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板塊資金 > 巴拉德股票大洋電機資產增持

巴拉德股票大洋電機資產增持

發布時間:2023-01-23 11:51:49

⑴ 通用汽車離場,尼古拉跌下神壇!中國氫能市場行情「風」從哪來

文丨氫雲鏈分析師

2020年11月30日,尼古拉公司宣布與通用汽車簽署一份不具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以取代並取代2020年9月8日宣布的協議。根據諒解備忘錄的條款,尼古拉和通用汽車將共同努力,將通用汽車的Hydrotec燃料電池技術整合到尼古拉的7級和8級零排放重卡中。此外,尼古拉和通用汽車還將討論了在尼古拉的7級和8級車輛中使用通用汽車Ultium電池系統的潛力。

圖4國內燃料電池板塊詳情來源:東方財富

在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結束後,部分機構和媒體已經開始看多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爆發行情,核心邏輯是政策預期確立和國產電堆價格迅速下降引發的燃料電池汽車的新一波放量。

2019年A股市場的燃料電池行情是炒概念,只要與「氫」和「燃料電池」沾邊,都能「魚躍龍門」,翻倍增長。但在潮水褪去之後,終究還是回歸基本面,回歸企業的真實價值。目前A股市場以氫能和燃料電池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稀少,上市公司更多處於布局和投入階段。

2021年A股市場新一波氫燃料電池的A股市場行情應該是「炒業績」。考慮到多數涉氫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投入回報還沒那麼快,現金流回報最快的是零部件企業,也要等上一兩年時間。氫雲鏈判斷,財務回報少,戰略回報多。

目前上市公司最快的回報是一批產業早期戰略布局者,投資收益不是股息,而是資本利得產生的回報,如巴拉德股價大幅上揚,大洋電機、濰柴動力在巴拉德公司股權投資上獲利十倍;宇通在億華通上市中獲利幾十倍;雄韜股份和美錦能源投資的一級市場公司也有望快速上市。

氫風起航,頭部企業盈利和估值同步增長,早期戰略投資者將獲得「戴維斯雙擊」產生的雙重收益。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氫雲鏈

責編|校對:平步氫雲審核:氫氫我心

來源:股價走勢圖來源東方財富網,本文氫雲鏈團隊原創整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國內生產氫燃上市公司有兒家

