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都去投資銀行類股票了呢,投資銀行股能獲得得高收益嗎
在過去的10年裡,投資銀行股仍然是一件收益頗豐的事情。若計入股息再投資,平均年化收益超過10%,部分民營銀行,如招商銀行,平均年化收益超過20%。但近五年來,銀行股本身卻悄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投資價值本身來看,以國有銀行為首的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正在逐漸下降。銀行股未來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一些民營銀行和一些地方商業銀行,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四大銀行。銀行股的分化不僅是趨勢上的必然,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因此,我們必須分別看待銀行未來的投資機會。
實際股息率在3-5與銀行理財產品收入相似的%。當地中小型商業銀行和私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年增長率仍可保持在兩位數,因此股價仍在上漲,但估值並不便宜,一般市盈率13-15倍,雖然不高,但平均比行業高一倍左右。然而,如果這些銀行能夠繼續保持相對快速的增長,整體股價在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信託牌照的稀缺性不僅僅是其數量的稀缺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價值。信託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跨越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工業投資領域的金融機構。也就是說,信託許可證功能類似於全許可證,其獨特的系統設計賦予了信託功能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所以我以前給過你一張中線信託票,你也應該明白它的價值。
② 銀行類股票能不能買,收入穩定嗎,合理嗎
A股白酒、房地產、家電、大金融等是股票最好、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其中銀行是大金融端最賺錢的行業,四大銀行之一的宇宙銀行現在市值2萬億元,18年收入7700多億元,利潤近3000億元,相當於每天賺8億息率4.5%左右,但市盈率只有6倍左右,然而,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銀行是一個高杠桿行業,遇到金融危機會破產,即使不死也會終身殘疾,
股息前上漲一波股息,股息後直接下跌,不再填補,事實上,提前干預,上漲反映了股息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股息下跌正常,不能再上漲,很快填補,短時間內幾倍股息收入或不多。因此,在分紅前持續上漲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干預點。許多散戶投資者希望分紅。如果幹預位置錯誤,貼現權的損失也就不足為奇了。行情填權。許多銀行股的走勢都有這樣的特點,分紅幾年,成本股價不高,估值也很低。之後經過一波大市場,很多朋友中途下車,然後繼續上漲。他們想等跌了再買。結果發現自己跌不到原價。這就是大市場的填充。這也是銀行股長期處於底部上漲的原因。
③ 銀行股收益並不高,為什麼還值得購買呢
目前A股票市場上有30多隻銀行股,其中大部分是國有銀行。除了鄭州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外,還有許多地方銀行。銀行股的市值也普遍較大。四大國有銀行的市值為萬億元,最大的工商銀行市值為近2萬億元,即使是小型地方銀行也超過100億元。銀行股可以說是A股市場的中流砥柱,銀行的漲跌直接關繫到A股指漲跌。
這種心態完全違背了不急於賺錢的投資理念。每個人都想今天買,明天漲停。但股市是一個耐心的地方;很多時候,要麼是交易技術,要麼是耐心。這些銀行股現在處於低位,真的可以買入,但要做好長期持倉的准備。只有跌了補倉,跌了越多,才能獲得更好的利潤。海外經濟低迷,疫情肆虐。因此,如果再拖一段時間,資本很可能會流入中國市場。在這里,我對中國股市也很樂觀,但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銀行股和券商股也必須處於領先地位。所以我從來不推薦股票,也不貶低股票。
④ 持有四大銀行股票的好處,一年最多盈利多少個點
比你存銀行的利息要高 一年大概4-6個點左右
⑤ 500萬買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股票,靠分紅能生活嗎
如果500萬買中國銀行或中國農業銀行的股票,他們肯定能靠分紅生活,也能幸福地生活。由於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四大銀行,根據歷史上四大銀行的分紅數據,四大銀行的股票每年都在持續分紅,分紅收益也不低,分紅收益保持在4%-7%之間,也就是說500萬元按照分紅率每年可以分成20萬到35萬元。
