幅高達400%,成交均值由上市前3月份的0.69億元增至5月份的3.45億元,為前者的5倍。到2010年年底,ETF總份額同比增長42%,帶動海外滬深300ETF大幅增長,5隻滬深300ETF基金分別在中國香港、倫敦、德國交易所掛牌上市。各類機構投資者正是依靠股指期貨的風險管理功能,突破單純分散現貨組合非系統性風險的傳統模式,實現了分散和規避系統性風險的目標。
對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必須滿足三個硬性要求:首先,投資者開戶的資金門檻為50萬元。其次,擬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投資者需通過股指期貨知識測試。據了解,該測試將由中金所提供考題,期貨公司負責具體操作,合格分數線為80分。第三,投資者必須具有累計10個交易日、20筆以上的股指期貨模擬交易成交記錄,或者最近三年內具有10筆以上的商品期貨交易成交記錄。
簡單而言,今後的期指交易參與者,除了機構以外,自然人可被稱作「三有」投資人,即有錢和抗風險能力,有期指知識以及有實際交易經驗。除以上三項硬性要求外,投資者還須進行一個反映其綜合情況的評估(見表格),投資者必須在綜合評估中拿到70分以上,才能算作「合格」。對於存在不良誠信記錄的投資者,期貨公司將根據情況在該投資者綜合評估總分中扣減相應的分數,扣減分數不設上限。
3. 中信證券的增值業務有哪些
增值業務有:1、證券承銷業務包括股權融資、債券及結構化融資和財務顧問業務。
2、經紀業務主要從事於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代銷金融產品。
3、交易業務主要從事於權益產品、固定收益產品、衍生品的交易及做市和融資融券業務。
4、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集合資產管理、定向資產管理、專項資產管理及其他投資賬戶管理。
5、投資業務主要包括私募股權投資、戰略本金投資及其他業務。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SecuritiesCompany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
4. 中信證券臻選價值900079里有恆大證券嗎
有。因為中信證券臻選價值900079都是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基金,基金簡稱中信證券臻選成長C,裡面是有包括恆大證券的股票的。
5. 30個億的證券是什麼股票啊
在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順利推行與公募牌照申請標准放寬的背景下,「券商老大」中信證券(600030.SH)也邁出公募牌照借道申請第一步。
日前,中信證券發布公告顯示,擬出資不超30億元設立資管子公司繼承旗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同時從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於監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其中,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待相關法規出台後申請。
因此,中信證券此舉也被業內直指意在公募牌照。
不過,中信證券也並非首例藉助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去年8月,自公募牌照申請要求放寬後,不少上市券商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獲取公募牌照,以成為公募正規軍的一員。據統計,截至目前,除中信證券外,已有19家券商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14家券商的公募牌照申請已經獲批。
擬30億設立資管子公司
2月22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出資不超過3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下稱「中信證券資管」)。據了解,中信證券資管成立後,將繼承公司的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同時,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將按照監管要求,視該子公司為風險控制指標情況,為其提供累計不超過70億元(含)凈資本擔保承諾。
中信證券是當前上市券商收入規模最大的企業,據其日前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達為543.48億元和148.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985和21.82%,營收凈利規模均為行業最高。
不僅如此,中信證券的資管業務規模也一直處於行業首位。截至2020上半年,中信證券的資產管理規模合計達到1.42萬億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及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規模分別為1698.58億元、1.25萬億元和1.03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規模為8575.24億元,資產新規下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不包括社保基金、基本 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業務、大集合產品、養老金集合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份額12.87%,市場份額為行業第一。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中信證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達到1.10萬億元,是唯一一家超過萬億規模的券商。其中,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達到6138.56億元,同樣占據行業第一,與第二名國泰君安的3586.39億元相比,中信證券的主動管理資產規模高出70%還多。