比較出名的有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燃料電池產生,為NASA研製的空間電源),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歷史悠久,專業研究,加拿大國防部資助) 國內的話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世紀富源燃料電池公司、北京飛馳綠能電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燃料電池概念股票炒作契機及燃料電池概念股票匯總
美國清潔能源龍頭公司普拉格能源(PLUG)宣布將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今年將為部分美國聯邦快遞卡車研發氫燃料電池,使其一次「充電」即可覆蓋的行駛區域較以往幾乎擴大一倍,實現中途運輸無需「充電」。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陰極和陽極,氫通過陰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陽極。
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發現,用氫燃料電池作汽車動力無污染環境的有害成份。因此,使用氫燃料電池的汽車才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燃料」汽車。氫燃料電池具有無污染、無噪音、高效率三大優勢。
燃料電池概念股聯動概念:氫燃料電池概念、動力電池概念、新能源汽車概念、鋰電池概念、電動車概念、特斯拉概念
燃料電池概念股活躍龍頭:同濟科技、長城電工、中國寶安、易事特
燃料電池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匯總:
同濟科技(600846)★
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公司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公司,佔36.23%股權。質子膜事業部主要致力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膜電極等。
南都電源(300068)
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燃料電池及相關零部件研製、生產,相關工程技術開發、咨詢和氫源技術產品的研發。公司持股比例為8.12%。
易事特(300376)★燃料電池發電系統100套。
長城電工(600192)★參股新源動力
公司(佔9.38%)投資1050萬元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等共同設立大連新源動力股份公司。該公司依託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自有知識產權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將建成可年產5500KW燃料電池堆用關鍵部件的批量生產線,成為我國第一個燃料電池材料及部件的產業化生產基地。 新源動力主要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組件的研製生產,被國家授予「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
新大洲A(000571)參股新源動力
公司持有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3.42%股權。新源動力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長城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設立,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新源動力主要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組件的研製生產,被國家授予「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
復星醫葯(600196)★燃料電池發動機
控股96%的醫葯投資以5045萬元受讓神力科技股權並對其增資,完成後占股38.81%。其氫動力項目系國家863項目,已進入生產階段,擁有270項專利成果,主要產品包括燃料電池轎車發動機、燃料電池大巴發動機等。上海神力主要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釩電池的研發和生產,2010年公司作為世博會燃料電池汽車中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共為30輛轎車,1輛客車提供了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系統。
中國寶安(000009)燃料電池檢測設備
公司投資控股的寧波拜特公司主要致力於動力電池檢測設備和燃料電池檢測設備的生產。2012年,寧波拜特與萬向電動汽車等聯合申請成功國家863鋰離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並承擔能量回饋型的動力電池化成生產設備項目;
風帆股份(600482)燃料電池
2013年8月31日公告,公司大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決定通過資產並購、重組、託管或其他合適方式,將集團范圍內的電池業務統一整合至公司,將公司作為集團范圍內電池業務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將公司打造成集特種電池、汽車啟動電池、牽引電池、超級電容儲能裝置、燃料電池為一體的產業發展平台。
萬里股份(600847)氫氧燃料電池
南方同正成為第一大股東後繼續發展公司主業,一方面整頓采購供應系統,尋找鉛礦資源的戰略合作夥伴,降低原材料成本;再一方面加強氫氧燃料電池研究和產業化,通過氫氧燃料電池發展,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國瓷材料(300285)★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納米級復合氧化鋯已轉入中試生產,年產能初步設計為200噸。高純超細納米級復合氧化鋯粉體是製作高端氧化鋯特種陶瓷、光電通訊器件、新能源材料、3D列印用陶瓷材料的基礎原料,廣泛應用於光纖插件、齒科材料、氧感測器、燃料電池、陶瓷切削工具、磨介、熱噴塗等領域,是特種陶瓷不可替代的一種主要原材料。在國際上,高端納米級復合氧化鋯材料的生產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歐美,目前國內市場主要依賴於進口。
東方鋯業(002167)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公司的氧化鈧可用於航天、激光、固體燃料電池等尖端科學領域。
科力遠(600478)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2010年8月,公司聯合中南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中國納米科學中心等單位共同設立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出資3500萬元,佔35%。新公司經營范圍為高性能鎳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關鍵材料及儲能技術與系統集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經營。該項投資將對公司未來發展形成技術支撐,有利於拓寬先進儲能材料領域市場。
金龍汽車(600686)氫燃料電池客車
2009年1月,由蘇州金龍和清華大學聯合研製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蘇州下線,此舉標志著國家『863計劃十一五攻關項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氫燃料城市客車研發項目取得新突破。
上汽集團(600104)燃料電池轎車
集團確定了「以混合動力為主,以燃料電池為前瞻方向,同時推動代用燃料和純電動產品的研發」的技術路線,投資20億成立動力系統公司捷能汽車技術公司(公司佔10%),與A123 SYSTEMS成立捷新動力電池系統公司(公司佔51%)研發和製造汽車用蓄電池系統。2011年8月中證報訊,計劃2012年鋰動力電池投產,初步形成年產6000套規模。2011年9月中證報訊,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將聯合開發新一代電動車平台。2012年4月上證報訊,公司自主品牌E50純電動轎車和「上海牌」燃料電池轎車將亮相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八菱科技(002592)
公司車用散熱裝置,熱交換器在國內技術領先銷量領先。熱交換器是氫燃料電池配套裝置。