很多人看到股息率這么高,以為每年會收到那麼多利息,就像銀行理財一樣,但其實股權和債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500萬購買中國銀行或農業銀行的人,靠分紅就能生活,能過上小康生活,生活質量還是挺高的。謀生是不可能的,因為銀行股的漲幅不是特別大,風險也比較高。如果用500萬買銀行股,非常不劃算。是債權人借了你的錢,然後還你本金和利息,比如銀行的定期存款。當利息協議到期時,它會給你本金加利息。股權就是你花錢買了公司或者企業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公司定期給你分紅,沒有本金和利息。這時,分紅和除權應該分開。
⑥ 銀行股一直不漲,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花錢買入銀行股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銀行股的表現非常差,甚至可以使用「千年不漲」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的股票一直穩定在3元到5元之間,與其他股票相比簡直可怕。但即使銀行股表現很差,仍有很多人喜歡銀行股,我很好奇,所以我特別研究,發現銀行股是「真香」
銀行股估值很低,現在銀行股的整體估值相對較低。現在許多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幾倍,許多銀行股的股價也低於凈資產,市盈率只有0.6大約兩倍。估值相對較低,我們都明白,雖然未來上漲可能不會太多,但未來下跌可能會更小。因此,銀行股的整體估值相對較低,這是許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第二個原因。許多銀行的股息率相對較高,現在很多銀行股的股息率都比較高。現在很多銀行股的股息率可以達到6%以上,比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很多。這也是很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原因。
總有人說,分紅後除權,相當於無利可圖。但事實上,從長遠來看,只要銀行股業績持續上漲,凈資產持續上漲,肯定可以填補。比如銀行股3元的股價,每年分紅0.2人民幣,所以大約15年可以聽到股息收回成本。但股價肯定不會跌到零。而外,如果你持有銀行股,市值相對較高,你也可以購買新股,你可以每年獲得幾個簽名。如果你贏得了新股,基本上會有一些收入。因此,許多銀行股的股息率相對較高,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重資購買銀行股的原因。
⑦ 多年來四大銀行股那隻分紅股息最高
從幾大銀行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年度分紅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分紅的分紅率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水平。
參考三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它是百分之四,大多數銀行的分紅利率高於三年期國債的利率,股息收益率可以超過絕大多數存款收入。
拓展資料
1、首先,上市銀行股票由於穩定性強、盈利能力強適合於長期投資。 事實上,這不僅關繫到銀行股市的穩定。因為銀行股票在股票下跌時將起到穩定和刺激股市的作用,可以說是中國最穩定的板塊股票,因此,雖然漲幅沒有那些科技股板塊大,活動也沒有科技板塊和重組板塊活躍,但市值相對穩定,盈利能力強,適合長期投資。更重要的是,銀行股票的分紅能力是最穩定、最強的,也是銀行股票最有價值的倉位。畢竟銀行股票的分紅能力高於理財水平,所以值得投資是必然的。
2、其次,從2018年上市公司分紅情況看,上市銀行較好的分紅能力也深受投資者的喜愛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和上市公司分紅公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分紅共位列前四。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銀行在上市當日,即創下了港交所最大單日成交金額紀錄,達374億港元,打破了1998年政府入市時的匯豐控股的成交金額,比同年中國銀行上市時更高。有盈利能力就是有內在價值,有內在價值才有最好的。農業銀行只有21.05萬億元。
3、從用戶體驗方面來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在申請個人帳戶方面比較快捷,使用起來也比較簡單易懂,建設銀行與民生銀行就顯得復雜一點。