除此之外,長江商報記者關注到,中信證券此次設立資管子公司,或意在申請公募牌照。公告中,中信證券表示,待相關法規出台後,中信證券資管也將從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及監管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
14家券商公募牌照已獲批
中信證券借資管子公司謀求公募牌照並非個例。
2018年資管新規出台後,券商資管通道業務被不斷壓縮,券商資管總規模不斷下降。根據行業數據,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券商資管總規模為9.50萬億元,同比下降17%,其中,定向資管規模(多為通道業務)為6.98萬億元。而在2017年同期,券商資管總規模為17.37萬億元,定向資管規模為14.73萬億元。以此計算,三年間,券商資管總規模累計下降40.31%,定向資管規模累計下降52.61%。與此同時,通道業務規模在同期資管總規模中佔比也由84.77%下降至73.47%。
與此同時,據上述資管新規,要求存量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對標公募基金進行管理,公募化改造成為各家券商資管業務提上日程。以中信證券為例,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已完成7隻大集合產品改造,合計募資規模超過400億元。
但對於券商資管業務來說,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不過是開始,在公募基金已然成為券商資管業務重點轉型方向的情況下,如何成功申請公募牌照,躋身公募正規軍之列的相關問題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來。
2020年8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適當放寬原有的「一參一控」限制,推出「一參一控一牌」,即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意味著部分券商以及旗下資管公司將擁有申請公募牌照的資格。
在此情況下,上市券商紛紛設立資管子公司,以便於申請公募牌照。經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德邦證券、天風證券、安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在內的19家券商均已成立資管子公司,其中,已有14家券商獲得公募牌照。除此之外,國海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及華安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也在籌備建設中。本次中信證券資管設立完成後,中信證券資管將成為第20家券商資管子公司。
6. 首批券商資管「參公」產品落地 明星產品門檻大幅降低受青睞
9月16日,國泰君安資管大集合改造後的首隻產品「君得明」(即君得明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正式對外發售。據悉,該產品發售首日銷售規模達120億元,足見投資者的認可。
據悉,「君得明」是國君資管首隻大集合改造落地的產品,該公司從投資者的體驗感考慮,原計劃不實施比例配售,但為了持有人的利益,將主動控制產品規模,昨日已暫停申購。
明星產品門檻大幅降低受青睞
之前門檻高達10萬元的明星產品,如今只需1000元便能參與。「君得明」9月16日正式對外發售,投資門檻降至1000元,這意味著原來10萬元起購的明星大集合產品正式「參公」運行,即產品保留集合計劃的形式,並按照公募基金進行產品運作。
該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為國泰君安和招商銀行代銷,此外,還有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和天天基金。
根據募集說明書,「君得明」將不對單個投資者累計持有份額設定上限。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該產品將不設規模限制?
對此,有接近國君資管的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君得明」是國君資管首隻大集合改造落地的產品,該產品希望不要實施比例配售,因此在產品規模上會有多套方案,主動控制產品規模,力求保證客戶體驗。
數據顯示,「君得明」前身國泰君安明星價值股票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成立以來回報率超過180%,最新產品凈值為1.93元,產品最新規模為4億元。
首批大集合改造產品各具特色
8月中旬,證監會批復東方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率先推進大集合資管計劃改造,3家券商共有4隻產品獲得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合同變更函。其中,國君資管有2隻大集合改造產品入選,一款為權益類產品,另一款為債券類產品。本次發行的「君得明」由原權益類產品改造,先行發售。
中信證券的首隻大集合改造產品也在早前低調發售。原名為「中信假日理財」的分級產品,改造為6個月的定開債產品,名稱為「中信證券六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不過,據上證報了解,這款產品銷售情況較為平淡。
東方證券資管由東方紅7號集合資管改造後的東方紅啟元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東方紅啟元」)已經進入老客戶意見征詢階段,待老客戶9月20日意見征詢結束後,將啟動公開發售。
從最新規模看,「東方紅啟元」目前規模為16億元,產品最新凈值為3.3023元,成立以來回報率高達306%。從該產品披露的半年度報告看,其集合計劃份額凈值為2.9598元,份額累計凈值為3.4718元;報告期內集合計劃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9.14%,略微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9.33%。
有資管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首批3家頭部券商的大集合改造產品推出後,市場反響不一,這與原產品本身的業績和投資收益有較大關聯。原先的高投資門檻放低後,能否獲得更廣泛的投資者支持,主要依賴於產品本身的收益與運作能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7. 國信證券與中信證券那個厲害
國信證券與中信證券不相上下。