⑶ 氫能源質子交換膜龍頭股

一、大洋電機,安泰科技,全柴動力,科恆股份,百利科技。大洋電機: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實現總營收24.43億,同比增長23.26%;凈利潤為1.09億,同比增長105.93%。收購巴拉德9.9%股份,標的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領域中公認的全球領導者,主營燃料電池堆、模塊和系統的設計開發等;上海電驅動的氫燃料電池生產線已搭建完成,並在2017年實現出貨;與中通客車、東風實業先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山東、湖北開展氫燃料電池的生產及相關運營業務。
二、安泰科技: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16.35億,同比增長28.32%,凈利潤為6320萬,毛利潤為2.967億。國內首家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量產企業;金屬雙極板已實現巴拉德供貨,另外擁有氣體擴散層等業務,在質子交換膜和催化劑布局;全資子公司安泰創投參股的江蘇集萃安泰創明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研發和生產的儲氫材料可用於小型電動車;子公司安泰環境對清潔能源應用業務進行戰略布局,積極參與山東、雲南、廣東等多省市氫能規劃及戰略研究;金屬基氣體擴散層具備了年產百萬片級的生產能力,開發的金屬雙極板、45KW級燃料電池電堆等產品也具備了產業化能力,完成了燃料電池測試系統的開發和實驗平台的建設,達到了國家課題要求的配套能力。
三、全柴動力: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68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扣非凈利潤4850萬元,毛利率11.67%。國內的四缸柴油機龍頭,主要經營業務為發動機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形成了以車用、工業車輛用、工程機械用、農業裝備用、發電機組用為主的動力配套體系。旗下子公司自主研發的質子交換膜,是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之一。
四、科恆股份: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19億元,同比增長108.03%;實現扣非凈利潤-567.7萬元,毛利率10.17%。百利科技:2021年第二季度,百利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78.71%;實現扣非凈利潤763.7萬元,同比增長-44.06%;毛利潤為5550萬。科恆股份曾在投資者平台表示,其子公司浩能科技已具備成熟的燃料電池塗布技術,現已簽訂4條氫燃料電池塗布機,生產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塗布設備已銷售多台並有多個客戶,與國外客戶的合作也在洽談中。

⑷ 國內生產氫燃上市公司有兒家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一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其中11家氫燃料電池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5家氫燃料電池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
1、雪人股份(股票代碼:002639)
2、大洋電機(股票代碼:002249)
3、德威新材(股票代碼:300325)
4、富瑞特裝(股票代碼:300228)
5、長城電工(股票代碼:600192)
6、華昌化工(股票代碼:002274)
7、同濟科技(股票代碼:600846)
8、時代萬恆(股票代碼:600241)
9、福田汽車(股票代碼:600166)
10、南都電源(股票代碼:300068)
11、江蘇陽光(股票代碼:600220)
12、貴研鉑業(股票代碼:600459)
13、三環集團(股票代碼:300408)
14、科力遠(股票代碼:600478)
15、八菱科技(股票代碼:002592)
16、長盈精密(股票代碼:300115)
17、上汽集團(股票代碼:600104)
18、凱恩股份(股票代碼:002012)
19、東方鉭業(股票代碼:000962)
20、金龍汽車(股票代碼:600686)
21、新大洲A(股票代碼:000571)
22、復星醫葯(股票代碼:600196)
23、猛獅科技(股票代碼:002684)
24、中炬高新(股票代碼:600872)
25、中電鑫龍(股票代碼:002298)
26、厚普股份(股票代碼:300471
比較出名的有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燃料電池產生,為NASA研製的空間電源),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歷史悠久,專業研究,加拿大國防部資助) 國內的話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世紀富源燃料電池公司、北京飛馳綠能電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⑸ 大洋電機以「硬實力+軟實力」構建強大競爭優勢

新能源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大洋電機(行情002249,診股)在新的市場形勢和競爭中,向著多元產業協同發展的目標不斷前進,公司業績也在逆勢中持續增長,成績斐然。大洋電機緊隨時代發展潮流,順勢而為,從過去的高速度變成現階段的高質量,以更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把握發展機遇。

近年來,隨著國家相繼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 汽車 產業政策,新能源 汽車 行業發展加速,動力總成系統的銷量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作為率先切入新能源 汽車 動力總成系統的企業之一,大洋電機2017年通過中山、北京、上海、底特律四地研發中心的協同研發,在產品研發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實現了動力系統的升級換代並推進平台化開發,推出了乘用車集成化驅動系統、第三代商用車純電動驅動動力系統總成、商用車雙行星排混合動力系統總成、具備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的乘用車弱混動力系統總成(48V BSG)、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等產品,進一步提升開發過程質量。

現階段,大洋電機已擁有完整的新能源 汽車 動力總成系統產品及其自主知識產權(整車控制+驅動+氫燃料電池),同時通過與巴拉德的戰略合作,大洋電機增加了全新的新能源 汽車 動力能源供給及控制方案。