4、從理財角度來看:是目前國內地規模最大的銀行。從凈利潤情況看,工商銀行盈利能力最強。該行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同時,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的專業銀行。農業銀行凈利潤為1929.62億元。交通銀行9.03萬億元。從總資產可以看出工商銀行資產最高,也就是意味著抵抗風險能力最強,更加說明工商銀行工商銀行最安全。交通銀行凈利潤為702.23億元。
5、盈利能力:工商銀行凈利潤為2860.49億元。而建設銀行只有22.12萬億元。
五大行中工商銀行是最安全最好:1、從五大行的總資產角度分析:工商銀行資產在26.08萬億元。中國銀行凈利潤為1724.07億元。建設銀行凈利潤為2422.64億元。中國銀行19.46萬億元。
⑧ 銀行類股票能不能買,會有盈利嗎有什麼依據
對於長周期而言,大型銀行股無疑值得購買。這個周期可以放在那裡5-10在20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小銀行股真的不敢肯定地說,畢竟,小盤目標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容易被熱錢追求,一旦有好處,上升速度很快,但下降速度更快。判斷股票是否值得購買,尤其是像銀行這樣的資產,所以我們應該考慮一些問題。銀行股的增長率不高,尤其體現在大銀行。小銀行的增長速度必須更快。例如,工商銀行按總股本計算市值,高達2萬億元。2018年凈利潤約2977億元,增長率約4%。事實上,年增長率幾乎相同。換句話說,這樣的超級銀行很難有更高的增長率。
那蘇農銀行的表現如何?2018年蘇農ROE自2015年以來,蘇農只有9%ROE不超過10%,這意味著從股東權益的角度來看,蘇農根本無法與工行相比,因為投資工行年化率約為14%,而蘇農年化率僅為9%。不要低估這5%。雖然100元的5%只有5元,但1億元的5%是500萬元。另一點應該是股價走勢的表現。往往超過1000億的銀行比較害羞或者穩定,很難看到這些標的漲停。想想看。即使按流通市值計算,工行也有15152億,一個跌停就是1515億。什麼概念,工行有這么多錢吃跌停?還是工行會跌多少壞?那麼,在我個人看來,銀行股一定值得買入。但是,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不妨在估值相對較低的時候參與,然後長期持有。小銀行適合價格投機者。那麼為什麼大銀行要長期持有呢。
⑨ 都說銀行類股票是養老股票,真的是這樣嗎
主要原因是估值低、股息率高、波動小、長期投資價值明顯。銀行股在大A股票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是最賺錢的行業,但一直被低估。由於銀行股板塊相對較大,一般銀行家不能投機,因為需要大量資金,所以波動低,下跌少,上漲少,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購買銀行股。由於銀行自身業務的屬性,銀行以高負債率賺取收入,導致銀行盈利能力打折,估值相對較低。銀行股確實是長期投資的好選擇。投資銀行股的主要收入來自股息收入和年度股價緩慢上漲收入。如果兩者結合起來,整體收入並不低。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例。如果你從2010年開始投資中國農業銀行,到2018年,總收入可以達到190%,這比許多金融產品甚至股票都要高得多。
銀行股有分紅能力,四大銀行的年化股息率基本在4%左右。因此,此時購買四大銀行相當於將資金存入銀行,而銀行只是簡單的利息。四大銀行之間存在股價差異;未來市場上的銀行將成為核心資產,只會被外資搶走,股價的重心不會繼續上升。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長期銀行股值得樂觀。從股價彈性的角度來看,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增長也很好。例如,招商銀行已經慢慢趕上了業務能力范圍內的四大銀行,未來的潛力仍然相當大。特別是股價的穩定性現在明顯高於四大銀行,這是基本面變化的結果。
⑩ 用1000萬買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股票,靠分紅能不能生活呢為什麼
投行股吃分紅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拖住,而不是今日買你明日賣來賺差價,那般你很有可能虧本。不可以分紅錢你又掙了,公司估值差價把錢你也掙了。因此。買進銀行股票便是長期持有等候分紅就對了。盡管二線城市跟一線城市沒啥區別,大約也就是一個房價的區別跟人口多少的差別吧,因此去除房子價格房在二線城市,會活的更滋養。小康水平一點問題也沒有。想想都樂滋滋。針對資產大的投資者,
並且分紅收益還挺高,分紅盈利維持在4%~7%中間,意思是說500萬依照分紅率每一年能夠分得20萬~35萬間。所先必須的一點,假如想著靠金融機構分紅,那就一定要長期持有,而不是短期內投機性。由於除權除息及個稅的緣故,短期內買入賣出你很有可能會虧本。常見的方式是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按段買入股票,隨後無論股票漲跌,長期持有,靠分紅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