兩家猶如射鵰英雄傳里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各霸一方,各有自己的成名絕技。
比如投行業務:國信證券以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承銷與保薦業務見長;而中信證券則在大盤股上有自己的擅長之處。再比如經紀業務:國信證券耐以成名的是非現場交易方式的推廣和建立了一支過硬的證券經紀人隊伍;而中信證券則是傳統經紀業務中的翹楚。
還有比如自營業務:國信證券的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理財產品金理財系列,從成立之日到現在,一直處於業內的第一位置;而中信證券的自營業務也有不俗表現。再從企業性質上來看:中信證券已經是上市公司,有著更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股東模式;而國信證券則在幾大大股東的支持下,也將走上IPO的道路。
【拓展資料】
中信證券是成立於1995年10月的國內知名綜合證券類品牌,在2003年和2011年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分別上市,業務涵蓋了證券、基金、直接投資、期貨、產業基金等多個業務領域。
國信證券是一家創建於1994年的全國大型綜合證券類公司,業務韓柏了證券投資咨詢、證券經紀、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等領域,截止2020年業務已經覆蓋了國內超過117個城市地區,共設有55家分公司,177家營業部。
國信證券和中信證券一個是A股市值最大的券商,一個是深交所市值最大的券商,2015年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兩大證券公司先後發布公告稱,因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中信證券公告表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稽查總隊調查通字153121號),其中提及: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國信證券隨後發布的公告內容也類似。兩家證券均表示,將全面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8. 去證券公司開戶,國泰君安,要求簽署電子簽名約定書,這個是專為購買基金而要求簽署的嗎
答:答:您好!我們為您做了如下詳細解答:
一般您先去證券公司櫃台簽署一下電子簽名約定書。
這是開通理財產品前提協議,開通之後後續理財產品購買可直接通過網上交易平台操作,不需要前往營業部櫃台辦理。您自己在網上也可以簽訂風險提示股票的電子協議書。簽署電子簽名預定書後就可以自己在網上開通各種基金和理財產品,就可以在網上買賣基金和理財產品了,如果沒開通想買基金或理財產品的話還是要去營業部櫃台購買的。希望我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若您有不理解的地方或其他問題需要咨詢,歡迎您直接與我們聯系。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9. 中信證券理財3號展期如果不管他,會怎樣一定要來營業網點辦理展期嗎
中信理財3號實現展期後,其持有的份額將自動展期。
如果您未在規定時間內簽署展期新合同,將被視為不同意本計劃展期,其份額將在原存續期屆滿日(2012年4月6日)自動退出本計劃,按照合同約定,管理人和託管人將按照2012年4月6日的中信證券理財3號單位凈值計算對應的資產凈值,並在20個工作日內辦理退出事宜。
客戶所持有的本計劃份額得以展期的前提是在規定時間內前往原認/申購參與網點內簽署展期新合同。即使前期已經簽署《中信證券股債雙贏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信證券3號)合同變更征詢函》的客戶,未在規定時間內簽署展期新合同的,仍將被視為不同意本計劃展期,其份額將在2012月4月6日自動退出本計劃。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10. 證券理財6%的利率是真的嗎
證券理財6%的利率是真的。實際上很多證券公司都發行過這樣的理財產品。
比如有魯華泰證券公司機構就發行過一種新手專享理財,就是6%的預期收益,這是一款5萬元額度、14天期的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大部分是券商新手理財產品,就是券商為了吸引新用戶,比一般的理財收益要高一些,屬於專享權益。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券商理財?
其實,券商發行的理財產品有好多種。其中我們比較容易參與的,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收益憑證和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
1.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證券公司把我們的錢集合起來,為我們提供資產管理服務,設立一個專門的賬戶進行投資,由第三方銀行來託管監督。有點像銀行理財產品。
2.收益憑證:證券公司向我們借錢,然後約定期限(一般是三個月以內)還本付息。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證券公司的「存款業務」。
3.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也是證券公司向我們借錢,但這次用債券作為質押物。因為有質押,再加上有證券交易所監督,證券公司本身違約概率也很低,所以安全性非常高。
二、券商理財與其他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
從風險方面來說,券商理財產品,很多都是固定收益的。而銀行和第三方平台的理財產品目前大都是不保證本金和實際收益的。
以支付寶的這款平安富盈45天為例,它是由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根據最近7天的收益率計算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看下面的收益率曲線也可以看得出來它的收益率是有波動的。
如果市場平穩的話,最終能拿到的收益可能跟預期不會相差太多,如果遇到市場劇烈波動,就很難說了。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銀行理財產品現在也都是浮動收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