大洋電機表示,未來新能源 汽車 補貼取消後,對公司48V的BSG系統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48V BSG技術難點在於電機與逆變器的充分一體化。電機與逆變器的充分一體化,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費用,同時要求有足夠的研發人員作為支撐。公司的48V BSG產品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與博世、法雷奧等外資品牌同台競標時勝出。

據了解,目前歐洲已有大部分的車型配備類似的產品,而中國因為內燃機技術問題,國內車廠未來的混動方向可能以弱混為主。乘用車採用48V BSG的系統,基本可以滿足「雙積分」的要求。大洋電機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以及未來政策的變動情況,制訂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其中就包括48V BSG系統。目前大洋電機已完成了為上汽通用混合動力 汽車 配套的48VBSG總成產品的開發及驗證工作,相關產品預計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此外,根據未來零部件集成化這一趨勢,整個電驅動總成系統將具備成本更低、體積更小、效率更高等優勢,大洋電機通過對眾多整車廠需求的研究,研發了「三合一」(電機+減速器+電機控制器)產品,供車廠選擇,逐步走向模塊化和標准化,為公司及整車廠節約研發時間及生產成本。據悉,大洋電機「三合一」產品已獲六家主機廠產品定點,同時還有20多家主機廠在商談,包括現代、雷諾和塔塔 汽車 等。。

大洋電機積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定位,在全國積極布局多元化產業生態鏈,涵蓋新能源、動力總成系統等多個重要領域,堅持規模與利潤並重,以「硬實力+軟實力」,打造大洋電機強大的綜合實力,使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更有優勢。

來源: 中國 財經 時報網

關注同花順 財經 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 財經 資訊

⑹ 氫能源首次寫入報告 燃料電池股成新主線

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這行業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是終極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燃料電池發展將掀起新一輪能源革命,未來氫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級別。在政策的支持下,未來氫能或將迎來產業爆發。

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就政府工作報告的83處修訂進行了解讀。其中有一條引起市場注意——「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是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業內認為,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修訂標志著政府對氫能源利用的重視。

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這一行業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據悉,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製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可以直接從地下開采,幾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氫能在可再生能源存儲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業內人士指出,與抽水蓄能、壓縮空氣、二次電池等儲能方式相比,氫儲能具有地理環境制約少、規模適應性寬、投資成本低、環境友好等顯著特徵。氫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認為是未來清潔環保的理想技術,是終極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燃料電池發展將掀起一輪能源革命,氫將取代一部分石油成為能源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未來氫燃料電池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級別。

近日,國內首個風電制氫工業應用項目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再獲新進展。根據項目方發布的消息,目前該項目的全程建構物結構、全程建築物裝飾裝修已完工,制氫設備全部安裝就位,制氫系統管道完成95%,下一步將對設備進行調試。

資料顯示,河北沽源風電制氫項目為河北省重點項目,總投資20.3億元,該項目由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與德國McPhy、Encon等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引進德國風電制氫先進技術及設備,在沽源縣建設200兆瓦容量風電場、10兆瓦電解水制氫系統以及氫氣綜合利用系統三部分。

而在燃料電池方面,我國從2001年就確立了「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項目, 確定三縱三橫戰略,以純電動、混合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和動力蓄電池為三橫。隨著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逐漸成熟,支持力度逐漸加大。2016年11月,《「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系統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產業化。

《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則進一步描出了中國氫能的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車輛要達到10000輛、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要「撞線」200萬,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產業產值將突破一萬億元。

安信證券分析師鄧永康報告中提到,兩會期間眾多代表多次提及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的提案、建議等,主要包括戰略地位提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補貼政策和完善基礎實施等,市場關注度空前高漲。

燃料電池商業化大幕開啟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汽車燃油消耗也達到8000萬噸,約佔中國石油總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發展新能源汽車已迫在眉睫。用氫能作為汽車的燃料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天風證券分析師楊藻、楊星宇指出,2019年將成為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元年,未來燃料電池車用系統在中國將主要應用在商用車領域。天風證券報告稱,電動汽車已經初步解決「能用」問題,下一步是解決「好用」。而電動車在商用車領域應用有著成本高、充電不便、冬季使用體驗欠佳等痛點,燃料電池是最有前景的輔助解決方案之一。電動車大規模推廣帶來的三電技術進步也為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安信證券分析師鄧永康表示,根據 Information Trends 報告數據,2017年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3260輛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40%。根據中汽協數據,中國燃料電池乘用車暫無產品上市,主要以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主,2018年實現1527輛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0%,未來隨著「十城千輛」推廣實施,銷售規模未來將會有大幅提升。

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領域的又一個歷史性里程碑是,2018年8月份濰柴動力對巴拉德進行約1.63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將持有其19.9%股權,成為巴拉德第一大股東。同時濰柴宣布2021年前為商用車提供至少2000套燃料電池模組,這是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商用車燃料電池汽車部署計劃。

根據Fuji Keizai預測,到2025年全球燃料電池市場有望達到5.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00億元),其中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規模將超過50%。2011年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僅為3億日元,未來隨著技術升級、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預計到2025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有望擴大到2.9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00億元),占整體市場一半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氫能源行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政府對氫能源利用的重視。在政策的支持下,隨著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未來氫能或將迎來產業爆發。相關概念股,如東華能源(002221)、鴻達興業(002002)、厚普股份(300471)、濱化股份(601678)、雪人股份(002639)、大洋電機(002249)值得重點關注。

個股點將台

東華能源(002221)

公司去年底透露已建成江蘇地區首個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公司表示,氫能源能廣泛運用於燃料電池車輛、發電、儲能,以及摻入天然氣用於工業和民用燃氣等領域,可代替石油和天然氣。氫能產業內涵豐富。公司重視氫能綜合利用,下一階段將要打通氫能利用全產業鏈通道,充分發揮氫能經濟效益優勢,進一步提升LPG深加工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東華能源主要業務范圍涵蓋烷烴資源國際國內貿易、終端零售、烷烴資源深加工以及氫能綜合利用等。機構分析指出,公司去年變更募投資金投入寧波PDH三期、寧波洞庫及連雲港碼頭儲罐等項目。未來3-5年預計建成7套PDH及下游深加工項目,預計19-21年將每年保持1-2套PDH項目投產之節奏,到2022年公司PDH和配套PP總產能預計將達456萬噸和320萬噸,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看好公司主業的長期成長性和在氫能和新材料行業的延伸布局。

此外,東華能源受讓多家公司股權,大力發展氫能源。公司3月6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東華汽車擬受讓王尚德所持有的東華能源控股子公司東華清潔能源的33.33%股權。公司擬受讓全資子南京東華、太倉東華和控股子公司寧波新材料持有的張家港新材料23.66%股權,公司擬受讓寧波化學20%股權,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後,張家港新材料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寧波化學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分析指出,目前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進入商業化初期階段。在政策的支持下,隨著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加速突破,氫能源產業鏈企業有望受益,作為氫能龍頭的東華能源成長空間巨大。

厚普股份(300471)

去年11月2日,厚普股份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四川厚普卓越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全資子公司液化空氣先進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成都設立一家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動車加氫站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合資公司。雙方將共同推進氫能產業鏈的發展以促進中國氫氣加註基礎設施的建設。並於2018年11月2日在公司簽訂了《合資條款清單》。

厚普股份表示,公司在氫能發展政策的指示下,與液化空氣先進技術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將實現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在氫能方面的資源共享,共同推進氫能產業鏈及促進氫氣加註基礎設施的建設。本次合作將為雙方在國內及國際市場開展氫能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將加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公司未來氫能業務的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是在工業和醫療氣體領域技術和服務的全球領導者,其在全球擁有員工65000餘名,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並為350多萬客戶和患者提供服務。公司在全球參與建設及投資運營的加氫站有100餘座(含70Mpa加氫站)及8座液氫裝置,具有豐富的加註站設備數據及相關技術。

業內人士指出,厚普股份主營業務立足於清潔能源的高端設備製造及相應的能源工程咨詢、設計、施工。目前,公司已在加氫站領域逐步形成了從工程設計、核心部件研發、成套設備集成、系統平台集成、加氫站安裝調試和售後服務等覆蓋整個產業鏈的服務能力,成功打造加氫站設計能力、核心部件開發實力、與多方客戶的良好關系及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四大核心優勢。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對公司形成長期利好。

鴻達興業(002002)

公司2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101所」簽署《氫能項目合作協議》,旨在從氫能技術研發、裝備研製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利用各自的優勢將氫能產業做大做強。

公告顯示101所成立於1958年,是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技術先進的航天動力地面綜合試驗研究基地,我國唯一的氫氧發動機研究試驗基地。在長期的科研和應用中,掌握了液氫較大規模製取、儲存、長途運輸和安全運用技術,研製了相應設備,實現了大規模液氫儲存和使用,形成了公路、鐵路運輸和局域內管道輸送相結合的液氫綜合轉運體系,為我國氫氧火箭研製和發射提供保障,是目前國內涉氫研究試驗基礎條件最為完善的單位。

鴻達興業表示,公司與101所從氫能技術研發、裝備研製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對於推動氫氣的生產及應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合作可為對方帶來獨特和有價值的技能、視角以及商業利益,同時將為公司進軍氫能源領域打下堅實基礎,有助於公司加快布局制氫、儲氫、運氫及氫能應用的完整產業鏈。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公司持續、快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而這並非鴻達興業首度涉足氫能產業。2018年12月18日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烏海化工為提高氯鹼裝置生產氫氣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完善產業結構,擬投資建設加氫站項目。今年1月31日晚間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烏海化工收到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發改委的項目備案批復文件,同意其在烏海市海勃灣區、海南區、烏達區共計建設8座加氫站。

南方匯通(000920)

公司通近年來在膜業務領域持續發力,其全資子公司時代沃頓是國內第一大反滲透膜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范圍內為數不多的完全掌握膜片製造核心技術和全流程膜組件制備工藝,並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的製造商。公司2018年半年報透露出的信息顯示,目前公司電池隔膜中試生產線運行良好,實現穩定生產,正在積極推進市場開拓。

分析人士認為,電池膜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盈利點。申萬宏源分析師劉曉寧認為,膜技術是水處理主要方向,當前國內納濾膜和板式超濾膜仍以進口為主,公司預期未來將憑借成本優勢提升份額增加銷售量。

除了深耕膜在環保應用市場外,南方匯通還增加能源膜研究開發。2017年公司自主研發的電池隔膜開始進入中試階段;2018年電池隔膜中試生產線運行良好,實現穩定生產。南方匯通表示,公司不排除進一步延伸技術路線,拓寬產品結構的可能性。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強表示,高性能分離膜的自主開發與生產能力仍舊是公司的成長主線,電池隔膜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盈利點。

值得關注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對電池隔膜的意義重大。據了解,相比鋰電池,氫燃料電池能夠更好的解決續航里程焦慮及快速補充能源的問題,但氫燃料電池也因為關鍵技術難以攻克面臨重重阻礙,而目前全球能夠商業化供應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材料的公司只有美國杜邦。但南方匯通掌握反滲透膜尖端重要技術,讓公司在燃料電池市場這片萬億級的新藍海中躋身前列。

相關報道>>>

燃料電池產業深度解析:政策與技術助推 商業化大幕開啟

國金證券: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先行 加氫站和氫氣產業鏈率先受益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閱讀全文

與巴拉德股票大洋電機資產增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聯證券股票幾號復牌 瀏覽:643
股票xd後資金會增加嗎 瀏覽:508
股票市場投資趨勢展望 瀏覽:157
要退市的股票是不是要賣掉 瀏覽:328
百度股票上市時間 瀏覽:812
股票會官網下載軟體 瀏覽:327
股票開戶之後怎麼登錄資金賬戶 瀏覽:488
IPO股票短期和長期收益率特點 瀏覽:929
證券公司參與場外股票質押流程 瀏覽:471
智什麼軟體是看股票的 瀏覽:70
股票百問百答app 瀏覽:751
退市公司股票掛牌業務指南 瀏覽:40
st股票恢復上市最高漲幅 瀏覽:816
中國建築股票前有dr 瀏覽:826
借用股票賬戶風險 瀏覽:894
當天已經漲停的股票能不能買入 瀏覽:303
人工智慧股票今天買入多久可以賣出去 瀏覽:635
新債券和新股票 瀏覽:509
中國的鐵礦股票 瀏覽:473
十月九號漲停的股票 瀏覽:239